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 10 爬山虎的腳 教案(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 10 爬山虎的腳 教案(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 10 爬山虎的腳 教案(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 10 爬山虎的腳 教案(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 10 爬山虎的腳 教案(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10爬山虎的腳(精讀課文)【教學目標】1.會認“均、柄”等5個生字,會寫“操、占”等13個字。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梳理課文結構,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3.通過對“描寫爬山虎葉子”的學習,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窘虒W難點】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窘虒W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會寫本課生字詞。(重點)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梳理課文結構,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難點)【教具準備】課件(筆順動態(tài)演示朗讀音視頻建議使用小學課件)【教學過程】內容課件頁碼一、導入新課導入類型:資料導入。教師口述:大自然是一個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奇妙無窮!下面我們舉行一個“植物資源”共享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實物或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大家初步了解了爬山虎,這節(jié)課老師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葉圣陶的《爬山虎的腳》,去細致的了解爬山虎,欣賞爬山虎。(板書《爬山虎的腳》)【設計意圖:圖片激發(fā)興趣,并從中了解到植物的特點。】二、相關資料介紹作者簡介:葉圣陶,名紹鈞。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代表作有《稻草人》《小青石》《記金華的雙龍洞》等。爬山虎簡介:爬山虎:一種攀爬在墻壁上的供觀賞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錦、常春藤、屬葡萄科。高攀的落葉藤本植物,卷須前端有吸盤。夏季開花,花蕊小,黃綠色。產于我國各地,日本和朝鮮半島也有。莖和根可以入藥。三、初讀感知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3.檢查初讀情況(1)認讀生字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均勻葉柄蝸牛彎曲操場嫩紅重疊空隙莖上瞧不起牢固(重點指導生字:均:不要只讀一半,不要讀成“yún”;柄:不要讀成一聲,應讀“bǐnɡ”;蝸:不能讀成“guō”,應讀“wō”;萎:不要讀成一聲,應讀“wěi”。)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2)學習多音字:曲(qūqǔ)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②讀一讀:他用彎曲(qū)的樂器,吹出了優(yōu)美的樂曲(qǔ)。(3)理解詞語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均勻結實;堅固。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課件的“筆順演示”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課件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牢固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數量相同;時間的間隔相等。(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四、學習“會寫字”虎操占嫩順均疊隙莖柄萎瞧固1.學生字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2.指導書寫(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操、隙、均、柄、瞧”,左右結構,左窄右寬;“莖、萎、疊”它們都是上下結構的字,;“疊、占”是上下均勻?!肮獭保鼑Y構,書寫時要注意筆順;“嫩”,左中右結構,左右勻稱。)(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疊、萎”和左右結構的字“瞧”,學生練寫?!隘B”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的“又”比下面的“又”要大一些,中間的寶蓋要寬一些;“萎”是上下結構的字,下面的“女”一橫要長一些;“瞧”是左右結構的字,右邊部分占三分之一。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五、再讀課文,理清順序。(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向上爬的。(2)梳理課文思路。你讀懂了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生長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很美麗。第三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的生長位置、樣子、形狀。第四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腳的變化。練填空:課文先寫了(爬山虎長得很茂盛),接著寫了(爬山虎的葉子),然后重點寫了(爬山虎的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怎樣用腳來爬墻),最后寫了(爬山虎腳的變化)。5.自主探究,理解第1、2自然段。(1)讀第1、2自然段,你從“滿是”“一大片”中體會到了什么?爬山虎的葉子有什么特點?爬山虎長得很茂盛,能爬;嫩紅到嫩綠,一順兒,鋪得均勻,不留一點兒空隙。(2)思考: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寫爬山虎長得茂盛和它葉子的美麗這兩個特點?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后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六、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了解了爬山虎生長的特殊位置“墻”。爬山虎是爬墻成片生長的,那么它是怎樣爬墻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七、當堂檢測(建議使用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八、課后作業(yè)(請課后完成《》本課的“基礎練習”板塊的習題。)(1)(2)(3)(4)(5)(6)(7)(8)(9)(10)(11)(12)(13)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梳理課文結構,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重點)3.通過對“描寫爬山虎葉子”的學習,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難點)【教具準備】小學課件資源【教學過程】內容課件頁碼一、課前導入導入方式:設問導入。教師口述:爬山虎不是動物,可它有腳,而且會爬,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揭開爬山虎會爬的秘密(板書《爬山虎的腳》)【設計意圖:用問句來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慷?、自讀課文,整體把握1.自由讀課文,思考:輕聲讀課文,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2.小組討論,交流。3.全班交流。葉子、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爬墻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1.觀察葉子的時候,作者還觀察到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預設: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沒過幾天是嫩綠的,長大的葉子綠得很新鮮。2.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①為什么覺得這樣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綠得新鮮,鋪得均勻,排列整齊不重疊。②那誰能讀出葉子這種綠的美,密又勻稱的美來呢?3.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朗讀指導:讀出風輕輕拂過葉子,葉子像波浪輕輕漾起的感覺。這句話寫了爬山虎的葉子怎樣的美?(動態(tài)美)有沒有哪句寫出了葉子的靜態(tài)美呢?預設:“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預設:莖上。5.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課文把腳的樣子比作什么?把腳比作蝸牛的觸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細。這么細的腳,作者都仔細看過是枝狀的,并數了有六七根,說明葉圣陶爺爺觀察得很仔細很具體啊!作者寫爬山虎的腳更能看出他觀察十分細致了?!驹O計意圖:圖文結合,不僅體會到語言的生動,還了解作者的觀察很細致。教給學生觀察和表達的方法。】6作者從哪些方面觀察爬山虎的腳的?從位置、數量、形狀、顏色等方面。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爬山虎腳的樣子。(板書莖上如新葉細絲像觸角)過渡:來,我們一邊跟著畫面一邊讀這段話。小結:這就是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很獨特之處。你們知道爬山虎更獨特之處是什么嗎?7.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斑@樣”是指什么?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貼切的動詞寫出了爬山虎爬的過程?“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可以嗎?“這樣”是指一腳一腳地往上爬。表示爬山虎爬墻過程的詞語有:觸、變、巴、拉、貼,這些動詞準確、清楚地描述了爬山虎爬墻的過程?!耙荒_一腳”不可以換成“一步一步”,“一腳一腳”更加貼切說明爬的動作。想看到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情景嗎?【課件出示爬山虎生長的視頻】自由朗讀描寫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描寫爬山虎腳的動作的詞句。(板書觸、變成、巴住、拉、貼)【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去體會,又以多媒體直觀演示,輕松地突破了教學難點。】小結:原來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斷向上的攀爬勁呀!生齊讀。指導朗讀:注意動詞稍微讀重點。8.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巴在墻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耙恰菹搿闭f明了什么?說明爬山虎的腳巴住墻很牢固。爬山虎的腳具有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四、引導發(fā)現,總結課文寫法??1.本文的課題是《爬山虎的腳》,作者對爬山虎的腳作了十分具體的介紹,那為什么又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因為人們主要觀賞的不是爬山虎的腳,而是爬山虎好看的葉子。??2.學完這一課,你知道如何進行觀察了嗎?(1)觀察細致。(2)要抓住特點觀察。(3)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4)連續(xù)觀察。小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課外讓我們到校園的東墻邊,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葉圣陶爺爺寫的那樣,也學著葉圣陶爺爺一樣用一雙慧眼,去觀察,去發(fā)現,好嗎?四、課堂小結羅丹說過:“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苯裉煳覀儗W習葉了圣陶爺爺是怎樣細致觀察事物的。希望同學們課下可以學著去觀察周圍事物,發(fā)現生活中的美。五、當堂檢測(選做)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優(yōu)美的詞句。2.課外練筆。請你仔細觀察一種攀爬植物(如:葡萄、牽?;ǖ龋?,仿照課文寫一寫,內容要具體,語言要通順。

(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注意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么特點,再具體地寫出來,要注意連續(xù)觀察。)【設計意圖:學會運用抓住事物特征,把意思寫清楚的寫作方法。】六、課后作業(yè)(選做)1.推薦閱讀有關植物,完成《》1+x閱讀攻略的練習。2.請完成本課《》“主題探究”“拓展提升”板塊的習題。(1)(2)(3)(4)(5)(6)(7)(8)(9)(10)(11)(12)(13)(14)(15)板書設計10爬山虎的腳位置顏色樣子葉墻上嫩紅嫩綠朝下均勻不留一點空隙莖上如新葉細絲像觸角腳爬觸、變成、巴住、拉、貼(牢固)課后反思成功之處:1.在講之前,我要求學生收集爬山虎的資料。學生對爬山虎有了初步的了解。學生對爬山虎的腳有了感性認識。2.在教學中我把課堂和自主權還給學生,把讀書和說話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閱讀、感悟、思考、質疑、解疑,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讓學生改變被動學習的壞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與此同時,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讀懂內容的基礎上,再進行相應的小練筆,使課文中的觀察和寫作知識實現遷移,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3.再現過程,突破難點。爬山虎腳的位置、樣子、顏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在學生自己讀、畫、議的基礎上,找準時機恰當地出示爬山虎腳的位置、顏色、樣子和它向上爬的過程,這些形象直觀的畫面,學生很輕松地理解了難點,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不足之處:對引導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細致觀察還不到位,需要引導學生們也要做個有心人,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精品文檔精心整理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11蟋蟀的住宅(精讀課文)【教學目標】1.會認“宅、隱”12個生字,會寫“宅、臨”14個生字。2.正確讀寫“隨遇而安、優(yōu)良、并且”等詞語,摘抄寫描寫蟋蟀是怎樣建造房子的句子。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4.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激起觀察自然界的興趣。5.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窘虒W重點】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激起觀察自然界的興趣?!窘虒W難點】體會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會認“宅、隱”12個生字,會寫“宅、臨”14個生字。(重點)2.正確讀寫“住宅臨時”等詞語,摘抄寫描寫蟋蟀是怎樣建造房子的句子。(重點)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教具準備】小學課件資源【教學過程】內容課件頁碼一、導入新課導入類型:談話導入。教師口述:夏天我們經常聽到蟬在窗外高歌,其實,昆蟲界中除了蟬擁有優(yōu)美的歌聲外,還有一種昆蟲也常常給我們帶來美妙的歌曲。(播放蟋蟀的叫聲)對,這是蟋蟀的叫聲。蟋蟀的唱歌很出名,但它還有一樣東西也非常出名,是什么呢?(板書蟋蟀的住宅)一般來說,人住的房子我們才叫住宅,動物住的地方一般叫巢、穴、窩,那為什么題目要叫“蟋蟀的住宅”而不叫“蟋蟀的窩”呢?預設:把蟋蟀當作人來寫了,用了擬人的手法。對,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在于作者把蟋蟀當作人來寫,可以看出,作者是喜歡蟋蟀還是討厭蟋蟀?預設:喜歡蟋蟀。那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想從課文中知道些什么呢?預設: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蟋蟀的住宅在哪兒?蟋蟀是怎么建造住宅的?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跟隨法國作家法布爾一起參觀“蟋蟀的住宅”?!驹O計意圖:聲音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蟋蟀,同時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慷?、作者介紹法布爾,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被世人譽為"科學界的詩人”“昆蟲界的維吉爾”。代表作有《昆蟲記》。三、資料介紹蟋蟀:又叫促織、趨織、蛐蛐,是一類善吃、好斗的昆蟲。夏末秋初的夜晚,它們躲在墻角里、庭園中、雜草間、磚瓦下、土洞里,不停地發(fā)出“瞿瞿”瞿”“唧唧……唧唧……”的鳴叫。蟋蟀中只有雄蟋蟀會叫,因為它有發(fā)聲器,這是一種“求婚”的信號,雌蟋蟀聽到后會趕去“赴約成親”。這時,如果闖來一只雄蟋蟀,就會發(fā)生一場搏斗。四、初讀感知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3.檢查初讀情況(1)認讀生字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住宅隱蔽毫不可惜慎重挖掘搜索傾斜布置拋出臨時選擇住址優(yōu)良臥室大廳洞穴專家衛(wèi)生較大(重點指導生字:拋:“拋”和“執(zhí)”是形近字,不能讀成“zhí”;宅:“宅”是卷舌音,不讀“zái”;慎:前鼻音,不能讀成后鼻音“shèng”;掘:不要只讀一半,不能讀成“qū”;洞穴的穴是第二聲;傾斜的傾是第一聲。)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指導聲母易讀錯的字:宅(zhái)、搜(sōu)、置(zhì)、慎(shèn);指導韻母易讀錯的字:臨(lín)、傾(qīng)、穴(xué)、寸(cùn)、掘(jué)。(2)學習多音字:扒(páb?。┚殺僮x句子,找發(fā)現。它用前足扒土,還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②讀一讀:正當扒(pá)手扒(b?。├氖痔岚鼤r,旁邊的乘客提醒了他。(3)理解詞語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隱蔽(語言、文筆、生活作風等)簡單樸素。隨遇而安借助別的東西遮蓋掩藏。簡樸謹慎認真。慎重(品種、質量、成績、作風等)十分好。優(yōu)良能適應各種環(huán)境,在任何環(huán)境中都能滿足。(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圍繞蟋蟀的住宅,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呢?本文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具體地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和修建經過,贊揚了蟋蟀不辭勞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課文圍繞蟋蟀的住宅主要寫了三方面內容:住宅的選址、住宅外部的樣子、內部的樣子。綜合這三方面即蟋蟀住宅的特點。(2)梳理課文思路。練填空:課文寫了(蟋蟀出名)的原因,再具體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最后具體描述(修建住宅)的經過。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課件的“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課件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宅臨慎選擇址良穴廳臥專寸衛(wèi)較1.學生字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2.指導書寫(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擇、址、慎、較、臨”,左右結構,左窄右寬;“臥”,左右結構,右寬左窄;“宅、穴、良”,上下結構;“專、寸、衛(wèi)”是獨體字;“選、廳”半包圍結構,書寫時要注意筆順。(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臥、較”,學生練寫。臥:左邊部分里面不是口,右邊要寬一些。較:左邊車字旁的最后一筆是一提不是一橫。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五、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初步了解了蟋蟀的住宅。六、當堂檢測(建議使用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七、課后作業(yè)(請課后完成《》本課的“基礎練習”板塊的習題。)(1)(2)(3)(4)(5)(6)(7)(8-14)(16)(17)(18)(19)(20)(21)(22)(23)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激起觀察自然界的興趣。(重點)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難點)【教具準備】小學課件資源【教學過程】內容課件頁碼一、課前導入導入形式:談話導入。教師口述:經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蟋蟀的住宅。它的住宅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蟋蟀的住宅》?!驹O計意圖:用復習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在交流中進入文本?!慷?、自讀課文,整體把握1.默讀課文第2至6自然段,思考蟋蟀住宅的特點。畫一畫相關的語句。2.小組討論,交流。3.全班交流。選址:慎重,排水優(yōu)良、陽光溫和;住宅外部:向陽、隱蔽、干燥、彎曲、有門、有平臺;住宅內部:墻壁光滑,地面平整,簡樸、清潔、衛(wèi)生。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然后找出最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并試一試談談自己的感受。1.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半S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課文的哪些地方表示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預設:“隨遇而安”指能適應各種環(huán)境,在任何環(huán)境中都能滿足。蟋蟀慎重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yōu)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板書選址慎重、自己挖掘不肯隨遇而安)2.蟋蟀并不是挖掘技術的專家,它的工具是那樣柔弱,所以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人們?yōu)槭裁磳λ膭趧映晒械襟@奇?蟋蟀蓋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為蟋蟀用如此簡單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優(yōu)良、有溫和陽光的住宅,所以令人們對它的勞動效果感到驚奇。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呢?外部:(教師板書:外部)隧道——排水良好3.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擬人的手法)門——隱蔽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比喻的手法)平臺——平坦(教師板書:隱蔽平坦)5.那微斜的門口,經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臺。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擬人手法)介紹完蟋蟀的外部后,作者又發(fā)現了什么?內部:(教師板書:內部)內部:簡樸、清潔、干燥、衛(wèi)生(教師板書:簡樸、清潔、干燥、衛(wèi)生)【設計意圖: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克伎迹簽槭裁凑f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呢?抓住關鍵詞句,說說你的感受。6.蟋蟀蓋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時候。這一句說明蟋蟀蓋房子的時間。動工時間:十月,秋天初寒(教師板書:動工時間:十月)蟋蟀工作很辛苦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呢?挖掘過程:7.它用前足扒土,還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推到后面,傾斜鋪開。(挖掘工具柔弱)8.蟋蟀鉆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勞,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著外面,觸須輕微地擺動。(勤勞,作者觀察細心)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沒有滿足,它又做了什么?長時間修整9.余下的是長時間的整修,今天做一點,明天做一點。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氣溫和,太陽曬到它住宅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里面不斷拋出泥土來。(勤勞)(教師板書:挖掘過程:不斷整修勤奮)【設計意圖:再次對比,使學生認識到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它長年累月不斷修整,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吭俅卫首x7-9自然段,感受蟋蟀建筑住宅的過程。四、課堂小結法布爾先生經過長期、細心地觀察,發(fā)現了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建筑過程,他像介紹朋友的住宅一樣,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蟋蟀的住宅,讓我們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讀寫結合,拓展延伸(一)品味擬人手法及運用師: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沒有見過蟋蟀的住宅,那為什么讀了這篇課文之后我們就如同親眼所見一樣呢?預設:因為作者描寫得很生動。還用了擬人、比喻等手法;因為作者寫得很具體,觀察得非常仔細??師:有同學發(fā)現課文中有很多地方用了擬人手法,請你們在課文中找一找把蟋蟀當作人來寫的句子,找到了就自己讀一讀。(學生匯報)師: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間。你能不能也用擬人的手法來寫寫小動物呢?試試看。(二)推薦《昆蟲記》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的作品叫《昆蟲記》,蟋蟀的住宅就是其中的一篇。老師從作品中摘錄了一段話,與大家分享。ppt:我的蟋蟀們!因為有你們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們這片土地上的靈魂??一個活著的微點——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