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病人的護理9課件_第1頁
燒傷病人的護理9課件_第2頁
燒傷病人的護理9課件_第3頁
燒傷病人的護理9課件_第4頁
燒傷病人的護理9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燒傷病人的護理9課件1燒傷的定義

燒傷:是指由物理或化學因素,主要包括熱力、激光、電流、放射線及強酸、強堿等作用于機體引起的一種損傷。

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一)病因:熱燒傷、電燒傷、輻射燒傷、化學燒傷,以熱燒傷為主。

(二)臨床分期:急性體液滲出期、感染期、修復期(包括創(chuàng)面修復和功能修復)

燒傷的定義

燒傷:是指由物理或化學因素,主要包括熱力、激光、2燒傷面積的判斷:新九分法,手掌法

成人頭頸部體表面積為9%(1個九);

雙上肢為18%(2個九)軀干(含會陰1%)為27%(胸腹前側13%,背部13%)(3個九);雙下肢(含臀部)為46%(5個九+1);共為11′9%+1%=100兒童頭頸部體表面積為9+(12-年齡)雙下肢(含臀部)為46-(12-年齡)頭頸面333(9%*1);手臂肱567(9%*2);軀干會陰27(9%*3);臀為5足為7,小腿大腿13,21(9%*5+1%)燒傷面積的判斷:新九分法,手掌法

成人頭頸部體表面積為9%3

燒傷深度的判斷

三度四分法

Ⅰ度燒傷:僅傷及表皮,局部呈現(xiàn)紅腫,又稱紅斑性燒傷。有疼痛和燒灼感,皮溫稍增高。3~5d好轉痊愈,脫屑而不留瘢痕。Ⅱ度燒傷:深達真皮,局部出現(xiàn)水皰,又稱水皰性燒傷。淺Ⅱ度:僅傷及表皮生發(fā)層及真皮乳頭層。因滲出較多,水皰較飽滿,破面滲液明顯,創(chuàng)底腫脹發(fā)紅,有劇痛和感覺過敏,皮溫增高。若無感染等并發(fā)癥,約2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短期內可有色素沉著,皮膚功能良好。深Ⅱ度:傷及真皮層,尚殘留皮膚附件。因變質的表層組織稍厚,水皰較小或較扁等,表面滲液少,但底部腫脹明顯。若無感染等并發(fā)癥,3~4周可愈,愈后留有瘢痕(注意:從深Ⅱ度開始留瘢痕!)

Ⅲ度燒傷:傷及皮膚全層,甚至可深達皮下、肌肉、骨骼等。皮膚壞死,脫水后可形成焦痂,故又稱焦痂性燒傷。創(chuàng)面無水皰,蠟白或焦黃或可見樹枝狀栓塞血管,觸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感覺消失,皮溫低。自然愈合甚緩慢,需待焦痂脫落,肉芽生長而后形成瘢痕。不僅喪失皮膚功能,而且常成畸形。

燒傷深度的判斷

三度四分法4病程分期估計1.急性液體滲出期嚴重燒傷時,最早反應是體液滲出,燒傷后大量滲出易發(fā)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燒傷后48小時是休克的危險期。液體療法是防止燒傷休克最有效的措施。病程分期估計1.急性液體滲出期52.感染

從水腫回收期開始,持續(xù)到創(chuàng)面愈合。感染是燒傷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切痂,皮膚移植可減少感染的發(fā)生。2.感染

從水腫回收期開始,持續(xù)到創(chuàng)面愈合。63.修復期炎癥反應的同時,組織修復也已開始。淺度燒傷多能自行修復。深Ⅱ度靠殘存皮島自行修復。Ⅲ度常需靠皮膚移植修復。修復期重點是對創(chuàng)面進行修復,功能鍛煉,減少攣縮,畸形發(fā)生。3.修復期炎癥反應的同時,組織修復也已開始。7燒傷病人的護理9課件8急救處理:一、迅速脫離致熱源,保護受傷部位:

熱力、電擊傷、酸堿燒傷二、搶救生命:CPR等三、保持呼吸道通暢:吸入性損傷四、保護創(chuàng)面和保暖,防止二次污染、損傷五、其他救治:嚴重復合傷,糾正低血容量,鎮(zhèn)靜止痛、穩(wěn)定情緒護理措施急救處理:護理措施9燒傷病人其中的特殊燒傷部位頭面部:組織疏松,腫脹明顯,毛發(fā)多,易發(fā)生感染,易引起氣道阻塞,腦水腫。吸入性損傷:吸入火焰,干熱空氣,蒸汽,以及有毒或刺激性煙霧及氣體等導致的呼吸道燒傷。吸入性損傷臨床表現(xiàn)為:口鼻黏膜脫落,咳出碳末樣痰,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嚴重者伴有肺水腫表現(xiàn)。特殊部位燒傷的護理:床旁備氣管切開包,吸痰器,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觀察并積極預防肺部感染。燒傷病人其中的特殊燒傷部位頭面部:組織疏松,腫脹明顯,毛發(fā)多10創(chuàng)面的護理Ⅰ度燒傷:無需處理淺Ⅱ燒傷:保留水泡,抽去水泡液,去除污染,卷曲的皰皮。深度燒傷:去痂植皮初期創(chuàng)面清創(chuàng)護理:碘伏消毒,去除異物,減除破皮撕脫的皰皮,及早英語破傷風及抗生素。

創(chuàng)面的護理Ⅰ度燒傷:無需處理11

包扎療法:適小面積或肢體的淺Ⅱ?燒傷。保護創(chuàng)面、減輕疼痛、及時引流滲液。

選擇吸水敷料,包扎壓力均勻抬高肢體,保持關節(jié)功能位檢查有無敷料松脫、臭味或疼痛觀察肢體血運情況預防中暑包扎療法:適小面積或肢體的淺Ⅱ?燒傷。12

暴露療法:適大面積、頭、會陰燒傷

環(huán)境:溫度28-32°C、濕度70%及時吸凈創(chuàng)面滲液環(huán)形焦痂:切開減壓(胸部、四肢)創(chuàng)面不覆蓋任何敷料或被單暴露療法:適大面積、頭、會陰燒傷13護理診斷疼痛----與燒傷創(chuàng)面刺激有關組織灌注量改變----與燒傷后體液丟失、循環(huán)血量不足有關。皮膚完整性受損----損傷造成的皮膚及深部組織破壞有關焦慮----與知識缺乏有關,身體外形及機能改變,生活不能自理等有關。營養(yǎng)失調----與機體消耗增加,攝入減少及胃腸功能紊亂有關。潛在并發(fā)癥----休克,感染,窒息,畸形等。軀體移動障礙----與肢體燒傷,疼痛,功能障礙有關。自我形象紊亂----畸形,肢體功能改變有關。護理診斷疼痛----與燒傷創(chuàng)面刺激有關14護理措施:補液補液量估計:第一個24h=燒傷面積(%)×體重(Kg)×1.5ml×2000ml燒傷面積指Ⅱ度及Ⅲ度燒傷系數(shù):成人1.5ml,兒童1.8ml,嬰兒2.0ml生理需要量:成人2000ml,兒童60—90ml/Kg,嬰兒100ml/Kg護理措施:補液補液量估計:第一個24h=燒傷面積(%)×體重15液體種類先晶體后膠體晶體液種類:平衡鹽首選,既能糾酸又能避免高氯血癥。其次為等滲鹽水膠體液種類:血漿,白蛋白為首選,能糾正低蛋白血癥全血:用于深度燒傷伴貧血時右旋糖酸,代血漿:用量不宜超過1000ml液體的安排膠體和晶體的比例為1:2(中度及中度燒傷時)傷情嚴重時為1:1(特重度燒傷)第一個24h前8h為1/2已喪失量+1/3的生理需要量后16h為1/2已喪失量+2/3的生理需要量第二個24h為1/2的已喪失量+生理需要量液體種類先晶體后膠體16補液原則先快后慢,先鹽后糖,先晶體后膠體,種類交替,見尿補鉀補液原則先快后慢,先鹽后糖,先晶體后膠體,種類交替,見尿補鉀17調節(jié)輸液量和輸液速度的指標神志清醒尿量:成人>30ml/h,小兒>1ml/Kg×每小時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呼吸道燒傷合并顱腦損傷者每小時>20ml即可心律>100次/分血壓:舒張壓大于90mmhg,脈壓>20mmhg病人安靜,外周靜脈充盈良好,毛細血管反應良好,四肢溫暖,CVP正常以上情況說明血容量已基本恢復調節(jié)輸液量和輸液速度的指標神志清醒18心理護理,健康指導避免使用刺激性大的肥皂,避免使用過熱的水不能搔抓初愈的皮膚,避免太陽暴曬,穿棉質內衣,在創(chuàng)面涂搽潤滑劑。及時指導病人進行功能鍛煉,功能鍛煉是防止燒傷后關節(jié)僵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