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害蟲識別與綜合防治_第1頁
玉米害蟲識別與綜合防治_第2頁
玉米害蟲識別與綜合防治_第3頁
玉米害蟲識別與綜合防治_第4頁
玉米害蟲識別與綜合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玉米害蟲識別與綜合防治新疆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王萍莉玉米螟植株被害狀植株被害狀穗柄被蛀蛀莖引起的倒折蛀莖引起的紅桿引起穗腐成蟲幼蟲幼蟲防治技術1.心葉期撒施白僵菌或辛硫磷顆粒劑。2.田間釋放赤眼蜂防治穗期玉米螟。3.吐絲期噴Bt可濕性粉劑200倍液。4.高壓汞燈或性誘劑誘殺成蟲。5.秸稈粉碎還田,消滅越冬幼蟲。赤眼蜂田間釋放雙斑螢葉甲成蟲體長3.6-4.8毫米,長卵型,棕黃色,前胸脊板寬大于長,表面隆起,每個鞘翅基半部有一圓形淡色斑,四周黑色,能飛善跳。為害玉米葉片時,自上而下取食玉米植株嫩葉葉肉,僅留表皮,造成葉片孔洞或殘留網狀葉脈,嚴重影響光合作用;為害玉米雌穗時,咬斷取食花絲、雌穗,影響玉米授粉、結實。發(fā)生規(guī)律該蟲具有群聚性、遷飛性和趨嫩性,喜高溫干燥,對光、溫的強弱較敏感。中午光線強溫度高,在農田活動旺盛,飛翔力強,取食葉片量大;早晨、傍晚光線弱溫度低時活動力差,常躲在葉片背面棲息。一年發(fā)生一代,從7月上旬一直持續(xù)危害到9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危害盛期。防治方法1.農業(yè)措施。破壞棲息場所。2.藥劑防治。成蟲盛發(fā)期噴灑毒死蜱、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3.注意事項。⑴應在上午9-11時和傍晚16-19時施藥,這兩個時間段是該蟲棲息期;⑵嚴禁在玉米揚花期噴藥,以免影響授粉;⑶由于該蟲能飛善跳,具有較強的遷飛性,防治時提倡大面積聯防,以統(tǒng)防統(tǒng)治為主。玉米蚜蟲玉米三點斑葉蟬地老虎白星花金龜玉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