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信息素質影響因素實證研究_第1頁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信息素質影響因素實證研究_第2頁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信息素質影響因素實證研究_第3頁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信息素質影響因素實證研究_第4頁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信息素質影響因素實證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信息素質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收修改稿日期:2011-08-241引言目前,學術界對信息素質標準的研究已經(jīng)比較深入,多個國家頒布了不同版本的信息素質標準,其中研究比較多的是美國ACRL于2000年批準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質能力標準”(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StandardsforHigherEducation)[1]。2001年澳大利亞與新西蘭高校信息素質聯(lián)合工作組(ANZIIL)正式發(fā)布了“澳大利亞與新西蘭信息素質框架:原則、標準及實踐”(AustralianandNewZealandInformationLiteracyFramework:Principles,StandardsandPractice)[2],并于2004年進行了修訂。英國高校與國家圖書館協(xié)會(SCONUL)在1999年提出“高等教育信息素質七柱核心模型”(TheSCONULSevenPillarsofInformationLiteracy,CoreModelforHigherEducation)[3],于2011年完成了修訂。我國信息素質標準主要有“北京地區(qū)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4],目前還沒有成為國家標準?,F(xiàn)有標準的不足是每個信息素質模塊對個體信息素質的貢獻與影響研究甚少,本文基于結構方程模型探討該問題,使得研究者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以及信息素質的評估時能夠有所側重,分清主次,提高效率。2相關研究娜日等[5]從信息意識等8個角度對上述4個標準進行了比較與分析(見表1),該研究認為ACRL(2000)沒有體現(xiàn)對“信息組織、管理”的評估,通過核對標準原文之后,發(fā)現(xiàn)該標準“標準2”的第5個績效指標[1]“具備信息素質的學生能夠獲取、記錄、管理信息與信息源”即為有關“信息組織與管理”的標準。因此在表l補充了該標準之后,可見ACRL(2000)完整地涵蓋了從信息需求、信息獲取、信息評價、完成任務、信息組織/管理、信息創(chuàng)新以及信息道德的評估,而ANZIIL(2004)以及SCONUL(2011)分別缺乏對任務完成以及信息道德的評估,所以本研究主要按照ACRL(2000)構建研究框架。由于北京地區(qū)高校信息素質標準中的信息意識在ACRL(2000)、ANZIIL(2004)以及SCONUL(2011)中均沒有涉及,不具有通用性,而且意識的評估難度非常高,所以沒有納入本研究。此外,SCONUL(2011)與北京地區(qū)高校信息素質標準都包括基礎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信息技術技能(ITSkills)的成分,因此將計算機應用能力作為信息素質的能力之一進行考察。本研究中擬采用學術界使用較多的計算機自我效能(ComputerSelf-Efficacy,CSE)對計算機應用能力進行評估。3研究方法3.1研究模型構建本研究擬根據(jù)ACRL(2000)以及計算機自我效能對信息素質進行實證分析,研究信息素質的影響變量并建立如下研究假設:信息用戶明確信息需求的能力、信息存取能力、信息評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道德水平以及計算機自我效能感分別正向影響其信息素質。3.2研究設計(1)問卷設計為了便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本研究的問卷采用封閉式問卷設計方式完成,如表2所示。本研究量表以ACRL(2000)的5項標準作為測量信息素質構念的題項,以ACRL(2000)的22項績效指標分別作為信息需求、信息存取、信息評估、信息利用以及信息道德5個構念的測量題項,計算機自我效能的測量題項由經(jīng)典文獻Compeau等[6]的量表演化而成。所有題項均采用李克特5等分量表法,從認同度最低到最高分別給予1-5分作為數(shù)據(jù)分析標準。(2)問卷前測問卷擬定之后,在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三年級本科生以及一年級碩士生中進行了前測,其中本科生54人,研究生48人,進行了項目分析,本研究按照吳明隆的“SPSS統(tǒng)計應用實務”[7]中的步驟進行。對題項得分合計之后,選擇前28.4%作為低分組,后25.5%作為高分組,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所有題項的顯著性值皆為0.000,因此所有題項均具鑒別度。(3)問卷發(fā)放與回收由于ACRL標準面向的是高等教育,所以本問卷的發(fā)放對象是高校的學生以及教職員工。本問卷分別在南京大學等10多所高校以及研究單位進行了發(fā)放。問卷通過紙本以及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合計發(fā)放問卷1114份,回收問卷1054份,問卷回收率為94.61%。在回收的問卷中,通過反向題辨識以及明顯未認真作答的觀察,去除問卷125份,得到有效問卷929份,有效問卷占回收問卷的88.14%。4數(shù)據(jù)分析與結果4.1測量題項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由于樣本中的頻數(shù)、最小值、最大值、全距都分別為929、1、5以及4,因此不在表格中重復列出,僅報告各觀測變量的均值、標準差以及方差(見表2)。均值在4以上表明調查對象在該題項的表現(xiàn)非常好,均值在3以下尤其是2以下說明調查對象在該題項的表現(xiàn)比較差。本研究所有題項的均值在3.19-3.74之間,表明研究對象在各題項的表現(xiàn)良好。4.2信度檢驗本研究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shù)介于0.734-0.869之間,所有變量的Cronbach'sα系數(shù)都大于0.7,因此具有良好的信度,且整體Cronbach'sα系數(shù)高達0.956,從而表明本研究問卷不論單個構念還是整體均具有極高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說明問卷的信度令人滿意。4.3結構方程分析(1)測量模型的擬合根據(jù)侯捷泰等[8]的觀點,本研究報告的擬合指標包括:、RMSEA、NFI、NNFI、CFI與IFI(見表3中“測量模型”),數(shù)據(jù)表明,各指標值均達到理想的建議值,表明測量模型能夠很好地符合擬合的要求,即測量模型結構合理。(2)結構模型的擬合結構模型部分,本研究依然采用測量模型的擬合指標。表3中結構(1)的結果是初始模型的擬合指標,數(shù)據(jù)表明模型總體擬合很好,結構模型的路徑系數(shù)與t值如表4所示。(3)模型的衍化從表4的數(shù)據(jù)可知,6個研究假設中有3個得不到支持,這就意味著信息評估能力、信息道德以及計算機自我效能對信息素質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該結論與信息素質的研究結論不吻合,值得商榷。重新審視ACRL(2000)有關信息道德標準的績效指標2的闡述“在存取、使用信息資源時能夠遵守法律、法規(guī)、信息資源提供者的規(guī)定以及約定俗成的一些規(guī)則”。該績效指標提示:信息道德對于信息素質的影響可能通過信息存取以及信息利用的中介間接地影響信息素質。根據(jù)該假設,刪除原先模型中的假設5,再次對模型進行擬合,結果如表3-結構(2)和表5所示。根據(jù)表5,信息道德標準的績效指標2得到了證實,計算機自我效能對于信息素質的影響依然沒有得到證實。通過對信息意識、信息存取、信息評估、信息利用以及信息道德的分析,筆者認為計算機自我效能影響信息存取是可能的,而對其他幾個構念的影響不符合常理。基于此刪除假設6,增加計算機自我效能對信息存取的影響,其他同表5,再次進行模型擬合,結果顯示cse→acce的路徑系數(shù)為-0.02,t值為-0.41,結果表明計算機自我效能對于信息存取的影響得不到支持,從而表明計算機自我效能不屬于信息素質的能力范疇,因此北京地區(qū)高校信息素質標準與SCONUL(2011)假設計算機應用能力屬于信息素質的觀點得不到本研究數(shù)據(jù)的支持,而ACRL(2000)中沒有納入計算機技能方面的評估是準確的。在表4和表5中,信息評估能力對信息素質的影響沒有得到數(shù)據(jù)的支持,根據(jù)信息素質的眾多研究以及各個國家的信息素質標準,這讓人難以理解。信息評估是否也存在類似于信息道德間接地影響信息素質,需要通過信息檢索交互模型尋找答案[9]。在信息檢索交互模型中,信息評估如果滿意,則后繼的行為是信息利用,如果不滿意,則通過相關反饋又返回到信息存取階段,這提示本研究信息評估可能通過信息存取以及信息利用兩個構念的中介間接地影響信息素質。根據(jù)該設想,在表5的路徑中,刪除ass→il以及cse→il,增加路徑ass→acce與acc→uti之后,進行模型擬合,結果見表3-結構(3)和圖1,數(shù)據(jù)顯示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標都比較理想。圖1信息素質結構模型由圖1可見,信息道德以及信息評估通過信息存取以及信息利用的中介對信息素質影響的假設得到了證實,各路徑的t值在3.61-16.59之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因此,圖1的模型是比較好的模型。5研究結論(1)模型證實了ACRL(2000)的各項標準以及子標準作為信息素質評估能力指標的合理性,該結論可以通過表5的擬合指標以及圖1的路徑系數(shù)得以證實。(2)本研究沒有證實北京地區(qū)高校信息素質標準與SCONUL(2011)中認為計算機技能對于信息素質的影響。在ACRL(2000)中,沒有提到計算機技能對于信息素質的影響,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證實了ACRL(2000)的準確性,證實計算機技能不屬于信息素質范疇的能力,可能屬于其他范疇的能力范圍。(3)本研究結果表明信息需求、信息存取以及信息利用對于信息素質存在直接的正性影響,影響系數(shù)分別為:0.37,0.27和0.30。信息評估與信息道德對于信息素質存在間接的影響,影響系數(shù)分別為0.43和0.10。信息評估對信息存取與信息利用的直接影響分別為0.76和0.76,信息道德對于信息存取與信息利用的直接影響分別為0.14和0.19。現(xiàn)在考察信息存取與信息利用剔除其中介角色的影響之后其對信息素質的影響則降為0.027和0.015。該結果表明,在信息素質的5個影響因素中,影響最大的是信息評估,其次是信息需求,再次是信息道德,最后兩個分別是信息存取與信息利用。該結論的實踐意義表明:信息素質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信息評估與信息需求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貫穿信息道德的熏陶。本研究的結論中作為信息素質核心能力之一的信息存取的影響如此之小出乎意料,但結合到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來看卻又在情理之中,由于本文的研究對象主要為碩士及以上人員,為數(shù)不多的本科生也都系統(tǒng)地學習過信息檢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