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校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同步思維訓練(上冊)_第1頁
最校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同步思維訓練(上冊)_第2頁
最校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同步思維訓練(上冊)_第3頁
最校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同步思維訓練(上冊)_第4頁
最校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同步思維訓練(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最校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同步思維訓練(上冊)同步數(shù)學思維訓練第一講:速算與巧算在一年級時,我們學會了用湊整法、根據(jù)已知求未知以及帶著符號搬家等方法進行速算和巧算。在這一講,我們將學習用湊整先算、多加湊整再減、拆數(shù)以及用減法的性質(zhì)來巧算一些加、減法的算式,以達到速算的目的。例題1:計算28+24+22【思路點撥】這道算式可以按順序相加,先算28+24=52,再算52+22=74。但是仔細觀察加數(shù)發(fā)現(xiàn),28+22可以湊成整數(shù)50,50再加24得74。28+24+22=28+22+24=50+24=74例題2:計算38+24【思路點撥】可以將38先加上2湊成整數(shù)40,再加上24,最后將多加的2減掉。38+24=38+2+24-2=40+24-2=64-2=62例題3:56-28【思路點撥】可以先從56里面拿出30來減28,然后再加26。56-28=30-28+26=2+26=28同步數(shù)學思維訓練21+36+19=7615+42+35=9233+29+7=6948+17+22=8749+35=8428+45=7344+39=8323+68=9165-27=3891-39=5273-19=5484-48=3624+37+16=7783-48=3519+56=7571-36=3555+17+15=8768+14=8292-47=4532-19=13同步數(shù)學思維訓練第二講:巧填算式巧填算式是一種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在進行巧填算式的練習時,常常會運用加法與減法之間的關(guān)系。利用加法和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求出加法算式或減法算式中的未知數(shù)。例題1:在□里填合適的數(shù)。56+22-25【思路點撥】先從個位考慮,6加幾等于2不可能,那就考慮6+()=12,得出第2個加數(shù)的個位是6。得到的結(jié)果十位上由個位上進了1,推算出是8。56+21682-5725例題2:在□里填合適的數(shù)。8-638+26思路點撥:我們可以先從個位開始考慮,因為8-6=2,所以個位是2。然后再考慮十位,因為沒有借位,所以十位上的數(shù)是4。最終答案是46-26=20。同步數(shù)學思維訓練:732-46=686540+72=612948-35=913437+46=483816-24=792572+46=618729-9=720重疊問題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我們需要弄清楚重疊的方式。根據(jù)不同的情況,我們需要確定是加上還是減去重疊的部分。在解決重疊問題的應用題時,我們需要認真分析條件,有時需要畫圖來幫助思考,找出哪些部分是重復的,重復了幾次。只有明確需要求的部分,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點撥:剩下的是長方形和三角形的差集,即剩下的是長方形減去三角形的部分,所以剩下的是梯形。例題1:將下列多邊形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幾個?(8)個(9)個(10)個思路點撥:一個多邊形最少能分成三角形個數(shù)就比這個多邊形的頂點個數(shù)少2,也就是比邊數(shù)少2。因此,分別計算出多邊形的頂點個數(shù)和邊數(shù),再減去2即可得到最少分成的三角形個數(shù)。(8)個(9)個(10)個例題2:從一張長方形紙上減去一個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圖形?思路點撥:剩下的是長方形減去三角形的部分,即剩下的是梯形。為了保證答案的唯一性,可以選擇從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方向畫一條直線,這樣可以得到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第(2)題同理,可以選擇從左下角到右上角的方向畫一條直線,得到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例題2:給下面的圖形加上一條直線,變成兩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舅悸伏c撥】可以選擇從左下角到右上角的方向畫一條直線,這樣可以得到兩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注意直線的位置和方向可以有多種選擇,但要保證答案的唯一性。同步數(shù)學思維訓練1、給下面的圖形加上一條直線,變成兩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2、給下面的圖形加上一條直線,變成兩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3、給下面的圖形加上一條直線,變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1)第⑤個方框內(nèi)包含13個點。(2)第⑩個圖形包含28個點。(3)前10個圖形中,所有點的總數(shù)是145個。(4)五層的“寶塔”的最下層包含10個小三角形。(5)整個五層“寶塔”一共包含35個小三角形。找規(guī)律是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一種重要的手段,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和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在觀察圖形變化規(guī)律時,應抓住圖形數(shù)量、形狀、大小、顏色、位置和繁簡的變化等方面來考慮。對于較復雜的圖形,也可分為幾部分來分別考慮。本講的內(nèi)容側(cè)重從圖形的數(shù)量變化上來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例題1中,通過數(shù)一數(shù)前四個圖形中包含的點數(shù),發(fā)現(xiàn)點數(shù)是依次增加3的。因此,第⑤個方框內(nèi)包含13個點,第⑩個圖形包含28個點,前10個圖形中所有點的總數(shù)是145個。例題2中,通過數(shù)一數(shù)五層“寶塔”每層包含的小三角形數(shù),發(fā)現(xiàn)每層的小三角形數(shù)是1、4、9、16、25,即每層的小三角形數(shù)是該層數(shù)的平方。因此,五層的“寶塔”的最下層包含10個小三角形,整個五層“寶塔”一共包含35個小三角形。1、右圖表示由一些方磚堆起來的“寶塔”。觀察后回答:(1)從上往下數(shù),第五層包含9塊磚。(2)整個五層的“寶塔”共包含55塊磚。(3)若另有一座這樣的十層寶塔,共包含385塊磚。2、觀察下圖中的圖形,請回答:(1)方框內(nèi)的圖形包含9個點。(2)第⑩個圖形包含25個點。(3)前10個圖形中,所有點的總數(shù)是165個。3、觀察下圖中的圖形,請回答:(1)方框內(nèi)的圖形包含10個點。(2)第⑩個圖形包含55個點。(3)前10個圖形中,所有點的總數(shù)是220個。4、觀察下圖中的圖形,請回答:(1)方框內(nèi)的圖形包含7個點。(2)第⑩個圖形包含37個點。(3)前10個圖形中,所有點的總數(shù)是145個。如圖所示為堆積的方磚,共畫出了五層。如果以同樣的方式堆積下去,共堆積了10層,問:(1)能看到的方磚有110塊。(2)不能看到的方磚有225塊。由乘法的含義我們已經(jīng)知道,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可以表示成積的形式。為了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這一講我們來做一些改寫算式的練習。例題1:把下列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①4+4+4+4+4=4×5或5×4②6+6+6+6-6=6×3或3×6③5×4+5=4×5+5或5×4+5④3×8-8=2×8或8×2例題2:改寫下列算式。①7+7+7+7+7+6=5×7+6或7×5+6②5+5+5+5+5-4=4×5-4或5×4-4例題1:一根鐵絲對折后再對折,每段鐵絲長2米,這根鐵絲原來長多少米?【思路點撥】對折一次,把繩子平均分成2段;對折兩次,平均分成4段。這根鐵絲對折了兩次,平均分成了4段,每段長2米,所以鐵絲原來長4×2=8米。例題2:一盒糖果共16粒,取出其中的一半,平均分給玲玲和靜靜。問玲玲和靜靜各分到糖果多少粒?【思路點撥】取出糖果的一半分給玲玲和靜靜,她們兩人分得的糖果總數(shù)是16的一半,即16÷2=8粒。玲玲和靜靜平均分了這8粒糖果,所以每人分得的糖果粒數(shù)為8÷2=4粒。練習題:1、一根繩子對折三次,平均分成幾段?【思路點撥】對折一次,把繩子平均分成2段;對折兩次,平均分成4段;對折三次,平均分成8段。2、一條繩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長3米,這條繩子長多少米?【思路點撥】每段的長度×段數(shù)=繩長。這條繩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長3米,所以繩長為5×3=15米。3、一盒糖果共20粒,取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平均分給小明、小紅和小剛。問他們每人分到多少粒糖果?【思路點撥】取出糖果的三分之一分給小明、小紅和小剛,他們?nèi)朔值玫奶枪倲?shù)是20的三分之一,即20÷3=6.67(粒)。因為糖果不能分割,所以需要四舍五入,每人分到的糖果粒數(shù)為7粒。3、雙語小學二年級舉行了一場數(shù)學競賽,取得前三名的是小宇、小杜、小顧。已知小宇不是第一名,小顧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請排出三人的名次。1、晶晶、慧慧、婷婷、嘉嘉四人各畫了一只小雞,其中有黑公雞、白公雞、黑母雞、白母雞。已知晶晶和慧慧畫的是黑色的雞,婷婷和晶晶畫的是母雞。問白公雞是由誰畫的?過河問題在我們?nèi)粘I钪校?jīng)常會遇到一些有趣和富有智慧的數(shù)學問題,比如坐船過河問題。解決這類問題,一般不需要復雜的計算,而是要認真審題、理解題目的已知條件,結(jié)合我們的生活實際并運用我們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來解答。坐船過河問題中,每次需要一個人劃船,所以每次實際過河人數(shù)等于船上的人數(shù)減一。渡河次數(shù)還要考慮往返情況。例題1:13個人要到河對岸去,河邊只有1條小船,小船每次只能載4個人,至少要渡幾次才能使他們都過河?(往返算一次)【思路點撥】雖然每次船上可以坐4人,但每次都需要有1人劃船,因此每次只能有4-1=3人過河,因為最后一次不必返回,所以最后一次有4人過河上岸。去掉最后一次的人數(shù),還有13-4=9人,需要9÷3=3次,所以至少需要3+1=4次。例題2:有16名游客要到河的對岸去,河邊只有一條小船,每次只能載6個人,小船至少要載多少次才能把游客運完?(往返各算一次)【思路點撥】過河時只有一條船,每次只能載6個人,但船返回時必須有1人劃船回來,實際上船每次只能載6-1=5人。因為最后一次不必返回,所以最后一次有6個人過河上岸。去掉最后一次的人數(shù),還有16-6=10人,這10人需要10÷5=2次,因為往返各算一次,所以至少需要2×2+1=5次。1、19名戰(zhàn)士要過河,只有1條船,每條船上只能坐4名戰(zhàn)士,至少要渡幾次,才能使全體戰(zhàn)士過河?(往返算一次)2、21名同學要坐船過河,河邊只有一條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5名同學,至少要幾次才能使大家全部過河?(往返各算一次)1.31名探險隊員要過一條小河,河邊只有一艘可乘7人的橡皮艇,沒有駕駛員。過一次河要5分鐘,全體隊員渡到對岸至少需要幾分鐘?2.王老師領著20名學生去春游,要去河的對岸。河邊只有一條空船,小船每次最多能載5人,那么至少渡幾次才能使他們?nèi)^河?1、一只猴子想從一根15米長的竹竿一頭爬到另一頭,每爬3米就下滑1米。猴子需要爬5次才能爬到竹竿頂端。2、一口井深9米,一只蝸牛白天爬上4米,晚上下滑3米,蝸牛需要爬5天才能爬到井口。3、蝸牛爬井,白天爬上5米,晚上下滑4米,這口井深16米。1、一只小猴要爬上12米高的大樹去摘桃子,每爬上6米又會滑下2米。這只猴子需要爬3次才能爬到樹頂摘到桃子。2、線甲長5米,線乙長6米。例題1:10個小朋友同時吃10塊蛋糕需要3分鐘才能吃完。例題2:明明最多能喝到7瓶汽水。同步數(shù)學思維訓練第十八講:認識簡單數(shù)列數(shù)列是按一定順序排列的一列數(shù),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相鄰幾個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來找出數(shù)列中數(shù)的排列規(guī)律。下面我們來看兩個例子。例題1:明明買了4瓶汽水,先喝了4瓶,得到4個空瓶,每兩個空瓶又換1瓶汽水,這樣又能喝到2瓶汽水,又有了2個空瓶,再換1瓶汽水喝,最后還剩下1瓶空瓶,他可以向老板借一個空瓶,合起來2個空瓶,又可以換回1瓶汽水喝,喝完后,把1個空瓶還給老板,所以明明一共可以喝到汽水:4+2+1+1=8(瓶)。例題2:晚上,小亮開始做家庭作業(yè),本來拉一次開關(guān),燈應是亮的,可以連續(xù)拉了8次燈都沒亮,后來才知道原來是停電了。想想看,來電時燈是亮著還是不亮?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當拉的次數(shù)是單數(shù)時,燈就亮,當拉的次數(shù)是雙數(shù)時,燈就不亮。小亮連拉了8次,8次是雙數(shù),所以來電時,燈不亮。接下來,我們來做一些練習題。練習題1:15位小朋友同時唱一首歌用了三分鐘,那么一位小朋友唱這首歌要多少時間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15位小朋友唱了3分鐘,所以一位小朋友唱這首歌需要3×15÷15=3分鐘。練習題2:小強喝一杯橙汁,第一次喝去半杯后,用水加滿,第二次喝去半杯后又用水加滿,然后全部喝完。小強喝了多少杯橙汁?喝了多少杯水?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小強喝了一杯橙汁,每次喝去半杯,所以他一共喝了2杯水。練習題3:5個籠子里一共養(yǎng)了15只兔子,每個籠子里的兔子數(shù)都不一樣多。每個籠子里各放了幾只兔子?我們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組:x1+x2+x3+x4+x5=15其中,xi表示第i個籠子里的兔子數(shù)。由于每個籠子里的兔子數(shù)都不一樣多,所以我們需要列出一些限制條件來求解。不妨假設第一個籠子里的兔子最少,第五個籠子里的兔子最多,那么我們可以列出以下不等式:x1≥1x5≤5將以上方程組和不等式組合起來,就可以求出每個籠子里放了幾只兔子了。練習題4:把9個桃子分給5只猴子吃,每只大猴吃3個,每只小猴吃1個,有幾只大猴,幾只小猴?我們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組:x+y=53x+y=9其中,x表示大猴的數(shù)量,y表示小猴的數(shù)量。由于每只大猴吃3個,每只小猴吃1個,所以我們可以列出以下限制條件:x≥0y≥0將以上方程組和限制條件組合起來,就可以求出有幾只大猴,幾只小猴了。練習題5:現(xiàn)在有10名女同學,讓男同學和女同學一個隔一個地排成一行,那么最多可以站幾個男同學?我們可以用△表示女同學,用○表示男同學,畫出圖來,可以發(fā)現(xiàn)最多可以站5個男同學。個“☆”,下面也有一個“☆”,左右兩側(cè)各有一個圓;站在左面或右面看,可以看到一個長方形,上下兩面各有一個“☆”,前后兩面各有一個圓;從上向下看,可以看到一個正方形,上下兩面各有兩個“☆”,前后兩面各有一個“△”。這個正方體從不同的位置觀察,能看到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