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暑假“勝人一籌”專題訓練(八):物質的轉化【含解析】_第1頁
2023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暑假“勝人一籌”專題訓練(八):物質的轉化【含解析】_第2頁
2023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暑假“勝人一籌”專題訓練(八):物質的轉化【含解析】_第3頁
2023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暑假“勝人一籌”專題訓練(八):物質的轉化【含解析】_第4頁
2023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暑假“勝人一籌”專題訓練(八):物質的轉化【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2023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暑假“勝人一籌”專題訓練(八):物質的轉化【含解析】物質的轉化

1.如圖所示進行有關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質實驗,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乙兩處的現(xiàn)象分別是:黑色粉末減少、黑色粉末逐漸變紅

B.甲處發(fā)生的反應是典型的吸熱反應

C.丙處試管可防止液體倒吸

D.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是未進行尾氣處理

2.能實現(xiàn)下列物質類別間直接轉化的單質是()

A.氫氣B.銅C.鐵D.鈣

3.比較歸納是科學學習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質轉化都由一步反應完成,則()

①Mg(OH)2→MgCl2②MgCO3→MgCl2③Mg→MgCl2

A.三種轉化都必須加入鹽酸才能進行B.三種轉化中元素化合價都沒有改變

C.只有①發(fā)生了中和反應D.三種轉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

4.小黃對CO還原CuO的實驗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所示(夾持儀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時應先點燃酒精燈,過一段時間后再擠壓膠頭滴管

B.該裝置節(jié)約藥品,污染小,所需的CO可現(xiàn)制現(xiàn)用

C.實驗中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

5.A~F為初中化學學習中常見物質,且A、B、C、D中均含有同一種金屬元素,物質間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質X能用于金屬除銹

B.反應②中和反應

C.反應①②③都屬于復分解反應

D.A、B、E、F一定是氧化物

6.甲、乙、丙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表示反應一步實現(xiàn),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各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CO2

B.H2O2、H2O、O2

C.Cu、CuO、Cu(OH)2

D.Fe2O3、FeCl3、Fe(OH)3

7.我國的一項科研成果:在一種新催化劑作用下可實現(xiàn)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為甲醇,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單質的化學式為O2B.生成丙和丁的質量比為16:9

C.反應前后,分子、原子的種類均不變D.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8.如表物質符合圖中轉化關系的是()

選項甲乙丙轉化關系圖

AFeCuAg

BCaCO3Ca(OH)2CaCl2

CCuOH2OO2

DNaClNaNO3NaOH

A.AB.BC.CD.D

9.木炭與氧化銅、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的實驗裝置分別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的反應中的作用是尾氣處理

B.木炭、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的反應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

C.兩個實驗中都可以觀察到紅色固體變黑

D.木炭、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的反應都屬于置換反應

10.如下列各組轉化關系中的反應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反應,其中的→表示某種物質可一步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甲、乙、丙三種物質符合對應轉化關系的是()

選項ABCD

轉化關系

物質甲FeCl2H2CaCO3CuO

乙FeHClCO2Cu

丙Fe2O3H2ONa2CO3CuSO4

A.AB.BC.CD.D

11.圖示為鐵的冶煉制造等轉化過程,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冶煉的原理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B.制造過程主要是除去生鐵中的其它金屬雜質

C.廢棄鐵制品易在潮濕環(huán)境下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銹蝕

D.循環(huán)利用前要先用濃硫酸清洗除銹

12.某無色無味的干燥氣體通過甲裝置后使紅棕色的氧化鐵粉末變黑。小明猜測該氣體可能是氫氣、一氧化碳中的一種或兩種。為驗證猜測,小明從圖乙中選擇裝置和對應藥品,并按一定次序連接在甲裝置的后面,其中裝置和藥品選擇及裝置連接次序最好的是()

A.①②③⑤B.③①②⑤C.①④②⑤D.①③②⑤

13.華為使中國的芯片技術領先于世界。芯片是電腦、智能家電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純度的單質硅(Si)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發(fā)生如下反應:

①Si+O2SiO2②SiO2+Na2CO3Na2SiO3+CO2↑

③SiO2+2CSi+2CO↑④Si+2NaOH+H2ONa2SiO3+2H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③屬于置換反應B.上述反應中共生成三種可燃性氣體

C.Na2SiO3中Si為+4價D.Si和SiO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14.甲、乙是兩種常見的單質,A、B、C、D,E、F是六種常見的化合物,其中B在常溫下是液體,C是一種鹽,它們在一定條件下,有如下的轉化關系。

(1)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甲____;

(2)寫出C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15.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對CO還原Fe2O3粉末的實驗進行探究(固定裝置略)。

【查閱資料】CO能溶于銅液[醋酸二氨合銅(Ⅰ)和氨水的混合液]

(1)按如圖連接裝置A-E,在裝入試劑前,先______。

(2)通入CO2一段時間后,先點燃______處酒精噴燈(填“A”或“D”)。

(3)裝置C中玻璃管的作用:______。

(4)某同學認為該裝置有缺陷,需在裝置E后再連接裝置F,其目的是______。

16.某白色固體由CuSO4、MgCl2、CaCl2、NaOH、Na2CO3中的三種物質組成,為確定其成分,相關實驗及現(xiàn)象如下(MgCO3、Ca(OH)2微溶性物質按可溶處理):

綜合分析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原白色固體中一定沒有的物質是____;

(2)無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

(3)原白色固體中只有一種物質沒有確定其是否存在,要確定其是否存在,還需補充的實驗是______。

17.為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我國宣布將推廣“車用乙醇汽油”。乙醇(C2H5OH)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若燃燒時氧氣不足,可能還有CO生成,為檢驗乙醇的燃燒產物,設計如下實驗:

(1)按氣流從左至右順序連接裝置(填裝置序號)___________→①。

(2)C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若實驗中觀察到A裝置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③內黑色固體變紅色,①②共增重4.4克,則參加反應的乙醇中碳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___克。

(4)為處理尾氣,可選用下圖所示裝置中的___________代替①。

18.定性和定量結合既是化學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質組成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檢測實驗室用H2還原CuO所得紅色固體Cu中是否含有Cu2O(紅色),進行了認真的探究。請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問題。

【查閱資料】

①無水CuSO4遇水變藍;

②高溫灼燒CuO生成Cu2O和O2;

③Cu2O與稀H2SO4反應:Cu2O+H2SO4=Cu+CuSO4+H2O。

【設計實驗方案】

方案1取該紅色固體加入適量稀H2SO4,實驗現(xiàn)象___________,結論為紅色固體中含有Cu2O。

方案2裝置如圖所示,擬通過干燥管中CuSO4變藍來判斷紅色固體是否含有Cu2O。

(1)為確保探究的科學、合理、安全。實驗中還應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序號)

①加熱前先排盡裝置中的空氣;

②在氫氣發(fā)生器與硬質玻璃管之間加一個干燥裝置;

③在盛有CuSO4的干燥管后再連接一個裝有濃H2SO4的洗氣瓶。

(2)由方案2實驗后得出結論:紅色固體中含有Cu2O。寫出紅色固體Cu2O與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方案3稱得干燥坩堝(常用于固體加熱的容器)的質量為ag,取紅色固體置于坩堝中稱得總質量為bg,在空氣中高溫灼燒至質量恒定,稱得最后坩堝與固體總質量為cg。

(1)該實驗方案最少得進行___________次稱量;

(2)若確認紅色固體中含有Cu2O,則c與a,b應符合的數(shù)學關系式為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

A、在甲處,在高溫條件下碳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在乙處在加熱的條件下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銅,甲、乙兩處的現(xiàn)象分別是:黑色粉末減少,黑色粉末逐漸變紅,故A正確;

B、在甲處,在高溫條件下碳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是典型的吸熱反應,故B正確;

C、由裝置的特點可知,丙處試管可防止液體倒吸,故C正確;

D、由裝置的特點可知,丁裝置可以收集未反應的一氧化碳,不需要尾氣處理,故D不正確。

2.D

【詳解】A、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加水無法生成酸或堿,不符合題意。

B、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不與水反應,不符合題意。

C、鐵與氧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四氧化三鐵與水不反應,不符合題意。

D、鈣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鈣,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酸反應生成鹽,符合題意。

故選D。

3.C

【詳解】A、鎂與氯化銅可反應生成氯化鎂,不需加入鹽酸,故錯誤。

B、Mg→MgCl2過程中,鎂元素由零價變?yōu)?2價,故錯誤。

C、①中氫氧化鎂與稀鹽酸反應可生成氯化鎂,屬于酸和堿的反應,是中和反應;②中發(fā)生的反應是碳酸鎂與稀鹽酸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③中發(fā)生的反應是置換反應,故正確。

D、鎂與稀鹽酸生成氫氣和氯化鎂,與氯化銅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鎂和銅,沒有水生成,故錯誤。

故選C。

4.B

【解析】

A、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必須保證CO氣體的純凈,否則會發(fā)生爆炸,因此應該先通入CO,排盡空氣,再點燃酒精燈,實驗時應先擠壓膠頭滴管,過一段時間后再點燃酒精燈,故A不正確;

B、使用膠頭滴管的方式滴加藥品,可以最大限度的節(jié)約藥品;生成的尾氣用氣球收集,可以減少空氣污染,該裝置節(jié)約藥品,污染小,所需的CO可現(xiàn)制現(xiàn)用,故B正確;

C、實驗中,HCOOH的反應為分解反應,而氧化銅和一氧化碳的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故C不正確;

D、實驗中,黑色的氧化銅還原成紅色的銅單質,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鈣沉淀,故D不正確。故選B。

5.D

【解析】

A、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物質X即稀鹽酸,能用于金屬除銹,故A正確;

B、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反應②即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反應物為酸和堿,生成物為鹽和水,屬于中和反應,故B正確;

C、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反應①即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反應②即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反應③即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屬于復分解反應,故C正確;

D、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A是氧化鈣、B是氫氧化鈣、E是水、F是二氧化碳,所以B是氫氧化鈣含有三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故D錯誤。

6.C

【解析】

A、碳在氧氣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點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該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符合要求。

B、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水電解產生氧氣,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該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符合要求。

C、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但是氧化銅不能一步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該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不符合要求。

D、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鐵,氯化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氫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鐵,該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符合要求。故選:C。

7.B

【詳解】A、圖中乙為單質,化學式為H2,不符合題意。

B、該反應方程形式為CO2+3H2CH4O+H2O,則丙和丁的質量比為32:18=16:9,符合題意。

C、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發(fā)生改變,原子的種類不變,不符合題意。

D、該反應中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C

【解析】

氧化銅會和酸反應得到水,水能夠電解產生氧氣和氫氣。故選C.

9.A

【解析】

A、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氣體,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的反應中A的作用是尾氣處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氣,選項正確;

B、木炭、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的反應中,不是只有碳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銅元素的化合價也改變,選項錯誤;

C、兩個實驗中都有銅生成,都可以觀察到黑色固體變紅,選項錯誤;

D、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發(fā)生的反應中,兩種化合物作反應物,不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不屬于置換反應,選項錯誤,故選A。

10.C

【解析】

A、氯化亞鐵和鋅反應生成氯化鋅和鐵,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鐵生銹能夠生成氧化鐵,氧化鐵和還原劑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等物質,氧化鐵不能和其它物質反應生成氯化亞鐵,該選項不符合轉化關系。

B、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氯化氫和氫氧化鈉生成氯化鈉和水,水不能和其他物質反應生成氯化氫,該選項不符合轉化關系。

C、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分解產生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該選項符合轉化關系。

D、氧化銅和還原劑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水,銅不能一步轉化為硫酸銅,該選項不符合轉化關系。

11.C

【解析】

A、冶煉鐵的原理是高溫下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鐵反應,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故選項錯誤;

B、根據(jù)示意圖可知,制造過程主要是將生鐵制成各種物品,沒有有除去生鐵中的其他雜質,故選項錯誤;

C、鐵生銹實質是鐵和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故選項正確;

D、清洗鐵銹應該用稀硫酸或鹽酸,故選項錯誤。

12.D

【解析】

一氧化碳和氫氣都能還原氧化鐵,分別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檢驗水需要通過硫酸銅粉末,看是否變成藍色;檢驗二氧化碳需要通過石灰水,看是否變渾濁;為防止對水的干擾,因此要先通過硫酸銅粉末檢驗水的存在,從而確定氫氣的存在;再通過石灰水,若石灰水變渾濁,可以檢驗二氧化碳的生成,從而確定一氧化碳的存在;為防止空氣中二氧化碳等的干擾,要接一個干燥吸收裝置堿石灰,若有一氧化碳,最后還要對一氧化碳進行尾氣處理,因此順序為①③②⑤;

13.B

【詳解】A.反應③中,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該選項說法正確。

B.上述反應中共生成兩種可燃性氣體,即一氧化碳和氫氣,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Na2SiO3中,鈉元素化合價是+1,氧元素化合價是-2,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知,Si為+4價,該選項說法正確。

D.由①③可知,Si和SiO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14.CuOH22NaOH+CuCl2=2NaCl+Cu(OH)2↓

【解析】

(1)根據(jù)分析可知,A是氧化銅,化學式為CuO,甲可能是氫氣,化學式為H2;

(2)根據(jù)分析可知C是氯化銅,E是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uCl2=2NaCl+Cu(OH)2↓

15.檢查裝置的氣密性A調節(jié)壓強吸收一氧化碳

【解析】

(1)該實驗中有一氧化碳氣體生成和參加反應,為避免生成的一氧化碳氣體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連接裝置A-E,在裝入試劑前,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故填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通入CO2一段時間后排盡A裝置中的空氣,再先點燃A處酒精噴燈,使A處發(fā)生反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進行后面的反應,故填A。

(3)如C處壓強增大,瓶中的液體進入玻璃管中,防止液體倒流進入裝置B,即調節(jié)壓強,故填調節(jié)壓強。

(4)CO能溶于銅液,在裝置E后再連接裝置F能夠吸收氣體中殘留的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污染空氣,故填吸收一氧化碳。

16.硫酸銅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取白色沉淀甲,加入稀鹽酸

【解析】

(1)CuSO4溶液、氫氧化銅沉淀都呈藍色,將白色固體溶于水中,得到無色透明溶液和白色沉淀,則混合物中不含CuSO4;

(2)往無色溶液a中加適量的BaCl2溶液,立即產生白色沉淀,說明生成碳酸鋇沉淀,則含有Na2CO3;樣品加足量的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可能含有NaOH和MgCl2,NaOH和MgCl2反應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和氯化鈉,或者含有碳酸鈉和氯化鈣,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故無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鈉、碳酸鈉;往無色溶液b中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說明溶液呈堿性,說明有氫氧化鈉;則無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

(3)不確定的物質是氯化鈣、氯化鎂,因固體由三種物質組成,所以氯化鈣、氯化鎂只有一種,根據(jù)碳酸鹽與酸會產生氣體,而堿和酸生成鹽和水,不產生氣體,故取白色沉淀甲,加入稀鹽酸,如果有氣泡產生,則有氯化鈣,沒有氣泡產生,則有氯化鎂

17.④→②→③檢驗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1.2A

【詳解】(1)檢驗乙醇燃燒產物中有CO、CO2和H2O,CO可用熱的氧化銅,根據(jù)固體顏色的變化;檢驗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看是否變渾濁;檢驗水用無水硫酸銅,看是否變藍色;三者都有時,應先檢驗水蒸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