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_第1頁
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_第2頁
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_第3頁
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_第4頁
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1學生對于厘米的的概念應該比擬熟悉,如常見的學生尺,三角板等都帶有厘米刻度,學生也用尺子量過簡單的圖形的長度。所以剛開場學習厘米的認識看起來并不難。而對于米的認識就有一定的困難,米雖然是根本的長度單位,但是學生接觸的比擬少,缺乏這方面的以驗,盡管在課堂上我找了專門的米尺讓學生反復認識,比一比,試一試,量一量,說一說等,理解一些簡單的知識如:1米=〔〕厘米,500厘米=〔〕米等還行,遇到稍復雜的單位如:媽媽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媽媽身高160〔〕,好多學生都填“米”,對于米的單位長度的表象還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擬困難的。我認為要加強學生對米和厘米的認識,必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在對自己比擬熟悉的物品的長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認識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數(shù)學課本封面的長和寬,鉛筆盒面的長、寬,橡皮的一個面的長、寬,自己的身高、爹媽的身高,書包的邊長,課桌面的長和寬,課桌的高,教室門的長和寬,黑板的長和寬等等,這樣在學生經歷了大量的感知之后,頭腦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長度的表象,在使用這兩個單位時就會正確無誤。尤其是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多動動手量,多動腦想,多估一估,一開場估學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計得不準,我就鼓勵學生大膽地估,告訴他們生活用到估計的時候比測量還要多,明白估計的重要性,甚至還放寬了要求,要求估計的內容只要是估計的數(shù)字,不是測量的,誤差大小都給算對!這對于幫助學生盡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長度單位的表象有很大幫助??傊瑢W習這局部內容,不僅要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還要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多估計豐富學生的理論以驗,在積累中形成以長度單位的表象。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2厘米和米的認識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場,是今后學習其他長度單位和有關測量知識的根底。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已經對物體的長度、測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歷。但是,對長度單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等,缺乏明確的認識。根據(jù)以往的經歷和教訓,我在教學理論活動中盡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重點幫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因為厘米的單位比擬小,在測量短或小的物體時常常用到厘米,課堂上我讓學生找身邊的或見過的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如:橡皮的厚、拉鏈的寬、透明膠的寬等〕,再找教室里合適用厘米測量的物體,〔如:課本的邊長、橡皮的長、墻磚的邊長等〕,幫助學生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到達了很好的效果。這時,我再引導學生在什么情況下我們會用到厘米,總結在測量長度較短的物體時我們要用到厘米。認識長度單位米時,讓學生經歷用直尺〔厘米做單位〕不夠量的情況,這時我們就要用到更大的長度單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同時還要理解米與厘米的`關系:1米=100厘米。在這種知識的根底上,讓學生用卷尺親身體驗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從而理解米的感念。讓學生真正的體驗到了米這個長度單位的感念,從而進步了對米的認識。為了加強學生對厘米和米的充分認識,在課下我讓學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測量家中的物體的長度,通過整合訓練,多數(shù)的學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長度單位觀念,從而形成了完好的知識體系。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3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直觀比擬物體長短和高矮的方法,這是學習本單元內容的重要根底。雖然學生在生活中對厘米和米這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有過接觸,但即使經歷了認識、穩(wěn)固、單元練習后,局部學生的學習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認識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的過程,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詳細的過程,學生要通過不斷的感知、體驗、理論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認識。這對于以詳細形象思維為主的二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zhàn)。為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擬、分析^p、抽象的才能,在教學"厘米"這一概念時,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興趣。1、猜一猜。讓學生先根據(jù)頭腦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長?再請猜得準的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猜準的?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許多知識是自己從生活理論中獲得的。2、看一看。觀察直尺,直觀感知"1厘米"的長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就是1厘米。然后讓學生找一找,還有哪兩個數(shù)之間也是1厘米?從0到2之間是多少?2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0到5之間是幾厘米?0到10之間呢?從而使學生充分認識直尺,認識1厘米和幾厘米的長度。3、畫一畫。讓學生在紙上畫出1厘米、幾厘米,直觀感知1厘米和幾厘米。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領悟到:長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線。4、剪一剪。讓學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養(yǎng)學生理論操作才能。然后問學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局部學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樣測量呢?請一名學生演示測量過程,明確測量的方法。5、量一量。給學生提供學具,讓學生利用學到的測量方法進展實際測量,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才能。6、找一找。從生活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把數(shù)學和生活嚴密地聯(lián)絡起來。7、比一比。讓學生用兩個手指間的間隔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長度表象。知道2厘米里有2個1厘米,進而明確幾厘米里有幾個長度單位。總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學中,利用猜、看、畫、剪、量、找、比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實際長度和空間觀念,并學會了測量物體的長度?!捕匙プ÷?lián)絡,認識"米"。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識之間的聯(lián)絡,利用"厘米"學習"米"。1、找關系。學習了厘米以后,我讓學生用手比劃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讓學生把10張10厘米的學具條排成一排,使學生認識:這是100厘米。再讓學生從老師提供的學具中找出和100厘米同樣長的尺子。學生會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1米的皮尺,從而引出單位"米"。接著問學生:比擬兩者,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1米=100厘米的結論。2、認識1米。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劃一下:1米有多長,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3、估量。讓學生利用剛剛建立的表象,估計一下黑板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才能,同時對所學的知識進展反應。〔三〕利用比擬,深化認識。讓學生對照板書或者手中的學具想一想:為什么數(shù)據(jù)都是1,它們的長度卻不同?引導學生認識:單位不同引起長度的不同。使學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級單位,"厘米"是低級單位。測量較長的間隔時用"米"做單位,測量較短的間隔時用"厘米"做單位。從而使學生掌握長度單位的用法。1.讓學生經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建立表象2.通過聯(lián)想和比擬來穩(wěn)固對厘米和米的認識3.建立初步的估計意識和估計才能通過對前后測情況的分析^p,學生對于米、厘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擬困難的,原因是米、厘米這個長度單位是所有長度單位中最不常用的,離學生的生活經歷比擬遠,因為不常用,所以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入的。而這兩堂課老師都已經致力于米、厘米這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