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一章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_第1頁
(5)-第一章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_第2頁
(5)-第一章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_第3頁
(5)-第一章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_第4頁
(5)-第一章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際金融主要內容: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與他國之間的貨幣、金融關系以及宏觀經濟聯(lián)系,主要研究國際收支、匯率、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貨幣制度等方面的問題。第八章國際貨幣體系第一節(jié)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內容及類型第二節(jié)國際金本位制第三節(jié)布雷頓森林體系第四節(jié)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第五節(jié)歐洲貨幣一體化

第一節(jié)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內容及類型

一、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容(一)匯率及匯率制度1.固定匯率制2.浮動匯率制3.盯住匯率制(二)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

為應對國際支付的需要和平衡國際收支,一國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國際儲備,保存多少數(shù)量的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的國際儲備資產、它們的構成以及新的儲備資產如何供應與創(chuàng)造。(三)國際收支及其調節(jié)機制當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出現(xiàn)不平衡時,各國政府應采取什么方法彌補缺口,各國之間的政策措施又應該如何相互協(xié)調以及如何使各國在國際范圍內公平地承擔國際收支調節(jié)的責任等問題。

(四)國際貨幣事務的協(xié)調和管理

1.實質:就是協(xié)調各國之間的國際貨幣金融政策,具體又包括國際金融組織的建立,解決國際金融問題的規(guī)則、慣例和制度的制定等。

2.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功能:是促使國際生產與分配的基本經濟過程盡可能順利、有效地運行。一個理想且有組織的國際貨幣體系,可以促成世界各國勞動力的有效分工和充分運用,而達到世界生產總值的極大化,并使全部生產在世界各國之間的分配處于最能被接受的狀態(tài)。

二、國際貨幣體系的劃分

(一)按匯率制度劃分:

1、永久性的固定匯率制;2、可調整的固定平價匯率制;3、寬幅波動匯率制;4、爬行釘住匯率制;5、管理浮動匯率制;6、完全自由浮動匯率制。(二)按國際儲備資產的保有形式分:

1、純商品本位制,即所有儲備都是商品儲備,如金本位制;2、純信用本位制,即所有儲備都是信用儲備,如不兌現(xiàn)的紙幣本位制;3、混合本位制,即儲備由商品與信用儲備混合而成,如金匯兌本位制。

(三)同時將匯率制度和國際儲備資產的保有形式作為國際貨幣體系分類的標準:

1、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制;2、以不兌現(xiàn)的紙幣(如美元)為本位幣的固定匯率制;3、以黃金和外匯作為儲備的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或管理浮動匯率制;4、完全不需要保有國際儲備資產的純粹自由浮動匯率制等。

(四)按國際貨幣體系的歷史演進過程以及國際上的習慣性稱謂分:

1、金本位制;2、金匯兌本位制;3、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本位制);4、當前的管理浮動匯率體系。

第二節(jié)國際金本位制一、國際金本位制的特征(一)國際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制

國際金本位制實行的是嚴格的固定匯率制,各國貨幣都規(guī)定含金量,各國本位幣所含純金量之比即為鑄幣平價。在國際金本位制下,兩種貨幣匯率的法定平價決定于它們之間的鑄幣平價,市場匯率的波動以黃金輸送點為界限。(二)金本位制下的儲備資產和國際結算1.基本職能:國際金本位制下的黃金具有貨幣具有的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等全部職能。2.明顯特點:(1)金幣可以自由鑄造;(2)各種價值符號都能穩(wěn)定地代表一定黃金價值和金幣自由兌換;(3)黃金可以自由進出口,在各國之間自由轉移,所以能夠保持匯率的穩(wěn)定。

3.金本位制下英鎊是最主要的國際儲備和國際結算手段由于當時英國經濟實力雄厚,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和金融資產的供給者,倫敦又是世界金融中心,因此英鎊成為實際國際清算工具。國際貿易通常以英鎊計價,并且90%以上用英鎊結算,許多國家中央銀行的主要國際儲備是英鎊而非黃金。這一時期的金本位制有時也被稱為英鎊匯兌本位制。(三)金本位制下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金本位制下國際收支可以實現(xiàn)自動調節(jié),即英國經濟學家休謨提出的“價格—鑄幣流動機制”。

(Price—SpecieFlowMechanism)1.當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黃金凈流入時,國內黃金儲備上升,貨幣供給增加,物價水平上升。物價水平上升以后,該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減弱,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強,于是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國際盈余趨于消失。2.當一國國際收支逆差,出現(xiàn)黃金的凈流出時,國內黃金儲備下降,貨幣供給減少,物價水平下降,本國商品競爭力上升,于是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國際收支改善。二、國際金本位制的崩潰(一)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第一個黃金時代。(二)國際金本位制過于剛性和極不平衡的各資本主義國家發(fā)展。(三)一戰(zhàn)的爆發(fā)使競爭三原則破壞殆盡。(四)國際金本位制走向崩潰的歷史進程。第三節(jié)布雷頓森林體系一、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實力對比發(fā)生變化

戰(zhàn)爭結束時,美國的工業(yè)制成品產量占世界的1/2,對外貿易總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1/3以上,并且對外投資急劇增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所有這些都為建立美元的霸主地位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1.凱恩斯計劃(keynesplan)(1)建立國際清算同盟,使其具有世界中央銀行的性質;(2)創(chuàng)立一種叫“班柯爾”(Bancor)的不兌換國際信用貨幣作為國際清算單位;(3)會員國在聯(lián)盟中開設往來賬戶,以轉賬方式清算各國間的債權債務;

(二)凱恩斯計劃和懷特計劃相繼提出(4)各會員國在清算同盟中份額的大小,根據(jù)各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三年進出口貿易平均值計算確定,各國不需另行繳納份額;(5)當國際收支出現(xiàn)不平衡時,債權國應主動承擔調節(jié)責任;(6)總辦事處設在倫敦、紐約兩地,理事會在兩地輪流舉行。2.懷特計劃(WhitePlan)(1)建立一個穩(wěn)定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基金由各會員國繳納;(2)各會員國所繳納的份額決定其發(fā)言權和投票權;(3)創(chuàng)設一種國際貨幣單位“尤尼他”(Unita),其單位含金量相當于10美元(三)布雷頓森林協(xié)定的協(xié)商通過

1944年7月1日至22日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城舉行了由44個國家參加的“聯(lián)合國貨幣金融會議”,圍繞戰(zhàn)后國際貨幣體系的結構和運行等問題展開討論。會議通過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xié)定》和《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協(xié)定》,總稱為《布雷頓森林協(xié)定》。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內容(一)本位制度

在本位制方面,布雷頓森林體系規(guī)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確認1934年1月美國規(guī)定的1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671克純金、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黃金官價。美國承擔向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按官價兌換美元的義務。(二)匯率制度在匯率制度方面,布雷頓森林體系規(guī)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即各國貨幣與美元保持穩(wěn)定的匯率,這一匯率制度被稱為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即所謂的戰(zhàn)后固定匯率制。(三)儲備制度在儲備制度方面,布雷頓森林體系通過“兩個掛鉤”,即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確定黃金和美元同為主要國際儲備資產的儲備體制。(四)國際收支調節(jié)制度在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方面,布雷頓森林體系規(guī)定,成員國對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外匯交易不得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視性的貨幣措施或多種貨幣匯率制度。(五)組織形式1.為了保證上述貨幣制度的貫徹執(zhí)行,1945年12月建立了一個永久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貨幣事項展開磋商。2.1944年,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與國際開發(fā)協(xié)會等機構共同組成世界銀行集團)成立。三、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作用(一)嚴格的匯率限制消除了外匯動蕩1.布雷頓森林體系實際上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匯率波動受到嚴格限制,因此該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外匯市場的動蕩,為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創(chuàng)造了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環(huán)境。2.同時,IMF要求成員國取消外匯管制的舉措也有利于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發(fā)展,它可以減少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實務中的許多干擾和障礙。(二)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彌補了國際請清償力的不足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美元作為“關鍵貨幣”,其地位等同于黃金,是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在二戰(zhàn)后黃金產量增長停滯的情況下彌補了當時國際清償力的不足,對二戰(zhàn)后世界經濟特別是世界貿易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布雷頓森林體系創(chuàng)建了維持國際貨幣體系運轉的中心機構——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促進國際貨幣合作、建立雙邊或多邊支付體系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一方面,IMF提供的短期貸款暫時緩解了國際收支危機。另一方面,世界銀行提供和組織的長期貸款和投資不同程度地滿足了成員國二戰(zhàn)后恢復和發(fā)展經濟的資金需要。四、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局限性(一)以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具有內在的不穩(wěn)定性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國際清償力的創(chuàng)造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即通過美國直接發(fā)行美元來實現(xiàn),這會導致信心與清償力之間的矛盾,即通常所說的特里芬難題。信心和清償力這一對無法解決的矛盾存在于布雷頓森林體系之中,成為布雷頓森林體系致命的缺陷。(二)缺乏有效的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布雷頓森林體系規(guī)定可以通過IMF的貸款和對外的匯率調整來調節(jié)國際收支。但IMF資金有限,對于巨額的國際收支逆差也是愛莫能助;當出現(xiàn)“根本性不平衡”,用調整匯率的方式調節(jié)國際收支時,匯率平價調整的幅度往往很大,相應地,對經濟的沖擊也大,而且可能出現(xiàn)外匯投機風潮,進一步加劇匯率的不穩(wěn)定。(三)以“雙掛鉤”為核心的匯率制度,不能適應經濟形勢的發(fā)展變化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匯率制度實質上是一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隨著西歐和日本等國經濟實力的恢復和增強,世界經濟力量對比發(fā)生變化,美國的“火車頭”作用不再,美元與黃金的比價無法維持,匯率制度也必然難以繼續(xù)。四、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一)基本條件要維持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保證“雙掛鉤”原則的實現(xiàn),必須具備三項基本條件:美國國際收支保持順差,美元對外價值穩(wěn)定;美國有充足的黃金儲備,以保持美元對黃金的有限兌換性;黃金價格維持在官價水平。這是國際金匯兌本位制運轉的基礎。

(二)美元與黃金的脫鉤在美國國際收支危機不斷惡化的情況下,美國的國際儲備大量流失,美元的地位岌岌可危。為此,美國于1971年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各國政府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并對進口商品征收10%的臨時附加稅,這使得西方貨幣市場更加混亂?!靶陆洕摺钡耐菩幸馕吨涝c黃金脫鉤,支撐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兩大支柱之一倒塌了。(三)各國貨幣與美元的脫鉤美國的新經濟政策并不能阻止美元危機和美國國際收支的惡化,美元逼迫貶值。然而,美元的再度貶值仍然未能遏止美元危機。各國開始拋售美元使得外匯市場一度關閉。西方國家經過磋商與斗爭,最后達成協(xié)定,各國相繼以浮動匯率制代替固定匯率制,各國貨幣與美元脫鉤。至此,支撐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另一根支柱也倒塌了,從而標志著二戰(zhàn)后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徹底瓦解。第四節(jié)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一、牙買加貨幣體系的產生二、牙買加貨幣體系的主要內容三、牙買加貨幣體系的特點四、對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評價五、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討論六、“大西洋體系”的構建七、金磚銀行和亞投行的成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

一、牙買加貨幣體系的產生

1976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以修改后的《牙買加協(xié)定》為基礎制定的《國際貨幣基金協(xié)定》第二次修正案,該修正案于1978年4月10日起生效。由此形成以《牙買加協(xié)定》為基礎的新的國際貨幣體系,通常稱其為牙買加貨幣體系。

二、牙買加貨幣體系的主要內容(一)匯率制度

《牙買加協(xié)定》認可浮動匯率的合法性。IMF同意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暫時并存,但成員國的匯率制度必須接受IMF的監(jiān)督,并與IMF協(xié)商,以防止各國采取損人利己的匯率政策。(二)儲備制度

確定以特別提款權作為主要儲備資產,將美元本位改為特別提款權本位。特別提款權是IMF1969年為彌補國際清償力不足而創(chuàng)立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代表成員國在普通提款權之外的一種特別使用資金的權利。(三)資金融通

增加成員國在IMF中的基金份額,擴大對發(fā)展中國家的資金融通。

各成員國對IMF所繳納的基金份額由原來的292億特別提款權增加到390億特別提款權,增加33.6%。IMF將貸款額度從100%提高到145%,并提高IMF“出口波動補償貸款”在份額中的比重,由占份額的50%增加到75%。

三、牙買加貨幣體系的特點(一)國際儲備多元化

黃金地位趨于弱化,但未退出歷史舞臺;美元雖然已明顯弱化,但仍是主要的儲備貨幣;德國馬克和日元等貨幣后來居上;歐洲貨幣單位和特別提款權作為儲備資產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二)匯率制度多元化《牙買加協(xié)定》的精神在于避免成員國之間發(fā)生競爭性貨幣貶值,因此只要各國的匯率制度是相對穩(wěn)定或合理的,它就可以合法地存在,這是《牙買加協(xié)定》能夠獲得廣泛認可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際收支調節(jié)多樣化

各國既可動用本國儲備,又可借入國外資金或IMF的貸款,也可通過匯率機制調節(jié)國際收支,所以在牙買加貨幣體系下,成員國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四、對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評價(一)牙買加體系的積極作用1.多元化的儲備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特里芬難題。

當儲備貨幣發(fā)行國發(fā)生赤字,貨幣發(fā)生信用危機地位下降時,讓位于其他信心良好的儲備貨幣;當儲備貨幣發(fā)行國不斷盈余而無法提供足夠的國際清償力時,又可以有其他貨幣彌補不足。2.混合匯率體系能夠對不斷變化的客觀經濟狀況作出靈活的反應。首先,混合匯率體系的靈活性可以使一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更具有獨立性和有效性。其次,主要國家貨幣匯率可根據(jù)市場供求狀況自動調整,對客觀經濟的變化作出靈敏的反應。最后,各國可以減少維持匯率穩(wěn)定所必須保留的應急性外匯儲備。3.采取多種調節(jié)機制相互補充的辦法調節(jié)國際收支,適應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現(xiàn)狀。除了依靠IMF和匯率機制外,還可通過利率機制、國際金融市場的媒介作用、國際商業(yè)銀行的活動等因素來調節(jié)國際收支。(二)牙買加體系的弊端1.主要工業(yè)化國家采用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較大。

放棄固定匯率制使得競爭性貶值或競爭性升值經常發(fā)生。外匯投機商乘機倒賣外匯牟取暴利引發(fā)國際金融領域爭端和動蕩;匯率的頻繁波動使進出口商難以核算成本和利潤;同時匯率可以自由地向下浮動,比較容易導致通貨膨脹。2.造成儲備貨幣管理的復雜性。首先,浮動匯率制下,主要儲備貨幣的匯率經常波動,對發(fā)展中國家極為不利。其次,儲備貨幣多樣化加大了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匯率風險,致使短期資金流動頻繁,更進一步增加了各國儲備資產管理的復雜性。最后,儲備貨幣多樣化并沒有從本質上解決儲備貨幣同時作為世界貨幣和主權貨幣所面臨的問題。3.缺乏有效的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首先,IMF的貸款機制并不能很好地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其次,完全由逆差國自我調節(jié)的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無法維持穩(wěn)定和平衡。最后,牙買加貨幣體系缺乏有效的主觀或客觀危機預警指標來防范多樣化的風險。

五、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討論(一)改革特別提款權的相關問題2006年9月,IMF啟動了名為“份額與聲音”的治理結構改革,試圖提高新興市場大國在IMF中的份額(第一輪特別增資)。中國在IMF中所占的份額從2.98%提升至3.72%,投票權從2.94%提升至3.65%。2008年4月,IMF同意采納新的份額分配公式,并決定對新興市場國家提供第二輪特別增資。中國在IMF所占的份額將上升至6.19%,成為僅次于美國與日本的第三大成員國。2009年4月G20倫敦峰會成員國同意向IMF增資2500億美元,并將IMF的可貸資源提高至7500億美元。2009年8月至9月,IMF向成員國分配2830億美元SDR,將SDR存量規(guī)模提高近10倍。2015年12月30日,IMF宣布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二)提升新興經濟體話語權的相關問題2006年9月新加坡年會上,IMF試圖增加最不發(fā)達國家在IMF中的投票權,最終中國、韓國、墨西哥和土耳其在該組織中擁有了更多的發(fā)言權。2010年12月IMF投票通過了向新興國際轉移6%的份額的改革建議和方案,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在IMF中的發(fā)言權得到明顯增強。IMF與世界銀行2013年秋季年會提出,人民幣國際化有助于國際貨幣體系新架構建立。(三)建立多元化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的相關問題截至2013年6月,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核心問題仍然是國際儲備貨幣問題。雖然出現(xiàn)了儲備貨幣多元化的趨勢,但仍然沒有解決特里芬難題。美元依然主導著現(xiàn)行體系下的國際儲備資產的供給和價值高低。依然還存在匯率制度問題?,F(xiàn)行匯率制度難以建立穩(wěn)定的匯率形成機制,存在發(fā)達國家對匯率制度的主動安排和發(fā)展中國家被動選擇的矛盾。(四)加強全球金融監(jiān)管與金融安全的相關問題國際金融論壇的會議上,公報決定推動更具代表性、穩(wěn)定性和彈性的國際貨幣體系,并重申加強IMF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監(jiān)督,致力于建立更一體化、更公正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要求具有系統(tǒng)性影響的銀行的資本金應額外增加1至2.5個百分點。決定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jiān)管,并加大對高頻交易和黑池交易風險的關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表示將確保IMF擁有充足資源和穩(wěn)定流動性,在此前增資共識的基礎上隨時進行新的增資。

六、“大西洋體系”的構建

(一)“雙邊貨幣互換網絡”協(xié)議的簽訂2013年10月31日,美聯(lián)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把臨時雙邊流動性互換協(xié)議轉換成長期貨幣協(xié)議,在六國央行間建立起“雙邊貨幣互換網絡”。以六家主要央行構建起的貨幣互換網絡為基礎,在大西洋兩岸達成的協(xié)議,就是“大西洋體系”。(二)“大西洋體系”的四大特征1.在未來美元流動性收縮基本格局之下,六家主要央行的壟斷體系將主導全球貨幣金融經濟體系的大分化。

進入該體系的貨幣、金融市場將受到流動性支持,以及國際資本評估的“危機底線溢價”,而無緣該“大西洋體系”的全球其他所有經濟體,貨幣匯率、金融市場都將受到沖擊。2.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加元、瑞郎的相互匯率,將在底線上擺脫浮動匯率的大起大落,進入“大區(qū)間、有底線浮動時代”。3.由于美聯(lián)儲通過貨幣互換體系為全球金融體系直接提供了高達接近6000億美元的流動性,在2008年危機中沒有發(fā)揮效力的IMF,隨著“大西洋體系”的建立,其地位將進一步下降。4.“大西洋體系”是一個對本質上具有稀缺意義的全球流動性的壟斷。在該體系內部的貨幣、資產都將在未來享受到國際資本對其的“壟斷溢價”;而不在該壟斷體系的貨幣、資產,未來將比“牙買加體系”時代更加無序、更加沒有底線、更加動蕩、更加具有體系性風險。(三)“大西洋體系”建立的意義1.一個以美聯(lián)儲為中心、主要發(fā)達經濟體央行參與的排他性超級國際儲備貨幣供求網絡已經形成。2.這個網絡事實上已將發(fā)達經濟體的貨幣供給機制內在地連為一體。央行間的貨幣互換機制有效地提供了解決“特里芬難題”的基本路徑。

3.儲備貨幣需求的下降,一方面使得儲備貨幣發(fā)行國獲取鑄幣稅之“租”大大減少;另一方面,則通過使非儲備貨幣國的本幣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事實上的儲備貨幣功能,而大大減少了其持有儲備貨幣的機會成本。4.貨幣互換網絡的推廣將國際貨幣體系恢復了提供支付清算便利的功能,全球的純粹流通費用也會大大降低。

七、金磚銀行和亞投行的成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一)金磚銀行1.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的建立

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又名金磚銀行,于2012年提出,是金磚國家計劃構筑的一個共同金融安全網,避免在下一輪金融危機中受到貨幣不穩(wěn)定的影響。2015年7月21日,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開業(yè)。2.金磚銀行創(chuàng)立對國際貨幣體系的作用第一,金磚銀行可能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業(yè)務造成沖擊。以發(fā)展中國家為主導的世界性銀行的出現(xiàn),打破了由歐美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秩序。第二,金磚銀行可能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機構。它是以發(fā)展中國家為主體尋求共同發(fā)展的一種金融組織形式。(二)亞投行1.亞投行的成立2013年10月2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同印度尼西亞總統(tǒng)蘇西洛會談中倡議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2014年10月24日,21個首批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正式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共同決定成立AIIB。2015年6月29日,亞投行57個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財長或授權代表在北京出席簽署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xié)定》。2.亞投行成立對國際貨幣體系的作用第一,亞投行的成立將改變國際金融格局,提高亞洲國家提高抗風險的能力。第二,亞投行將通過發(fā)行人民幣債券籌集部分資金,以投資世界較落后地區(qū)的基礎設施。該組織的成員國將有機會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亞投行將增加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內的重要性。

第三,亞投行可能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機構。亞投行是以發(fā)展中國家為主體尋求共同發(fā)展的一種金融組織形式,意味著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的話語權。第四,亞投行將形成一個以人民幣為主導地位的新的國際貨幣秩序。亞投行將突出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的重要性,同時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第五節(jié)歐洲貨幣一體化一、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進程二、歐元啟動的意義

一、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進程(一)第一階段(1972—1978年)魏爾納計劃

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家于1969年提出建立歐洲貨幣聯(lián)盟(EMU)。1970年10月,以盧森堡首相兼財政大臣魏爾納為首的委員會,向歐共體理事會提交了一份《關于在共同體內分階段實現(xiàn)經濟和貨幣聯(lián)盟的報告》,即魏爾納計劃。1971年的歐洲貨幣聯(lián)盟計劃階段時間主要目標第一階段1971年初至1973年底縮小成員國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著手建立貨幣儲備基金,以支持穩(wěn)定匯率的活動,加強貨幣與經濟政策的協(xié)調,減少成員國經濟結構的差異。第二階段1974年初至1976年底集中成員國的部分外匯儲備以鞏固貨幣儲備基金,進一步穩(wěn)定各國貨幣間的匯率,并使共同體內部的資本流動逐步自由化。第三階段1977年初至1980年底使共同體成為一個商品、資本、勞動力自由流動的經濟統(tǒng)一,固定匯率制向統(tǒng)一的貨幣發(fā)展,貨幣儲備基金向統(tǒng)一的中央銀行發(fā)展。

歐共體建立了歐洲貨幣合作基金和歐洲貨幣記帳單位,并于1972年開始實行成員國貨幣匯率的聯(lián)合浮動,又稱為可調整的中心匯率制。對內,參與該機制的成員國貨幣相互之間保持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并規(guī)定匯率的波動幅度;對外,則實行集體浮動匯率。歐共體6國貨幣匯率對外的集團浮動猶如“隧道中的蛇”,故又稱其為蛇形浮動。(二)第二階段(1979—1998年)歐洲貨幣體系1.歐洲貨幣體系的產生

1969年12月在海牙召開的歐盟首腦會議標志著歐洲貨幣統(tǒng)一改革的開始。歐洲國家從60年代末開始努力尋求貨幣政策的一致性和匯率的更大穩(wěn)定性,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影響世界經濟的政策形勢發(fā)生了變化;二是人們希望歐盟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三是匯率的變動給歐盟帶來了不少管理上的問題。2.歐洲貨幣體系的主要內容

(1)歐洲貨幣單位(ECU)ECU類似于特別提款權,其單位價值是歐共體成員國貨幣單位價值的加權平均值,每種貨幣的權數(shù)根據(jù)該國在歐共體內部貿易中所占的比重和該國國民生產總值的規(guī)模確定。ECU的作用有:

作為歐洲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基礎。

作為決定成員國貨幣匯率偏離中心匯率的參考指標;

作為成員國官方間的清算手段、信貸手段以及外匯市場的干預手段。(2)歐洲貨幣合作基金(EMCF)歐共體于1979年4月設立歐洲貨幣合作基金,集中各成員國20%的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作為發(fā)行歐洲貨幣單位的準備。歐洲貨幣合作基金的主要作用是向成員國提供貸款,幫助它們進行國際收支調節(jié)和外匯市場干預,以保證歐洲匯率機制的穩(wěn)定。(3)匯率穩(wěn)定機制(ERM)匯率穩(wěn)定機制是指通過各國貨幣當局在外匯市場上的干預,使各國貨幣匯率的波動局限在允許的幅度以內。匯率機制的每一個參加國都確定本國貨幣與歐洲貨幣單位的(可調整的)固定比價,即中心匯率,并依據(jù)中心匯率套算出與其他參加國貨幣的比價。并不是所有歐共體成員國都參加了匯率穩(wěn)定機制。(三)第三階段(1989—至今)“德洛爾報告”與《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1.“德洛爾報告”1989年6月,以歐共體委員會主席雅克·德洛爾為首的委員會向馬德里峰會提交了德洛爾計劃。報告指出貨幣聯(lián)盟的建立須具備三個條件:(1)保證貨幣完全自由兌換(2)在銀行和其他金融市場充分一體化的基礎上,實現(xiàn)資本的完全自由流動(3)取消匯率的波動幅度,實行固定匯率平價?!暗侣鍫枅蟾妗钡臍W洲貨幣聯(lián)盟計劃階段主要目標第一階段1990年7月1日開始,在歐共體現(xiàn)行體制的框架內加強貨幣、財政政策協(xié)調,進一步深化金融一體化,使成員國貨幣全部加入歐洲貨幣體系,消除對私人使用歐洲貨幣單位的限制,擴大成員國中央銀行行長委員會的權力和責任。第二階段建立歐洲中央銀行體系,并逐步擴展歐洲中央銀行體系在制訂和管理貨幣政策方面的職能;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使用匯率調整的方法。第三階段推行不可改變的固定匯率,實施向單一貨幣政策的轉變,由中央銀行體系承擔全部職責,發(fā)行統(tǒng)一的共同體貨幣,集中管理官方儲備,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為過渡到單一共同體貨幣作制度和技術上的準備。2.《馬斯特里赫特條約》1991年12月,歐共體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峰會上簽署《關于歐洲經濟貨幣聯(lián)盟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恶R約》的目標是:最遲在1999年1月1日前建立“經濟貨幣同盟”,屆時在同盟內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貨幣、統(tǒng)一的中央銀行以及統(tǒng)一的貨幣匯率政策。歐共體成員國議會于1993年10月底通過了《馬約》,1993年11月1日,歐共體更名為歐盟。1995年芬蘭、奧地利、瑞典加入歐盟,歐盟成員國增至15個。同年的《馬德里決議》將單一貨幣的名稱正式定為歐元(EU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