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 省賽獲獎_第1頁
《周而不比》 省賽獲獎_第2頁
《周而不比》 省賽獲獎_第3頁
《周而不比》 省賽獲獎_第4頁
《周而不比》 省賽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所謂“仁”就是愛人;也是人與人之間相處和自處的高度修養(yǎng);也可以說是做人的藝術。

——南懷瑾《論語別裁》朋友有好壞之分。良友、益友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幫助,惡友、佞友卻給你帶來許多麻煩,甚至引你走向邪路。那么,什么樣的朋友是好朋友?什么樣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怎樣才能交上好的朋友?要交上好朋友,自己需要具備怎樣的心智和素養(yǎng)?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說苑·雜言篇》

匹夫不可不慎取友也。友者,所以相有也。

——荀子注:有:助益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交到一個好朋友,能夠讓自己一生更有光彩。該如何選擇朋友,交怎樣的朋友,與朋友怎樣相處呢?論·

·

·

讀周而不比——儒家的交往觀在孔子看來,君子與小人有什么區(qū)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4)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p>

(15.2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爸堋薄ⅰ氨取?、“黨”都有“密合、聚合”的意思,但同中有異。結合成語“周而不比”、“朋比為奸”、“結黨營私”說明它們之間的差異。周:追求高尚道義的人聚合在一起。比:個人利益一致的人聚合在一起。黨:政治上拉幫結派,謀求私利。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p>

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別在哪里?究其根本是著眼于“德”,君子有德,而小人無德。君子以義和,為共同事業(yè)團結眾人,小人以利和,結黨營私。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君子小人所為不同,如陰陽晝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毫厘之差耳?!?/p>

君子出于公心,小人囿于私利。

出于公心所以能胸懷寬廣,納百川而歸于海,搞五湖四海而不搞拉幫結派。

出于私利所以就心胸狹窄,結黨營私而排除異己,搞宗派主義而不講道義原則。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矜而不爭:其一、君子能夠保持風度,隨意不與人爭執(zhí)。其二、君子為人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會去無謂的爭強好勝。君子能保持風度,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會與人爭執(zh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薄熬有暮停黄渌姼鳟?,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則同,然各爭利,故曰不和”。

——何晏《集解》

所謂“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茍同于對方;所謂“同而不和”則是指小人習慣于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并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tài)度。

求大同,存小異。什么人可以正確地選擇朋友呢?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4.3)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者愛人”,而孔子卻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即仁者不僅能喜愛人而且能厭惡人,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孔子認為,仁是區(qū)分善惡的準則,所以只有仁者之好惡才能當于理。仁者具有最高美德,站在公正立場上,能明善辨惡。惟有仁者,才能正確地愛,正確地恨。不能正確地去愛,等于不愛,或者是實行了愛,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顧鴻安《論語解讀》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16.4)孔子擇友的三條標準是什么?是否正直、誠信、博學多聞。一、孔子認為應該選擇怎樣的人作朋友?善柔多聞便佞便辟諒(諂媚逢迎)(正直)(假裝和善)(信,誠信)(博學多聞)(巧言善辨)益友損友直

你認為的“益友”和“損友”是怎么樣的,他們分別有什么樣的表現?益友:為人真誠、坦蕩、剛直不阿、見聞廣博,有一種明朗的人格,沒有一絲諂媚之色,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也可以在你猶豫不決的時候給你果決。與這樣的人交朋友,我們的內心是妥帖的、安穩(wěn)的,我們的精神能得到凈化、升華。損友:習于擺架子,裝樣子,內心邪惡,沒有是非原則,善于阿諛奉承,內心卻無誠信,兩面三刀,極盡恭維、奉承、挑撥、生事之能事,善于花言巧語、言不符實,喜歡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規(guī)予者必肯助予,宜傾心聽之。

——金纓

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跬敲丛鯓臃謩e損友與益友呢?察人2.104.715.17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10)“視”“觀”“察”三者關系如何?

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為善者是君子,而為惡者則為小人;“觀”則比“視更為細致,所做的事情雖然是善事,但為達目的采用的方式方法不的不當,則也不能算作君子;“察”就更加審慎,行善事采用的方法雖當,但如果心事不在于此,不能安心于此,那么,也是虛偽的,又哪里能保證長久不變呢?因此,真正了解一個人,需視其所為,觀其方法,察其心思,方能準確無誤,對人對事詳細觀察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三個要點來觀察人,就沒什么可逃避的了。看任何一個人作人處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樣?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養(yǎng),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樂,有的安于貧困,有的安于平淡。學問最難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業(yè)都可以做。因為他不會被事業(yè)所困擾,這個話怎么說呢?安于平淡的人,今天發(fā)了財,他不會覺得自己錢多了而弄得睡不著覺;如果窮了,也不會覺得窮,不會感到錢對他的威脅。所以安心是最難。以這三點觀人,……

——南懷瑾《論語別裁》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4.7)如何理解孔子的“觀過,知仁”?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過錯因人而異,各從其類,集中反映了犯錯者的個人特點。一個人的過錯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性。對所犯過錯進行分析就往往能知道犯錯者是哪一類人,如君子常因過于厚道而犯錯,小人則常過于刻薄而犯錯。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礫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說新語》

管寧為什么不愿意與華歆交朋友?又是如何看出來的?觀其行:1、視片金與瓦礫不同,

2、讀書受軒冕誘惑。知其品性:易受利益誘惑。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

(4.7)

無所事事并且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難有所成。即觀察一個人群居的方式(習慣興趣的一種)就可以知道一個人的能力和成就。

與朋友相處是一門大學問??鬃诱J為應該怎樣與朋友相處?15.1514.3415.234.2612.23子曰:“躬自厚(責)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15.15)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做得要比自己多,這就是自私,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別人,那么我們就不會被埋怨,就會遠離怨恨了?;蛟唬骸耙缘聢笤梗稳??”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p>

(14.34)

“儒家思想有一點俠義的精神,你打我一拳,我踢回你一腳;你對我不好,我不理你,這很直嘛!……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對我好的當然對他好,對我不好的當然不理他,這是孔子的思想。他是主張明辨是非的。”

——南懷瑾《論語別裁》唐朝婁師德告訴他弟弟要唾面自干的故事諸葛亮的南征。孟獲:“丞相天威,南人不復反矣。”《圣經》——上帝說,如果別人打了你的左臉,善良的人啊,請把你的右臉也伸過去!

1945年日本投降,戰(zhàn)爭結束,按照蔣介石的指示,為了“不刺激對方”,對投降日軍,一是不稱俘虜,而稱“徒手官兵”;二是到遣返為止,不解散其部隊的指揮體制。只是將侵華軍總司令改稱為“日本官兵善后總聯絡部長官”,各方面軍司令官改稱“某某地區(qū)善后聯絡部長”。對于日本人我們從1945年11月開始陸續(xù)遣返回國,到1946年底遣返完畢。期間,岡村寧次承認,停戰(zhàn)后中國官民對日軍、日僑的態(tài)度“出乎意料的良好”,他認為“這可能與中國人慷慨的民族性格有關。但最大原因是廣為傳聞的蔣介石先生8月15日所作的‘以德報怨’的廣播演講。這個演講與當時斯大林之‘討還日俄戰(zhàn)爭之仇’的聲明比較,應該說中國之豪邁寬容,無以復加。這一思想及方針。已成為中國官民在接收日軍投降及對待戰(zhàn)犯等一系列問題態(tài)度的基礎”。岡村后來還在其回憶錄中拐彎抹角地承認,200多萬日軍、日僑能在戰(zhàn)敗不久很快順利返回國內,幾乎未受到人身傷害,這是日本民族所做不到的。

“以德報怨”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人們向“善”的心理,但是“以德報怨”混淆了是非的判斷標準。如果是小怨,當然可以以德報怨,比如朋友之間的有些小誤會不妨寬容一點,超然一點?!耙灾眻笤埂奔匆宰陨淼墓?、正直來保持人生的效率和尊嚴,以正直的心和磊落的行為來對待別人的怨,這表現了儒家的原則性和寬容心。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p>

(15.23)要客觀公正地待人子曰:“晏平仲善于人交,久而敬之?!?/p>

“久而敬之”的有兩解:一指“人敬晏子”,一指“晏子敬人”。你同意哪一種呢?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薄笆戮龜?,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敝v的都是在人與人交往中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可過分密切,否則就是自取其辱,關系也不能持久。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梢?,能使別人長時間保持對自己的敬意,是一個人善于交往的表現,其中包含著交往方法、技巧的問題。因此,把“久而敬之”的“之”理解為晏子,更符合孔子的愿意。如果把“敬之”理解為尊重別人,就成了交往態(tài)度問題,原文中的“善”字就沒有了依據和著落。

孔子舉了一個實例,認為有一個人很善于交往,這個人是誰?

晏子為齊相,晏子的車夫,一天回家時,太太要求離婚。車夫問什么原因,他的太太說,我今天在門縫中看到你駕車載晏子經過門口,晏子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諸侯,還是簡樸無華,自居人下的樣子。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卻顯得意氣揚揚、自足自滿的樣子。你竟是這樣沒有出息,不長進的人,所以我要離婚。晏子的車夫聽了這番話,就馬上改過,力學謙卑。晏子看見他突然一反常態(tài),樣子變了,覺得奇怪,問明了原因,晏子就培養(yǎng)他,從此立志讀書,后來官拜大夫。從這個故事可知晏子有他了不起的地方,孔子尤其佩服他這個人對于交朋友的態(tài)度。他不大容易與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個朋友,就全始全終。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p>

(4.26)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p>

(12.23)交往要適當、適中“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昵。要注意的是,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

——梁實秋“事君,諫不行,則當去;導友,善不納,則當止。至于煩瀆,則言者輕、聽者厭矣。是以求榮而反辱,求親而反疏也?!?/p>

——朱熹《論語集注》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因過分親密反而傷害了雙方感情的嗎?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困惑:父母對孩子關愛得無微不至,卻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卻常常做出彼此傷害的事情來;有時費盡心機想和領導、同事拉關系,卻常常適得其反……

《豪豬的故事》:……

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著群體的溫暖。豪豬的故事

有一群豪豬,身上長滿尖利的刺,大家擠在一起取暖過冬。它們老是不知道大家應該保持一種什么樣的距離才最好,離得稍微遠些,互相借不著熱氣,于是就往一起湊湊;一旦湊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著身體了,就又開始疏離;離得遠了,大家又覺得寒冷……經過很多次磨合以后,豪豬們才終于找到了一個最恰如其分的距離,那就是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著群體的溫暖。

心理學上有一種界定,說現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種行為叫做“非愛行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的非愛性掠奪。這種行為往往發(fā)生在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母子之間,父女之間,也就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無論父子母女之間,還是多年夫妻之間,一旦沒有了這種距離、這種尊重,越過了這個尺度,到了《論語》中說的“數”這個階段,彼此已經不獨立了,就產生了隱患,離疏遠甚至崩潰就不遠了?!墩撜Z》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

朋友之道,平等獨立,不宜強加于人,即使忠言善告,也應適可而止;如不接受,也就算了,否則自討沒趣。這種“處世之道”,至今有用。但它之所以不僅是“處世之道”,因為它顯現了作為本體的某種人際關系的具體的情理刻度。過此刻度則此關系不再維系。孔學中朋友之道最宜于現代的社會公德,即以獨立、自主、平等的個體之間的關系為基礎也。

——李澤厚《論語今讀》《論語》不是板著面孔的一部書,它教給我們的辦法有時候透著一些變通,它告訴我們一種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的分寸??追蜃硬皇且粋€提倡一味喪失原則,一味要以一種仁愛之心去寬宥一切的人。如何與朋友相處待人處事原則

嚴于律已,寬以待人(15.15)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14.34)人言并舉(15.23)

日久見人心(5.17)朋友交往還要把握一個“度”(4.26,12.23)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2.24)

朋友之間可以互相切磋琢磨以共進于道。在仁道的修養(yǎng)上同進步,而不是自進己德。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目的、意義何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尚未得意,住在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這時候得到了王茂生夫婦的接濟。后來,他參軍入伍,因軍功卓著,被封為“平遼王”。祝賀的文武大臣絡繹不絕,送來的禮物也數不勝數,但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兩壇清水”。在場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兄弟夫婦經常資助,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如今我要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為我知道王兄弟貧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貴和王茂生夫婦一直保持著深厚的友誼。

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后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

——程頤結合孔子及弟子的待人處事,仔細審察你及周圍人的交友,說說時下同學中存在的一些擇友觀,并說說對這些擇友觀的看法。討論很有用的與人交往的小技巧......1.長相不令人討厭,如果長得不好,就讓自己有才氣;如果才氣也沒有,那就總是微笑。

2.氣質是關鍵。如果時尚學不好,寧愿純樸。

3.與人握手時,可多握一會兒。真誠是寶。

4.不必什么都用“我”做主語。

5.不要向朋友借錢。

6.不要“逼”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冊。

7.與人打“的”時,請搶先坐在司機旁。

8.堅持在背后說別人好話,別擔心這好話傳不到當事人耳朵里。

9.有人在你面前說某人壞話時,你只微笑。

10.自己開小車,不要特地停下來和一個騎自行車的同事打招呼。人家會以為你在炫耀。11.同事生病時,去探望他。很自然地坐在他病床上,回家再認真洗手。12.不要把過去的事全讓人知道。

13.尊敬不喜歡你的人。

14.對事不對人;或對事無情,對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15.自我批評總能讓人相信,自我表揚則不然。

16.沒有什么東西比圍觀者們更能提高你的保齡球的成績了。所以,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聲。17.不要把別人的好,視為理所當然。要知道感恩。

18.榕樹上的“八哥”在講,只講不聽,結果亂成一團。學會聆聽。

19.尊重傳達室里的師傅及搞衛(wèi)生的阿姨。

20.說話的時候記得常用“我們”開頭。

21.為每一位上臺唱歌的人鼓掌。

22.有時要明知故問:你的鉆戒很貴吧!有時,即使想問也不能問,比如:你多大了?

23.話多必失,人多的場合少說話。

24.把未出口的“不”改成:“這需要時間”、“我盡力”、“我不確定”、“當我決定后,會給你打電話”……

25.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歡你,那是不可能的,讓大多數人喜歡就是成功的表現。

26.當然,自己要喜歡自己。

27.如果你在表演或者是講演的時候,如果只要有一個人在聽也要用心的繼續(xù)下去,即使沒有人喝采也要演,因為這是你成功的道路,是你成功的搖籃,你不要看的人成功,而是要你成功。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謂“布衣之交”;有錢人與沒錢人交朋友謂“車笠之交”;在逆境中結交的朋友稱“患難之交”;吃喝玩樂結交的朋友稱“酒肉之交”;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稱“忘年之交”幼年相交的朋友,稱“竹馬之交”;交情深厚的朋友謂“肺腑之交”;親密無間的朋友謂“膠漆之交”;生死與共的朋友謂“生死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稱“莫逆之交”;哪怕砍頭也不改變友誼的朋友稱“刎頸之交”;無意中相遇而結成的朋友稱“邂逅之交”;在道義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稱“君子之交”;僅點頭打招呼,感情不深的朋友稱“點頭之交”;平淡而浮泛交往的朋友稱“泛泛之交”;見過面但不熟悉的人稱“半面之交”;舊時結拜的兄弟姊妹稱“八拜之交”;交友不嫌貧*的稱“杵逆之交”;寶貴而有價值的交往稱“金玉之交”。

朋友四型余光中

一個人命里不見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絕對不可沒有朋友。即使是荒島上的魯濱遜,也不免需要一個“禮拜五”。一個人不能選擇父母,但是除了魯濱遜之外,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朋友。照理說選來的東西,應該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對。但是事實又不盡然。你選別人,別人也選你。被選,是一種榮譽,但不一定是一件樂事。來按你門鈴的人很多,豈能人人都讓你“喜出望外”呢?大致來說,按鈴的人可分為下列四型:

第一型,高級而有趣。這種朋友理想是理想,只是可遇不可求。世界上高級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級又有趣的人卻少之又少。高級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歡,又高級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親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譬如新鮮的水果,不但甘美可口,而且富于營養(yǎng),可謂一舉兩得。朋友是自己的鏡子。一個人有了這樣的朋友,自己的境界也低不到哪里去。東坡先生杖履所至,幾曾出現過低級而無趣的俗物呢。

第二型,高級而無趣。這種人大概就是古人所謂的諍友,甚至是畏友了。這種朋友,有的知識豐富,有的人格高超,有的呢,“品學兼優(yōu)”像個模范生,可惜美中不足,都缺乏一點幽默感,活潑不起來。你總覺得,他身上有一個竅沒打通,因此無法豁然恍然,具備充分的現實感。跟他交談,即不像打球那樣,你來我往,此呼彼應,也不像滾雪球那樣,把一個有趣的話題越滾越大。精力過人的一類,只管自己發(fā)球,不管你接不接得住。消極的一類則以逸待勞,難得接你一球兩球。無論對手消極積極,總之該你撿球,你不撿球,這場球是別想打下去的。這種畏友的遺憾,在于趣味太窄,所以跟你的“接觸面”廣不起來。天下之大,他從城南跑到城北來找你的目的,只在討論“死亡在法國現代小說的特殊意義”。為這種畏友撿一晚上的球,疲勞是可以想見的。這樣的友誼有點像吃藥,太苦了一點。

第三型,低級而有趣。這種朋友極富娛樂價值,說笑話,他最黃;說故事,他最像;消息,他最靈通;關系,他最廣闊;好去處,他都去過;壞主意,他都打過。世界上任何話題他都接得下去,至于怎么接法,就不用你操心了。他的全部學問,就在于不讓外行人聽出他沒有學問。至于內行人,世界上有多少內行人呢?所以他的馬腳在許多客廳和餐廳里跑來跑去,并不怎么露眼。這種人最會說話,餐桌上有了他,一定賓主盡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