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服飾PPT_第1頁
中國古代服飾PPT_第2頁
中國古代服飾PPT_第3頁
中國古代服飾PPT_第4頁
中國古代服飾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關(guān)于中國古代服飾PPT第1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原始服飾

原始服飾根據(jù)出土的骨針、骨錐等制衣工具想象復原的。在紡織技術(shù)尚未發(fā)明之前,動物的毛皮是人們服裝的主要材料。當時還沒有繩、線,可能用動物韌帶來縫制衣服。在山頂洞人的遺址及其它古墓里,層發(fā)掘出大量的裝飾物,其中有頭飾、頸飾和腕飾等,材料有天然美石、獸齒魚骨和海里的貝殼等,當時佩戴這些飾物,可能不僅是為了裝飾,也許還包含著對漁獵勝利的紀念。

第2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商周貴族服飾

商周貴族服飾窄袖織紋衣、蔽膝穿戴展示圖。這個時期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為多,尤其以黃紅為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籃、綠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黃制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艷,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jīng)久不變并一直保存至今。經(jīng)現(xiàn)代科技分析,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并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后,再用畫筆添繪。(根據(jù)出土玉人服飾復原繪制)第3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楚國貴婦服飾

楚墓出土的戰(zhàn)國中期服飾實物,有絹、羅、錦、紗、絳等各種衣著十余件,為目前所見的最早的實物。從實物來看,錦袍和禪衣樣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后身及兩袖各為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右衽、交領(lǐng)、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擺等部位均平直。領(lǐng)、袖、襟、裾均有一道緣邊,袖端緣邊較為奇特,通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沿。

楚國貴婦的直裾單衣繡羅單衣及刺繡紋樣(湖北江陵馬磚一號楚墓出土實物)。第4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秦代將軍服飾

秦漢服飾

秦代將軍服飾復原圖。這種鎧甲為臨陣指揮的將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綴甲片,皆繪幾何形彩色花紋,似以一種質(zhì)地堅硬的織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繪上圖案。甲衣的形狀,前胸下擺呈尖角形,后背下擺呈平直形,周圍留有寬邊,也用織錦或皮革制成,上有幾何形花紋。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處,都綴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狀為四方形,每邊寬大處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并釘有鉚釘。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處還露出彩帶結(jié)頭。

第5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漢代服飾

秦漢服飾漢代皇帝冕服圖、冕冠圖、赤舄圖(參考文字記載及山東濟南漢墓出土陶俑、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復原繪制)。本圖根據(jù)文獻記載及圖案資料復原繪制,服裝上的紋樣大多采用同時期的磚畫、漆畫、帛畫及畫像磚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后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漢代皇帝冕服

第6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冕旒依數(shù)量及質(zhì)料的不同,是區(qū)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漢代規(guī)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cè),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fā)髻拴結(jié)。并在笄的兩側(cè)系上絲帶,在頜下系結(jié)。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nèi),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后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guī)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于周代,歷經(jīng)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xù)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第7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漢代婦女的襦裙

漢代婦女的襦裙?jié)h代婦女的襦裙圖(參考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及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實物復原繪制)。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zhàn)國時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到了漢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據(jù)此,有人認為漢代根本不存在這種服飾,只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才重新興起。其實,漢代婦女并沒有摒棄這種服飾,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fā)現(xiàn)了襦裙實物,襦以淺藍色絹為面,中納絲棉,袖端接一段白色絲絹。裙子也納有絲棉,質(zhì)料用黃絹??上в捎谀甏眠h,這套服飾在出土時已經(jīng)粉化。本圖展示的襦裙樣式,即根據(jù)該墓發(fā)掘時的形象記錄復原繪制而成。采用的紋樣,主要依據(jù)新疆民豐出土的“長樂明光錦”及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豹首紋錦等。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zhàn)國直至清代,前后二千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第8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魏晉服飾

魏晉南北朝籠冠大袖衫魏晉時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冠的形象與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圖象略同,然而時間卻比其他資料要早,可見籠冠并非出自胡俗,而是先在中原地區(qū)流行以后,才逐漸傳到北方,成為北朝時期的主要冠式之一。本圖為大袖寬衫展示圖及漆紗籠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婦女的衫裙

魏晉時期的婦女服裝,都以寬博為主,其特點為:對襟,束腰,衣袖寬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擺綴有不同色的緣飾,下著條紋間色裙,腰間用一塊帛帶系扎。當時婦女的下裳,除間色裙外,還有其它裙式。本圖為寬袖對襟女衫、長裙穿戴展示圖及穿對襟子衫、花紋長裙的婦女(北朝陶俑)

魏晉婦女衫裙

魏晉籠冠大袖衫第9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隋唐婦女服飾

隋唐婦女服飾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半臂,又稱“半袖”,是一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式。一般為短袖、對襟,衣長與腰齊,并在胸前結(jié)帶。樣式還有“套衫”式的,穿時由頭套穿。半臂下擺,可顯現(xiàn)在外,也可以象短襦那樣束在里面。第10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唐代服飾

唐代官吏常服袍衫之

唐代官吏,主要服飾為圓領(lǐng)窄袖袍衫,其顏色曾有規(guī)定: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緋為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以后稍有變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橫襕,也是當時男子服飾的一大特點。此土為唐代圓領(lǐng)袍衫展示圖及紗羅幞頭圖。

第11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初唐女服

隋代女服

隋代時期婦女的日常服飾,它的一個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本圖為隋朝時期的短襦、長裙及翻領(lǐng)窄袖女服穿戴展示圖。

第12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中晚唐回鶻女服

回鶻是現(xiàn)在的維吾爾族的前身。在唐朝開元年間,回鶻曾一度是北方最強盛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佞X族人民與漢族人民,有著親密友好的關(guān)系,相互間的文化交流與經(jīng)濟來往從未間斷?;佞X族的服裝,對漢族人民尤其在貴族婦女及宮廷婦女中間廣為流行?;佞X裝的特點略似男子的長袍,翻領(lǐng),袖子窄小而衣身寬大,下長曳地。顏色以暖色調(diào)為主,尤喜用紅色。材料大多用質(zhì)地厚實的織錦,領(lǐng)、袖均鑲有較寬闊的織金錦花邊。足穿翹頭軟錦鞋。第13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明代服飾明代服飾龍袍

明代服飾

明朝建立以后,廢棄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據(jù)漢族人民的習俗,將服飾制度重新規(guī)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禮服。同時還制定出后妃的禮服、常服,文武官員的常服。此圖為織金緞龍袍,是山東鄒縣明魯王朱檀墓出土的柿蒂膝襕五爪行龍袍,亦稱“腰線”或“曳撤”。

第14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明代皇后大袖衣

明代皇后服飾

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凡命婦所穿的服裝,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大體分禮服及常服。皇后常服為戴龍鳳珠翠冠、穿紅色大袖衣,衣上加霞帔,紅羅長裙,紅褙子,首服特髻上加龍鳳飾,衣繡有織金龍鳳紋。本圖為其中的大袖衣展示圖。

第15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明代男子大襟袍

明代官吏常服五蝠捧壽紋大襟袍展示圖及戴四方平定巾、穿大襟袍的男子。明代男子的便服,多用袍衫,其制為大襟、右衽、寬袖,下長過膝。貴族男子的便服面料以綢緞為主,上繪有紋樣,也有用織錦緞制作的。袍衫上的紋樣,多寓有吉祥之意,比較常見的團云和蝙蝠中間,嵌一團型“壽”字,意為“五蝠捧壽”。這種形式的圖案在明末清初特別流行,不僅在服裝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裝飾上也大量反映。另一種,為實相花是一種抽象的裝飾圖案,通常以蓮花、忍冬或牡丹花為基本形象,經(jīng)變形、夸張,并穿插一些枝葉和花苞,組成一種既工整端莊,又活潑奔放的裝飾圖案。這種服飾紋樣在當時深受歡迎。從唐代開始,寶相花大量進入服飾,成為廣大人民喜愛的藝術(shù)圖案。到了明代,寶相花還一度成為帝王后妃的專用圖案,與蟒龍圖案一樣,禁止民間使用。但很快解除禁律運用于各種服裝上。本圖即為前一種便服,服裝面料為藍色綢緞,用金色、銀色及淺藍色盤繡壽字花紋。明代士人服飾

明代士人服飾

明代圓領(lǐng)大袖衫為儒士所穿的服飾,與其他官吏一樣,都有詳細的制度。如“生員衫,用玉色布絹為之,寬袖皂緣,皂條軟巾垂帶。凡舉人監(jiān)者,不變所服。”這是從江蘇揚州明墓出土的一套士人服飾。在當時被稱為“直裰”,或稱“直身”,《儒林外史》里的士人,就多穿這種服裝。此圖為圓領(lǐng)大袖衫(出土實物)。

第16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清代服飾清代皇帝朝服

清代皇帝服飾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qū)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為緣飾之。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為主,以明黃為貴,只有在祭祀天時用藍色,朝日時用紅色,夕月時用白色。朝服的紋樣主要為龍紋及十二章紋樣。一般在正前、背后及兩臂繡正龍各一條;腰帷繡行龍五條襞積(折裥處)前后各繡團龍九條;裳繡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繡行龍兩條;袖端繡正龍各一條。十二章紋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紋。本圖為朝服展示圖。

清代貴妃朝服

清代后妃服飾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絨,上綴有紅色帽緯。頂部分三層,疊三層金鳳,金鳳之間各貫東珠一只。帽緯上有金鳳和寶珠。冠后飾金翟一只,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顆,每行另飾青金石、東珠等寶石,末端還綴有珊瑚。朝袍以明黃色緞子制成,分冬夏兩類,冬季另加貂緣。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領(lǐng)、護肩與袍身組成。披領(lǐng)也繡龍紋。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飾,其樣式為對襟、無領(lǐng)、無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繡有龍云及八寶平水等紋樣。本圖為清代乾隆帝慧賢皇貴妃冬朝服像,頭戴冬朝冠,外穿冬朝褂,內(nèi)穿冬朝袍,周飾貂皮邊。

朝袍以明黃色緞子制成,分冬夏兩類,冬季另加貂緣。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領(lǐng)、護肩與袍身組成。披領(lǐng)也繡龍紋。穿朝袍時必須與朝褂配套,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飾,其樣式為對襟、無領(lǐng)、無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繡有龍云及八寶平水等紋樣。本圖為清代乾隆皇后所穿的明黃緞繡五彩云金龍朝袍。第17頁,講稿共19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近代婦女襖裙

近代婦女襖裙民國初年,在這一時期上衣下裙最為流行,上衣有衫、襖、背心、,樣式有對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變化,領(lǐng)、袖、襟、擺多鑲滾花邊或刺繡紋樣,衣擺有方有圓、寬瘦長短的變化也較多。二十年代,旗袍開始普及。其樣式與清末旗裝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闊。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歐美服裝的影響,旗袍的樣式也有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