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五三專題七-文言文閱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ff0212dcc14543bea98ead2e5e491d/0bff0212dcc14543bea98ead2e5e491d1.gif)
![2019五三專題七-文言文閱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ff0212dcc14543bea98ead2e5e491d/0bff0212dcc14543bea98ead2e5e491d2.gif)
![2019五三專題七-文言文閱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ff0212dcc14543bea98ead2e5e491d/0bff0212dcc14543bea98ead2e5e491d3.gif)
![2019五三專題七-文言文閱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ff0212dcc14543bea98ead2e5e491d/0bff0212dcc14543bea98ead2e5e491d4.gif)
![2019五三專題七-文言文閱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ff0212dcc14543bea98ead2e5e491d/0bff0212dcc14543bea98ead2e5e491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曲一線讓每一位學生分享高品質教育第二部分古代詩文閱讀專題七文言文閱讀考綱解讀考點內容要求高考示例??碱}型預測熱度傳記類、雜記類實詞的含義,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B級2017課標全國Ⅰ,10—132017課標全國Ⅱ,10—132017課標全國Ⅲ,10—132016課標全國Ⅰ,4—72016課標全國Ⅱ,4—72016課標全國Ⅲ,4—7選擇題主觀題★★★句式特點和句子翻譯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斷句綜合考查實詞、虛詞、句意理解古代文化知識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分析綜合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C級分析解讀《考試大綱》中對古代詩文閱讀的要求為“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就文言文閱讀而言,“淺易”一般指選文中的詞語多為文言文中的常用詞和次常用詞,文中所涉及的古、現代漢語不同的語法現象較為常見,對選文的理解不需要過多地了解歷史背景及創(chuàng)作背景,而且選文一般屬于規(guī)范的文言文,具有秦漢散文及唐宋古文的風格。命題探究(2017課標全國Ⅰ,10—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謝弘微,陳郡陽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從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無后,以弘微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諱,故以字行。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書數千卷,遺財祿秩,一不關豫。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并以文義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瞻等才辭辯富,弘微每以約言服之,混特所敬貴,號曰微子。義熙八年,混以劉毅黨見誅,妻晉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經紀生業(yè),事若在公,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晉陵公主降為東鄉(xiāng)君。自混亡,至是九載,而室宇修整,倉廩充盈,門徒業(yè)使,不異平日,田疇墾辟,有加于舊。中外姻親,道俗義舊,入門莫不嘆息,或為之涕流,感弘微之義也。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太祖鎮(zhèn)江陵,弘微為文學。母憂去職。居喪以孝稱,服闋逾年,菜蔬不改。兄曜歷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積時,哀戚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舉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隨文助讀由選文出自《宋書·謝弘微傳》可知,本文屬于傳記類文本。理解其文意一般需要以下四步:第1步:關注開頭,初識主人公形象。(1)句:交代姓名、籍貫。第2步:抓時間、地點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經歷。(2)—(4)句:出身情況。(5)—(6)句:少時異常。(7)—(10)句:叔叔謝混的事跡及部分謝弘微的表現。(11)—(14)句:在謝混死后,謝弘微處理他的家事情況。(15)—(23)句:寫謝弘微有高尚的品德。(24)—(27)句:寫謝混妻子死后謝弘微的表現。(28)—(30)句:謝弘微死后朝廷的反應。第3步:關注作者的議論抒情句,把握人物品行。(16)句:稱贊謝弘微。第4步:巧借內容概括分析題,掃清閱讀障礙。短長,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九年,東鄉(xiāng)君薨,資財鉅萬,園宅十余所,奴僮猶有數百人。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曰:“親戚爭財,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豈復見關?!笔?卒,時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衛(wèi)千人營畢葬事。追贈太常。(節(jié)選自《宋書·謝弘微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答案D解析據意斷句,本題適合用排除法。“所繼叔父”名叫“混”,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C兩項;“成佳器”表意完整,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項。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親,指由于婚姻關系結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C.母憂是指母親的喪事,古代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時,按照規(guī)定需要離職居家守喪。D.私祿中的“祿”指俸祿,即古代官員的薪水,這里強調未用東鄉(xiāng)君家錢財營葬。答案B解析姻親指由婚姻而結成的親戚,血親指有血統(tǒng)關系的親屬。兩者沒有交集。以第3題D項為例,“弘微事兄如父”對應原文“事兄如父”,“他對謝曜感情極深,謝曜去世,他哀戚過禮,除孝后仍不食葷腥”對應“弘微蔬食積時,哀戚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肉”,“東鄉(xiāng)君死,留下巨萬資財、園宅,他一無所取”對應原文“九年,東鄉(xiāng)君薨,資財鉅萬,園宅十余所,奴僮猶有數百人。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核心考點:斷句。審題關鍵:正確的一項。解題方法:1.標名代,定句讀在文言文中,可以借助某一類詞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來斷句。名詞常做主語、賓語等,斷句時可先找出名詞,如人名、國名、朝代名、官職名等,這些名詞如果做主語,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斷句;如果做賓語,那么其后面就可以斷句。2.借動詞,定句讀文言句式中,主謂結構必不可少,又常有省略主語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動詞會充當句子的謂語,構成句子的核心。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動詞和前后詞語的關系進行推斷,提高斷句的準確率。3.找虛詞,定句讀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易錯警示:1.忽略語境,在不應斷句的地方斷開;2.實詞積累不夠,不能正確理解實詞的意思。命題規(guī)律:2014年課標全國卷用客觀斷句題替代了信息篩選題,2015年、2016年、2017年沿用此題型,從2017年自主命題試卷來看,此題在地方試卷中也有體現,所以斷句題仍是2019年的熱點題型。能力要求:1.積累常見的句首、句尾文言詞語;2.能夠大致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內容。命題技巧:1.結合語境進行考查,更能體現對實詞理解的應用性;2.要求選出正確的一項,則有三個選項是不正確的;3.選擇看上去易誤解的句子。核心考點:文化常識。審題關鍵:1.不正確的一項;2.結合具體語境,分析詞語解說內容。解題方法:考查的文化常識,基本散見于高中語文課本的古詩文之中,只要平常注意積累,多加關注,這些以識記為主的問題就不難解答。易錯警示:1.不看語境,脫離原文內容理解詞語;2.有文化內蘊的詞語積累不夠,不能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命題規(guī)律:2015年課標全國卷Ⅰ和課標全國卷Ⅱ對文化常識分別設題重點考查,加大了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力度。其實,2014年大綱全國卷在文言文閱讀中就已經增加了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對于這一考點的復習,根本上還是要以平時積累為主,因為本考點重在考查識記能力,但由于該考點所考查的詞語是從文言材料中引發(fā)出來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斷能力。教育部考試中心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修改通知明確規(guī)定,加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常識考查,所以本題型在2019年仍是熱點。能力要求:1.積累一定的有文化內蘊的詞語;2.能夠大致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內容。命題技巧:1.從文章中找四個有文化內蘊的詞語,并對其進行解說;2.把其中一個設置成不正確的選項。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弘微出繼從叔,一心只愛讀書。他是陳郡陽夏人,從叔謝峻將他作為后嗣。新家比原來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數千卷書籍,其余財物全不留意。B.弘微簡言服眾,此舉受到重視。他參與集會,常與子弟們詩文唱和,住在烏衣巷,稱為烏衣之游;又極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謝混賞識,稱為微子。C.弘微為人審慎,治業(yè)井井有條。謝混去世以后,他掌管產業(yè),猶如替公家辦事,賬目分明;九年以后,多個方面得到很大發(fā)展,人們見后無不感嘆。D.弘微事兄如父,臨財清正廉潔。他對謝曜感情極深,謝曜去世,他哀戚過禮,除孝后仍不食葷腥。東鄉(xiāng)君死,留下巨萬資財、園宅,他一無所取。答案B解析“常與子弟們詩文唱和”張冠李戴,原文中是說謝混“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并以文義賞會”。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譯文: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譯文:
答案(1)品性嚴肅正直,行為堅持遵守禮制法度,侍奉過繼家的親族,恭敬謹慎過于常禮。(2)而謝曜喜愛褒貶人物,謝曜每每發(fā)表議論,弘微常說其他的事岔開話頭。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注意單音節(jié)詞要翻譯成雙音節(jié)詞,如“嚴正”翻譯為“嚴肅正直”,“恭謹”翻譯為“恭敬謹慎”,“過?!狈g為“過于常禮”。(2)“臧否”翻譯為“褒貶”;“言論”用作動詞,翻譯為“發(fā)表議論”;“亂”翻譯為“岔開”。核心考點: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審題關鍵:1.不正確的一項;2.是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表明解說是結合語境的。解題方法:1.輕看“概括”,重看“分析”該題選項表述很有特點:先用一個句子對人物進行概括,再舉一兩件事進行分析印證;一般“概括”無錯,“分析”有誤。因此答題可以將重點放在“分析”上。2.聚焦細節(jié),留心易錯該題設誤點也很有特點,其設誤點極細小,往往就是一兩個字決定了答案的正誤;而且設誤點多放在何人(事之于人)、何事(事之有無)、何時(事之于時)、何地(事之于地)上。既然重點放在“分析”部分,放在所敘事件上,就一定要關注每個細節(jié)、每個字,留心易錯的四個方面(何人、何事、何時、何地)。易錯警示:1.不能將選項敘述的內容與原文認真對比;2.不結合語境,忽視選項對原文的分析。命題規(guī)律:該題考點、題型及選項表述方式從2014年以來沒有多大變化,而且其設誤點更加突顯課標全國卷特色:錯誤點極小,多置于選項之末,多是一兩個字理解有誤。此題型在2019年仍是熱點。能力要求:1.對文言文的閱讀理解能力;2.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命題技巧:1.結合文意,對原文中的句子進行合理地概括分析;2.設置一個有錯誤的選項,可以從張冠李戴、無中生有、過度分析等方面入手;3.一般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所以有三個選項是正確的,有利于幫助考生理解文言文語段;4.所選材料要倡導家國意識,傳播正能量。核心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審題關鍵:1.“翻譯成現代漢語”要求“信、達、雅”;2.審準關鍵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解題方法:抓準得分點,翻譯并不難1.關鍵實詞:一一對應,字字落實。翻譯句子,一定要遵循“一一對應,字字落實”的原則,對關鍵實詞,一定要準確譯出,不含糊,不游離,不意譯。第(1)句中“嚴正”:嚴肅正直;“恭謹”:恭敬謹慎;第(2)句中“臧否”:褒貶;“言論”:發(fā)表議論;“亂”:岔開。2.關鍵虛詞:慎重換、刪。(1)必須譯出的虛詞——換如第(1)句中“必”:一定。(2)不必譯出的虛詞——刪3.特殊句式:譯出句式特點。特殊句式的翻譯方法(1)調。主要指那些倒裝句,翻譯時須調整為合乎現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的結構形式。(2)補。一是補出文言語境中省略的成分,若不補出,句意就不明,句子就不通;二是補出句中的被動意。4.句意通順:保留語氣,及時補充,避免硬譯漏譯。易錯警示:1.關鍵詞語不能具體落實,翻譯不到位;2.整個翻譯的句子不夠通順。命題規(guī)律:1.課標全國卷近幾年每年都考查兩句翻譯,分值為10分;2.高考不僅僅考查實詞、虛詞的落實,有時還兼顧考查特殊句式及語氣;3.近三年課標全國卷有兩個變化點,一是所選的兩個句子,是較能反映傳主性格的語言,故翻譯時一定要注意語境;二是考點的細微變化,以往只注重關鍵實詞,現在不僅考查實詞的活用,還考查關鍵虛詞以及特殊句式,考點相對全面、均衡;4.所給句子無冷僻詞語,所設的采分點多是課本中出現過的,故整體難度不大。能力要求:1.具備一定的文言文翻譯能力;2.能夠辨別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通假字;3.能夠辨析特殊的文言句式并準確翻譯。命題技巧:1.將文言句子翻譯和文言文語段理解結合起來考查;2.所設采分點為關鍵性詞語、特殊句式和特殊語氣,所考內容高中階段學生要有所接觸;3.句子的選擇往往與傳主有一定的關系,且能有效避開前幾題的考查點。[參考譯文]謝弘微,是陳郡陽夏人。父親叫謝思,任武昌太守。堂叔謝峻是司空謝琰的第二個兒子。謝峻自己無子,就以謝弘微為繼子。謝弘微本名密,因為觸犯了過繼后的母親的名諱,所以就用字代名。謝弘微孩童時期,風采充溢,但卻端莊謹慎,遇上適當的時機才說話。他的叔叔謝混有知人之名,見到謝弘微,認為他不同于尋常之人,對謝思說:“這個孩子內心廉明正直并且早慧,將成為才能出眾之人,有這樣的兒子,足夠了?!敝x弘微家里一向貧寒,而過繼的家中產業(yè)卻很豐盈,他卻只承繼接受了幾千卷書而已,遺產俸祿,一概不加過問。謝混的風格高尚峻潔,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的族子謝靈運、謝瞻、謝曜、謝弘微一起因賞析文義而聚會。(他們)曾經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烏衣巷,所以稱之為烏衣之游。謝瞻等人才氣橫溢,言辭漂亮,謝弘微每每以簡約的言語使眾人信服,謝混特別敬重他這一點,稱他為微子。義熙八年,謝混因為是劉毅的同黨被誅,謝混的妻子晉陵公主便把謝混的家事托付給謝弘微。謝弘微為謝混家經營生計,管理產業(yè),辦事如同在官府辦公一般,一枚錢、一尺帛的收入支出,都有賬冊記載。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晉陵公主降為東鄉(xiāng)君。從謝混死,到這時已有九年,但謝混家屋宇整齊,倉廩充盈,仆人聽從使喚,各有所業(yè),和平常沒有什么不同,田地的開墾種植,比原來有所增加。本族外姓的親戚,朋友故舊,凡是來看望東鄉(xiāng)君的人,進門(見到這么齊整的家境,)沒有誰不感慨嘆息,甚至有人為之流淚,深為謝弘微的德義所感動。謝弘微品性嚴肅正直,行為堅持遵守禮制法度,侍奉過繼家的親族,恭敬謹慎過于常禮。太祖鎮(zhèn)守江陵,以謝弘微為文學。謝弘微因為母親去世離職,居喪期間以孝著稱,服喪期滿后又過了一年,仍舊素食不變。謝弘微的兄長謝曜歷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謝弘微為他守喪而長時間吃素食,哀戚超過常禮,雖然服喪期滿,還是不吃魚肉。謝弘微從小失去父親,侍奉兄長如同侍奉父親,兄弟之間非常友愛和睦,當代沒有人能夠趕得上。謝弘微口中從不說別人長短,而謝曜喜愛褒貶人物,謝曜每每發(fā)表議論,弘微常說其他的事岔開話頭。元嘉九年,東鄉(xiāng)君去世,留下的資財非常多,園宅十余所,奴仆尚有數百人。而謝弘微一無所取,自己用私人官俸營辦東鄉(xiāng)君喪事。謝弘微說:“親戚之間爭奪財產,可算是最為鄙賤之事。現在財產多則分用,少則共用,不至于貧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還去管它?!痹问?(謝弘微)去世,死時四十二歲?;噬鲜滞聪?派二衛(wèi)一千人營辦喪事,一直到喪事完畢。朝廷追贈謝弘微為太常。五年高考考點一傳記類一、(2017課標全國Ⅱ,10—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9分)趙憙字伯陽,南陽宛人也。少有節(jié)操。從兄為人所殺,無子,憙年十五,常思報之。乃挾兵結客,后遂往復仇。而仇家皆疾病,無相距者。憙以因疾報殺,非仁者心,且釋之而去。顧謂仇曰:“爾曹若健,遠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憙信義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見,即除為郎中,行偏將軍事,使詣舞陰,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尋、邑,憙被創(chuàng),有戰(zhàn)勞,還拜中郎將,封勇功侯。鄧奉反于南陽,憙素與奉善,數遺書切責之,而讒者因言憙與奉合謀,帝以為疑。及奉敗,帝得憙書,乃驚曰:“趙憙真長者也。”后拜懷令。大姓李子春先為瑯邪相,豪猾并兼,為人所患。憙下車,聞其二孫殺人事未發(fā)覺,即窮詰其奸,收考子春,二孫自殺。京師為請者數十,終不聽。時趙王良疾病將終,車駕親臨王,問所欲言。王曰:“素與李子春厚,今犯罪,懷令趙憙欲殺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蓖鯚o復言。其年,遷憙平原太守。時平原多盜賊,憙與諸郡討捕,斬其渠帥,余黨當坐者數千人。憙上言:“惡惡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師近郡?!钡蹚闹?乃悉移置潁川、陳留。于是擢舉義行,誅鋤奸惡。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賜爵關內侯。時南單于稱臣,烏桓、鮮卑并來入朝,帝令憙典邊事,思為久長規(guī)。建初五年,憙疾病,帝親幸視。及薨,車駕往臨吊。時年八十四。謚曰正侯。(節(jié)選自《后漢書·趙憙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憙/信義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憙/信義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憙信義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憙信義著名/愿得降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下車,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職,后來又常用“下車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將嫌犯拘捕關進監(jiān)獄,然后再作考察,進行犯罪事實的取證工作。C.車駕,原指帝王所乘的車,有時因不能直接稱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稱。D.京師,古代指國家的都城,《三國演義》中就經常提到“京師”,現代泛指首都。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趙憙耿直磊落,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節(jié)操,從兄被害,為給從兄報仇,他有備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暫時放過仇家。B.趙憙忠于朝廷,除惡得到支持。他雖與鄧奉友善,但屢次譴責鄧謀反,最終受到皇上贊賞。擔任懷令時,堅持誅殺李子春,皇上也拒絕了趙王求情。C.趙憙制止禍患,大力推崇義行。他擔任平原太守時,誅殺盜賊首領,但對待余黨卻能區(qū)別處理,只是將他們遷往異地,并教導他們應該棄惡從善。D.趙憙忠于職守,身后深享哀榮。他官拜太尉時,南單于稱臣,烏桓等來朝,于是受命對邊事作長久規(guī)劃。他患病去世期間,皇上親自前往慰問吊唁。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蓖鯚o復言。(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一、1.答案A2.答案B3.答案C4.答案(1)皇上說:“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違犯的,再說說其他要求。”趙王沒有再說話。(2)后來青州出現蝗災,蝗蟲進入平原地界就死去,連年豐收,百姓歌頌。[參考譯文]趙憙字伯陽,南陽宛縣人。年輕時就有節(jié)操。堂兄被人殺害,又沒有兒子,趙憙當時(只有)十五歲,常想著為哥哥報仇。于是準備兵器,結交門客,后來終于去復仇。但是仇人都患病了,沒有能夠和他相抗的人。趙憙認為趁其生病來報仇殺人,不符合仁者心意,就釋放他們離開了?;仡^對仇家說:“你們將來如果健康了,要遠遠地避開(我)啊。”更始帝即位,舞陰(地名)的大戶人家李氏坐擁城池而不投降,更始帝派遣柱天將軍李寶去招降他們,李氏仍不肯降,說:“聽說宛人趙氏有孤孫趙憙,以信義聞名天下,愿意向他投降?!备嫉劬驼髡仝w憙。趙憙不到二十歲,引見之后,更始帝隨即任命趙憙?yōu)槔芍?行使偏將軍的職務,讓他到舞陰,李氏終于投降了。光武帝攻破尋、邑兩地后,趙憙遭受創(chuàng)傷,有戰(zhàn)功,回來后被任命為中郎將,被封為勇功侯。鄧奉在南陽造反,趙憙一向與鄧奉關系很好,多次寫信嚴厲責備鄧奉,而那些讒毀的人趁機說趙憙和鄧奉聯合謀反,皇帝對此有疑心。等到鄧奉兵敗,皇帝得到了趙憙給鄧奉寫的書信,就大吃一驚地說:“趙憙真是忠厚的長者啊?!焙髞砣蚊w憙?yōu)閼芽h縣令。大姓人家李子春先前做過瑯邪相,強橫狡猾,不守法度,兼并土地,當地人很是忌憚他。趙憙任職伊始,聽說他的兩個孫子殺了人的事沒有被查出來,就不斷地追問他犯禁的事情,并把李子春收捕拷問,他的兩個孫子都自殺了。京城里有數十人為他求情,最終趙憙都沒有理會。當時趙王劉良生重病快死了,皇帝親自來到趙王身邊,問他還有什么話要說。趙王說:“我和李子春一向關系很好,現在他犯了罪,懷縣縣令趙憙要殺了他,希望能饒他一命?!被噬险f:“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違犯的,再說說其他要求?!壁w王沒有再說話。這年,趙憙升任平原太守。當時平原有很多盜賊,趙憙與其他各郡一起追捕他們,殺了他們的首領,其余同黨應判罪的有好幾千人。趙憙上書說:“惡人做了壞事只要控制住他們就行了,可以(把余黨)都遷移到京城附近的郡里?!被实勐爮牧怂慕ㄗh,就把他們都轉移安置到潁川、陳留。自此,趙憙提拔推薦有義行的人,除掉奸邪惡人。后來青州出現蝗災,蝗蟲進入平原地界就死去,連年豐收,百姓歌頌。建武二十七年,授予趙憙太尉之職,賜爵為關內侯。當時南單于俯首稱臣,烏桓、鮮卑都來入朝修好,皇帝命令趙憙主持邊塞事務,考慮做長久規(guī)劃。建初五年,趙憙病重,皇帝親臨探視。等到趙憙病逝之后,皇帝親自前往吊唁。享年八十四歲,謚號正侯。二、(2017課標全國Ⅲ,10—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9分)許將字沖元,福州閩人。舉進士第一。神宗召對,除集賢校理、同知禮院,編修中書條例。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辟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契丹以兵二十萬壓代州境,遣使請代地,歲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將。將入對曰:“臣備位侍從,朝廷大議不容不知。萬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則傷國體?!彼烀鼘⒃剺忻茉洪單臅?。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棟聚觀,曰:“看南朝狀元?!奔耙奚?將先破的。契丹使蕭禧館客,禧果以代州為問,將隨問隨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顧和好體重,吾且往大國分畫矣?!睂⒃?“此事,申飭邊臣豈不可,何以使為?”禧慚不能對。歸報,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鄆州。上元張燈,吏籍為盜者系獄,將曰:“是絕其自新之路也?!毕たv遣之,自是民無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嘆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見獄空耳。”鄆俗士子喜聚肆以謗官政,將雖弗禁,其俗自息。召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雖不同,從而橫之,方而圓之,使萬眾猶一人?!奔拔鞣接帽?神宗遣近侍問兵馬之數,將立具上之;明日,訪樞臣,不能對也。紹圣初,入為吏部尚書,章惇為相,與蔡卞同肆羅織,貶謫元祐諸臣,奏發(fā)司馬光墓。哲宗以問將,對曰:“發(fā)人之墓,非盛德事?!敝獫}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數告老,召為佑神觀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文定。(節(jié)選自《宋史·許將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辟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B.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辟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C.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辟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D.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辟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留難/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狀元是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一種稱號,指在最高級別的殿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B.上元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即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后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隨侍帝王左右的人,他們不僅職位很高,對帝王的影響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會官員因年老辭去職務,有時也是官員因故辭職的一種借口。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許將初至北境,盡滅契丹威風。他入仕不久,取代歲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讓代州,蓄意挑釁。他堅決予以反擊,使對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B.許將善于治理,境內牢獄皆空。他在鄆州任上,因治理得法,當地沒有犯法之人。當地士人愛好議論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寬松應對,此俗自然止息。C.許將任職兵部,熟悉兵部事務。他擔任兵部侍郎時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靈活用兵,才能做到萬眾猶如一人。神宗問及兵馬之數,他也能作出回答。D.許將秉持公正,反對無德之舉。其時司馬光已去世,卻受到朝廷權臣的不公平對待,當皇上征詢許將對此事的意見時,他回答說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將曰:“此事,申飭邊臣豈不可,何以使為?”禧慚不能對。(2)章惇為相,與蔡卞同肆羅織,貶謫元祐諸臣,奏發(fā)司馬光墓。二、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1)許將說:“這件事,指示邊地官員辦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蕭禧羞慚不能回答。(2)章惇擔任宰相,與蔡卞一起恣意羅織誣陷,貶斥元祐舊臣,奏請開挖司馬光墳墓。[參考譯文]許將字沖元,是福州閩縣人??贾羞M士第一名。神宗召他入對,授任集賢校理、同知禮院,編修中書條例。當初,選拔調動人才,先要經過南曹,接著是考功,綜合考察沒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動,待選的人不能向上級官吏訴說。許將上奏罷免南曹。設公堂接待前來上訴的人,士人沒有被無理阻止,故意刁難。契丹以二十萬的軍隊逼近代州邊境,派遣使者索要代州的土地,歲聘使不敢去,就命許將去。許將入朝對答說:“我在侍從的職位,朝廷的重要決定不能不知道。萬一契丹談到代州的事情,沒有駁斥他們的理由,就會傷害國家大體?!庇谑敲钤S將到樞密院查閱文書。等到了契丹境內,當地的人騎在房梁上聚眾觀看,說:“看看南朝的狀元?!钡鹊窖菔旧浼?許將先射中。契丹派蕭禧接待賓客,蕭禧果然拿代州來提問,許將隨問隨答。蕭禧又說:“界渠沒有定下來,只是以和好為重,我將到貴國去進行劃分。”許將說:“這件事,指示邊地官員辦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蕭禧羞慚不能回答?;貋韴蟾?神宗稱贊他。第二年,擔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鄆州知州。元宵節(jié)點燈,官吏登記那些偷盜的人,并把他們關入獄中,許將說:“這就斷絕了他們改過自新的路了?!倍及阉麄冡尫帕?從此百姓沒有一個人犯法,監(jiān)獄都空了。父老鄉(xiāng)親感嘆道:“從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才再看到監(jiān)獄空了?!编i州習俗,士子喜歡聚集在一起公開批評官方政令,許將雖然沒有禁止,這一習氣自動消失了。征召擔任兵部侍郎。上疏說:“治理軍隊有規(guī)章,名稱雖然不同,或縱或橫,或方或圓,讓萬眾像一人一樣。”等到西方用兵,神宗派侍從向他詢問兵馬的數量,許將立即詳細奏報;第二天,詢問樞密大臣,卻回答不上來。紹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書。章惇擔任宰相,與蔡卞一起恣意羅織誣陷,貶斥元祐舊臣,奏請開挖司馬光墳墓。哲宗拿這件事問許將,許將回答說:“挖別人墳墓,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擔任潁昌府知府,又調任大名府知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還鄉(xiāng),被召為佑神觀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歲。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號文定。三、(2016課標全國Ⅰ,4—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9分)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甲科,知會稽縣。民田鏡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門,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學士知鄭州,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練文法,更踐久,習知朝廷臺閣典憲,首相韓琦每咨訪焉。仁宗末年,琦請建儲,與公亮等共定大議。密州民田產銀,或盜取之,大理當以強。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雖強,與盜物民家有間矣?!惫虪幹?遂下有司議,比劫禁物法,盜得不死。契丹縱人漁界河,又數通鹽舟,吏不敢禁,皆謂:與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將奈何?雄州趙滋勇而有謀,可任也。”使諭以指意,邊害訖息。英宗即位,加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尋加戶部尚書。帝不豫,遼使至不能見,命公亮宴于館,使者不肯赴。公亮質之曰:“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寧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明年,起判永興軍。居一歲,還京師。旋以太傅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帝臨哭,輟朝三日。公亮方厚莊重,沉深周密,平居謹繩墨,蹈規(guī)矩;然性吝嗇,殖貨至巨萬。初薦王安石,及同輔政,知上方向之,陰為子孫計,凡更張庶事,一切聽順,而外若不與之者。嘗遣子孝寬參其謀,至上前略無所異,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寬至樞密以報之。蘇軾嘗從容責公亮不能救正,世譏其持祿固寵云。(節(jié)選自《宋史·曾公亮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與當今某些國家內閣或政府首腦的含義并不相同。B.建儲義為確定儲君,也即確定皇位的繼承人,我國古代通常采用嫡長子繼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職設官,各有專司,所以可用“有司”來指稱朝廷中的各級官員。D.契丹是古國名,后來改國號為遼,先后與五代和北宋并立,與中原常發(fā)生爭端。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曾公亮初入仕途,為民興利除弊。他進士及第后任職會稽縣,當時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興修水利工程,將水引入曹娥江,民眾因此得益。B.曾公亮久經歷練,通曉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務,首相韓琦每每向他咨詢;密州有人偷盜民田產銀,他認為判處死刑過重,據理力爭,最終改判。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邊地事端。契丹違約在界河捕魚運鹽,他認為萌芽不禁終將釀成大禍,派使者偕同雄州趙滋前往調解,邊地雙方得以相安無事。D.曾公亮老謀深算,暗中為子孫計。他為人深沉,思慮周密,曾舉薦王安石,安石受到寵信,他考慮子孫前程,不露痕跡地處處隨順安石,終于得到回報。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2)蘇軾嘗從容責公亮不能救正,世譏其持祿固寵云。三、1.答案B2.答案C3.答案C4.答案(1)賜宴不到場,這是對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卻一定要他親臨宴會,做這樣的事能心安嗎?(2)蘇軾曾從容地責備公亮不能糾正弊病,世人譏諷他保持祿位加固寵幸。[參考譯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考中進士甲科,任會稽縣知縣。百姓在鏡湖旁邊耕種農田,常常擔心湖水泛濫。曾公亮建立閘門,將水排到曹娥江,百姓在這件事情上得到益處。(曾公亮)以端明殿學士的身份任鄭州知州,為政有能干的名聲,盜賊都流竄到外地,以至于夜不閉戶。曾經有使者丟失了口袋中的東西,下公文追究盜賊,曾公亮上報:“我們境內沒有窩藏盜賊,大概隨從之人偷藏而已?!彼巡槭拐叩碾S從,果然如此。曾公亮明達詳熟公文法令,任職時間長,熟悉懂得朝廷臺閣的規(guī)章,首相韓琦經常咨詢訪問他。仁宗末年,韓琦請求立儲,與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計。密州民田產銀,有人盜取民田產銀,大理寺把他們當作強盜論處。曾公亮說:“這是禁物,盜取民田產銀雖然是強盜行為,與從百姓家中盜取財物有區(qū)別?!眻猿譅幷?于是朝廷就下達給有關部門的官吏討論,比照搶劫盜竊禁物的法律,盜取民田產銀不判死刑。契丹縱容百姓在界河捕魚,又多次通行鹽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說:和他們計較,將要生出事端。曾公亮說:“剛開始時不禁止,以后將怎么辦呢?雄州趙滋勇敢有計謀,能夠勝任?!迸伤叭ジ嬷I旨意,邊境的禍害終于平息了。英宗即位,加封曾公亮為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不久加戶部尚書。皇帝身體不適,遼國使者到來不能接見,讓曾公亮在館中設宴,使者不赴宴。曾公亮質問使者道:“賜宴不到場,這是對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卻一定要他親臨宴會,做這樣的事能心安嗎?”使者于是赴宴。熙寧三年,被任命為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第二年,起用他判永興軍。過了一年,返回京城。不久以太傅的身份退休。元豐元年去世,享年八十歲?;实塾H臨哭悼,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方莊重,深沉周密,平時謹守法律,循規(guī)蹈矩;但天性吝嗇,家產增加到巨萬。當初推薦王安石,等到和他一起輔政,知道皇上正偏向他,暗中為子孫考慮,凡是改革各事,一概聽從,而表面上裝作不同意。曾經派兒子曾孝寬參與他的謀劃,在皇上面前幾乎沒有異議,于是皇帝更信任王安石。王安石感謝他幫助自己,因而引見提拔曾孝寬到樞密院來報答他。蘇軾曾從容地責備曾公亮不能糾正弊病,世人譏諷他保持祿位加固寵幸。四、(2016課標全國Ⅱ,4—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陳登云,字從龍,唐山人。萬歷五年進士。除鄢陵知縣,征授御史。出按遼東,疏陳安攘十策,又請速首功之賞。改巡山西。還朝,會廷臣方爭建儲。登云謂議不早決,由貴妃家陰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災異抗疏,劾妃父鄭承憲,言:“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宮與太后家亦謹避其鋒矣。陛下享國久長,自由敬德所致,而承憲每對人言,以為不立東宮之效。干撓盛典,蓄隱邪謀,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貴妃、承憲皆怒,同列亦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論吏部尚書陸光祖,又論貶四川提學副使馮時可,論罷應天巡撫李淶、順天巡撫王致祥,又論禮部侍郎韓世能、尚書羅萬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檢。朝右皆憚之。時方考選科道,登云因疏言:“近歲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則摧剛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則化直為佞。其間豈無剛直之人,而弗勝齟齬,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來,以剛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黨,逐嗜乞憐,如所謂‘七豺’‘八狗’者,言路顧居其半。夫臺諫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賤辱至此,安望其抗顏直繩,為國家鋤大奸、殲巨蠹哉!與其誤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進?!币驐l數事以獻。出按河南。歲大饑,人相食。副使崔應麟見民啖澤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進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鍾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風裁峻厲。以久次當擢京卿,累寢不下,遂移疾歸。尋卒。(節(jié)選自《明史·陳登云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B.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C.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D.承憲懷禍藏奸/窺覬儲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fā)用以恐喝勛貴/簧鼓朝紳/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宮是皇后所居之宮,后來又可以借指皇后,這與東宮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樣道理。B.陛下指宮殿中立有護衛(wèi)的臺階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為對帝王的尊稱。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長官為吏部尚書。D.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實際是官員受到權臣詆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陳登云不畏權貴,彈劾貴妃之父。他出于對朝廷的忠心,即便對鄭承憲這樣的國戚,也大膽揭發(fā)對方為非作歹,包藏禍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發(fā)怒。B.陳登云敢于直言,檢舉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發(fā)現諸多問題,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貶職或罷免,以至朝廷大官們都很畏懼他。C.陳登云上疏指出,選才慎于始進。他認為二十年來,剛直者很少被提拔進京,在朝者卻背公結黨,諂媚權貴,與其誤用后罷免,不如進用時慎重。D.陳登云關心百姓,奏請救助災區(qū)。在他巡視河南期間,當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災情,皇上當即派遣寺丞鍾化民籌措錢款賑濟災民。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其間豈無剛直之人,而弗勝齟齬,多不能安其身。(2)副使崔應麟見民啖澤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進之于朝。四、1.答案C2.答案D3.答案D4.答案(1)其中難道沒有剛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觸排擠,大多無法安身。(2)副使崔應麟見到百姓吃湖澤中的雁糞,便裝入袋中給陳登云看,登云隨即送至朝廷。[參考譯文]陳登云,字從龍,唐山人。萬歷五年進士。被任命為鄢陵知縣,后又征召授給御史之職。出行巡視遼東,給皇上上疏陳明安定邊境的十條對策,又請求加速建立首功賞賜的制度。改為巡視山西?;氐匠?正碰上朝廷大臣爭論立儲的事。陳登云認為議論而不能早作決定,是鄭貴妃家人暗中破壞的緣故。萬歷十六年六月因發(fā)生災害,(陳登云)上疏彈劾鄭貴妃的父親鄭承憲,說:“鄭承憲包藏禍心,覬覦儲君之位,并且廣泛結交術士一類人,以前陛下重懲科場冒名頂替之人,鄭承憲的妻子每每揚言這一事情是她揭發(fā)的,來恐嚇功臣權貴,蠱惑朝廷大臣。不但惠安遭到他們的算計,即使中宮和太后家也謹慎地避開他們的鋒芒。陛下在位時間很久了,這是敬天(敬德,因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有德才會得到上天的保佑)得到的結果,而鄭承憲每次對人說,認為這是不立太子的結果。干擾盛典,蓄隱邪謀,以后他什么事干不出來呢?”疏上,鄭貴妃、鄭承憲都很憤怒,同仁也認為陳登云的處境很危險,但皇上竟把奏疏留下了。過了一段時間,他上疏彈劾吏部尚書陸光祖,又彈劾貶謫四川提學副使馮時可,彈劾罷免應天巡撫李淶、順天巡撫王致祥,又彈劾禮部侍郎韓世能、尚書羅萬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檢。朝廷大臣都害怕他。這時正值科舉考試,陳登云于是上疏說:“近年來的御史大夫,壬午年以前的害怕淫威,那么剛直的人變?yōu)槿崛醯牧?壬午年以后的拘于人情,那么正直的人變成奸佞的了。其中難道沒有剛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觸排擠,大多無法安身。二十年來,因為剛強正直被提拔任京官的只有百分之一二罷了。背著皇上,扶植黨羽,投其所好,搖尾乞憐,像所謂的‘七豺’‘八狗’,諫官卻占了一半。御史是為天下評判是非的,卻讓人踐踏侮辱到這個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顧皇上顏面,依法執(zhí)行,為國除掉大奸人、消滅大蛀蟲呢!與其錯誤地任用而又貶斥他們,不如在開始選拔人時謹慎地考察?!币蚨謼l陳述數件事來獻給皇上。出任河南巡按。那年發(fā)生大饑荒,出現了人吃人的慘事。副使崔應麟見到百姓吃湖澤中的雁糞,便裝入袋中給陳登云看,陳登云隨即送至朝廷?;噬狭⒓磁汕菜仑╂R化民分發(fā)庫銀賑濟百姓。陳登云三次巡視地方,風格雷厲風行。因長期駐守地方,按規(guī)定應當擢升為京官,屢次被擱置不下發(fā),于是他就稱病回家。不久就死了。五、(2016課標全國Ⅲ,4—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編修,尋兼司經局校書。與修《大明會典》成,遷左中允。武宗立,以東宮恩,進左諭德,充講官,纂修《孝宗實錄》。時詞臣不附劉瑾,瑾惡之。謂《會典》成于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費宏為禮部尚書。禮部事視他部為簡,自珪數有執(zhí)爭,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稱大慶法王。番僧乞田百頃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稱大慶法王與圣旨并。珪佯不知,執(zhí)奏:“孰為大慶法王,敢與至尊并書,大不敬?!痹t勿問,田亦竟止。珪居閑類木訥者。及當大事,毅然執(zhí)持,人不能奪,卒以此忤權幸去。教坊司臧賢請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請改鑄方印,珪格不行。賢日夜騰謗于諸閹間,冀去珪。御史張羽奏云南災,珪因極言四方災變可畏。八年五月,復奏四月災,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災變六十九事。今自去秋來,地震天嗚,雹降星殞,龍虎出見,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與焉,災未有若是甚者?!睒O陳時弊十事,語多斥權幸,權幸益深嫉之。會戶部尚書孫交亦以守正見忤,遂矯旨令二人致仕。兩京言官交章請留,不聽。珪歸三年,御史盧雍稱珪在位有古大臣風,家無儲蓄,日給為累,乞頒月廩、歲隸,以示優(yōu)禮。又謂珪剛直忠讜,當起用。吏部請如雍言,不報。而珪適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錄先朝守正大臣,追贈太子少保,謚文毅。(節(jié)選自《明史·傅珪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謂《會典》成于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B.謂《會典》成于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C.謂《會典》成于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D.謂《會典》成于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禮部為六部之一,掌管禮儀、祭祀、土地、戶籍等職事,部長官稱為禮部尚書。B.教坊司是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專管雅樂以外的音樂、歌舞的教習等演出事務。C.致仕本義是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guī)定年齡而離職。D.歷史上的“兩京”有多種所指,文中則指明代永樂年間遷都以后的南北兩處京城。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傅珪進入仕途,參與纂修文獻。弘治年間,他兼任司經局校書,參與編修《大明會典》得以升職;武宗繼位,他進位左諭德,充講官,修撰《孝宗實錄》。B.傅珪任職禮部,勸諫講究策略。他擔任禮部尚書時,由于屢有爭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頃,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稱大慶法王,不理會給地的事。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誣蔑報復。每遇大事,他都能堅持己見,不肯隨意改易,因而觸怒許多人;后因得罪權貴被迫退休,雖有言官請留,他仍堅持離職。D.傅珪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評。御史盧雍稱贊他在位時有古代大臣風范,歸鄉(xiāng)后家無積蓄,艱難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為先朝守正大臣,追謚為文毅。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極陳時弊十事,語多斥權幸,權幸益深嫉之。(2)又謂珪剛直忠讜,當起用。吏部請如雍言,不報。五、1.答案B2.答案A3.答案C4.答案(1)極力奏陳其時社會弊病十件事,話語多指斥受寵的權貴,權貴愈加痛恨他。(2)又認為傅珪剛正忠實,敢于直言,應當起用。吏部按照盧雍的話上奏,沒有回復。[參考譯文]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弘治年間,授官編修,不久兼任司經局校書。參與編修《大明會典》完成,晉升左中允。武宗即位,因在東宮時的恩德,晉升左諭德,充任講官,纂修《孝宗實錄》。當時文學侍從之臣不附會劉瑾,劉瑾嫉恨他們。說《大明會典》成于劉健等人,靡費很多,降參與修纂者的官,傅珪降為修撰。不久因《孝宗實錄》完成,晉升左中允,再次晉升至翰林學士,歷任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替費宏擔任禮部尚書。禮部事務比其他部簡單,自傅珪幾次執(zhí)意諫爭,章奏于是增多?;实巯埠梅?自稱“大慶法王”。番僧請求田產一百頃作為法王下院,宮中直接下旨禮部,稱大慶法王與圣旨并書。傅珪假裝不知道,持奏說:“誰是大慶法王?膽敢和至尊一起署名,大不敬?!被实墼t令不追究,求田的事也最終罷止。傅珪平時像木訥的人。等到面對大事,毅然堅持,別人不能奪其志,最終因此觸怒受寵的權貴而離職。教坊司臧賢請求更換牙牌,依照朝士所用的牙牌的形制制作,又請求改鑄方印,傅珪阻止不施行。臧賢就日夜在宦官中毀謗他,希望使他辭職。御史張羽上奏云南受災,傅珪于是極力論說四方災變可怕。八年五月,又上報四月受災,于是說:“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記載災變六十九件事。現在從去年秋天以來,地震天鳴,冰雹降落,星宿隕墜,龍虎出現,地裂山崩,共四十二件事,而水災旱災沒有計算在內,災害沒有比現在更厲害的了?!睒O力奏陳其時社會弊病十件事,話語多指斥受寵的權貴,權貴愈加痛恨他。恰逢戶部尚書孫交也因正直被權貴抵觸,權貴于是假傳圣旨命令二人辭職。兩京諫官紛紛上章請求讓他們留任,皇上不聽從。傅珪歸鄉(xiāng)三年,御史盧雍稱贊傅珪在位有古代大臣風范,家無儲蓄,每天的供給都很困難,請求頒發(fā)月廩、歲隸,以體現優(yōu)禮。又認為傅珪剛正忠實,敢于直言,應當起用。吏部按照盧雍的話上奏,皇上沒有回復。而傅珪正在此時去世,時年五十七歲。嘉靖元年,收錄先朝守正大臣,追贈太子少保,謚號文毅。六、(2015課標全國Ⅰ,4—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翛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翛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上章乞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惠國,崇、觀法惠奸?!睍r謂名言。十一月,拜尚書右丞,俄改同知樞密院。金人圍都城,傅日夜親當矢石。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敗退,墮于護龍河,填尸皆滿,城門急閉。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欽宗詣金帥營,以傅輔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屢貽書請之。及廢立檄至,傅大慟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苯鹑藖硭魈?、帝后、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謀匿之民間,別求狀類宦者二人殺之,并斬十數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竊太子出,都人爭斗殺之,誤傷太子。因帥兵討定,斬其為亂者以獻。茍不已,則以死繼之。”越五日,無肯承其事者。傅曰:“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彼鞆奶映?。金守門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預?”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笔窍?宿門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紹興中,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定。(節(jié)選自《宋史·孫傅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B.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C.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D.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登進士第,又可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C.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欽宗。D.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孫傅入仕以后,積極向上建言。他擔任禮部員外郎,對尚書蔡翛縱論天下大事,勸蔡迅速有所變更,否則必將失敗,可惜他的建議沒有被采納。B.孫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擄走欽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謀藏匿太子,殺二宦者將首級送至金營,欺騙金人說,這就是誤傷太子之人。C.孫傅上奏,請求恢復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書后,從效用角度高度評價祖宗法度和熙、豐年間的法度,批評崇、觀年間的法度,受到時人贊許。D.孫傅舍身取義,死后謚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營,孫傅隨往,卻受到守門者勸阻,他表示身為太子傅,應誓死跟從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2)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六、1.答案A2.答案D3.答案B4.答案(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國稱帝而已,如果另立異姓,我將為此而死。(2)金人雖然沒有點名要我,我卻應該與太子同去,求見兩名首領當面指責他們,或許有成功的可能。[參考譯文]孫傅,字伯野,海州人??贾羞M士,擔任禮部員外郎一職。當時蔡翛任尚書,孫傅向他陳述天下政事,勸他早點做些更改,否則一定會失敗。蔡翛不聽。孫傅升任中書舍人。宣和末年,高麗人入朝進貢,使者所過之處,調發(fā)民夫修船,引起騷動,用度又頗多。孫傅說:“濫用民力妨礙農事,而對于中國沒有絲毫好處?!痹紫嗾J為他的言論與蘇軾相同,上奏貶謫他安置在蘄州。給事中許翰認為孫傅的論議雖然偶爾與蘇軾相同,但沒有他意,以職論事而受到指責實在過分,許翰也被罷黜。靖康元年,孫傅受召入京任給事中,升任兵部尚書。呈上奏章請求恢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他原因,孫傅說:“祖宗的法度有利于百姓,熙寧、元豐年間的法度有利于國家,崇寧、大觀年間的法度有利于奸臣?!碑敃r的人認為他說的是名言。十一月,授任尚書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樞密院。金人圍攻都城,孫傅日夜親自督戰(zhàn)。金兵分從四面鼓噪而攻,軍隊敗退,士兵們掉進護龍河中,尸體把護龍河都填滿了,城門急忙關閉了。當天,金兵攻進城里。靖康二年正月,欽宗到金兵元帥營中,任命孫傅輔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欽宗二十多天還不回來,孫傅多次寄信給金營乞請放回欽宗。等到廢立皇帝的檄書傳來,孫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國稱帝而已,如果另立異姓,我將為此而死?!苯鹑藖硭饕匣?、皇后、諸王、妃子公主,孫傅留住太子不遣送。秘密謀劃把太子藏在民間,另外找了兩個像宦官的人殺死,并殺死十幾個死囚,把他們的首級送給金人,欺騙金人說:“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爭斗殺宦官,誤傷了太子。于是太子率兵討伐平定,殺死作亂的人獻過來。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會自殺。”過了五天,沒有人肯承擔這件事。孫傅說:“我是太子的師傅,應當與太子同生死。金人雖然沒有點名要我,我卻應該與太子同去,求見兩名首領當面指責他們,或許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從太子出城。守城門的金兵說:“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參與?”孫傅說:“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的師傅,應當拼死跟從?!碑斖?住在城門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金人朝廷。紹興年間,被追贈為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為“忠定”。七、(2015課標全國Ⅱ,4—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來護兒,字崇善,未識而孤,養(yǎng)于世母吳氏。吳氏提攜鞠養(yǎng),甚有慈訓。幼而卓犖,初讀《詩》,舍書嘆曰:“大丈夫在世,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群輩驚其言而壯其志。及長,雄略秀出,志氣英遠。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zhèn)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進位上開府,賞物一千段。仁壽初,遷瀛州刺史,以善政聞,頻見勞勉。煬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戀,累日不能出境,詣闕上書致請者,前后數百人。帝謂曰:“昔國步未康,卿為名將,今天下無事,又為良二千石,可謂兼美矣?!贝髽I(yè)六年,車駕幸江都,謂護兒曰:“衣錦晝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蹦速n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謁先人墓,宴鄉(xiāng)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飲盡日,朝野榮之。十二年,駕幸江都,護兒諫曰:“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駕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駐駕洛陽,與時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專為身謀?!钡勐勚?厲色而起,數日不得見。后怒解,方被引入,謂曰:“公意乃爾,朕復何望!”護兒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構逆,深忌之。是日旦將朝,見執(zhí)。護兒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執(zhí)矣。”護兒嘆曰:“吾備位大臣,荷國重任,不能肅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乃遇害。護兒重然諾,敦交契,廉于財利,不事產業(yè)。至于行軍用兵,特多謀算,每覽兵法,曰:“此亦豈異人意也!”善撫士卒,部分嚴明,故咸得其死力。
(節(jié)選自《北史·來護兒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挥辛⒐γ?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zhèn)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B.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挥辛⒐γ?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zhèn)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C.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挥辛⒐γ?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zhèn)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D.會周師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數見軍旅/護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開皇初/宇文忻等鎮(zhèn)廣陵/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親起的,字是二十歲舉行冠禮后才起的。B.謚號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據其生平事跡評定的稱號,如武帝、哀帝、煬帝。C.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國封建王朝通常實行長子繼承制,君位由最年長的兒子繼承。D.闕是宮門兩側的高臺,又可借指宮廷;“詣闕”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B.來護兒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擁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聲名遠聞,屢受嘉獎;煬帝時,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職,上書請愿者達數百人。C.D.來護兒廉于財利,用兵極有謀略。他信守承諾,注重友情,輕視錢財,不置產業(yè);善待士卒,處事嚴明,謀略多合兵法,部屬爭相盡力。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陛下興軍旅,百姓易咨怨。車駕游幸,深恐非宜。(2)不能肅清兇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復何言!七、1.答案D2.答案C3.答案C4.答案(1)陛下興起戰(zhàn)事,易于引起百姓嘆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擔心不合適。(2)不能清除兇惡悖逆之人,終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黃泉之下,還能再說什么呢![參考譯文]來護兒,字崇善,還未記事的時候就成了孤兒,由伯母吳氏撫養(yǎng)。吳氏照顧撫養(yǎng),多有慈愛的訓導。來護兒自幼卓越出眾,剛開始讀《詩》,就丟下書感嘆道:“大丈夫活在世上,應當為國家消滅賊兵來博取功名!”眾人對他的話感到驚奇,認為他志向豪壯。等到他長大成人,雄才大略超乎常人,志氣英偉高遠。適逢周朝的軍隊平定淮南,來護兒所住的白土村處于邊境地區(qū),經常能見到軍隊,來護兒常常感慨,有建立功名的志向。到了隋文帝開皇初年,宇文忻等人鎮(zhèn)守廣陵。在平定陳國之戰(zhàn)之中,來護兒立有戰(zhàn)功,晉官位上開府,賞賜物品一千段。仁壽初年,來護兒被改任為瀛州刺史,因善于治政而聞名,頻頻受到慰勞和勉勵。煬帝繼位,來護兒被召入朝,百姓留戀挽留他,許多天都不能出境,赴京上書請求將來護兒留下來的,前后有幾百人。煬帝對他說:“當初國家沒安定的時候,你是有名的將領,如今天下安定了,你又成為很好的刺史,可以說是雙美兼而有之了。”大業(yè)六年,煬帝巡游江都,對來護兒說:“穿著華麗的衣服在白天巡游,是古人看重的,你如今就該是這樣?!本唾p賜給來護兒物品兩千段,還有牛、酒,讓他去拜謁先人之墓,宴請鄉(xiāng)里的父老鄉(xiāng)親。還令三品以上的官員都聚集到他的宅院中,暢飲一整日,朝野人士都為來護兒感到榮耀。大業(yè)十二年,煬帝又要巡游江都,來護兒勸諫說:“陛下興起戰(zhàn)事,易于引起百姓嘆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擔心不合適。希望陛下駐圣駕于洛陽,根據時節(jié)休養(yǎng)生息。陛下如今巡游江都,那里是臣衣錦還鄉(xiāng)之地,臣深受恩寵,不敢只為自己打算?!睙勐牶?神色嚴厲地站了起來,好多天不召見他。后來,煬帝怒氣消解,來護兒才被召見,(煬帝)對他說:“你竟然有這樣的意思,朕還有什么指望!”來護兒也就不敢再說了。等到宇文化及發(fā)動叛亂時,十分忌憚來護兒。這一天早晨(來護兒)將要朝見(煬帝)時,被抓了起來。來護兒問道:“陛下現在在哪里?”身邊的人回答說:“現在已被抓了起來。”來護兒嘆息說:“我身為大臣,擔負著國家的重任,不能清除兇惡悖逆之人,終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黃泉之下,還能再說什么呢!”于是就被殺害了。來護兒重諾言,交往誠厚,把財物名利看得很輕,不置辦產業(yè)。至于行軍用兵,謀略特別多,每次觀覽兵法,(他)就說:“這難道也和人們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嗎?”他善于安撫士兵,紀律嚴明,所以士兵都能夠為他效死盡力。八、(2014課標全國Ⅰ,4—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貞愨,機鑒敏悟。自幼好學,善屬文。舉進士,授秘書省正字。轉比部員外郎,郎中。楊國忠輔政,排不附己者,出為中部郡太守。值祿山構難,肅宗踐祚,休烈遷太常少卿,知禮儀事,兼修國史。肅宗自鳳翔還京,勵精聽受,嘗謂休烈曰:“君舉必書,良史也。朕有過失,卿書之否?”對曰:“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guī)過,臣不勝大慶?!睍r中原蕩覆,典章殆盡,無史籍檢尋。休烈奏曰:“《國史》《實錄》,圣朝大典,修撰多時,今并無本。伏望下御史臺推勘史館所由,令府縣招訪。有人別收得《國史》《實錄》,如送官司,重加購賞?!鼻靶奘饭俟げ渴汤身f述陷賊,入東京,至是以其家藏《國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尋轉工部侍郎、修國史,獻《五代帝王論》,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別名品,宰臣元載稱之,乃拜右散騎常侍,依前兼修國史,累封東??す?加金紫光祿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歷掌清要,家無儋石之蓄。恭儉溫仁,未嘗以喜慍形于顏色。而親賢下士,推轂后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篤好墳籍,手不釋卷,以至于終。大歷七年卒,年八十一。是歲春,休烈妻韋氏卒。上特詔贈韋氏國夫人,葬日給鹵簿鼓吹。及聞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贈尚書左仆射,賻絹百匹、布五十端,遣謁者內常侍吳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榮,少有其比。
(節(jié)選自《舊唐書·于休烈傳》)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自幼好學,善屬文屬文:撰寫文章。B.值祿山構難,肅宗踐祚 踐祚:帝王即位。C.肅宗自鳳翔還京,勵精聽受勵精:專心致志。D.時中原蕩覆,典章殆盡 蕩覆:動蕩傾覆。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休烈忠誠機敏,謹遵職業(yè)操守。他自幼好學,入仕后受到楊國忠排擠,離京到地方任職;安祿山叛亂后,他直言不諱地回答了肅宗關于史官職責的問題。B.休烈審察形勢,做好本職事務。當時歷經戰(zhàn)亂,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購求當朝大典以備查檢使用,最終得到前修史官韋述家藏《國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終生好學不倦。他雖遭貶職,卻恬然處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歷任要職,并無多少積蓄;喜好典籍,終日捧讀,直至去世。D.休烈夫婦去世,盡享身后哀榮。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詔追贈她國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許久,追贈他尚書左仆射,并派專人到他家表示慰問。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guī)過,臣不勝大慶。(2)而親賢下士,推轂后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八、1.答案C2.答案D3.答案A4.答案(1)大禹、商湯歸罪自己,他們能夠蓬勃興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過錯,我深表慶賀。(2)而禮賢下士,扶持后進,雖位尊年高,但一點倦怠的神色都沒有。[參考譯文]于休烈,河南人。于休烈性情正直誠實,機敏聰明。從小好學,善于寫文章,考中進士科,授職秘書省正字。改任比部員外郎,郎中。楊國忠輔佐朝政,排擠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出京任中部郡太守。正值安祿山叛亂,肅宗即位,于休烈改任太常少卿,掌管禮儀事務,兼修國史。肅宗從鳳翔返回京城,振作精神聽取采納臣下的建議,曾經對于休烈說:“國君的任何舉動都要記錄下來,這才是良史。朕有過失,卿是否要記呢?”他回答說:“夏禹、商湯歸罪自己,他們能夠蓬勃興起。有德之君,不忘糾正過錯,臣深表慶賀。”當時中原動蕩傾覆,典章幾乎完全散失,沒有史籍可供查尋。于休烈上奏說:“《國史》《實錄》,是圣朝大典,修撰多年,如今一部也沒有保存下來。祈請下詔御史臺查勘史館藏書的來源,令府縣招致訪求。有人另外收存《國史》《實錄》的,若送到官府,重金購回并從優(yōu)獎賞?!鼻叭涡奘饭俟げ渴汤身f述身陷賊城,此時進入東京,至此將他家收藏的《國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到官府。于休烈不久改任工部侍郎,修國史,獻上《五代帝王論》,皇上非常贊賞。宰相李揆自負才能嫉妒賢人,因于休烈修國史與自己同列,嫉妒他,奏請任他為國子祭酒,暫留史館修撰,以此來壓制他。于休烈安然自處,毫不介意。代宗即位,鑒別官員的名望品德,于休烈受到宰相元載稱贊,于是被授為右散騎常侍,依舊兼修國史,被累封至東??す?加授金紫光祿大夫。在朝中共三十多年,歷任清貴顯職,家中沒有一兩石的積蓄。他恭謹儉樸溫和仁義,從不將喜怒之情表現在臉上。而禮賢下士,扶持后進,雖位尊年高,但一點倦怠的神色都沒有。于休烈酷好古籍,手不釋卷,直到臨終。他于大歷七年去世,終年八十一歲。這年春天,于休烈的妻子韋氏去世。皇上特意下詔追贈韋氏為“國夫人”,安葬之日賜給儀仗鼓樂。等到聽說于休烈去世,追懷悼念了很長時間,褒獎追贈尚書左仆射,賜給絹一百匹、布五十端,派謁者內常侍吳承倩到他家中宣旨慰問。儒士的榮耀,很少有人能與他相比的。九、(2014課標全國Ⅱ,4—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韓文,字貫道,成化二年舉進士,除工科給事中。出為湖廣右參議。中貴督太和山,干沒公費。文力遏之,以其羨易粟萬石,備振貸。九溪土酋與鄰境爭地相攻,文往諭,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書。歲侵,米價翔踴。文請預發(fā)軍餉三月,戶部難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當之?!蹦税l(fā)廩十六萬石,米價為平。明年召拜戶部尚書。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臨大事,剛斷無所撓。武宗即位,賞賚及山陵、大婚諸費,需銀百八十萬兩有奇,部帑不給。文請先發(fā)承運庫,詔不許。文言:“帑藏虛,賞賚自京邊軍士外,請分別給銀鈔,稍益以內庫及內府錢,并暫借勛戚賜莊田稅,而敕承運庫內官核所積金銀,著之籍。且盡罷諸不急費。”舊制,監(jiān)局、倉庫內官不過二三人,后漸添注,或一倉十余人,文力請裁汰。淳安公主賜田三百頃,復欲奪任丘民業(yè),文力爭乃止。文司國計二年,力遏權幸,權幸深疾之。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郎中李夢陽進曰:“公誠及此時率大臣固爭,去‘八虎’易易耳?!蔽霓垌毎杭?毅然改容曰:“善??v事勿濟,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報國。”即偕諸大臣伏闕上疏,疏入,帝驚泣不食,瑾等大懼。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過。逾月,有以偽銀輸內庫者,遂以為文罪。詔降一級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遺失部籍,逮文下詔獄。數月始釋,罰米千石輸大同。尋復罰米者再,家業(yè)蕩然。瑾誅,復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節(jié)選自《明史·韓文傳》)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其羨易粟萬石,備振貸振:救濟。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當之當:承擔。C.至臨大事,剛斷無所撓 臨:面對。D.核所積金銀,著之籍 著:彰顯。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B.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C.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抵/不親萬幾/文每退朝/對僚屬語及/輒泣下/D.而是時青宮舊奄劉瑾等八人號“八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崗位調動申請書格式
- 2025年度教師實習期間教學資源開發(fā)與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合作合同規(guī)范
- 2025年中國壓鑄機行業(yè)市場全景分析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環(huán)保理念在醫(yī)療設施規(guī)劃中的應用
- 2025年度房地產項目第三方擔保合同
- 無人倉儲項目立項申請報告
- 2025年度國有企業(yè)員工加班費支付合同
- 2025年度醫(yī)療行業(yè)專用凈水設備租賃合同
- 困難生申請書
- 2023年上海市秋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整理版)
- 2023年心理咨詢師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考試題庫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路緣石安裝一級安全交底
- 一級建造師繼續(xù)教育最全題庫及答案(新)
- LS/T 1226-2022糧庫智能通風控制系統(tǒng)
- 直線加速器專項施工方案
- 聯苯二氯芐生產工藝及產排污分析
- 儲能設備項目采購供應質量管理方案
- 美國房地產市場特征、框架與周期演變
- 光伏發(fā)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工程光伏發(fā)電工程光伏發(fā)電施工組織設計
- 民政局離婚協議書模板(4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