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集合七篇_第1頁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集合七篇_第2頁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集合七篇_第3頁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集合七篇_第4頁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集合七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集合七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合理布局畫面,獨立制作圖書。

2、使幼兒體驗共享閱讀的歡樂。

活動預備:

1、活動前幼兒觀看過圖書了解圖書的基本結(jié)構(gòu)。

2、幼兒自己畫好的《小蝌蚪找媽媽》故事背景、各種動物媽媽的半成品圖書,人手一本,與故事內(nèi)容相應的文字幼兒人手一套,老師示一本。

3、水彩筆、剪刀、膠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提問式導入主題

師:這是小伙伴們平常畫的畫,這里面都畫了哪些動物?哪個故事里的有這些動物?老師把它訂成一本想做成圖書,可是這些畫上還缺少什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做成一本完整的圖書呢?

二、老師示范講解圖書的制作的`要點及詳細要求

1、把與故事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文字沿虛線剪下粘貼在每頁的合適位置。

2、在每一頁圖書的畫面適當?shù)奈恢锰懋嬌闲◎蝌?,使小蝌蚪與各種動物媽媽能相呼應。

三、幼兒制作,老師巡回指導老師巡回指導,依據(jù)不同技能幼兒的作畫狀況實時予以指引和鼓舞。

四、共享作品

鼓舞幼兒與同伴相互觀賞圖書、與爸爸媽媽一起閱讀圖書。

五、活動延伸

繼續(xù)飼養(yǎng)小蝌蚪并記錄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小蝌蚪找媽媽》,理解并記住歌詞內(nèi)容。

2、體驗游戲的歡樂及表演的樂趣,培育幼兒動作的制造性。

活動重點:幼兒理解并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預備:

1、小蝌蚪的圖片

2、歌曲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師:老師這兒有個謎語,猜猜是什么小動物?“圓圓腦袋黑油油,細細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轉(zhuǎn)圈游”小伙伴們你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小動物?

2、師:對了,是小蝌蚪。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蝌蚪是長什么樣呢?〔展示真實小蝌蚪的圖片〕幼兒講解并描述的過程中老師豐富歌詞。

二、熟識歌詞引出圖譜。

1、師:小蝌蚪的頭是怎么樣的啊?

對了,圓圓的腦袋,是什么顏色的`?

圓圓腦袋,黑油油〔師出示圖譜,幼兒集體念一次〕

2、師:小蝌蚪還有什么???

對了,小蝌蚪還有細細的尾巴,它的小尾巴啊在小河里扭呀扭。

細細尾巴,扭呀扭

3、師:小蝌蚪在小河里面干什么呢?

它在小河里面轉(zhuǎn)圈游,轉(zhuǎn)呀轉(zhuǎn),游啊游。

4、師:小小蝌蚪,游游游,他在干嘛啊?

小小蝌蚪,游游游,它是在找媽媽,它說媽媽媽媽,在哪頭?小伙伴一起說。

5、師:我們一起看著圖譜念一遍歌詞

《小蝌蚪找媽媽》

小小蝌蚪,游游游,圓圓腦袋,黑油油,

細細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轉(zhuǎn)圈游,

轉(zhuǎn)呀轉(zhuǎn),游呀游,

小小蝌蚪,游游游,媽媽媽媽,在哪頭?

三、學唱歌曲。

1、師:老師把“小蝌蚪找媽媽”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清唱一遍。你聽到了什么?咂咂咂這個詞要學一學

3、老師彈奏并演唱第二遍,可以邊聽著音樂邊打節(jié)拍?!策吪氖帧?/p>

4、第三遍繼續(xù)熟識歌詞與樂曲。老師領(lǐng)唱:我們一邊看圖譜,一邊唱,會唱的小伙伴跟著老師一起唱。

5、幼兒演唱2-3遍,鼓舞幼兒唱的時候創(chuàng)編一下動作。

四、創(chuàng)編動作。

1、師:剛才我們小伙伴在小椅子跳得真美麗,我們在中間來跳一跳。

起立,站到當中,我們邊聽音樂,自己邊想動作,一起來當當小蝌蚪。

2、師:我看到···做的很好看,請她來跳一跳。然后,大家一起來學一學。〔請個兩三個小伙伴〕

3、師:我們再來聽音樂邊唱邊跳一跳?

4、游戲:小蝌蚪在水里干什么呀?它要找誰呀?〔媽媽〕我們來做小蝌蚪一起來在水里游一游,去找一找媽媽在那里,找到媽媽要說什么?〔媽媽找到了〕!〔幼兒和老師一起做小蝌蚪,另外一位老師扮青蛙媽媽〕游戲二次。小結(jié):今日我們玩了一個音樂游戲小蝌蚪找媽媽,小伙伴們表現(xiàn)的都很棒,表揚一下自己吧。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形狀特點及青蛙的成長過程。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育同學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匯報

1.我會認:認讀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

〔先在小組內(nèi)匯報,然后指名匯報?!?/p>

2.我會讀:正確地朗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1.讀課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形狀特點。

小組學習活動:

〔1〕將描寫青蛙和小蝌蚪形狀特點的詞句混在一起,請同學認讀。

〔2〕觀測并發(fā)覺這些詞句與什么有關(guān),接著根據(jù)肯定的順次重新整理、排列這些句子。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小蝌蚪和青蛙形狀特點的句子。

2.看動畫,給動畫配音,了解小蝌蚪怎樣找媽媽。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同學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溝通〔先小組內(nèi)溝通,再指名溝通?!?/p>

〔3〕匯報朗讀狀況,老師相機指導。

〔4〕小組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4.小組學習活動我會擺。

讓同學將3張小圖根據(jù)青蛙的成長過程重新排列,然后說一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5.談一談:你喜愛小蝌蚪和它的.媽媽嗎?為什么?

6.朗讀全文。

三、拓展

同學將課前搜集的有關(guān)青蛙的資料進行溝通。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要認識的字:灰、迎、阿、姨、追、頂、披、鼓。

2、要會寫的字:河、借、姐、呢、呀、哪。

技能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話中的不同人物、不同語氣,盡可能體會、表演課文某一個片段。

情感目標

加強對科學童話的愛好。

課前預備:

老師預備

1、生字制作卡、表演童話劇所需頭飾〔幾只蝌蚪、大鯉魚、小鯉魚、烏龜、青蛙〕。

2、有關(guān)蝌蚪的科普片段或把“實物”帶進課堂。

同學預備

1、有條件的到河邊觀測一下蝌蚪。

2、了解蝌蚪或其他小動物的生長過程〔以圖片或文字形式展示〕。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報課前預習

師:同學們,學習這篇課文前,我們布置了預習任務,現(xiàn)在請同學們來匯報:通過讀課文,你發(fā)覺了什么?通過觀測小蝌蚪〔或查閱有關(guān)小蝌蚪的知識〕,你又發(fā)覺了什么?

師生溝通。〔略〕

設計理念:此處提前布置的預習表達了兩個任務:一個是讀書,另一個是讀“自然”這本大書。旨在激發(fā)同學的求知欲和新奇心,鼓舞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多了解課外知識,進而愛小動物,愛大自然。

二、初讀課文,簡述梗概

1、師:同學們,大自然中生活著我們?nèi)祟惖暮芏嗪没锇?,它們和我們一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生活著,所以大自然中每天都會發(fā)生數(shù)不清的故事。今日,我們就來看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請大家快來看一看吧!

同學自由讀課文幾遍〔要讀充分〕。

2、出示6幅圖畫于黑板,引導援助同學簡述課文。

設計理念:二班級復述難不難?“簡述”顯著降低了要求。借助圖畫,再加上老師相機引導,同學能夠說出課文大略〔真正的課堂上同學還時有發(fā)揮呢!〕,此時的'復述,使同學對課文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整體的印象,同時又激發(fā)了他們的愛好,培育了他們看、說、記的技能!

這個環(huán)節(jié)涌現(xiàn)早不早?實際教學證明效果很好。前提是課前的預習及復述前的讀書要“充分”?!俺浞帧辈皇呛翢o問題,而是有足夠的遍數(shù),使同學能夠?qū)φn文留下印象,這時的復述,就是建立在這個“印象”的基礎上完成的。

三、“玩”中學字詞

1、師:同學們,讀了幾遍課文,你們就講得這么好,真不簡約??!有幾個“小調(diào)皮”想和大家捉迷藏,你們敢不敢?好,請看黑板上這些字——〔出示14個生字〕——已經(jīng)藏進課文中了,我喊“預備——開始”,你們拿起筆,開始找,找到一個,叫三聲它的名字,立刻用筆把它圈起來,別讓它跑了!

同學圈、讀生字詞。〔要給同學肯定的時間,個別稍慢的同學要適當援助指導〕老師出示卡片,進行“讀詞大賽”!

2、“謎語大比拼”。

〔1〕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2〕同學給每個生字編個謎語〔可從音、形、義各方面充分發(fā)揮想象〕,形式應多樣活潑,用說出來、畫出來動作表演出來等形式都可以。

〔3〕個別競猜:編謎語的同學“單挑”同學猜謎語。

〔4〕分組打擂競猜。

3、“詞語接龍”。

規(guī)章:用生字組詞,分組在肯定時間內(nèi)說得多而對的為勝。

〔1〕各組成員分頭預備,在集中到組里,確定發(fā)言同學,其他同學可預備補充。

〔2〕各組競賽,老師相機調(diào)控。

4、“句子選美”

老師出詞語,分組派代表說句子,最末全體參加評出“最美”的句子。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兩個特點:一是表達了識字、學詞、說句的層次性,步步為營,比較扎實。同學如何認識字?其實正如認識人,見面多了自然就熟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字單獨涌現(xiàn)過,在詞中涌現(xiàn)過,又在句中涌現(xiàn),反復涌現(xiàn),使同學和它慢慢“熟識”;二是敏捷多樣的形式。自始至終,同學們既在“玩”,又在學,而且是在愉悅地、自主地學。在“玩”中進展思維,在“玩”中進展同學聽說的技能,開發(fā)他們“制造記憶”字詞的綜合學習技能,在“玩”中又培育了他們與人合作的技能,激發(fā)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四、生字書寫

1、出示偏旁:氵、女、亻、口。

師生溝通:它們“美”在哪里?

附參考:“女”:一個漂亮的女孩,跳完舞后做優(yōu)雅的謝幕動作。

“亻”:一個身子挺立的同學,仰頭挺胸,站得筆直。

“口”:一張美麗的小嘴巴!

“氵”:像浪花一樣美麗、奔涌,但每一朵都在自己特定的泳道上,不犯規(guī)!

2、師生觀測溝通偏旁書寫的規(guī)律。

3、老師示范書寫。

4、同學練習書寫,小組內(nèi)評比出優(yōu)勝者,進行鼓舞表揚!

5、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1〕先觀測溝通:怎樣寫,它們看起來才最美?

提示:“河”——“小河”不能太寬,它〔氵〕太寬了“可”就過不去了。

“姐”——“姐”是個漂亮的女孩,所以要把“女”字旁寫漂亮。

“呢”、“呀”、“哪”——留意那張漂亮的小嘴〔口〕。

此處宜采用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這樣使許同學對難點、重點更易接受,更直觀。

如“河”、“借”——左右兩部分,好比兩個伙伴照相,誰胖些,誰瘦些?〔“氵”、“亻”瘦;“可”、“昔”胖〕那么田字格好比像框,怎么照?〔瘦的略讓,胖的略出?!?/p>

〔2〕老師示范,同學練習書寫。

〔3〕“小小書法家”評比。

①小組內(nèi)評比出優(yōu)秀者。

②優(yōu)秀者的字貼于教室《書法家》展框。

③請獲勝者上臺介紹閱歷。

設計理念:敏捷、新鮮的語言設計,力求把“死”的變成“活”的,“枯”的變“榮”!每個字都是一個生命,或活潑,或俏麗,能靜會動!漢字有魅力,更應當有魔力!讓每個孩子從心里愛它,看它時怦然心動,寫它時心曠神怡!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5

[教學要求]

一、學會生字詞,會用“愉快地”造句;進行“感嘆句”和“疑問句”句式的訓練。

二、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激發(fā)學習心情。自學課文。結(jié)合檢查自學狀況教同學字詞。試讀課文。理清層次、分段。范讀課文。復習生字詞。

第二課時:講讀課文。朗讀全文。簡要復述。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激發(fā)學習心情。

這兩天,小伙伴們都在觀測小蝌蚪,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青蛙?!晨墒切◎蝌絽s不認識自己的媽媽,它們就去找了。今日我們就來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

〔揭示課題,“蝌蚪”〔kēdǒu〕〕

二、自學課文。

揭示自學要點:

1.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的?

2.最末小蝌蚪在哪兒找到了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

三、檢查自學狀況,教同學字詞。

結(jié)合同學回答上面的兩個問題,出示以下詞語。

鯉魚讓同學看插圖,認識鯉魚的模樣。

guī

烏龜提示同學留意“龜”的下半部是“”不是“電”,“L”一筆上面不出頭。

dūn

蹲可指名一同學做“蹲”的姿態(tài);發(fā)音強調(diào)韻母是un;教學字形時,提示同學留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橫不能丟。

披讓同學聯(lián)詞?!怖号贤馓?、大地披上綠色的新裝、披星戴月。〕

碧綠讓同學組詞造句。〔例: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盤里?!?/p>

shāng

衣裳“裳”指導同學發(fā)輕聲,后鼻音。

四、試讀課文。

可采用全班輪讀的方式進行?!惨蝗俗x一句,或一人讀一節(jié)〕

五、理清層次,分段。

依據(jù)本課教材的特點,先啟發(fā)同學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給全篇課文分段?!餐瑢W如有困難可先默讀〕

提問:課文中寫小蝌蚪找媽媽,寫了幾個小節(jié)?〔二、三兩節(jié)?!?/p>

中間這兩節(jié)是寫小蝌蚪找媽媽,那么這一段前面一節(jié)〔第一節(jié)〕寫的什么?這一段后兩節(jié)寫的是什么?這樣,課文分成幾段?

課文可分成三段: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小蝌蚪找媽媽。

3.小蝌蚪找到了媽媽。

六、范讀課文。

請小伙伴們把書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媽媽》的'插圖??春煤舐犂蠋熥x課文。老師讀到哪兒,小伙伴的手就指到圖上有關(guān)的地方。

〔老師范讀全文。同學邊聽邊觀測插圖〕

七、復習生字詞。

用小卡片全班輪讀。〔一人識一個,聯(lián)一個詞〕

快讀。〔要同學快速讀出字音〕

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二、講讀課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圖?!惨粡埉嬘兴莸膱D,然后貼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紙?!?/p>

提問:你們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援助同學理解“一群”?!?.假如后面又來了幾群〔在遠處貼上數(shù)群小蝌蚪的剪紙〕,這叫多少蝌蚪呢?

〔引導同學區(qū)分“一群”與“一群群”〕

3.〔引導同學觀測〕誰說說這些小蝌蚪是什么樣兒的〔訓練說一句話:小蝌蚪?!?/p>

4.現(xiàn)在我們看課文上是怎么寫的?〔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

5.指引:課文上說小蝌蚪愉快地游來游去,告知我們小蝌蚪很快樂,逍遙自在的,小伙伴想想,我們還可以說什么愉快地做什么,誰能說一句,〔引導同學運用“愉快地”一詞,出示:“愉快地”的句式〕

6.齊讀第一段。

第二段。

1、表達:小蝌蚪在池塘里游來游去〔邊說邊揭示長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紙,貼在的原來的水草圖上〕,你們看,這時候的小蝌蚪和原來的樣子有什么改變?〔引導觀測進行比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見鯉魚媽媽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鯉魚媽媽的剪紙貼在水草圖上,取下未長腳的小蝌蚪〕。這時候,小蝌蚪會想起誰呢?〔想起自己的媽媽?!衬膫€小伙伴能說一句話,后面用上疑問號,把小蝌蚪想媽媽的心情表達出來?

〔例句:誰是我的媽媽呢?

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呢?

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

……〕

3、小蝌蚪想媽媽,就去向鯉魚媽媽打聽。小蝌蚪怎么問的?鯉魚媽媽怎么回答的?請一個小伙伴讀小蝌蚪的話,一個小伙伴讀鯉魚媽媽的話,大家讀表達的話。

分角色朗讀。

4、小蝌蚪照著鯉魚媽媽的話去找自己的媽媽。小蝌蚪找呀找呀,你們看這時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樣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長了四條腿、拖著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紙,貼在水草圖上,讓同學比較?!?/p>

5、指引:小蝌蚪先長出的是后腿,后長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著,他們看見了烏龜〔取下先貼上的鯉魚剪紙和才長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紙,再貼上長了四條腿的小蝌蚪和烏龜?shù)募艏垺?,小蝌蚪會怎么想的?/p>

6、小蝌蚪是怎么對著烏龜喊媽媽的?烏龜又怎么說的?現(xiàn)在請女同學讀小蝌蚪的話,男同學讀烏龜?shù)脑?,老師讀表達的話。

分角色朗讀。

7、你們想,小蝌蚪怎么會把烏龜當著媽媽的?同學回答后加以指引:青蛙是四腿、闊嘴巴,但不等于四條腿闊嘴巴的就是青蛙。

8、現(xiàn)在,你們評一評,鯉魚和烏龜?shù)脑捳l說得全面?〔引導同學做出判斷〕。

第三段。

1、小蝌蚪聽了烏龜?shù)脑?,又去找媽媽,過了幾天,小蝌蚪又發(fā)生了什么改變?〔貼上脫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紙〕

2、〔取下原先長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紙〕小蝌蚪這次怎么把青蛙認定是自己的媽媽的?

復習讀:鯉魚媽媽和烏龜?shù)脑挕?/p>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該多興奮啊!你們想,小蝌蚪會對青蛙媽媽說些什么?誰能說一句話,后面用感嘆號,把小蝌蚪找到媽媽的喜悅心情表達出來?

〔例句:媽媽,我們好不簡單找到你啊!

媽媽,原來你在這兒啊!

媽媽,我們究竟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媽媽見面了,大家都特別興奮,它們的話該怎么讀呢?請一個小伙伴讀小蝌蚪的話,一個伙伴讀媽媽的話。

分角色朗讀。

5、青蛙的樣子,課文上是怎么描寫的?讓同學比較。

課文上描寫的:

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潔白的肚皮,鼓著一雙大眼睛。

換一個說法:

荷葉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顏色是綠的,肚皮上的顏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來的。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游戲,引導幼兒學習依據(jù)物體的不同特征看分合式列算式。

2、訓練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教學預備:寫有5的加減算式卡片假設干、背景圖一張、活動圖片鴨子、魚、烏龜、大白鵝、青蛙各一張,小蝌蚪六張〔大小顏色等各有不同〕。

教學過程:

1、復習5的組成〔出示背景圖〕以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導入,讓幼兒觀測有幾只小蝌蚪,分別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并由此列出5的分合式。

5

14

23

32

41

2、幫小蝌蚪找媽媽

分別遇到鴨子、魚、烏龜、大白鵝、青蛙,要求小蝌蚪分別依據(jù)自己身上的'特征〔大小及有無蝴蝶結(jié)〕,列出5以內(nèi)的算式,只有回答正確,才告知它們該去哪找媽媽。

鴨子1+4=54+1=5

魚5-1=45-4=1

烏龜2+3=53+2=5

大白鵝5-2=35-3=2

3、“開火車”游戲

講解并描述故事“小蝌蚪找到了媽媽,它們也長大了,變成了小青蛙,和媽媽一同坐上小火車,去農(nóng)田里捉害蟲愛護莊稼”

幼兒扮演小蝌蚪,人手一張火車票〔5以內(nèi)算式題卡〕,算出得數(shù),坐上相應數(shù)字的“車廂”,排成4路縱隊“開火車”。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正確分辯: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

2、技能目標:培育同學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技能;培育同學大膽表演、質(zhì)疑、想像、表達的技能;

3、情感目標:了解青蛙是益蟲,懂得愛護青蛙。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難點:分角色朗讀和表演。

教學過程

一、圖文對比,讀講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圖問:過了幾天,小蝌蚪有什么改變?再結(jié)合課文,說一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