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機操作與畫面構圖_第1頁
攝像機操作與畫面構圖_第2頁
攝像機操作與畫面構圖_第3頁
攝像機操作與畫面構圖_第4頁
攝像機操作與畫面構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攝像機操作與畫面構圖第1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關鍵詞匯:自動增益:指不通過手動選擇增益檔而自動調(diào)節(jié)音頻量或視頻等級。心理補足:指在心里自行補足不完整的畫面。跟焦:控制鏡頭焦距,使攝像機和/或被攝物無論移動與否,拍攝出的圖像都能一直保持清晰狀態(tài)。頭頂空間:從頭頂?shù)狡聊簧涎刂g的空間。朝向空間:人或物體朝屏幕一側移動時前方留出的空間。第2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鼻前空間:從一個人的視點或手的指向點到屏幕邊緣之間的空間。過肩鏡頭:攝像機視線越過某人的肩膀(此人的肩膀和后腦勺應在鏡頭之內(nèi))拍攝另一個人。分鏡頭表:一張列有攝像機所要拍攝的每個鏡頭的列表,它可以幫助攝像師記住拍攝鏡頭的順序。三人鏡頭:三個人的畫面雙人鏡頭:兩個人的畫面Z軸:代表鏡頭從攝像機向地平線方向延伸的縱深維度的軸線。第3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jié)攝像機的操作一、如何操作攝像機(1)使用攝像機的一些基本禁忌①防止過度受熱②防雨、防潮、防暴曬③不要長時間瞄準正午的太陽④不要將攝像機的電池暴露在太陽下,更不能讓它掉到地上⑤不要將攝像機的一側放在地上,否則會損壞尋像器或話筒。拍攝完畢后,用鏡頭蓋將攝像機的鏡頭蓋上,而且一定要將光圈關至C的位置。第4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拍攝前①首先查點設備的數(shù)量,并在設備清單上做好記號。如果要使用輔助設備(外接話筒、燈光、電源或現(xiàn)場監(jiān)視器),一定要保證連接器和電纜的正確。除非是在追蹤拍攝熱點新聞,否則應該先支架好三腳架,然后檢查攝像機插板是否與液壓阻尼云臺的插座匹配,攝像機在位置鎖定后是否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在將攝像機帶到現(xiàn)場前大致試錄一下。檢查攝像機的音頻和視頻。②假如要用高級EFP攝像機和分體VTR制作更精細的現(xiàn)場節(jié)目,那么一定要檢查連接電纜和各種電源。在進入現(xiàn)場以前,一定要激昂現(xiàn)場準備使用的設備都連接起來試錄一遍。第5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③檢查外接話筒(通常試手持話筒)和攝像機話筒是否正常。檢查外接話筒的電纜長度是否能讓記者遠離攝像機進行采訪。④檢查便攜式攝像機燈是否能起作用,檢查交流電源線長度是否足夠以及三相/兩相插線板是否夠用⑤如果在EFP中使用分體VTR,一定要做一些測試性錄制,確保VTR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⑥檢查錄像帶是否與攝錄一體機或VTR匹配。⑦攜帶的錄像帶的數(shù)量應該超過實際需要的量,寧多勿少第6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拍攝中小型手持攝像機的操作技術①為了避免畫面跳動,必須盡量保持攝像機的穩(wěn)定。在拍攝長焦鏡頭時,攝像機的穩(wěn)定性更為重要。為了平穩(wěn),可以用一只手掌托住它,用另一只手支撐攝像機本身。盡量讓胳膊肘貼近身體,吸氣,在拍攝過程中屏住呼吸??梢陨晕澢ドw,或靠在一個結識的支架上來增加攝像機的穩(wěn)定性。即使攝像機內(nèi)裝了圖像穩(wěn)定器,仍建議這樣操作攝像機。第7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②如果要移動攝像機,為了保持畫面穩(wěn)定和圖像清晰度,最好將將變焦鏡頭調(diào)到廣角。③要想平搖鏡頭,首先,讓膝蓋對準平搖的終點方向,然后轉動身體和攝像機,對準平搖的起點方向。在拍攝過程中,始終要將膝蓋略微彎曲,因為膝蓋起著減震的作用。④盡量手持著攝像機朝后退,以便讓拍攝對象始終處在你的前面。另外,倒著走還會迫使你用腳掌靠近指跟的部位行走,這比用腳跟著地效果要好。第8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ENG/EFP攝像機的操作技術①盡量使身體和攝像機保持平穩(wěn)。在運動時把變焦鏡頭調(diào)到廣角;在平搖鏡頭時預先調(diào)整好膝蓋的位置;在被拍攝對象運動時向后退而不是朝前走。②有些攝像機有一個裝在機身側面的小喇叭,可以把右耳貼近喇叭監(jiān)聽聲音。③除非攝像機的白平衡完全自動化,否則在拍攝前必須調(diào)節(jié)白平衡。而在調(diào)節(jié)白平衡時,必須保證其光照條件與照亮預定拍攝場景的光線相同。拍白平衡時必須對準白色物體進行操作。每當光線條件發(fā)生變化——比如從街角的采訪轉移到一家新餐廳的內(nèi)堂,都必須調(diào)整白平衡第9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④即使在ENG制作的跑動中,也要盡量校準變焦鏡頭。具體操作方法:先推向目標,,然后再拉向遠景,這樣攝像機就能處于聚焦狀態(tài)⑤假如變焦鏡頭還沒有校正好,而又要從一個廣角鏡頭拍攝,這就必須盡量跟焦,也就是說在推攝時必須轉動聚焦環(huán)以使畫面清晰。在低照度條件下,不要將攝像機設定在自動聚焦模式上。⑥如果在比較安靜得環(huán)境中拍攝,可以采用AGC(自動增益控制)模式錄音。否則就需要調(diào)到手動增益控制,設定一個聲音水平,然后錄制。⑦留心尋像器中和錄像機上得警告信號。第10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拍攝后如果不是時間要求特別緊張,就需做好以下工作。①將磁帶從錄像機中取出,立即換上一盒新磁帶,并為所有磁帶貼上標簽。②將所有開關調(diào)到關的位置。③將光圈調(diào)至關的狀態(tài),并將鏡頭蓋蓋好。④卷好話筒電纜線,用帶子把它扎好⑤將所有設備立即放回原來的箱子或袋子⑥從拍攝現(xiàn)場回來馬上給電池充電⑦如果攝像機被弄濕,得等到所有得部件全干了才能將其放回箱子內(nèi)。⑧檢查所有得燈具、交流電源線。第11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如何操作演播室攝像機操作ENG/EFP攝像機與演播室攝像機之間得最大區(qū)別在于,后者經(jīng)常安裝在某種攝像機座架上。(1)開始前①先戴上耳機,檢查內(nèi)部通話系統(tǒng)是否工作正常。至少應該聽到導演、技術指導和視頻指導的聲音。②檢查攝像機在云臺上是否能保持平衡③檢查攝像機電纜線的長短。④對尋像器的明暗、對比進行調(diào)節(jié)⑤檢查鏡頭。如是否發(fā)澀等。⑥檢查整個聚焦,即把焦距控制器從一個極限運動到另一個極限。尤其是推到長焦位置,檢查鏡頭是否能輕松、平滑地聚焦和虛焦。第12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⑦校準變焦鏡頭。方法:對準目標(如新聞播音員),將鏡頭推至變焦鏡頭幅度的盡頭,進行聚焦,然后再將鏡頭拉回廣角位置。這樣,只要目標和攝像機不移動,整個推拉拍攝都會保持聚焦狀態(tài)。⑧如果攝像機裝有臺詞提示器,一定要檢查所有的連接件。⑨離開現(xiàn)場前一定要將攝像機鎖定(鎖好座架和平搖、俯仰拍攝器械)。⑩如果長時間不用,一定要用罩子將攝像機罩好。第13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節(jié)目中①戴上耳機與導演、技術指導和視頻指導建立聯(lián)系。打開攝像機,再次檢查平搖、俯仰制動裝置與座架的運動情況②每換一個新的拍攝位置,必須校準鏡頭的變焦,以保證鏡頭在整個變焦幅度內(nèi)聚焦。③如何判斷在哪個位置畫面最清晰??梢詫嗜说陌l(fā)際線或眼睛進行對焦。在拍攝特寫鏡頭時,一定要對準鼻梁聚焦④假如打算用變焦鏡頭進行移動拍攝,請將鏡頭調(diào)到廣角位置,將聚焦點預調(diào)在移動拍攝距離的中間位置。現(xiàn)在變焦鏡頭處于廣角的最大位置,景深非常大,你只需在十分靠近目標或事件時才調(diào)整聚焦。第14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⑤除非導演指示進行高角度(視平線以上)或低角度(視平線以下)拍攝,否則鏡頭的視平線應該與演員的持平。⑥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拍攝找一些有趣的鏡頭拍攝下來。⑦用膠帶在演播室地板上標出攝像機的關鍵位置。要特別標出攝像機的運動(移動、橫移),以便變焦鏡頭調(diào)到廣角位置上。在實際操作中,必須切實按這些標記拍攝鏡頭。⑧認真聽導演對所有攝像師發(fā)布的指令。這樣,你的鏡頭才能與其他攝像機配合,同時也能通過了解其他攝像機在干什么而避免不必要的重復鏡頭。⑨避免內(nèi)部通話系統(tǒng)閑聊。第15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節(jié)目后①在拍攝結束時,要等“完畢”信號出現(xiàn)后才可鎖定攝像機。②詢問視頻指導是否可以蓋上攝像機。③鎖定攝像機云臺和座架,放松制動控制裝置,將攝像機推到演播室的某個安全地方。④盡量將電纜線繞成整齊的傳統(tǒng)8字形狀。第16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jié)攝像機的操作技術一、攝像機的操作方式(1)手持機拍攝根據(jù)攝像機的外形,攝像師一般采用雙手托著攝像機進行拍攝,或肩扛、或抱著、或提著。需要主要的幾點:①選擇正確的拍攝姿勢拍攝姿勢有站、坐、跪、蹲、臥等。②選擇必要的輔助器材為了保證手持攝像機所拍攝的畫面的穩(wěn)定,可以選用斯坦尼康等輔助器件。第17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③選擇合適的鏡頭鏡頭焦距的長短與畫面的穩(wěn)定程度密切相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用廣角。(2)固定拍攝固定的拍攝是利用三角架或把三角架支在移動車上進行拍攝。其最大優(yōu)勢就是能獲得極其穩(wěn)定的畫面效果。常用在長時間細致地觀察被攝對象的某些細部,或在較長時間內(nèi)拍攝一些范圍比較集中的事件,如現(xiàn)場直播各類節(jié)目、電視劇、電視廣告、大型文藝晚會。第18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對攝像師操作時的技術要求(1)“平”指攝像機要保持水平(2)“準”①畫面構圖要準②畫面曝光要準確,符合創(chuàng)作中造型藝術效果和氣氛的要求③拍攝運動物體時,畫面要跟準,起幅落幅要準④利用變焦距鏡頭拍攝,焦距、焦點應調(diào)準。(3)“穩(wěn)”拍攝時,要保持平穩(wěn),不晃不抖。(4)“勻”攝像機運動速度要勻,要掌握好攝像機移動的節(jié)奏,不能忽快忽慢,注意上下鏡頭之間的節(jié)奏的關系。第19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運動光線是靈魂,運動是生命。是活力,是視覺的豐富。(1)運動的劃分①內(nèi)部運動:人物位移,動作,景物變化,畫面中元素的變化。②外部運動:剪接切換,攝影機運動產(chǎn)生的變化態(tài)。外部運動是運動主要考慮的方面,考慮內(nèi)部運動的比較少。外部運動是導演的主觀處理。第20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運動的目的。①為運動而運動,為形式而運動,為想法而運動,為風格而運動,想運動就運動。②運動是要強調(diào)造型元素的運用和造型元素的效果。③對動作的連貫表達。④建立一種空間關系與空間感覺。⑤運動的目的是幫助演員表演。⑥運動目的:渲染一種情緒。⑦運動作為一種敘事形式或說是表現(xiàn)形式。第21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鏡頭拍攝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1)靜止拍攝常規(guī)形式:以外部不動來襯托內(nèi)部的變化固定鏡頭:是指畫面框架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呈現(xiàn)出的電視畫面。也就是說,在拍攝時,保持攝像機的機位、拍攝角度、拍攝方向和攝像機鏡頭焦距的固定。第22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推兩種方式:變位置的推;變焦距的推。①造成一種生理和心理的接近②是一種空間局部的強調(diào)③視點關系從宏觀向微觀轉變,從客觀向主觀轉變④主題明確⑤是一種主觀敘事的暗示⑥是場景風格的處理方式第23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拉兩種方式:變位置的拉;變焦距的拉。①是一種從生理到心理的遠離②作為一種結論。一場戲的結束來落幅③從微觀到宏觀④景別從近到遠⑤被攝主體從單一到多元⑥畫面從寫實向寫意過渡⑦背景范圍不斷加大,背景從虛到實⑧人物表演從表演向形體轉變⑨透視越來越明顯;空間越來越具體第24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搖搖攝是以點(攝像機的機位不動)為軸心作上下左右旋轉等弧形運動進行拍攝。操作要領:機器位置固定;方向速度不確定;紀實性非常明顯搖鏡頭使用的方式:表情和動作要連貫搖鏡頭使用的分寸:空間允許。燈和環(huán)境搖鏡頭使用的效果:構圖、方向、光效在一個鏡頭中要變化,值得搖才搖?!癦值模糊圈”,景別近,快了畫面會虛。搖:是單向的,是伴隨的。主體動才動是主觀的。主人公的尋找或轉移第25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移移動拍攝是以線(攝像機機位變化)為軌跡,讓軌跡不間斷的立體展示空間。分為橫移、縱跟和斜移移可以產(chǎn)生如下變化:①方向。取決于軌跡。②機位視點,取決于軌的長度③主體變化④有可能產(chǎn)生景別變化⑤相對角度變化⑥透視變化第26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⑦光線變化⑧背景變化橫移是表現(xiàn)前景的最佳形式幾個運動效果最明顯的移:①斜向,60度,45度②低角度③廣角④方向變化超過90度四者加在一起效果更明顯第27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升降用升降車、升降臂、搖臂等。升降鏡頭完全是主觀視點的變化,改變。升鏡頭是從客觀到主觀。升的越高,形式感越強。降鏡頭是從主觀到客觀。從寫意到紀實的轉變。在鏡頭形式上,升有結束的感覺,降有開始的感覺。升降帶來的主要元素變化:角度、背景、影調(diào)、色彩、地平線、光線第28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7)跟鏡頭

又稱“跟拍”。攝影機跟隨運動著的被攝對象拍攝的畫面。跟鏡頭可連續(xù)而詳盡地表現(xiàn)角色在行動中的動作和表情,既能突出運動中的主體,又能交代動體的運動方向、速度、體態(tài)及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使動體的運動保持連貫,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動態(tài)中的精神面貌。第29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推拉鏡頭之比較(1)畫面效果的異同主體:變位置推拉,接近、遠離主體。變焦距推拉,主體被拉、推過來。因為沒有透視變化。背景:變位置推拉,不會有太大變化。變焦距推拉,虛實明暗變化特別明顯。范圍(景別):變位置推拉,拿取景框主動去框小或放大,畫框外的力改變畫框。變焦距推拉,畫框內(nèi)的力改變畫框。

第30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移動車推,變焦距推所產(chǎn)生的畫面效果景別:從遠到近透視:移動車推:越來越強化。變焦距推:沒有這種效果。背景:移動車推:不明顯。變焦距推:虛的更多。以上三點關鍵是透視不同。移動車推和變焦距推中主觀性更大的是變焦距推。因為它是線形的。光軸沒有變化。移動車推總會有一點。第31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推拉鏡頭的起幅落幅的處理:靜——運動過程——靜。前后兩秒一定要留。關于起幅和落幅:“推鏡頭重落幅”,長度要夠,構圖要好看。第32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三節(jié)有效鏡頭的構建一、屏幕尺寸與景別屏幕尺寸:電視畫面的近景和中景鏡頭一般多于全景和遠景鏡頭。在為高清晰度大屏幕電視拍攝節(jié)目時,可以采用更多的電影風格,用全景和中景而非近景來交代故事。景別: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第33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中近景:被攝主體的上半身到其頭頂?shù)臉媹D;中全景:被攝主體膝蓋以上的構圖;雙人鏡頭:將兩個人或物體放在一個畫面中的構圖;三人鏡頭:將三個人或物體放在一個畫面中的構圖;交叉鏡頭:指攝像機在多個人物之間輪流拍攝,靠近攝像機的那個人完全處在鏡頭之外。過肩鏡頭:指攝像機越過靠近攝像機的那個人進行拍攝。第34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構圖許多高端演播室攝像機、ENG/EFP攝像機,甚至一些高級家用攝錄一體機都有切換開關,可以將畫面的寬高比從常規(guī)的4×3格式轉換成DTV16×9格式。(1)寬高關系的處理4×3的寬高比十分適合垂直場景的構圖,同樣也適合水平遠景的表現(xiàn)。也相對更適應那種同時具備寬、高兩種元素的場景。雖然16×9寬高比使水平場景看上去十分壯觀,但卻會對構建垂直畫面造成障礙。這時,可以用攝像機仰拍以展示物體的高度——從下向上拍,也可以在屏幕的旁邊加上其他畫面要素,從而形成垂直的寬高比來構圖。第35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近景近景和特寫是電視視覺語言中的常見要素。一般來說,應該將主體的眼睛放在屏幕上部的?處。在16×9的寬高比中,近景的兩側留下大量的多余空間,而特寫看起來又像是被擠在屏幕上下沿之間一樣。但如果在鏡頭中加入一些視覺元素,填補兩側的空間。并且,DTV的寬高比也可以使你非常容易地對兩個面對面的人物進行近景構圖。第36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頭頂空間在正常的全景鏡頭、中景鏡頭以及近景鏡頭中,都應該在人物的頭頂留出一些空間。(4)鼻前空間與朝向空間如果被攝對象的看或指的方向不是鏡頭,而是另一個特定的方向,那么就會產(chǎn)生屏幕牽引力,稱為示向力。必須在這個示向力的前面留出一定的空間,這樣才能平衡這種力量。如果某人看或指向屏幕的左側或右側移動,必須留出朝向空間以平衡這種運動張力。第37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心理補足心理補足指人們在自己心里將那些無法真正在屏幕上看到的信息予以補充的過程。正面心理補足:為了促使觀眾進行聯(lián)想,構建鏡頭的方式應該便于觀眾聯(lián)想到屏幕外面的圖像,進而在感覺上形成對事物的整體認識。我們還可以將各種物體集中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可感知的圖案。負面心理補足:屏幕框架的構圖不合理或者是畫面中的背景的破壞。第38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景深(1)鏡頭的選擇。廣角鏡頭可以夸大景深,長焦鏡頭可以降低三維幻覺。(2)物體位置。Z軸(3)景深。淺景深比大景深場景更能有效地確定深度。(4)照明與色彩。被照得很亮而又色彩鮮明得物體看起來比褪了色而又光線黯淡的物體顯得近些。第39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屏幕運動(1)如果是為傳統(tǒng)的4×3寬高比的小屏幕進行構圖,那么沿著Z軸運動會比任何側向的運動(從屏幕的一側向另一側運動)更劇烈。在拍攝中要注意保持攝像機平穩(wěn),確保運動著的目標在接近攝像機時不虛焦即可。如果是為16×9的DTV寬高比構圖,則側向運動更為重要,在整個平搖的過程中,必須留出適當?shù)某蚩臻g。(2)假如正在拍近景,人物在前后移動,這時千萬別追拍每一個微小的擺動。這樣會使觀眾頭暈??梢詫z像機對準主要表演區(qū),或者拉攝一個略寬一點的鏡頭。第40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如果是拍雙人鏡頭,其中一個人移出畫面,這時請只拍一個人,千萬別試圖將兩個人都保留在畫面內(nèi)。(4)在拍攝過肩鏡頭時,靠近攝像機的人經(jīng)常會擋住離攝像機遠的人,這時,可以通過攝像機的弧形運動或左右側移來解決這個問題。(5)不管怎么組織屏幕運動,都必須做得平滑流暢。除非必須跟拍運動著的目標或想通過運動使畫面引人注意,否則盡量少移動攝像機。業(yè)余攝像師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攝像機動作過多。第41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四節(jié)鏡頭一、鏡頭的理解(1)技術上,一個光學設備。光學組合件。(2)藝術上:影視片結構的基本組成單位。鏡頭的核心是構圖的效果。(3)長鏡頭:指連續(xù)地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較長時間的拍攝,所形成的鏡頭。在拍攝長鏡頭時,通過攝像機的運動,形成多角度、多機位的效果,造成畫面空間的真實感和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第42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鏡頭中人物位置排列方法與形體關系(1)排列形式線形:面對面,肩并肩,背靠背,面對背角形:排列方式?jīng)Q定構圖形式。(2)形體關系單人六種基本關系:站、坐、跪、躺、倚、趴(3)空間要求、敘事要求、畫面要求決定形體設置方式。第43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鏡頭規(guī)律分析A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第44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鏡頭單獨使用沒有規(guī)律,排列使用就有規(guī)律。(2)A、B身后、對面的區(qū)域:畫內(nèi),表現(xiàn),現(xiàn)實,人物調(diào)度,環(huán)境,表意空間。機器所在的空間:畫外,想象,暗示,機位調(diào)度,聲音,非敘事空間。畫外空間對導演的最大幫助是聲音的處理、視線的暗示和空間的想象。第45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機位①:關系鏡頭,主機位,主角度,主敘事鏡頭,交代鏡頭。a.全場戲中最全的景別。b.最先拍攝完成,第一個鏡頭就要拍攝。定光線、氣氛、人物關系。c.最能表達空間關系的位置。主機位的選擇要根據(jù)空間確定。d.①號機位的6定原則:定關系,定軸線,定位置,定視線,定方向,定調(diào)度。f.全片支撐頻率約10%-15%(出現(xiàn)率)第46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機位②、③:平行位置,相當于①號機位的兩個推進。a.多為單人,視線相反且對應。b.景別:全、中、近、特。c.人物面不變,背景不變。d.支撐率5%-10%f.機位②、③如果與機位①協(xié)同使用,是一種強調(diào)。但易產(chǎn)生笨拙的跳躍。(5)機位④、⑤:外反拍鏡頭(先拍為正,后拍為反),過肩鏡頭。a.景別:全、中、近、特。b.支撐率40%-50%。第47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機位⑥、⑦:內(nèi)反拍鏡頭,對應反向單人畫面。視線看畫外。a.景別:中、中近、近、特b.支撐率:20%-30%。重要的戲劇段落都是它完成的。c.機位⑥、⑦貼近軸的角度要一樣。越貼近軸線畫面越美,越有魅力,是與畫外交流。d.“好萊塢900句”:1-4-5-6-7。這是其鏡頭構成的基本組合與規(guī)律。第48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⑥、⑦號最具個人、情感、戲劇交流關系。④、⑤號是畫面,人物間布局,調(diào)度交流關系。①號是交代,展示,定位關系。(7)機位⑧、⑨:正打反打、騎軸鏡頭。a.主觀視點,對打鏡頭,單人視線看中鏡頭。b.支撐率:5%-10%。c.極端主觀化調(diào)度,極端主觀化視點,極端主觀化交流。第49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軸線規(guī)則與三角形原理1.軸線規(guī)則:攝像機要在軸線一側180°范圍內(nèi)設置機位,違反這以原則叫作越軸。

(1)軸:又稱軸線,指人物的運動方向、視線方向或相關位置所形成的一條假想線。(2)越軸:目的是改變攝影的空間;改變鏡頭畫面的空間關系;改變鏡頭轉換制約的空間范圍;改變原有畫面的視線關系。越軸的核心:變位置;變方向;變視線;變關系;變機器調(diào)度;變背景。第50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越軸的六種方式(方法):a.空鏡頭越軸要求:必須是本敘事空間內(nèi)的空鏡頭??甄R頭作用:緩沖了視線關系,轉換了人物空間。調(diào)整了敘事段落,調(diào)整了鏡頭的節(jié)奏和結構。空鏡頭的好處:有自由度。可以寫意??梢杂眉毠?jié)幫助敘事。b.中性鏡頭(騎軸)越軸中性視點就是視線居中,視線看鏡頭。中性鏡頭往往給人主觀鏡頭、主觀視點的感覺。第51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c.接入一個反應(暗示)鏡頭可以是當事人也可以是第三者,可以是視線暗示也可以是聲音暗示也是形體暗示。d.人物換位(調(diào)度、運動)越軸機位方向沒有變(背后未變)e.機位運動越軸f.硬越軸(4)多人軸線。第52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三角形機位布局原理:在兩個以上人物對話以及動作的拍攝中,關系軸線的兩側各有一個大致為三角形的機位布局區(qū)域。我們只能在關系軸線一側的三角形區(qū)域內(nèi)設置機位,并保持在這一側而排斥另一側。第53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54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外反拍機位:圖:第55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內(nèi)反拍機位:圖:第56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57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平行機位:圖:第58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場景開始的鏡頭基本方式(1)直接主體表達。又稱叫板式。直接切入人物形象主體。(2)從場景的相關景物轉換到所要表達的主體。(3)場景中景物空鏡頭或不相關空鏡頭開始(4)特技轉換開始(5)場景中的陪襯體(非主要人物)轉換到主體。橫移最多。(6)細節(jié)動作開始。(7)全景和遠景的場景宏觀交代開始。第59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六、鏡頭的視點意義(1)任何一個鏡頭都可以代表導演的視點。(2)可以代表劇中人的主觀視點。(3)第三者或旁觀者的視點。(4)攝像機的視點。特別是客觀的運動鏡頭。推、拉、移、跟、升降。搖有主觀性。(5)觀眾視點。(6)純客觀的交代視點。第60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七、鏡頭存在的三種典型場景畫格鏡頭段落場景全片瞬間構圖設計局部設計風格形式整體(1)對話無動作是敘事主要方式,表達人物性格、心情,推動事件。是語言交流,情感交流。(2)對話有動作(3)動作無對話第61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八、鏡頭的三種主要類型(1)關系鏡頭。(主導鏡頭)支撐率20%-30%。機位①,全景,帶關系,有氣氛(光線、人物、景物)。表達:時間、地點、規(guī)模、氣氛、動作、結局、人物變化、事件的主要過程。拍戲時要由最全的景別開始拍,逐漸往小拍。(2)局部鏡頭。支撐率50%-60%。景別從中景到特寫都有。主要指:對話,動作細節(jié),動作過程,反應,結果,事件的主要變化。前兩項最重要,前四項是敘事主體。第62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空鏡頭。(渲染鏡頭,氣氛鏡頭,情緒鏡頭)常用以介紹環(huán)境背景、交代時間空間、抒發(fā)人物情緒、推進故事情節(jié)、表達作者態(tài)度,具有說明、暗示、象征、隱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夠產(chǎn)生借物喻情、見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氣氛、引起聯(lián)想等藝術效果,在銀幕的時空轉換和調(diào)節(jié)影片節(jié)奏方面也有獨特作用。

景別是任意的。注意:移動是本場景中的鏡頭。在使用注意:控制數(shù)量;跟場景敘事有關;光線氣氛與對話要統(tǒng)一;使用時機第63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五節(jié)鏡頭的匹配連貫原則一、位置連貫位置:人物在畫幅面積中的布局。有時也指調(diào)度人物與機位的關系。原則:(1)在上下鏡頭中,保持人物在畫面中相應位置關系,使鏡頭轉換視覺連貫。(2)一場戲中人物位置處理的相對統(tǒng)一。位置跳躍鏡頭的接法:a.硬接。b.過渡,插入一個畫面中區(qū)的鏡頭。c.特技(如疊化,淡出淡入,翻頁等)。“技術緩沖”第64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景別連貫原則:(1)對話鏡頭要盡可能保持雙方鏡頭景別絕對一致。(2)非對話鏡頭(敘事鏡頭)要盡可能保持景別不一致。敘事鏡頭景別變化就是節(jié)奏、情緒、風格、視覺變化。第65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動作連貫(情緒、動作、細節(jié))原則:要保持上下鏡頭動作方式、幅度、細節(jié)的一致。景別不同,速度幅度都不同。全景系列速度加快幅度加大,近景系列速度放慢幅度要小。四、角度連貫原則:(1)對話鏡頭保持對話雙方角度相對一致。(2)敘事鏡頭保持各自角度的不一致。第66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方向連貫原則:左出右進,右出左進,上出下進,下出上進。出入畫剪接方式原則:留多少,進多少,出多少,空多少。六、視線連貫原則:對應,互逆。所謂視平線規(guī)則就是根據(jù)對話雙方的視點的高低來安排攝像機,用兩人的平均高度拍總鏡頭,用仰拍拍攝視點高的人以反映視點低的人的主觀感覺,用俯拍拍攝視點低的人以反映視點高的人的主觀感覺。第67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七、光線的連貫(1)要保持光線方向性不變。(2)在同一位置下,人物的光線反差和光比不變。(3)光線質感不能變。(4)光線高度不能變。第68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六節(jié)構圖一、構圖的目的(1)從混亂中找秩序(找美感)。從混亂中找細節(jié)(找情緒)。(2)尋找一種畫面的表現(xiàn)感覺和形式。(3)將感性東西變成理性化的過程。(4)將鏡頭有序地用視覺形式表達出來。第69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構圖的三種主要形式風格(1)紀實性構圖風格(2)戲劇性構圖/繪畫性構圖/唯美構圖(3)綜合構圖三、構圖中主要元素分析(1)幾何中心、構圖中心①幾何中心拍攝的結果:對稱,形式感,莊嚴,穩(wěn)重,呆板,不活潑,均衡,有宗教意義。②構圖中心:a.有生理、心理暗示與表達b.用構圖中心拍攝的畫面效果活潑。第70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四種典型的構圖組合形式①機位不變,人物不變,構圖組合不變。常用。②機位不動,人物動,構圖組合有變化。③機位運動,人物不動,構圖組合可變可不變。④機器運動,人物運動,構圖組合形式變化。此種構圖效果最好。第71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地平線的作用。地理學中叫天際線。A.對全景構圖有明顯的風格作用。B.對畫面空間有暗示和表達的作用。C.分割畫面中曝光影調(diào)的界線。D.確定影片構圖風格(4)地平線在構圖中的四種主要形式。A.地平線在畫幅上方。①增加畫面深度。深度空間。②表現(xiàn)第三空間。③暗示機位角度。④表達主觀、意念、宏觀感。第72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b.地平線在畫幅下方。①增加畫面的橫向空間表達。廣度空間。②機位角度有可能仰拍,也有可能俯拍。③構圖上給人一種空曠、孤寂的感覺。④天空景物曝光處理十分重要。⑤主要景物的剪影控制。c.地平線在畫幅中央?!熬€”在畫幅中央的問題:分割畫面,沒有主次,影響曝光,沒有傾向性。非拍不可的話,可以用景物破一下。d.地平線在畫幅外“不表現(xiàn)”??梢缘臻g關系第73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五種主要構圖形式:①1/3與2/3處理。對鏡頭2/3,背1/3,這是較規(guī)范處理。②1/2處理。③中間處理。剩下的1/3:場面調(diào)度交代;豐富其他元素;留白處理??粗容^活潑。④反1/3與2/3處理。暗示感非常強烈。⑤邊緣處理。中間空1/3。第74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背景的作用:①說明人物所在的環(huán)境和空間位置。交代環(huán)境,交代空間。②幫助構成畫面。(后面動的越多越難)③突出人物動作和性格。(所謂襯托作用)④起到畫面的唯美和裝飾作用。⑤省略空間。第75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背景處理中注意的問題:背景的線條和光影不能比主體復雜。背景的關系要符合人物的空間調(diào)度。背景的影調(diào)和色塊要襯托人物。明、暗、冷、暖?;ハ嘁r托。背景是由環(huán)境的規(guī)定性決定的,不能選擇。導演要么換背景換空間,要么換拍法。人物對話鏡頭背景越干凈越好。動作鏡頭,對話鏡頭,背景的虛實要適度。一場戲的背景處理要有傾向性(即風格)。第76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7)前景。作用:表達人與人,人與景的空間構成關系。在連續(xù)鏡頭中,前景可以表現(xiàn)現(xiàn)場調(diào)度的變化方式。前景可以美化構圖。前景可增加縱深空間距離。前景有視線暗示和視線引導。前景注意的問題:前景處理一定要虛。“虛則襯主體,實則奪視線?!碧摰某潭热Q于實際情況。原則上前景一定要比主體暗。“前暗后亮,近虛遠實?!睒媹D中前景一定要有形。要能分辨出是什么,不能象穿幫。第77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原則上前景不要占據(jù)畫幅的較大面積。前景要符合空間布局和空間關系。對話人物的前景要符合實際空間距離和畫面的感受。一定要表現(xiàn)構圖的美感。四句話:“前景的角度是找出來的。前景的利用不是擺出來的。表現(xiàn)前景關系要符合實際空間關系。并不是每一個鏡頭都要用到前景,而在于鏡頭前后的設計和排列?!睌z影還有一種觀點:“能不用前景就不用前景,順其自然。”第78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靜態(tài)構圖(1)靜態(tài)構圖存在的意義。靜態(tài)畫面對表演是一種極大的展示。要害演員,要害攝影,就多拍靜態(tài)畫面。形體,表演,動作都要求很高?!办o態(tài)出戲,動出情緒”。拍靜態(tài)人物,攝影的關注方面:構圖,角度,反差,光比,背景,影調(diào),方向,色彩,動作,細節(jié),虛實,光線。都極為重要!靜態(tài)畫面對觀眾是一種強制和規(guī)范。平面構成表達立體構成。第79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靜態(tài)構圖處理的典型的幾種形式:對比式。點、線、面的關系。對稱(對襯)式。均衡。唯美。方向式。內(nèi)360度關系、外360度關系。(3)靜態(tài)構圖多用在一場戲的開始,中間段落和結束部分。(4)靜態(tài)構圖存在意義:表達情緒,表達情感,完成心理暗示。第80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構圖處理中注意的問題。(1)全片設計與視覺風格。注意:場景,景別,地平線。三個一定,構圖就基本定了。(2)不同景別系列構圖的不同側重。全景系列——點、線、面;光線時機;角度;形體。近景系列——方向;動作;表情;背景;角度。(3)構圖中的兩種主要關系:a.單層次景物構圖。“單層次景物構圖出風格”。b.多層次景物構圖?!岸鄬哟尉拔飿媹D出氣氛”。(4)構圖中切記鏡頭之間的匹配,連貫,對應,順暢。七匹配:景別,方向,動作,光線,角度,位置,視線。(5)充分利用現(xiàn)場的拍攝條件尋求構圖的“框架效應”。“框架效應”即“構圖中的構圖”。第81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充分設計好人物的形體關系和位置關系。人物形體決定了未來畫面的構圖風格。(7)地平線的強化和弱化?!暗仄骄€”在全片,一場戲,一個鏡頭三個方面是分開的。(8)構圖中的視覺引導線。引導線關鍵是透視方向和運動方向的問題。(9)構圖中的空間預留。人物只占畫面的2/3。視線前方預留空間。原因:A.畫面習慣。B.有活潑感。C.有暗示關系??捎兄黧w進入。D.運動暗示。a.人可能向左(或右)運動。b.機器有可能向左(或右)運動。第82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0)構圖中的角度。視點越豐富,變化越多,畫面構圖越好看。什么決定拍攝角度:空間,人物形體,內(nèi)容,風格。(11)虛實處理。三種:虛實處理,前虛后實;實虛處理,前實后虛;實實處理,全實,這種就是景深鏡頭。前兩種要控制虛的程度。虛的程度由以下決定:光孔,物體與機位距離,焦距。(后期也可以做,在這里不討論后期的問題。)注意,在現(xiàn)場虛實關系很難看出來,與拍出來結果不一樣。第83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2)構圖的平衡。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平衡包括視覺平衡和心理平衡。攝影要追求的是后者。常常正是利用不平衡的對比來突出強調(diào)。還要注意視覺平衡、心理平衡兩種的比例。在全片中的比例形成風格。(13)構圖中的十大對比關系。大小,明暗,形狀,方向,色彩,質感,面積,線條,虛實,動靜。畫面中對比因素越多效果越好。構圖的三個核心:好看,變化,形式感。第84頁,課件共12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4)注意影調(diào)和色調(diào)的構成。影調(diào):畫面黑白灰關系的總體效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