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探究燃燒之謎》教學設計(安徽省縣級優(yōu)課)-四年級科學教案_第1頁
《3探究燃燒之謎》教學設計(安徽省縣級優(yōu)課)-四年級科學教案_第2頁
《3探究燃燒之謎》教學設計(安徽省縣級優(yōu)課)-四年級科學教案_第3頁
《3探究燃燒之謎》教學設計(安徽省縣級優(yōu)課)-四年級科學教案_第4頁
《3探究燃燒之謎》教學設計(安徽省縣級優(yōu)課)-四年級科學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象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探究燃燒之謎》教學設計全椒縣黃栗樹小學高國勤【教學內容】大象版四下冊第六單元P73頁【教學目標】(1)獨立設計簡單的控制變量的探究性實驗,學會記錄并做簡單的分析。利用控制變量的實驗設計認識燃燒需要的條件,進行防火安全教育。(2)培養(yǎng)學生尊重證據,善于反思的科學態(tài)度。(3)接受防火安全教育?!緦W情分析】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窘虒W重、難點】重點:利用變量的控制,設計實驗,探究燃燒需要的條件。難點:利用燃燒的條件,理解滅火的方法?!窘虒W準備】多媒體課件、酒精燈、三腳架、紙片、煤、火柴梗、布條、石頭等?!窘虒W方法】合作探究、實驗法?!窘虒W過程】一、利用多媒體課件導入1、教師談話:說到燃燒同學們都非常熟悉,它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自從我們的祖先學會用天然火烤熟食物時,火就與人們的生活緊緊地聯系起來了。火的利用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人類的文明向前進了一大步,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如果火使用不當,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下面請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2、教師出示課件,學生觀看。3、師述:這是1987年5月6日我國大興安嶺北部的原始林區(qū)發(fā)生的特大火災,給國家造成了數億元的經濟損失,老師想請同學們猜想一下,這起火災發(fā)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生:有人不小心丟了火種······生:長期干旱······師:同學們的猜想很合理。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六單元第三課《探究燃燒之謎》。二:猜想與實驗1、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留意,大火之后森林中留下的只有什么?(漆黑的山石)火災為什么會燒毀樹木、花草、房屋,而留下了山石?可能原因有哪些?2、四人一小組,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生:花草、樹木、房屋能燃燒。生:山石不能燃燒······3、師:說得不錯!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請同學們根據已學知識,結合對起火原因的猜想,說一說燃燒需要的條件?4、學生大膽猜想。5、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剛才,同學們對起火的原因和燃燒需要的條件做了大膽的猜想,那么怎樣驗證我們的猜想呢?今天我們不可能到現場去調查研究,但可以用身邊的物體做模擬實驗來揭開燃燒的秘密??匆豢?,實驗桌上的實驗用品有哪些?這些物品與火災現場事件中的材料有相像之處嗎?

6、實驗要求:用紙片、煤、火柴梗、布條、石頭等物品設計對比實驗,驗證燃燒需要的條件,把過程寫在“小科學家記錄本”上。7、教師實驗:給紙片、布條、火柴梗、煤、石頭點火,結果發(fā)現紙片、布條、火柴梗、煤都能燃燒,而石頭不能燃燒,不過煤較之紙片、布條、火柴梗較難點燃。這是為什么?學生思考······8、教師總結:燃燒的第一個條件:該物質要能燃燒。(即有可燃性)9、教師實驗:燒不壞的手帕。實驗結束,教師提示:手帕和酒精都有可燃性,那么為什么酒精燃燒起來了,而手帕卻沒有燃燒起來?學生猜想······10、學生匯報猜想結果······11、教師總結:燃燒除了需要物質具有可燃性外,還需要溫度達到該物質開始燃燒的最低溫度。(即該物質的著火點)教師說明:不同種可燃物的著火點可能不同。煤之所以難以點燃,就是因為煤的著火點比紙片、布條、火柴梗高。12、教師實驗:熄滅酒精燈。問:為什么向酒精燈蓋上燈帽,就可以使酒精燈熄滅?13、學生思考······14、教師解釋:原來向酒精燈蓋上燈帽時,使得燃燒的酒精不能接觸氧氣,故而熄滅。

15、教師總結:可燃物燃燒的第三個條件是需與氧氣接觸。三:科學自助餐:遇到火災怎么辦?1、在我國,國家明令禁止學校、機關和其他社會團體組織中小學生參加撲滅火災的行動。作為一名小學生,遇到火災該怎么辦?2、學生閱讀課本75頁的內容。3、學生交流:(1)撥打火警電話119(2)當火苗逐漸向你逼近時,可以穿上浸濕的不易燃燒的衣服或裹上浸濕的毯子,用濕毛巾捂住鼻子,曲身前行或爬行逃生。(3)一般可燃物燃燒可以用水撲滅,但油氣類失火不能用水撲滅。四:拓展活動:自制“滅火器”提示:在火災現場,我們經??吹较狸爢T使用滅火器。下面老師教同學們親自制作滅火器??稍谑⒂衅钠靠诮油ㄒ桓鹌す?,然后搖動汽水瓶,就能產生二氧化碳。這樣,一個簡單的“滅火器”就做成了。五、總結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探究了燃燒之謎,了解了燃燒必要的條件,懂得了滅火常識。其實自然界中很多事物和現象值得我們去探究,等待我們去發(fā)現,希望同學們能主動地融入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也從中悟出人類與大自然相處之道,以得到和諧共處,享受大自然給我們人類帶來的福祉。同學們,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了,下課。再見!【板書設計】3、探究燃燒之謎燃燒的條件:(1)是可燃物(2)溫度達到可燃物燃燒的最低溫度(3)與氧氣接觸注意:三個條件缺少之一,都不能燃燒起來。【教學反思】同學們對燃燒是熟悉的,也知道它的一些應用,但對于燃燒還需要條件,知之甚少。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他們懂得了燃燒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并了解了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