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與冬病冬治_第1頁
冬病夏治與冬病冬治_第2頁
冬病夏治與冬病冬治_第3頁
冬病夏治與冬病冬治_第4頁
冬病夏治與冬病冬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冬病夏治與冬病冬治演示文稿當前第1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冬病夏治與冬病冬治當前第2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何謂“”療法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當前第3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冬病”指某些好發(fā)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疾病,屬于中醫(yī)的虛、寒、里、陰等病癥,臨床常見于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及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各種癥狀。冬病長期反復發(fā)作,容易耗傷陽氣,導致肺、脾、腎、鼻、肢體經絡、等系統(tǒng)的纏綿難愈病癥,如咳嗽、哮喘、慢性泄瀉、關節(jié)疼痛僵硬、怕冷、體虛易感冒、過敏性鼻炎等。當前第4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時令、機體陽氣最旺之時,采取順應自然之法,借用自然界“溫”、“熱”之性,加上適當的內服或外用一些方藥,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脈,增強機體之正氣,以預防、減少、減輕冬令時節(jié)“冬病”的發(fā)生。當前第5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冬治”指在冬季三九時節(jié),正值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干燥,毛孔閉塞之時取溫經通陽之法,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祛除。當前第6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冬病夏治,冬病冬治”是中醫(yī)學的一種特殊治療方法。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而進行三伏貼;冬季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干燥、毛孔閉塞,取溫經通陽之品,溫通經絡,散寒祛痰以護津,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當前第7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冬病夏治-歷史淵源臨床應用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最早的文字記載《黃帝內經》,民間常在夏季喝雄黃酒治療疾病與本方法相同。晉代《肘后備急方》用雞子、白醋、豬脂、水、蜜、酒等作為外敷藥與調和劑外敷;宋《太平惠民方》以地龍糞研餅敷在小兒囟門,治療小兒頭熱、鼻塞不通。清代《理瀹駢文》集貼敷療法之大成,標志著本療法的臨床應用達到了相當完善的水準。當前第8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冬病夏治-作用機理

由于虛寒性疾病的發(fā)病特點常常是在冬季發(fā)作或加重,而在夏季緩解或消失,如果在夏季能夠在此類疾病相對處于緩解期的時候給予治療或預防措施,有利于減少或減輕冬季的病證,這正是中醫(yī)“既發(fā)之時治其標,未發(fā)之時治其本”之治病原則的體現(xiàn)。夏季虛寒性疾病病情較穩(wěn)定,針對“虛”采用“補”、針對“寒”采用“熱”的治療方法,如內服溫補藥物以扶助正氣,驅逐寒邪;采用穴位貼敷、穴位注射等外治方法溫通經絡、散寒祛邪,都可以達到扶正祛邪、促進疾病好轉,以期收到“治病求本”的療效。當前第9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當前第10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

因為“冬病”患者本身體質就偏于虛寒,再加上冬天環(huán)境也是寒冰一片,兩寒夾擊,便毫無解凍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癥,就像是雨天里想晾干衣服,是很困難的。然而在盛夏之際,外界是暑熱驕陽,里面是心火正盛,這時積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經和關節(jié)處,最易被趕出來。當前第11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

而且夏季人體陽氣充盛,氣血流通旺盛,藥物最容易吸收,在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三伏天進行貼敷治療,最易恢復扶助人體的陽氣,加強衛(wèi)外功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當前第12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應用特點1.順應四季,擇時而治。2.重治未病,防患為先。3.外治為主,兼施內治。4.加強營養(yǎng),增強體質。當前第13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手段1.穴位貼敷(三伏貼):療效明顯、操作簡便、費用低廉、無明顯副作用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中藥內服(三伏補)3.針(三伏針)灸(三伏灸)4.穴位注射5.拔罐6.刮痧

此外還有中藥熱敷、中藥洗浴、中藥熏蒸、藥液浸泡、藥酒涂擦、飲食調養(yǎng)、穴位按摩等。當前第14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適應癥1.呼吸系統(tǒng)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復感冒等。2.風濕免疫性疾病關節(jié)疼痛及肢體麻木、肩周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3.消化系統(tǒng)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4.耳鼻喉科疾病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等。當前第15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5.兒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氣管炎、體虛易感冒、脾胃虛弱等。6.慢性皮膚病蕁麻疹、凍瘡、硬皮病等。7.婦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經、經行泄瀉、不孕癥等8.其他虛寒型體質的人群。當前第16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禁忌癥1.有嚴重心、肝、腎、腦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嚴重糖尿病患者。2.貼敷部位有皮膚創(chuàng)傷、皮膚潰瘍、皮膚感染者。3.瘢痕體質者。4.處于某些疾病發(fā)作期,如:發(fā)熱、咳血。5.孕婦。6.實熱型體質的人。當前第17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冬病夏治-時機初伏:夏至后第三個庚日中伏:夏至后第四個庚日末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各貼一次,連貼三年

如果中伏為20天,間隔10天可加貼一次。在三伏天期間也可進行貼敷,每兩次貼敷之間間隔7~10天。病史較長或病情較為頑固者可適當增加貼敷次數。當前第18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冬病冬治-時機一九:12月22日二九:12月31日三九:1月9日各貼一次,連貼三年。當前第19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

貼敷持續(xù)時間因人而異。小兒一般以0.5-2小時為宜,最長不超過4小時。成人一般4-6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當前第20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注意事項1,剛貼上去時感覺涼涼的,稍過一會兒,局部會有癢感、燒灼感、刺痛感是藥物起效的表現(xiàn),局部潮紅效果最好。如果貼敷部位疼痛或燒灼感厲害難以忍受,可自行揭掉。如果沒有什么特別的不適,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第一次貼的時間不必太長,主要了解一下藥性,最好別把皮膚貼出水泡,以免影響第二、第三次的治療。等到最后一次,貼敷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因為可以有較長的時間修復,有時候皮膚起泡效果更好。當前第21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2,貼好以后最好不要去空調房,因為遇冷會使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也不要劇烈運動,不曝曬以免出汗,出汗的話固定藥物的膠布會脫落。3,藥物取下后可以洗澡,但禁用冷水,不要搓背,不用沐浴用品,清水淋浴后用毛巾輕輕的吸干穴位上的水。4,貼敷期間忌生冷、辛辣、腌臘及肥甘滋膩之品。5,久病、體弱、消瘦者,用藥量不宜過大,貼敷時間不宜過久,并在貼敷期間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及有無不良反應。當前第22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貼敷后的皮膚反應與處理1,正常皮膚反應及其處理局部皮膚潮紅、灼熱、輕度刺痛,或出現(xiàn)小水皰?;颊叻笏幪幤つw多數會在一段時間內遺留色素沉著。貼敷部位如果出現(xiàn)小的水皰,一般不必特殊處理,讓其自然吸收?;蛘呓o予濕潤燒傷膏外涂以減輕不適感。大點的水皰應以消毒針具挑破其底部,排盡液體,消毒以防感染。破潰的水皰應做消毒處理后,外用無菌紗布包扎,以防感染。當前第23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2,不良皮膚反應及處理方法貼敷后,局部皮膚出現(xiàn)嚴重紅腫、大水泡、潰爛、疼痛、皮膚過敏,低熱。皮膚紅腫可外涂皮康霜減緩刺激;皮膚局部水泡或潰爛者應避免抓撓,保護創(chuàng)面可外涂燙傷軟膏、萬花油、紅霉素軟膏等。皮膚過敏外涂抗過敏藥膏。如果水皰體積過大,或水皰中有膿性分泌物,或出現(xiàn)皮膚破潰、露出皮下組織、出血等現(xiàn)象,應找專業(yè)醫(yī)生就診。當前第24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

注意:出現(xiàn)上述情況時,均應注意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不要搓、抓局部皮膚,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癢藥品,防止對局部皮膚的進一步刺激。當前第25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冬病夏治要避免四大誤區(qū):1.“冬病”非要夏天治。2.“夏治”有療效見好就收。3.緊靠“夏治”平時可不治。4.發(fā)皰越多療效越好。當前第26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常用穴位及作用膻中定位: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之中點。主治:胸悶、咳喘、心悸、心慌氣短、乳汁不足等。當前第27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天突定位:胸骨上窩正中主治:打嗝、咳嗽、嘔吐、神經性嘔吐、咽喉炎、扁桃體炎、喉嚨的疾病。當前第28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大椎定位: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主治:外感發(fā)熱、咳嗽、哮喘、支氣管炎、頸肩部肌肉痙攣或疼痛。

當前第29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定喘定位:第7勁椎棘突下旁開0.5寸。主治:哮喘、咳嗽、肩背痛、落枕。

當前第30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肺俞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咳嗽、哮喘、肺炎、支氣管炎、胸滿、骨蒸潮熱、盜汗、胸背痛。當前第31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脾俞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胃痛脘腹脹滿、納差、嘔吐、泄瀉、痢疾、黃疸、水腫、便血、崩漏。當前第32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腎俞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陽痿、遺精、遺尿、腰背酸痛、小便頻數、月經不調、盆腔炎、耳鳴、耳聾、目昏、水腫、腎炎、神經衰弱。當前第33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足三里定位:犢鼻下三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主治: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瀉、便秘、痢疾、疳積、癲狂、中風、腳氣、水腫、下肢不遂。當前第34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膏肓定位: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主治:咳嗽、哮喘、支氣管炎、吐血、咳血、盜汗、遺精、健忘、四肢倦怠、神經衰弱、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當前第35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關元定位: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主治:少腹疼痛、虛勞冷憊、中風脫癥、遺精、陽痿、泄瀉、尿頻、腸炎、盆腔炎、崩漏、痛經、不孕、月經不調。當前第36頁\共有39頁\編于星期三\0點心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