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_第1頁
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_第2頁
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_第3頁
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_第4頁
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四)文化建設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2-3歲開始培養(yǎng)孩子對因果關系的認識,讓孩子看看吹風能使小風車旋轉,還能使小盆里的水出現(xiàn)波紋,將肥皂水吹出五顏六色的肥皂泡。這可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激發(fā)其學習探究的熱情,促進認知發(fā)育。還可以進行歸類練習,比如教孩子按某種性質練習分類??砂凑瘴锓N分類,將動物和植物歸類,還可按照顏色、形狀、大小、用途分類等等,以提高孩子歸納、概括的能力。在孩子2歲半到3歲之前,大人要增加一些有趣的思維游戲,比如序列的學習、最簡單的加與減。序列學習,大人準備紅藍兩種顏色的珠子,在桌子上先擺放一個藍色的,在藍色的旁邊放一個紅色的,紅色的旁邊放一個藍色的,接著一個紅色的,讓寶寶仔細看好,并且大人一邊操作,一邊說出珠子的顏色。重復兩次以后,讓孩子按照這樣的排序選擇下一個珠子,并放好。隨著訓練的次數(shù)增多,要適當加大難度,增加顏色,增加數(shù)量。細細品味《去年的樹》,一種哀婉動人的心緒會縈繞在我們心頭,久久揮之不去。究竟是什么打動了我們的心?《去年的樹》是一個關于友誼的故事,但它的構思卻與眾不同:故事剛交待了鳥兒和樹的友誼,樹就從故事中退出了。作者的敘述主線完全落在了鳥兒身上,讓鳥兒信守諾言,去追尋樹的蹤跡。故事的結局讓我們心靈震顫——鳥兒找到的已經(jīng)不是當年枝葉繁茂的大樹,而是朋友的軀體點燃的燈火,盡管這樣,鳥兒還是對燈火唱起了這個故事打動我們的不只是鳥兒的信守諾言,而是一種生死不渝的友誼。當友誼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就成為感人肺腑的永恒情懷,成為巨大的精神力量。我覺得這是這個童話人文內涵的主導傾向,它有別于其他歌頌友誼的課文,具有獨到的教育價值。當我第一遍讀文本時,我覺得這篇作品的主旨在“環(huán)保”上:要愛護樹木,保護樹木,不應該亂加砍伐。但再讀幾遍后,我認為作為文學作品,這篇童話更為重要的,在于非常生動地敘寫并歌頌了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深厚的愛意、純真忠誠的友誼。小鳥對著燈火歌唱著,樹變成火柴,這是有形的,可是當變成火光,就是無形的,小鳥為什么還要歌唱?小鳥對著不可觸摸的,已經(jīng)飄逝的火光唱歌,明明知道它已經(jīng)不會回答了。這是盡心,這是牽掛,這是深厚的愛意,這是純真的友誼,這是對自己的愛負責?!彪m然我對文本的解讀是到位的,但在教學中,對引導學生體會小鳥的信守諾言做得不到位,感覺太突兀了,學生還不明白。二、重視整體把握和時間的安排對要進行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先進行估計,想想這一個步在課堂中我試圖把學生帶入文本,帶入作者的心靈。因此,我把指導學生朗讀作為重點,讓學生帶著憂傷,帶著對大樹的同情深深的去體會,去感悟。因為方法到位,大膽放手,課堂基本達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種境界。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在最后3個自然段的學習中,我提出問題:小鳥深情地注視著油燈的火苗,然后為火苗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那是什么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還有傷還有痛,還要走還有我。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有的唱,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還有傷還有痛,還要走還有我。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有的唱,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歌,你能知道嗎?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還有傷還有痛,還要走還有我。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有的唱,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第二節(jié)、《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介紹2、不適用CISG的買賣公約只調整貨物買賣,非貨物交易《公約》不適用。對貨物的理解應注意以下幾點:(1)六種不適用于《公約》的貨物交易(CISG第2條)一是購買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貨物買賣,除非賣方在訂立合同前任何時候或訂立合同時不知道而且沒有理由知道這些貨物是購買用作這種使用的;二是經(jīng)由拍賣銷售的物品;三是根據(jù)法律執(zhí)行令狀或其他令狀銷售的貨物;四是股票、公債、投資證券、流通票據(jù)和貨幣的買賣;五是船舶、船只、氣墊船或飛機的買賣;六是電力的買賣。(2)《公約》不適用于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4第二節(jié)、《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介紹(3)混合合同(CISG第3條)公約規(guī)定了公約不適用于供應貨物一方的絕大部分義務是提供勞務或提供其他服務的合同(賣方不賣貨而賣服務),也不適用于由買方提供制造貨物的大部分原材料的合同(買方不買貨,而買服務)。例如我國沿海地區(qū)的來料加工貿易,由外國或港澳臺提供原料,由境內企業(yè)加工制造后運出,并由境外企業(yè)支付加工費?!I賣的實際上是勞務,不適用公約。3、CISG不涉及的事項(CISG第4、5條)(1)買賣合同的效力或慣例的效力等——合同的有效性由各國合同法規(guī)定;5第二節(jié)、《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介紹(2)買賣標的物所有權及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包括貨物所有權轉移問題及買賣合同能否切斷第三人對已出售的貨物固有的權益問題;(3)買賣的貨物引起的人身傷亡或損害的責任問題——賣方產(chǎn)品責任問題,屬于產(chǎn)品責任法或消費者保護法調整,各國可以做出各自規(guī)定。三、CISG對我國的適用問題中國于1986年12月11日批準加入CISG,公約于1988年1月1日起對我國生效。我國在核準CISG時,根據(jù)公約第95條和第96條的規(guī)定,聲明對第1(1)(b)項和第11條的規(guī)定作保留。6第二節(jié)、《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介紹1、適用范圍保留——1(1)(b)項即我國不同意根據(jù)公約第1.1條(b)款而擴大公約的適用范圍,我國僅承認當事人的營業(yè)地位于不同締約國之間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適用公約。據(jù)此,如果中國當事人與營業(yè)地位于其他國家(該國未參加公約)的當事人之間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約定適用第三國法律,即使第三國為公約締約國,也不能援用該第三國之國際私法轉而適用公約。2、書面保留即我國當事人與營業(yè)地位于其他締約國的當事人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或對合同進行修改,必須采用書面形式。但自從1999年我國《合同法》生效后,在實踐中已允許用口頭形式或其他形式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故對CISG公約的書面保留已滯后于國內立法和實踐的新發(fā)展,應盡快予以撤回。7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之訂立8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同基本民事合同一樣,即雙方當事人之間必須要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簡稱合意。合意由兩方面組成,一是要約(發(fā)價),一是承諾(接受)。我國《民法通則》對此未作規(guī)定,但《合同法》中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一、要約(Offer)根據(jù)公約第14條(1)款規(guī)定:“要約是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訂立合同的建議。如果十分確定并且表明發(fā)價人在得到接受時承受約束的意旨,構成發(fā)價?!蓖ǔL岢鼋ㄗh的人為要約人,或發(fā)價人、發(fā)盤人;被發(fā)出要約的人稱為受要約人、受發(fā)價人或受盤人。1、有效要約之條件(CISG第14條)(1)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發(fā)出:若非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建議,應視為“要約邀請”。9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要約邀請是希望對方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如向不特定的人寄送商業(yè)廣告、商品報價單、招標公告的行為等。CISG公約14條第2款規(guī)定:“非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建議,僅應視為要約邀請,除非提出建議的人明確地表示相反的意向?!保?)要約的內容必須十分明確和肯定。要約通知中如包含貨物名稱、數(shù)量、價格或確定數(shù)量、價格的方法,即為“內容十分確定”。(3)要約人清楚地表明愿意按要約內容訂立合同的意思。即表明要約人在對方接受要約的內容時,愿受該要約約束。10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2、要約的生效根據(jù)CISG第15條(1)款規(guī)定:“要約于送達受要約人時生效?!币虼耍绻s在送達受要約人之前,受要約人就已經(jīng)做出“承諾”,且恰好“承諾”的內容與對方要約的內容一致,也不能視為雙方已經(jīng)達成協(xié)議訂立合同,而只能歸結為相互向對方發(fā)出要約。3、要約的撤回(withdrawal)要約的撤回是指要約人發(fā)出要約后,在要約尚未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的同時,以適當?shù)姆绞綄⒃擁椧s取消,使其失去作用。根據(jù)CISG第15條(2)款規(guī)定:“一項發(fā)價,即使是不可撤銷的,得予撤回,如果撤回通知于發(fā)價送達被發(fā)價人之前或同時,送達被發(fā)價人?!?1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據(jù)此,要約撤回應遵循下列規(guī)則:(1)時間方面。撤回通知必須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同時到達受要約人;(2)要約即使是不可撤消的,也是可以撤回的;(3)撤回的法律效果。要約對要約人喪失法律約束力,即要約未生效,受要約人即使在規(guī)定時間內作出和要約內容完全一致的承諾,合同也不能成立。4、要約的撤銷(revocation)是指要約人在其要約已經(jīng)送達受要約人之后,即要約已經(jīng)生效之后,將該項要約取消,從而使要約的效力歸于消滅。根據(jù)CISG第16條,要約撤銷須遵循如下規(guī)則:(1)時間方面。撤銷通知必須在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12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1頁。2第二節(jié)、《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介紹二、CISG的適用范圍《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1、適用CISG的合同(1)營業(yè)地主義——營業(yè)地位于不同締約國的合同CISG第1.1條(a)項規(guī)定:“本公約適用于營業(yè)地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訂立的貨物銷售合同,如果這些國家是締約國?!彼^營業(yè)地,是指固定的、永久的、獨立進行營業(yè)的場所。(例如外國公司駐中國的代表處或聯(lián)絡處,法律地位屬于代理關系中的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義從事代理活動,權利義務都有委托人承擔,不屬于公約意義上的“營業(yè)地”)營業(yè)地積極沖突時:交易一方存在多個營業(yè)地時營業(yè)地判斷標準為CISG第10條(a)款:以與合同及合同的履行關系最密切的營業(yè)地為其營業(yè)地,但要考慮到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前任何時候或訂立合同時所知道或所設想的情況

消極沖突時:當事人沒有營業(yè)地,以慣常居住地為準。(10條(b)款)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2頁。3第二節(jié)、《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介紹(2)公約的擴大適用——根據(jù)國際私法規(guī)則適用公約CISG公約第1.1條(b)項規(guī)定:“如果國際私法規(guī)則導致適用某一締約國的法律,則本公約也將適用于營業(yè)地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貨物銷售合同?!睋?jù)此,只要當事人營業(yè)地處于不同國家,即使這些國家并非公約的締約國,但如果按照國際私法規(guī)則導致適用某一締約國的法律,則該公約亦將適用于這些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該規(guī)定的意圖在于擴大公約的適用范圍。但通過國際私法規(guī)則而援用公約將使得法律適用產(chǎn)生不確定性,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對此條款予以保留。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3頁。4第二節(jié)、《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介紹2、不適用CISG的買賣公約只調整貨物買賣,非貨物交易《公約》不適用。對貨物的理解應注意以下幾點:(1)六種不適用于《公約》的貨物交易(CISG第2條)一是購買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貨物買賣,除非賣方在訂立合同前任何時候或訂立合同時不知道而且沒有理由知道這些貨物是購買用作這種使用的;二是經(jīng)由拍賣銷售的物品;三是根據(jù)法律執(zhí)行令狀或其他令狀銷售的貨物;四是股票、公債、投資證券、流通票據(jù)和貨幣的買賣;五是船舶、船只、氣墊船或飛機的買賣;六是電力的買賣。(2)《公約》不適用于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4頁。5第二節(jié)、《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介紹(3)混合合同(CISG第3條)公約規(guī)定了公約不適用于供應貨物一方的絕大部分義務是提供勞務或提供其他服務的合同(賣方不賣貨而賣服務),也不適用于由買方提供制造貨物的大部分原材料的合同(買方不買貨,而買服務)。例如我國沿海地區(qū)的來料加工貿易,由外國或港澳臺提供原料,由境內企業(yè)加工制造后運出,并由境外企業(yè)支付加工費?!I賣的實際上是勞務,不適用公約。3、CISG不涉及的事項(CISG第4、5條)(1)買賣合同的效力或慣例的效力等——合同的有效性由各國合同法規(guī)定;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5頁。6第二節(jié)、《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介紹(2)買賣標的物所有權及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包括貨物所有權轉移問題及買賣合同能否切斷第三人對已出售的貨物固有的權益問題;(3)買賣的貨物引起的人身傷亡或損害的責任問題——賣方產(chǎn)品責任問題,屬于產(chǎn)品責任法或消費者保護法調整,各國可以做出各自規(guī)定。

三、CISG對我國的適用問題中國于1986年12月11日批準加入CISG,公約于1988年1月1日起對我國生效。我國在核準CISG時,根據(jù)公約第95條和第96條的規(guī)定,聲明對第1(1)(b)項和第11條的規(guī)定作保留。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6頁。7第二節(jié)、《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介紹1、適用范圍保留——1(1)(b)項即我國不同意根據(jù)公約第1.1條(b)款而擴大公約的適用范圍,我國僅承認當事人的營業(yè)地位于不同締約國之間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適用公約。據(jù)此,如果中國當事人與營業(yè)地位于其他國家(該國未參加公約)的當事人之間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約定適用第三國法律,即使第三國為公約締約國,也不能援用該第三國之國際私法轉而適用公約。2、書面保留即我國當事人與營業(yè)地位于其他締約國的當事人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或對合同進行修改,必須采用書面形式。但自從1999年我國《合同法》生效后,在實踐中已允許用口頭形式或其他形式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故對CISG公約的書面保留已滯后于國內立法和實踐的新發(fā)展,應盡快予以撤回。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7頁。8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之訂立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8頁。9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同基本民事合同一樣,即雙方當事人之間必須要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簡稱合意。合意由兩方面組成,一是要約(發(fā)價),一是承諾(接受)。我國《民法通則》對此未作規(guī)定,但《合同法》中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一、要約(Offer)根據(jù)公約第14條(1)款規(guī)定:“要約是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訂立合同的建議。如果十分確定并且表明發(fā)價人在得到接受時承受約束的意旨,構成發(fā)價?!蓖ǔL岢鼋ㄗh的人為要約人,或發(fā)價人、發(fā)盤人;被發(fā)出要約的人稱為受要約人、受發(fā)價人或受盤人。1、有效要約之條件(CISG第14條)(1)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發(fā)出:若非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建議,應視為“要約邀請”。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9頁。10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要約邀請是希望對方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如向不特定的人寄送商業(yè)廣告、商品報價單、招標公告的行為等。CISG公約14條第2款規(guī)定:“非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建議,僅應視為要約邀請,除非提出建議的人明確地表示相反的意向?!?/p>

(2)要約的內容必須十分明確和肯定。要約通知中如包含貨物名稱、數(shù)量、價格或確定數(shù)量、價格的方法,即為“內容十分確定”。(3)要約人清楚地表明愿意按要約內容訂立合同的意思。即表明要約人在對方接受要約的內容時,愿受該要約約束。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10頁。11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2、要約的生效根據(jù)CISG第15條(1)款規(guī)定:“要約于送達受要約人時生效?!币虼?,如果要約在送達受要約人之前,受要約人就已經(jīng)做出“承諾”,且恰好“承諾”的內容與對方要約的內容一致,也不能視為雙方已經(jīng)達成協(xié)議訂立合同,而只能歸結為相互向對方發(fā)出要約。3、要約的撤回(withdrawal)要約的撤回是指要約人發(fā)出要約后,在要約尚未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的同時,以適當?shù)姆绞綄⒃擁椧s取消,使其失去作用。根據(jù)CISG第15條(2)款規(guī)定:“一項發(fā)價,即使是不可撤銷的,得予撤回,如果撤回通知于發(fā)價送達被發(fā)價人之前或同時,送達被發(fā)價人

?!眹H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11頁。12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據(jù)此,要約撤回應遵循下列規(guī)則:(1)時間方面。撤回通知必須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同時到達受要約人;(2)要約即使是不可撤消的,也是可以撤回的;(3)撤回的法律效果。要約對要約人喪失法律約束力,即要約未生效,受要約人即使在規(guī)定時間內作出和要約內容完全一致的承諾,合同也不能成立。4、要約的撤銷(revocation)是指要約人在其要約已經(jīng)送達受要約人之后,即要約已經(jīng)生效之后,將該項要約取消,從而使要約的效力歸于消滅。根據(jù)CISG第16條,要約撤銷須遵循如下規(guī)則:(1)時間方面。撤銷通知必須在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12頁。13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2)要約不可撤銷之情況:一是要約如寫明接受要約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則不能撤銷;二是受要約人有理由信賴該項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而且受要約人已本著對該項要約的信賴做了準備,要約不能撤銷。5、要約失效的原因(1)有效承諾未在要約規(guī)定時間內作出(2)受要約人的拒絕通知到達要約人。這里的拒絕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明示的拒絕即受要約人通知要約人不接受要約的條件,該要約便告終止而失效;默示的拒絕是受要約人對要約的條件進行討價還價,作出了實質性的改變。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13頁。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14頁。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15頁。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16頁。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17頁。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18頁。19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客觀逾期承諾——載有逾期承諾的信件或其它書面文件表明它是在傳遞正常、能及時送達要約人的情況下寄發(fā)的,但由于郵遞延誤或其它客觀原因導致該通知逾期送達要約人。法律后果:原則上有效,除非要約人毫不遲延地用口頭或書面通知表示原要約已經(jīng)失效,則該逾期承諾沒有約束力。主觀逾期與客觀逾期法律后果不同原因:受要約人是否有過錯。3、承諾內容與要約內容不一致是否構成承諾承諾內容與要約內容不一致是指承諾通知中對要約的內容作了添加、限制或其它更改,此時,承諾是否有效分為以下兩種情況: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19頁。20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1)實質性變更承諾無效,構成反要約有關貨物價格、付款、貨物質量和數(shù)量、交貨地點和時間、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的賠償責任范圍或解決爭端等等的添加或不同條件,均視為在實質上變更承諾,構成反要約,原要約失效。(2)非實質性變更原則上有效若承諾通知未對要約內容進行實質性變更,則該“不一致的承諾”原則上仍屬于有效承諾,除非要約人對此非實質性變更無法接受,并在不過分遲延的時間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通知受要約人其反對這種變更,如果要約人不表示反對,合同的條件就以該項要約以及承諾通知所載的更改為準。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20頁。21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4、承諾的生效與撤回(1)英美法系采取投遞主義,即承諾通知發(fā)出時生效。而大陸法系采取到達主義,《公約》亦采取到達主義,即承諾通知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要約人收到承諾的時間即為合同成立的時間。(2)口頭要約原則上應立即承諾,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如,要約人給承諾人一定的承諾期限。(3)承諾只有撤回,沒有撤銷。撤回承諾的通知只有在承諾生效之前(承諾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與其同時到達要約人的,承諾才不產(chǎn)生效力,此時,合同不成立。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21頁。22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2008年8月11日,中國甲公司接到法國乙公司出售某種設備的發(fā)盤,有效期至9月1日。甲公司于8月12日電復:“如能將每件設備價格降低50美元,即可接受?!睂Υ耍夜緵]有答復。甲公司于8月29日再次致電乙公司表示接受其8月11日發(fā)盤中包括價格在內的全部條件。根據(jù)CISG,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乙公司的沉默表明其已接受甲公司的降價要求B、甲公司8月29日的去電為承諾,因此,合同已成立C、甲公司8月29日的去電是遲到的承諾,因此,合同沒有成立D、甲公司8月29日的去電是新要約,此時合同還沒有成立答案:D例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22頁。23第三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2006年7月1日,中國甲公司向外國乙公司發(fā)出一份要約:出售某型號的電瓶叉車200輛,單價10000美元,F(xiàn)OB上海,9月15日裝船,買方于8月15日前開出信用證。要約發(fā)出后的第3天,全球叉車市場價格上漲,中國甲公司欲撤銷該要約。依據(jù)CISG,下列正確的是:A、如要約要求在7月15日前答復,則甲公司不必考慮撤銷要約的問題B、如要約要求在7月15日前答復但乙公司未答復,甲公司可以在7月16日通知甲公司撤銷該要約C、若乙公司回函要求改用跟單托收的方式付款,則甲公司可立即發(fā)函要求撤銷該要約D、只要乙公司答復之前將撤銷要約的通知發(fā)至甲公司即可撤銷該要約答案:A。C是反要約,原要約失效,不必撤銷了。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23頁。24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24頁。25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一、賣方的義務根據(jù)CISG,賣方的義務主要有四項:交付貨物及單據(jù)、轉移貨物所有權、貨物的品質擔保、貨物的權利擔保。關于轉移貨物所有權,CISG并未做更多的具體規(guī)定,只在第30條簡單提到賣方有此義務。1、交貨與交單(1)交貨地點之四種情況一是有約定的依約定:如,使用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都約定了交貨地點,F(xiàn)OB上海,表明賣方在上海港交貨;DAF鎮(zhèn)南關,表明交貨地點在中越邊境的鎮(zhèn)南關。二是貨交第一承運人:未約定交貨地點的情況下,若銷售合同涉及到貨物運輸,賣方應把貨物移交給第一承運人以示交給買方。此時,貨交第一承運人處為交貨地點。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25頁。26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三是合同指定的是特定貨物或從特定存貨中提取的或尚待制造或生產(chǎn)的未經(jīng)特定化的貨物,而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已經(jīng)知道這些貨物是在某一特定地點,或將在某一特定地點制造或生產(chǎn),則該特定地點為交貨地點。四是其他情況下,賣方應在訂立合同時的營業(yè)地向買方交貨。(2)交貨時間之三種情況一是有約定依約定;二是如果合同規(guī)定了一段交貨時間(如6月份交貨),或從合同可以確定一段時間(如合同訂立后3個月內交貨),除非情況表明應由買方選定一個日期外,賣方可在該段時間內任何時候交貨;三是其他情況下,應在訂立合同后的一段合理時間內交貨。合理時間根據(jù)具體情況來確定。如圣誕節(jié)。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26頁。27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3)提交單據(jù)之兩種情況單據(jù),主要包括運輸單據(jù)和貨物單據(jù)。前者如提單,后者如發(fā)票、保險單等。有時還包括原產(chǎn)地證明、裝箱單、檢驗證書等。單據(jù)是買方提貨、轉售、報關、索賠的重要依據(jù),因此,移交單據(jù)也是賣方的一項重要義務。CISG第34條規(guī)定:“如果賣方有義務移交與貨物有關的單據(jù),他必須按照合同所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移交這些單據(jù)。如果賣方在那個時間以前已移交這些單據(jù),他可以在那個時間到達前糾正單據(jù)中任何不符合同規(guī)定的情形,但是,此一權利的行使不得使買方遭受不合理的不便或承擔不合理的開支。但是,買方保留本公約所規(guī)定的要求損害賠償?shù)娜魏螜嗬??!眹H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27頁。28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根據(jù)CISG的規(guī)定,賣方有義務移交與貨物有關的單據(jù)的情況下,關于賣方的此項義務,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賣方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移交B、如賣方在規(guī)定的時間前移交,可以在該時間到達前糾正其中不符合同規(guī)定的情形C、賣方行使糾正單據(jù)的權利使買方承擔不合理開支的,買方有權要求賠償D、賣方在不使買方承擔不合理開支的情況下,可以改變移交單據(jù)的地點和方式答案:ABC例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28頁。29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2、品質擔保所謂品質擔保,是指賣方交付的貨物必須與合同所規(guī)定的或其他特定的數(shù)量、質量和規(guī)格相符,并須按照合同所規(guī)定的方式裝箱或包裝。(1)當事人有約定的從約定比如,發(fā)盤規(guī)定的是“二級淀粉,信用證付款”。即使此時,賣方發(fā)了一級淀粉代替二級淀粉,品質比合同約定得高,仍屬違反品質擔保義務。尤其是銀行在審單時要求單證一致,信用證上是二級,發(fā)票及裝箱單上是一級,單證不一致,銀行有權拒付。當然,如果買方明示同意,雙方可以修改信用證,或者買方放棄不符點都是可以的。(2)無約定之四種情況一是符合通常目的:貨物應適用于同一規(guī)格貨物通常使用的目的。如收割機要能夠正常收麥作業(yè)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29頁。30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二是符合特定目的:貨物應適用于訂立合同時買方曾明示或默示地通知賣方的特定目的,除非情況表明買方并不依賴賣方的技能和判斷力,或者這種依賴對賣方是不合理的。例如,買方給賣方一些復雜的技術參數(shù)作為貨物的品質標準,就表明非依賴于賣方的技能和判斷力而是根據(jù)自己的技能和判斷來購買的,此時,賣方就不承擔提供適合特定用途的貨物的義務。比如,甲公司向專營電腦(非專營電腦)的乙公司訂購原裝電腦,要求該批電腦用于進行模具設計,而后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配置無法完成有關的模具設計時,乙公司是否承擔違約責任是不同的。根據(jù)是,在兩種情況下,甲公司對乙公司技能和判斷力的依賴合理與否不同。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30頁。31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三是符合樣品:貨物質量與賣方向買方提供的貨物樣品或樣式相同四是按通用方式包裝:貨物按照同類貨物通用的方式裝箱或包裝,如果沒有此種通用方式,則按照足以保全和保護貨物的方式裝箱或包裝。(3)品質擔保責任之免除若買方在訂立合同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貨物不符合合同,賣方就無須按上面的規(guī)定承擔品質擔保責任。3、權利擔保也叫所有權擔保,指賣方應當保證其對所出售的貨物享有合法的所有權或處置權,該貨物上沒有設置任何未向買方披露的擔保權利,同時也沒有侵犯其他第三人的權利,第三人也不會就該貨物向買方主張任何權利,從而使買方能夠獲得完整無瑕疵的權利。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31頁。32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1)賣方享有完全的所有權,交付之貨物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例外:買方知道賣方貨物之瑕疵但仍同意接受該貨物的,賣方解除該項義務。(比如在出賣貨物時,就已經(jīng)明示其中的一部分已經(jīng)在某銀行設置了貸款抵押而仍同意購買,若因銀行申請執(zhí)行抵押,此時買方不能要求賣方承擔權利擔保責任)(2)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根據(jù)工業(yè)產(chǎn)權或其他知識產(chǎn)權主張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即要求該貨物不能侵犯任何第三人的工業(yè)產(chǎn)權和其他知識產(chǎn)區(qū)。例外:一是買方訂立合同時已經(jīng)知道或應當知道此項權利或要求的發(fā)生;二是由于賣方要遵照買方所提供的技術圖樣、圖案、程式或其他規(guī)格的要求所致。(侵權是應買方要求)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32頁。33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3)賣方并不是對第三方依據(jù)任何一國的法律所提出的工業(yè)產(chǎn)權或其他知識產(chǎn)權的權利或請求都要向買方承擔責任,而僅在以下兩種情況下負責:一是雙方在訂約時已經(jīng)知道買方將把貨物轉售到某一國家或在某一國家使用,則賣方對第三人依據(jù)該國有關知識產(chǎn)權保護方面的法律所提出的權利請求,應對買方承擔。二是在任何其他情況下,賣方僅對第三方根據(jù)買方營業(yè)地所在國的法律所提出的有關侵犯工業(yè)產(chǎn)權或其他知識產(chǎn)權的請求,對買方承擔責任。兩種情況之共同之處:賣方對侵權有預期,是明知故犯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33頁。34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一國甲公司與另一國乙公司訂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假設1980年CISG適用于該買賣合同。那么根據(jù)該公約的規(guī)定,甲公司對于所售貨物的權利擔保事項包括哪些?A、交付的貨物為甲方所有B、交付的貨物為甲方占有C、交付的貨物在買方所在國或轉售國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chǎn)權D、交付的貨物在世界范圍內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chǎn)權答案:AC例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34頁。35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營業(yè)地在中國的甲公司向營業(yè)地在法國的乙公司出口一批貨物。乙公司本來擬向西班牙轉賣該批貨物,但卻轉售到意大利,且未通知甲公司。意大利丙公司指控該批貨物侵犯其專利權。關于甲公司的權利擔保責任,根據(jù)1980年CIS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公司應承擔依意大利法提出的知識產(chǎn)權主張產(chǎn)生的賠償責任B、甲公司應承擔依法國法提出的知識產(chǎn)權主張產(chǎn)生的賠償責任C、甲公司應承擔在全球范圍內該批貨物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chǎn)權D、甲公司的知識產(chǎn)權擔保義務不適用于該批貨物依乙公司提供的技術圖樣生產(chǎn)的情況答案:BD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35頁。36第四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雙方權利義務中國的甲公司從美國乙公司進口一批水果,合同規(guī)定貨到驗收后付款。貨物到達目的港,甲公司提貨驗收后,發(fā)現(xiàn)貨物總重量短少12%,單個體積和重量也不符合合同規(guī)定。下列說法爭取的是:A、甲公司有權拒絕接收貨物B、甲公司有權要求退貨C、甲公司可以將貨物寄放于第三方倉庫,其費用由乙公司承擔D、甲公司可以將貨物出售,并從出售價款中扣除保全貨物和銷售貨物發(fā)生的合理費用答案:BCDA中接收貨物不等于接受貨物,接受表明買方認為貨物的質量符合買賣合同的規(guī)定,而接收并不表明買方對貨物的質量沒有異議,若貨物在目的港經(jīng)檢驗與合同不符,買方也應接收貨物,然后再進行索賠例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36頁。37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37頁。38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一、違約及其形式1、違約是指賣方或買方未履行或未全部履行其合同義務的一種行為,當事人應當對違約行為承擔責任。CISG采取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只要違反合同義務,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不能以自身無過錯作為抗辯理由。免責事由。根據(jù)CISG第79(1)款規(guī)定,違約方當事人能夠證明,是由于其他非他所能控制的障礙,而且對于這種障礙,他在訂立合同時沒有理由逾期到或能采取措施避免或克服該障礙及其后果。

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38頁。39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2、違約形式(1)根本違反合同(fundamentalbreachofcontract)CISG第25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的結果,如使另一方當事人蒙受損害,以致于實際上剝奪了他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即為根本違反合同,除非違反合同一方并不預知而且一個同等資格、通情達理的人處于相同情況中也沒有理由預知會發(fā)生這種結果。

根本違約法律后果:根本違約使另一方獲得“宣告合同無效”的權利,非根本違約情況下,守約方通常只能采取其他救濟手段,如損害賠償、修理等,而不能宣告合同無效。(宣告合同無效類似于我國《合同法》中的解除合同,但不同于我國《合同法》中的合同無效。因為“合同無效”是由法院或仲裁機構宣布的,而《公約》的宣告合同無效是由合同的守約方宣告的)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39頁。40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宣告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雙方互負返還義務,并且不解除違約方的損害賠償責任,合同中的爭議解決條款仍然有效,雙方有關合同無效后的權利義務的約定仍然有效。(2)預期違反合同(anticipatorybreachofcontract)CISG第71條規(guī)定:如果訂立合同以后,另一方當事人由于他履行義務的能力或他的信用有嚴重缺陷,或者他在準備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為(客觀標準)表明,他顯然將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義務(有充分理由進行主觀判斷),一方當事人可以中止履行義務。中止方必須立即通知另一方當事人,另一方當事人在提供了充分保證后,則中止方必須繼續(xù)履行義務。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40頁。41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3)我國《合同法》中的預期違約和不安抗辯權第一,預期違約我國《合同法》第108條規(guī)定了預期違約制度的內容,即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CISG與我國《合同法》預期違約規(guī)定之比較:主張預期違約之條件不同。CISG:主觀與客觀;而《合同法》:僅僅是客觀上。預期違約后可采取救濟不同。CISG: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而非直接主張對方的違約責任;《合同法》:可基于預期違約而要求不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至于何種違約責任,《合同法》未作明確規(guī)定,根據(jù)實踐中情況加以確定。本質上是一種不確定的違約救濟方式。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41頁。42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是否通知與給予補救機會不同。CISG:當事人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義務,必須通知對方,并要求對方提供履行合同的擔保,一旦提供了擔保,當事人必須恢復履行合同義務;《合同法》:當事人既無通知義務,也未要求給對方當事人提供擔保的機會,就可以徑直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第二,不安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我國《合同法》第68條規(guī)定了不安抗辯權。該條規(guī)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jù)表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第一,經(jīng)營狀況嚴重惡化;第二,轉移財產(chǎn)、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第三,喪失商業(yè)信譽;第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jù)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42頁。43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合同法》第69條規(guī)定了當事人的通知義務,以及對方當事人提供擔保的義務;規(guī)定若對方當事人在合理的期限未恢復履約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shù)膿?,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CISG預期違約制度與我國《合同法》不安抗辯權之比較:兩者的成立條件、通知義務以及對方的擔保等規(guī)定幾乎完全相同。唯一差別在于:CISG預期違約并未規(guī)定另一方當事人既未恢復履約能力又不提供適當?shù)膿r,當事人對合同的履行如何處理;而我國《合同法》則明確規(guī)定,在此情況下但是人可以解除合同。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43頁。44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二、買賣雙方可采取的救濟措施1、賣方違約時買方的救濟辦法(1)要求實際履行但在兩種情況下,買方實際履行要求得不到法院的支持:一是買方已采取了與此要求相抵觸的某種補救辦法,如已將貨物轉售;二是法院地法不允許提出實際履行要求。(2)要求交付替代物前提是:貨物不符須構成根本違約(3)要求修補(4)賣方若遲延履約,賣方可要求買方確認是否接受其履約。若買方未答復,則視為同意。買方不得在該短時間內采取與賣方履行義務相抵觸的任何補救辦法(如解除合同)。但買方因賣方遲延而要求損害賠償?shù)臋嗬皇苡绊?。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44頁。45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5)要求損害賠償該權利不因買方行使其他救濟辦法的權利而喪失。如買方宣告合同無效的同時,可以同時提出損害賠償。對損害賠償?shù)拇_定CISG規(guī)定如下:第74條: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應負的損害賠償額,應與另一方當事人因他違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潤在內的損失額相等。這種損害賠償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在訂立合同時,依照他當時已知道或理應知道的事實和情況,對違反合同預料到或理應預料到的可能損失。(是與違約方預期一致,而非與受損方預期一致奧)第75條:如果合同被宣告無效,而在宣告無效后一段合理時間內,買方已以合理方式購買替代貨物,或者賣方已以合理方式把貨物轉賣,則要求損害賠償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45頁。46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的一方可以取得合同價格和替代貨物交易價格之間的差額以及按照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可以取得的任何其他損害賠償。第76條(1)款:如果合同被宣告無效,而貨物又有時價,要求損害賠償?shù)囊环?,如果沒有根據(jù)第七十五條規(guī)定進行購買或轉賣,則可以取得合同規(guī)定的價格和宣告合同無效時的時價之間的差額以及按照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可以取得的任何其他損害賠償。但是,如果要求損害賠償?shù)囊环皆诮邮肇浳镏笮婧贤瑹o效,則應適用接收貨物時的時價,而不適用宣告合同無效時的時價。

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46頁。47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根據(jù)1980年CISG,在合同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構成根本違約的情況下,關于守約方請求損害賠償?shù)臋嗬?,下列表述錯誤的是:A、守約方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請求賠償原合同價與轉賣合同價之間的差價B、守約方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請求賠償合同價與市價之間的價差以及其他因對方違約造成的損失C、守約方可獲得的損害賠償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依照他當時已經(jīng)知道或理應知道的事實和情況,對違反合同預料到或理應預料到的可能損失D、守約方有權對其實際遭受的、守約方締約時理應預料到的所有損失獲得賠償答案:D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47頁。48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6)宣告合同無效該救濟適用于兩種情況:一是賣方根本違約;二是賣方在寬限期仍不履約或聲稱將不履約。時間限制:在買方知道賣方交貨違約后一段合理時間內提出,否則不得再主張該救濟。(7)要求減價不論價款是否已付,貨物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時候,都可以要求減價。(8)提前、超量交貨提前的,買方可以收貨也可以拒收;超量的,可收可拒,若收,按合同價付款。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48頁。49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2、買方違約時賣方的救濟辦法(1)要求實際履行如賣方可以要求買方實際支付價款、收取貨物或履行他的其他義務(2)宣告合同無效適用于兩種情況:買方根本違約;寬限期仍不履約或聲稱將不履約。(3)自行確定規(guī)格按照合同規(guī)定,買方須通知賣方交貨的規(guī)格,但在約定期限內買方未通知規(guī)格的,賣方可自行確定規(guī)格,但應先通知買方,買方在合理時間內無異議,則賣方通知的規(guī)格生效。(4)請求損害賠償不論賣方采取任何其他的救濟措施,都不影響他要求買方作出損害賠償?shù)臋嗬H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49頁。50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三、幾個特殊概念與制度1、分批交貨合同下的宣告合同無效在分批交貨合同情況下:一批貨物構成根本違約,對方可就該批貨物解除合同;一批根本違約,對方有理由相信今后各批貨物都將根本違約,則可對以后各批均解除合同;各批貨物相互依存,一批根本違約,則可解除整個合同。2、保全貨物(雙方均有保全義務,誰控制貨物誰有保全義務)保全貨物是在一方違約時,另一方仍持有貨物或控制貨物的處置權時,該另一方有義務對貨物進行保全,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或防止損失擴大)。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50頁。51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1)賣方的保全義務適用情況:★

買方推遲收取貨物;★

或付款與交貨同時進行,買方不付款(不贖單提貨),而賣方仍擁有貨物的處置權(2)買方保全貨物的義務適用情況:★

買方已收貨但打算退貨,買方必須按情況采取合理措施,以保全貨物。如果買方或其代理人也在目的地,買方無保全義務?!?/p>

有權保有這些貨物,直至賣方把買方所付的合理費用償還給他為止。(3)合理的保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存?zhèn)}(寄存第三方倉庫,對方付費,費用須合理);出售(被保全方不合理遲延,可出售,事前必須發(fā)出意向通知;貨物易變質、貶值,出售前可能范圍內通知)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51頁。52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項買賣運動器材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乙公司作為買方,在收到貨物后發(fā)現(xiàn)其與合同約定不符。根據(jù)1980年CISG規(guī)定,下列正確的是:A、如果貨物與合同不符構成根本違約,乙公司可以解除合同B、根據(jù)貨物與合同不符的情形,乙公司可以同時要求減價和賠償損失C、只有在貨物與合同不符的情形構成根本違反合同時,乙公司關于交付替代物的要求才應當被支持D、如果收到的貨物數(shù)量大于合同規(guī)定的數(shù)量,乙公司應當拒絕接受多交部分的貨物答案:ABC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52頁。53第五節(jié)、違約及買賣雙方之救濟方法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項買賣水果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爭議適用1980年CISG并通過仲裁解決。乙公司作為買方,在收到貨物后發(fā)現(xiàn)水果的大小與合同規(guī)定差別很大,便打算退貨。根據(jù)1980年CISG規(guī)定,下列正確的是:A、乙公司應根據(jù)情況采取合理措施保全貨物B、乙公司有權一直保有這些貨物,直至甲公司對其保全貨物所指出的合理費用作出補償為止C、乙公司不必使用自己的倉庫保管該貨物D、乙公司也可以出售該批貨物,但在可能的范圍內,應當把出售的意向通知甲公司答案:ACDB項涉及合理的保全措施,由于水果是易腐食品,因此,不能一直保有,應當伺機出賣,否則會擴大損失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53頁。54第六節(jié)風險轉移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54頁。55一、概念及其法律效果風險指貨物在整個交易過程中由于不可歸責于買賣雙方的意外原因(如意外火災、擱淺、雨淋、沉船)而可能遭受的各種損失(貨物全部滅失或部分滅失)。風險轉移實質是風險承擔的轉移,也就是由誰來承擔風險后果,風險什么時候從賣方轉移給買方的問題。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55頁。56一、概念及其法律效果風險轉移的法律效果

CISG第66條規(guī)定,風險由賣方轉移至買方后,貨物遺失或損壞的,買方仍要付款,除非這種遺失或損壞是由賣方造成的。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56頁。57一、概念及其法律效果風險轉移與賣方違約的關系CISG70條規(guī)定,如果貨物的損壞或滅失是由于賣方違反合同所致,則買方仍然有權向賣方提出索賠,采取因此種違反合同而可以采取的各種補救辦法。賣方根本違約賣方未根本違約風險不轉移風險轉移但仍可追究賣方責任《合同法》148條《合同法》149條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57頁。58一、概念及其法律效果《合同法》148條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逗贤ā?49條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的,不影響因出賣人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買受人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權利。根本違約非根本違約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58頁。59一、概念及其法律效果Re第一種情況為賣方承擔風險,理由是賣方根本違約情況下,風險不發(fā)生轉移。第二種情況屬于輕微違約行為,買方無權解除合同,因此,風險由買方承擔。但是買方同時可以追究賣方輕微違約給買方造成的損失的賠償責任(如因遲延交貨而承擔對下家的違約責任,或者由于缺貨而從市場購買的差價補償?shù)龋H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59頁。60一、概念及其法律效果

關于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由賣方轉移到買方后發(fā)現(xiàn)的不符合同情形,下列哪些情況下賣方應當承擔責任?A貨物不符合同情形在風險轉移時已經(jīng)存在B貨物不符合同是因為貨物的包裝不當C貨物不符合同是因承運人的過失造成的D貨物不符合同是因為賣方違反了貨物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特定質量的保證答案:ABD,找遺失或損壞是由賣方引起的

例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60頁。61二、風險轉移時間當事人有約定從約定,無約定時根據(jù)以下規(guī)則:涉及運輸?shù)娘L險轉移貨交第一承運人時轉移。前提:賣方?jīng)]有義務在特定地點交貨。特定地點貨交承運人時轉移。前提:賣方有義務在特定地點把貨物交付給承運人。賣方保留控制貨物處置權的單據(jù)(如提單),不影響風險轉移。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61頁。62二、風險轉移時間

中國甲公司向美國乙公司出口一批運動鞋,雙方約定在特定地點裝船。在約定地點貨物裝船后,賣方(甲公司)取得已裝船的清潔提單但尚未到銀行議付貨款時,貨物即在運輸途中遭遇火災滅失,請問:風險此時由誰承擔?

由乙公司承擔。盡管代表貨物所有權憑證的提單仍由賣方持有,但根據(jù)CISG,這并不影響風險的轉移。例Re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62頁。63二、風險轉移時間在途貨物的風險轉移訂約時,已在運輸途中的貨物自買賣合同成立時轉移;如果情況表明有此需要,從賣方將貨物交付給簽發(fā)載有運輸合同單據(jù)的承運人時起(時間上更早了),風險就由買方承擔;如果賣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經(jīng)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貨物已經(jīng)遺失或損壞,而其又不將這一事實告之買方的,此時的遺失或損壞由賣方負責。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63頁。64二、風險轉移時間其他情況下的風險轉移風險從買方接收貨物時起轉移至買方承擔;若買方不在適當時間內接收貨物,則從貨物交給他處置但他不收取貨物時起,風險轉移至買方承擔;若買方有義務在賣方營業(yè)地以外的某一地點接收貨物,當交貨時間已到而買方知道貨物已在該地點交給他處置時,風險轉移至買方。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64頁。65二、風險轉移時間根據(jù)CISG相關規(guī)定,以下關于風險轉移說法錯誤的是:A若雙方對需要運輸?shù)呢浳镂醇s定特定的交貨地點,則自貨物按照合同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以轉交給買方時起,風險就轉移到買方B對于運輸途中銷售的貨物,風險自買方收到貨物時轉移到買方C

賣方經(jīng)授權保留海運提單,不影響風險之轉移D如賣方有義務在某一特定地點把貨物交付給承運人,在貨物于該地點交付給承運人以前,風險不轉移答案:B例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65頁。66第七節(jié)國際貨物買賣慣例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66頁。67一、國際貨物買賣慣例概述概念

通稱國際貿易慣例,是在國際貨物買賣活動中,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長期的、經(jīng)常并反復使用的,用以確定他們之間權利和義務關系的標準或規(guī)則。特征為國貿界熟悉并得到廣泛認可,得到長期、反復和經(jīng)常的使用;有確定的內容,可以起到規(guī)范性作用;由當事人選擇適用,并可以對其內容進行修改。一旦在合同中訂立,則產(chǎn)生法律拘束力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SG全文共77頁,當前為第67頁。68一、國際貨物買賣慣例概述國際貿易術語又稱價格術語、交貨條件,是在國際貿易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用以確定買賣標的物的價格、買賣雙方各自承擔的費用、風險、責任范圍的以英文縮寫表示的專門術語。國際貿易術語作用簡化當事人貿易談判締約過程,確定買賣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國際經(jīng)濟法第二章C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