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的康復評定_第1頁
骨質疏松癥的康復評定_第2頁
骨質疏松癥的康復評定_第3頁
骨質疏松癥的康復評定_第4頁
骨質疏松癥的康復評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章骨質疏松癥的康復評定第七章骨質疏松癥的康復評定康復評定是康復醫(yī)學的重要內容,康復評定的主要目的是明確康復診斷、確定病變器官、確定康復手段、制定康復目標、判定治療效果。沒有評定就沒有康復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康復評定主要包括了運動功能的評定(主要包括肌力、肌耐力和關節(jié)活動度),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質量、骨折風險和錐體骨折的評定。為了便于大家臨床使用方便,本書作者特編寫了骨質疏松癥康復評定總表及評定填表說明(參見本書末附篇)。骨痛是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對骨質疏松癥相關疼痛的評定可采用VAS法,此處不再贅述。第一節(jié)骨質疏松癥的肌力評定肌力是指肌肉收縮的力量,是肌肉評定的重要方面。肌力的下降不僅是構成老年患者出現(xiàn)骨質疏松的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對運動功能的評定有重要的價值,是康復評定的一個重要方面。一、肌力檢查的方法肌力檢查一般可以分為徒手肌力檢查法和器械檢查法。徒手肌力檢查法(manualmuscletest,MMT)是一種簡便、易行而又常用的方法,這一方法于1916年由Lovett提出,至今仍被廣泛使用。1.徒手肌力檢查法的分級徒手肌力檢查的分級標準是以六級分法為基礎的。其具體的標準為:。級:沒有可以感知的肌肉收縮1級:可以觸及肌肉收縮,但是沒有運動2級:免負下可以完成全范圍的活動,但是不能抗自身重力3級:可以在抗自身重力下完成全范圍關節(jié)活動4級:除了抵抗自身重力外還可以抵抗部分阻力5級:可以充分抗阻在六級肌力檢查法的基礎上,有人建立了13級分級標準:。級:沒有可以感知的肌肉收縮1級:可以觸及肌肉收縮,但是沒有運動1級+:解除重力影響,可完成全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50%以「2級-:解除重力影響,可完成全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50%以上2級:免負下可以完成全范圍的活動,但是不能抗重力2級+:抗重力完成全正常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50%以下3級一:抗重力完成全正常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50%以上3級:可以在抗重力下完成全范圍關節(jié)活動3級+:與四級一的區(qū)別在于阻力大小的差別4級一:三級與四級的中間水平,可抗重力及部分阻力完成全范圍的活動4級:可以抵抗部分阻力4級+:4級與5級之間5級:可以充分抗阻力,完成全范圍運動在進行肌力檢查的時候,檢查者需要掌握檢查肌肉的起止、走行、功能;采取正確的檢查體位和檢查方法。2.器械檢查為了更客觀、準確地測量肌肉的力量,可采用專門的器械進行肌力檢查。常用的器械檢查工具有:啞鈴(或沙袋),握力器、拉力器、等速測力器等。二.主要肌肉的肌力檢查1.腰背肌力評定。主要檢查鼠棘肌、胸骼肋肌、胸最長肌、棘肌、腰骼肋肌、腰方肌。方法如下:5級與4級:患者俯臥位,固定骨盆和下肢,令其將上半身挺起,胸廓下部離開床面,檢查者在胸廓下部施加阻力,能抵抗較大阻力者為5級,均能抵抗輕度阻力者為4級。3級:患者俯臥,固定骨盆和下肢,能將胸廓抬離床面者為3級2級:檢查同3級,但患者胸廓不能完全抬離床面。1級與0級:均能觸及肌肉收縮為1級,不能觸及收縮的為0級。2.腹肌力評定。主要檢查腹直肌,腹內外斜肌。方法如下:5級:患者仰臥位,雙手置于枕后,檢查者固定雙側下肢,令患者前屈,雙肩可完全抬起,肩胛下角可離開床面為5級。4級:患者仰臥位,雙手置于體側,檢查者固定雙側下肢,令患者前仰,雙肩可完全抬起,肩胛下角可離開床面為4級。3級:患者仰臥位,雙手置于體側,檢查者固定雙側下肢,令患者前仰,雙肩可完全抬起,肩胛上緣可離開床面,但肩胛下角未能離開為3級。2級:患者仰臥位,雙手置于體側,檢查者固定雙側下肢,令患者前仰,患者可將頸椎前屈,骨盆前傾為2級1級與。級:仰臥位,令其前屈軀干,如能觸及腹肌收縮為1級,無則為0級。3.三角肌肌力評定(三角肌前部纖維),檢查肩關節(jié)屈曲肌力。方法如下:5級、4級和3級檢查:患者取坐位,上肢自然垂于體側,檢查者注意固定其肩胛,令患者前屈肩關節(jié)。如果只能抗自身重力完成全范圍運動為3級,可抵抗重力和部分阻力為4級,可充分抵抗阻力為5級。2級:取側臥位,檢查側在上。上肢置于光滑木板上,令其水平滑動,完成全范圍屈曲。1級和0級:患者仰臥位,令其前屈肩關節(jié),檢查者觸摸三頭肌前部,檢查是否有收縮。有為1級,無收縮為0級。4.股四頭肌肌力評定,方法如下:5級、4級和3級:坐位,雙小腿自然下垂。令其伸膝至水平。檢查者在踝關節(jié)附近施加阻力。如能抵抗正常大小阻力為5級,僅能抵抗部分阻力為4級,只能抵抗自身重力為3級。2級:側臥位,檢測側在下。檢查者幫助其支撐上方下肢,令其屈曲膝關節(jié)。如能全范圍運動為2級1級與。級:坐位或者仰臥位,膝關節(jié)屈曲。令其屈曲膝關節(jié),檢查者觸摸股四頭肌或者脛骨粗隆與骸骨之間的肌腱,如有收縮為1級,無則為。級。在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肌力檢查的時候,阻力的施加一定要柔和,不要粗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第二節(jié)骨質疏松癥的肌耐力評定無論生活自理、工作或休閑活動,隨著活動時間的延長,肌耐力變得愈加重要。例如,洗澡、做飯、上樓梯、走路、爬山、慢跑、劃船等均需要以良好的肌耐力為基礎。此外,良好的肌耐力能夠維持正確的平衡與姿勢體態(tài),預防傷害的發(fā)生如跌倒、骨折等。由此可見,保持良好的肌耐力是提高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條件。及時發(fā)現(xiàn)和預防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肌耐力下降是骨質疏松康復的重要內容。一、概述.定義肌力是指某一部位的肌肉或肌群一次最大收縮的力量,而肌耐力(muscularendurance)指肌或肌群能夠持續(xù)長時間收縮或重復收縮的能力,即肌肉在運動時的持久能力。耐力下降時表現(xiàn)為疲勞,因此肌耐力也被視為衡量抗疲勞能力的重要指標。.肌耐力與肌纖維種類按照形態(tài)或功能分類,骨骼肌纖維可分為白肌纖維(快肌纖維)、紅肌纖維(慢肌纖維)和中間肌纖維。人體骨骼肌中,無論男、女、老、少均含有白肌纖維和紅肌纖維,只是兩者的比例不同而已。其中,肌力的大小主要由肌肉中白肌纖維數量多少決定,而耐力的高低與紅肌纖維比例高低密切相關。白肌纖維比例高者最適于做短距離、高強度的運動項目,而紅肌纖維比例高者適合于強度小、工作時間長的耐力性運動項目。耐力性運動以有氧代謝作為主要的供能方式。.肌耐力分類根據肌肉的工作方式,肌肉耐力可分為靜態(tài)耐力和動態(tài)耐力。(1)靜態(tài)耐力(staticendurance)指局部肌肉或肌群通過較長時間的等長收縮以保持一固定用力狀態(tài)或姿勢的能力,如手中持物、坐、站、舉重等。因此,靜態(tài)耐力以等長收縮為基礎,并在等長收縮狀態(tài)下進行靜態(tài)耐力的評定。(2)動態(tài)耐力(dynamicendurance)則指局部肌肉或肌群通過重復的等張收縮完成各種特定活動或任務的能力,如行走、登山、游泳等。動態(tài)耐力的評定在等張收縮狀態(tài)下進行。.評定目的(1)了解骨質疏松癥患者有無肌耐力下降;了解骨質疏松癥患者肌耐力下降的程度;(3)為制定康復訓練計劃、判斷療效提供依據。二、評定方法耐力性活動以強度低、持續(xù)時間長為特點。因此,無論評定肌肉的靜態(tài)耐力還是動態(tài)耐力,均應將強度和時間兩個參數作為評定的重要指標。肌耐力的評定主要是對上肢、下肢、腹肌、腰背肌的耐力進行測試,臨床常用的一些方法介紹如下。.靜態(tài)耐力的評定通過記錄被試者在一定負荷量(即阻力)下進行等長收縮所能持續(xù)的時間來測定。例如受試者能持續(xù)抓握物體的時間,抗阻力保持膝關節(jié)伸直的時間等。一個正常人可以保持25%MVC5?10分鐘,50%MVCl?2分鐘,100%MVC僅一瞬間。應注意,等長收縮的結果不能用來替代等張收縮和有氧運動能力的測定。(1)手指屈肌的耐力檢查采用握力計進行測試。被試者首先完成最大努力的抓握即指屈肌的最大隨意收縮(MVC)并記錄。然后保持25%MVC抓握握力計,記錄抓握持續(xù)的時間。(2)測力計檢查采用手持測力計進行測試。將測力計的壓力傳感器裝置置于所測肢體部位并施加壓力,要求被試者抵抗測力計的壓力并使關節(jié)保持不動。測力計通過測量施加在肌肉上的機械壓力來反映肌肉抗阻力等長收縮的力量。記錄持續(xù)收縮的時間。被測肢體不能抵抗測力計所產生的阻力而發(fā)生關節(jié)角度的變化時終止測試。.動態(tài)耐力的評定通過設計被測肌群以低負荷(<50%MVC)、高重復收縮次數(即運動時間長)的運動項目對動態(tài)肌耐力進行測試。記錄肌肉反復收縮持續(xù)的時間或一定時間內收縮的次數。(1)等張肌耐力評定:以下檢查方法不需要器具就可以進行?!罕臣∧土y試』被試者俯臥位,雙手抱頭,軀干上部位于檢查床緣外,雙下肢伸展并固定。令被試者軀干后伸,使軀干上部抬起并超過水平位。記錄完成后伸動作的次數。若軀干上部不能抬起超過水平位即可終止檢查?!焊辜∧土y試』將兩條膠帶以8cm的間隔貼在運動墊上,用節(jié)拍器控制運動速度(40次/分鐘)。被試者平臥,腰背部緊貼于運動墊上,手指尖觸及第一條膠帶。要求被試者坐起直至用指尖觸摸到第二條膠帶為止,然后回到起始位。老年人進行腹肌耐力測試時,節(jié)拍器的節(jié)奏為每2秒完成一次仰臥起坐,因此仰臥起坐的速度為20次/分。當被試者不能維持該速度時停止測試。『小腿三頭肌耐力的評定』小腿三頭肌耐力低下者長距離步行時常伴有小腿疼痛。因此,檢查小腿三頭肌的耐力對于判斷骨質疏松癥患者的步行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被檢查者雙手扶椅背站立,反復做足跟抬起、放下的動作。借助于節(jié)拍器控制動作的速度,即1次(含足跟抬起、放下)/2秒。記錄完成的次數。被試者不能跟上節(jié)拍器的速度或足跟未充分離地時終止運動?!汗伤念^肌耐力的評定』讓患者在端坐位下,以一定的速度(如2秒一次的速度)反復的進行伸膝運動,以疲勞時完成的個數來衡量耐力。也可以讓患者在一段時間內完成的個數,如1分鐘內完成的個數,并且可根據情況施加額定的阻力。(2)等速運動肌力測試應用等速運動肌力測試儀可分別測定上肢和下肢的動態(tài)耐力。多采用快速運動進行測試?!耗土Ρ取徊捎?80°/s?240°/s的速度重復運動(最大收縮)25?30次,如膝關節(jié)屈曲或伸展。計算終止前的5次和開始時的5次運動的做功量或力矩的比值,該指標反映肌耐力或疲勞性。『50%衰減試驗』以180°/s?240°/s的快速進行連續(xù)、重復的最大收縮,直至連續(xù)有2?5次峰力矩水平不能達到最初5次運動時平均峰力矩的50%為止,計算完成的運動次數。亦可以采用時間下降百分比來衡量,即達到峰力矩的時間與力矩下降至最初5次運動平均峰力矩的50%時的時間之比。三、評定注意事項等長收縮可以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肺工作負荷,尤其在持續(xù)收縮并摒住呼吸時更加明顯。因此,被試者在進行等長收縮時應當張嘴說話,如數數或唱歌,以免憋氣。此外,等長收縮還可導致心律失常,故心臟病或心功能異常的患者在進行此測試時應監(jiān)測心電圖和血壓。測試肌耐力的強度(負荷量)在不同時間進行時應保持一致,以做治療或訓練前后的療效判斷與對比。如被試者已被明確診斷為骨質疏松癥,應禁止進行重量性評定如俯臥撐,禁止做仰臥起坐、腰椎前屈等動作,以免發(fā)生骨折。參考文獻:0'SullivanSB.,SchmitzTJ(eds).:Physicalrehabilitationassessmentandtreatment.3ed.Philadelphia:F.A.DavisCompany,1994.ScullyRM.,BarnesMR:PhysicalTherapy.J.BLippincottCompany,Philadwlphia.1989.Trombly,C(ed).:OccupationalTherapyforphysicaldysfunction,4ed.1995,Williams&Wilkins,Baltimore,1995.內山靖主編:理學療法押價學.日本:醫(yī)學善院,2001.松澤正主編:理學療法押價學(新版).日本金原出版株式會社,2001.thrd第三節(jié)骨質疏松癥關節(jié)活動度評定關節(jié)活動度的評價是對關節(jié)可活動的范圍的評價。關節(jié)活動度也是評價肢體運動功能的一個基礎而重要的指標,對我們了解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狀況有重要的意義。骨質疏松癥患者主要對腰和膝關節(jié)的關節(jié)活動度進行評定。一.決定關節(jié)活動度的因素.關節(jié)的解剖是否正常.產生關節(jié)運動的肌肉.關節(jié)周圍的軟組織,如韌帶、關節(jié)囊等的狀態(tài)二.關節(jié)活動度的測量方法關節(jié)活動度的測量可由用多種方式。最常用有量角器測量,對一些關節(jié)的測量還可以用直尺測量距離的方法。.腰的關節(jié)活動度評定:腰的關節(jié)活動度是老年人最常出現(xiàn)下降的地方之-O而腰的活動范圍又對軀體活動靈活性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對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評價常常需要評估腰椎的活動范圍。屈曲:以第五腰椎為軸心,通過第五腰椎棘突的垂線為固定臂,以第七頸椎到第五腰椎的棘突連線為移動臂。腰屈曲的活動范圍還可以通過測量手指距離地面距離來衡量。讓患者站立位的時候前屈摸地,測量手指距離地面的距離。伸展:以第五腰椎為軸心,通過第五腰椎棘突的垂線為固定臂,以第七頸椎到第五腰椎的棘突連線為移動臂。.膝關節(jié)的關節(jié)活動度評定方法:以股骨外側黑為中心,股骨外側黑到大轉子連線為固定臂,股骨外側鐮到外踝連線為移動臂。第四節(jié)骨質疏松癥的平衡功能評定平衡功能下降是骨質疏松癥患者易跌倒并由此而發(fā)生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維持正常的平衡功能是骨質疏松癥患者提高抗跌倒和抗骨折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骨質疏松患者常規(guī)進行平衡功能的監(jiān)測,對于預防跌倒、降低骨折發(fā)生率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對于維持和改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具有深遠的意義。一、骨質疏松對平衡功能的影響由于脊柱和下肢在維持身體平衡和保持身體的活動性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因此,當脊柱椎體和髓部出現(xiàn)骨質疏松性骨折時常導致嚴重后果。.骨質疏松多為老年人,老年人的平衡功能下降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年齡、性別、肌力下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視力下降、前庭迷路部分老化等。這些退行性變化使老年人自身的姿勢調節(jié)功能減退,平衡功能受到影響,老年人因此而成為潛在的易跌倒人群。此時如患有骨質疏松癥,即存在骨強度降低的情況,一個在正常人完全不足以引起嚴重后果的輕微外傷(摔倒)對于骨質疏松癥患者則可以引起災難性的后果-骨折。.骨質疏松與椎體壓縮性骨折骨質疏松癥患者的抗骨折能力明顯下降最容易引起椎體壓縮性骨折。胸、腰椎多發(fā)性骨折將導致不可逆轉的駝背畸形或脊柱側彎畸形和慢性疼痛綜合征。此外,腰椎或低位脊柱連接身體上部與骨盆和下肢,其運動幅度最大(屈、伸、旋轉、環(huán)轉),承重也最大(站立時支撐大部分體重)。因此,無論是腰椎發(fā)生壓縮性骨折損傷、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導致的脊柱畸形還是疼痛所致的姿勢異常都不可避免地限制軀干活動和影響患者的平衡功能。.髓部骨質疏松酸部骨質疏松、特別是酸部骨折的由于關節(jié)活動受限、本體功能障礙,常常引起平衡功能下降,使其容易跌倒、處于骨折的iWj風險中。二、評定目的.檢查平衡功能狀態(tài)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平衡功能檢查以判斷是否存在平衡功能障礙,了解障礙的程度。.預測跌倒風險骨質疏松癥患者是潛在的易跌倒人群,而跌倒是導致髓部和腕部骨折的重要因素。因此,通過平衡功能評定來早期預測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跌倒風險及其程度,對防止跌倒以減少骨質疏松癥性骨折具有重要意義。.為制定平衡康復訓練計劃提供依據根據平衡和風險預測結果提出在生活中預防跌倒的方法和康復訓練方法,從而改善平衡功能,降低骨折發(fā)生率。.康復訓練的療效觀察在平衡功能訓練時,以降低跌倒風險和骨折發(fā)生率作為療效判定的終點。三、評定方法評定方法包括儀器評定與非儀器評定:內容包括對平衡的功能、能力以及心理狀況做全面的評定。特別指出的是,通過平衡評定預測被試者跌倒的風險及其程度是骨質疏松癥患者功能評定的重要方面。.儀器評定指借助于儀器設備對被試者的平衡功能狀況進行精確地量化與分析的定量評定方法。平衡功能評定專用儀器由力臺和計算機專用分析軟件組成。當被試者雙腳按照規(guī)定的位置站在力臺上時,壓電或晶體壓力傳感器將來自身體的壓力信號即人體重心移動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通過連續(xù)測定和記錄身體作用于力臺表面的垂直力位置來確定身體擺動的軌跡,使身體自發(fā)擺動狀況得以進行定量分析。傳感器的數量越多所得數據越精確。計算機專用軟件處理與重心擺動相關的多項指標。(1)靜態(tài)平衡功能的評定靜態(tài)平衡指人體姿勢的穩(wěn)定性。事實上,保持姿勢靜態(tài)平衡的過程是人體圍繞其身體的重心不斷晃動的過程。因此,靜態(tài)平衡動能的測定是記錄在規(guī)定時間內身體(即重心)的晃動情況,它為臨床醫(yī)生了解患者的平衡功能狀況提供準確依據?!悍椒ā槐辉囌唠p足尖30°分開站在測力平臺上。雙手自然垂放于身體兩側。兩眼平視前方約2米的目標。記錄測試時間根據被試情況可選擇30秒或60秒。分別測試睜眼和閉眼站立時的平衡功能狀況。閉眼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或去除視覺系統(tǒng)對平衡的影響,從而使被試者更多地依靠本體感覺和前庭覺。在去除視覺因素的情況下,檢查本體感覺系統(tǒng)、前庭覺系統(tǒng)的功能狀況。此外,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靜態(tài)平衡功能測試還可以在單腿站立時進行。「評定指標』(參數)常用的靜態(tài)平衡功能評定參數包括重心移動(晃動)類型、重心移動路線或軌跡以及長度、重心移動的范圍(包絡線面積)、Romberg率、根據偏移距離顯示重心的位置等。這些參數可以客觀地反映被試者的靜態(tài)平衡功能狀況。通過與正常人測試結果比較,可判定被試者的靜態(tài)平衡功能是否存在異常。(2)動態(tài)平衡功能的評定:動態(tài)平衡功能是指運動過程中控制姿勢,免于跌倒的能力。動態(tài)平衡反映的是人體的隨意運動控制功能。人體抵抗外界對平衡的干擾并在及時的調整反應中建立新的平衡也可以被視為動態(tài)平衡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悍椒ā槐辉囌哒驹谝粋€可移動或有海綿墊的檢查力臺上,通過改變足底支持面的穩(wěn)定性(改變質地、硬度或移動)來了解被試者能否及時進行姿勢調整以及調整后維持平衡的狀況;還可以通過移動視景(可動的視環(huán)境)觀察被試者在產生錯覺后維持身體平衡的狀況?!涸u定指標」(參數)被試者在應對站立支持面的變化和視景的變化進行調整反應時,平衡測試儀提供重心移動的軌跡和長度、重心移動的范圍以及頻譜分析等指標。通過對各種參數進行分析,判斷視覺、本體感覺以及前庭覺在被試者的平衡中所起的作用。.功能性活動的評定本節(jié)介紹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動、靜態(tài)平衡功能臨床評定方法:Berg平衡量表和時間限制的站起和行走測驗。兩種方法分別從不同角度評估平衡功能,前者評定坐位和站立位的基本功能活動,而后者評定身體移動過程中維持動態(tài)平衡的能力。預防骨質疏松癥骨折的重要思路之一就是對跌倒風險進行預測,從而有效的預防骨折的發(fā)生。大量研究已顯示,Berg平衡量表(BBS)和時間限制的站起和行走測驗(TUG)與跌倒風險度具有高度相關性。通過平衡功能評定對跌倒的風險進行預測應是骨質疏松癥患者必查的項目。(1)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BBS正式發(fā)表于1989年,由加拿大的Berg等人設計。該量表為綜合性功能檢查量表,它通過觀察多種功能活動來評價患者重心主動轉移的能力,對患者坐、站位下的動靜、態(tài)平衡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工具包括秒表、尺子,椅子、小板凳和臺階。Berg平衡量表是一個標準化的評定方法,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顯示出較好的信度、效度和敏感性。Berg評定量表將平衡功能從易到難分為14項內容進行檢查。檢查內容見表7-1。每一評定項目分為0、1、2、3、4五個功能等級予以記分。4分表示能夠正常完成所檢查的動作,0分則表示不能完成或需要大量幫助才能完成。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56分。45分通常作為老年人跌倒風險的臨界值。低于45分提示跌倒風險增大。表7-1Berg平衡量表評定內容(2)時間限制的站起和行走測驗(TheTimedUp&GoTest,TUG):TUG是基本的功能性移動的測量方法。測試內容包括被試者從坐位站起,行走3米,轉身回來再走到椅子前方,然后坐下。記錄全程所用時間,計時單位為秒。測驗時被試者穿平常所用的鞋子,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助行器如手杖。正常人7?10秒即可以完成測驗,不能在此時間范圍內完成,尤其大于20秒完成者提示存在移動障礙。14秒為預測生活在社區(qū)的老年人跌倒風險的臨界值。大于14秒,提示跌倒風險的存在。由于TUG測驗結果顯示與靜態(tài)平衡功能具有很好的相關性,因此TUG可作為篩查工具使用。3.關于跌倒恐懼的問卷調查個體對自己能夠維持平衡的信心和其實際的平衡能力之間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尤其是老年人,其平衡功能狀況是建立平衡信心的決定性因素。平衡功能受限與平衡信心之間又互為因果:平衡功能受限可導致平衡信心下降,而平衡信心不足者又有可能由于平衡功能受限和害怕摔倒而減少活動,其結果將導致平衡系統(tǒng)的功能進一步的退行性變化,最終不可避免地跌倒并發(fā)生骨折。了解患者對維持平衡的自信或對跌倒的恐懼程度有助于制定預防措施和康復治療計劃。跌倒效應量表(FES)和活動相關的平衡信心量表(ABC)均屬于心理學問卷調查,它是通過讓患有骨質疏松癥的老年人判斷并回答在完成與跌倒有關的具體活動或任務時對于自己能夠維持平衡能力的信心水平來評定患者有無跌倒恐懼感以及恐懼的程度。FES著重于室內起居活動,ABC則即包括室內活動,也包括室外社區(qū)活動,活動的難度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1)跌倒效應量表(TheFallsEfficacyScale,FES):FES由Tinetti等人于1990年發(fā)表。FES由10個問題組成,被調查者自己完成或通過訪談填寫問卷均可(表7-2)。問卷要求被調查者對在進行日常活動(如洗盆浴或淋浴、穿衣)時不會摔倒的信心水平做出選擇。每一項分為10分,1分表示非常有信心,10分則表示完全沒有信心。FES廣泛應用于評估老年人跌倒的恐懼心理對軀體功能的影響。它的局限性表現(xiàn)在對社區(qū)中生活的老年人進行調查時,功能水平較高的老人的調查結果往往趨向于滿分即100分,顯示出“天花板效應”。為此,Powell和Myers設計和發(fā)表了ABC量表。表7-2跌倒效應量表(FES)(2)活動相關的平衡信心量表(TheActivity-specificBalanceConfidenceScale,ABC):ABC量表由Powell和Myers于1995年首次發(fā)表。ABC量表共包含16個問題(表7-3),它們在活動的范圍和難度上形成了一個連續(xù)的統(tǒng)一體。要求被調查者對自己在進行特定活動(如踮起腳尖伸手取物)時的信心水平打分。每一項得分為0%?100%,0分為無信心,100%則對完成該動作或活動時不會喪失平衡完全有信心。ABC總分為各單項得分的代數和的平均值。研究結果顯示,采用ABC量表測得的平衡信心與靜態(tài)平衡功能測試結果高度相關:平衡信心得分高者,站立時姿勢晃動較小;平衡信心得分較低者,站立時身體晃動較大。研究還顯示,根據Berg平衡量表評定結果提示沒有跌倒危險的被試者的ABC量表得分要高于有跌倒危險的被試者的ABC量表得分。此外,ABC與TUG得分亦具有高度相關性,顯示出平衡信心與功能性移動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系。表7-3活動相關的平衡信心量表(ABC)平衡功能評定、跌倒風險預測是骨質疏松癥患者管理的重要內容。只有及時掌握平衡功能狀況,才可能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將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折發(fā)生率降至最低水平。參考文獻目錄:t軍曉平主編:康復評定學.華夏出版社,2004.BogleThorbahnLD,NewtonRA.UseoftheBergBalanceTesttopredictfallsinelderlypersons.PhysTher.1996;76:576-584.Medline.HatchJ,Gill-BodyKM,PortneyLG.Determinantsofbalanceconfidenceincommunity-dwellingelderlypeople.PhysTher.2003;83:1072-1079.]HowlandJ,LachmanME,PetersonEW,etal.Covariatesoffearoffallingandassociatedactivitycurtailment.Gerontologist.1998;38:549-555.Medline.LordSR,WardJA,WilliamsP,etal.Theeffectof12-monthexercisetrialonbalance,strength,andfallsinolderwomen:a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JAmGeriatrSoc.1995,43:1198-206.11.MyersAM,PowellLE,MakiBE,etal.Psychologicalindicatorsofbalanceconfidence:relationshiptoactualandperceivedabilities.JGerontolABiolSciMedSci.1996;51:M37-M43.Medline.NguyenTSambrookP,KellyPetal.Predictionofosteoporoticfracturesbyposturalinstabilityandbonedensity.BMJ1993;307:111-5.PodsiadloD,RichardsonS.Thetimed"UpandGo":atestofbasicfunctionalmobilityforfrailelderlypersons.JAmGeriatrSoc.1991;9:142-148.PowellLE,MyersAM.TheActivities-SpecificBalanceConfidence(ABC)Scale.JGerontolABiolSciMedSci.1995;50:M28-M34.Shumway-CookA,BrauerS,WoollacottM.Predictingtheprobabilityforfallsincommunity-dwellingolderadultsusingtheTimedUp&GoTest.PhysTher.2000;80:896-903.Medline.TinettiME,RichmanD,PowellLE.Fallsefficacyasameasureoffearoffalling.JGerontol.1990;45:P239-P243.Medline.TinettiME,MendesdeLeonCF,DoucetteJT,BakerDI.Fearoffallingandfall-relatedefficacyinrelationshiptofunctioningamongcommunity-livingelders.JGerontol.1994;49:M140-M147.Medline.VellasBJ,CaylaF,BocquetH,etal.Prospectivestudyofrestrictionofactivitiesinoldpeopleafterfalls.AgeAgeing.1987;16:189-193.Medline.VellasBJ,WayneSJ,RomeroLJ,etal.Fearoffallingandrestrictionofmobilityinelderlyfallers.AgeAgeing.1997;26:189-193.Medline.第五節(jié)日常功能與生活質量評定骨質疏松給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和生活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所以評定患者日常功能水平和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日常功能水平評定日常功能評定所用的量表很多,例如Bathel指數等?,F(xiàn)另外介紹一種評定量表,該量表由國外學者提出。經臨床使用,其效度和信度都很好,特予介紹,見表7—4。(引自:FairbankJCT,DaviesJB,CouperJ,0'BrienJP,TheOswestryLowBackPainDisabilityQuestionaire.Physiotherapy1980;66:271-3)。表7—4:日常功能水平評定量表.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和試驗開始時相比)。骨質疏松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里介紹一種簡單的骨質疏松患者生活質量問卷量表,見表7—5。7—5:生活質量量表注:以上11項評定標準:20分:巨大改善;15分:輕微改善;10分:無變化;5分:輕微加重:。分:嚴重惡化。3.其他評定。骨質疏松癥患者常常使用鎮(zhèn)痛藥,對使用鎮(zhèn)痛藥的情況進行評定有助于判定臨床治療效果。評定采用提問方式進行:問題“上周你有多少天使用了鎮(zhèn)痛藥?”20分:未用;15分:輕度鎮(zhèn)痛藥(阿斯匹林、NSAID)l-4天;10分:輕度鎮(zhèn)痛藥(阿斯匹林、NSAID)5-7天:5分:鴉片1-4天;0分:鴉片等中樞性止痛劑5-7天。(何成奇)第六節(jié)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評定骨質疏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