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代漢語教案
湖北師范學院漢字系第1頁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jié)當代漢語概說教學目標:本節(jié)講述語言、當代漢語方言。學習本節(jié),要明確“語言”、“當代漢語”、“普通話”等概念,要掌握當代漢語特點,共同語和方言關系及方言分區(qū)概況。
第2頁一、語言
我們認識什么是語言,一般從兩個方面來認識,一方面從語言本身結構來認識,其次要從語言基本職能來認識。語言,用嘴巴說出來叫口語,在口語基礎上形成并用文字記錄形式是書面語。書面語是口語記錄形式和加工形狀,它對口語統(tǒng)一、規(guī)范和發(fā)展起著主動促進作用。
第3頁
二、當代漢語
(一)漢語
漢語是漢民族語言,是我國人民使用主要語言。在語言譜系分類上,漢語屬漢藏語系,跟我國境內藏語、壯語、傣語、侗語、黎語、苗語等和我國境外泰語、緬甸語等,是親屬語言。
漢語歷史同漢民族歷史一樣悠久?!皾h族”這個名稱雖是由漢朝而得名,但漢民族歷史卻能夠上溯到遠古時代。遠古漢語面貌怎樣,今天難以作詳細判定,但能夠有把握地說,早在殷商時代,漢語已經相當發(fā)達,而且漢語面貌和當代漢語是基本相同。第4頁
(二)當代漢語
“當代漢語”一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說法,廣義當代漢語指當代漢民族使用語言,包含普通話和各種方言。狹義當代漢語專指當代漢民族共同語,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當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普通話。
第5頁
(三)當代漢民族共同語
共同語就是一個民族全體組員通用語言,如漢語、英語、日語等。民族共同語是在一個方言基礎上形成,這是與經濟、政治、文化等原因分不開,作為民族共同語基礎方言就叫做基礎方言。什么方言能成為民族共同語基礎方言,要取決于那種方言在社會中所處地位,取決于那個方言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以至人口等條件。
當代漢民族共同語是經過漫長歷史發(fā)展過程形成。漢族早在先秦時代就存在著古代漢民族共同語,在春秋時代,這種共同語被稱為“雅言”(見《論語·述而》),從漢代起被稱為“通語”(見揚雄《方言》),明代改稱為“官話”,到了當代,即辛亥革命以后又稱為“國語”,新中國成立以后則稱為普通話。
第6頁漢民族共同語書面語在先秦時代就產生了。后來,隨著口語發(fā)展,這種書面語逐漸脫離了口語,通常稱作文言或文言文。到了唐宋時代,一種接近口語書面語——白話產生了。唐宋以來用白話寫作各種文學作品很多,如唐代變文,宋代語錄,宋、元話本,元代曲本,而影響最大是明、清小說,如《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等。這些白話文學作品總看來都是用北方方言寫成,這些作品流傳,加速了北方方言推廣。而北方方言代表城市——北京,是遼、金、元、明、清五代都城,數(shù)百年來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話作為官話(官府工作語言),傳播到全國各地。到了本世紀,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后,一方面,掀起了“白話文運動”,動搖了文言文統(tǒng)治地位,為白話文最后在書面上取代文言文創(chuàng)造了條件。其次,開展了“國語運動”,又在口語方面增強了北京話代表性,促使北京語音成為全民族共同語標準音,這兩個運動相互推動,互相影響,就使書面語和口語接近起來,形成了現(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
第7頁
(四)普通話定義,特點和地位
1、定義
當代漢民族共同語就是普通話。實際上“普通話”普通是“普遍,共同”意思,是一個普遍通行,為人們共同使用語言。
1955年10月,中國科學院召開了當代漢語規(guī)范問題學術會議,會上確定把漢民族共同語稱為普通話,主張向全國大力推廣。所以普通話就是規(guī)范漢民族共同語,即當代漢語標準語。這種標準語在中國大陸叫做普通話,在臺灣稱國語,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稱為華語。
第8頁
2、特點
各種民族語言都有自己形成和發(fā)展過程,都有特殊結構方式,也就是說,各有自己特點。
(1)與英語相比較顯示出來特點:
A、語音方面
a.沒有復輔音。
b.元音占優(yōu)勢。
c.每個音節(jié)必有聲調。第9頁B、詞匯方面
a.漢語語素以單音節(jié)為基本形式,詞以雙音節(jié)占優(yōu)勢。
b.利用詞根復正當組成新詞是當代漢語構詞上一個突出特點。
c.當代漢語詞義精細。
第10頁
C、語法方面
a.詞序和虛詞是表示語法意義主要伎倆。
漢語詞類缺乏詞形改變形式,也缺乏構詞形態(tài)。
b.詞法、句法結構基本一致(詞、短語和句子結構標準基本一致)。
c.詞有多功效性。
d.量詞十分豐富,有語氣詞。
第11頁
(2)與古代漢語相比較顯示出來特點:
當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繼承,又是在古代漢語基礎上發(fā)展。兩相比較,當代漢語與古代漢語也有了程度不一樣差異。
A.語音方面
從總體上講,語音系統(tǒng)簡化,濁塞音、濁塞擦音聲母消失,輔音韻尾大大降低,入聲不再獨立成為調類。
B.詞匯方面
新詞大量產生,詞雙音化傾向顯著,詞綴附加組成合成詞增多,外來詞增多。
C、語法方面
量詞越來越豐富,詞類活用現(xiàn)象顯著降低,句子連帶成份增多,結構趨于復雜。
第12頁
3、地位
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發(fā)達語言之一。不論過去和現(xiàn)在,漢語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處于很主要地位。
1973年12月8日聯(lián)合國大會第二十八屆會議一致經過,把漢語列為大會和安理會六種工作語言之一。其它五種工作語言是: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第13頁
(五)當代漢語地域分支——方言
共同語是全民族共同使用語言。方言是共同語地域分支或地方變體,是某個社會內某一些區(qū)人們所使用語言,這種方言又稱地域方言。除了地域方言之外,常見還有個人方言和社會方言。嚴格地說,每個人說話都不一樣,都形成一個語言變體,這種語言變體被稱為個人方言。假如深入觀察人們講話,還會發(fā)覺不一樣階層人,不一樣性別,不一樣年紀層次人講話都有差異,這種差異所形成變體,被稱為社會方言。在《當代漢語》這本書里只講地域方言。
第14頁
1、方言區(qū)域劃分
當代漢語方言分區(qū),就近幾十年情況看,先是分為七大方言,以后發(fā)展了。
閩方言內部語音相差很大,就把它一分為二,閩北方言和閩南方言,從而形成漢語八大方言之說。伴隨方言調查全方面深入深入展開和研究深入準確和詳細,80年代由中國社科院組織編寫《中國語言地圖集》,把我國方言分為十大區(qū),即從原來北方方言里分出來一個晉語,從安徽南部劃出一個“徽語”,從廣西劃出一個平話。對應漢語就有十大方言。
第15頁(1)官話
官話又稱北方話或北方方言,是當代漢民族共同語基礎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口百分之七十,它內部一致性較強,分布地域最廣。其內部主要差異是聲調,依據(jù)聲調不一樣,官話又分為八個小區(qū)。
a.北京官話
b.東北官話
c.冀魯官話
d.膠遼官話
e.中原官話
f.蘭銀官話
g.西南官話
h.江淮官話
第16頁
(2)晉語
晉話分布在山西及毗連河北、河南、內蒙、陜西等部分地域,以太原話為代表,有入聲。
(3)吳語
吳語分布在江蘇南部和上海市,浙江及其毗連東北閩北地域,以蘇州話為代表。
(4)徽語
徽語分布在安徽南部舊徽州府,浙江西部舊嚴州府,以歙縣話為代表。
(5)贛語
分布在江西西部和北部,湖南東部和西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福建西南部分地域,以南昌話為代表。
第17頁
(6)湘語
湘語分布在湖南中部湘江、資江、沅水流域,以及湘江上游廣西東北角。有新派、老派之分,新湘語以長沙話為代表,老湘語以雙峰話為代表。
(7)閩語
閩語分布在福建、臺灣、海南三省,廣東省潮汕地域和雷州半島,以及廣西、浙江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閩語情況很復雜。
(8)粵語
粵語,當?shù)厝朔Q之為白話。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三省,以廣州話為代表。
(9)平話
平話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寧之間交通要道附近。以前把它看作粵方言一個次方言,現(xiàn)在經深入調查,把平話看作一個獨立大方言,與粵語平行。
(10)客家話
客家話也叫“麻介話”,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川、湖南、臺灣、海南等省區(qū)。以梅縣話為代表。
第18頁2、漢語方言差異
我國是一個方言非常復雜國家。據(jù)文件記載,起碼在秦漢時代就存在著不一樣方言。因為漢民族居住土地遼闊,地理條件復雜,在過去若干年歲月里,高山大河阻隔了他們交流,形成了許多差異,而且長久封建割據(jù),頻繁戰(zhàn)爭和移民,也使方言分歧不停加大。
新中國建立以后,國家得到了空前統(tǒng)一。因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推廣普通話和漢語規(guī)范化工作,又因為交通工具發(fā)達,廣播、電視利用,科學文化普及,方言間差異正在縮小。但不可否定,普通話與方言,方言與方言之間依然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語音、詞匯、語法。第19頁
(1)語音方面差異
方言中,語音方面差異很大,聲韻調三個方面都有。
(2)詞匯方面差異
a.同詞異義
b.同義異詞
c.同詞近義異用
(3)語法方面差異
方言之間差異也表現(xiàn)在語法方面,只不過差異較小。
總之,方言之間差異,以語音最為突出,其次是詞匯,語法方面差異最小。
第20頁
第二節(jié)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方針
和主要任務
一、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方針和主要任務
從五十年代中期到“文革”以前,我國在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制訂與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和實現(xiàn)漢語規(guī)范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十年動蕩中,這些工作都受到了嚴重干擾破壞。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在語言文字方面政策得到了適當調整,現(xiàn)在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當代化建設新歷史時期,新形勢對于語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黨中央和國務院要求了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方針和當前主要任務。
第21頁
二、大力推廣普通話
在新歷史時期內,推廣普通話已經成為當代化建設迫切需要。1982年12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憲法》第19條明確要求,國家推廣全國通用普通話,將推廣普通話列入國家根本大法。推行重點在50年代主要是學校,現(xiàn)在推廣普通話重點除了各級各類學校外,還有與群眾接觸面較廣部門,如郵電、交通部門,服務行業(yè)和大中城市(尤其是沿海沿江開放城市和旅游城市)。
推廣普通話作用是顯著。首先,推廣普通話能夠深入消除方言隔膜,溝通不一樣民族之間交際,有利于日益頻繁社會交往,有利于擴大商品流通和建立國內統(tǒng)一市場,有利于加強人民團結和民族團結,以促進大好形勢深入發(fā)展。
第22頁推廣普通話方針在五十年代確定是“大力提倡,重點推行,逐步普及”,推廣工作展開之后取得了可喜成績。進入八十年代后形勢有了很大改變,國家把推廣普通話方針調整為“大力推廣,主動普及,逐步提升”。當前,中央要求努力做到使普通話成為各級學校教學語言、廣電宣傳工作規(guī)范語言、各類機關單位工作語言、不一樣地域人員交往時使用通用語言。第23頁
三、當代漢語規(guī)范化
1、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
1991年6月6日《人民日報》《認真做好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社論中說,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是指“語言文字應用符合依據(jù)約定俗成標準而要求各項標準,加強統(tǒng)一,降低分歧,使語言文字充分發(fā)揮其社會功效”。這是對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一個簡明概括。我們所講語言規(guī)范化,實際上是當代漢語規(guī)范化。所謂文字規(guī)范化,就是依據(jù)文字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為某種文字應用確定各方面標準。漢字作為統(tǒng)計和傳達漢語書寫符號系統(tǒng),它規(guī)范化就是依據(jù)漢字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研究和確定當代通用漢字形體、讀音等方面統(tǒng)一標準,并推廣這些標準,以利于人們應用。
第24頁2、漢語規(guī)范化
為了加強漢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統(tǒng)一,為順利進行社會主義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幕墻工程綠色施工管理合同8篇
- 2025年度個人古董文物質押擔保合同書4篇
- 2025年度技術轉移代理服務合同范本8篇
- 二零二五模具材料進口代理及分銷合同4篇
- 2025年度門窗工程安裝與建筑美學設計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買賣合同履行監(jiān)督與監(jiān)理合同2篇
- 影視制作公司與導演就2025年度網(wǎng)劇執(zhí)導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慧園區(qū)綜合管理搭建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民營醫(yī)院醫(yī)院感染防控與培訓合同4篇
- 2025年度木屋建造與光伏發(fā)電一體化項目合同4篇
- 華為HCIA-Storage H13-629考試練習題
- Q∕GDW 516-2010 500kV~1000kV 輸電線路劣化懸式絕緣子檢測規(guī)程
- 遼寧省撫順五十中學2024屆中考化學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
- 2024年湖南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家長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 GB/T 292-2023滾動軸承角接觸球軸承外形尺寸
- 軍人結婚函調報告表
-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guī)定
- 北京地鐵6號線
- 航空油料計量統(tǒng)計員(初級)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大全-上(單選題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