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課件_第1頁
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課件_第2頁
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課件_第3頁
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課件_第4頁
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張伯江《語言研究》2000年第1期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張伯江《語言研究》2000年第1期1內(nèi)容提要“把”字句的“變換觀”常會使我們忽略掉一些句式自身的重要特點,而句式語義不是完全能從組成成分及已有句式的語義自然推導(dǎo)出來的。從這樣的認識出發(fā),我們不取簡單給“把”字句里的成分貼上“施事”“受事”一類標簽的做法,而研究句式賦予了這些成分以什么樣的角色。本文用“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的主要特征測試并得出了現(xiàn)代漢語“把”字句里“把”字賓語的“自立性”“位移性”和句子主語“使因性”特點,并從說話人視點的區(qū)分解釋了“責任者”語義的來歷。內(nèi)容提要“把”字句的“變換觀”常會使我們忽略掉一些句式自身的2文章認為,句式是一個完整的認知圖式,其間各個組成成分的次序、遠近、多寡都是造成句式整體意義的重要因素,文中借助認知心理學(xué)的“順序原則”“相鄰原則”和“數(shù)量原則”說明“把”字句個別特點之間的邏牌聯(lián)系,顯示“把握整體”這種方法更廣的解釋力。關(guān)鍵詞:句式語義認知圖景自立性位移性使因性責任者文章認為,句式是一個完整的認知圖式,其間各個組成成分的次序、3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ppt課件4一、“把”字句的句式觀以往關(guān)于現(xiàn)代漢語“把”字句的研究,多是著眼于它跟其他句式之間是否存在句法變換關(guān)系的。所關(guān)心的主要是跟一般“主動賓”句(王力1943、呂叔湘1948)和受事主語句(朱德熙1982)的關(guān)系。一、“把”字句的句式觀以往關(guān)于現(xiàn)代漢語“把”字句的研究,多是5在我們看來,也許最需要檢討的恰恰是這種“把”字句的“變換觀”。因為“變換觀”的一個基本假設(shè)就是變換前后句子組成成分之間的語義關(guān)系始終維持不變。而從“句式語法”(ConstructionGrammar,參看goldberg1995,沈家煊1999a,張伯江1999)的觀點看,句式的語義不是完全能從組成成分及已有句式的語義自然推導(dǎo)出來的,變換的觀點常常會引導(dǎo)我們忽略掉一些句式自身的重要特點。我們先看一個可以跟一般“主動賓”句“自由”變換的例子:在我們看來,也許最需要檢討的恰恰是這種“把”字句的“變換觀”61)他喝了酒→他把酒喝了2)他用了錢→他把錢用了右側(cè)的例子明顯帶有一種“完全”的意義(酒全喝掉了,錢全用盡了),而左側(cè)的例子不僅沒有這種寓意,而且傾向于理解成“非完全”的意義。表現(xiàn)在句法上,可以觀察到這樣的制約:

3)*他全/都喝了酒:他把酒全/都喝了

他喝了一些酒:*他把一些酒喝了

4)*他全/都用了錢:他把錢全/都用了

他用了一些錢:*他把一些錢用了“變換”前后的詞匯語義沒變,但句式意義變了。1)他喝了酒→他把酒喝了7再看跟“受事主語句”變換的情況:

5)杯子打碎了→把杯子打碎了6)稿紙弄丟了→把稿紙弄丟了7)衣服濺臟了→把衣服濺臟了右側(cè)的句子明顯暗含著指出事件的“責任者”的意思,也就是說,是一種相對主動的行為,而左側(cè)的句子則有比較明顯的“被動”意味。其次,受事主語句里不排斥動作性弱的動詞,而這樣的動詞很難出現(xiàn)在“把”字句里邊,如:

11)他的名字我想不起來了→*我把他的名字想不起來了

12)你的情況我們知道了→*我們把你的情況知道了再看跟“受事主語句”變換的情況:8過去我們習(xí)慣認為,在基本的“動——名”語義關(guān)系(或者說動詞的配價關(guān)系)不變的前提下實現(xiàn)變換所得到的都是“同義句”,成分位置的變動,個別虛詞的增刪,所帶來的不過是一些語用意義的變化,如強調(diào)的重點不同等。但上述事實已初步表明,句式之間的差異也許不僅僅是語用意義的變化,像以上所揭示的“部分——完全”“無責任者——必有責任者”之間的對立是句式整體上的句法——語義特征的對立,不能說不是句式本身語義的重要內(nèi)容,而僅僅著眼于可變換的動賓語義關(guān)系就會忽視這些重要內(nèi)容。這就誘使我們尋找“把”字句的更根本性的解釋。過去我們習(xí)慣認為,在基本的“動——名”語義關(guān)系(或者說動詞的9“把”字句最大的特點可以說就是它的語序格局了。如何了解這種語序格局的功能?沈家煊(1999a)指出:“一個句式是一個完形(Gstalt)只有把握句式的整體意義,才能解釋許多分小類未能解釋的語法現(xiàn)象,才能對許多對應(yīng)的語法現(xiàn)象做出相應(yīng)的概括?!睆倪@樣的認識出發(fā),我們就不能簡單地給“把”字句里的主語和賓語貼上“施事”“受事”一類的標簽,而應(yīng)該研究句式賦予了這些成分以什么樣的角色?!鞍选弊志渥畲蟮奶攸c可以說就是它的語序格局了。如何了解這種語10沈家煊《在字句和給字句》本文力圖說明的觀點是,不同的詞類序列代表不同的句式,但是句式并不等于不同的詞類序列。一個句式是一個“完形”(Gestalt),即一個整體結(jié)構(gòu)。只有把握句式的整體意義,才能解釋許多分小類未能解釋的語法現(xiàn)象,才能對許多對應(yīng)的語法現(xiàn)象作出相應(yīng)的概括?!巴晷涡睦韺W(xué)”的一條重要原理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因此句式的整體意義不等于各組成部分的簡單相加。整體可能有這樣一些屬性,它們不是從對組成部分的分析中推斷出來的,因此不能通過對各部分的分析來認識整體的全部性質(zhì)。舉例來說:1、提出問題

↓2、提出觀點:整體>部分之和(從認知的角度)↓運用到語法中:把握句子的整體意義沈家煊《在字句和給字句》1、提出問題11Dowty(1991)指出,施事、受事等并不是初始概念,跟動詞發(fā)生種種語義關(guān)系的成分中最基本的角色只有兩類,即原型施事(Proto-Agent)和原型受事(Proto-Patient)。原型施事包括自主性、感知性、使因性、位移性和自立性五項主要特征;原型受事包括變化性、漸成性、受動性、靜態(tài)性和附庸性五項主要特征(關(guān)于這兩組概念的詳細解釋可參看陳平1994,程工1995、徐烈炯和沈陽1998)。典型的主語/賓語是較多具備上述原型施事/受事特征的成分,工具、處所、系事等成分之所以做主、賓語常常表現(xiàn)出一定的靈活性,就是因為它們總是兼有部分原型施事特征以及部分原型受事特征、以不同方式組合而成的。因此各種語義角色和語法關(guān)系其實都可以用這兩組特征進行較為清晰的描寫。Dowty(1991)指出,施事、受事等并不是初始概念,跟動12在漢語里,動詞前面是主語的正常位置,動詞后面是賓語的正常位置。我們可以根據(jù)原型施、受事理論得出一個假設(shè):凡是處于動詞后面的成分,不管它是不是最典型的受事,都會或多或少地具有一些受事的性質(zhì);凡是處于動詞前面的成分,不管他是不是最典型的施事,都會或多或少地獲得一些施事的性質(zhì)。前一個觀點在任鷹(1999)中已經(jīng)有很全面翔實的論證,后一方面則是我們要通過對漢語“把”字句的分析加以論證的。

就最典型的施受對立——“自主性”與“變化性”、“使因性”與“受動性”的對立而言,“把”字的賓語更多地具備受事特征,這就是過去人們說“把”的作用是“提賓”的依據(jù)。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觀察到,“把”字的賓語卻具有兩種原型施事的特征——“自立性”和“位移性”,而排斥兩種受事特征——“附庸性”和“靜態(tài)性”。在漢語里,動詞前面是主語的正常位置,動詞后面是賓語的正常位置13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ppt課件14二“把”字賓語的自立性特征二“把”字賓語的自立性特征15我們先看看“把”字賓語表現(xiàn)出的自立性特征。自立性指的是事物先于行為而存在,不能是行為的結(jié)果或者隨著行為的進程而成為事實的東西。下面的對比顯示了“把”字賓語的“自立性”特點:

13)我把房子拆了:*我把房子蓋了

14)他把字兒擦了:*他把字兒寫了

15)他把煙戒了:*他把煙抽上了左側(cè)的例子中“把”字的賓語都是先于行為存在的;右側(cè)的“蓋房字”“寫字”“抽上煙”都是一種隨著行為而成為現(xiàn)實的過程,這是自立性的典型表現(xiàn)。我們先看看“把”字賓語表現(xiàn)出的自立性特征。162.1“自立性”與事件圖景理解“自立”與否要放在事件圖景里看,即看一個事物脫離事件是否為獨立存在。看下面這個例子:16)把小背心脫了。

→*把小背心穿了人身上不是生來就有衣服的,所以對人的身體來講,要穿的背心不可能脫離“穿”這個行為而獨立;相反,穿上的背心能脫離動作“脫”而獨立,所以這個例子里的第一句中“背心”是自立的,第二句的“背心”卻不是自立的。2.1“自立性”與事件圖景理解“自立”與否要放在事件圖景里看172.2自立性與有定性如果把“有定”與“無定”一般地理解為“已知”和“未知”的話,那么“自立——已知——有定”三者之間就有一種天然的關(guān)聯(lián),這也就是早期的“把”字句論述都持“把”字賓語必須“有定”說法的依據(jù)。一般來說,說話人認為聽話人能識別的就用有定形式,認為聽話人不能識別的就用無定形式。下面我們分析幾個“無定賓語”的例子:2.2自立性與有定性如果把“有定”與“無定”一般地理解為“已1826)齊懷遠把一杯早已沏好的茶從茶幾那頭推到這頭,“請喝茶?!?8)他繪聲繪色地講述那天他有票卻沒能現(xiàn)場看的故事,把一個倒霉、令人沮喪的經(jīng)過講成了一場有趣的、唐老鴨式的冒險。29)“啪——”馬銳把一瓶醬豆腐摔碎在地上,褐紅的鹵汁流了一地……26)“茶”是家庭生活中必有的內(nèi)容,應(yīng)該說是事件現(xiàn)場已知的;28)實際上是個描寫性的定語,實體內(nèi)容就是前一句中的“那天他有票卻沒能現(xiàn)場看的故事”;29)例上文有馬銳去“天源醬園”買醬菜剛回來的背景,“一瓶醬豆腐”也是可推知的信息。26)齊懷遠把一杯早已沏好的茶從茶幾那頭推到這頭,“請喝茶。19我們認為這里可以參考(Chafe1994)把意識分成直接式(immediate)和曲折式(displaced)的觀點來分析。在第三人稱小說語體中,通常是以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意識決定所指的可辨性。即:在小說的世界里,主人公已經(jīng)意識到的成分是可辨的,主人公沒有意識到的會被當成不可辨的來對待。但是由于小說還有讀者的閱讀需求這一因素的制約作用,作家不可能完全以主人公的意識為轉(zhuǎn)移,因此有時候要把兩方面的因素平衡起來,造成不完全一致的情形。由此來看以上幾個句子,在主人公的意識里確屬已知成分,但對讀者來說是未知的,這正是作家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而把它按未知對待了。所以,“把”字句的“有定性”問題準確的表述應(yīng)該是:在第三人稱敘事體中,“把”字句中“把”的賓語一定是小說世界里的主人公所已知的。我們認為這里可以參考(Chafe1994)把意識分成直接式20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ppt課件21三、“把”字賓語的位移性特征三、“把”字賓語的位移性特征223.1跟時間意義有關(guān)的

人對于時間關(guān)系的認識總是依賴于空間關(guān)系的表達方式,這已是一條公認的規(guī)律,不僅有大量的語言調(diào)查證據(jù),也有生理屬性的基礎(chǔ)——人天生有感知方位的器官,卻沒有感知時間的器官,故而時間感知要依賴于空間感知。語言里最普遍的例子如多數(shù)介詞都有空間義和時間義兩套用法,往往都是先有空間意義,后引申出時間意義的。如“從東到西——從早到晚”“往后的道路——往后的日子”等。3.1跟時間意義有關(guān)的人對于時間關(guān)系的認識總是依賴于空23“把”字句的補語常常是表示各種時間意義的,就類型和頻率而言,都整齊地對應(yīng)于空間表達形式,我們可以斷言它們是從空間關(guān)系意義投射到時間關(guān)系意義的。

30)我有這挨人管的義務(wù),我得把這義務(wù)盡到年齡,忍到十八。

31)我是為了能把課講下去。這些例子里的趨向詞“到”“下去”清楚地表明時間意義的表達方式是借助空間表達方式實現(xiàn)的?!鞍选弊志涞难a語常常是表示各種時間意義的,就類型和頻率而言,243.2跟信息傳遞及認知行為有關(guān)的34)他現(xiàn)在還不想把他的決定立即告訴兒子,暫緩幾日。

35)我們不是跟你來商量的,而是已經(jīng)決定了,只是把這個決定通知你。這是從物質(zhì)空間向話語空間的隱喻,就是說,人們在表達信息轉(zhuǎn)移過程時,是把空間上物體轉(zhuǎn)移的過程移植過來使用的(張伯江1999)。3.2跟信息傳遞及認知行為有關(guān)的34)他現(xiàn)在還不想把他的25這種隱喻途徑的證據(jù),一是可以加上“到”字顯示出轉(zhuǎn)移終點;二是可以加上“給”字顯示出轉(zhuǎn)移方式:34')告訴到兒子那兒

告訴給兒子35')通知到你這兒

通知給你這就是認知語言學(xué)上講到的“傳導(dǎo)隱喻”(conduitmetaphor)的具體表現(xiàn):把信息看作實物,把交際過程看作傳遞過程。上述兩種句法證據(jù)顯現(xiàn)了這種認知上的位移意義。這種隱喻途徑的證據(jù),一是可以加上“到”字顯示出轉(zhuǎn)移終點;二是263.3從位移到變化“把”字句補語為結(jié)果補語和狀態(tài)補語的情況是否仍與“位移性”有關(guān)呢?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物質(zhì)運動的過程不僅是“位置移動”的過程,也是一個“狀態(tài)變化”的過程。有充分的句法證據(jù)證明“把”字句中結(jié)果補語和狀態(tài)補語就是趨向補語的語義映射,那就是:3.3從位移到變化“把”字句補語為結(jié)果補語和狀態(tài)補語的情27其一,結(jié)果補語一般不能和表示位置變化過程的(即表方向的)趨向補語共現(xiàn):38)馬林生坐正,把剩下的煙蒂掐滅,

→把剩下的煙蒂掐到煙缸里去

→*把剩下的煙蒂掐滅到煙缸里去其二,狀態(tài)補語也不能和描寫行為所處方位的趨向補語共現(xiàn):40)母親在修飾自己的同時也總把他打扮得干干凈凈。

→*把他打扮得干干凈凈在學(xué)校里其一,結(jié)果補語一般不能和表示位置變化過程的(即表方向的)趨向28很容易理解的一點就是,一個行為不可能同時向不同的方向進行。如果對同一個動詞的相關(guān)描述不涉及不同的方向,那么他們就有共現(xiàn)的可能,如可能補語就既可以與趨向補語共現(xiàn),也可以與結(jié)果補語、狀態(tài)補語共現(xiàn);趨向補語跟狀態(tài)/結(jié)果補語不能共現(xiàn)的現(xiàn)象,也正說明,狀態(tài)/結(jié)果補語事實上也是動詞方向性的一種表示。很容易理解的一點就是,一個行為不可能同時向不同的方向進行。29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ppt課件30四、“把”字句主語的使因性特征我們既然把“把”字句當作一個反映整體認知圖式的“句式”看待,那么,“把”字句的主語也應(yīng)該相應(yīng)地放到認知圖式中理解?!鞍选弊志涞恼Z義已經(jīng)我們認定是一種“位移”意義,位移不外“自動”和“他動”兩種情況,前面的分析表明“把”字賓語并不具備“自主性”特征,因而“把”字句必然要歸入“他動”圖式里?!八麆印钡膱D式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移動需要驅(qū)動力這種驅(qū)動因素必須是先于行為而存在的、直接接觸于受動事物而產(chǎn)生作用的。這就是“把”字句主語成分的必要性。四、“把”字句主語的使因性特征我們既然把“把”字句當作一個反31我們注意到,“把”字句中經(jīng)常有一種不具備“自主性”而僅僅具有“使因性”的情況。例如:

42)我告訴自己不要看那輪子,但另一種巨大的力量把我的目光牢牢吸引在那兩對后輪上,直到那兩對后輪驀地停止轉(zhuǎn)動……

43)這些縫隙積累起來,便產(chǎn)生了一個巨大的空間,把我和事實本身遠遠隔開,自成一家天地。例子里的主語都不是有意志的施事成分,但無一例外都是使因。我們注意到,“把”字句中經(jīng)常有一種不具備“自主性”而僅僅具有32再看以下例子:46)他竟把這個誓忘記了那么多年,忘記得這么徹底。一般來說,作為“忘記”這樣一個非自主動詞的主語,“他”只能算是一個感事(experiencer)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施事。而這里作者選用了“把”字句,顯然有“追究責任”的意味。再看以下例子:33我們說漢語“把”字句總有“追究責任”的意味,這種意味究其實質(zhì)是說話人帶來的??梢哉f,“把”字句是表達說話者追究責任語義的一種適宜句式。漢語里另一種凸顯責任者的句式是“是……的”句式,“把”字句都能變換成“是……的”式使責任者得到強調(diào):42')是另一種巨大的力量把我的目光牢牢吸引在那兩對后輪上的43')是那個巨大的空間,把我和事實本身遠遠隔開的

46')是他把這個誓忘記了那么多年的我們說漢語“把”字句總有“追究責任”的意味,這種意味究其實質(zhì)34可見“追究責任”的意義是句式(construction)帶來的,而不是動詞帶來的。結(jié)構(gòu)主義傳統(tǒng)的語言觀總是習(xí)慣于描寫哪些動詞可以進入“把”字句,也就是相信動詞的配價能力和語義特征能夠自然推導(dǎo)出“把”字句成立與否。在那樣的背景下,“忘”“丟”“下”等“非自主動詞”都被宣布為不能進入“把”字句。當我們著眼于句式語義的時候,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到不同的動詞進入“把”字句以后是怎樣在整體意義的作用下體現(xiàn)“追究責任者”的語義的。這就合理解釋了“把這個誓忘記了那么多年”這一類句子??梢姟白肪控熑巍钡囊饬x是句式(construction)帶來35論把字句的句式語義ppt課件36五、句式語義五、句式語義371)順序原則

如果B在A之后,C在B之后,那么A,B,C是一個序列,而不是一個無序列。在空間域是一個序列,在時間域和其他的概念域也是一個序列,例如我在畫這個圖時,順序是先畫A,其次B,最后C。沈家煊《在字句和給字句》1)順序原則沈家煊《在字句和給字句》383)相鄰原則相鄰的兩個成分傾向于組成一個單位,如上面圖(a)平行線所示。具體的距離是這樣,抽象的距離也是這樣:小王和他媽媽之間的距離要比小王和他同事的距離近,小王和他媽媽因此是“一”家人。4)數(shù)量原則認識數(shù)量上的多和少是人的基本認知能力之一,數(shù)量的概念在各方面都存在。三個蘋果比一個蘋果“多”,是因為我們拿起三個比拿起一個要付出較“多”的力氣,吃下三個要比吃下一個付出較“多”的時間,甚至看到三個要比看到一個激活視網(wǎng)膜上更“多”的神經(jīng)細胞。難怪英語一個蘋果是apple,三個蘋果就是apples。3)相鄰原則395.1順序原則的作用順序性首先表現(xiàn)在作為驅(qū)動力的主語成分必須出現(xiàn)在整個行為的謂語形式之前;其次表現(xiàn)在被處置的事物也必須存在于行為發(fā)生之前。上面我們關(guān)于“使因性”和“自立性”的討論已經(jīng)比較充分地論述了這兩個特點:“把”字句所表示的行為首先是針對一個選定的目標的,進而使它產(chǎn)生位移或狀態(tài)的變化。事物先于行為而存在,反映在句法上,就是出現(xiàn)在表示行為的詞語之前。句法的順序反映了認識的順序。5.1順序原則的作用順序性首先表現(xiàn)在作為驅(qū)動力的主語成分必405.2相鄰原則的作用“把”字句處置意義的來源在謂語部分:“把”字有定位的作用,即確定處置的對象;對象后的動詞表示處置的方式;動詞后的補語表示處置的結(jié)果。受動對象夾在副動詞“把”和處置動詞之間,顯然有加強處置作用的效果。這就是本文開頭例1)-2)所顯示的“把”字句“完全被影響性”意義的來源。5.2相鄰原則的作用“把”字句處置意義的來源在謂語部分:41

“完全作用”和“部分作用”的對立既是一種語義的對立,也是語法的對立,許多語言事實反映了這個特點,如英語里:48)a.Iloadedthehayontothetruck.(我把干草裝在卡車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