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中語文第五單元11諫逐客書與妻書課件部編版必修下冊_第1頁
新教材2023年高中語文第五單元11諫逐客書與妻書課件部編版必修下冊_第2頁
新教材2023年高中語文第五單元11諫逐客書與妻書課件部編版必修下冊_第3頁
新教材2023年高中語文第五單元11諫逐客書與妻書課件部編版必修下冊_第4頁
新教材2023年高中語文第五單元11諫逐客書與妻書課件部編版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11.諫逐客書與妻書學習目標1.知識拓展與延伸:了解兩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及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識。2.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掌握兩篇文章的文言現(xiàn)象,感悟兩篇文章不同的語言風格。3.審美鑒賞與提升:學習《諫逐客書》中的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的方式,《與妻書》中記敘、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的語言特點。4.文化傳承與理解:理解《諫逐客書》中的人才觀,感受《與妻書》中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習情境同樣題名為“書”,卻是不同的文體?!吨G逐客書》不是書信,而是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陳述政見的語體;《與妻書》形式上是書信,實際上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或者說是一篇充滿悲情、親情與豪情的革命情歌。今天,讓我們翻開它們,體會一下不同與相同。積累?文化傳承與理解探究?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延伸?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預習?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附:【譯注?古今對譯】預習?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諫逐客書1.作者作品書法的鼻祖李斯(?—前208),字通古,楚國上蔡人,入秦為客卿,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師從荀子,協(xié)助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極力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他建議拆除郡縣城墻,銷毀民間的兵器,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諸子學派的書籍,禁止私學,以加強中央集權(quán)的統(tǒng)治。參與制定了法律,統(tǒng)一貨幣、文字、度量衡制度。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被腰斬于咸陽,并夷滅三族。課前預習[作品]《諫逐客書》《泰山封山刻石》《嶧山刻石》等。[評價]李斯的政治主張對中國和世界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寫作背景求賢若渴,何懼離間——《諫逐客書》秦為統(tǒng)一中國,廣攬人才,韓國為削弱秦國勢力,趁秦國招攬人才之機,派水利專家入秦,企圖通過讓秦國修灌渠來耗費財力,從而削弱秦國的軍事實力。計謀敗露之后,秦國大臣宗室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紛紛要求驅(qū)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王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寫下了《諫逐客書》一文,指出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勸阻秦王不要逐客。秦王采納了李斯的意見,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復了李斯的官職。與妻書1.作者作品鐵血丈夫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福建閩縣人。13歲時,他受父命參加科舉童子試,竟在試卷上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后擲筆離去。1907年,林覺民留學日本,就讀于慶應大學。不久,他就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與資產(chǎn)階級保皇改良派展開了激烈的斗爭。[作品]代表作品:《稟父書》《與妻書》[成就]他努力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課余閱讀《蘇報》《警世鐘》等進步書刊,確立了“中國非革命無以自強”的思想,參與領導清末福州數(shù)次反帝反封建斗爭。2.寫作背景死別前的肺腑之言——《與妻書》1911年,林覺民受同盟會第十四支部派遣回閩,聯(lián)絡革命黨人,籌集經(jīng)費,招募志士赴廣州參加起義。他依依不舍地告別家人,率第一批義士從馬尾港上船赴香港。廣州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的前三天,即4月24日,林覺民與戰(zhàn)友在香港濱江樓同宿。待戰(zhàn)友們?nèi)胨?,他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他和妻子的婚姻雖然是父母包辦,但兩人感情深厚、琴瑟和鳴。面對即將到來的生死未卜的戰(zhàn)斗,林覺民在一塊白方巾上給妻子陳意映寫下這封最后的家書。在寫《與妻書》的同時,林覺民還給他父親林孝穎先生寫了一封不到40個字的信。起義失敗后,有人秘密將這兩封信在半夜里塞進林覺民家門縫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發(fā)現(xiàn)這兩封信?!吨G逐客書》一、讀準字音(1)遂散六國之從(同“縱”)(2)河海不擇細流(同“釋”,舍棄)(3)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同“借”)二、一詞多義(1)過①竊以為過矣(過失,過錯)②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經(jīng)過)基礎梳理③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勝過,超過

)④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責備

)⑤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過分,過于

)⑥孟浩然《過故人莊》(

拜訪,探望

)(2)用①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繆公用之(任用

)②孝公用商鞅之法(采用

)③百姓樂用(用命

)(3)為①犀象之器不為玩好(作為

)②江南金錫不為用(介詞,表被動

)③非秦者去,為客者逐(是

)④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語氣詞,呢

)三、詞類活用(1)名詞作狀語①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向西,向北

)②東據(jù)成皋之險(在東面

)③使之西面事秦(向西

)④蠶食諸侯(像蠶一樣

)(2)名詞用作動詞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

作為寶物

)(3)使動用法①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使……退卻

)②遂散六國之從(使……離散

)③而歌呼嗚嗚快耳者(使……愉悅

)④故能明其德(使……顯明

)四、文言句式(1)狀語后置句①西取由余于戎(“于戎”是“取”的狀語)②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于諸侯”是“樹”的狀語)(2)定語后置句①并國二十(“二十”是“國”的定語)②舉地千里(“千里”是“地”的定語)(3)省略句民以殷盛(“以”后面省略代詞“之”)(4)判斷句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也(“非……也”表否定判斷)《與妻書》一、通假字(1)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同“夠”)(2)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同“廿”,二十)二、古今異義(1)汝可以模擬得之古義:想象,揣摩;今義:模仿。(2)鐘情如我輩者古義:感情豐富;今義:感情專注(多指愛情)。三、一詞多義(1)與①與妻書(給,給予)②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介詞,和,同,跟)③吾與并肩攜手(連詞,表并列,和、同)④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連詞,表選擇,與其)(2)竟①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完成)②有志者,事竟成(終于,到底)③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究竟,到底)(3)余①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以外,以后)②及今思之,空余淚痕(剩下,留下)③前十余日回家(整數(shù)后表示不定的零數(shù))④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我)⑤吾今死無余憾(遺留的,剩下的)四、詞類活用(1)名詞用作動詞汝幸而偶我(婚配,嫁給)(2)名詞作狀語①意洞手書(親手)②瓜分之日可以死(像瓜一樣)(3)形容詞用作動詞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愛;愛護)②卒不忍獨善其身(使美好,修治)(4)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以……為樂)五、文言句式(1)判斷句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為”表判斷)(2)主謂倒裝稱心快意,幾家能彀?(正常語序:幾家能彀,稱心快意)(3)定語后置鐘情如我輩者。(正常語序:如我輩鐘情者)(4)固定句式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與使……,無寧……”是固定句式)積累?文化傳承與理解

《諫逐客書》古代文化知識1.三川之地指黃河、洛水、伊水相交之地。2.六國之從六國結(jié)成的合縱。六國,指韓、魏、燕、趙、齊、楚。3.隨、和之寶即隨侯珠與和氏璧,傳說中春秋時隨侯得到的寶珠和楚人卞和所獲的美玉。4.五帝三王五帝,《史記·五帝本紀》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開國君主,即夏禹、商湯和周武王。5.黔首指平民、老百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頭,故稱“黔首”。6.戎古代對西部各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7.九夷文中指當時楚國境內(nèi)各少數(shù)民族所居之地。8.鄢、郢鄢,楚國別都,在今湖北宜城東南。郢,楚國都城,在今湖北荊州市荊州區(qū)西北。9.《昭》即《韶》,傳說中舜時的樂曲?!杜c妻書》古代書信的提稱語書信一定要用稱謂,首先要分清對象是父母、尊長,還是老師、朋友。稱謂之后,一般要綴以對應的詞語來表達敬意,例如臺端、臺甫等,這類詞語為提稱語。提稱語與稱謂有對應的關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對象,其中下面這些比較常用有:(1)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等;(2)用于長輩:幾前、尊前、尊鑒、賜鑒、尊右等;(3)用于師長:函丈、尊鑒、道席等;(4)用于平輩:足下、閣下、臺鑒、大鑒等;(5)用于同學:硯右、文幾等;(6)用于夫婦:儷鑒等;(7)用于女性:芳鑒、淑鑒等。探究?思維發(fā)展與提升《諫逐客書》結(jié)構(gòu)圖示《與妻書》《諫逐客書》本文以秦國歷史上四位君主納客而成就帝業(yè)為論據(jù),論證了客卿之功。列舉大量事實說明英主不應該重物輕人,并從理論層面說明“納客”的“利”與“逐客”的“弊”,從而指出“逐客”的做法是錯誤的,是不利于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主旨歸納《與妻書》在這封絕筆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敘寫了自己對妻子的深情和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祖國的深沉的愛,表現(xiàn)了一位民主革命戰(zhàn)士的崇高精神。文章緊緊圍繞“吾至愛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這一矛盾復雜的感情,寫得纏綿悱惻而又豪情滿懷,是愛的頌歌,更是一首正氣之歌。1.《諫逐客書》是如何圍繞“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展開論述的?點撥:第一段開篇指出逐客主張是錯誤的,開宗明義,提出問題,統(tǒng)領全文。接著援引秦國歷史上四位著名君主任用客卿成功的史實,從正面論證用客卿強國的重要性。作者首先列舉四代君主任用客卿富國強兵的事實,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結(jié)論,進而提出詰問:“客何負于秦哉!”以駁倒“吏議”。然后又從反面作出推論:假如這四位君主不用客卿,秦國就不會有現(xiàn)在這么強大,從而將逐客之錯誤巧妙隱含于評述用客之功中。任務探究第二段鋪敘當今秦王重物輕人的實際,從反面論證逐客的錯誤性。作者首先從正面議論秦王的重物;然后指出秦王重物并不排斥客國之物,而用人則要排斥客國之人;最后論證秦王這樣重物輕人的做法不是成就霸業(yè)的人所為。第三段闡述“王者不卻眾庶”的好處和今人逐客的荒唐,從正反兩方面深入論述逐客的極端錯誤。他首先用比喻和排比句式正面闡述“王者不卻眾庶”的好處,又從反面闡述了逐客的危害和荒唐,正反對比愈顯逐客錯誤的嚴重性。第四段強調(diào)逐客的嚴重后果,與篇首呼應。2.在《與妻書》一文中作者回憶了哪幾個生活場景?本文又是如何做到感人至深的?點撥:一憶生死之爭論;二憶新婚燕爾、兩人雙棲之所;三憶六七年前遠行未告及十余日前欲告又止的情景。第一件事是關于夫妻誰先死的談話,說明自己本不愿先死而“留苦”給妻子。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說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記愛妻。第三件事是兩次離家未能將實情告訴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說明自己“摯愛”妻子,怕妻子擔受不起深重的悲痛。這三件事的共同之處都反映了烈士生前對妻子的眷戀之深,為妻子著想無微不至,用事實說明自己絕不是一個無情的人。同時,也寫出了作者舍不得離開妻子時的悲痛心情。在這樣的情況下,作者仍然義無反顧地參加革命戰(zhàn)斗,可見其愛國情感之深達到了何種地步!3.請結(jié)合文本賞析《諫逐客書》是如何做到氣勢奔放、文采斐然的。點撥:作者善用比喻,從而增強了議論的形象性和說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態(tài)度為喻,來說明秦王對取人應該抱有的態(tài)度和不可取的態(tài)度。如文中所寫:“夫擊甕叩缶……適觀而已矣?!边@形象地說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任人方面也應該摒退秦國的那些平庸之輩,而取用異國的賢能之人。此外,用“太山不讓土壤……故能就其深”為喻來說明“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盜糧”為喻來說明逐客是“資敵國”“益仇”的愚蠢行為,形象而具有說服力。另外,也與作者多用鋪陳、夸飾手法和排比、對偶句子以及多選用華美辭藻有密切關系。如文中寫秦國歷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況,手法鋪張,多用排比、對偶句顯得文勢充暢,并有音節(jié)之美。其中寫惠王用張儀之計而在軍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拔、并、收、取、包、制、據(jù)、割、散、使、施”等動詞,可見辭藻的豐富。文中寫秦王為滿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珍物的一段,不僅手法鋪張,而且句式多用排偶,文氣充暢,辭調(diào)諧美,不乏色、樂、珠玉等方面的華美辭藻,極富有文采。4.《諫逐客書》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推理嚴密,邏輯性強,論據(jù)充分有力。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點撥:作者先談歷史,以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國君招士納賢為例,強調(diào)重用客卿之重要。接著再談現(xiàn)實,作者列舉秦王的愛好,諸如昆山之玉,隨、和之寶,明月之珠,以及所服太阿之劍、所乘纖離之馬等,都來自諸侯各國。作者一方面列舉客卿對于秦國的歷史功績,得出“使秦成帝業(yè)……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打動秦王;另一方面,分析留客逐客的利弊,曉以利害,“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然后反復推論,歸結(jié)到重色、樂、珠玉而輕人民,“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也”。這就是“動言中務”,從利害關系上立論,正點到秦王要稱霸的雄心。接下來又從“地廣者粟多”等聯(lián)系到太山、河海的比喻,再轉(zhuǎn)到“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的錯誤,歸結(jié)到“今逐客以資敵國”的危殆,進一步證明逐客關系到秦國的安危。5.《與妻書》的語言有何特色?請結(jié)合具體語句分析。點撥:①淺近平易,多用典故。這封信使用的是雜有白話成分的通俗文言。如“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淚珠和筆墨齊下”“吾心不忍”“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等,都同白話很接近。信中用了許多典故,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鏡重圓”等,但都融入通俗的語言之中,既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又沒有冗繁之感。②真摯感人,巧用修辭。作者語言修養(yǎng)很高,說理時選擇了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和表達豐富感情的句式,使議論也涂上了自己所憎所愛的感情色彩。例如,作者在談到清朝血腥兇殘的統(tǒng)治時,用“遍地腥云,滿街狼犬”來比喻;又如在“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一部分中分析黑暗現(xiàn)狀,接連使用了排比、反問等句式,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從而有助于思想觀點的表達。6.《與妻書》是如何圍繞主線“吾衷”表達了對妻子的拳拳深情的?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點撥:文章第一部分提出“忍悲為汝言吾衷”,交代寫信的原因和心情。第二部分從情理、事勢、后事等幾方面具體闡述“吾衷”。從感情上來說:“吾至愛汝,使吾勇于就死也?!睆睦砹x上來說:“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從事勢上來說:“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從后事上來說:“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清靜過日而已”。情說得真切,理說得深刻,事勢說得形象,后事說得感人。這是本文的主體部分,對“吾衷”做了真實、深刻、詳盡的闡述,感人肺腑,讓人激奮,慰人勿悲,從而達到了作者寫信的目的。第三部分加深言情和深入說理,這是對第二部分的補充和加深。加深言情:“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深入說理:“吾愛汝至”“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這樣就使全文的言情說理達到了至善至深的地步,顯示了作者的情操、理想之高尚,突出了作者文筆之精粹。附:【譯注?古今對譯】延伸?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一、課內(nèi)素材別樣幸福林覺民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出身于富貴家庭,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他拋妻別子,離開了幸福的小家庭投身革命。為了國家繁榮昌盛,民族振興,他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起義,不幸在攻打總督署的時候,中彈受傷而被捕,最后英勇就義。素材提煉林覺民在起義前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在攻打總督署的前三天夜里,他給父親和妻子分別寫了一封訣別信。給父親的信這樣寫道:“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于全國同胞?!苯o妻子的信中這樣寫道:“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绷钟X民懷著對愛妻深深的眷戀,寫下了這封信。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革命者的高尚情懷,犧牲個人的幸福換來天下人的幸福,這才是最大的幸福。【運用方向】幸福追求愛國奉獻眷戀二、課外素材李斯的“糧倉論”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他可不是從來都聲名顯赫的,在成功之前,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糧倉管理員。而之所以能夠走出輝煌的人生,還要感謝那群“人人喊打”的老鼠。26歲時,李斯在楚國上蔡縣某糧倉任文書,對這份薪水不錯又頗為清閑的工作,他感覺甚是滿意。

一天,李斯去茅廁解決內(nèi)急時發(fā)現(xiàn)了一群瘦小干枯、毛色灰暗的老鼠,老鼠餓得吱吱叫,連行動都不再敏捷了。李斯極其驚詫,因為他在倉庫里看到的老鼠每一只都吃得圓頭大腦、皮毛油亮。同是鼠類,因為在倉在廁的不同,便活出了不同的天上地下!想到這里,李斯突然大悟道:人,不也一樣嗎?同是為人,位置不同,命運便會大不相同。那些身在京城的高官貴族,一個個腦滿腸肥、日進萬貫,自己活在這小小的蔡城里卻要靠每日的辛苦掙錢為生。但即便這樣,自己竟然還如此滿足!這些想法頓時讓李斯?jié)M心羞愧:原來,自己之所以怡然自得,只因為從未想到還有“糧倉”存在?。?/p>

第二天,李斯就開始了他的尋找“糧倉”之路?!具\用范例1】看著眼前的這些老鼠,李斯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管理糧倉中的老鼠。糧倉里的老鼠與眼前的老鼠相比,境遇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人生如鼠,不在倉就在廁。位置不同,命運也就不同。追求美好生活是人類的天性,可若不放眼世界,又如何知道這世上還有比現(xiàn)在更好的選擇呢?20年后,他把家安在了秦都咸陽的丞相府中,輔佐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名留青史。現(xiàn)代勵志哲學經(jīng)常說:屁股決定成就。你在什么樣的位置,就決定了你能達到怎樣的高度。在倉在廁,全看你怎樣選擇。選擇不同,命運就不同。人生在世,不過百年,你的選擇是什么呢?【運用范例2】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私欲太重,人格和人性的殘缺,不是生命的王道。倘若說青年時期的李斯急于建功立業(yè),馳競才華,以建不世之業(yè)為宏偉藍圖的話,那的確無可厚非。然而他的這一番話卻赤裸裸的流露出他建功立業(yè)的目的,不過就是要實現(xiàn)做一只“擺脫卑賤和貧窮,擁有功名利祿”的“大廡下的老鼠”的愿望而已。格局太小,不念蒼生,惟愿富貴?!具\用范例3】小知不及大知。眷念滾滾紅塵,殊不知,牽黃犬,出東南,才是人生極樂。這可謂智者的清醒,道家的睿智,然而倘若他能夠堅持這一點清醒,堅守住人生的大義,銘記住先賢“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良言,牢記“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箴語,那么,他的歷史也許就該另外書寫了。然而他的這一點點醒悟還是被那愚蠢的“倉鼠論”的人生哲學所吞沒。他的哲學觀過于現(xiàn)實,過于追求利益,他把權(quán)位富貴看得太重,在這樣錯誤的哲學觀的支配下,任何人一定都會利令智昏,從而走向與道義抗衡的反面。彼時少年——于黃花崗追憶林覺民踏進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巍峨的牌坊,幾經(jīng)歲月磨洗的石板路,周圍矗立的參天松柏和古樹以及隨處可見的烈士墓碑,使得空氣都變得靜寂和肅穆,即使路邊花叢中盛放的五顏六色的鮮花也沒能損減絲毫。高聳的石碑,蒼勁有力的碑文又總是勾起人萬千的思緒。仿佛閉上眼睛就能看到那逝去的硝煙及硝煙中鮮活的生命,隱現(xiàn)的臉龐。美文賞讀一個年輕的身影在腦海中漸漸清晰,揮之不去,卻又讓人不知該如何形容,那曾經(jīng)青蔥的歲月,彼時意氣風發(fā)的面孔以及毅然決然的身影。林覺民和他的《與妻書》交替出現(xiàn)在眼前,一如后世人所形容的那樣:凄凄肝膽與妻訣,耿耿孝心稟父書。疏梅篩月憶攜手,囑承父志有遺孤。青天有情幸后輩,英雄終得展眉舒。中原烽火尋常事,讀史至此淚方出。他無疑是個最優(yōu)秀的男人,“性詼諧,涉口成趣,一座傾倒”,“面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十三歲參加科舉考試,在考卷上題了“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大字,揚長而去。我一直很想知道,那年春天,那個硝煙隱動的夜晚,那個滿腔心事的男人究竟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提起筆,蘸上墨,一筆一畫寫下那封名動民國的《與妻書》。在去廣州前的那次回鄉(xiāng),也許他深深知道前路漫漫,九死一生,對著有孕在身的愛妻,無奈而毅然地轉(zhuǎn)身,心中卷起多少的不舍與愛戀?1911年的4月,在督署的那片硝煙之下,他一定沒有后悔過,一定沒有猶豫過,也一定沒有退縮過。他或許想起了年少的一場輕狂;或許想起了家中年邁的雙親,深愛的妻子,尚來不及見面的孩子;或許想起了幾年來走過的坎坷革命路。在我想來,這個偉岸的男人,在他的生命里,即使是晚霞,也必將是炙熱的火燒云。被俘的英雄,面對兩廣總督張鳴岐、水師提督李準親自在提督衙門的審訊,毫無懼色,侃侃而談,綜論世界大勢和各國時事,宣傳革命道理,還發(fā)表演說,慷慨陳詞。談及險惡局勢,“捶胸頓足,憤激之情,不可扼抑”。甚至不忘革命黨人精神,奉勸清吏洗心革面,獻身為國,革除暴政,建立共和。也許就是這種執(zhí)著鑄成的一道脊梁,一直支撐著這個男人在被關押的幾天里,滴水粒米不進,泰然自若地邁進刑場,從容就義。而在那天的陽光下,風揚起滿地灰塵,迷亂了多少瞳孔,刺痛了多少拳拳報國心。那個雄姿英發(fā)的身影,逆光而立,眼神堅決,雙拳緊握,身上的衣服洗得發(fā)白卻仍舊整潔,面對洞黑的槍口,他又在想些什么?而在同一片陽光下的老宅里的妻子意映呢?她是不是仍會時時想起彼時初見,那個當年坐在樓梯拐角吹出青澀口哨的夕陽中的少年。獻身為革命的決然背影,《與妻書》中對愛妻的留戀不舍交替在腦海中閃現(xiàn),這兩種強烈的感情都是林覺民,也正因此他才是不褪色的英雄少年。天馬行空的少年,年少輕狂的青春。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當一切都淹沒在歷史的煙塵中漸行漸遠。他仍在?!举p析】作文以寫景開始,以抒情結(jié)束,作者跨越時間的長河,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描繪了林覺民烈士獻身的經(jīng)過和對妻子真摯的愛。全文構(gòu)思精巧,文筆流暢,感情充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概括精要文言文翻譯,我們應把“取法于課內(nèi)(重點在于掌握課文中的文言實詞),積累于課外”視為基本的原則。我們知道,文言語句翻譯的基本要求是“信”“達”“雅”。對高中生而言,主要應達到前兩條:“信”就是要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不走樣,不漏譯,不錯譯;“達”就是譯文要明白通暢,無語病。聚焦高考將文言語句準確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要求同學們具備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是從微觀上,能把握句中實詞、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即以理解實詞和虛詞為基礎,對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現(xiàn)象,對常見的文言虛詞、固定短語、文言修辭格式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表達手段,都能準確把握;二是從宏觀上講,善于聯(lián)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體理解,決不能斷章取義。洞悉考情文言文翻譯題的綜合性較強,涉及文言知識點多,是檢查考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屬必考題。文言文翻譯集中考查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識等多方面的知識,考查考生文言文閱讀的綜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閱讀的重點和難點。歸納方法謹記文言文翻譯“6字訣”字訣1:留“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詞匯和專有名詞。包括:①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常用的成語或習慣用語,一般人都能夠理解,可以保留不譯(譯了,反而顯得不通順),如“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勞苦功高”這個成語就可以保留不譯;②朝代、年號、謚號、廟號、人名、爵位名、書名、地名、官職名、器物名、度量衡等專有名詞,也可保留不譯。字訣2:換“換”即翻譯時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詞語替換成符合現(xiàn)代漢語習慣的詞語:①將文言詞替換成現(xiàn)代漢語詞;②將古漢語的單音節(jié)詞替換成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詞;③將古今異義詞替換成古代漢語的意思;④將通假字替換成本字;⑤將活用的詞替換成活用后的詞等。翻譯要徹底到位,以防文白混雜,不倫不類。字訣3:調(diào)“調(diào)”即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在對譯的基礎上,將特殊句式的語序調(diào)整過來,使譯句暢達。翻譯時需要調(diào)整語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幾種:①狀語后置句,翻譯時要將狀語移至謂語的前面;②定語后置句,翻譯時要把定語移到被修飾、限制的中心語之前,如《勸學》中“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應翻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③謂語前置句,翻譯時必須將主謂成分顛倒過來,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應翻譯為“你也太不聰明了”;④賓語前置句,翻譯時要將賓語移到動詞或介詞之后,如《鴻門宴》中“大王來何操?”應翻譯為“大王來的時候攜帶的什么?”字訣4:刪“刪”即把沒有意義或不必譯出的襯詞、虛詞刪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詞,如句首語氣詞“蓋”“夫”,音節(jié)助詞“之”,用于特殊場合的連詞“而”等,在翻譯時刪去之后也不影響譯文的準確、通順,便可刪去不譯。字訣5:補“補”即補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隱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語、謂語、賓語以及介詞“于”等,從而使句意完整。字訣6:變“變”指根據(jù)語境,靈活變通地翻譯。這往往是上述五種方法都用上了,還難以準確翻譯時的一種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運用修辭或典故的地方時,應學會變通地翻譯。如:①對比喻句的翻譯,應盡量保留比喻的說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譯出本體即可。如《鴻門宴》中“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譯為“連秋天里鳥獸初生的細毛也不敢接近”,就顯得不合道理,應意譯為“財物絲毫不敢據(jù)為己有”。②對借代句的翻譯,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寫出來就可以了,如可以將“縉紳”“三尺”“紈绔”分別翻譯成“官員”“法律”“富家子弟”。③對委婉說法的翻譯,只要將委婉語句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用語習慣表述出來就可以了,如可將“更衣”翻譯成“上廁所”。精練好題(2022·全國乙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謂吳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國之寶也!”吳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義不修,而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而右太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湯放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盡敵國也。”武侯曰:“善。”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余胥。咸劉厥敵,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碧觯酃?,王曰:“為之奈何?”邵公對曰:“有罪者殺之,無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鄙酃觯芄?,王曰:“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壽宮,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公悲之,喟然嘆曰:“令吏養(yǎng)之?!标套釉唬骸俺悸勚瑯焚t而哀不肖,守國之本也。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惫?,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見賢以樂賢,見不肖以哀不肖。今請求老弱之不養(yǎng),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本肮唬骸爸Z?!庇谑抢先跤叙B(yǎng),鰥寡有室。晉平公春筑臺,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貴德而務施,緩刑辟而趨民時。今春筑臺,是奪民時也。豈所以定命安存,而稱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罷臺役。(節(jié)選自《說苑·貴德》)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B.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C.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D.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D

【解析】

“使各居其宅”的意思是讓他們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意思完整;“田其田”中第一個“田”是名詞作動詞,意為“耕種”,與“其田”構(gòu)成動賓短語。故“使各居其宅”與“田其田”間應斷開,據(jù)此排除A、B兩項?!笆俊迸c“君子”并列,共同作“貴”的賓語,且“……者……也”是固定句式,故應在“者”后斷開,據(jù)此排除C項。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饑者則食之”與“食野之蘋”(《短歌行》)兩句中的“食”字含義相同。B.“而湯放之”與“是以見放”(《屈原列傳》)兩句中的“放”字含義相同。C.“靡使有余”與“望其旗靡”(《曹劌論戰(zhàn)》)兩句中的“靡”字含義不同。D.“公悲之”與“心中??啾?《孔雀東南飛》)兩句中的“悲”字含義不同。A

【解析】

A項,動詞,給吃、喂養(yǎng)/動詞,吃、啃食,兩個“食”字的含義不同。B項,兩個“放”字均為“放逐”的意思,本項正確;C項,副詞,不/動詞,倒下,兩個“靡”字含義不同,本項正確;D項,動詞,憐憫/動詞,悲痛,兩個“悲”字的含義不同,本項正確。故選A。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魏武侯乘船順河而下,對吳起說,險固的河山是魏國之寶。吳起以三苗氏、夏桀雖有河山之固卻因不修德而亡為例,指出德政才是國之寶。B.太公建議把殷商的士眾全部殺掉,一個也不要剩。邵公則建議有罪的誅殺,無罪的人讓他們活下去。武王不同意太公和邵公的建議。C.景公在壽宮游玩,看到老人背著柴并面有饑色,就下令讓官吏供養(yǎng)老人。晏子則指出,喜愛有才德的人,同情沒能力的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