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建筑結構施工圖審查常見問題_第1頁
隔震建筑結構施工圖審查常見問題_第2頁
隔震建筑結構施工圖審查常見問題_第3頁
隔震建筑結構施工圖審查常見問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隔震建筑結構施工圖審查常見問題摘要:隔震技術對于大多設計院尚屬于陌生領域,在隔震結構施工圖審查過程發(fā)現各方面的不足之處,本文匯總了隔震結構抗震專項審查常見問題。關鍵詞:隔震建筑結構;施工圖;審查根據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若干意見,我市位于抗震設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區(qū)學校、幼兒園已普遍采用減隔震技術進行設計,且以隔震技術為主。隔震技術對于大多設計院尚屬于陌生領域,在隔震結構施工圖審查過程發(fā)現各方面的不足之處,匯總如下。一、結構設計總說明隔震結構應專門寫一個隔震結構專項設計說明。結構設計說明中應注明該建筑為隔震建筑,并寫明采用隔震建筑的依據。應補充結構不規(guī)則性判斷,并明確采取的措施。應對建筑物高寬比、高度進行復核,超過規(guī)定時,設計文件中應有專門研究的結果(或結論)。應補充對于近場效應的依據,應明確本工程與發(fā)震斷層距離。設計文件應提供隔震層(構件)豎向承載力驗算、側向剛度、阻尼的數值。應提供隔震層罕遇地震水平位移值,并核查設計說明中罕遇地震水平位移是否與計算文件一致。圖紙中需注明穿過隔震層的設備管線、配線,應采用柔性連接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適應隔震層罕遇地震水平位移。說明中應詳細列出隔震裝置(隔震支座)和消能部件(消能器)的性能參數。說明中應注明隔震裝置和和消能部件在安裝前應按規(guī)定進行檢測,并應根據產品標準給出檢測值的誤差限值。應給出產品的總數及檢測的數量。設計文件中應注明定期檢查及更換要求,如產品維護更換年限、檢查的周期、特殊檢查條件(過火、強風、中震、大震)、檢查要求及合格標準等。隔震裝置和消能部件周邊一般不再設置永久性結構構件,若設置,施工圖紙說明中應注明隔震裝置和和消能部件周邊應留有足夠空間以便于檢查和替換。應根據設計類型將工程采用的規(guī)范規(guī)程列入設計說明中。根據《疊層橡膠支座隔震技術規(guī)程》,設計說明中應注明支座內的橡膠總厚度。設計文件中應給出在壓應力作用下水平極限變形參數:隔震支座在《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表12.2.3所列的壓應力下的極限水平變位,應大于其有效直徑的0.55倍和支座內部橡膠總厚度3倍二者的較大值。應注明對橡膠隔震支座的技術性能要求保證:在經歷相應設計基準期的耐久試驗后,隔震支座剛度、阻尼特性變化不超過初期值的±20%;徐變量不超過支座內部橡膠總厚度的5%。應在圖紙(設計說明)中列出隔震層在地震作用(大震)下的位移值。應對結構的豎向、水平隔離縫應有明確的表示,其寬度應符合規(guī)定。穿越隔震層的門廊、樓梯、電梯、車道等部位,圖紙中應有防止可能的碰撞的措施。當采用設置隔離縫的措施時,這些部位的縫寬、位置應在圖紙中有明確表示,且縫寬應滿足要求。二、結構計算書設計文件中應提供風荷載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載標準值產生的總水平力的計算結果。應給出結構隔震層的驗算結果。應提供隔震建筑大震作用下的彈塑性計算結果;應給出隔震支座豎向承載力驗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位移。采用時程分析法進行計算時,應復核其計算所采用的地震波的技術要求是否符合《抗規(guī)》第5.1.2-3條要求。選取地震波時應采用符合隔震結構的地震波。應給出隔震支座在重力荷載代表值的壓應力驗算,其結果應滿足《抗規(guī)》表12.2.3的限值。應給出豎向罕遇地震作用下各隔震支座對應的拉應力,且不大于1MPa。應列出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響系數amaxl的計算、水平向減震系數;當9度和8度時且水平向減震系數不大于0.3時,隔震層以上結構應進行豎向地震作用計算,并應給出相應計算結果。應列出隔震支座水平位移值,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及結構變形應考慮結構扭轉的影響。應有隔震支座附近的梁、柱沖切和局部承壓的驗算;隔震支座與上部結構、下部結構之間的連接件的抗剪、抗彎驗算(罕遇地震下)。應有罕遇地震工況的整體計算分析,給出各支座底部反力(包括豎向力、水平力和力矩)并以此反力進行隔震層支墩、支柱及相連構件的承載力驗算。應提供隔震層以下的結構(包括地下室和隔震塔樓下的底盤)中直接支承隔震層以上結構的相關構件嵌固的剛度比、隔震后的中震彈性計算、隔震后的大震抗剪彈性計算結果;當隔震層位于地面以上某層時,隔震層以下地面以上的結構的位移應按罕遇地震驗算層位移角計算結果。應提供隔震建筑地基基礎的抗震驗算和地基處理計算書?!督ㄖ拐鹪O計規(guī)范》5.1.4條規(guī)定“計算罕遇地震時,特征周期應增加0.05s”,大震與中震下時程曲線選取應不同,應分別提供計算結果。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軸向力計算時應補充1.0x恒荷載+0.5X活荷載)+0.5x水平地震作用+1.3x豎向地震作用的荷載組合。部分結構單元同工況下受拉支座的比例較大,應調整。應復核隔震層剛度與上部結構的偏心率,并予以控制。最大水平減震系數計算值較小,經人為調整后,設計取用的減震系數明顯大于計算值,應按實際情況對隔震裝置進行復核,即應驗算或調整隔震層及橡膠支墩的結構特性和性能參數。按《GB50011-2010》12.2.7條的要求,抵抗豎向地震作用有關的抗震構造措施不應降低,并按實際的隔震裝置布置和最大水平減震系數,進行上部結構的豎向地震作用計算。上部結構模型中應在底部增加上支墩層(亦稱短柱層),該層質點由上支墩及與之相連的梁、板、墻構成;上支墩層中的上支墩可按短柱輸入,上部結構可按短柱底鉸接和固接兩種模型進行包絡設計。下支墩較高時,支墩振動對上部結構及支墩自身的影響應予以考慮,應進行整體建模分析。下支墩的設計應按雙偏壓懸臂構件進行設計。應考慮填充墻布置對結構的不利影響。上部結構計算時應考慮樓梯對整個結構的影響。對L型平面的單體應補充斜向主軸的計算分析。應提供考慮偶然偏心的位移比計算文件。三、施工圖部分(一) 基礎基礎計算應考慮上部結構荷載偏心及剪力產生的影響。應補充地基土抗震液化處理措施?;A設計應嚴格控制各支墩的變形差及傾斜。(二) 隔震層隔震層頂部梁、板的剛度和承載力,宜大于一般樓蓋梁板的剛度和承載力,建議適當加大隔震層頂部梁截面尺寸。隔震層部位,剪力墻與轉換梁存在偏心,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轉換梁或減小偏心的不利影響。隔震層轉換梁不宜采用次梁轉換。托柱轉換梁在轉換層宜在托柱位置設置正交方向的框架梁或樓面梁,轉換梁應提高抗震性能。隔震層處剪力墻下的轉換梁及上下支墩應提高其抗震性能目標,加強抗震措施。應加強隔震層的抗震措施,地下室頂板高差應采取抗震措施。隔震層擋墻與支墩畫法有誤,阻礙結構在水平向的自由移動,應按實際情況修改完善。隔震層凈高不應小于600mm,宜適當加高方便檢修。隔震層廚房等位置排水地溝做法應補充完善。隔震層平面中排水措施不全面,缺區(qū)格板內的排水措施。(三) 支墩、支座隔震墊支墩不應與上層框架柱有偏心。隔震結構的基礎設計應嚴格控制各支墩的變形差及傾斜。根據《建筑設計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第12.2.9條強制性條文規(guī)定,隔震層支墩、支柱及相連構件,應采用隔震結構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豎向力、水平力和力矩進行計算。同一支墩上多個隔震支座的中心宜與上部結構質量中心重合。相鄰隔震支座的壓應力差應給予控制。應復核風荷載作用下隔震墊的剛度。隔震支座附近的梁、柱應計算沖切和局部承壓,加密箍筋并根據需要配置網狀鋼筋。隔震層上下支墩高度均較高時,直接支承隔震層以上結構的相關構件應滿足嵌固的剛度比要求,建議控制上、下支墩的凈高與支墩尺寸的比值不小于1.5。送審施工圖中隔震支座的型號與計算分析數據應一致。(四) 樓、電梯結構設計時應計入樓梯的影響,樓梯及相關構件、樓梯間圍護結構應加強抗震措施。樓梯間設置在端部,扭轉效應明顯,應有加強措施。懸掛式電梯井底部與筏板間的凈間距不應小于600mm。上支墩截面較寬,減少了電梯井的有效空間。±0.00層樓板檢修孔應補充完善。樓電梯間與周邊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