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1頁
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2頁
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3頁
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4頁
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四首不同時代的精神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展開想象,感受詩歌的意境;2.聯(lián)系寫作背景,感悟詩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體會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3.初步了解古代詩歌的一些常識,學習欣賞古詩。學習目標古體詩:唐初以前的詩歌,格律自由,是一種不拘篇幅、對偶、平仄、押韻的詩歌。近體詩:初唐后形成的詩歌,又稱格律詩,是一種嚴格講究篇幅、對偶、平仄、押韻的詩歌。近體詩又分為律詩、絕句。古體詩和近體詩如《江南》《敕勒歌》等。如《宿建德江》《竹石》《山行》《望天門山》等。文學常識辨一辨:四首古代詩歌分別屬于什么詩體?《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古體詩近體詩?誤區(qū)糾正:唐詩、宋詞、元散曲文學常識1.韻律:古體詩不講求押韻,絕句一、二、四句押韻,律詩二、四、六、八句押韻,散曲每句押韻。2.節(jié)奏:四言句二二劃分,五言句二三/二二一/二一二劃分,七言句二二三劃分;六言句二二二劃分。韻律和節(jié)奏角度一、知人論世,了解作者生平、寫作背景,以此分析詩歌情感;角度二、關注意象的選擇或堆疊、組合,體會詩人融入的思想感情;角度三、抓取精妙字詞,分析詩句蘊含的哲理情思。賞析角度觀滄海曹操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詩歌《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等?!咀髌诽攸c】詩歌散文慷慨悲涼,篇中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了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尽叭堋薄坎懿?、曹丕、曹植。作者介紹漢樂府詩(古體詩的一種)

課本注釋:《觀滄?!愤x自《樂府詩集》,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是曹操的名篇。

漢樂府:①本是漢武帝設立的音樂機構(gòu),職責為訓練樂工、采集民間歌謠等。②后人將樂府中收集編錄的詩稱為“漢樂府詩”,簡稱漢樂府。③六朝時,樂府乃由機關的名稱變?yōu)橐环N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文學常識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滄詩歌原文觀滄海jiécāngdànsǒngzhìxiāosèzāi認識生字碣石滄海澹澹

哉竦

蕭瑟

此句交代了觀海的地點,直接寫事,寫登山所見。“觀”字統(tǒng)領全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詩句解析到達,登上。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詩句解析水波蕩漾的樣子。聳立。竦、峙都是聳立的意思。動動靜靜動靜結(jié)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詩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遠大抱負。詩句解析銀河好像代詞,代指滄海。幸運達到極點虛寫(想象)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觀滄海曹操

虛寫實寫(想象)表現(xiàn)手法虛實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借景抒情思想情感想一想:詩人想借什么景抒什么情?

背景材料: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jié)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烏桓。而《觀滄?!氛潜闭鳛趸傅脛倩貛熃?jīng)過碣石山時寫的。

“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

作者通過寫滄海的壯闊景象來抒發(fā)自己渴望建功立業(yè)、一統(tǒng)天下的豪邁氣魄。小結(jié)要點1.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詩歌散文特點慷慨悲涼。2.注意生字的默寫和讀音:碣石、澹澹、竦峙、蕭瑟。3.【表現(xiàn)手法】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借景抒情。4.【思想情感】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統(tǒng)一天下、建功立業(yè)的遠大抱負。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作者介紹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多首?!咀髌诽攸c】感情奔放,想象豐富,語言夸張,并慣于采用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表達感情?!尽袄疃拧薄坷畎住⒍鸥Α尽靶±疃拧薄坷钌屉[、杜牧創(chuàng)作背景背景材料:李白在東南地區(qū)漫游期間,得悉王昌齡被貶龍標的不幸遭遇,當即寫了此詩,遙寄給他,以此分擔他的愁苦。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遷,調(diào)動官職;古人以右為尊,左遷就是降職。聽說絕句(近體詩的一種)

絕句,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形式。按照每句的字數(shù),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六言絕句較少見。文學常識詩歌原文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溪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詩句解析

柳絮。

即布谷鳥,又稱“杜鵑”。想一想:本詩以描寫“楊花”“子規(guī)”兩樣景物起筆,從全詩看,有什么用意?楊花,1.即楊柳花(柳絮),暮春時節(jié),楊花漫天飛舞,飄飄灑灑,給人一種飄忽不定、漂泊不歸之感,最易引起離別者的愁緒。2.楊柳(柳樹),“柳”諧音“留”,有挽留之意,古人多折柳送別。王之渙《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泵辖肌豆烹x別》“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痹S渾《重別》“留卻一枝河畔柳,明朝猶有遠行人?!?/p>

子規(guī),又叫杜鵑、望帝、杜宇、布谷。1.杜鵑泣血:望帝杜宇傳說是周朝末年的君王,后禪讓退位,歸隱深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靈魂化為杜鵑鳥。每年暮春杜鵑花開時節(jié),日夜鳴叫,悲鳴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聲凄切,所以人們借以傾訴悲苦和哀怨之情。2.不如歸去:杜鵑的鳴聲很像人說:“不如歸去?!彼远霹N鳥又叫思歸,催歸,它很容易引起游子的鄉(xiāng)愁和思念親人的感情。李商隱《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崩畎住妒竦离y》“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向子諲《秦樓月·芳菲歇》“空啼血,子規(guī)聲外,曉風殘月?!睏罨浔M子規(guī)啼,詩句解析

首句寫景兼點明時令為暮春,“楊花”給人以飄忽不定,漂泊無依的感覺,而子規(guī)的啼聲近似“不如歸去”,烘托出凄涼悲惋的氛圍,從而表達出詩人嘆飄零、感離恨的心境。想一想:本詩以描寫“楊花”“子規(guī)”兩樣景物起筆,從全詩看,有什么用意?

聞道:聽說。表現(xiàn)了作者的驚惜之情:友人已經(jīng)走了,而且是受了貶謫而走,已走了很遠。

龍標:地名,本是王昌齡貶謫之地,這里指王昌齡本人,古人常以籍貫、職務、任職之地名稱其本人。

過五溪:遷謫之偏遠;道路之艱難;未及與朋友告別,朋友已走了很遠。表明作者內(nèi)心的悲痛,對友人的前途和命運的關切之情。聞道龍標過五溪。詩句解析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詩句解析

擬人、想象,賦予無知無情的月亮以人的特性,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被貶遠行的憂慮、同情和思念之情。

意象是詩人用來寄托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在詩詞中,有些藝術形象在被成功使用過后,后來的詩人反復運用,并逐漸約定俗成,使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個或幾個特定意義上(如借圓月寄托團圓的期許,借梅花表達高潔的品質(zhì)等)

本詩中“楊花”“子規(guī)”“明月”景象都寄托了詩人的情感,我們將它們稱為意象,將意象構(gòu)建出的情景交融的境界稱為意境。文學常識想一想:在我們學過的詩詞里,你能找到哪些經(jīng)典意象,它們又營造出怎樣的意境?例:楊花、楊柳、子規(guī)、明月、缺月、落日、燕子、梅蘭竹菊等等。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表現(xiàn)手法景情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鳴寄情明月隨君相伴傷感、凄慘同情、關切借景抒情擬人、想象小結(jié)要點1.【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3.【意象意境】楊花:飄零無依;子規(guī):悲涼孤獨;明月:相思4.【表現(xiàn)手法】擬人、想象、借景抒情5.【思想感情】此詩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被貶遠行的憂慮、同情和思念之情。2.【詩體】絕句,四句一首,短小精萃次北固山下

王灣王灣,唐代詩人,洛陽(現(xiàn)河南洛陽)人?!咀髌诽攸c】格調(diào)壯美,意境開闊?!驹姼璞尘啊客鯙匙鳛殚_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于吳楚間,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chǎn)生故園之思,故停宿北固山時創(chuàng)作此詩。作者介紹《次北固山下》律詩(近體詩的一種)

律詩每首八句,分為首聯(lián)、頷(hàn)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按照每句的字數(shù),主要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兩種。文學常識憶一憶:同樣作為近體詩,絕句和律詩的顯著區(qū)別是?次北固山下

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詩歌原文懸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詩句解析

對偶,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

旅人前行的路。想一想:首聯(lián)包含哪些意象,構(gòu)建出怎樣的意境?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詩句解析

對偶,寫出了江水上漲視野開闊、風吹帆動的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舒暢樂觀的心情和寬廣的胸襟。想一想:1.頷聯(lián)中哪些字用得精彩?說說你的感受。2.頷聯(lián)包含哪些意象,構(gòu)建出怎樣的意境?平闊正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句解析哲理: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或舊事物中孕育著新事物。)想一想:1.頸聯(lián)中哪些字用得精彩?說說你的感受。2.頸聯(lián)包含哪些意象,構(gòu)建出怎樣的意境?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舊事物的象征擬人,生動形象,富有情趣,給人樂觀積極的力量。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句解析想一想:1.尾聯(lián)包含哪些意象,構(gòu)建出怎樣的意境?2.尾聯(lián)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抒發(fā)了什么思想感情?

尾聯(lián)引用典故(用典),抒發(fā)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作者見北歸的大雁掠過晴空,便借“雁足傳書”來慰藉家人,使全詩籠罩在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愁之中。思想感情

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五言律詩,詩人描繪了長江中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表現(xiàn)出自己的博大胸襟,后又借兩岸風景抒發(fā)旅途鄉(xiāng)愁。小結(jié)要點1.【詩體】律詩,每首八句,分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2.【表現(xiàn)手法】對偶、擬人、用典、借景抒情3.【意象意境】潮、兩岸、風、一帆、海日、殘夜、江春、舊年、鄉(xiāng)書、歸雁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蘊含的哲理: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5.【思想感情】表達詩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以及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天凈沙·秋思馬致遠馬致遠,號東籬,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短靸羯场で锼肌繁环Q為“秋思之祖”。【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作者介紹元曲

“曲”是一種合樂歌唱的詩歌形式。元曲繼唐詩宋詞后興起,是元代的新詩體。文學常識曲雜劇散曲小令套數(shù)小令體制短小,只有一只曲子,相當于一首詩或一首短詞。例:《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曲牌名

秋思:題目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詩歌原文藤

詩歌原文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想一想:這首小令中包含哪些意象,構(gòu)建出怎樣的意境?發(fā)揮你的想象力,描繪你從文字中看到的畫面吧!

詩人將“枯藤”“老樹”“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