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夏國都統(tǒng)萬城的城市形態(tài)與內部布局問題-_第1頁
關于大夏國都統(tǒng)萬城的城市形態(tài)與內部布局問題-_第2頁
關于大夏國都統(tǒng)萬城的城市形態(tài)與內部布局問題-_第3頁
關于大夏國都統(tǒng)萬城的城市形態(tài)與內部布局問題-_第4頁
關于大夏國都統(tǒng)萬城的城市形態(tài)與內部布局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大夏國都統(tǒng)萬城的城市形態(tài)與內部布局問題*

提要本文依據歷史文獻記載、考古發(fā)掘資料和實地考察對十六國時期赫連勃勃大夏國都統(tǒng)萬城的若干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認為統(tǒng)萬城是由漢奢延城改筑而來的,今統(tǒng)萬城東城遺址即當時的外郭城,西城即內城,而內城之西南部別有一個宮城,從而形成三重城垣的城市形態(tài)。關于統(tǒng)萬城東城與西城的城垣、馬面和城門問題,目前所見的有關調查報告記載的數據頗多分歧,除了毀圮和風沙掩蓋等多種因素外,也與考察者方位判斷的差異有關.統(tǒng)萬城的主要宮殿西宮位于內城西南部,今統(tǒng)萬城西城南部中央有高大的臺基遺址,為城內最高之建筑遺址,應當就是當時西宮正殿即路寢(永安殿、永安臺)所在。統(tǒng)萬城內城(西城)的東南部另有一個東宮,西宮之北有別殿,離宮在城南,西宮之中還有溫宮、涼殿,社、稷在內城(西城)之南部,內城北部為苑囿區(qū)。至于外郭城(東城),目前僅可推測其東部偏北處有一宮署區(qū)存在,居民區(qū)估計主要是在該城的西部及南部。統(tǒng)萬城的城市形態(tài)與內部布局,很明顯是受到了漢長安城即后秦長安城的深刻影響。

關鍵詞統(tǒng)萬城城市形態(tài)城市布局

一統(tǒng)萬城與奢延城、大城之關系

奢延城為西漢上郡奢延縣之治所,東漢因之,漢末廢。關于漢奢延城與十六國時期赫連勃勃大夏國統(tǒng)萬城之關系,北魏酈道元《水經·河水注》云

“(奢延水)出奢延縣西南赤沙阜,東北流……俗因縣土,謂之奢延水,又謂之朔方水矣。東北流,逕其故城南,王莽之奢節(jié)也。赫連龍升七年,于是水之北,黑水之南,遣將作大匠梁公叱干阿利改筑大城,名曰統(tǒng)萬城.蒸土加功,雉堞雖久,崇墉若新?!?/p>

根據以上記載,侯仁之教授認為“統(tǒng)萬城也正是因漢代的奢延城之舊而‘改筑’的”①。王北辰教授亦持同樣的觀點,并考證說:“文中既云‘改筑大城’,同時在二水之間又未另記有奢延縣城,足證統(tǒng)萬城乃漢奢延縣城之“改筑”②。另外,上世紀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系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計劃(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代都城內部空間結構及其演變研究”成果。

①侯仁之:《從紅柳河上的古城廢墟看毛烏素沙漠的變遷》,《文物》1973年第1期。

②王北辰:《毛烏素沙地南沿的歷史演化》,《中國沙漠》1983年第4期。

年代統(tǒng)萬城曾出土了“西部尉印”銅印1枚,方形,橋鈕,每邊長2.3厘米、高1.8厘米,陰刻印文,篆體,銅印形制與印文典重說明其為漢代文物。有學者據《漢書·百官公卿表》“郡尉,秦官,掌佐守武職甲卒”的記載并結合上引《水經注》之文認為統(tǒng)萬城就是由奢延故城改筑而來,并且漢代“上郡西部尉駐奢延城”①。

筆者認為,從《水經注》記載來看,統(tǒng)萬城是由漢奢延城改筑而來的,這一點當無庸置疑。不過,在十六國時期,大城之名屢見于史書之中,其與《水經注》中的“改筑大城”之“大城”有無關系呢?《晉書·赫連勃勃載記》云

“(姚興)以勃勃為持節(jié)、安北將軍、五原公,配以三交五部鮮卑及雜虜二萬余落,鎮(zhèn)朔方。時河西鮮卑杜侖獻馬八千匹于姚興,濟河,至大城,勃勃留之,召其眾三萬余人偽獵高平川,襲殺沒奕千而并其眾,眾至數萬.義熙二年,僭稱天王、大單于,赦其境內,建元曰龍升,署置百官。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國稱大夏?!?/p>

“勃勃又攻興將金洛生于黃石固,彌姐豪地于我羅城,皆拔之,徙七千余家于大城,以其丞相右地代領幽州牧以鎮(zhèn)之?!?/p>

“勃勃又攻興將姚壽都于清水城,壽都奔上圭下,徙其人萬六千家于大城。”②

關于赫連夏國境內大城之具體地點,史念海教授考證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杭錦旗東南”③,侯甬堅教授等則認為大致“位于(鄂爾多斯)高原偏南處”,并說“此城與統(tǒng)萬城的關系尚不清楚”④。但清人洪亮吉則另有說法,他在所著《十六國疆域志》中考證夏國所置之幽州沿革時云

“幽州:《晉書·地理志》赫連勃勃僭號子統(tǒng)萬,是為夏。置幽州牧于大城。崔鴻《十六國春秋·夏錄》河西鮮卑杜客獻馬八千匹于姚興,濟河,至大城。《晉書·載記》勃勃攻姚興將金洛生于黃石固,彌姐豪地于我羅城,皆拔之,徙七千余家于大城,以其丞相右地代領幽州牧以鎮(zhèn)之。勃勃又攻興將姚壽都于清水城,壽都奔上邽,徙其人萬六千家于大城。酈道元《水經注》赫連龍升七年改筑大城,名曰統(tǒng)萬。案此則統(tǒng)萬城即大城。勃勃既以幽州牧鎮(zhèn)大城,則改筑統(tǒng)萬后亦屬幽州可知?!稌x地志》先言僭號子統(tǒng)萬,后言置幽州牧于大城。二語微誤??甲越y(tǒng)萬建后,《夏錄》及《載記》不更言及大城,是大城為統(tǒng)萬之一證。道元所言真可據矣。”⑤

筆者認為,洪亮吉力主大城即是統(tǒng)萬城,論據充足,大致是可信的。酈道元在《水經注》中稱當時的奢延城為“故城”,熊會貞解釋說:“漢縣屬上郡.后漢因之,漢末廢。在今懷遠縣西北鄂都斯界內。”⑥實際情況應是東漢以后,奢延縣廢,但其城仍存,十六國后秦時期為赫連勃勃所據占,名之為大城,后來在龍升七年經改筑擴建更名為統(tǒng)萬城。所謂奢延城、大城、統(tǒng)萬城三者之間的承襲關系非常清楚,均在一地,只是不同時期的名稱而已。另外,《水經注》中的“改筑大城”一語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僅僅將漢奢延故城(大城)擴大,而極有可能是在故城之西或西部另筑新城。當時的統(tǒng)萬城實際上指的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戴應新執(zhí)筆):《統(tǒng)萬城城址勘測記》,《考古》1981年第3期;戴應新:《大夏統(tǒng)萬城考古記》,臺灣《故宮學術季刊》1999第17卷第2期。

②《晉書》卷130《赫連勃勃載記》。

③史念海:《十六國時期各割據霸主的人口遷徙(下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年第4輯。

④侯甬堅、周杰、王燕新:《北魏(AD386—534)鄂爾多斯高原的自然一人文景觀》,《中國沙漠》2001年第2期。

⑤《十六國疆域志》卷16《夏國》。

⑥《水經注疏》卷3《河水3》熊會貞按語。

是這個新城,其遺址即今西城?!稌x書·赫連勃勃載記》云統(tǒng)萬城共有四門,“南門曰朝宋,東門曰招魏,西門曰服涼,北門日平朔”,正可在今西城四門遺址找到對應關系。史稱統(tǒng)萬城“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廣十步,宮墻五仞,其堅可以礪刀斧。臺榭高大,飛閣相連,皆雕鏤圖畫,被以綺繡,飾以丹青,窮極文采”①,也只能在現在西城遺址得到充分的印證。考古實測“西城基厚約16米,加上馬面長度可達30余米”,“東城基較薄,厚6—12米”;“西城夯層薄,層次绖密,夯打堅實,最為牢固”②,顯然與東城非同一期工程。這些都充分說明當時“改筑大城”的主要工程是新修一個內城,亦即現在尚清晰可辨的西城。有人據“西部尉印”銅印是在統(tǒng)萬城垣的夯土中發(fā)現的,繼而斷定“這說明筑統(tǒng)萬城時,將原奢延城破壞,所以在統(tǒng)萬城里完全看不到奢延城的蹤跡了一。筆者不大同意這樣的觀點,如果說是修筑統(tǒng)萬城時“將原奢延城破壞”,恐怕也僅限于奢延故地(即大城)的西部或者西城墻,現存的統(tǒng)萬城遺址的東城之東、北、南諸墻估計仍是漢奢延城的舊規(guī)。

二統(tǒng)萬城的城市形態(tài)關于統(tǒng)萬城的城市形態(tài),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認為該城有三重城垣,即整個統(tǒng)萬城是由外郭城、東城、西城三部分所組成。三重城垣之說為清道光年間陜西省榆林府懷遠縣(民國3年更名為橫山縣)知縣何丙勛所首倡,何氏在其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呈給榆林知府徐松的調查報告即《復榆林徐太守松查夏統(tǒng)萬城故址稟》(下簡稱《何氏調查報告》)中稱:“其地有土城,周圍三重,俱用土筑。渡無定河,西行二里許,進頭道城,又西半里,進二道城,又西數十武,進三道城?!雹?956年9月,由陜西文物管理委員會、博物館組織的陜北文物調查征集組對“統(tǒng)萬城”進行了初步調查,調查報告中采用了何丙勛三重城垣之說,在俞少逸執(zhí)筆的報告中稱:“‘統(tǒng)萬城’遺址,大部分被流沙掩沒。城的方位,坐西北向東南(南偏東四十度)?,F在比較顯著的有內城和二道城;外城遺址據說在內城之北約六里,東南約二里,均尚有一小段?!雹荽苏f分別將何氏調查報告中頭道城、三道城認定為統(tǒng)萬城的外城與內城,但對于二道城的性質則未作進一步的說明。1975年至1977年考古學家戴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魏書》卷95《鐵弗劉虎傳》;《北史》卷93《赫連屈丐傳》。②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戴應新執(zhí)筆):《統(tǒng)萬城城址勘測記》,《考古》1981年第3期。③戴應新:《大夏統(tǒng)萬城考古記》,臺灣《故宮學術季刊》1999第17卷第2期。④張穆:《蒙古游牧記》卷6《內蒙古伊克昭盟游牧所在》。又,何丙勛的“稟”文亦收于楊江《河套圖考·夏州城考》和民國《橫山縣志》卷4《藝文·雜記》,唯文字稍異,“稟”文中無“其地有土城,周圍三重,俱用土筑”之句,但“稟”文之后的“楊江附記”中則明確稱“西土地有白土城三層”,為“夏州舊都”。另據侯甬堅新近的研究成果,認為此“稟”文原作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為何氏為答復前任榆林知府李熙齡為修《榆林府志》事的詢問“夾單”而專門進行實地踏勘后所作的調查報告(詳參侯甬堅:《道光年間夏州城故城(統(tǒng)萬城)的調查事由》,載侯甬堅、李令福編:《走向世界的沙漠古都——統(tǒng)萬城》,《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6月專輯)。但楊江《河套圖考·夏州城考》的題目下明確注有“壬寅復李太守夾單”字樣,壬寅年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所以筆者估計何氏考察統(tǒng)萬城的時間當是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而相關調查報告之最終完成與呈交李知府的時間則要稍晚一些,這可能也是辛丑年(1841)秋李知府鐫刻《榆林府志》時未將何氏調查統(tǒng)萬城的報告收進去的一個原因。至于道二十五年(1845年)何氏呈給新任榆林知府徐松的調查報告即《復榆林徐太守松查夏統(tǒng)萬城故址稟》,很明顯是原調查報告即“王寅復李太守夾單”的修改稿,這正是后來形成了不同版本的何氏調查報告的真正原因。⑤陜北文物調查征集組(俞少逸執(zhí)筆):《統(tǒng)萬城遺址調查》,《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第10期。新曾先后三次到現場考察,他在有關調查報告中認為統(tǒng)萬城“城址基本上在一個平面上,西北略高.分為外郭城、東城和西城,群眾稱為頭道城、二道城和三道城。外郭城依無定河北岸原邊地勢,呈西南——東北走向,然后西折,趨向東城北垣,破壞嚴重,僅留斷斷續(xù)續(xù)地幾段略高于地面的殘跡,輪廓不大清楚。從其斷垣走向和城址內瓦礫、骨渣分布范圍判斷,外郭城面積比東西城略大”①。在后來的論文中,戴應新先生明確說“統(tǒng)萬城由外廓城和東西二內城構成多重的城堡工事,由東往西依次為外廓城、東城、西城,即當地人所謂的頭道城、二道城與三道城”②。戴氏的觀點影響很大,現在學術界普遍采用的就是他的說法。然而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新近鄧輝等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利用大比例尺彩紅外航空影像判讀、歷史文獻分析和實地考察等研究手段對統(tǒng)萬城的城市形態(tài)進行了綜合研究,初步復原了統(tǒng)萬城的城市形態(tài)和內部結構,提出了一系列與前人頗有不同的看法。經過將航空影像所顯示的情況與何氏調查報告中提到的三道土城比照,鄧文推定何氏所說的頭道城就是東面的土城,該城應為統(tǒng)萬城的外郭城;二道城則是西面的土城,該城應為統(tǒng)萬城的內城(或皇城);何氏報告中提及的第三道土城,在影像上反映的不太明顯。從航空影像上看,統(tǒng)萬城的北部絕無任何古城的蹤址,統(tǒng)萬城以東、無定河北岸的土墻殘基,當屬于另外一組建筑,而不是何氏所說的頭道城。仔細推敲何氏報告中三個土城的方位與前后順序,第三道城應該位于西城東墻以西不遠,即位于內城(西城)的西半部,應是“統(tǒng)萬城的宮城”③。鄧輝等提出的新說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張穆《蒙古游牧記》所引何丙勛的調查報告中說“渡無定河,西行二里許,進頭道城,又西半里,進二道城,又西數十武,進三道城”④。戴應新先生稱統(tǒng)萬城“外廓城、東城、西城,即當地人所謂的頭道城、二道城與三道城”⑤,但他指認的“外郭城依無定河北岸原邊地勢,呈西南——東北走向,然后西折,趨向東城北垣”⑥,顯然不是何氏說的“渡無定河,西行二里許”見到“頭道城”。何氏說頭道城“又西半里,進二道城”,這里的“二道城”應該是指現在西城東垣,今實測東城南垣551米、北垣504米,均超過一里,約是何氏所記里數的兩倍,但這既可能是何氏記載有錯誤,也可能與何氏入城路線有關.何氏說二道城“又西數十武,進三道城”,清代一武約為2.5尺,十武為25尺(約8米強),所以鄧輝等認為“數十武的距離,則為幾十米的樣子,即第三道城墻與第二道城墻相距約為幾十米”⑦。不過楊江《河套圖考·夏州城考》和民國《橫山縣志》所引何丙勛調查報告異文說從二道城“又一二箭許進三道城”,可見二道城與三道城之間的距離當在100米左右,比鄧文推測的數據要大一些。但即使如此,也遠遠小于東城的東西寬度,這說明戴應新先生將東城與西城比定為何氏所說的二道城與三道城在里數上完全是講不通的。總體上看來,現在的東城、西城與何氏報告中頭道城、二道城、三道城的關系,基本上可采用鄧輝等先生的新說(參表1),亦即其分別指的是外郭城、內城和宮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戴應新執(zhí)筆):《統(tǒng)萬城城址勘測記》,《考古》1981年第3期。②戴應新:《大夏統(tǒng)萬城考古記》,臺灣《故宮學術季刊》1999第17卷第2期。③鄧輝、夏正楷、琫瑜:《利用彩紅外航空影像對統(tǒng)萬城的再研究》,《考古》2003年第1期。④楊江《河套圖考·夏州城考》和民國《橫山縣志》卷4《藝文·雜記》所引何丙勛《復榆林徐太守松查夏統(tǒng)萬城故址稟》作:“計渡無定河即登彼岸,西行二里許進頭道城,又西半里進二道城,又一二箭許進三道城?!雹荽鲬拢骸洞笙慕y(tǒng)萬城考古記》,臺灣《故宮學術季刊》1999第17卷第2期。⑥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戴應新執(zhí)筆):《統(tǒng)萬城城址勘測記》,《考古》1981年第3期。⑦鄧輝、夏正楷、琫瑜:《利用彩紅外航空影像對統(tǒng)萬城的再研究》,《考古》2003年第1期。

三統(tǒng)萬城東城與西城的城垣、馬面和城門問題關于統(tǒng)萬城遺址東城與西城的城垣、馬面和城門問題,目前所見的有關調查報告記載的數據頗多分歧。俞少逸在1957年調查報告中稱:“二道城在東面存有五○六公尺的城址,南面及西北角都尚存有痕跡。其中唯有內城城址最為顯著。城址南北長五二七·一公尺,東西長六○八·九公尺(北城壁多一曲折,所以北壁的東西長度應當再加上四○·三公尺),略成方形”;“(內城)城址一周和城連接的墩臺還很多,計東面十一座,西面八座,北面六座,南面十一座。東南北三面的二十八座,都不甚顯著,只有西面七座很突出,距城壁稍遠,遺址尚高可十公尺上下”①。此報告只提到了統(tǒng)萬城“二道城”(即現在通常說的“東城”)東面城垣城墻長度和“內城”(即“西城”)各壁城墻長度與馬面的數據,各城城垣資料不全,亦未有各城城門的調查資料。1975年至1977年間,戴應新曾三次到統(tǒng)萬城遺址考察,所以記載的數據更全面和準確一些,他在有關調查報告中稱東、西城周長與各垣長度為:“東城,周長2566米,其東垣長737米、西垣774米、南垣551米、北垣504米;西城,周長2470米,其東垣長692米、西垣721米、南垣500米、北垣557米?!眻蟾嬗址Q:“西城四面各有城門一道,南門名朝宋門,東門名招魏門,西門名服涼門,北門名平朔門。南、北、東三門俱圮毀僅存基址輪廓,西門甕城宛然尚存,門道寬3米。東城北垣無門,東垣有一門道,南垣情況不明,西垣則共招魏門與西城交通”;“城址外面加筑馬面,由于各垣長度不同,馬面有多有少,如西城北垣有馬面十座,南垣八座,東城北垣僅七座”②。關于西城的城門與馬面,戴應新先生在另外的報告中又補充說:“西城四面各有城門一座,南、東門俱毀圮僅存基址,西門和北門甕城尚存其輪廓,門道各寬三公尺。城址四垣之____________________①陜北文物調查征集組(俞少逸執(zhí)筆):《統(tǒng)萬城遺址調查》,《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第10期。②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戴應新執(zhí)筆):《統(tǒng)萬城城址勘測記》,《考古》1981年第3期。外加筑馬面,西城馬面較密,如東西和北垣各有一○座,南垣八座。”①稍事比較就不難發(fā)現,俞氏的調查報告與戴氏的調查報告的有關數據出入頗大,如俞氏報告中說“二道城”(東城)東垣長506米,而戴氏記為737米,其間相差竟達231米。統(tǒng)萬城的城垣系由艱硬的白土夯筑而成,遺址雖經干余年風雨滄桑,基本保存完好,除東城南垣為流沙所掩蔽外,其余各城垣輪廓基本上都是可以辨識的,前往實地調查應該得出大致略同的數據,而不致于有太大的出入。俞氏的調查資料之所以與后來的調查資料出入較大,據筆者分析主要是方位判斷失誤所造成的。按俞氏調查報告稱統(tǒng)萬城遺址是“在無定河的東北岸,城址的東北數里有淖泥河,向東南流入無定河。在城址上環(huán)顧四周,西南一帶綿延著低平的沙丘,東北則是無邊的沙漠”,但現在普遍的看法是認為統(tǒng)萬城遺址在無定河的北岸或西北岸。由于方位感的偏差,統(tǒng)萬城的東、西二城可能被認為是南、北關系,這從俞氏報告中沒有采用東、西城說法并且認為最高的墩臺(角樓)在內城西北角(其實是在西南角)②,就可以得到印證。所以俞氏所說的二道城東垣實際上相當于東城的北垣,內城的東、南、西、北諸垣實際上相當于西城的北、東、南、西諸垣。這樣經過方位調整后,俞氏報告中有關各城垣長度的調查數據與后來戴氏報告中調查數據之間的出入就要小一些了(參表2)。應該承認,由于毀圮和風沙掩蓋等多種因素,相對于城垣方位和城垣長度來說,統(tǒng)萬城的馬面數目和城門位置更難準確無誤地作出判斷。如俞氏報告中說“內城”(西城)北垣馬面6座,而戴氏記為10座,相差就十分懸殊。即使按照前述方案,將俞氏報告中說“內城”(西城)的東、南、西、北諸垣調為北、東、南、西諸垣,馬面數目仍差異較大。新近鄧輝等從航空影像判讀出西城的馬面數目為:南墻9個、東墻14個、北墻11個、西墻9個③,與戴氏報告的數據相比較,南、東、北三墻分別多1個、4個和1個,而西墻則少1個,其中西墻馬面數據差距最大(參表3),如與俞氏報告相比較,則又相差8個,其馬面數目竟是后者的2.3倍④。看來統(tǒng)萬城的馬面數目還有待進一步的調查勘測。關于統(tǒng)萬城的城門。俞氏調查報告未曾涉及,戴氏調查報告則確認西城有東、南、西、北四門,東城有東、西二門,其中西門與西城共用。各門的具體位置,戴氏在地圖中也作了相應的標識(未標東城東門)。據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統(tǒng)萬城“羅城東門曰鳳陽。本有三門,夷人多尚東,故東向開。”⑤這里所謂的“夷人”未明所指,按北宋前期統(tǒng)萬城(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戴應新:《大夏統(tǒng)萬城考古記》,臺灣《故宮學術季刊》1999第17卷第2期。②需翠指出的是,統(tǒng)萬城遺址在陜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鄉(xiāng)白城子村,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qū)烏審旗接界,加之通往統(tǒng)萬城的小路頗為曲折而造成的方位感偏差,不少學者在早期的考察過程中也曾將屬于陜西省靖邊縣境的統(tǒng)萬城誤認為是在內蒙古自治區(qū)烏審旗境內,或將統(tǒng)萬城西城遺址西南角的角樓誤認成是西北角的角樓。參見侯仁之:《從紅柳河上的古城廢墟看毛烏素沙漠的變遷》,《文物》1973年第1期;王北辰:《毛烏素沙地南沿的歷史演化》,《中國沙漠》1983年第4期;朱士光:《開拓統(tǒng)萬城研究新領域的一次考察——記侯仁之教授1964年夏率歷史地理考察小組對毛烏素沙漠與統(tǒng)萬城的考察》,載侯甬堅、李令福編:《走向世界的沙漠古都——統(tǒng)萬城》,《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6月專輯;史念海:《黃土高原考察瑣記》,《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年第3輯。③鄧輝、夏正楷、琫瑜:《利用彩紅外航空影像對統(tǒng)萬城的再研究》,《考古》2003年第1期。④上引鄧文在注釋中稱:“由航空影像判讀出的馬面數目與1957年的考古調查所得數字不盡一致,其中北墻、西墻的數字一致,南墻多出1個,東墻則多出2個?!钡珜嶋H情況是各墻馬面數字均不一致,前氏報告方位修正后的數字也是如此,見表3。⑤《太平寰宇記》卷37《夏州》。州城)為黨項李氏政權所占據,有可能指的就是黨項羌人,因赫連勃勃為匈奴族,古人往往以“胡人”相稱匈奴人,與西來的黨項羌人是有些不同的。如果此說不誤的話,則赫連勃勃改筑統(tǒng)萬城時,應是將漢奢延城或十六國時期大城的主體部分改造為外郭城即羅城,估計當時的外郭城原有三個城門,除東、西二門,應該還有一個南門,其中西門與內城東門共有,唐末五代宋初之際為了軍事防御方面需要,封閉了南門,從而改變了統(tǒng)萬城外郭城即今東城的城門布局情況。據《資治通鑒》卷254、《新唐書·黨項傳》,隋唐之際,原居青海、甘南的黨項羌人,因受吐蕃勢力之逼,大舉內遷,占據夏州一帶者號乎夏部,唐末時其首領拓思恭率兵助唐鎮(zhèn)壓黃巢起義有功,于公元881年被唐僖宗擢為夏州節(jié)度使,賜皇姓李氏,封夏國公,管轄夏、綏、銀、靜、宥五州之地。從此夏州李氏便儼然成為割據一方的藩鎮(zhèn)勢力。五代時期,夏州城數度被中原政權的軍隊所圍,所以城池的防守任務很重。除西城外,東城也是防御的重點。最近統(tǒng)萬城出土的《故大宋定難軍管內都指揮使康公墓志銘》就提及墓主康公之祖文義就曾任“東城副兵馬使”①,東城南門封閉的時間應以五代時期的可能性最大。目前東城南垣為流沙所掩蓋,城垣已不甚清楚,但以后如果認真發(fā)掘,或許能找到十六國時期統(tǒng)萬城外郭城南門的部分遺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戴應新:《有關黨項夏州政權的真實記錄——記故大宋定難軍管內都指揮使康公墓志銘》,《寧夏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

四統(tǒng)萬城宮城的范圍與永安殿的位置前已述及,鄧輝等最早提出現在的西城為統(tǒng)萬城內城(皇城),而宮城在內城之西半部的說法。按道光年間何丙勛在其調查報告中曾說三道城“北頭有白土坡,似系宮殿之基”,鄧輝等認為:“航空影像上反映出西城的西半部為一流沙所覆蓋的高地,仔細辨認尚可隱隱看出一些規(guī)則的城墻痕跡,東側城門的甕城遺跡也隱約可辨。從這一片高地東側到西城的東墻,只有很短的距離,與何氏所言‘數十武’的情況正相合。此處高地,應即何氏所言之第三道城。何氏報告中提到的‘鼓樓’遺跡就位于這處高地的東南面(‘鐘樓’遺跡已不可見),而所謂白土坡等宮殿遺跡當覆蓋于流沙之下。這個現在被流沙所覆蓋的第三城,應該說是赫連勃勃時修筑的統(tǒng)萬城宮城?!雹汆囄恼J定宮城在西城西半部的另一個理由是史書中有關統(tǒng)萬城“西宮”的記載。據《資治通鑒》記載,元嘉三年(426年)“魏主行至君子津,會天暴寒,冰合,戊寅,帥輕騎二萬濟河襲統(tǒng)萬。壬午,冬至,夏主方燕群臣,魏師奄至,上下驚擾。魏主軍于黑水,去城三十馀里。夏主出戰(zhàn)而敗,退走入城。門未及閉,內三郎豆代田帥眾乘勝入西宮,焚其西門;宮門閉,代田逾宮垣而出”②。鄧文據此認為:“既然稱西宮,當位于內城之西,而且此西宮必定緊靠內城城墻,魏兵才有可能乘隙攻進,并且在宮城城門關閉的情況下,越墻而出?!被谶@樣的認識,鄧文在附圖中即將宮城繪在西城的西半部的中間偏北處,宮城緊靠西城西墻。這個新說法有一定的學術影響,最近有人就略從其說而發(fā)揮之,認為統(tǒng)萬城“西城西北部為宮城”③。然而在筆者看來,鄧文關于宮城在內城之西半部的說法大致可從,但宮城具體的位置與范圍卻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據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統(tǒng)萬城“其城南門曰朝宋,北門曰平朔,東門曰招魏,西門曰服涼,其子城在”④。此處的子城就是宮城,可見宮城在西城西門附近當了無疑義。據戴應新執(zhí)筆的《統(tǒng)萬城城址勘測記》中附圖所示,西城南、北二門皆在城垣偏東處,東門在東城垣中部,西門在西城垣南段中部,東城東城門未標出。鄧文的有關附圖與戴文附圖相比,西城“南門、西門的位置大體一致,而東門、北門的位置相差較大”⑤,具體地說就是將西城東門確定在東垣中部稍偏北處,北門則確定在北垣中部稍偏西處,東城東門確定在東垣中部稍偏北處,與西城東門、宮城東門呈一條直線。既然鄧文與戴氏報告一樣認為西城西門是在西垣偏南處,所以宮城應當在西城西南部,并且緊靠西門以及西垣南段與南垣西段才合理一些。在鄧文的附圖中,宮城的西垣與西城(內城)西垣共之,沒有單獨的城垣,東垣位于西城(內城)中部略偏東處,經過其所認定的宮城“東側城門的甕城遺跡”,北垣位于西城(內城)北半部居中略偏南的位置,南垣位于西城(內城)南半部居中的位置,鼓樓遺址繪在宮城南垣之南。這樣的認定,可能與實際情況有較大的偏差。至少鄧文附圖中所繪的宮城東垣就明顯有些偏西了,從其附圖中看,宮城東垣距西城(內城)東垣的距離至少在200米以上,遠遠大于道光年間何丙勛在其調查報告中所說三道城與二道城相距“數十武”(前引鄧文釋為“約為幾十米”,實際可能當在100米左右)之距離。當然,從有關文獻記載來推測,鄧文附圖中所繪的宮城西垣、南垣與北垣位置也有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鄧輝、夏正楷、琫瑜:《利用彩紅外航空影像對統(tǒng)萬城的再研究》,《考古》2003年第1期。②《資治通鑒》卷120。③陜西省古建設計研究所:《統(tǒng)萬城遺址保護規(guī)劃大綱》,載侯甬堅、李令福編:《走向世界的沙漠古都——統(tǒng)萬城》,《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6月專輯。④《太平寰宇記》卷37《夏州》。⑤鄧輝、夏正楷、琫瑜:《利用彩紅外航空影像對統(tǒng)萬城的再研究》“附記”,《考古》2003年第1期。其實,統(tǒng)萬城宮城的位置、四垣之范圍乃至整個內城的建筑布局情況,看來僅憑彩紅外航空影像來復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應當從歷史文獻中再發(fā)掘更多的信息并結合考古建筑遺址進行準確的判斷.真興元年(419年)統(tǒng)萬城“宮殿大成”,赫連勃勃刻石城南,頌其功德,石刻今已不存,但由秘書監(jiān)胡義周所作的頌文則收于《晉書·赫連勃勃載記》之中,頌文云:“……乃遠惟周文,啟經始之基;近詳山川,究形勝之地,遂營起都城,開建京邑。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高隅隱日,崇墉際云,石郭天池,周綿千里。其為獨守之形,險絕之狀,固已遠邁于咸陽,超美于周洛。若乃廣五郊之義,尊七廟之制,崇左社之規(guī),建右稷之禮,御太一以繕明堂,模帝座而營路寢,閣闔披霄而山亭,象魏排虛而岳峙,華林靈沼,崇臺秘室,通房連閣,馳道苑囿……營離宮于露寢之南,起別殿于永安之北。高構千尋,崇基萬仞……溫宮膠葛,涼殿崢嶸……崇臺霄峙,秀闊云亭。千榭連隅,萬閣接屏。晃若晨曦,昭若列星。離宮既作,別宇云施。爰構崇明,仰準乾儀。懸甍風閱,飛軒云垂。溫室嵯峨,層城參差……義高靈臺,美隆未央……”上引胡義周頌文不無文學上的夸大之辭,但所述基本史實當多有所本。頌文涉及統(tǒng)萬城的地理位置與周圍形勝,城垣規(guī)模與形制,但更多的則是對宮室建筑、離宮別宇、池沼園林的生動描述。頌文中提及許多統(tǒng)萬城建筑實體名稱,如社、稷、明堂、路寢、永安(殿)、離宮、別殿、溫宮、涼殿等等,大致都可以推測其具體位置。當然要推測這些建筑的位置,關鍵還是要正確理解頌文中的“美隆未央”一語。按《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史臣的贊文曾稱赫連勃勃“遂乃法玄象以開宮’擬神京而建社,竊先王之徽號,備中國之禮容”。這里的所謂“神京”,當是指赫連勃勃致北涼主沮渠蒙遜盟書所說的“二都神京”①,亦即長安和洛陽。當然,赫連勃勃起事前后主要是與后秦打交道,后來還攻占后秦都城長安,對長安的情況比較熟悉而且相當羨慕②,而洛陽時已屬于北魏,勃勃未曾去過,對其都城形制并不清楚,所以所謂“遂乃法玄象以開宮,擬神京而建社”當主要是參照漢長安城即后秦長安城模式營建自己的都城與宮室,胡義周頌文中的“美隆末央”一語也透露出赫連勃勃模長安城建都而又欲在某些方面超過之的初衷。眾所周知,漢長安城內宮室頗多,未央宮在城東南,為漢帝之正宮;長樂宮在城東南,主要是后妃所居。除未央、長樂兩大宮殿群之外,未央宮北又有桂宮和北宮,長樂宮北又有明光宮,皆屬別殿性質。東漢遷都洛陽之后,長安宮室建筑多有損毀,但城內主要宮殿基礎仍在,十六國時各割據政權也不同程度地整修過宮室建筑,如劉曜以長安為都時,曾建光世殿和紫光殿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晉書》卷130《赫連勃勃載記》。②據《晉書》卷130《赫連勃勃載記》,勃勃攻下長安以后,即帝位于灞上,頗慕“長安累帝舊都,有山河四塞之故”,時群臣勸都長安,但他擔心北魏進攻北京統(tǒng)萬城,遂還都統(tǒng)萬城,而于長安置南臺(相當于陪都),留長子璝領南臺尚書事以鎮(zhèn)之。另據《太平御覽》卷127《偏霸部11》引崔鴻《十六國春秋·夏錄》,赫連勃勃于真興二年(410)十月“起沖天臺于統(tǒng)萬城南山,欲登之以望長安”。其對長安之向往由此可見一斑。③《晉書》卷103《劉曜載記》。后趙石虎曾城長安未央宮①。前秦苻健時長安城內有“小城”,又有太極前殿、東宮、東掖門和端門②,后秦姚興時有太極前殿、西宮、武庫、東宮③.據史念海教授研究,前秦時的太極前殿“應在未央宮中”,“所謂東宮當指長樂宮而言,東掖門也應是未央宮的東闕”,后秦時的武庫“極有可能就是漢時武庫舊址”,“姚興時的西宮和東宮當是當時未央宮和長樂宮。西宮和東宮的名稱當是其時俗稱,隨其方位所在而賦予以普通稱謂”④。湊巧的是,赫連勃勃的統(tǒng)萬城中也有西宮之名,這很明顯是借鑒了后秦未央宮的命名原則,筆者前文推定此宮在統(tǒng)萬城西南部,看來還是相當可信的。正因為統(tǒng)萬城的主要宮殿位于內城西南部,所以盡管該城四隅皆有高大的角樓,四面城垣密設馬面,但現在統(tǒng)萬城西城遺址中唯西南隅角樓最為高大壯觀,南墻9個馬面規(guī)模最大(估計即《水經·河水注》中所說的“九堞樓”),保存也最完好,這顯然是為了加強宮城的防御而進行的特殊安排。根據考古發(fā)掘資料,漢長安城未央宮宮城四角修建了角樓,但“從勘探了解到只有西南角樓基址保存尚好”,角樓基址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區(qū)三橋鎮(zhèn)車劉村北,其西南兩側為漢長安城的西南二城墻,角樓基址夯筑,平面呈曲尺形⑤。漢長安城未央宮宮城唯西南角樓基址保存完好的原因考古工作未作過多的說明,依筆者意見,這應當與原來宮城西南角樓比其它角樓更為高大堅固不無關系。赫連勃勃的統(tǒng)萬城四隅角樓中以西南角樓最為高大,當是模擬了漢長安城的做法。另外,緊鄰統(tǒng)萬城西城(內城)西南角樓的南垣的兩個馬面不僅非常高大壯觀,而且皆有豎坑,其中WSD1號馬面豎坑中曾出土大量糧秣柴草和石英質滾圓石球⑥,兼有軍事倉庫性質,這樣的獨特設計當然也是出于重點防守宮城的需要。要比較客觀地確定統(tǒng)萬城宮城四垣之位置與范圍,確定永安殿(永安臺)的具體位置實是關鍵的一環(huán)。從語句文辭上分析,胡義周在頌文中提到的路寢與永安(殿)當是一回事。路寢之名始見于《詩·魯頌·閟宮》:“路寢孔碩。”《毛傳》:“路寢,正寢也。”《禮記·玉藻》說祭祀:“君日出而視之,退適路寢以清聽政?!笨梢娐穼嬍堑弁跽钏?。史載,真興六年(424年)八月赫連勃勃.臨終之際,“升永安殿,召群臣屬以后事,薨于永安殿”,而勃勃死后,其第三子昌“即位于永安臺”⑦,這可從歷史文獻上證明永安殿確實就是當時統(tǒng)萬城中的路寢。今統(tǒng)萬城西城南部中央有高大的臺基遺址,為城內最高之建筑遺址,應當就是當時西宮正殿即路寢(永安殿、永安臺)所在。新近考古工作者已對此臺基遺址進行了初步發(fā)掘,臺基“為長方形,東西長,南北窄,夯土南緣與西城南垣基本保持平行,結構與西南隅臺相同,即平面呈‘井’字形,相對獨立的夯土塊組成龐大的夯土臺,夯土塊之間自基礎而上有明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晉書》卷106《石季龍載記》。②《晉書》卷112《苻健載記》。③《晉書》卷107《姚興載記》。④史念海、史先智:《說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長安城中的小城、子城和皇城》,《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年第1輯。⑤劉慶柱、李毓芳:《漢長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51頁.⑥戴應新:《大夏統(tǒng)萬城考古記》,臺灣《故宮學術季刊》1999第17卷第2期。⑦《太平御覽》卷127《偏霸部11》引崔鴻《十六國春秋·夏錄》。的縫隙,平夯。夯土臺周圍有厚25厘米左右的踩踏面,之下即為原始沙層。自踩踏面而上,現存夯土臺高近19米①。從現存遺址的形態(tài)與考古發(fā)掘的情況來看,將此臺基斷定為永安殿(臺)遺址還是比較可信的.考古工作者通過發(fā)掘,“發(fā)現永安臺大部已坍塌,坍塌后殘留下人們生活的遺跡,如井、灰坑、柱洞、灶坑等。從地層中出上的遺物分析,永安臺大面積坍塌在宋代以前”②。從相對位置來分析,清道光年間何丙勛在其調查報告中所描述三道城內南面西隅的“鐘樓”遺址當即是這個已經大面積坍塌的永安臺遺址。至于鄧輝等著文中所說“航空影像上反映出西城的西半部為一流沙所覆蓋的高地,仔細辨認尚可隱隱看出一些規(guī)則的城墻痕跡,東側城門的甕城遺跡也隱約可辨”云云是頗值商榷的。中國古代很少有在宮城城門設置甕城的,統(tǒng)萬城內城(西城)高大堅固,角樓山峙,馬面如林,而宮城甚小,哪里有再筑甕城的必要性呢?鄧文在航空影像上辨認出的所謂“甕城遺跡”,其實可能正是當時統(tǒng)萬城別殿的宮垣遺跡而已(詳后)。統(tǒng)萬城實際上是模仿漢長安城而修筑的,宮城位于內城西南部.漢長安城的未央、長樂諸宮城四面皆有完整的城墻,緊鄰大城的宮城諸垣與大城城垣之間是有一定寬度的順城街道相隔開的,這樣的布局完全是出于宮城自身防衛(wèi)的需要③,統(tǒng)萬城的宮城估計亦是如此,其宮城應當有其獨立的四垣。永安殿(臺)為赫連勃勃之路寢(正寢),類似于漢長安城未央宮之前殿,自應在宮城之中。所以可以推測當時宮城的東垣應在現在臺基遺址之東,南垣應在臺基遺址之南,緊臨西城(內城)之南城墻,西垣應緊臨西城(內城)之西城墻,至于其北垣的位置應大致在西城(內城)之中部,而不至于如鄧文附圖中所繪的那樣過于偏北。整個宮城估計呈正方形的形態(tài),如漢長安城未央宮一樣,但規(guī)模較小,邊長估計300—350米左右。關于宮城的城門設置情況,也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前引鄧文附圖中將宮城繪在內城西半部,只有東、南、北三面墻垣,西垣與內城西垣共有,宮城西垣無門,東垣中間稍偏北處開有一門。據《資治通鑒》卷120所記,元嘉三年(426年)夏魏之戰(zhàn)的戰(zhàn)況是:“夏主出戰(zhàn)而敗,退走入城。門未及閉,內三郎豆代田帥眾乘勝入西宮,焚其西門;宮門閉,代田逾宮垣而出?!笨芍敃r的宮城確實是有西城垣的。宮城四垣之中至少有一個“西門”,是臨近內城西門的,至于其東、南、北三垣城門設置情況不明,如依漢長安城未央宮的情況來推測可能也各設有一門。歷史文獻中記載統(tǒng)萬城“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廣十步,宮墻五仞,其堅可以礪刀斧”④。有人據此推測:“若一仞以八尺計,一步以六尺計,則內城墻高約26.7米,墻基厚60米,墻頂厚20米,宮墻則高約13.3米?!雹菘脊艑崪y“西城基厚約16米,加上馬面長度可達30余米”,“東城基較薄,厚6—12米”⑥,與文獻記載出入較大。但宮城墻的高度只有內城的一半,這大概是比較可信的。當時宮城之城墻高度只有內城的一半,墻基、城墻規(guī)模自然都要小許多,這應是宮城遺跡保存不多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邢福來:《統(tǒng)萬城遺址考古發(fā)掘的新收獲》,載侯甬堅、李令福編:《走向世界的沙漠古都——統(tǒng)萬城》,《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6月專輯。②邢福來:《統(tǒng)萬城遺址考古發(fā)掘的新收獲》。③隋唐長安城的宮城、皇城和外郭城雖共有北垣,但城北為禁苑,常人不得隨意出入,宮城的防衛(wèi)亦是相當周密的。④《魏書》卷95《鐵弗劉虎傳》;《北史》卷93《赫連屈丐傳》。⑤鄧輝、夏正楷、王琫瑜:《利用彩紅外航空影像對統(tǒng)萬城的再研究》“附記”,《考古》2003年第1期。⑥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戴應新執(zhí)筆):《統(tǒng)萬城城址勘測記》,《考古》1981年第3期。

五統(tǒng)萬城內城(西城)的其它宮室與苑囿布局

與漢長安城實行多宮制一樣,大夏國的統(tǒng)萬城也是多宮制,除位于內城西南部正宮即西宮而外,還有其它宮室建筑?!顿Y治通鑒》卷120記有西宮之名,當暗示統(tǒng)萬城還應有一個東宮存在。漢長安城之未央宮和長樂宮在前后秦時期分別為西宮和東宮,統(tǒng)萬城的西宮和東宮是模擬漢長安宮室制度而來的。統(tǒng)萬城的東宮不見于史書記載,但卻從考古發(fā)現中可以得到確證。另外,胡義周所作的頌文中也曾提到“營離宮于露寢之南,起別殿于永安之北”,其中的“離宮”與“別殿”也均已找到遺址。

前引戴氏調查報告中認為,可明確斷定為宮殿遺址的有兩處,一處是“在西城東門內偏南,距東垣21米。門向南開,有磚砌臺階。土夯圍墻長80米、寬64米、厚0.8米”,“該殿址西距樓觀臺基不遠,遺物堆積不如那里豐富,又不在中軸線上,可能是主體宮殿的附屬建筑”;另一處是“在東城東部稍偏北,比周圍地面高出兩米。1977年春,大隊深翻土地,拖拉機在此處犁出方形石礎數十個以及瓷高足杯、碗、開元通寶錢等.勘測中,我們又在這里發(fā)現壁畫多塊,確知其為宮殿基址而標入圖中”。此外,有一“臺基在西城南部正中,平面長方形,旁有一井。臺身四周的壁面上有不少粗大椽孔,周圍地面遍布瓦礫,臺基后面和左側沙丘之下,經鉆探也發(fā)現有很厚的瓦礫層,似為大型建筑宮殿的遺跡。臺基可能是位于宮殿前面樓觀建筑的基座”①。這里東城的宮殿遺址的確定有些牽強,筆者懷疑是漢奢延城、十六國大城(幽州)治所以及后來統(tǒng)萬城官署區(qū)所在地.至于“西城東門內偏南”處的宮殿遺址,可能確實存在,應當就是統(tǒng)萬城的東宮所在?!拔鞒悄喜空小钡呐_基最有可能就是史書中所謂的“西宮”所在。至于戴氏調查報告中所說的臺基后面“似為大型建筑宮殿的遺跡”者,當即道光年間何丙勛報告中說的三道城內北頭的“白土坡”,則可能是統(tǒng)萬城的一個“別殿”遺址。漢長安城內西南部的未央宮和東南部的長樂宮在前后秦時期分別為西宮和東宮,漢長安城未央宮之北還有北宮、桂宮等宮殿建筑,很明顯,統(tǒng)萬城的西宮、東宮以及西宮之北的別殿均是模擬漢長安宮室制度而營建的。史載元嘉四年(427年)北魏攻占統(tǒng)萬城后,曾“獲夏王、公、卿、將、校及諸母、后妃、姊妹、宮人以萬數,馬三十馀萬匹,牛羊數千萬頭,府庫珍寶、車旗、器物不可勝計”②,夏王之諸母、后妃、姊妹等估計就居住在東宮之內??脊殴ぷ髡咴诮y(tǒng)萬城西城東南角所發(fā)現的宮殿遺址估計只是當時東宮正殿的遺址,整個宮城的范圍可能還要稍大一些,但其總體規(guī)模要比西宮小許多。從現存宮殿遺址的情況來推測,其形態(tài)則有可能是東西略窄、南北略長的長方形。其開門情況,依照西宮宮門與內城城門的相對關系,估計當至少有一個南門,近內城南門,以便出入。至于西宮之北的別殿,估計是當時內城北部苑囿區(qū)內具有別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