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物權變動模式下的善意取得制度_第1頁
論物權變動模式下的善意取得制度_第2頁
論物權變動模式下的善意取得制度_第3頁
論物權變動模式下的善意取得制度_第4頁
論物權變動模式下的善意取得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物權變動模式下的善意取得制度

在通過《權利法》第111條之前,2005年7月通過的《權利法》第111條規(guī)定,當被視為無效時,“轉讓合同的有效性”是善意接受的先決條件。這一規(guī)定與《基本法》第51條的一般規(guī)定有關。無爭議時,《商標法》第號規(guī)定“遵守本條約規(guī)定的有效規(guī)定”?!段餀喾ā纷罱K頒行時刪掉了“轉讓合同有效”的規(guī)定,使得《物權法》與《合同法》中的相關規(guī)定至少在形式上沒有明顯的矛盾,但轉讓合同效力與善意取得的關系問題,并未因立法的回避而不再成為一個問題。在《物權法》頒布前后,均有學者就此撰文予以論述,且意見頗不一致1。本文認為,依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邏輯,應將“轉讓合同除無權處分外并無其他瑕疵”解釋為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之一,在構成善意取得之后,因公示公信原則的擬制效力,轉讓合同發(fā)生從無權轉讓到有權轉讓的轉變。將轉讓合同直接界定為有效的觀點,與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邏輯不符。在未來統(tǒng)一編纂我國民法典時,應將“轉讓合同除無權處分外并無其他瑕疵”作為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予以規(guī)定,與《物權法》第106條規(guī)定的諸構成要件并立,《合同法》第51條之規(guī)定的存廢,應取決于目前似仍在進行中的物權行為理論與債權形式主義的爭鳴結果2,而不應取決于善意取得制度。下文擬先在比較法上考察善意取得制度的起源及其兩大范式,并從中探求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邏輯,然后基于這一基本邏輯對我國《物權法》善意取得制度中的轉讓合同效力予以解讀,最后基于立法論及解釋論的視角提出本文的見解。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建構一般認為,善意取得制度源于日耳曼法上的以手護手規(guī)則,亦有學者認為羅馬法上就有了善意取得制度。對于日耳曼法上的以手護手原則,由于該原則僅僅著眼于原所有權人不得向第三人追奪,第三人的取得僅僅是附隨結果,對于第三人也并不存在善意與否的要求,219因此很難說是善意取得制度的濫觴,只是由于該原則阻礙所有權人無限追奪權的表象,與善意取得制度有異曲同工之處。認為羅馬法上存在善意取得制度,也是一種誤讀。善意取得制度的本質在于善意取得人取得所有權并得以對抗原所有權人,被學者誤認的羅馬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134實際上是善意占有制度,只是賦予第三人針對原物權出讓人的抗辯權,并非賦予第三人針對原物之所有權人的抗辯權,因此從根本上區(qū)別于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占有制度被誤認為是羅馬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在于該制度的目的與善意取得制度具有方向上的一致性。善意取得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護善意第三人,進而保護交易秩序,而善意占有制度的目的也是保護善意第三人,在這一點上二者的目的相同,但羅馬法上的善意占有制度并不能產生對抗原所有權人的效力,其目的也不在于此。普布利西安之訴(普布流斯之訴)的目的不在于剝奪所有人之物(創(chuàng)設該訴訟的根據首先是公平,其次是“如果物不屬于占有人”之抗辯),而是為了保證善意購買某物并因此獲得物之占有的人更好地享有該物。122羅馬法上的善意占有制度,是取得時效制度的附屬制度,通過普布流斯之訴予以保護。其基本原理是:在取得時效期間未屆滿時,如果善意占有人的占有受到了侵害,可以擬制時效屆滿進而提起物權性質的原物返還之訴,由此獲得類似所有權人的保護。但如果侵害其占有的是物的原所有權人,善意占有人并不能主張擬制時效屆滿的普布流斯之訴。136-137此時的善意占有人實際上還沒有因為取得時效獲得物的所有權,而原所有權人仍未出讓自己對物的所有權,后者的所有權當然優(yōu)于前者的占有,自然可以主張物的返還。要之,善意取得制度在日耳曼法或羅馬法中并不存在,日耳曼法與羅馬法均未能以保護善意受讓人為核心,構建有損原所有權人、有利善意受讓人,進而保護交易安全的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的構建,有賴法國法學家對巴黎習慣法的改造,其成果最終反映在《法國民法典》之中,嗣后的《德國民法典》另創(chuàng)了一套善意取得制度的模式3。當今世界的大多數(shù)民法典,非采法國模式即采德國模式4,對這兩種模式的考察具有典型意義。(一)法國法上的占有時效制度《法國民法典》第2279條第1款規(guī)定了善意取得制度。第2279條在動產方面規(guī)定,占有即等于所有權證書(名義)。1607該條中規(guī)定的“占有即名義”之規(guī)則在羅馬法中并不存在,72據信是源自法國法學家布爾瓊(Fran·oisBourjon)的觀點,布爾瓊因此也被認為是第2279條的精神之父,也就是善意取得制度的締造者。此人專于強調對善意買受人的保護。巴黎習慣法對善意買受人之利益的強調則源于巴黎作為當時貿易中心的現(xiàn)實需要,在其1747年的作品中強調,對取得人的保護對于交易之確定性是必不可少的,并因此被認為是對善意買受人保護制度進行經濟分析的鼻祖。6盡管布爾瓊的觀點源于巴黎習慣法,但第2279條位列取得時效的章節(jié),其基本原理也借助了羅馬法上的取得時效制度,并因此被稱為即時時效取得制度。布爾瓊有關“占有即名義”規(guī)則的如下文字被認為照搬了《法國民法典》第2279條:“有關動產,單單占有就足以產生完備名義(titoloperfetto)具備的所有效力,也就是說,對動產的占有,哪怕僅僅只有一天,也相當于所有權的名義?!?01該段文字可以說是《法國民法典》第2279條第1款的詳細版,二者的基本意思是一致的。條文中“所有權的名義”究竟何所指,還需結合《法國民法典》中取得時效制度的基本原理予以詳述。《法國民法典》第2265條規(guī)定了其取得時效制度。第2265條依據正當?shù)淖C書(名義)善意取得不動產的人,如真正的所有人居住在該不動產所在地的王國法院(上訴法院)管轄區(qū)內,經過10年,得因時效完成而取得該不動產的所有權;如真正的所有人居住在該法院管轄區(qū)以外,經過20年,善意取得人即可取得該不動產的所有權。1607在體系上,《法國民法典》第2265條規(guī)定的是不動產的時效取得。其中“正當名義”(justretitre)是那些若當事人有處分權,所有權就可以因此而正常移轉的行為,558其具體所指是一些可以變動所有權的行為,如買賣、贈與、遺贈等等。561盡管被稱為“正當?shù)?justre)”,但由于缺乏處分權,這一“名義”實際上并不能移轉物權。除了“正當名義”,對于《法國民法典》第2265條規(guī)定的對善意受讓人的時效取得制度,“占有”作為取得時效制度的必備要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因而也是善意取得制度的前提。295可見,適用《法國民法典》第2265條規(guī)定的10年時效期間,除了需要時間的屆滿,還要滿足“正當名義”、“占有”、“善意”三項條件?!斗▏穹ǖ洹返?279條的規(guī)定,是對這一規(guī)則的變造。其規(guī)定的“占有即名義”規(guī)則之適用,指的是在具備了“正當名義”、“善意”、“占有”三個要件后,擬制存在一個“完備名義”,302憑借該擬制的名義善意占有人得以取得所有權,從而不再要求時效期間的屆滿。因而,“占有即名義”的善意取得規(guī)則中蘊含了兩個名義,一個是實際存在的,一個是擬制的5。前者是無效的(inefficace),因為處分人是并非所有人的無權處分人,后者是有效的,并因此足以移轉所有權。304《法國民法典》第1599條明確規(guī)定了買賣他人之物的合同無效,但在學說上,認可買受人為善意時,假想的名義相當于實際發(fā)生的名義,也就是擬制買賣他人之物具有合同效力,以此解決善意買受人在存有“標的瑕疵”及“遲延履行”等情形時的請求權依據問題。法國學說最終為《阿根廷民法典》所采,《阿根廷民法典》以第2357條予以明確規(guī)定。505盡管布爾瓊草創(chuàng)善意取得制度的靈感源自巴黎習慣法,但卻在源自羅馬法的取得時效制度中找到了很好的契入點。善意取得制度作為時效取得制度的一種,僅適用于動產,與不動產的時效取得形成對應關系。在相同情形下,不動產適用10年取得時效,動產則適用即時時效取得(善意取得),基于法律對不動產與動產的保護力度不同,《法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則層級分明、體系和諧。也正是將善意取得制度依附于取得時效體系,所以不動產的善意取得,對《法國民法典》來說不只是一項制度的創(chuàng)新,而是需要改動體系的大手筆。(二)法國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德國民法典》分別在兩處規(guī)定了善意取得制度:一處與法國法的做法相同,規(guī)定動產的善意取得;另一處則規(guī)定了不動產的善意取得?!兜聡穹ǖ洹返?32條規(guī)定了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的一般性規(guī)則。從無權利人處善意取得:即使物不屬于讓與人,取得人也因依照第929條所為的讓與而成為所有人,但取得人在依照該條的規(guī)定本來會取得所有權時非為善意的除外。但在第929條第2句的情形下,僅在取得人已從讓與人處取得占有時,才適用前句的規(guī)定。338德國學者對《德國民法典》第932條中規(guī)定的動產善意取得的適用前提的理解是:存在一項具備第929至931條規(guī)定形式的物權處分行為。唯一不同的是,出讓人不是所有權人并且沒有處分權。284較之于《法國民法典》第2279條要求的正當名義、善意、占有三要件,對動產的善意取得,《德國民法典》要求無權處分行為與善意兩要件,僅在特定情形下要求必須取得占有。正當名義與無權處分行為的共同之處在于二者都是“無權處分”,法國法上“正當名義”的概念是德國法所沒有的,而德國法上的“無權處分行為”在法國法上也并不存在。概因在法國法意思主義模式下,并不細分負擔的意思與處分的意思,僅德國法上基于物權行為理論有此區(qū)分,“處分行為”因此不存在于法國法;法國法上正當名義概念賴以依存的取得時效制度與德國法上的又不同,德國法并不要求取得時效須以正當名義為要件,“正當名義”概念因而在德國法上并不存在。對占有的要求也有不同,法國法上要求善意取得需以直接占有為前提,德國法在占有改定及轉讓返還請求權時亦可適用善意取得,并不要求必須取得直接占有,并在《德國民法典》第934條中做了具體規(guī)定。339法國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依附于取得時效制度,德國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則與公示公信原則緊密關聯(lián),其有關不動產善意取得的法律條文明確地表達了基于公示公信原則的善意取得制度。第892條規(guī)定的有關土地登記簿的公信力問題:為以法律行為取得土地上的某項權利或此種權利上的某項權利的人的利益,土地登記簿的內容視為正確,但對正確性的異議已被登記或不正確性為取得人所知的除外。326這一規(guī)定表明,善意相信不動產登記薄的人,即使登記簿上的權利人或權利狀況與實際不符,也可以通過法律行為依登記簿上的規(guī)定取得相應的權利,也就是所謂的“從無權利人處取得”,其效力在于:善意取得人取得權利,好像土地登記簿中登記的法律狀況就是實際的法律狀況一樣。善意取得人因此而取得被登記的權利,盡管該權利在實際中并不存在。252德國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明顯區(qū)別于《法國民法典》第2279條規(guī)定的“占有即名義”規(guī)則。按照“占有即名義規(guī)則”,在動產轉讓具備“正當名義”、善意、占有三要件后,得以擬制“名義”,即擬制布爾瓊所說的“完備名義”或法國當代法學家所說的“所有權名義”,善意受讓人依該被擬制的名義取得所有權。按照《德國民法典》第892條闡明的法理,不論動產或不動產,在無權處分的情形下,善意受讓人得以取得被擬制的權利,被擬制的權利對動產而言是動產移轉時表現(xiàn)的權利,對不動產而言是登記薄中記載的情況。要之,僅就善意取得制度而言,《法國民法典》只規(guī)定了動產的善意取得,《德國民法典》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則兼跨動產與不動產;《法國民法典》擬制的是法律行為,《德國民法典》擬制的是“權利”;《法國民法典》中善意取得制度依附于取得時效制度,《德國民法典》中善意取得制度立基于公示公信原則。恐怕也正是所依附制度的不同,導致法國學者多認為善意取得為原始取得,而德國學者多認為善意取得為繼受取得。98盡管有如此大的差別,但《法國民法典》與《德國民法典》所規(guī)定的善意取得制度均遵循了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邏輯。二、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前提善意取得制度的出現(xiàn)源于商業(yè)繁榮的實踐及現(xiàn)實需要,其目的也在于商業(yè)之繁榮。對善意取得制度之解釋也多從此入手,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薩羅蒙斯(Salomons)教授甚至總結說商業(yè)主導型國家如荷蘭與農業(yè)主導型國家如葡萄牙對善意取得制度采取了迥然不同的政策,前者側重保護善意受讓人,后者側重保護原所有權人。7我國學說一般也認為,善意取得制度基于對善意受讓人的保護,強調對任意善意受讓人信賴的保護,進而保護交易之穩(wěn)定性,促進貿易繁榮。以善意取得制度對善意受讓人利益的保護,意味著對原物權人利益的損害,前者取得物權,后者則喪失了物權。善意取得制度因此可以看作是對善意受讓人利益與原所有權人利益的一種取舍機制,這一取舍機制只涉及善意受讓人與原所有權人,與當事人意思自治及由此達成的利益交換以及公共利益并沒有直接關系。這也是《德國民法典》第932條所說的“本來會取得所有權”,即若非出讓人沒有所有權,所有權是本應轉移的,而本應移轉的所有權自然應無損意思自治及公共利益。換言之,只有本來無損意思自治與公共利益的交易才有可能得到善意取得制度的保護。因此,作為善意取得之前提的正當名義及物權行為首先不能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范,其次,不應存在意思表示上的瑕疵,如脅迫、欺詐等;前者涉及公共利益的保護,后者涉及私人自治賴以實現(xiàn)的意思自治。對前者的違反必然導致不得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對后者的違反則要區(qū)分情況予以不同對待,如果權利人知曉意思表示瑕疵且基于瑕疵提出了主張,則善意取得制度對正當名義的要求不再滿足,因而不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如果權利人知曉但放棄了提出主張,此時仍只存在無權處分的瑕疵,依然可以適用善意取得制度。要之,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要以公共利益和私人自治得到保障為前提,其基本邏輯為,轉讓合同本身必須滿足“除無權處分外無其他瑕疵”的要求。前述《法國民法典》及《德國民法典》中規(guī)定的善意取得制度的模式盡管完全不同,但均貫徹了這一基本邏輯?!斗▏穹ǖ洹芬蟆罢斆x”,即轉讓行為除無權處分外不能有其他瑕疵,將善意取得制度限定在對善意第三人及原所有權人利益的取舍,避免該制度損及私人自治及公共利益,因而要求善意取得合同滿足其他的有效要件?;谙嗤姆ɡ?基于公示公信原則確立善意取得制度的《德國民法典》同樣要求其“善意取得的物權行為”是“本可以變動物權”的??梢哉f,“正當名義”的要求,對“無權處分行為”本可以移轉所有權的要求,是法德兩國民法典對善意取得制度的根本性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邏輯。以實例來看,在《法國民法典》與《德國民法典》各自的模式下,要求“轉讓合同”除無權處分外并無瑕疵,能夠很好地保障私人自治與公共利益。若某人被欺詐締結買賣合同,后實際交付標的物,出讓人系無權處分,被欺詐的買受人則為善意占有人。如果適用法國法之原理,若被欺詐之人發(fā)現(xiàn)自己被欺詐,且基于買賣之瑕疵提出主張,則不再適用善意取得;若發(fā)現(xiàn)自己被欺詐,但放棄撤銷或變更合同的權利,則買賣僅為無權處分,得以適用善意取得;若未發(fā)現(xiàn)自己被欺詐,首先構成善意取得,但后來發(fā)現(xiàn)被欺詐并基于買賣之瑕疵提出主張,此時合同因不符合“正當名義”之要求,不再能構成善意取得,因而善意取得自始無效,應恢復原狀??梢?買受人的私人自治受到了絕對的保護,與買受人真實意思相違背的各種情形,均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如果合同標的為禁止流通物,則買賣本身無效,不符合“正當名義”之要求,因而公共利益也得以獲得絕對保護。如適用德國法之原理,締結買賣合同時是否被欺詐與交付標的物時的物權行為并不必然關聯(lián),構成善意取得,但若被欺詐的買受人發(fā)現(xiàn)自己被欺詐,且基于被欺詐主張債權行為無效,則善意取得依然成立(相同情形物權行為亦依然有效),所有權依然發(fā)生變動,但該所有權變動由于缺乏債權行為的支撐,相關的權利人得以主張不當?shù)美颠€。買受人的意思自治同樣獲得了保障,嗣后發(fā)現(xiàn)受欺詐的買受人,盡管已經出讓了所有權,但仍可受到不當?shù)美贫鹊木葷?。而若合同標的為禁止流通?物權行為本身無效,不符合善意取得制度“本應變動所有權”的前提,因而公共利益也得以獲得絕對的保護。要之,善意取得制度的本質在于以“轉讓合同”除無權處分外并無其他瑕疵為基本邏輯,法德兩國民法典均貫徹了該邏輯,以保障私人自治及公共利益。對我國相關法律的解釋,自然也應以該邏輯為基點展開。三、公示公信原則我國《物權法》第6條規(guī)定了公示原則,第16條規(guī)定了不動產登記簿的公信力,學說上則一致認為動產占有具有公信力,可以認為我國法律上確認了公示公信原則。對我國法律上善意取得制度的討論,也應基于公示公信原則展開。不論是否承認物權行為理論,由于確立了公示公信原則,善意取得時的轉讓合同,有如德國法中的處分行為,也有作為善意取得構成要件的無權轉讓合同及構成善意取得后的有權轉讓合同之分。(一)我國法上的轉讓合同,在民法的基諸多學者在探討《物權法》第106條規(guī)定的轉讓合同效力時,均涉及轉讓合同的定性問題,即轉讓合同究竟只是處分行為,還是債權形式主義下的合同6。這一問題無疑非常重要,但確立善意取得制度,及確定善意取得的諸項要件,并不以澄清轉讓合同的性質問題為前提。對善意取得之基本邏輯的規(guī)定,無需考慮物權變動模式,善意取得制度在何種環(huán)境下展開,就會相應地具有某種模式的特征,正如法德兩國模式有所不同。善意取得制度就像一粒種子,種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就有不同的結果,甚至有南橘北枳的結果,但這粒種子本身是不變的,不論橘枳,都來自相同的種子。《物權法》第106條規(guī)定的轉讓合同效力問題,正是種子的問題。對作為善意取得之基礎或前提的轉讓合同,須依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邏輯將之界定為“除無權處分外,并不存在其他瑕疵”,以此滿足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功能,即在保證私人自治及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調整善意受讓人及原所有權人的利益格局。這一界定與《法國民法典》第2279條對正當名義的要求、《德國民法典》第932條要求“本可轉讓所有權”之規(guī)定的精神是一致的。不論轉讓合同指債權形式主義下的合同,還是指處分行為,對其“除無權處分外并不存在其他瑕疵”的要求均應堅持。且不論采何種物權變動模式,對轉讓合同做何界定,這一界定均屬正確,可順暢地實現(xiàn)善意取得所預期的功能,且不會存在體系上的不協(xié)調。學界對我國法上物權變動模式尚無定論,若采物權行為理論,則情形與上述德國法的情形相同;若依債權形式主義理論,則在上述案例中,情形有如下述,依然不會有任何體系或功能上的問題。若被欺詐之人發(fā)現(xiàn)自己被欺詐,且基于買賣之瑕疵提出主張,則轉讓合同不符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邏輯,因此不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轉讓合同的效力如何,由合同法之一般規(guī)則調整;若發(fā)現(xiàn)自己被欺詐,但放棄撤銷或變更合同的權利,則買賣僅為無權處分,得以適用善意取得制度,此時的轉讓合同,首先作為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前提,用以滿足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要件,在構成善意取得后,由于公示公信原則的適用,轉讓合同變?yōu)檗D讓“擬制”之權利的合同,從無權轉讓變?yōu)橛袡噢D讓,實際上具有兩重身份,并最終為有效合同;若未發(fā)現(xiàn)自己被欺詐,且首先構成善意取得,但后來發(fā)現(xiàn)被欺詐并基于買賣之瑕疵提出主張,此時轉讓合同因不符合善意取得制度基本邏輯的要求,不再能構成善意取得了,因而善意取得自始無效,應恢復原狀。若合同標的為禁止流通物,轉讓合同本身無效,也不存在對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總之,無論我國法上采何種物權變動模式,甚至部分場合采物權行為理論,部分場合采債權形式主義理論,均無礙將“轉讓合同除無權處分外并不存在其他瑕疵”規(guī)定為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二)因公示公信原則產生的抗辯依公示公信原則,在成立善意取得后,原本的無權轉讓合同就因公示公信對權利的擬制變?yōu)橛袡噢D讓合同。無論采物權行為理論的物權變動模式,還是采債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轉讓合同均因公示公信原則存在從無權轉讓到有權轉讓的轉變。物權行為理論區(qū)分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公示公信原則所擬制的權利,僅針對處分行為,此時的轉讓合同指的也是作為處分行為的物權合同。處分行為首先作為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除無權處分外并不存在其他瑕疵,此時的處分行為是無權處分,如果存在其他的瑕疵,則并不能構成善意取得,也就不能援引公示公信原則,進而擬制出權利使之變?yōu)橛袡嗵幏?如果不存在其他瑕疵,則可以順利構成善意取得,進而因公示公信原則變?yōu)橛袡嗵幏帧T跇嫵缮埔馊〉们昂?處分行為存有一個區(qū)分,在善意取得成立之前為無權處分,在善意取得成立之后為有權處分。因為區(qū)分了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且采納了抽象原則,所以在物權行為理論之下,即使構成了善意取得,也存在因負擔行為之瑕疵而適用不當?shù)美贫鹊目赡堋鶛嘈问街髁x下,在構成善意取得前后,轉讓合同也有一個從無權轉讓合同到有權轉讓合同轉變的過程,其原理與物權行為理論下處分行為從無權處分到有權部分的轉變是一樣的。區(qū)別在于,債權形式主義下的轉讓合同則沒有區(qū)分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善意取得因而就具有了終局性,也就不存在適用不當?shù)美目赡?且在物權行為理論下,基于負擔行為提出各種主張,并不以構成善意取得為前提。以買賣為例,依物權行為理論,買賣是負擔行為而非處分行為,因此其效力并不受當事人無處分權的影響,即使出賣人是無權處分,且無論是否構成善意取得,買受人皆可基于買賣提出各種主張。但債權形式主義下的買賣,并無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的區(qū)分,出賣人無處分權時,買賣合同效力待定,當事人并不能基于效力待定的買賣合同提出各種主張;只有在善意取得成立后,買賣合同才因公示公信原則從無權轉讓變?yōu)橛袡噢D讓,且因此可以提出各種主張??傊?不論采何種物權變動模式,在善意取得成立后,轉讓合同均因公示公信原則從無權轉讓變?yōu)橛袡噢D讓,此時,一旦存有“物品瑕疵”或“遲延給付”,即可依照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提出主張,因為此時的轉讓合同已經是有權轉讓了。不區(qū)分轉讓合同效力的此種轉變,出于解決相同問題的需要,往往會徑直認為轉讓合同自始就是有效的7,這樣的認定,本身并不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邏輯,在我國現(xiàn)行法的框架內,也會導致與《合同法》第51條在文本上的沖突。四、《合同法》第133條規(guī)定的構成要件應是與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邏輯相沖突善意取得制度源于《法國民法典》,而非羅馬法或日耳曼法,在《法國民法典》及《德國民法典》中表現(xiàn)為兩種不同范式,并為其他大陸法系國家追隨,兩種模式具有一致的基本邏輯,即在法律行為僅有無權處分之瑕疵時存在善意取得適用的可能,亦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