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張婉儀_第1頁
登岳陽樓張婉儀_第2頁
登岳陽樓張婉儀_第3頁
登岳陽樓張婉儀_第4頁
登岳陽樓張婉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課題年級科目章節(jié)備課組登岳陽樓高二年級古代詩歌散文單元高二語文組

登岳陽樓(唐)杜甫后樂先憂,范希文庶幾知道;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guān)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滄然涕下!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巖疆:渚者、流者、峙者、鎮(zhèn)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lǐng)會得來?洞庭湖以東洞庭湖最寬廣,這一帶港汊縱橫,丘陵起伏,景色旖旎,一覽令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古往今來,遷客騷人曾為洞庭湖的壯麗景觀寫下了浩如煙海的千古絕唱:如李白的“水天一色,風(fēng)月無邊”、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的“氣吞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更有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的“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盀t湘八景”中的“平湖秋月”“原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盡在洞庭一湖。走近洞庭湖和岳陽樓

杜甫(712—770)

杜甫,字子美,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唐肅宗時期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后世稱為杜拾遺,杜工部。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抱負。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xiàn)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同情人民,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愿做自我犧牲。杜甫是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一)、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望岳》(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月夜》、《春望》、“三吏”、“三別”等《石壕吏》《新安吏》《潼關(guān)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秋興》、等大量名作多反映淪陷區(qū)生活的詩篇,或感時憂國,或思家念親洋溢著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氣。批評時政、諷刺權(quán)貴的詩篇。標(biāo)志著他經(jīng)歷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xiàn)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觸景感懷之作。時年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jié)僅有兩年,患肺病及風(fēng)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巳聾,靠飲藥維持生命?!急尘啊降窃狸枠嵌鸥ξ袈劧赐ニ裆显狸枠?。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首聯(lián)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從而擴大了時、空領(lǐng)域。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xiàn)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fā)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xiàn)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歸根結(jié)蒂是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1、“昔聞”“今上”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探究詩人青年時代當(dāng)值“開元盛世”,到處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詩人既聞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祖國山河殘破,瘡痍滿目,而詩人也到了暮年,且歷經(jīng)人生坎坷,卻有幸登樓,怎能不百感交集呢?“昔聞”:慕名已久、向往之久“今上”:夙愿得償,幸事一件。“律詩之妙全在無字處”“昔”與“今”之間,未簡單的以“喜”“悲”之詞加以填充,而是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回味。頷聯(lián)是寫洞庭的浩瀚無邊。洞庭湖坼吳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無際,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幾云夢!這是寫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寫景如此壯闊,令人玩索不盡。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提示:“坼”字,詩人寫得有力,仿佛洞庭萬頃波濤、千層巨浪,把吳、楚兩地的廣袤區(qū)域沖開、分裂,寫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氣勢。而“浮”字,具有十分鮮明的動態(tài)感,在詩人的筆下,洞庭幾乎包容了整個天地萬物,并且主宰著它們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隨著湖水的波動而漂蕩起落,一派壯闊的圖景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2、賞析“坼”“浮”兩個字頸聯(lián)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

“親朋無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質(zhì)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從大歷三年正月自夔州攜帶妻兒、乘舟出峽以來,既“老”且“病”,飄流湖湘,以舟為家,前途茫茫,何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自敘如此落寞,于詩境極悶極狹的突變與對照中寓無限情意。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這涕淚之中,有對親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獨的悲傷,有對國家前途的憂慮,也有無以報國的自悼。

孤舟雖小卻裝著整個天下。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顆憂國憂民的志誠之心。尾聯(lián)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

從個人推及到國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此后,外族侵擾,藩鎮(zhèn)割據(jù),民不聊生,怎不令詩人牽腸掛肚?景情3、第三第四句景和情有什么關(guān)系?洞庭湖廣闊無垠,煙波浩淼。詩人有不滅的濟世的博大胸襟。孤獨漂泊之感他眼中不只是一個洞庭,而是整個吳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僅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4、第5第6句寫什么?提示:轉(zhuǎn)寫自己的凄苦情狀?!盁o一字”表孤獨,“有孤舟”表悲苦這句可謂字字辛酸5、第7第8句寫什么?提示:寫詩人憑欄眺望北方,想到那長年不息的戰(zhàn)火和涂炭的生靈,不禁涕淚縱橫,難以抑止。又是憂國憂民的體現(xiàn).<登岳陽樓>總結(jié)本詩意境開闊宏麗,歷來為人稱道,這與詩人一縱一收的筆法固然有關(guān),但主要還是有詩人的思想感情做基礎(chǔ)。由于杜甫愛國愛民的胸襟廣闊,才能與浩瀚壯闊的景色交融成一體,構(gòu)成宏麗闊大的意境。通篇是《登岳陽樓》詩,卻不局限于寫“岳陽樓”與“洞庭水”。詩人屏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