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潘恩如何寫出改變了美國的《常識》與《人的權利》?王育琨頻道,贊9自由與奴役不可調和以擺脫奴役的“自由勞動”為根基,潘恩撰寫了《常識》和《人的權利》,撞醒了美國建國之父們,讓他們在困頓中,找到了政體上的真北。一轉眼,一個從英國來美國不久的底層工匠主義的代表,一舉成了與眾多美國豪門華盛頓等齊名的美國“建國之父”。方納是從社會史的路徑研究“工人階級”、或者傳統(tǒng)意義上的底層人群,探索潘恩和他所代表的費城工匠階層(craftsmanship)在新興資本主義經濟的網絡中,如何與人口占少數(shù)、但占據(jù)經濟命脈和政治話語權的美利堅“商業(yè)貴族”(merchantaristocracy)形成均勢,逐漸在美國革命中嶄露頭角,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潘恩和他在費城主張激進主義的朋友們所提倡的,正是一些建國之父憂心忡忡的“過度的民主”,他在美國革命以后遭遇的被邊緣化的命運,從一開始就有其伏筆,也和1780年以后費城匠人階層的激進主義在當時的主流政治辯論中日益被邊緣化、銷聲匿跡的新變局息息相關。而美國近年來以特朗普為代表的,正是潘恩提出的美國費城激進主義思潮的回歸。在中美對拔的尖峰時刻,跟著歷史學家方納的思維走一段,或許我們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本文引發(fā)我興趣的是,“自主自由勞動”常識意識的覺醒,一只命運的蝴蝶展開顛覆之翅。托馬斯·潘恩,一個美國新移民,正是基于對“自由勞動”常識做了敏銳而有效的拓展,躋身美國重建之父。疫情三年跌宕起伏,很大程度上也撞醒了普通百姓的“自主自由勞動”意識。王育琨頻道,贊77“真佛只說家常話,妖怪常說對仗句”。1990年代山西省委書記胡富國就是一個只說家常話的真佛。一如鄧小平,他講話沒有“官僚八股”,說的全是大白話和常識。講話中透露出活潑潑的自由自在的生機,直戳人心最柔軟的塊壘,或許對疫情后的重建,是一種很好的啟迪和借鑒。育琨手記2023.1.13王育琨頻道,贊15“引黃工程,質量非常重要,不能透水,透水胡富國帶頭投河而死,我說到做到。這么大的工程,你不注意質量,無法向父老鄉(xiāng)親交代?!薄轿魇∥瘯浐粐?/p>
改變美國的第一本書,卻沒人解釋潘恩如何寫出?文|
邢承吉源|北京大學出版社
潘恩《常識》一書是“美國獨立革命的教科書”,是后來世界各國爭相傳誦的政治學經典,也被譽為“全世界第一本真正的暢銷書”。
該書是北美獨立戰(zhàn)爭期間,潘恩發(fā)表的一本小冊子,它公開提出了美國獨立問題,并痛斥世襲君主制的罪惡,極力主張脫離英國而獨立,成了戰(zhàn)爭期間人民大眾的教科書,給后人也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政治思想遺產。
然而,方納在《潘恩與革命時期的美國》中指出,盡管《常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很長時間都沒有人真正解釋過潘恩這個剛到美國不久的英國人。是如何寫出了這樣一本深刻影響美利堅命運的小冊子。
一位出生于英國底層工匠家庭的小人物,如何成為了18世紀大西洋革命的重要推手?他何以在美國獨立事業(yè)中如日中天,又為何在法國革命中險些喪命?他的作品及思想在美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產生了哪些持久而重大的影響?美國史大家方納教授在這本書中講述了一個更加真實而復雜的潘恩!
而小北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是哥倫比亞大學霍夫斯塔特學者、美國史方向博士候選人邢承吉眼中的方納,以及她所理解的方納的潘恩研究。01那個校園里的紐約客完成在弗吉尼亞蒙蒂塞洛研究的對比潘恩和杰斐遜的論文,在投稿之前,我拿給方納教授。他鄭重看過,用鉛筆做了細致的評論和修改。見面打了招呼就拿出他印出來的長文從頭到尾開始品評,給我巨大的啟發(fā)。
于是我和他在哥大歷史系的系列談話開始于潘恩,也在潘恩這個激進主義者身上畫上了一個圓滿的思想句號。我們都很清楚這是最后一次在Fayerweather六樓的辦公室會面。由于退休,方納教授所擁有的這間從五十年代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同為班克羅夫特獎得主的著名政治史家WilliamLeuchtenburg接手過來的氣場強大的辦公室,即將要被清空。他的藏書一大半捐給了北大,一小部分捐給了非洲,還有非常小的一部分,他堅持自己拉著手推車運回他和著名舞蹈史家LynnGarafola教授在百老匯116街的體面而寬敞的公寓。
方納教授在整理要捐贈的藏書來到方納這間帶著光環(huán)的辦公室,很難不注意到這寬大的空間里鋪在地面上的漂亮的紅色地毯,躲在書架上點頭搖頭的十幾個小小的林肯塑像,以及方納教授掛在墻上的各種數(shù)不清楚的耀眼的徽章獎狀以及他在哥大、牛津(方納是那種離開都市就渾身不自在的典型的紐約客,他在紐約以外生活過時間最長的地方恐怕就要數(shù)牛津了,這段經歷讓年輕時代的方納結識了E.P.Thompson和EricHobsbawm這些著名英國歷史學家,也間接促成了他在70年代初對潘恩與英國的深入研究)求學時期的黑白相片。兩年前第一次見面,聽聞我對潘恩的研究興趣,他忽然站起身來,走到背后的書堆里尋尋覓覓,翻出初版于1976年、2005年再版的《潘恩與革命時期的美國》(EricFoner,TomPaineandRevolutionaryAmerica)一書,慷慨相贈。他告訴我,一開始他和我一樣,只是寫了一篇關于潘恩的文章,后來發(fā)現(xiàn)那篇文章很難被壓縮成一篇論文的篇幅,遂寫成書——又恰在美國革命兩百周年紀念、潘恩發(fā)表《常識》兩百周年的紀念日的當天發(fā)行。
這是2016年底特朗普當選總統(tǒng)以后,我和方納教授在FAYERWEATHER六樓他的辦公室做訪談的情景,訪談全文刊于《東方歷史評論》。那夜,我坐在燈火輝煌、鄴架巍巍的巴特勒圖書館美國史藏書室里,看著窗外的紐約,記錄下第一次與傳說中的歷史學家會面的心情。實際上,見過方納之后,我沒有再仔細考慮過劍橋的錄取通知書,當時就已經下定決心要來哥大這個美國史研究的圣殿開始長達七年的博士生涯。入學以后我們有了更多也更頻繁的見面。特朗普上臺后我們做過一次訪談,此后每個學期也都會在他的辦公室會面,談一下進度、讀書、博士資格考試和研究選題,每年感恩節(jié)還會去他在116街的公寓品賞火雞。方納是一個老牌的激進主義者。他親身參加了1968年那場激動人心的學生抗議,并向抗議學生發(fā)表演講;作為年輕教員的方納從80年代就開始相繼支持哥大的保安、行政秘書們組建的工會,在當時的紀錄片中可以看到他公開為他們的訴求吶喊;在2017年方納教授的退休學術紀念盛會的一開頭,我的好幾個博士同學在校長致辭前帶領全場起身高唱工會之歌,大造噱頭,方納雖事先毫不知情,卻有默契地挑挑眉頭、抿嘴一笑,在外人看來,仿佛一場不約而同的合謀。每年感恩節(jié)派對方納都要烤一只金黃脆亮的火雞,大歷史學家操刀切割火雞同樣有模有樣。感恩節(jié)過后他馬上會回到工作狀態(tài),批復我們這些學生感恩節(jié)前發(fā)給他請教的論文。每封郵件都能在最快時間里獲得答復,這是哥大歷史系遠近聞名的獨屬于方納教授的風格。
每年感恩節(jié)方納夫婦都要致辭。2018年的致辭主題是,慶祝哥大博士生工會獲得了校方和當權者的正式認可。致辭中,他也提到我們這些曾經于2018年春聆聽他在哥大廣場前給工會學生演講的博士生,并號召全場為我們的勝利鼓掌。02潘恩與費城的激進主義對方納而言,不論是紐約校園各個群體建立的工會與校方的對峙,還是內戰(zhàn)前后南北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都體現(xiàn)出勞動力與不斷擴張的資本主義之間緊張而復雜的關系。自由勞動是理解潘恩與方納思想的一個關鍵。方納的博士論文《自由土地,自由勞動和自由人》(FreeSoil,FreeLabor,FreeMan,1995)所深入討論的核心主題,正是自由勞動的意識形態(tài)(freelaborideology),以及美國內戰(zhàn)前它如何逐漸與奴隸勞動的意識形態(tài)(slavelaborideology)形成張力,并隨著美國資本主義擴張,而日益促成奴役和自由之間尖銳而無法調和的二元對立,以至于成為理解內戰(zhàn)時期南北對峙無法脫離的基本話語。而內戰(zhàn)前的美國,勞動契約更是深化了自由與奴役之間勢不兩立的社會觀念,并逐漸深化為后來南北內戰(zhàn)期間自由和奴役無法調和、決不能相互妥協(xié)的意識形態(tài)沖突。方納將意識形態(tài)定義為一整套信仰、價值、恐懼、偏見的價值體系和世界觀。他試圖以勞動意識形態(tài)為切入點,理解內戰(zhàn)前自由勞動和“陰魂不散的”奴隸制的二元對立(dichotomybetweenfreelaborandtheghostofslavery)的沖突話語是如何形成的,而這種奴役和自由的二元對立也深入塑造了自由勞動的意識形態(tài)。這套流行于內戰(zhàn)前北方的自由勞動的意識形態(tài)之核心,在于相信個體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其境遇,也在于相信社會流動性和機會平等,這與南方的蓄奴州截然不同。潘恩就是美國內戰(zhàn)前這樣一個典型的、實現(xiàn)社會地位上升的人物。像他這樣的工匠階層,過去地位卑微,在18世紀的觀念世界里,領工資的雇工一度被視為是缺乏自主性和穩(wěn)定性的人群,而任何形式的依附和不自由,在殖民地時期都被視為是不體面的。方納研究潘恩和美國革命,與貝林研究美國革命的意識形態(tài)淵源、伍德研究美國革命的激進主義出發(fā)點截然不同。方納是從社會史的路徑研究“工人階級”、或者傳統(tǒng)意義上的底層人群,探索潘恩和他所代表的費城工匠階層(craftsmanship)在新興資本主義經濟的網絡中,如何與人口占少數(shù)、但占據(jù)經濟命脈和政治話語權的美利堅“商業(yè)貴族”(merchantaristocracy)形成均勢,逐漸在美國革命中嶄露頭角,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也就是說,方納談托馬斯·潘恩并不只是局限于潘恩本人的經歷,而是試圖借助潘恩談他身后的美國革命之初的資本主義,1774—1787年期間費城工匠階層的社會生活、變革訴求和政治主張。與《自由土地,自由勞動和自由人》的切入點相仿,他討論的依舊是勞動、階層、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思想之間的細密關聯(lián)。他試圖通過潘恩解釋美國革命時期費城政治權力真空時期一批以潘恩為代表、包括BenjaminRush,TimothyMatlack,ChristopherMarshall,JamesCannon,DavidRittenhouse,OwenBiddle,ThomasYoung,CharlesWilsonPeale在內的一批“費城激進主義者”(Philadelphiaradicals)所構成的工匠階層為主的政治激進主義網絡。這批人的經歷不乏與潘恩重合之處,有的也是剛剛從英國來到美利堅,有的也像潘恩一樣有貴格派(Quakerism)的宗教背景,有的和曾一度以制作女性緊身胸衣為生計的潘恩一樣,也以手藝活營生;就連他們在革命前夕的主張和行動也頗多關聯(lián),例如,潘恩撰寫《常識》即為BenjaminRush推動,甚至連“常識”這個題目也是Rush最先想到的。
這一群人有著共同的階層背景和社會政治改革訴求。潘恩抵達費城的時候,恰是北美殖民地本來家長制倫理下、主仆式的勞動雇傭關系被資本主義商業(yè)化瓦解的時刻,也是北部港口城市不自由的、等級森嚴的勞動力體系趨于崩潰的轉型時刻。這些不具備投票權、沒辦法組建自己的工會、生活在貧窮邊緣的人群,忽然隨著美國革命的到來開始自由討論政治權利,設計一個新的每個人都擁有選舉權的新政府,這種前所未有的自由空氣,激發(fā)了底層社會階層的政治意識和一股獨屬于18世紀費城的底層社會的次文化的興起。這是方納通過書寫潘恩這個人物所著筆描繪的,也是后來肖恩·威倫茨在討論19世紀紐約工人階級時論及的“匠人的共和主義”(artisanrepublicanism)。《常識》所展現(xiàn)的激進思想正是這種匠人階層政治激進主義的一部分。伍德曾指出,美國革命的激進性正在于它從根本上改變了殖民地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這種倫理觀念的改變似乎在費城這個特定的工匠階層群體中尤其明顯。方納的研究表明,潘恩初抵費城,就和上面提及的一批費城激進主義者往來密切。在費城的小酒館里,他們一邊喝東西、一邊探討政治,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下,舊式君主制的觀念逐漸被轉換,新的思想在小酒館、報紙、雜志、公共事務的討論中開始大量涌現(xiàn)。費城獨特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所培育出來的激進主義,開始融入美國革命時期的政治話語,然而它從一開始就是獨特的,潘恩的《常識》里透露出的對權威秩序的挑戰(zhàn)和人人平等新秩序的設想,不僅讓效忠派頭痛,也攪得約翰·亞當斯等坐立不安:潘恩和他在費城的主張激進的朋友們所提倡的,正是一些建國之父憂心忡忡的“過度的民主”,他在美國革命以后遭遇的被邊緣化的命運,從一開始就有其伏筆,也和1780年以后費城匠人階層的激進主義在當時的主流政治辯論中日益被邊緣化、銷聲匿跡的新變局息息相關。03美國激進主義傳統(tǒng)以民族國家為中心的歷史敘事,總是強調各個國家歷史與傳統(tǒng)的獨特性。而“美國例外論”,正是這種高度單一的敘事框架的產物。這類歷史通常只能反映最低限度的歷史真實,并且往往忽視了許多跨國個體的經歷。潘恩就是這類歷史敘事典型的犧牲品。誠然,假設沒有《常識》在美國革命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潘恩一生可能都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小人物。然而另一方面,也正由于《常識》在獨立前夕北美殖民地發(fā)揮的巨大影響力,潘恩日益被貼上“常識先生”(“Mr.CommonSense”)的標簽。在《常識》被革命敘事不斷構建乃至神化的同時,其復雜和多面的形象也就隱沒在常識之父的身份標簽里,以至于有學者感慨道:“1776年《常識》發(fā)表以后,潘恩就仿佛在美國歷史中‘徹底消失’了?!迸硕鳟斎粵]有消失。他更沒有像一些同時代的攻擊者所詛咒的那般,寫完《常識》后就光榮地死去?!冻WR》只是潘恩立足文壇、進入公共視野的一個開始。潘恩在大西洋世界經歷的跨國特性,值得進一步探索,而方納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線索:
為何只在北美殖民地生活了一年零兩個月的英國人潘恩,在美國獨立前夕,能夠寫出轟動一時、并深刻影響殖民地政治前景的小冊子《常識》?早在跨國史興起的幾十年前,方納就在《潘恩與革命時期的美國》中提出了這個問題。方納指出,盡管《常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至今還沒有人真正解釋過潘恩這個剛到美國不久的英國人是如何寫出了這樣一本深刻影響美利堅命運的小冊子。方納認為:“要完整地描繪潘恩,不僅需要美國的歷史,還需要了解英國、法國這一時期的科學、神學、政治哲學和激進主義運動,在一個更廣闊的跨大西洋的思想世界,了解潘恩在歐洲和費城的人際網絡,以及像潘恩這樣的熱心于政治的小人物所關注的問題?!薄杜硕髋c革命時期的美國》啟發(fā)我們在英美跨大西洋的框架下,理解潘恩和《常識》寫作的背景。英國不斷出現(xiàn)在潘恩對美國革命的討論中。方納指出,潘恩討論1776年的費城時,并不將它與幾十年前的費城比對,而是直接和倫敦比對。我們知道,《常識》一開始就是以一個英國人的名義匿名發(fā)表的。潘恩這一時期的作品往往公開探討英國臣民的權利,以啟發(fā)殖民地人的權利意識。
《常識》的發(fā)表同樣打了一張巧妙的英國牌。當潘恩了解到英國議會對北美殖民地的態(tài)度,以及英國國王講話可能產生的結果時,他就開始計劃要寫一本小冊子,預計在英國國王演說傳到北美時發(fā)表,結果也正遂他的心愿。絕佳的出版時機,加之平易近人的表達方式和激進的思想內容,使《常識》甫一出版便備受矚目。在《常識》中,潘恩明確地否定了殖民地與英國“重修舊好”的可能性:“重修舊好此時已經是一個虛幻的夢了,而宣告獨立才是唯一的辦法?!蓖瑯拥?,潘恩試圖說服殖民地與英國母國決裂的決心:“殖民地應當清醒地意識到,英國并非殖民地的母國;歐洲,而非英格蘭,才是殖民地的母國?!北泵来箨懯亲杂傻谋茈y所,這里匯聚著來自歐洲各地的人們,其中從英國來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將英國視為其母國是“錯誤、自私、狹隘和吝嗇”的,而將北美變?yōu)橐粋€自由的港口才符合整個歐洲的利益。英國是一個島國,“由一個島掌管一整塊大陸,這無疑是荒謬可笑的”。方納在《潘恩與革命時期的美國》中試圖將潘恩在英國、法國、美國的經歷串聯(lián)起來。他認為:英國的激進主義奠定了潘恩的思想底色,而另一方面,潘恩回應法國革命的《人的權利》又進一步明確了英國政治的分界線,這本小冊子的影響力不遜色于《常識》。據(jù)E.P.Thompson研究,潘恩的著作贏得了英國工人階級普遍的喜愛,其《人的權利》等作品也成為英國工人階級運動綱領性的文本,被奉為“書中之書”。方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指出,潘恩發(fā)表《人的權利》以后,許多由匠人階層(這些人和潘恩一樣有特定技藝、會讀會寫、生計艱難)組成的英國的激進主義組織在倫敦相繼成立。從《常識》到《人的權利》,大西洋兩岸的跨國激進主義網絡由此匯聚合流。方納的叔叔菲利普·方納(PhillipFoner)曾編輯潘恩全集,他所編選的文本至今是研究潘恩必讀的經典。偶爾重讀方納和他叔叔在不同時期所作的關于潘恩的舊文,總覺得自己所邂逅的,正是兩百多年后這股英美激進主義潮流在學術界和思想界的捍衛(wèi)者。方納教授最后一次約我在辦公室相見之時,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生們正開始罷工和游行。某一日,我看見他戴著墨鏡,拿著話筒,摘下他的黑色禮帽,出現(xiàn)在哥大洛氏圖書館腳下的標志性的AlmaMater女神像前。身穿深藍色工會T-shirt的我,和上百名與我年紀相仿的助教和研究助理集結在校園中心的廣場,在蒙蒙細雨里屏住呼吸,聆聽方納教授的演講。面對激動的人群,方納侃侃而談,說起方納家族獨特的猶太左翼激進主義傳統(tǒng),也說到認同激進主義傳統(tǒng)對深入理解美國民主的核心意義。他告訴抗議示威的博士生們,這個時刻,我們是在教育哥大校方,何謂“民主”。方納的表態(tài)絲毫不令人意外,畢竟他是著名的“方納家族”的一分子。一年前,在方納退休會開幕式上,他的堂妹、社會學家南?!し郊{(NancyFoner)曾經向臺下的歷史學家們講述方納的父親杰克·D.方納(JackD.Foner)、他的叔叔菲利普·方納(PhillipFoner)這對雙胞胎兄弟的往事。
右上角的相片是方納的父親和叔叔,同為歷史學家的方納雙胞胎兄弟。方納小的時候,受到其叔叔和父親的影響,他本就是聽著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Douglass)的事跡長大的;《黑人的重建》(BlackReconstruction)一書的作者、多次來訪中國的杜波伊斯(W.E.B.DuBois)也常與方納一家密切往來。完成潘恩一書后,他曾撰寫美國內戰(zhàn)與重建的歷史。他坦言自己的思想如何深受父親和杜波依斯的影響。原來,當時還在念中學的方納,聽歷史老師講完內戰(zhàn)與重建的敘事后表示不甚信服,質疑這種傳統(tǒng)的敘事只字不提黑人在重建中扮演的作用。于是老師建議他準備一個新版本的敘事,然后站到臺上演講?;氐郊液?,在父親的幫助下,中學時代的方納翻閱杜波依斯的著作,重新構建了一個內戰(zhàn)重建的歷史敘事,走到講臺前,以黑人為中心重新探討這段歷史。今天人們或許已認可杜波依斯當時提出的許多觀點,例如美國內戰(zhàn)是與奴隸制息息相關的,黑人在內戰(zhàn)與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談重建只談白人的經歷根本上是歧視性的和無視黑人經歷的。但是在四五十年代,杜波依斯的觀點鮮有人問津。沒有人在美國史研究權威AmericanHistoricalReview上發(fā)表關于《黑人的重建》的書評,也鮮有學生因為更信服同齡人埃里克·方納的解釋而拋棄從中學老師那里學來的正統(tǒng)歷史敘事。當時的老師和同學恐怕不會想到,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程力危險品廂式車廠家環(huán)保技術改造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敏感信息保密保護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版排水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向公司借款購車并附帶車輛維修服務合同2篇
- 權利質押反擔保合同
- 2025年度個人委托新能源儲能技術投資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民品典當借款合同法律適用說明4篇
- 租賃水車合同:二零二五年度合作協(xié)議2篇
- 2025年度門窗行業(yè)產業(yè)鏈整合與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浙江義烏市民航客貨運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垃圾處理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天皰瘡患者護理
- 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設計-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復習壓軸題:電磁感應綜合問題(原卷版)
- 2025年蛇年新年金蛇賀歲金蛇狂舞春添彩玉樹臨風福滿門模板
- 《建筑制圖及陰影透視(第2版)》課件 4-直線的投影
- 2024-2030年中國IVD(體外診斷)測試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碎紙機設計說明書
- 湖南省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 2024年股權代持協(xié)議經典版(3篇)
- 《稅務風險文獻綜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