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轉(zhuǎn)帖繪畫術(shù)語大全 - 【中國畫實際論壇】 - 中國畫論壇 中國適意講解_第1頁
警惕轉(zhuǎn)帖繪畫術(shù)語大全 - 【中國畫實際論壇】 - 中國畫論壇 中國適意講解_第2頁
警惕轉(zhuǎn)帖繪畫術(shù)語大全 - 【中國畫實際論壇】 - 中國畫論壇 中國適意講解_第3頁
警惕轉(zhuǎn)帖繪畫術(shù)語大全 - 【中國畫實際論壇】 - 中國畫論壇 中國適意講解_第4頁
警惕轉(zhuǎn)帖繪畫術(shù)語大全 - 【中國畫實際論壇】 - 中國畫論壇 中國適意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借鑒轉(zhuǎn)帖]繪畫術(shù)語大全-【中國畫理論論壇】-中國畫論壇中國工筆[借鑒轉(zhuǎn)帖]繪畫術(shù)語大全-【中國畫理論論壇】-中國畫論壇中國工筆.txt心若無塵,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我曾經(jīng)喜歡過你,現(xiàn)在我依然愛你希望月亮照得到的地方都可以留下你的笑容那些飄滿雪的冬天,那個不帶傘的少年,那句被門擋住的誓言,那串被雪覆蓋的再見[借鑒轉(zhuǎn)帖]繪畫術(shù)語大全-【中國畫理論論壇】-中國畫論壇中國工筆畫論壇|中國寫意畫論壇|書法與篆刻論壇|中國畫理論論壇|一個雅俗共賞的國畫家交流園地-PoweredbyDiscuz!注冊登錄會員管理規(guī)定電子期刊貼圖方法電子畫冊優(yōu)秀畫家統(tǒng)計幫助中國畫論壇»【中國畫理論論壇】»[借鑒轉(zhuǎn)帖]繪畫術(shù)語大全‹‹上一主題|下一主題››48‹‹12345››發(fā)新話題發(fā)布投票發(fā)布商品發(fā)布懸賞發(fā)布活動發(fā)布辯論發(fā)布視頻打印[借鑒轉(zhuǎn)帖]繪畫術(shù)語大全澹臺秋水畫家聯(lián)盟成員帖子1244精華4性別女個人空間發(fā)短消息加為好友當前離線11#大中小發(fā)表于2006-4-1116:47只看該作者

吳裝亦稱“吳家樣”。中國畫的一種淡著色風(fēng)格。相傳始于唐吳道子的人物畫,故名。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論吳生設(shè)色》:“嘗觀(吳道子)所畫墻壁卷軸,落筆雄勁而敷彩簡淡;或有墻壁間設(shè)色重處,多是后人裝飾。至今畫家有輕拂丹青者,謂之‘吳裝’(夾注:雕塑之像,亦有吳裝)?!焙髞硪炱淞x稱淺絳山水畫為“吳裝”。

曹衣中國畫術(shù)語。指兩種相對的衣服褶紋表現(xiàn)程式。相傳唐代吳道子畫人物,筆勢圓轉(zhuǎn),衣服飄舉;而北朝齊曹仲達畫佛像,筆法稠密重疊,衣服緊窄,后人因稱“吳帶當風(fēng),曹衣出水”。這兩種著名的描法,也流行于古代雕塑和鑄像。一說曹指三國吳的曹不興,吳指南朝宋的吳*。見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論曹吳體法》。

春蠶吐絲中國畫術(shù)語。用于形容線描人物畫的特征。論者稱顧愷之的線描,宛如“春蠶吐絲”。意能畫出細韌柔和,連綿不輟的性能。與鐵線描的感覺不同,前者柔荑,后者剛挺。

九朽一罷中國畫術(shù)語。古人說:畫家于人物,必“九朽一罷”。即先以朽筆(如柳條木炭)鉤劃形狀,數(shù)次修改,故曰?!熬判唷薄丁熬判唷敝^其多次);繼以墨線描成,故曰“一罷。”北宋周純則以書法“落筆便成”而主張繪畫亦要“一氣呵成”;“書畫同一關(guān)捩,善書者又豈先朽而后書耶?”但清代盛大士卻認為:“今人每以不用朽筆為能事,其實畫之工拙,豈在朽不朽乎?”(《溪山臥游錄》)

粉本中國古代繪畫施粉上樣的稿本。唐代吳道子曾于大同殿畫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畢。玄宗問其狀,奏曰:“臣無粉本,并記在心。”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鑒》:“古人畫稿謂之粉本。”其法有二:一是用針按畫稿墨線密刺小孔,把粉撲入紙、絹或壁上,然后依粉點作畫。二是在畫稿反面涂以白堊、土粉之類,用簪釵按正面墨線描傳于紙、絹或壁上,然后依粉痕落墨。后引伸為對一般畫稿的稱謂。

小品亦名“宋人小品”。中國畫術(shù)語。語出佛經(jīng),佛家稱樣本為“大品”,簡本為“小品”。中國畫小品盛行于宋代,徽宗趙佶建成龍德宮,命待詔圖畫宮中屏壁,皆極一時之選。一說這是屏風(fēng)上的飾圖,有方有圓,每屏嵌十多幅。圓型的常用紈扇嵌入。一說乃壁畫的粉本,雖小也不輕心率意。南朝宋宗炳謂:“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shù)尺,體百里之迥。”也正如唐代王維所說“咫尸之圖,寫百千里之景”。亦有人說是燈片和窗紗上用的飾圖?!八稳诵∑贰碑嬕才c“六朝小品”文一樣具有小中見大、雋永警辟的特色,是宋代繪畫藝術(shù)的縮影。

臨摹中國書畫術(shù)語。學(xué)習(xí)書畫的一種手段和過程。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序言提出“六法”,第六條為“傳移模寫”,唐代張彥遠說:“古時好搨畫,十得七八,不失神彩筆蹤?!北彼吸S伯思《東觀余論》認為:臨與摹有嚴格區(qū)別,“兩者迥殊,不可亂也”。說臨是對著他人之作,觀其形勢而照著寫或畫。故置字帖于旁,仿其筆畫,稱之為“臨帖”;若置古畫于旁,仿其用筆用色稱之為“臨畫”。摹是以薄紙(透明紙)覆在他人作品上,隨其細大而搨之。后人對“臨摹”用語,大都含這兩種意思,不強調(diào)“臨”與“摹”的區(qū)別。明末唐志契說:“臨摹最易,神氣難得,師其意而不師其跡,乃真臨摹也?!鼻宕沃毓庹f:“畫工有其形而氣韻不生,士夫得其意,而位置不穩(wěn)?!惫蕩煿湃酥舛幢鼐衅溘E,斯稱善臨摹者。

書畫同源中國書畫術(shù)語。意為中國繪畫和中國書法關(guān)系密切,兩者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相輔相成,在畫史上,以先秦諸子的所謂:“何圖洛書”為書畫同源的依據(jù),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說,“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鳥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贝藶樽钤绲摹皶嬐础闭f?!兑笃酢饭盼模潴w制間架,既是書法,又是圖畫,近人鄭午昌說“是可謂書畫混合時代”。

金錯刀寫字、繪畫的一種技法?!墩勊C》:“南唐李后主(李煜)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薄缎彤嬜V》:“后主又作金錯刀畫,亦清爽不凡,另為一格法,后主金錯書用一筆三過之法,晚年變而為畫,故顫掣乃如書法?!卑础斗〞洝芬灿薪疱e刀書一體。李煜書畫,已不存世,而后人頗有仿之者,《圖繪寶鑒》、《東圖元覽》載有:“孫尚子,善為顫筆,見于衣服、手足、木葉、川流諸處,皆若顫動?!?/p>

款識古代鐘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漢書·郊祀志下》:“今此鼎細小,又有款識,不宜薦見于宗廟。”顏師古注:“款,刻也;識,記也?!贝送膺€有三說;-、款是陰字凹入者,識是陽字突起者。二、款在外,識在內(nèi)。三、花紋為款,篆刻為識。均見《通雅》卷三十三所引。后世在書、畫上標題姓名,也稱“款識”、“題款”或“款題”。畫上款識,唐人只小字藏樹根石罅,書不工者多落紙背,至宋代,始記年月,也僅細楷,書不兩行。惟蘇軾有人行楷,或跋語三五行。元人從款識姓名年月發(fā)展到詩文題跋,有百余字者。至明清題跋之風(fēng)大盛,至今不衰。

題跋寫在書籍、字畫、碑帖等前面的文字叫“題”,后面的文字叫“跋”。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足部》謂:“題者,標其前,跋者,系其后也。”一般乃指書、畫、書籍上的題識之辭,內(nèi)容為標題、品評、考訂、記事之類,體裁有散文、詩、詞等。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載:“唐昭宗幸華州,作《菩薩蠻》辭三章,今此辭墨本猶在陜州一佛寺中。予頃年過陜,曾一見之,后人題跋多,盈巨軸矣?!睂Ξ嫹系念}跋,清代王概《芥子園畫傳》說:“元以前多不用款,或隱之石隙,恐書不精,有傷畫局耳,至倪云林字法遒逸,或詩尾用跋,或跋后系詩,文衡山行款清整,沈石田筆法灑落,徐文長詩歌奇橫,陳白陽題志精卓,每侵畫位,翻多奇趣”,元代以來,在畫上題書詩文已成為中國畫作品上增添詩情畫意的一種藝術(shù)手段。【中國畫論壇】我的精神家園UID9715帖子1244精華4積分1034威望0點閱讀權(quán)限20性別女在線時間1小時注冊時間2006-2-14最后登錄2010-2-22查看詳細資料TOP澹臺秋水畫家聯(lián)盟成員帖子1244精華4性別女個人空間發(fā)短消息加為好友當前離線12#大中小發(fā)表于2006-4-1116:48只看該作者

黃荃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為五代花鳥畫派的一支,代表畫家黃筌。黃居西蜀畫院統(tǒng)治地位,入宋后,畫風(fēng)延續(xù)將近一百年,當時花鳥畫無不以“黃家體制為準”。北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論黃、徐體異”時說,“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并指出黃派之畫多寫禁中珍禽瑞鳥,奇花怪石,用筆工整,設(shè)色堂皇。此派畫法,以細挺的墨線鉤出輪廓,然后填彩,即所謂“鉤填法”。后人評為“鉤勒填彩,旨趣濃艷”。

徐熙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為五代花鳥畫派的一支,代表畫家徐熙。北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論黃、徐體異”時說:“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又說:“徐熙江南處士”,“多狀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鳥淵魚。”此派多作粗筆濃墨,略施雜彩,而筆跡不隱,素有“落墨花”之稱。參見“落墨”。

北方山水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中國山水畫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說:“唯營丘李成、長安關(guān)仝、華原范寬,智妙入神,才高出類,三家鼎峙,百代標程。”又說:”夫氣象蕭疎,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者,營丘之制也;石體堅凝,雜木豐茂,臺閣古雅,人物幽閑者,關(guān)氏之風(fēng)也;峰巒渾厚,勢狀雄強,搶筆俱均,人屋皆質(zhì)者,范氏之作也?!崩?、關(guān)、范的畫風(fēng),風(fēng)靡齊、魯,影響關(guān)、陜,實力北方山水畫派之宗師。

南方山水畫派亦稱“江南山水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說:“董源,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氣;建業(yè)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泵总馈懂嬍贰芬舱f:“董源平淡天真多,唐無此品?!贝伺梢远春途奕粸橐淮趲煟婪Q“董巨”?;莩绾挖w令穰的小景,為此派支流。米芾父子的“米派云山”,畫京口一帶景色,顯出此派新貌。南宋末法常(牧溪)和若芬(玉澗)等,皆屬南畫體系,至元代而大盛。

米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指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繪之畫。畫史上稱“大米“、”小米”,或名“二米”。米芾嘗與李公麟論古今山水,少有出塵格者,因信筆作之。自稱“無一筆李成、關(guān)仝俗氣”。中國的傳統(tǒng)山水畫,用筆多以線條為主,米芾則以臥筆橫點成塊面,稱“落茄法”,打破了線條成規(guī)。其特點,能表達煙雨云霧、迷茫奇幻的景趣,世稱“米氏云山”。友仁繼承和發(fā)展家傳,善畫無根樹、朦朧云,每喜自題“元暉戲筆”。因父子均居襄陽和鎮(zhèn)江,對瀟、湘二水和金、焦二山自然景色特別陶醉,故能畫出水氣蒸郁、煙霧彌漫的妙趣。此派為大寫意風(fēng)格,南宋牧溪、元代高克恭、方從義等皆師之,對后世影響甚大。

湖州竹派中國畫流派之一。畫竹原以唐代蕭悅、五代丁謙最有名,但無畫跡傳世。北宋文同、蘇軾以畫竹著于時。元豐元年(1078)文同奉命為湖州(今浙江吳興)太守,未到任,病故陳州(今河南淮陽);蘇拭接任湖州太守,未幾坐獄貶黃州。他們雖籍隸四川,但畫史上皆謂為“湖州竹派”始祖。米芾論及:文、蘇畫竹特點:“以濃墨為面,淡墨為背?!痹嬛癯娠L(fēng),李衎、趙孟頫、高克恭、吳鎮(zhèn)、柯九思等,都是湖州竹派繼承者,對后世影響很大。明代蓮儒撰《湖州竹派》一卷,凡二十五人,系輯錄《畫史》、《畫繼》、《圖繪寶鑒》等書而成。

常州畫派亦稱“毗陵畫派”、“武進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毗陵、武進皆為江蘇常州的古地名。始于北宋居寧,南宋於青言,元代於務(wù)道,明代孫龍,清代唐于光、惲壽平等,皆屬之。祖述徐崇嗣、趙昌的沒骨法,以草蟲、花卉寫生為勝。居寧畫跡不復(fù)可見,據(jù)梅堯臣(1002一1060)詩:“寧公實神授,坐使群輩伏?!本訉幉菹x似屬禪林墨戲一路。孫龍受其影響。於氏祖孫畫跡亦失傳,日本知恩院藏有南宋於子明《蓮花圖》對幅,鈐有“毗陵於子”印,或即於青言之作。惲壽平與唐于光實源出於氏。惲壽平嘗言:“余與唐匹士(于光之號)研思寫生,每論黃筌過于工麗,趙昌未脫刻畫,徐熙無徑轍可得,殆難取則?!睈?、唐花卉寫生,多空靈之感,是徐崇嗣沒骨法的繼承者,世稱“惲派”,對后世影響甚大。

毗陵畫派即“常州畫派”。

武進畫派即“常州畫派”。

吳門畫派簡稱“吳門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明代沈周與其學(xué)生文徵明,畫山水崇尚北宋和元代,與取法南宋的浙派風(fēng)格不同,盛行于明代中期,從學(xué)者甚眾,著名的有文伯仁、文嘉、陳道復(fù)、王榖祥、陸治、錢榖等,他們均為蘇州府人,蘇州別名“吳門”,因稱。在當時畫壇占有重要地位。

吳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明代中、晚期的代表畫派。明中期的畫壇以“吳門畫派”為首,晚期則推崇“松江畫派”。松江原屬吳地,后人遂合稱兩派為“吳派”。在太湖流域一帶風(fēng)靡一時。代表畫家有董其昌、陳繼儒、周天球、莫是龍、李日華、項圣謨、卞文瑜等,董、陳兩人為此派中堅。

松江畫派簡稱“松江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晚明松江府治(今屬上海市)下三個山水畫派的總稱。一是以趙左為首的,稱“蘇松畫派”;二是以沈士充為首的,稱“云間畫派”;三是顧正誼及其子侄輩,稱“華亭畫派”。其中“蘇松派”和“云間派”都導(dǎo)源于宋旭,趙左和宋懋晉同師宋旭。沈士充師宋懋晉,兼師趙左。這些畫家,除宋旭外,都是松江府人,風(fēng)格互有影響,故總稱“松江派”。當時董其昌的書畫,為一時之宗;與陳繼儒并稱于世。

蘇松畫派見“松江畫派”。

華亭畫派見“松江畫派”。

云間畫派見“松江畫派”。

浙江畫派簡稱“浙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明代畫家戴進,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山水、人物取法南宋畫院體格,從學(xué)者甚多,著名的有吳偉、張路、夏芷等。曾和戴進同為待詔的李在,風(fēng)格亦有相近處。遂有浙派之稱。稍后,蔣嵩出,專弄焦墨枯筆,點染粗糙。其后藍瑛的畫風(fēng)雖與戴進不同,但通常被列作“浙派”殿軍。吳偉、張路等又稱“江夏畫派”,屬“浙派”支流。

浙派即“浙江畫派”。

新安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以明末清初漸江(弘仁)為先路,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合稱“新安派四大家”。漸江為歙縣人,查士標、孫逸、汪之瑞為休寧人,二縣皆屬徽州府治,晉唐時屬新安郡治,故名。亦稱“海陽四家”,“海陽”本名“休陽”,三國吳置,避諱改“海陽”,在今安徽休寧縣東十三里。四家的特點宗法倪瓚、黃公望,多寫生黃山云海松石之景,著墨無多,用筆堅潔簡淡。屬于此派者尚有程邃、戴本孝、鄭旼,風(fēng)格沈郁蒼古,現(xiàn)代黃賓虹師之。師漸江者有江注、吳定、姚宋、祝昌,被稱為漸江的“四大弟子”?!局袊嬚搲课业木窦覉@UID9715帖子1244精華4積分1034威望0點閱讀權(quán)限20性別女在線時間1小時注冊時間2006-2-14最后登錄2010-2-22查看詳細資料TOP澹臺秋水畫家聯(lián)盟成員帖子1244精華4性別女個人空間發(fā)短消息加為好友當前離線13#大中小發(fā)表于2006-4-1116:48只看該作者

畫譜中國畫的圖錄或畫法圖解。北宋宣和中有《宜和畫譜》,原為宋徽宗內(nèi)廷所藏的歷代名畫著錄,下載圖畫。但“畫譜”之名都本此。南宋宋伯仁編的《梅花喜神譜》是從花的蓓蕾到凋落的梅花圖錄。元代李衎《竹譜詳錄》.有圖有文,主要介紹竹的畫法。明清以來木刻畫譜大都不出以上兩類。如圖錄有《歷代名公畫譜》、《晚笑堂畫傳》、《唐詩畫譜》、《詩余堂譜》、《十竹齋畫譜》等,畫法圖解有《圖繪宗彝》、《高松竹譜》、《雪湖梅譜》《芥子園畫傳》等。尚有畫學(xué)論著而名畫譜者,如托名為明代唐寅所撰的《唐六如畫譜》、清康熙間所編的《佩文齋書畫譜》、原濟(石濤)所著的《畫譜》(即《苦爪和尚畫語錄》)等,亦往往冠以《畫譜》之名。

裝潢即“裝裱”。古代書畫用潢紙(用黃蘗汁染的紙)裝襪,故名?!短屏洹罚骸俺缥酿^有裝潢匠五人,秘書省有裝潢匠十人?!币灿袑ⅰ颁辍弊魉亟?,因為書畫邊緣鑲飾綾錦,其本身如被圈圍的水池,故名?!锻ㄑ拧て饔谩罚骸颁?,猶池也,外加緣則內(nèi)為池,裝成卷冊,謂之‘裝潢’,即‘表背’也?!眳⒁姟把b裱”。

裝裱裱,一作“表”,或作“褾”。也稱“裝潢”、“裝池”、“裝治”、“裝背“、“裝褫”、“裱禙”、“潢治”。中國裱背和裝飾書畫、碑帖等的一門特殊技藝。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自晉代以前,裝背不佳。宋時范曄始能裝背?!睎|晉安帝隆安、元興(397一404)間,技藝漸趨成熟。宋武帝時徐愛,明帝時虞和、巢尚之、徐希秀、孫本伯編次圖書,裝背為妙。梁武帝命朱異、徐僧權(quán)、唐懷充、姚懷珍、沈熾文等“對前朝圖書”又加“裝護”。《新唐書·藝》序謂初唐貞觀間,重視裝裱:“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其本有正有副.軸帶帙簽皆異色以別之?!彼未b裱益臻精妙,南宋周密《齊東野語》說:“四庫裝軸之法,極其瑰致。”又說:“其裝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識標題,具有成式?!泵髑逡詠硌b裱技藝有所改進。大抵所裱之件,用紙覆托背面,掛軸加鑲綾、絹或紙的天地頭和邊框,手卷外有包皮,前有引首,中有隔水,后有拖尾,并各安裝軸桿;冊頁并鑲邊框,前后有副頁,上下加板面。書畫。碑帖一經(jīng)裝裱,益增藝術(shù)效果,便于觀賞和收藏,殘破之物還能修補完整。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三有《論裝背褾軸》一篇;明代周嘉胄《裝潢志》及清周二學(xué)《賞延素心錄》,均為論述裝裱的專著。

裝池見“裝潢”、“裝裱”。

裱褙亦作“表背”、“裝背”。即“裝裱”。明周嘉胄《裝潢志.裱背十三科》:“《輟耕錄》云‘畫有十三科’,表背亦有十三科?!?/p>

立軸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中稱“畫心”(一名“畫身”,又名“蕊子”),上稱“天頭”,下稱“地腳”)上下又有“隔水”。裝裱尺寸有大有小,四尺以上的畫幅,稱“大軸”,俗稱“中堂”,特大者稱“大堂”或“大中堂”、三尺以下的畫幅稱“立軸”。有三色、兩色、一色三種綾(或色紙)裱。也有絹裱的。上裝天桿,下裝軸。有的天頭貼“驚燕帶”(一名“綬帶”),此種格式盛行于北宋宣和時,后從之。初“驚燕帶”不貼實,能飄動,后貼實,純?yōu)檠b鈽?!爱嬓摹鄙舷露丝杉予傚\條,稱“錦眉”,亦稱“錦牙”。

中堂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詳“立軸”。

大軸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詳“立軸”。

屏條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由于畫身狹長,為四尺或五尺宣紙對開,故能裝裱成屏條形式。屏條單獨掛的稱“條屏”(屏條),四幅并排懸掛的稱“堂屏”或“四季(春、夏、秋、冬)屏”。亦有四幅以上多至十二幅甚至十六幅,緊掛相聯(lián),成雙數(shù)的完整畫面,稱“通景屏”或“通屏”。又稱“海?!?。

海幔亦稱“海幕”。即“通景屏”。詳“屏條”。

橫披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畫心豎短橫長,左右邊稱“耳”,尺寸相同,并裝對稱的木桿一副,腹背有包首,貼有簽條。

對幅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通常兩幅成對懸掛。如書法對幅,稱“字對”,或稱、“對聯(lián)”。明清繪畫,有所謂“畫對”,兩幅大小相等的屏條,懸掛方式與“字對”同。亦有三聯(lián)幅,對幅中間加立軸,如南宋法常有《猿、觀音、鶴》三聯(lián)幅。通常廳堂正中,中間掛大幅中堂畫,兩邊分掛字對。相傳明代收藏家項子京家,“中堂為書法,兩邊掛畫對”,乃屬特殊格式。又木版年畫門神、兩門各貼一幅,亦稱“對幅”。

斗方中國書畫的一種式樣。通常以正方形較多。大小為四尺宣紙的八開或十二開不等。

冊頁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因畫身不大,亦稱“小品”。有正方形,也有長方豎形或橫形。有推蓬式、蝴蝶式、經(jīng)摺式三種。也有裱成單片,稱為“散裝”。一般冊頁均取雙數(shù),少則四開、八開、十開,多則十二開、十六開,也有二十四開。冊頁外鑲邊框,前后添副頁,上下加板面。欣賞、攜帶、保藏,均較方便。

散裝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詳“冊頁”。

手卷亦稱“長卷”、“圖卷”。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歷代名畫如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等,皆為手卷裝裱。外有“包首”,前有“引首”,中有作品,緊連其兩邊的是“隔水”,后有“拖尾”,“包首”之上貼有“題簽”。

引首中國書畫手卷裝裱上所留空白紙方的地位??梢栽谏厦骖}寫。因在開卷時首先看到,故稱。參見“手卷”。

詩塘中國畫立軸裝裱上方所留出的地位。由于畫身正方,或過闊過小,裱成立軸,軸長畫短,有失均衡,故在畫身上方嵌一空白紙方,用以題字,謂之“詩塘”。參見“立軸”。

拖尾中國書畫手卷裝裱上所留空白紙方的地位??梢栽谏厦骖}詩作跋。因在開卷至末尾才見到,故稱。參見“手卷”。【中國畫論壇】我的精神家園UID9715帖子1244精華4積分1034威望0點閱讀權(quán)限20性別女在線時間1小時注冊時間2006-2-14最后登錄2010-2-22查看詳細資料TOP澹臺秋水畫家聯(lián)盟成員帖子1244精華4性別女個人空間發(fā)短消息加為好友當前離線14#大中小發(fā)表于2006-4-1116:49只看該作者

黃山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以清初宣城(今屬安徽)梅氏一家為嫡系,梅清、梅翀、梅庚、梅蔚等,與流寓宣城的石濤,都是長期深入黃山,既師造化又師古人的畫家。新安畫派主要亦師黃山,故有人主張歸入黃山畫派,但風(fēng)格不同,正如漸江與程邃各有特色。

虞山畫派簡稱“虞山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清代山水畫家王翚,先后師王鑒、王時敏,并取法宋元諸家,畫名盛于圣祖康熙(1661-1722)間,主要學(xué)生有楊晉、顧昉、李世倬、上睿、胡節(jié)。金學(xué)堅等,翚為江蘇常熟人,常熟有虞山,因有“虞山畫派”之稱。其崇古摹擬風(fēng)尚,影響頗大。

婁東畫派簡稱“婁東派”。一稱“太倉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清代山水畫家王原祁,繼其祖父王時敏家法,并仿黃公望法,名重于圣祖康熙(1661-1722)間,一時師承者甚多,以族弟王昱、侄王愫,弟子黃鼎、王敬銘、金永熙、李為憲、曹培源、華鯤、溫儀、唐岱等為著;其后有曾孫王宸、族侄王三錫,以及盛大士、黃均、王學(xué)浩等。婁江(即瀏河)東流經(jīng)過太倉,故稱“婁東派”此派崇古保守的畫風(fēng),與“虞山畫派”相依托,對后世影響頗大。

江西畫派簡稱“江西派”。中國畫流派之一。以清初畫家羅牧為代表。羅牧系寧都(今屬江西)人,居南昌(今屬江西),畫山水初得魏石床傳授,后學(xué)黃公望,筆意空靈,在江淮地區(qū)頗有學(xué)之者。

海上畫派簡稱“海派”。中國畫流派之一。鴉片戰(zhàn)爭后上海辟為商埠,各地畫人流寓上海日眾,成為繪畫活動的中心,有“海派”之稱。其特點:在傳統(tǒng)基礎(chǔ)上能破格創(chuàng)新,流派自由,個性鮮明;重品學(xué)修養(yǎng);和民間藝術(shù)有聯(lián)系,能達到雅俗共賞;善于借鑒吸收外來藝術(shù);畫會興起,切磋成風(fēng)。代表畫家有趙之謙、虛谷、任頤、吳昌碩、黃賓虹。尚有任熊、蒲華、胡公壽、張熊、吳友如、程璋、吳慶云、任薰、錢慧安、沙馥、黃山壽倪墨耕、趙子云、王一亭、馮超然、鄭午昌等?!逗I夏帧匪浂噙_七百余人。

嶺南畫派簡稱“嶺南派”。中國畫流派之一。廣東地處五嶺之南,明清以來,畫家不下千人。著名的明代有林良,擅長水墨寫意花鳥畫,筆墨簡括勁挺,豪縱爽辣,開嶺南一帶畫風(fēng)。宗其法者有高儼(山水畫)、陳瑞(花鳥畫);黎簡、李魁繼起,著重描繪廣東山川的特色,前者蒼潤似吳鎮(zhèn),淡遠近倪瓚,后者乃一畫工,而技藝精能。清乾?。?736一1795)間有蘇六朋、蘇長春,善人物,六朋以人民生活和市井風(fēng)俗作題材,長春雖常繪神仙佛像,卻以南方的凡人作模型。清末有居巢、居廉,善花鳥蟲魚,學(xué)惲壽平?,F(xiàn)代的番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早年均師事居廉。高氏兄弟和陳樹人后曾留學(xué)日本,進修畫藝,引進西畫技法,作品題材多寫中國南方風(fēng)物,在運用中國畫傳統(tǒng)技法基礎(chǔ)上,融合日本南畫和西洋畫法,注重寫生,創(chuàng)立了色彩鮮艷明亮,水份淋漓飽滿,暈染柔和勻凈的現(xiàn)代嶺南畫派的新風(fēng)格?!局袊嬚搲课业木窦覉@UID9715帖子1244精華4積分1034威望0點閱讀權(quán)限20性別女在線時間1小時注冊時間2006-2-14最后登錄2010-2-22查看詳細資料TOP澹臺秋水畫家聯(lián)盟成員帖子1244精華4性別女個人空間發(fā)短消息加為好友當前離線15#大中小發(fā)表于2006-4-1116:49只看該作者

六朝四家六朝指三國的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皆以建康(吳名建業(yè),今江蘇南京)為首都。四家,畫史上指東吳曹不興、東晉顧愷之、南朝宋陸探微、南朝梁張僧繇。唐代張懷瓘評六朝畫謂:“張(僧繇)得其肉,陸(探微)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绷嫼币?,尤以曹不興之跡無存。元代湯厚認為曹不興《兵符圖》一卷,“筆意神采,疑是唐末宋初人所為”。

南宋四家南宋院體山水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四人的合稱。屬豪縱簡略一路畫風(fēng)。初無此稱,元代湯厚謂:“南宋畫院諸人得名者,若李唐、周曾、馬遠、夏圭、李迪、李安忠、樓觀、梁楷之徒,仆于李唐差加賞識,其余亦不能盡別也?!背苏f者為明代唐寅題劉松年《春山仙隱圖》,有所謂“李、劉、馬、夏”之稱。其后屠隆說:“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睆埑笳J為:“南宋劉松年為冠,李唐、馬遠、夏圭次之。”張?zhí)╇A則曰:“劉、李、馬、夏,俱負重名,而李、馬為最。”

元四家元代山水畫的四位代表畫家的合稱。主要有二說:一是指趙孟頫、吳鎮(zhèn)、黃公望、王蒙四人,見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附錄》。二是指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zhèn)四人,見明代董其昌《容臺別集·畫旨》。第二說流行較廣。也有將趙孟頫、高克恭、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六家”。畫風(fēng)雖各有特點,但主要都從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重筆墨,尚意趣,并結(jié)合書法詩文,是元代山水畫的主流,對明清兩代影響很大。

元六家元代趙孟頫、高克恭、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王蒙的合稱。參見“元四家”。

南北宗明代董其昌關(guān)于劃分山水畫家為南北兩個派系之說?!度菖_別集·畫旨》:“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畫之南北二宗,亦唐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則李思訓(xùn)父子著色山水,流傳而為宋之趙斡、趙伯駒、(趙)伯骕,以至馬(遠)、夏(圭)輩;南宗則王摩詰(維)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其傳為張璪、荊(浩)、關(guān)(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了(芾、友仁),以至元之四大家(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王蒙),亦如六祖(即慧能)之后,有馬駒、云門、臨濟兒孫之盛,而北宗(神秀為代表)微矣?!庇衷疲骸拔娜酥嬜酝跤邑ňS)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寬為嫡子,若馬、夏及李唐、劉松年,又是大李將軍之派,非吾曹當學(xué)也?!贝苏f與山水畫家?guī)煶醒葑兊氖穼嵅槐M符合,且有崇“南”貶“北”之意。明代陳繼儒(當時與董其昌并稱“董陳”)所說尤為明顯:“李派板細,乏士氣;王派虛和蕭散?!泵髂┣宄醍媺浩鸶胶?,形成以“南宗”為“正統(tǒng)”之見。

明四家明代中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的合稱。他們之間有師友關(guān)系,畫藝各具風(fēng)格特點,對后世頗有影響。沈、文畫風(fēng)較近。后來發(fā)展形成了吳門派。明代卓然成家,前期有戴進,中期有林良、吳偉、呂紀,后期有陳洪綬等,沈、文、唐、仇并不能代表整個明代繪事。

畫中九友明末清初董其昌、楊文聰、程嘉燧、張學(xué)曾、卞文瑜、邵彌、李流芳、王時敏、王鑒等九位畫家的合稱。見清初吳偉業(yè)所作《畫中九友歌》。

金陵八家明末清初龔賢、樊圻、高岑、鄒哲、吳宏、葉欣、胡慥、謝蓀八人的合稱。他們的繪畫題材和風(fēng)格不盡相同,因聚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皆有一定時譽(以龔賢最著),故稱。見清代張庚《國朝畫征錄》。另指陳卓、吳宏、樊圻、鄒哲、蔡霖淪、李又李、武丹、高岑為“金陵八家”,見乾隆《上元縣志》。但多以前說為準。

清六家清初山水畫家王時敏、王鑒、王翬、王原祁、吳歷、惲壽平六人的合稱。亦稱“四王、吳、惲”。他們繼明代董其昌之后享有盛名,領(lǐng)導(dǎo)畫壇,左右時風(fēng),當時被目為“正統(tǒng)”?!局袊嬚搲课业木窦覉@UID9715帖子1244精華4積分1034威望0點閱讀權(quán)限20性別女在線時間1小時注冊時間2006-2-14最后登錄2010-2-22查看詳細資料TOP御瀧新生入學(xué)帖子22精華0性別男個人空間發(fā)短消息加為好友當前離線16#大中小發(fā)表于2006-4-1121:54只看該作者謝謝,再次學(xué)習(xí).UID5181帖子22精華0積分343威望0點閱讀權(quán)限20性別男在線時間0小時注冊時間2005-7-16最后登錄2009-9-15查看詳細資料TOPman畫家聯(lián)盟成員帖子456精華0性別男個人空間發(fā)短消息加為好友當前離線17#大中小發(fā)表于2006-4-1915:49只看該作者樓主甚是辛勞。Thankyouforyourhardwork!畫郎世寧工筆,寫宋徽宗瘦金。UID88帖子456精華0積分258威望0點閱讀權(quán)限20性別男在線時間25小時注冊時間2004-9-19最后登錄2010-2-2查看詳細資料TOP笨魚畫家聯(lián)盟成員帖子498精華0性別女個人空間發(fā)短消息加為好友當前離線18#大中小發(fā)表于2006-6-2915:37只看該作者辛苦了~【中國畫論壇】我的精神家園UID23帖子498精華0積分910威望0點閱讀權(quán)限20性別女在線時間0小時注冊時間2004-9-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