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鄒忌諷齊王納諫》_第1頁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鄒忌諷齊王納諫》_第2頁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鄒忌諷齊王納諫》_第3頁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鄒忌諷齊王納諫》_第4頁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鄒忌諷齊王納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7.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9下第21課

①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yl)麗。朝(zhao)服衣冠,窺(kuT)鏡,謂

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

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日: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第二天),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

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第二天)徐公來,孰視之,自以

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p>

鄒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麗。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

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美?”他妻子說:“您美極了,徐公

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

美,就又問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誰美?”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邊來,鄒忌同他坐著談話。又問他:“我和徐公誰美?"客

人說:“徐公不如您美。”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xì)端詳他,自己覺

得不如徐公美麗;再照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不如。晚上躺著想這件事,

說:“我妻子認(rèn)為我美,是偏愛我;妾認(rèn)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認(rèn)為我美,

是想有求于我?!?/p>

②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

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們都認(rèn)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

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嬪妃和身邊的親信,沒有不偏

愛您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不害怕您的;全國的百姓沒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

來,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③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

寡人者,受中賞;能謗(bang)譏于市朝(chd。),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

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jiGn)進;期(jT)年之后,雖

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齊威王說:“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dāng)面指

責(zé)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上書勸諫我的,可得中等獎賞;在公共場所指

責(zé)譏刺我的過失,傳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獎賞?!泵顒傁逻_,群臣都來

進諫,門前、院內(nèi)像集市一樣;幾個月以后,還偶然有人來進諫;一年以后,

就是想進諫,也沒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到這種情況,都到齊

國來朝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內(nèi)政修明,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zhàn)勝敵國。

一、基礎(chǔ)知識

1.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釋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2.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朝服衣冠原意:衣服。在句中意

思: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吾妻之美我者原意:美麗。在句中意

思:

(3)名詞作狀語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原意:頭的前部;臉。在句中意

思:

(4)動詞的使動用法聞寡人之耳者原意:聽到。在句中意

思:

3.一詞多義

■期服衣冠

(1)朝-于是入朝見威王

一燕、趙、韓、魏聞之,皆萼于齊.

r受上賞

(2)上

上書諫寡人者

'受下賞

(3)下一

令初下___________

4.重點實詞

(1)鄒忌期齊王如速諷:納:諫:(2)鄒忌修八尺

有余:________

(3)而形貌映麗:(4)窺鏡:

(5)我熟與城北徐公美:(6)耳目,客從

外來:

(7)明中余公來:(8)暮摩而思之: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0)于是入

朝加威王:

(1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1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宮婦:左右:莫:(13)王之蔽甚矣:

(14)王曰:“萼?!保?/p>

(15)群臣吏民能期則寡人之過者面刺:刺:—

(16)能諺或于市朝:(17)町町而回避時時:間:—

進:________

(18)期年之后:______(19)里欲言,無可進者:

5.句子翻譯

(1)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帙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課下注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臣誠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9)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10)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問題探究與課后練習(xí)

1.用“/”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最多劃2處)

(1)鄒忌修八尺有余(2)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3)今齊地方千里⑷上書諫寡人者

2.(1)寫出本文中從國內(nèi)外兩個方面表現(xiàn)齊王納諫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的語句。(2017

本溪)

舉一反三:本文運用了諷喻的手法來講治國的道理。文中鄒忌從別人對自己的贊美和奉

承中悟出了治國之理,成功勸誡齊王

",,二;最后達到

“,”的結(jié)果。(用原文語句填空)

(2)鄒忌諷諫的結(jié)果如何?用自己的話概括。

3.“群臣吏民”向齊王進諫的方式依次

是:、、。(用原文詞語回答)(2018青

海省卷)

4.面對妻、妾、客的贊美,鄒忌悟出了怎樣的道理?(2017安順)

5.鄒忌為什么能夠做到不盲目聽取妻、妾、客的贊美之詞?

6.文中齊威王的形象雖著墨不多,僅應(yīng)答過程中一個“善”字的語言描寫,便使齊威王

的氣度、神韻

盡現(xiàn),這一“善”字有什么作用?

7.文中最后一段為什么要寫“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8.鄒忌的勸諫很有藝術(shù)性。他由想到治國理政之事,由

想到齊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見大,極具說服力。(2017蘭州)

9.本文以“鄒忌諷諫”為線索貫穿全篇,分為“”“鄒忌諷諫的內(nèi)

容”和“”三個層次。

10.本文中齊國強國的原因有哪些?(2018撫順)

11.本文情節(jié)可以概括為:三問答一一三類比一一三賞賜一一三變化。試據(jù)此梳理課文內(nèi)

容。(課后習(xí)題)

12.有人稱贊鄒忌能將“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guān)頭,從閨房小語破之”,也有人認(rèn)為他

的勸諫“并無諷王納諫字句”,妙在“蘊藉”。結(jié)合這些評論,具體分析鄒忌是怎樣說服齊

王的,其勸諫藝術(shù)有哪些高妙之處。(課后習(xí)題)

舉一反三(意思是換一種方式提問,答案是一樣的、:鄒忌是怎樣諷諫齊王的?(4分)

13.除了高超的語言藝術(shù),鄒忌勸諫成功還有哪些重要因素?說說你的看法。(課后習(xí)

題)

14.結(jié)合課文分析齊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15.鄒忌對生活小事能“暮寢而思之”,進而“入朝見威王”,最終使齊王納諫。從這

一系列行為中可以看出鄒忌是個什么樣的人?

16.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么?(教參“問題探究”)

17.本文運用了設(shè)喻和舉例的說理方式,請結(jié)合原文進行賞析。

18.齊王納諫使齊國大治,我們能從齊王身上學(xué)到什么?請簡要談?wù)勀愕恼J(rèn)識.(2017

安順)

19.(1)鄒忌進諫齊王,《出師表》中諸葛亮進諫后主劉禪,他們希望達到的共同目的

是什么?他們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這對我們與人交往有何啟示?

(2)鄒忌成功的說服齊王,他的勸說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

20.鄒忌以什么事聯(lián)想到國家政事的?

21.(1)鄒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對自己的評價?

(2)鄒忌認(rèn)為“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3

(3)鄒忌“孰視之”又“窺鏡而自視”“暮寢而思之”,說明他是一個怎樣的人?(3

分)

舉一反三(意思是換一種方式提問,答案是一樣的):

鄒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對眾人不切實際的贊美之辭,他為什么能

夠做到不受迷惑?

⑷鄒忌之智體現(xiàn)在哪里?請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22.文中齊威王和鄒忌,你更欣賞那一位?說說你的看法。(2分)

23.曹劌指揮作戰(zhàn),鄒忌委婉勸諫,結(jié)果怎樣?(4分)(12安徽)

(1)曹劌指揮作戰(zhàn)的結(jié)

果:。

(2)鄒忌委婉勸諫的結(jié)

果:。

24.

(1)根據(jù)語段(一)(二)的內(nèi)容,分條概括齊國能夠“戰(zhàn)勝于朝廷”“強于天下”的原

因。(4分)

(2)國家要強盛,國君的作用十分重要。甲文強調(diào)的

是;乙文強調(diào)的……。

25.鄒忌善于進諫,齊王虛心納諫。請借用《出師表》中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齊王的行

為。(2分)

26.文中齊國“戰(zhàn)勝于朝廷”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下面句中加點詞語,分析齊威王特點。(2分)

王日:“善。”々下令……

28.《鄒忌諷齊士納諫》一文在寫法上很有特點,它是由多個“三”組合而成的。請舉

一例簡要分析這種寫法的好處。(2分)

29.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表達上的作用是?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

矣?!?/p>

30.請舉一個我國歷史上關(guān)于進諫或納諫的事例,并分享一次你生活中成功勸說的經(jīng)

歷。(3分)

31.用常情常理衡量,文中齊王納諫令下達之后的敘述,有夸大事實之處,請找出兩處。

(用原文回答)。(2分)

三、中考真題再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15分)

【甲】

①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跌(yi)麗。朝(zhao)服衣冠,窺(kui)鏡,謂其妻日: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

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第

二天),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p>

日(第二天)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p>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乙】

龐蔥①與太子質(zhì)②于邯鄲③,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p>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薄叭搜允杏谢?,王信之乎?”王

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日:“夫市之無虎明④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⑤

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愿王察⑥之?!蓖踉唬骸肮讶俗詾橹??!庇谑寝o行,而讒言

先至。后太子罷質(zhì),果不得見。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龐蔥與太子質(zhì)于邯鄲》)

[注]①龐蔥:人名,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大臣。②質(zhì):做人質(zhì)。③邯鄲:地名,趙國的都城。

④明:清楚,明白。⑤大梁:地名,魏國的都城。⑥察:觀察,仔細(xì)看,明察。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1)鄒忌修八尺有余一(2)朝

眼衣冠_________

(3)熟視之(4)王值之乎(5)今邯鄲去大梁也遠干

市_________

2.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太子罷質(zhì),果不得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鄒忌運用大量的排比句進行說理,最后得出了“”(用

原文語句填空)的結(jié)論;【乙】文中有一個后世常用的成語是:。(2分)

4.【甲】【乙】兩文中鄒忌和龐蔥的勸說方式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15分)

【甲】

王日:“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

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

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

于朝廷。

【乙】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②者棄市久吾與諸侯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與父老

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

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選自《入

關(guān)告諭》)

[注]①族:滅族。②偶語:兩個人在一起談?wù)?。③棄市:死刑?/p>

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變、安頓不動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

咸陽東。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群臣吏民能現(xiàn)刺寡人之過者__________(2)期年之后__________(3)能諺

電于市朝⑷為父老除害.,(5)待諸侯至而施

血束耳「

2.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齊王虛心納諫,在治理國家上取得了

“,”的成效;【乙】文,劉邦與諸侯的約定是

“(用原文語句填空)(2分)

4.【甲】文中齊威王給群臣吏民下達命令,【乙】文中劉邦入關(guān)前給百姓寫告諭,他們

這樣做各有什么目的?(4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15分)

【甲】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

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

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

于朝廷。

【乙】

齊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

人民給,官無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萬家。召阿大夫,語之曰:“自子

守阿,譽言日至。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昔日趙攻鄴,子不救;衛(wèi)取薛陵,子不知;

是子厚幣③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于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④,

務(wù)盡其情,齊國大治,強于天下。(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

【注】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東平度東南。②毀:誹謗。與后文“譽”意思想對。

③厚幣:豐厚禮品。④飾詐:作假騙人。

L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⑴宮婦左右莫不和王⑵時時而回進_

(3)期年之后??----------(4)自子之居即墨也?(5-)-封---之--萬--家?--

2.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鄒忌的勸諫很有藝術(shù)性,他由想到治國理政之事,由

想到齊威王被蒙蔽,以小見大,極具說服力;【乙】文中,齊威王通過

之事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治國之理。

4.從【甲】【乙】兩段選文來看,“齊國大治”與齊威王的哪些舉措有關(guān)?請概括作答。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15分)

【甲】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

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

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節(jié)選自諸葛亮

《出師表》)

【乙】

王日:“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

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

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

于朝廷。(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10.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1)以光先帝遺德

光:__________________

(2)聞寡人之耳者聞:(3)時時而間進間:

11.翻譯下列語句。(4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3)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2.【乙】文中威王采納了鄒忌的建議,采用分等賞賜的辦法激勵群臣踴躍

進諫,用【甲】文中的四

字詞語表達就是“";【甲】文用"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來預(yù)期察納雅言的效果,【乙】文則用“”來彰顯納諫的最

終效果。(2分)

13.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熱播之后,《中國成語大會》再次掀起人們學(xué)習(xí)漢字、成

語的熱潮。學(xué)習(xí)成語要追根溯源,請從上面兩段文字中各找出一個成語寫在下邊。(2分)

[甲]文:(乙]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諸葛亮和鄒忌都善于勸諫,結(jié)合兩文談?wù)勊麄兊膭裾f藝術(shù)以及對你人際交往的啟示。

(4分)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15分)(12安徽)

曹劌論戰(zhàn)(節(jié)選)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日:“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

敗績。公將馳之。劌日:“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日:“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鄒忌諷齊王納諫(節(jié)選)

于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關(guān)。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譽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

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

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

于朝廷。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齊師敗績。公將歌之馳:⑵一鼓作氣,再而衰

再:。

⑶視其轍亂,望其旗麾靡:⑷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刺:o

(5)里欲言,無可進者雖:。

15.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16.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曹劌論戰(zhàn)(節(jié)選)》第一段,敘述了的經(jīng)過;《鄒忌諷齊王

納諫(節(jié)選)》第一段,鄒忌分析了的原

因。

17.曹劌指揮作戰(zhàn),鄒忌委婉勸諫,結(jié)果怎樣?(4分).

(1)曹劌指揮作戰(zhàn)的結(jié)

果:。

(2)鄒忌委婉勸諫的結(jié)

果:。

參考答案

一、基礎(chǔ)知識

1.“孰”同“熟”,仔細(xì)

2.(1)穿戴(2)認(rèn)為……美(3)當(dāng)面(4)使…“

聽到

3.(1)早晨;朝廷;朝見(2)上等;呈上,進獻(3)下等;頒布,下達

4.(1)諷諫,用含蓄的話委婉地規(guī)勸;接受;規(guī)勸國君、尊長等改正錯誤

(2)身高(3)光艷美麗(4)照鏡子

(5)與……相比怎么樣,表示比較(6)第二天(7)

次日,第二天

(8)睡覺(9)偏愛(10)拜見(11)

真正,確實

(12)宮里侍妾一類女子;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沒有誰(13)所受的蒙蔽

(14)好(15)當(dāng)面指責(zé);指責(zé)(16)指責(zé)譏刺

(17)常常,不時;間或、偶然;進諫(18)滿一年(19)

即使

二、課后練習(xí)及問題探究答案

1.(1)鄒忌/修/八尺有余(2)臣誠知/不如徐公美或臣/誠知/不如徐公

(3)今齊地/方千里或今/齊地/方千里(4)上書/諫寡人者

2.(1)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2)齊王接受了諫言,并發(fā)布政令,廣開言路,懸賞納諫:始而“門庭若市”,

繼而“時時而

間進”,最后“無可進者”;終于“戰(zhàn)勝于朝廷”。

3.面刺上書謗譏于市朝

4.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悟出面對復(fù)雜的社會,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別真?zhèn)危?/p>

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5.因為鄒忌能清醒地認(rèn)識到妻愛他,就偏袒他;妾怕他,就敷衍他;客有求于他,就

奉承他。他不因妻、妾、客的贊美而自喜,而是從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6.(1)說明齊王意識到廣開言路、興利除弊的必要性:

(2)表現(xiàn)了齊王改革的決心之大,也表現(xiàn)了齊威王虛心納諫、廣開言路的胸襟和果

斷賢明的風(fēng)度。

7.寫燕、趙、韓、魏四國前來朝見,從側(cè)面襯托出齊王納諫成效之大,引出“此所謂

戰(zhàn)勝于朝廷”的結(jié)論。

8.生活瑣事(日常小事)自己的受蒙蔽

9.鄒忌諷諫的緣由鄒忌諷諫的結(jié)果

10.(1)齊王賢明善納,開明明智,能夠廣開言路,果斷行事。

(2)大臣敢于進諫,忠君愛國,有勇有謀,善于勸諫。

11.鄒忌與徐公比美的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諷諫齊王的三類比,齊威王納諫

后的三賞,令初下、數(shù)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各國“皆朝于齊”的三變化。

12.

(1)鄒忌采用類比說理、委婉諷諫的方式勸說齊王,他以自己與徐公比美這件日常生

活中的小事設(shè)喻,然后由近到遠、由小到大、由生活瑣事推及治國大事進行類比進諫,啟發(fā)

齊王自己去領(lǐng)悟“王之蔽甚矣”,從而委婉含蓄地勸說齊王應(yīng)廣開言路,興利除弊,以實現(xiàn)

齊國大治。

(2)這種以自身經(jīng)歷切入諷喻正題,自然親切,入情入理,又委婉含蓄,易于為齊王

所接受。

13.

(1)鄒忌善于思考'分析,有敢于擔(dān)當(dāng)?shù)呢?zé)任意識。鄒忌關(guān)心國家大事,能夠深入思

考、分析,由生活瑣事推及國家大事,想到齊王所受之蔽,于是果斷地進行勸諫。

(2)齊王有廣開言路的胸襟和果斷行事的理政智慧。齊王聽了鄒忌的勸諫,馬上“下

令”,并分上、中、下三種不同層面的賞賜,立刻實施,表現(xiàn)出一位封建賢明君王的特點.

14.齊王是一個賢明善納,開明明智,能夠廣開言路,果斷行事君主。

15.細(xì)致入微,關(guān)心國家大事,能夠由自己的生活體驗聯(lián)系到國家大事,是一個有智慧、

有擔(dān)當(dāng)、有愛國情懷的人。

17.鄒忌以自己和徐公比美這件事設(shè)喻,說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由己及君,由生

活瑣事到國事大事進行類比進諫,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18.(1)我們要正確看待別人對自己的贊美或批評;

(2)我們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19.

(1)

①都希望他們的君主能廣開言路,接受意見。(1分)

②鄒忌采用了類比說理、委婉勸諫的方法,用日常生活小事設(shè)喻,由家事到國事,以

小見大,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諸葛亮采用了直言勸諫的方法,以情動人,以理

服人,循循善誘,諄諄告誡。

③啟示:我們說話時要看對象,要講究說話的方式;和別人交往態(tài)度要誠懇、語言要

委婉,要尊重他人,使他人能夠愉快的接受。

(2)鄒忌委婉勸說,能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到啟發(fā)、明白道理,從而愉快地接受

意見。今天的人際交往仍值得借鑒這種做法。

20.一件家庭小事,即:鄒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與徐公誰美的問題。

21.(1)他認(rèn)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梢娝?/p>

有自知之明。

(2)宮廷嬪妃和身邊的親信偏愛齊王;朝中的大臣害怕齊王;舉國上下的人都有

求于齊王。

(3)頭腦清醒,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頭腦冷靜,客觀分析問題,勇于深思;實

事求是,不偏

聽偏信,能客觀冷靜地認(rèn)識自己。

(4)①對別人的褒貶能理智判斷和冷靜思考。(2)講究說理的方法,善于類

比說理,委婉進諫,善于用生活小事設(shè)喻。

22.

示例一:我更欣賞鄒忌,有勇氣,有自知之明,不被表面現(xiàn)象蒙蔽,能夠冷靜對待別人

不切實際的贊譽。說話講究方法方式,能用生動委婉的方式勸說,這是一種智慧。

示例二:我更欣賞齊威王,他胸懷寬廣,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廣開言路,虛心納諫,

知錯能改,有富國強兵的愿望。

23.(1)魯軍打敗齊軍,克敵制勝。(2)齊威王納諫,燕趙韓魏來朝。

24.(1)①有善于進諫的謀臣。②齊威王虛心納諫。③齊威王不偏聽,重實情。④

齊威王行事果斷,懲治有力。

(2)國君要廣開言路,樂于(善于)納諫

25.“察納雅言”“咨訊善道”“開張圣聽”等,答對一個即可。

26.廣開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納諫)

27.“乃”為“于是、就”的意思,說明齊王下令發(fā)布詔書速度快,行事果斷。說明他

是虛心納諫、心胸寬廣、廣開言路的帝王。

28.

示例一:面對鄒忌“與徐公比美”的問題,妻妾客的“三答,語意相同,句式、語氣各

不相同,生動地寫出了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不同心理。

示例二:把進速的進程分為“令初下“數(shù)月之后”“期年之后”三個階段,寫出了齊干

納諫的不同情況及效果,表現(xiàn)了齊干的從諫如流。

29.運用排比手法,營造了一種步步逼迫的語勢,環(huán)環(huán)相扣,給人以無可辯駁的感覺,

有力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0.⑴魏征多次成功勸諫唐太宗。⑵魯莊公采納曹劌意見取得長勺之戰(zhàn)的勝利。(1分)

說清成功勸說經(jīng)歷,表達流暢即可。(2分)

31.(2分)要點:①門庭若市;②無可進者:③皆朝于齊。(一點1分,答出兩點即

可)

三、中考真題再現(xiàn)

[-1答案

1.(1)身高(2)穿戴(3)同“熟”,仔細(xì)(4)相信(5)比

2.(1)他們都認(rèn)為我比徐公美。

(2)后來太子結(jié)束了人質(zhì)的生活,龐蔥果真不能再見魏王了。

3.王之蔽甚矣三人成虎(共2分。每空1分)

4.

(1)共同點:兩人都是以事設(shè)喻。

(2)不同點:鄒忌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委婉勸諫齊威王;龐蔥用“三人成虎”的小故事

向魏王說明不應(yīng)聽信小人毀謗。(意思對即可)

【乙】參考譯文:龐蔥要陪太子到邯鄲去做人質(zhì),龐蔥對魏王說:“現(xiàn)在,如果有一個

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不相信?!饼嬍[說:“如果是兩個人說呢?”

魏王說:“那我就要疑惑了?!饼嬍[又說:“如果增加到三個人呢,大王相信嗎?”魏王說:

“我相信了。”龐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