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與繼承法_第1頁
婚姻法與繼承法_第2頁
婚姻法與繼承法_第3頁
婚姻法與繼承法_第4頁
婚姻法與繼承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婚姻法與繼承法第1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第一節(jié)婚姻法一、婚姻法的基本制度1、婚姻自由原則2、一夫一妻制原則3、男女平等的原則4、實行計劃生育原則5、夫妻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第2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結婚1、結婚的條件:1)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2)必須達到法定婚齡;3)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2、禁止結婚的條件:1)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2)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或暫緩結婚的疾病。3、結婚的程序1)申請:2)審查:3)登記:第3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無效婚姻是指不符合結婚的實質條件的男女兩性結合,在法律上不具有合法效力的婚姻。1)違反一夫一妻制的重婚;2)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婚姻3)患有禁止結婚疾病的婚姻;4)未達到法定婚齡的婚姻無效婚姻的法律后果

無效婚姻是違法婚姻,自始不發(fā)生合法婚姻的效力。在當事人之間不產生夫妻人身及財產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除有證據證明為當事人一方所有的外,按共同共有處理。當事人所生的子女為非婚生子女,與婚生的子女享有同等的權利。第4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可撤銷婚姻是指已成立的婚姻關系,因欠缺結婚的真實意思,受脅迫的一方當事人可依法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的婚姻??沙蜂N的婚姻在撤銷前,現存婚姻關系具有法律效力,一旦被撤銷自始不發(fā)生法律效力。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1年內提出。事實婚姻:沒有配偶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以夫妻的名義共同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結合。非法同居關系:男女雙方并未辦理結婚登記又不符合結婚實質條件時,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第5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家庭關系1、夫妻關系:2、父母子女關系:3、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1)祖父母與孫子女、外祖父母與外孫子女的關系;2)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第6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離婚1、離婚的程序:1)協議離婚2)訴訟離婚2、訴訟離婚的兩種特殊規(guī)定:1)現役軍人的配偶(非軍人)要求離婚,須得軍人的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2)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后6個月,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第7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判決離婚的法律原則概括性條款:夫妻感情確已破裂1)看婚姻基礎2)看婚后感情3)看離婚原因4)看夫妻關系的現狀5)看有無和好的可能列舉性條款:一方有嚴重過錯及其他證明夫妻感情破裂的事由法定準予離婚的情形1)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2)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3)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的5)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的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第8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離婚的法律后果人身關系:因夫妻身份而確定的相互撫養(yǎng)的權利義務、相互繼承的權利、監(jiān)護關系、共同生活關系均因離婚而消滅,同時當事人獲得再婚的權利。財產關系:離婚中止了夫妻之間的財產關系,發(fā)生夫妻共同生活財產與個人財產的認定和分割、債務的定性與清償、特定情形下的經濟補償、對生活困難一方的經濟幫助等法律后果。第9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夫妻財產關系(一)法定夫妻財產制1、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與所以的的財產;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第10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一方的婚前財產;一方應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y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二)約定夫妻財產制第11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第二節(jié)繼承法第12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繼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在繼承中,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死者的財產稱為遺產;取得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繼承人繼承遺產的權利稱為繼承權。調整財產繼承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稱為繼承法。繼承法是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第13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我國繼承制度的基本原則1.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繼承權原則2.繼承權男女平等的原則3.養(yǎng)老育幼、互諒互讓的原則4.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

第14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法定繼承法定繼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繼承的范圍、繼承順序以及遺產分配原則的一種繼承方式。由于這種繼承只是在沒有遺囑時才發(fā)生法律效力,故又稱無遺囑繼承。(一)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華人順序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是指依法享有繼承權,列入繼承順序的人的范圍。我國《繼承法》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婚姻關系、血緣關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扶養(yǎng)關系,確定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六種人作為法定繼承人。第15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配偶我國《婚姻法》第18條第1款規(guī)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弊鳛樗勒哌z產繼承人的配偶,指的是在被繼承人死亡時,與被繼承人有合法夫妻關系的人。如果在被繼承人死亡時已經離婚,不能作為被繼承人的配偶參與繼承關系。

2.子女子女是最近的直系血親。《婚姻法》第18條第2歉規(guī)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薄独^承法》第10條第3款規(guī)定:“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钡?6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王某夫妻倆無子女,于1960年將10歲的孟某收為養(yǎng)女。1968年王某的妻子死亡。1975年孟某與張某結婚后另居住在他處,但逢年過節(jié)仍來看望王某。王某的侄子王杰、王某的弟弟、妹妹也與王某時有來往。1980年王某突然病故,王某的弟弟和妹妹繼承了王某的遺產。孟某和王某的侄子王杰也提出要求繼承王某的遺產,王某的弟弟、妹妹認為:孟某不是王某的親生子女,并且早已結婚離開,因此不能繼承王某的財產;而王杰不是法定繼承人。孟某和王杰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孟某是王某遺產的合法繼承人,駁回王杰的起訴。

第17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3.父母父母是被繼承人最近的直系尊(長輩)親屬。生父母有權繼承其子女的遺產,養(yǎng)父母有權繼承其養(yǎng)子女的遺產,有撫養(yǎng)關系的繼父母也有權繼承其繼子女的遺產。

4.兄弟姐妹從血緣關系上說,兄弟姐妹是被繼承人最近的旁系血親。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yǎng)兄弟姐妹,有撫養(yǎng)關系的繼兄弟姐妹。我國《婚姻法》第23條規(guī)定:“有負擔能力的兄、姊,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yǎng)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撫養(yǎng)的義務”。根據權利義務的一致性,兄弟姐妹間應該互有繼承權。第18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祖父母與孫子女、外祖父母與外孫子女,是僅次于父母子女的最近直系親屬。因此,我國《繼承法》把祖父母、外祖父母列入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在我國的許多家庭中,祖父母、外祖父母都與孫子女、外孫子女共同生活,互相扶養(yǎng)、贍養(yǎng)。法律規(guī)定它們之間在一定條件下互有繼承權,這反映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體現了《繼承法》養(yǎng)老育幼的精神。此外,還有兩種人,也可依法取得遺產:第一種為喪偶兒媳,和喪偶女婿。喪偶兒媳和公婆之間,喪偶女婿與岳父母之間屬姻親關系,本無繼承權。但依照《繼承法》的規(guī)定,如果他們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第二種為我國《繼承法》第14條規(guī)定的情形:“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yǎng)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yǎng)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边@樣規(guī)定,符合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有利于公民之間的團結互助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第19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我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繼承順序是指法律規(guī)定的各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先后次序。只有在沒有前一順序繼承人或者他們都放棄或喪失繼承權的情況下,才由后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我國《繼承法》將繼承順序規(guī)定為兩個順序: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20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遺產的分配原則當被繼承人死亡時,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為兩人以上時,便發(fā)生遺產分配問題。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guī)定,遺產分配時應遵守以下原則:

1.同一順序繼承人的繼承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2.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應當給予照顧。

3.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yǎng)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在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4.有撫養(yǎng)能力和撫養(yǎng)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撫養(yǎng)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少分。

5.法定繼承人在分配遺產時,要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遺產問題。此外,對依靠被繼承人扶養(yǎng)的,或者對被繼承人扶養(yǎng)較多的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予以適當照顧。這種分配不具有遺產繼承的性質。

第21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代位繼承和轉繼承

代位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有權繼承其父應繼承的遺產份額的制度。在代位繼承中,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子女,稱為被代位人;被代位人的晚輩直系血親,稱為代位繼承人。例如,甲的兒子乙于1995年3月20日死亡,乙留有女兒丙,甲于同年7月30日也不幸去世。這時就發(fā)生了代位繼承問題。即乙應繼承甲的遺產份額,由丙代位繼承。代位繼承制度實際上是法定繼承制度的一種必要補充,是法定繼承的一種特殊形式。第22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代位繼承的法律特征

1.被代位人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子女,且須先于被繼承人死亡,否則不發(fā)生代位繼承問題。凡是有繼承權的被繼承人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有撫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該子女酌有繼承權的子女,都有代位繼承權。

2.代位繼承人必須是被代位人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的限制,被代位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于女、外曾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

3.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其死去的父母應得的遺產份額。代位繼承人有兩人以上的,他們只能共同繼承和分割被代位人應得的份額。

4.對被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第23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轉繼承,是指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之前死亡,其應繼承的遺產份額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繼承的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2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鞭D繼承實際是繼承遺產權利的轉移。例如,父親甲死后不久,遺產尚未來得及分割,其子乙也不幸去世,乙留有女兒丙。這時就發(fā)生轉繼承問題,乙應繼承甲的份額轉由丙繼承,丙為轉繼承人。第24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遺囑繼承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進行繼承的一種繼承制度。在遺囑繼承中,訂立遺囑的人為遺囑人,遺囑指定的繼承遺產的人為遺囑繼承人。由于在遺囑中,遺囑人可以指定其繼承人及繼承遺產的種類、數額等,故遺囑繼承又稱為“指定繼承”。我國《繼承法》第16條規(guī)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guī)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并可以指定遺囑執(zhí)行人。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边@是我國關于遺囑繼承的法律依據。第25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遺囑繼承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遺囑是被繼承人的一種單方法律行為。由于遺囑直接表示了被繼承人的最終意愿,所以遺囑繼承在適用上優(yōu)先于法定繼承。

2.遺囑繼承的開始,必須有被繼承人生前立有有效遺囑和立遺囑人死亡兩個法律事實。這兩個法律事實,缺少任何一個都不發(fā)生遺囑繼承。例如,所立遺囑無效或依法被撤銷,就不得發(fā)生遺囑繼承;或者所立遺囑有效,但立遺囑人未死亡,也不得實行遺囑繼承。

3.遺囑繼承人和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相同,但遺囑繼承不受法定繼承順序和應繼份額的限制。被繼承人可以把自己的遺產留給法定繼承人中的任何人,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確定給繼承人的遺產數額。第26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遺囑的有效條件遺囑繼承是根據遺囑人的個人意志所立的意愿執(zhí)行的。因此,遺囑是否有效,有效的遺囑應具備哪些條件,就成為遺囑繼承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guī)定,遺囑的有效條件分為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只有這兩個要件都具備的遺囑,才是有效的遺囑。

㈠遺囑的形式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17條的規(guī)定,遺囑形式包括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五種。

1.公證遺囑。公證遺囑是指由遺囑人親自申請,經公證機關證明的遺囑。對于公證遺囑,遺囑人必須親自到公證機關或者請公證人員到場辦理遺囑公證,不得委托他人代理。同時,立遺囑人應在自己所立的遺囑上簽名,并注明年、月、日。

2.自書遺囑。自書遺囑是指由立遺囑人親筆書寫并簽名的遺囑。自書遺囑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由遺囑人親筆書寫遺囑全文;(2)由遺囑人親筆簽名并注明年、月、日。第27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代書遺囑代書遺囑是指立遺囑人不能書寫或者書寫確有困難時,由無利害關系人或者律師代為書寫的遺囑。代書遺囑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由遺囑人指定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2)由見證人中一人根據遺囑人授意寫成書面遺囑,注明年、月、日,由代書人向遺囑人宣讀,經遺囑人認定無誤后,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4.錄音遺囑。錄音遺囑是指立遺囑人通過錄音磁帶進行意思表示,處分自己遺產的形式。錄音遺囑只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方能具有法律效力。

第28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是指遺囑人在生命處于危急的情況下,口頭表示遺囑內容的形式。口頭遺囑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立遺囑人只有在危急情況下才能采用口頭遺囑的形式;(2)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3)危急情況解除后,立遺囑人能夠采用其他遺囑形式設立遺囑時,原先所立口頭遺囑無效。為了確保遺囑的真實性,我國《繼承法》第18條規(guī)定,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2)繼承人和受遺贈人;(3)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第29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㈡遺囑的實質條件

1.立遺囑人必須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立遺囑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真實為要素,立遺囑人必須只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才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即必須具有遺囑能力?!独^承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立遺囑時有民事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民事行為能力,其所立遺囑的效力不受影響。

2.遺囑必須是遺囑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內容必須合法。遺囑內容不得違反法律,不得損害國家的和集體的利益。

4.遺囑應當為某些繼承人保留遺產份額。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遺囑不得處分屬于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第30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遺囑的變更遺囑的變更,是指遺囑人依法改變原先所立遺囑的部分內容。《繼承法》第20條規(guī)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遺囑人變更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的部分內容,可以另立遺囑進行;但是,若要變更公證遺囑,必須再經公證程序,否則不發(fā)生變更的效力。

遺囑的撤銷遺囑的撤銷,是指遺囑人取消原先所立遺囑的全部內容。遺囑既可用聲明原遺囑無效的方式撤銷,也可用立新遺囑的方式撤銷。遺囑人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所立公證遺囑為準;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所立的遺囑為準.第31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遺贈和遺贈撫養(yǎng)協議遺贈,是指遺贈人用遺囑的方式將其個人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死后贈給國家、集體和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種法律制度。立遺囑將其財產進行遺贈的人,為遺贈人;接受遺贈的人,為受遺贈人。遺贈是遺贈人死亡后生效的單方法律行為。設立遺囑時無須征得受遺贈人的同意。同時受遺贈人也可以接受或不接受遺贈。如果受遺贈人先于遺贈人死亡,則遺贈無效。遺贈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概括遺贈,是指以遺產的全部或者一部作為遺贈標的的遺贈,這種遺贈的受遺贈人的權利、義務與遺囑繼承人相同。另一種是特定遺贈,是指以某項特定的財產作為標的的遺贈,這種遺贈的效力只是及于遺囑指定的財產。第32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遺贈扶養(yǎng)協議,是指公民與扶養(yǎng)人或集體所有制組織訂立的有關扶養(yǎng)人或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yǎng)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的協議。遺贈扶養(yǎng)協議制度是我國《繼承法》確立的一項新的法律制度,是我國繼承制度的新發(fā)展。法律特征

1.遺贈扶養(yǎng)協議是雙方法律行為。締約雙方必須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協議,雙方主體必須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2.遺贈扶養(yǎng)協議是雙務合同。遺贈扶養(yǎng)協議既要約定遺贈人的權利和義務,又要約定扶養(yǎng)人的權利和義務,雙方當事人之間互為權利義務關系。扶養(yǎng)人負有對受扶養(yǎng)人生養(yǎng)死葬的義務,享有接受受扶養(yǎng)人遺贈財產的權利;受扶養(yǎng)人享有接受扶養(yǎng)的權利,負有將其遺產遺贈給扶養(yǎng)人的義務。

第33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遺贈扶養(yǎng)協議自簽訂時起就具有法律效力。雖然遺贈扶養(yǎng)協議一經簽訂即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協議約定的遺贈財產轉移,要到遺贈人死亡時才實現。因此,遺贈人對遺贈的財產應妥為保管,不得毀損和破壞遺贈的財產,遺贈人除對遺贈中指定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等權利外,不再享有處分權。遺贈人不得將遺贈的財產出賣或贈與他人,也不得另立遺囑處分,其法定繼承人也無權繼承。

4.遺贈扶養(yǎng)協議在適用上具有優(yōu)先性。即繼承開始時,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yǎng)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遺囑與遺贈扶養(yǎng)協議內容相抵觸的,遺囑無效。

5.遺贈扶養(yǎng)協議是一種要式法律行為。協議應采用書面形式,并且最好約定辦理公證手續(xù),以便于執(zhí)行。第34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遺產的處理(一)繼承的開始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意義

1.繼承開始的時間是繼承權從期待權變?yōu)榧鹊脵嗟臅r間界限,繼承開始,繼承人的繼承期待權即變?yōu)槔^承既得權。

2.繼承開始的時間是具體確定遺產內容的時間界限。繼承開始前已處分的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開始后增加的財產,如活著的夫妻一方的收入,也不能作為遺產。

3.繼承開始的時間是確定繼承人范圍的時間界限。繼承開始前已死亡的繼承人不能繼承;被繼承人的子女在繼承開始前死亡的,可能發(fā)生代位繼承;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相繼死亡的,會發(fā)生轉繼承問題;繼承開始前受孕的胎兒或者出生的嬰兒,有取得遺產的權利,等等。

4.繼承開始的時間是確定遺囑是否有執(zhí)行效力的時間界限。繼承開始,有效的遺囑即發(fā)生效力。

第35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另外,如果遇有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又不能確定死亡的先后時間的,一般是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如幾個死亡人輩份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如幾個死亡人輩份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fā)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

第36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繼承權的接受、放棄和喪失接受繼承,是指繼承人同意接受被繼承人的遺產。接受遺產的意思表示的方式,可以明示,也可以默示。接受繼承是單方法律行為,不需要其他人有相應的意思表示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繼承權的放棄,是指繼承人表示不接受被繼承人的遺產。放棄繼承遺產的意思表示的方式,只能明示,并且要在遺產分割之前作出。遺產分割后表示放棄的不是繼承權,而是所有權。受遺贈的接受和放棄與繼承的接受和放棄的方式不同。我國《繼承法》第25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37頁,課件共42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繼承權的喪失繼承權的喪失,是指繼承人因法律規(guī)定的事由而發(fā)生喪失繼承遺產的權利。根據《繼承法》第7條的規(guī)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3)遺棄被繼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