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備2023年河南省鄭州市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考前必備2023年河南省鄭州市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考前必備2023年河南省鄭州市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考前必備2023年河南省鄭州市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4頁
考前必備2023年河南省鄭州市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前必備2023年河南省鄭州市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多選題(10題)1.一切勞動過程必須具備的簡單要素有()

A.科學技術B.勞動者的勞動C.勞動對象D.勞動資料

2.

第27題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主要內容是

A.愛國守法B.明禮誠信C.團結友善D.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

3.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二者的共同之處在于

A.體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國的時代要求

C.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思想

D.包含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經驗

4.我國現階段所有制結構的多樣化是由()

A.生產力總體水平不高引起的

B.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不平衡性引起的

C.生產力水平的多層次性引起的

D.生產力構成要素的復雜性引起的

5.五四運動爆發(fā)的時代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是

A.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

B.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C.新的社會力量的成長、壯大

D.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6.

第26題我們以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為主題,以促進社會風氣不斷改善為目標,形成的文明風尚是

A.知榮辱B.講正氣C.樹新風D.促和諧

7.下列關于社會基本矛盾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社會基本矛盾貫穿于一切社會發(fā)展過程的始終

B.社會基本矛盾規(guī)定社會發(fā)展過程的基本性質和基本趨勢

C.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矛盾

D.社會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

8.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歷史特點是

A.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中國共產黨所接受的是沒有被修正主義閹割的馬克思主義的完整的科學世界觀和社會革命論

B.中國共產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工人運動的基礎上產生的

C.中國不存在歐洲那樣的工人貴族階層,沒有社會改良主義的基礎

D.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區(qū)別于第二國際舊式社會改良黨的新型工人階級革命政黨

9.《公務員法》的基本原則有

A.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和法治B.監(jiān)督約束與激勵保障并重C.任人唯賢、德才兼?zhèn)銬.分類管理和效能原則

10.在下一命題中,屬于唯物辯證法觀點的是

A.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B.辯證法就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C.原因和結果經常交換位置

D.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從其暫性方面去理解和對待

二、1.單項選擇題(10題)11.社會保障的基本目標是

A.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B.滿足人們的小康生活需要C.滿足人們富裕生活需要D.保證實現共同富裕

12.某資本家工廠共有資本100萬元,其中購買勞動力部分為40萬元,一次生產耗費不變資本50萬元,生產出商品的價值150萬元。該資本的剩余價值率是

A.1B.3C.2D.1.5

13.市場機制中的核心體制是()。

A.供求機制B.價格機制C.競爭機制D.約束機制

14.“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笔侵?)。

A.實踐是認識的源泉B.實踐是認識的動力C.科學技術是生產力D.實踐是檢驗真理性的標準

15.實現我國全面奔小康目標的重點和難點是

A.國企改造B.解決就業(yè)問題C.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問題D.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問題

16.駁斥不可知論最有力的論據是()。

A.物質是可以通過感覺感知的

B.人可以透過現象揭示本質

C.感性認識可以上升為理性認識

D.實踐的成功可以證明人們對客體的認識是正確的

17.固定資本價值為100萬元,20年周轉一次,流動資本價值為25萬元,每年周轉3次,那么預付總資本每年周轉

A.0.64次B.1.53次C.3.05次D.2.15次

18.在2004年環(huán)法自行車大賽上,美國人蘭斯?阿姆斯特朗創(chuàng)下連續(xù)六次奪冠的新紀錄。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這位被譽為“環(huán)法英雄”的車王,早在1996年10月就被查出患有癌癥,醫(yī)生對其康復早已不抱希望。一個癌變擴散的運動員,能擺脫病痛折磨,以頑強的毅力取得前無古人的環(huán)法自行車六連冠,在體育史上是一個奇跡。這個奇跡告訴我們

A.人定勝天

B.現代科技的發(fā)展已經使得人類能夠征服癌癥

C.人的情感、意識、意志能對事物的發(fā)展發(fā)揮能動作用

D.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運動有利于抗癌

19.2006年4月11日,歐洲航天局宣布

A.“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順利地進入環(huán)冥王星橢圓形軌道

B.“金星快車”順利地進入環(huán)金星橢圓形軌道

C.“火星快車”順利地進入環(huán)火星橢圓形軌道

D.“惠更斯號探測器”順利地進入環(huán)士衛(wèi)六橢圓形軌道

20.哲學史上的二元論,主張世界有物質和精神兩個各自獨立的本原,可以是

A.唯心主義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B.唯物主義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C.動搖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最后導致唯心主義

D.獨立于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之外的一個哲學派別

三、3.分析題(3題)21.論述生產要素參與價值分配的實質。

22.試用擴大再生產實現方式的原理分析說明在我國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意義。

23.閱讀下列關于革命領導權的材料:

材料1

陳獨秀在《中國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中談到,在目前的國民革命中,資產階級,是處于主導者的地位上,而無產階級是處于贊助者的地位上,國民革命勝利后,當然是資產階級掌握政權。他在《中國國民革命與社會各階級》中又談到,國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勢之下,自然是資產階級握得政權。

材料2

彭述之在《誰是中國革命的領導者?》一文中指出,“各個階級,除開游民無產階級外,差不多是和無產階級接近的,容易受工人階級的暗示和領導的”,所以革命的領導權“天然”的落到了無產階級身上。

材料3

毛澤東在《領導權問題是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中心問題》一文中指出,由于無產階級的領導,根本地改變了革命的面貌,引出階級關系的新調整,農民革命的大發(fā)動,反帝國主義和反封建主義革命的徹底性,由民主革命轉變到社會主義革命的可能性,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在資產階級領導革命時期不可能出現的。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1)試述毛澤東關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領導權思想。

(2)結合材料,分析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由中國無產階級來領導?

(3)分析中國無產階級爭取和實現革命領導權的基本經驗,以及必須反對的兩種錯誤傾向。

四、5.簡答題(2題)24.經濟基礎是如何決定上層建筑的?

25.如何認識真理的絕對性?

五、3.分析題(0題)26.根據材料1-5,并結合所學的知識,怎樣理解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

六、單選題(0題)27.“法律不但由國家制定或認可,而且由國家保證實施”,這句話說明了法律具有

A.國家強制性B.有階級性C.反映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特質D.上層建筑的特點

參考答案

1.BCD【參考解析】:無論是生產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會,還是生產力比較發(fā)達的現代社會,勞動過程都必須具備勞動者的勞動、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這三個基本要素,否則物質生產活動根本不可能進行。隨著社會生產和勞動過程的發(fā)展,會在簡單要素的基礎上逐漸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學技術、經營管理、經濟信息等。

2.ABCD

3.ACD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作為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具有三方面要素,第一,體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第二,包含了中華民族思想;第三,包含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經驗。鄧小平理論未反映近代中國的時代要求,故B選項錯誤,ACD正確。

4.ABC【參考解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發(fā)展呈現出總體水平低、多層次、不平衡的身{點,生產力的發(fā)展狀況決定了現階段所有制結構不可能整齊劃一,必然是多種所有制長期共存,琪同發(fā)展。

5.BCD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并不意味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通常認為1922年第二次護法運動的失敗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新舊民主革命有一個交替時段,故A錯誤。BCD選項正確。

6.ABCD

7.ABD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社會基本矛盾的內容。社會基本矛盾是指貫穿社會發(fā)展過程始終,規(guī)定社會發(fā)展過程的基本性質和趨勢,并對社會歷史發(fā)展起根本的推動作用的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所以,正確答案為ABD。

8.ABCD中國共產黨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成立的。ABCD四個選項均正確。

9.ABCD四個選項均是《公務員法》的基本原則。ABCD四個選項均是正確選項。

10.BCD

11.A

12.D解析:首先計算剩余價值量為150—50—40=60萬元,然后計算剩余價值率=60/40=150%。

13.B

14.B

15.C

16.D

17.A

18.C解析:本題考查人的能動性在事物發(fā)展中的作用。世界是物質的,規(guī)律是客觀的,人類不能消滅規(guī)律,也不能否認客觀的事實。但是這并不表明人類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無所作為,人的情感、意識和意志通常也能發(fā)揮能動作用。盡管蘭斯?阿姆斯特朗不能改變自身身罹重病這一事實,但是他以自己的毅力對抗病痛并六奪冠軍,就很好地說明了這種能動作用。正確選項是C。A項夸大了人的能動性。B項的說法與基本常識相悖,人類科技還遠未達到征服癌癥的水平。D項的說法不無道理,但顯然不是題干突出強調的重點所在,故也被排除。

19.B

20.C解析:在回答世界本原有幾個的問題上,二元論認為,世界有物質和精神兩個各自獨立的本原。這兩個本原平行發(fā)展,毫無相干。二元論是想凌駕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上,建立第三條中間的哲學路線,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獨立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派別之外的哲學是不存在的,這樣二元論必然動搖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間。但由于它承認有一個獨立的精神本原存在,這樣二元論搖來搖去,最后最容易倒向唯心主義,這是由二元論的哲學特點所決定的。

21.剩余價值在各個資本家集團之間瓜分的結果、資本所有者得利潤和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地租。.這種分配關系加上工資形式的分配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分配關系。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表明咨本主義的基本分配關系是由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決定是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在經濟上的實現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它是工人在必要勞動時間內再生產出來的。資本家得到的利潤和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來源于剩余價值是工人在剩余勞動時間內生產的。所以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要素參與價值分配的實質是資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剩余價值在各個資本家集團之間瓜分的結果、資本所有者得利潤和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地租。.這種分配關系,加上工資形式的分配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分配關系。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表明,咨本主義的基本分配關系是由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決定,是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在經濟上的實現,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它是工人在必要勞動時間內再生產出來的。資本家得到的利潤和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來源于剩余價值,是工人在剩余勞動時間內生產的。所以,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要素參與價值分配的實質,是資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

22.任何社會擴大再生產從其實現的方式來看都分為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和內涵的擴大再生產兩種類型。外延的擴大再生產是單純依靠增加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數量;以及擴大生產場所來擴大原有的生產規(guī)模。而內涵的擴大再生產則是依靠生產技術的進步、生產要素質量的改善以及勞動效率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來擴大原有生產的規(guī)模。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一般情況是在生產技術水平較低的條件下以外延的擴大再生產為主;而在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的條件下則內涵的擴大再生產所占比重會隨之不斷提高。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指出“實現‘九五’和20任何社會擴大再生產從其實現的方式來看,都分為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和內涵的擴大再生產兩種類型。外延的擴大再生產是單純依靠增加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數量;以及擴大生產場所來擴大原有的生產規(guī)模。而內涵的擴大再生產則是依靠生產技術的進步、生產要素質量的改善,以及勞動效率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來擴大原有生產的規(guī)模。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一般情況是,在生產技術水平較低的條件下,以外延的擴大再生產為主;而在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的條件下,則內涵的擴大再生產所占比重會隨之不斷提高。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指出“實現‘九五’和20解析:本題解題關鍵在于知道內涵擴大再生產與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的相同之處。本題難點在于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意義,這是一個現實性很強的問題,實際上涉及《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的內容。

23.(1)毛澤東關于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領導權思想:毛澤東強調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核心問題是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無產階級領導還是資產階級領導這是區(qū)分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也是革命成敗的關鍵。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領導這是由于:第一中國革命的對象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異常強大而且勾結在一起。中國要獲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階級聯(lián)合各革命階級才能完成這一艱巨任務。第二農民由于其小生產地位局限不能充當中國革命的領導者。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由于其自身的軟弱性、妥協(xié)性而不能領導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第三中國無產階級同世界各國無產階級一樣是歷史上最進步的階級除共同特點外還具有革命性最強、高度集中、便于結成工農聯(lián)盟等特殊優(yōu)點使它能夠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毛澤東不僅強調領導權是關系革命成敗的關鍵而且還制定了實現革命領導權的正確戰(zhàn)略方針和策略原則取得了豐富的經驗主要有:無產階級對中國革命的領導是通過自己的政黨——共產黨來實現的;無產階級在與資本主義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必須堅持領導權實行獨立自主和又團結又斗爭的方針;革命武裝是保證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堅強支柱。(2)中國革命最終由中國無產階級來領導這是因為: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破產證明中國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成功;這是由中國無產階級本身的特點和優(yōu)點決定的:中國無產階級除了具有富有組織性紀律性沒有私人占有資料之外還有特殊的優(yōu)點即身受三重壓迫最富革命的堅定性和徹底性;相對集中易于形成統(tǒng)一和強大的力量;與農民有天然的聯(lián)系便于和農民結成聯(lián)盟關系;在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成為中國最有覺悟的階級。(3)無產階級爭取和實現革命領導權的基本經驗:無產階級在同資產階級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過程中必須堅持領導權實行獨立自主原則和實行又聯(lián)合又斗爭的方針這是保證領導權的基本策略;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廣泛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實現領導權的關鍵;建立強大的革命武裝是保證領導權的堅強支柱;加強無產階級政黨自身建設是實現領導權的根本保證。在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上必須反對右的和“左”的兩種錯誤傾向。材料1的錯誤就是主張無產階級自動放棄在資產階級革命中的領導權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材料2認為無產階級是民族民主革命的“天然”領導者沒有看到雖然中國的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民族民主革命取得勝利但它又不會自動放棄這種領導權;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斗爭貫穿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整個歷史過程。(1)毛澤東關于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領導權思想:毛澤東強調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核心問題是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無產階級領導,還是資產階級領導,這是區(qū)分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也是革命成敗的關鍵。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領導,這是由于:第一,中國革命的對象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異常強大,而且勾結在一起。中國要獲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階級,聯(lián)合各革命階級,才能完成這一艱巨任務。第二,農民由于其小生產地位局限不能充當中國革命的領導者。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由于其自身的軟弱性、妥協(xié)性而不能領導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第三,中國無產階級,同世界各國無產階級一樣,是歷史上最進步的階級,除共同特點外,還具有革命性最強、高度集中、便于結成工農聯(lián)盟等特殊優(yōu)點,使它能夠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毛澤東不僅強調領導權是關系革命成敗的關鍵,而且還制定了實現革命領導權的正確戰(zhàn)略方針和策略原則,取得了豐富的經驗,主要有:無產階級對中國革命的領導是通過自己的政黨——共產黨來實現的;無產階級在與資本主義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必須堅持領導權,實行獨立自主和又團結又斗爭的方針;革命武裝是保證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堅強支柱。(2)中國革命最終由中國無產階級來領導,這是因為: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破產,證明中國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成功;這是由中國無產階級本身的特點和優(yōu)點決定的:中國無產階級除了具有富有組織性紀律性,沒有私人占有資料之外,還有特殊的優(yōu)點,即身受三重壓迫,最富革命的堅定性和徹底性;相對集中,易于形成統(tǒng)一和強大的力量;與農民有天然的聯(lián)系,便于和農民結成聯(lián)盟關系;在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成為中國最有覺悟的階級。(3)無產階級爭取和實現革命領導權的基本經驗:無產階級在同資產階級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過程中,必須堅持領導權,實行獨立自主原則和實行又聯(lián)合又斗爭的方針,這是保證領導權的基本策略;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廣泛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實現領導權的關鍵;建立強大的革命武裝是保證領導權的堅強支柱;加強無產階級政黨自身建設是實現領導權的根本保證。在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上,必須反對右的和“左”的兩種錯誤傾向。材料1的錯誤就是主張無產階級自動放棄在資產階級革命中的領導權,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材料2認為無產階級是民族民主革命的“天然”領導者,沒有看到雖然中國的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民族民主革命取得勝利,但它又不會自動放棄這種領導權;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斗爭貫穿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整個歷史過程。

24.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一對內部矛盾。在這對矛盾中經濟基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著決定作用;而上層建筑則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和上層建筑的性質。任何上層建筑都不是憑空建立起來的而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產生的。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筑的物質根源上層建筑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定的上層建筑是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反映和表現。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必然有什么樣的上層建筑與之相適應。第二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不是凝固不變的而是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不斷變化的。當某一社會的經濟基礎發(fā)生某些局部變化時被其決定的上層建筑也要相應地發(fā)生局部變化;而當經濟基礎發(fā)生根本變革即舊經濟基礎被新經濟基礎代替時舊的上層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層建筑所代替。然而在新的上層建筑代替舊的上層建筑的過程中上層建筑的各個部分并不是同時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或消滅而立即變化或消滅的而是變化或消滅得有快有慢、有早有遲。這是由上層建筑各個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對獨立性決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一對內部矛盾。在這對矛盾中,經濟基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著決定作用;而上層建筑則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和上層建筑的性質。任何上層建筑都不是憑空建立起來的,而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產生的。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筑的物質根源,上層建筑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定的上層建筑,是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反映和表現。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必然有什么樣的上層建筑與之相適應。第二,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不是凝固不變的,而是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不斷變化的。當某一社會的經濟基礎發(fā)生某些局部變化時,被其決定的上層建筑也要相應地發(fā)生局部變化;而當經濟基礎發(fā)生根本變革,即舊經濟基礎被新經濟基礎代替時,舊的上層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層建筑所代替。然而,在新的上層建筑代替舊的上層建筑的過程中,上層建筑的各個部分并不是同時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或消滅而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