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氣氮氧化物脫除技術的特點分析_第1頁
煙氣氮氧化物脫除技術的特點分析_第2頁
煙氣氮氧化物脫除技術的特點分析_第3頁
煙氣氮氧化物脫除技術的特點分析_第4頁
煙氣氮氧化物脫除技術的特點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煙氣氮氧化物脫除技術的特點分析摘要:氮氧化物(NOx)是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目前大氣污染治理的一大難題。文章著重介紹了近年來國內外應用和正在研究開發(fā)的一些煙氣氮氧化物脫除技術,其中包括選擇性催化還原法、非催化選擇性還原法、催化分解法、等離子體法、液體吸收法、吸附法以及生物法等等。綜述了目前治理的相應技術措施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分析幾種主要方法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指出了煙氣脫氮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氮氧化物;煙氣;脫硝;技術;綜述

前言

燃煤鍋爐排放的煙氣中含有SO2、NOx和粉塵等多種有害成份,其中氮氧化物(NOx)是重點控制的污染物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起,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相繼對燃煤電站鍋爐NOx的排放作了限制,并且隨技術與經(jīng)濟的發(fā)展,限制日趨嚴格。

燃料燃燒是NOx的主要來源(占人類排放總量的90%),我國是以燃煤為主的發(fā)展中國家,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燃煤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日趨嚴重,特別是燃煤煙氣中的NOx,對大氣的污染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我國火電廠鍋爐NOx年排放量從1987年的120.7萬~150.6萬t增加到2000年的271.3萬~300.7萬t。有鑒于此,國家環(huán)保局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對燃煤電站鍋爐NOx的排放作出了限制。

NOx的治理技術可分為燃燒的前處理、燃燒方式的改進及燃燒的后處理三種。燃燒的后處理也就是對燃燒產(chǎn)生的含NOx的煙氣(尾氣)進行處理的方法,即煙氣脫硝。本文重點分析幾種主要煙氣脫硝方法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供研究和應用參考。

1幾種主要煙氣氮氧化物脫除技術的特點分析

1.1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

在含氧氣氛下,還原劑優(yōu)先與廢氣中NO反應的催化過程稱為選擇性催化還原。以NH3作還原劑,V2O5-TiO2為催化劑來消除固定源(如火力發(fā)電廠)排放的NO的工藝已比較成熟。

也是目前唯一能在氧化氣氛下脫除NO的實用方法。1979年,世界上第一個工業(yè)規(guī)模的脫NOx裝置在日本的Kudamatsu電廠投入運行,1990年在發(fā)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已達500余家(包括發(fā)電廠和其它工業(yè)部門)。表1列出了1990年部分國家的發(fā)電廠使用SCR裝置情況的統(tǒng)計數(shù)字[1]。在理想狀態(tài)下,此法NO脫除率可達90%以上,但實際上由于NH-3量的控制誤差而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原因,使得通常的脫除率僅達65%~80%。性能的好壞取決于催化劑的活性、用量以及NH3與廢氣中的NOx的比率。

NH3-SCR消除NO的方法已實現(xiàn)工業(yè)化,且具有反應溫度較低(573~753K)、催化劑不含貴金屬、壽命長等優(yōu)點。但也存在明顯的缺點[2]:(1)由于使用了腐蝕性很強的NH3或氨水,對管路設備的要求高,造價昂貴(投資費用80美元/kW)[3];(2)由于NH3的加入量控制會出現(xiàn)誤差,容易造成二次污染;(3)易泄漏,操作及存儲困難,且易于形成(NH-4)2SO4;(4)這個過程只能適用于固定污染源的凈化,難以解決如汽車發(fā)動機等移動源產(chǎn)生的NO消除問題。

1.2非催化選擇性還原法(SNCR法)

該法原理同SCR法,由于沒有催化劑,反應所需溫度較高(900~1200℃),因此需控制好反應溫度,以免氨被氧化成氮氧化物。該法凈化率為50%。

該法特點是不需催化劑,舊設備改造少,投資較SCR法小(投資費用15美元/kW[3])。但氨液消耗量較SCR法多。日本的松島火電廠的l~4號燃油鍋爐、四日市火電廠的兩臺鍋爐、知多火電廠350MW的2號機組和橫須賀火電廠350MW的2號機組都采用了SNCR方法。但是,目前大部分鍋爐都不采用SNCR方法,主要原因如下:(l)效率不高(燃油鍋爐的NOx排放量僅降低30%~50%);(2)增加反應劑和運載介質(空氣)的消耗量;(3)氨的泄漏量大,不僅污染大氣,而且在燃燒含硫燃料時,由于有硫酸氫銨形成,會使空氣預熱器堵塞[4]。

1.3催化分解法

NH3的泥煤等[11]。

吸附法凈化NOx廢氣的優(yōu)點是:凈化效率高,不消耗化學物質,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缺點是:由于吸附劑吸附容量小,需要的吸附劑量大,設備龐大,需要再生處理;過程為間歇操作,投資費用較高,能耗較大。

1.7生物法處理

生物法處理的實質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將NOx轉化為無害的無機物及微生物的細胞質。由于該過程難以在氣相中進行,所以氣態(tài)的污染物先經(jīng)過從氣相轉移到液相或固相表面的液膜中的傳質過程,可生物降解的可溶性污染物從氣相進入濾塔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中,并經(jīng)擴散進入其中的微生物組織。然后,污染物作為微生物代謝所需的營養(yǎng)物,在液相或固相被微生物降解凈化[12]。

美國愛達荷國家工程實驗室(IdahoNationalEngineeringLaboratory)的研發(fā)人員最早發(fā)明了用脫氮菌還原煙氣中NOx的工藝[13]。當煙氣在塔中的停留時間(EBRT)約為1min,NO進口濃度為335mg/m3時,NO的去除率可達到99%。塔中細菌的最適溫度為30~45℃,pH值為6.5~8.5。

雖然微生物法處理煙氣中NOx的成本低,設備投入少,但要實現(xiàn)工業(yè)應用還有許多的問題需要克服:(1)微生物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要處理大流量的煙氣,還需要對菌種作進一步的篩選;(2)微生物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huán)境,如何在工業(yè)應用中營造合適的培養(yǎng)條件將是必須克服的一個難題;(3)微生物的生長,會造成塔內填料的堵塞。

2總結及展望

(1)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是最早實現(xiàn)工業(yè)化應用的氮氧化物脫除技術,其過程要求嚴格控制NH3/NO比率。

(2)有關催化分解法及催化還原法這兩類反應的催化劑雖然研究得很多,但是仍與實際要求有很大的距離。尋找新型催化材料,探索新的催化劑制備技術以及設計新的催化工藝流程以求得突破,是目前具有實際意義的研究工作。

(3)電子束照射和脈沖電流暈放電是當今煙氣脫氮的一大發(fā)展方向,可以同時處理大型火力發(fā)電廠的CO2、SO2、NOx和飛灰,但存在著設備和運行費用高昂的缺點。如果設備和運行費用能得到進一步控制,此項技術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4)傳統(tǒng)的液體吸收、吸附脫硝技術工藝過程簡單,投資較少,雖然存在不少的問題,但通過處理手段和操作工藝的不斷完善,必將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5)微生物法目前還處于實驗階段,存在著明顯的缺點,例如填料塔的空塔氣速、煙氣溫度、反硝化菌的培養(yǎng)、細菌的生長速度和填料的堵塞等等問題都有待于得到解決,它的實際應用取決于工藝的不斷完善。隨著人們對微生物凈化含NOx廢氣處理工藝研究的不斷深入,該技術將會從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琳,張秀玲,代斌,等.催化脫除大氣污染物NOx研究進展[J].低溫與特氣,2000,18(4):7-10.

[2]巖本正和,水野哲孝.觸媒,1990(32):462.

[3]錢斌.燃煤鍋爐氮氧化物的污染及控制技術綜述[J].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00,21(20):41-46.

[4]KotlerVR.日本火電廠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的措施[J].國際電力,1999,3:57-61.

[6]王蘭新.煙氣脫硫脫硝的進展[J].化學研究與應用,1997,9(4):413-419.

[7]MasudaS,etal.ControlofNOxbypositiveandnegativepulsedcoronadischarge[A].IEEE/IASAnnuConf,1986:1173-1182.

[8]魏恩宗,林赫,高翔,等.燃煤鍋爐煙氣NOx污染等離子體治理技術[J].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3,4(1):58-62.

[9]祝天熙.硝酸尾氣治理方法探討[J].陜西化工,1997(9):8-10.

[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