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173-2014_第1頁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173-2014_第2頁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173-2014_第3頁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173-2014_第4頁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173-201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閱讀全文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關于發(fā)布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第409號公告

現(xiàn)批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

50173-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3.2.3(3)、5.0.4(3)、6.1.1(1)條(款)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原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173-92同時廢止。2014年4月15日

本規(guī)范共分11章和4個附錄。主要包括:總則;術語;原材料及器材檢驗;測量;土石方工程;基礎工程;桿塔工程;架線工程;接地工程;桿上電氣設備;工程驗收與移交等。1總則1.0.1

為保證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工程建設質量,規(guī)范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求和驗收條件,制定本規(guī)范。1.0.2

本規(guī)范適用于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施工及驗收。1.0.3

架空電力線路工程的施工應按已批準的設計文件進行。1.0.4

架空電力線路工程測量及檢查用的儀器、儀表、量具等,應采用合格產品并在檢定有效期內使用。1.0.5

架空電力線路工程的施工及驗收,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術語2.0.1

架空電力線路

overhead

power

line

用絕緣子和桿塔將導線及地線架設于地面上的電力線路。2.0.2

檔距

span

length

兩相鄰桿塔導線懸掛點間的水平距離。2.0.3

耐張段

section

of

an

overhead

line

兩相鄰耐張桿塔間的線路部分,稱為一個耐張段。2.0.4

垂直檔距

weight

span

桿塔兩側導線最低點之間的水平距離。2.0.5

代表檔距

representative

span

為一假設檔距,該檔距由于荷載或溫度變化引起張力變化的規(guī)律與耐張段實際變化規(guī)律幾乎相同。2.0.6

弧垂

sag

一檔架空線內,導線與導線懸掛點所連直線間的最大垂直距離。2.0.7

桿塔

support

structure

of

an

overhead

line

通過絕緣子懸掛導線的裝置。2.0.8

根開

root

distance

兩電桿根部或塔腳之間的水平距離。2.0.9

桿上電氣設備

electrical

equipments

on

support

structure

指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上的變壓器、斷路器、負荷開關、隔離開關、避雷器、熔斷器等電氣設備。2.0.10

相色

color

of

phase

為區(qū)分線路相位,采用顏色進行標識,并規(guī)定A相為黃色、B相為綠色、C相為紅色。2.0.11

單位工程

unit

project

指具有獨立的施工條件,但不獨立發(fā)揮生產能力的工程,可按專業(yè)性質或建筑部位劃分。2.0.12

分部工程

parts

of

construction

指單位工程的組成部分,一個單位工程可由若干個分部工程組成。2.0.13

分項工程

kinds

of

construction

指分部工程的組成部分,一個分部工程可由若干個分項工程組成。3原材料及器材檢驗3.1一般規(guī)定

3.2基礎

3.3桿塔

3.4導地線

3.5絕緣子和金具3.1一般規(guī)定3.1.1

架空電力線路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及器材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應有該批產品出廠質量檢驗合格證書,設備應有銘牌。

2

應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各項質量檢驗資料。

3

對砂、石等原材料應抽樣并提交具有資質的檢驗單位檢驗,應在合格后再采用。3.1.2

原材料及器材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重作檢驗,并應根據檢驗結果確定是否使用或降級使用:

1

超過規(guī)定保管期限者。

2

因保管、運輸不良等原因造成損傷或損壞可能者。

3

對原檢驗結果有懷疑或試樣代表性不夠者。3.1.3

鋼材焊接用焊條、焊劑等焊接材料的規(guī)格、型號,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焊接規(guī)范》GB

50661的規(guī)定,且保管、使用時應采取下列措施:

1

焊條、焊絲、焊劑和熔嘴應儲存在干燥、通風良好的地方,并應由專人保管。

2

焊條、焊絲、熔嘴和焊劑在使用前,應按產品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進行烘干。

3

焊條重復烘干次數(shù)不應超過1次,不得使用受潮的焊條。3.2基礎3.2.1

現(xiàn)場澆筑混凝土基礎所使用的砂、石,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

52的規(guī)定。3.2.2

水泥的質量、保管及使用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的規(guī)定。水泥的品種與標號,應滿足設計要求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水泥保管時應防止受潮;不同品種、不同等級、不同制造廠、不同批號的水泥應分別堆放,并應標識清楚。3.2.3

混凝土拌和用水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制作預制混凝土構件用水,應使用可飲用水。

2

現(xiàn)場拌和混凝土,宜使用可飲用水。當無可飲用水時,應采用清潔的河溪水或池塘水等。水中不得含有油脂和有害化合物,有懷疑時應送有相應資質的檢驗部門做水質化驗,并應在合格后再使用。

3

混凝土拌和用水嚴禁使用未經處理的海水。3.2.4

預制混凝土構件及現(xiàn)澆混凝土基礎用鋼筋、地腳螺栓、插入角鋼等加工質量,均應符合設計要求。鋼材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鋼》GB

1499的規(guī)定,表面應無污物和銹蝕。3.2.5

接地裝置的型號、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要求,當采用鋼材時宜采用熱鍍鋅進行防腐處理。3.3桿塔3.3.1

環(huán)形混凝土電桿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環(huán)形混凝土電桿》GB/T

4623的規(guī)定,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表面應光潔平整,壁厚應均勻,應無露筋、跑漿等現(xiàn)象。

2

放置地平面檢查時,普通鋼筋混凝土電桿應無縱向裂縫,橫向裂縫的寬度不應超過0.1mm,其長度不應超過周長的1/3。預應力混凝土電桿應無縱、橫向裂縫。

3

桿身彎曲不應超過桿長的1/1000。

4

電桿桿頂應封堵。3.3.2

角鋼鐵塔、混凝土電桿鐵橫擔的加工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輸電線路鐵塔制造技術條件》GB/T

2694的規(guī)定。3.3.3

薄壁離心鋼管混凝土結構鐵塔的加工質量,除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薄壁離心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DL/T

5030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鋼管焊縫應全部進行外觀檢查。

2

端頭外徑允許偏差應為±1.5mm;桿件長度允許偏差應為±5mm。

3

桿身彎曲度不應超過桿長的1/1000,并不應大于10。3.3.4

鋼管電桿的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輸變電鋼管結構制造技術條件》DL/T

646的規(guī)定。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構件的標志應清晰可見。

2

焊縫坡口應保持平整無毛刺,不得有裂紋、氣割熔瘤、夾層等缺陷。

3

焊縫表面質量應用放大鏡和焊縫檢驗尺檢測,需要時可采用表面探傷方法檢驗。

4

鍍鋅層表面應連續(xù)、完整、無銹蝕,不得有過酸洗、漏鍍、結瘤、積鋅、毛刺等缺陷。3.3.5

桿塔用螺栓的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輸電線路桿塔及電力金具用熱浸鍍鋅螺栓與螺母》DL/T

284的規(guī)定。防卸螺栓的型式宜符合建設方或運行方的要求。3.3.6

裸露在大氣中的黑色金屬制造的附件應采取防腐措施。3.3.7

各種連接螺栓的防松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3.3.8

金屬附件及螺栓表面不應有裂紋、砂眼、鍍層剝落及銹蝕等現(xiàn)象。3.4導地線3.4.1

導線的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圓線同心絞架空導線》GB/T

1179的規(guī)定,架空絕緣線的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額定電壓10kV架空絕緣電纜》GB/T

14049和《額定電壓1kV及以下架空絕緣電纜》GB/T

12527的規(guī)定。3.4.2

架空電力線路使用的線材,架設前應進行外觀檢查,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線材表面應光潔,不得有松股、交叉、折疊、斷裂及破損等缺陷。

2

線材應無腐蝕現(xiàn)象。

3

鋼絞線、鍍鋅鐵線表面鍍鋅層應良好、無銹蝕。3.4.3

采用鍍鋅鋼絞線做架空地線或拉線時,鍍鋅鋼絞線的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鍍鋅鋼絞線》YB/T

5004的規(guī)定。3.4.4

采用復合光纜作架空地線時,復合光纜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光纖復合架空地線》DL/T

832的規(guī)定。3.4.5

架空絕緣線表面應平整光滑、色澤均勻、無爆皮、無氣泡;端部應密封,并應無導體腐蝕、進水現(xiàn)象;絕緣層表面應有廠名、生產日期、型號、計米等清晰的標志。3.5絕緣子和金具3.5.1

盤形懸式瓷及玻璃絕緣子的質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標稱電壓高于1000V的架空線路絕緣子》GB/T

1001、《標稱電壓高于1000V的架空線路絕緣子交流系統(tǒng)用瓷或玻璃絕緣子件盤形懸式絕緣子件的特性》GB/T

7253和《盤形懸式絕緣子用鋼化玻璃絕緣件外觀質量》JB/T

9678的規(guī)定。有機復合絕緣子的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標稱電壓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線路用復合絕緣子-定義、試驗方法及驗收準則》GB/T

19519的規(guī)定。3.5.2

絕緣子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絕緣子鐵帽、絕緣件、鋼腳三者應在同一軸線上,不應有明顯的歪斜,且應結合緊密,金屬件鍍鋅應良好。外露的填充膠接料表面應平整,其平面度不應大于3mm,且應無裂紋。

2

瓷質絕緣子瓷釉應光滑,并應無裂紋、缺釉、斑點、燒痕、氣泡或瓷釉燒壞等缺陷,外觀質量不應超過表3.5.2的規(guī)定。

3

有機復合絕緣子表面應光滑,并應無裂紋、缺損等缺陷。

4

玻璃絕緣子應由鋼化玻璃制造。玻璃件不應有折痕、氣孔等表面缺陷,玻璃件中氣泡直徑不應大于5mm。表3.5.2

瓷件外觀質量

注:1

表中H為瓷件高度或長度(cm);D為瓷件最大外徑(cm)。

2

內表面(內孔及膠裝部位,但不包括懸式頭部膠裝部位)缺陷總面積不作規(guī)定。

3

括弧內數(shù)值適用于線路針式或懸式絕緣子的瓷件。3.5.3

金具的質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電力金具通用技術條件》GB/T

2314和《電力金具制造質量》DL/T

768的規(guī)定;金具的驗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力金具試驗方法

第4部分:驗收規(guī)則》GB/T

2317.4的規(guī)定;金具的標志與包裝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力金具通用技術條件》GB/T

2314的規(guī)定。3.5.4

35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金具還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架空配電線路金具技術條件》DL/T

765.1和《額定電壓10kV及以下架空裸導線金具》DL/T

765.2的規(guī)定。3.5.5

10kV及以下架空絕緣導線金具,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額定電壓10kV及以下架空絕緣導線金具》DL/T

765.3的有關規(guī)定。3.5.6

金具組裝配合應良好,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鑄鐵金具表面應光潔,并應無裂紋、毛刺、飛邊、砂眼、氣泡等缺陷,鍍鋅應良好,應無鋅層剝落、銹蝕現(xiàn)象。

2

鋁合金金具表面應無裂紋、縮孔、氣孔、渣眼、砂眼、結疤、凸瘤、銹蝕等。

3

金具型號與相應的線材及連接件的型號應匹配。4測量4.0.1

測量儀器和量具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儀器最小角度讀數(shù)不應大于1′。4.0.2

分坑測量前應依據設計提供的數(shù)據復核設計給定的桿塔位中心樁,并應以此作為測量的基準。復測時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查明原因并予以糾正:

1

以兩相鄰直線樁為基準,其橫線路方向偏差大于50mm。

2

用視距法復測時,架空送電線路順線路方向兩相鄰桿塔位中心樁間的距離與設計值的偏差大于設計檔距的1%。

3

轉角樁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復測時對設計值的偏差大于1′30″。4.0.3

無論地形變化大小,凡導線對地距離可能不夠的危險點標高都應測量,實測值與設計值相比的偏差不應超過0.5m,超過時應由設計方查明原因并予以糾正。在下列地形危險點處應重點復核:

1

導線對地距離有可能不夠的地形凸起點的標高。

2

桿塔位間被跨越物的標高。

3

相鄰桿塔位的相對標高。4.0.4

設計交樁后丟失的桿塔中心樁,應按設計數(shù)據予以補釘,其測量精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樁之間的距離和高程測量,可采用視距法同向兩測回或往返各一測回測定,其視距長度不宜大于400m。

2

測距相對誤差,同向不應大于1/200,對向不應大于1/150。4.0.5

桿塔位中心樁移樁的測量精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采用鋼卷尺直線量距時,兩次測值之差不得超過量距的1‰。

2

當采用視距法測距時,兩次測值之差不得超過測距的5‰。

3

當采用方向法測量角度時,兩測回測角值之差不得超過1′30″。4.0.6

分坑時,應根據桿塔位中心樁的位置釘出輔助樁,其測量精度應滿足施工精度的要求。5土石方工程5.0.1

土石方開挖應按設計施工,施工完畢,應采取恢復植被的措施。鐵塔基礎施工基面的開挖應以設計圖紙為準,應按不同地質條件規(guī)定開挖邊坡。基面開挖后應平整,不應積水,邊坡應有防止坍塌的措施。5.0.2

桿塔基礎的坑深應以設計施工基面為基準。當設計施工基面為零時,桿塔基礎坑深應以設計中心樁處自然地面標高為基準。拉線基礎坑深應以拉線基礎中心的地面標高為基準。5.0.3

桿塔基礎坑深允許偏差應為—50mm~+100mm,坑底應平整。同基基礎坑應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按最深基坑操平。5.0.4

掏挖基礎應以人工掏挖為主,掏挖基礎及巖石基礎的尺寸不得有負偏差,開挖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基坑開挖前宜根據尺寸線先挖深度300mm的出樣洞,樣洞直徑宜小于設計的基礎尺寸30mm~50mm。樣洞挖好后應復測根開、對角線等數(shù)據,并應在合格后再繼續(xù)開挖。

2

主柱挖掘過程中,每挖500mm應在坑中心吊垂球檢查坑位及主柱直徑。開挖將至設計深度時應預留50mm不挖掘,并應待清理基坑時再修整。

3

人工開挖遇到松散層時,必須采取防止坍塌的措施。

4

開挖的土石方應堆放在距擴孔范圍2m外的安全部位。

5

對于風化巖或較堅硬的巖石可采用小藥量松動爆破與人工開挖相結合,炮眼深度不應超過1m,裝藥量應適當,坑壁應布置多個防震孔,巖渣及松石應清除干凈。5.0.5

桿塔基礎坑深超過設計坑深100mm時的處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鐵塔現(xiàn)澆基礎坑,其超深部分應鋪石灌漿。

2

混凝土電桿基礎、鐵塔預制基礎、鐵塔金屬基礎等,其超深在100mm~300mm時,應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實處理,每層厚度不應超過100mm;遇到泥水坑時,應先清除坑內泥水后再鋪石灌漿。當不能以填土或砂、石夯實處理時,其超深部分應按設計要求處理,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按鋪石灌漿處理??由畛^規(guī)定值300mm以上時應采用鋪石灌漿處理,鋪石灌漿的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5.0.6

拉線基礎坑的坑深不應有負偏差。當坑深超深后對拉線基礎安裝位置與方向有影響時,應采取保證拉線對地夾角的措施。5.0.7

接地溝開挖的長度和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不得有負偏差,溝中影響接地體與土壤接觸的雜物應清除。在山坡上挖接地溝時,宜沿等高線開挖。5.0.8

桿塔基礎坑及拉線基礎坑回填,應符合設計要求;應分層夯實,每回填300mm厚度應夯實一次??涌诘牡孛嫔蠎莱翆樱莱翆拥纳喜窟厡挷坏眯∮诳涌谶厡?。其高度應根據土質夯實程度確定,基礎驗收時宜為300mm~500mm。經過沉降后應及時補填夯實。工程移交時坑口回填土不應低于地面。瀝青路面、砌有水泥花磚的路面或城市綠地內可不留防沉土臺。5.0.9

石坑回填應以石子與土按3:1摻和后回填夯實。5.0.10

泥水坑回填應先排出坑內積水然后回填夯實。5.0.11

凍土回填時應先將坑內冰雪清除干凈,應把凍土塊中的冰雪清除并搗碎后進行回填夯實。凍土坑回填在經歷一個雨季后應進行二次回填。5.0.12

接地溝的回填宜選取未摻有石塊及其他雜物的泥土,并應分層夯實,回填后應筑有防沉層,其高度宜為100mm~300mm,工程移交時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6基礎工程6.1一般規(guī)定

6.2現(xiàn)場澆筑基礎

6.3鉆孔灌注樁基礎

6.4掏挖基礎

6.5混凝土電桿基礎及預制基礎

6.6巖石基礎

6.7冬期施工6.1一般規(guī)定6.1.1

基礎混凝土中摻入外加劑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基礎混凝土中嚴禁摻入氯鹽。

2

基礎混凝土中摻入外加劑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

50119的規(guī)定。6.1.2

基礎鋼筋焊接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

18的規(guī)定。6.1.3

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在同一個澆筑體中混合使用。6.1.4

當轉角、終端塔設計要求采取預偏措施時,其基礎的四個基腿頂面宜按預偏值抹成斜平面,并應共在一個整斜平面或平行平面內。6.1.5

位于山坡、河邊或溝旁等易沖刷地帶基礎的防護,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6.2現(xiàn)場澆筑基礎6.2.1

現(xiàn)場澆筑基礎,澆筑前應支模,模板應采用剛性材料,其表面應平整且接縫嚴密。接觸混凝土的模板表面應采取脫模措施。6.2.2

現(xiàn)場澆筑基礎應采取防止泥土等雜物混入混凝土中的措施。6.2.3

現(xiàn)場澆筑基礎中的地腳螺栓及預埋件應安裝牢固。安裝前應除去浮銹,螺紋部分應予以保護。6.2.4

插入式基礎的主角鋼,應進行找正,并應加以臨時固定,在澆筑中應隨時檢查其位置的準確性。整基基礎幾何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6.2.5

基礎澆筑前,應按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和現(xiàn)場澆筑使用的砂、石、水泥等原材料,并應根據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

55進行試配確定混凝土配合比?;炷僚浜媳仍囼瀾删哂邢鄳Y質的檢測機構進行并出具混凝土配合比報告。6.2.6

現(xiàn)場澆筑混凝土應采用機械攪拌、機械搗固,個別特殊地形無法機械攪拌時,應有專門的質量保證措施。6.2.7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水灰比。每班日或不同日澆筑每個基礎腿應檢查兩次及以上坍落度。6.2.8

混凝土配比材料用量每班日或每基基礎應至少檢查兩次。6.2.9

試塊應在現(xiàn)場從澆筑中的混凝土取樣制作,其養(yǎng)護條件應與基礎相同。6.2.10

試塊制作數(shù)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轉角、耐張、終端、換位塔及直線轉角塔基礎每基應取一組。

2

一般直線塔基礎,同一施工隊每5基或不滿5基應取一組,單基或連續(xù)澆筑混凝土量超過100m3時亦應取一組。

3

當原材料變化、配合比變更時應另外制作。

4

當需要做其他強度鑒定時,外加試塊的組數(shù)應由各工程自定。6.2.11

混凝土試塊強度試驗,應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6.2.12

現(xiàn)場澆筑混凝土的養(yǎng)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澆筑后應在12h內開始澆水養(yǎng)護,當天氣炎熱、干燥有風時,應在3h內進行澆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應在基礎模板外加遮蓋物,澆水次數(shù)應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終濕潤。

2

對普通硅酸鹽和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澆水養(yǎng)護,不得少于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jié)B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當使用其他品種水泥時應按有關規(guī)定養(yǎng)護。

3

基礎拆模經表面質量檢查合格后應立即回填,并應對基礎外露部分加遮蓋物,應按規(guī)定期限繼續(xù)澆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應使遮蓋物及基礎周圍的土始終保持濕潤。

4

采用養(yǎng)護劑養(yǎng)護時,應在拆模并經表面檢查合格后立即涂刷,涂刷后不得澆水。

5

日平均溫度低于5℃時,不得澆水養(yǎng)護。6.2.13

基礎拆模時的混凝土強度,應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損壞。特殊形式的基礎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6.2.14

澆筑基礎應表面平整,單腿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2.14的規(guī)定。表6.2.14

單腿尺寸允許偏差6.2.15

澆筑拉線基礎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2.15的規(guī)定。表6.2.15

拉線基礎允許偏差

注:L為拉環(huán)中心至桿塔拉線固定點的水平距離。6.2.16

整基鐵塔基礎回填土夯實后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2.16的規(guī)定。表6.2.16

整基基礎尺寸施工允許偏差

注:1

轉角塔基礎的橫線路指內角平分線方向,順線路方向指轉角平分線方向。

2

基礎根開及對角線指同組地腳螺栓中心之間或塔腿主角鋼準線間的水平距離。

3

相對高差指地腳螺栓基礎抹面后的相對高差,或插入式基礎的操平印記的相對高差。轉角塔及終端塔有預偏時,基礎頂面相對高差不受5mm限制。

4

高低腿基礎頂面高差指與設計標高之差。6.2.17

現(xiàn)場澆筑混凝土強度應以試塊強度為依據。試塊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6.2.18

對混凝土表面缺陷的處理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4的規(guī)定。6.2.19

混凝土基礎防腐應符合設計要求。6.3鉆孔灌注樁基礎6.3.1

鉆孔完成后,應立即檢查成孔質量,并應填寫施工記錄。鉆孔樁成孔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3.1的規(guī)定。表6.3.1

鉆孔樁成孔允許偏差6.3.2

鋼筋骨架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制作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3.2的規(guī)定。表6.3.2

鋼筋制作安裝允許偏差6.3.3

鋼筋骨架安裝前應設置定位鋼環(huán)、混凝土墊塊。安裝鋼筋骨架時應避免碰撞孔壁,符合要求后應立即固定。當鋼筋骨架重量較大時,應采取防止吊裝變形的措施。6.3.4

水下灌注的混凝土應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選用180mm~220mm。混凝土配合比應經過試驗確定。6.3.5

開始水下灌注混凝土時,導管內的隔水球位置應臨近水面,首次灌注時導管內的混凝土應能保證將隔水球從導管內順利排出,并應將導管埋入混凝土中0.8m~1.2m。6.3.6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應適時提升和拆卸導管,導管底端應始終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不小于2m,不得將導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6.3.7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應連續(xù)進行,不得中斷。6.3.8

混凝土灌注到地面后應清除樁頂部浮漿層,單樁基礎可安裝樁頭模板、找正和安裝地腳螺栓、灌注樁頭混凝土。樁頭模板與灌注樁直徑應相吻合,不得出現(xiàn)凹凸現(xiàn)象。地面以上樁基礎應達到表面光滑、工藝美觀。群樁基礎的承臺應在樁質量驗收合格后施工。6.3.9

灌注樁應按設計要求驗樁。灌注樁基礎混凝土強度檢驗應以試塊為依據。試塊的制作應每根樁取一組,承臺及連梁應每基取一組。灌注樁基礎整基尺寸的施工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6.2.16條的規(guī)定。6.3.10

鉆孔灌注樁基礎的施工及驗收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

94的有關規(guī)定。6.4掏挖基礎6.4.1

掏挖基礎完成后應按隱蔽工程填寫施工記錄。掏挖基礎成孔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4.1的規(guī)定。表6.4.1

掏挖基礎成孔允許偏差6.4.2

掏挖基礎的鋼筋與混凝土澆筑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6.1節(jié)、第6.2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6.4.3

混凝土應一次連續(xù)澆筑完成,不得出現(xiàn)施工縫。6.4.4

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過2m,超過2m應設置串筒或溜槽。6.4.5

整基基礎的施工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6.2.16條的規(guī)定。6.5混凝土電桿基礎及預制基礎6.5.1

混凝土電桿底盤的安裝,應在基坑檢驗合格后進行。底盤安裝后,應滿足電桿埋設深度的要求,其圓槽面應與電桿軸線垂直,找正后應填土夯實至底盤表面。6.5.2

混凝土電桿卡盤安裝前應先將其下部回填土夯實,安裝位置與方向應符合設計圖紙規(guī)定,其深度允許偏差為±50mm,卡盤抱箍的螺母應緊固,卡盤弧面與電桿接觸處應緊密。6.5.3

拉線盤的埋設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安裝位置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沿拉線方向的左、右偏差不應超過拉線盤中心至相對應電桿中心水平距離的1%。

2

沿拉線安裝方向,其前后允許位移值,當拉線安裝后其對地夾角值與設計值之差不應超過1°,個別特殊地形需超過1°時,應由設計提出具體規(guī)定。

3

X型拉線的拉線盤安裝位置,應滿足拉線交叉處不得相互磨碰的要求。6.5.4

混凝土電桿基礎設計為套筒時,應按設計圖紙要求安裝。6.5.5

裝配式預制基礎的底座與立柱連接的螺栓、鐵件及找平用的墊鐵,應采取防銹措施。當采用澆灌水泥砂漿時,應與現(xiàn)場澆筑基礎同樣養(yǎng)護,回填土前應將接縫處以熱瀝青或其他有效的防水涂料涂刷。6.5.6

鋼筋混凝土枕條、框架底座、薄殼基礎及底盤底座等與柱式框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底座、枕條應安裝平整,四周應填土或砂、石夯實。

2

鋼筋混凝土底座、枕條、立柱等在組裝時不得敲打和強行組裝。

3

立柱傾斜時宜用熱浸鍍鋅墊鐵墊平,每處鍍鋅墊鐵不得超過兩塊,總厚度不應超過5mm,調平后立柱傾斜不應超過立柱高的1%。

注:設計本身有傾斜的立柱,其立柱傾斜允許偏差值指與原傾斜值相比。6.5.7

10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未作規(guī)定時,一般土質情況下單回路混凝土電桿的埋設深度可采用表6.5.7所列數(shù)值。遇有土質松軟、水田、灘涂、地下水位較高時,應采取加固桿基措施,遇有水流沖刷地帶宜加圍樁或圍臺。表6.5.7

單回路混凝土電桿的埋設深度6.6巖石基礎6.6.1

巖石基礎施工時,應逐基逐腿與設計地質資料核對,當實際情況與設計不符時應由設計單位提出處理方案。6.6.2

巖石基礎的開挖或鉆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巖石構造的整體性不應受破壞。

2

孔洞中的石粉、浮土及孔壁松散的活石應清除干凈。

3

軟質巖成孔后應立即安裝錨筋或地腳螺栓,并應澆筑混凝土。6.6.3

巖石基礎錨筋或地腳螺栓的埋入深度不得小于設計值,安裝后應有臨時固定措施。6.6.4

混凝土或砂漿的澆筑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澆筑混凝土或砂漿時,應分層澆搗密實,并應按現(xiàn)場澆筑基礎混凝土的規(guī)定進行養(yǎng)護。

2

孔洞中澆筑混凝土或砂漿的數(shù)量不得少于設計值。

3

對澆筑混凝土或砂漿的強度檢驗應以試塊為依據,試塊的制作應每基取一組。

4

對澆筑鉆孔式巖石基礎,應采取減少混凝土收縮量的措施。6.6.5

巖石基礎成孔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6.5的規(guī)定。表6.6.5

巖石基礎成孔允許偏差6.6.6

整基基礎的施工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6.2.16條的規(guī)定。6.7冬期施工6.7.1

當連續(xù)5d、室外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混凝土基礎工程應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并應及時采取氣溫突然下降的防凍措施。6.7.2

冬期施工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JGJ/T

104的規(guī)定。6.7.3

冬期鋼筋焊接,宜在室內進行,當必須在室外焊接時,其最低環(huán)境溫度不宜低于—20℃,并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

18的規(guī)定。雪天或施焊現(xiàn)場風速超過5.4m/s(3級風)焊接時,應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未冷卻的接頭不得碰到冰雪。6.7.4

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宜選用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采用蒸汽養(yǎng)護時,宜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

2

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80kg/m3,水膠比不應大于0.55,強度等級不大于C15的混凝土除外。

3

大體積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6.7.5

冬期拌制混凝土時應采用加熱水的方法,拌和水及骨料的最高溫度不得超過表6.7.5的規(guī)定。當水和骨料的溫度仍不能滿足熱工計算要求時,可提高水溫到100℃,但水泥不得與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觸。表6.7.5

拌和水及骨料的最高溫度(℃)6.7.6

水泥不應直接加熱,宜在使用前運入暖棚內存放?;炷涟韬臀锏娜肽囟炔坏玫陀?℃。6.7.7

冬期施工不得在已凍結的基坑底面澆筑混凝土,已開挖的基坑底面應有防凍措施。6.7.8

攪拌混凝土的最短時間應符合表6.7.8的規(guī)定。表6.7.8

攪拌混凝土的最短時間(s)

注:1

表中攪拌機容積為出料容積。

2

采用自落式攪拌機時,應比表中攪拌時間延長30s~60s;采用預拌混凝土時,應較常溫下預拌混凝土攪拌時間延長15s~30s。6.7.9

冬期混凝土養(yǎng)護宜選用覆蓋法、暖棚法、蒸汽法或負溫養(yǎng)護法。當采用暖棚法養(yǎng)護混凝土時,混凝土養(yǎng)護溫度不應低于5℃,并應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6.7.10

冬期施工混凝土基礎拆模檢查合格后應立即回填土。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時,其受凍臨界強度不應小于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值的30%;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煤粉灰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時,不應小于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值的40%。7桿塔工程7.1一般規(guī)定

7.2鐵塔組立

7.3混凝土電桿

7.4鋼管電桿

7.5拉線7.1一般規(guī)定7.1.1

桿塔組立應有完整可行的施工技術文件。組立過程中,應采取保證部件不產生變形或損壞。7.1.2

桿塔各構件的組裝應牢固,交叉處有空隙者,應裝設相應厚度的墊圈或墊板。7.1.3

當采用螺栓連接構件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螺栓的防卸、防松裝置及防卸螺栓安裝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2

螺栓應與構件平面垂直,螺栓頭與構件間的接觸處不應有空隙。

3

螺母擰緊后,螺桿露出螺母的長度,對單螺母,不應小于兩個絲扣;對雙螺母,應最少與螺母相平。

4

螺桿應加墊者,每端不宜超過兩個墊圈,長孔應加平墊圈,每端不宜超過兩個使用的墊圈尺寸應與構件孔徑相匹配。

5

電桿橫擔安裝處的單螺母應加彈簧墊圈及平墊圈。

6

不得在螺栓上纏繞鐵線代替墊圈。7.1.4

螺栓的穿入方向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立體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水平方向應由內向外。

2)垂直方向應由下向上。

3)斜向者宜由斜下向斜上穿,不便時應在同一斜面內取統(tǒng)一方向。

2

平面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順線路方向,應按線路方向穿入或按統(tǒng)一方向穿入。

2)橫線路方向,應兩側由內向外,中間由左向右(按線路方向)或按統(tǒng)一方向穿入。

3)垂直地面方向者應由下向上。

4)斜向者宜由斜下向斜上穿,不便時應在同一斜面內取統(tǒng)一方向。

3

個別螺栓不易安裝時,穿入方向應允許變更處理。7.1.5

桿塔部件組裝有困難時應查明原因,不得強行組裝。個別螺孔需擴孔時,擴孔部分不應超過3mm,當擴孔需超過3mm時,應先堵焊再重新打孔,并應進行防銹處理;不得用氣割進行擴孔或燒孔。7.1.6

桿塔連接螺栓應逐個緊固,螺桿與螺母的螺紋有滑牙或螺母的棱角磨損以致扳手打滑以及其他原因無法緊固的螺栓應更換。4.8級螺栓緊固扭矩應符合表7.1.6的規(guī)定。4.8級以上的螺栓扭矩標準值應由設計提出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宜按4.8級螺栓緊固扭矩執(zhí)行。表7.1.6

4.8級螺栓緊固扭矩(N·m)7.1.7

桿塔連接螺栓在組立結束時應全部緊固一次,并應檢查扭矩合格后再進行架線。架線后,螺栓還應復緊一遍。7.1.8

桿塔組立及架線后,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1.8的規(guī)定。表7.1.8

桿塔組立及架線后的允許偏差7.1.9

自立式轉角塔、終端塔應組立在傾斜平面的基礎上,向受力反方向預傾斜,預傾斜值應由設計確定。架線撓曲后,塔頂端不應超過鉛垂線而偏向受力側。架線后鐵塔的撓曲度超過設計要求時,應會同設計處理。7.1.10

角鋼鐵塔塔材的彎曲度,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輸電線路鐵塔制造技術條件》GB/T

2694的規(guī)定驗收。對運至樁位的角鋼,當彎曲度超過長度的2‰,但未超過表7.1.10的規(guī)定時,可采用冷矯正法進行矯正,但矯正的角鋼不得出現(xiàn)裂紋和鍍層剝落。表7.1.10

采用冷矯正法的角鋼變形限度7.1.11

工程移交時,桿塔上應有下列固定標志:

1

線路名稱或代號及桿塔號。

2

耐張型桿塔前后相鄰的各一基桿塔的相位標志。

3

高塔按設計要求裝設的航行障礙標志。

4

多回路桿塔上的每回路位置及線路名稱。7.2鐵塔組立7.2.1

鐵塔基礎符合下列規(guī)定時可組立鐵塔:

1

經中間檢查驗收合格。

2

分解組立鐵塔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0%。

3

整體立塔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100%;當立塔操作采取防止基礎承受水平推力的措施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允許為設計強度的70%。7.2.2

鐵塔組立后,各相鄰節(jié)點間主材彎曲度不得超過1/750。7.2.3

鐵塔組立后,塔腳板應與基礎面接觸良好,有空隙時應墊鐵片,并應澆筑水泥砂漿。鐵塔經檢查合格后可隨即澆筑混凝土保護帽;混凝土保護帽的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與塔座接合應嚴密,且不得有裂縫。7.3混凝土電桿7.3.1

混凝土電桿及預制構件在裝卸及運輸中不得互相碰撞、急劇墜落和不正確的支吊。7.3.2

鋼圈連接的混凝土電桿,宜采用電弧焊接。焊接操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應由有資格的焊工操作,焊完的焊口應及時清理,自檢合格后應在規(guī)定的部位打上焊工的鋼印代號。

2

焊前應清除焊口及附近的鐵銹及污物。

3

鋼圈厚度大于6mm時應用V型坡口多層焊。

4

焊縫應有一定的加強面,其高度和遮蓋寬度應符合表7.3.2-1的規(guī)定。表7.3.2-1

焊縫高度和遮蓋寬度

5

焊前應做好準備工作,一個焊口宜連續(xù)焊成。焊縫應呈現(xiàn)平滑的細鱗形,其外觀缺陷允許范圍及處理方法應符合表7.3.2-2的規(guī)定。表7.3.2-2

焊縫外觀缺陷允許范圍及處理方法

6

鋼圈連接采用氣焊時,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鋼圈寬度不應小于140mm。

2)應減少不必要的加熱時間。當產生寬度為0.05mm以上的裂縫時,宜采用環(huán)氧樹脂進行補修。

3)氣焊用的乙炔氣應有出廠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4)氣焊用的氧氣純度不應低于98.5%。

7

電桿焊接后,放置地平面檢查時,其分段及整根電桿的彎曲均不應超過其對應長度的2‰。超過時應割斷調直,并應重新焊接。7.3.3

鋼圈焊接接頭焊完后應及時將表面鐵銹、焊渣及氧化層清理干凈,并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防銹處理。設計無規(guī)定時,應涂刷防銹漆或采取其他防銹措施。7.3.4

混凝土電桿上端應封堵。設計無特殊要求時,下端不應封堵,放水孔應打通。7.3.5

混凝土電桿在組立前應在根部標有明顯埋入深度標志,埋入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7.3.6

單電桿立好后應正直,位置偏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直線桿的橫向位移不應大于50mm。

2

直線桿的傾斜,10kV以上架空電力線路不應大于桿長的3‰;10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桿頂?shù)膬A斜不應大于桿頂直徑的1/2。

3

轉角桿的橫向位移不應大于50mm。

4

轉角桿應向外角預偏,緊線后不應向內角傾斜,向外角的傾斜,其桿頂傾斜不應大于桿頂直徑。7.3.7

終端桿應向拉線受力側預偏,其預偏值不應大于桿頂直徑。緊線后不應向受力側傾斜。7.3.8

雙桿立好后應正直,位置偏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直線桿結構中心與中心樁之間的橫向位移,不應大于50mm;轉角桿結構中心與中心樁之間的橫、順向位移,不應大于50mm。

2

邁步不應大于30mm。

3

根開允許偏差應為±30mm。

4

兩桿高低差不應大于20mm。7.3.9

以抱箍連接的叉梁,其上端抱箍組裝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為±50mm;分段組合叉梁組合后應正直,不應有明顯的鼓肚、彎曲;各部連接應牢固。橫隔梁安裝后,應保持水平,組裝尺寸允許偏差應為±50mm。7.3.10

10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單橫擔的安裝,直線桿應裝于受電側;分支桿、90°轉角桿(上、下)及終端桿應裝于拉線側。7.3.11

除偏支擔外,橫擔安裝應平正,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橫擔端部上下歪斜不應大于20mm;左右扭斜不應大于20mm。

2

雙桿的橫擔,橫擔與電桿連接處的高差不應大于連接距離的5/1000;左右扭斜不應大于橫擔總長度的1/100。

3

導線為水平排列時,上層橫擔上平面距桿頂,10kV線路不應小于300mm;低壓線路不應小于200mm。導線為三角排列時,上層橫擔距桿頂宜為500mm。

4

中、低壓同桿架設多回線路,橫擔間層距應滿足設計要求。

5

45°及以下轉角桿,橫擔應裝在轉角之內角的角平分線上。

6

橫擔安裝應平正,偏支擔長端應向上翹起30mm。7.3.12

瓷橫擔絕緣子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直立安裝時,頂端順線路歪斜不應大于10mm。

2

當水平安裝時,頂端宜向上翹起5°~15°;頂端順線路歪斜不應大于20mm。

3

當安裝于轉角桿時,頂端豎直安裝的瓷橫擔支架應安裝在轉角的內角側,瓷橫擔應裝在支架的外角側。

4

全瓷式瓷橫擔絕緣子的固定處應加軟墊。7.3.13

對交通繁忙路口有可能被車撞擊、對山坡或河邊有可能被沖刷的電桿,應根據現(xiàn)場情況采取安裝防護標志、護樁或護臺的措施。7.4鋼管電桿7.4.1

電桿在裝卸及運輸中,桿端應有保護措施。運至樁位的桿段及構件不應有明顯的凹坑、扭曲等變形。7.4.2

桿段間為焊接連接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7.3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桿段間為插接連接時,其插接長度不得小于設計插接長度。7.4.3

鋼管電桿連接后,其分段及整根電桿的彎曲均不應超過其對應長度的2‰。7.4.4

架線后,直線電桿的傾斜不應超過桿高的5‰,轉角桿組立前宜向受力側預傾斜,預傾斜值應由設計確定。7.5拉線7.5.1

拉線盤的埋設深度和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拉線棒與拉線盤應垂直,連接處應采用雙螺母,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長度應為500mm~700mm。7.5.2

拉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安裝后對地平面夾角與設計值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35kV~66kV架空電力線路不應大于1°。

2)10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不應大于3°。

3)特殊地段應符合設計要求。

2

承力拉線應與線路方向的中心線對正;分角拉線應與線路分角線方向對正;防風拉線應與線路方向垂直。

3

當采用UT型線夾及楔形線夾固定安裝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安裝前絲扣上應涂潤滑劑。

2)線夾舌板與拉線接觸應緊密,受力后無滑動現(xiàn)象,線夾凸肚在尾線側,安裝時不應損傷線股,線夾凸肚朝向應統(tǒng)一。

3)楔形線夾處拉線尾線應露出線夾200mm~300mm,用直徑2mm鍍鋅鐵線與主拉線綁扎20mm;楔形UT線夾處拉線尾線應露出線夾300mm~500mm,用直徑2mm鍍鋅鐵線與主拉線綁扎40mm。拉線回彎部分不應有明顯松脫、燈籠,不得用鋼線卡子代替鍍鋅鐵線綁扎。

4)當同一組拉線使用雙線夾并采用連板時,其尾線端的方向應統(tǒng)一。

5)UT型線夾或花籃螺栓的螺桿應露扣,并應有不小于1/2螺桿絲扣長度可供調緊,調整后,UT型線夾的雙螺母應并緊,花籃螺栓應封固,應有防卸措施。

4

當采用綁扎固定安裝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拉線兩端應設置心形環(huán)。

2)鋼絞線拉線,應采用直徑不大于3.2mm的鍍鋅鐵線綁扎固定。綁扎應整齊、緊密,最小纏繞長度應符合表7.5.2-1的規(guī)定。表7.5.2-1

最小纏繞長度

5

采用壓接型線夾的拉線,安裝時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輸變電工程架空導線及地線液壓壓接工藝規(guī)程》DL/T

5285的規(guī)定。

6

采用預絞式拉線耐張線夾安裝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剪斷鋼絞線前,端頭應用鐵綁線進行綁扎,剪斷口應平齊。

2)將鋼絞線端頭與預絞式線夾起纏標識對齊,先均勻纏繞長腿至還剩兩個節(jié)距。

3)應將短腿穿過心形環(huán)槽或拉線絕緣子,使兩條腿標識對齊后,纏繞短腿至還剩兩個節(jié)距。當拉線絕緣子外形尺寸較大時,預絞式線夾鉸接起點不得越過遠端鉸接標識點。

4)將兩條腿尾部擰開,應進行單絲纏繞扣緊到位。

5)重復拆裝不應超過2次。

7

拉線絕緣子及鋼線卡子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鍍鋅鋼絞線與拉線絕緣子、鋼線卡子宜采用表7.5.2-2所列配套安裝。表7.5.2-2

鍍鋅鋼絞線與拉線絕緣子、鋼線卡子配套安裝

2)靠近拉線絕緣子的第一個鋼線卡子,其U形環(huán)應壓在拉線尾線側。

3)在兩個鋼線卡子之間的平行鋼絞線夾縫間,應加裝配套的鑄鐵墊塊,相互間距宜為100mm~150mm。

4)鋼線卡子螺母應擰緊,拉線尾線端部綁線不拆除。

5)混凝土電桿的拉線在裝設絕緣子時,在斷拉線情況下,拉線絕緣子距地面不應小于2.5m。

8

采用絕緣鋼絞線的拉線,除滿足一般拉線的安裝要求外,應選用規(guī)格型號配套的UT型線夾及楔形線夾進行固定,不應損傷絕緣鋼絞線的絕緣層。7.5.3

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線與拉樁桿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拉樁桿的埋設深度,當設計無要求,采用墜線時,不應小于拉線柱長的1/6;采用無墜線時,應按其受力情況確定。

2

拉樁桿應向受力反方向傾斜,傾斜角宜為10°~20°。

3

拉樁桿與墜線夾角不應小于30°。

4

拉線抱箍距拉樁桿頂端應為250mm~300mm,拉樁桿的拉線抱箍距地距離不應少于4.5m。

5

跨越道路的拉線,除應滿足設計要求外,均應設置反光標識,對路邊的垂直距離不宜小于6m。

6

墜線采用鍍鋅鐵線綁扎固定時,最小纏繞長度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7.5.2-1的規(guī)定。7.5.4

當一基電桿上裝設多條拉線時,各條拉線的受力應一致。7.5.5

桿塔的拉線應在監(jiān)視下對稱調整。7.5.6

對一般桿塔的拉線應及時進行調整收緊。對設計有初應力規(guī)定的拉線,應按設計要求的初應力允許范圍且觀察桿塔傾斜不超過允許值的情況下進行安裝與調整。7.5.7

架線后應對全部拉線進行復查和調整,拉線安裝后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拉線與拉線棒應呈一直線。

2

X型拉線的交叉點處應留足夠的空隙。

3

組合拉線的各根拉線應受力均衡。7.5.8

拉線應避免設在通道處,當無法避免時應在拉線下部設反光標志,且拉線上部應設絕緣子。7.5.9

頂(撐)桿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頂桿底部埋深不宜小于0.5m,應采取防沉措施。

2

與主桿之間夾角應滿足設計要求,允許偏差應為±5°。

3

與主桿連接應緊密、牢固。8架線工程8.1一般規(guī)定

8.2非張力放線

8.3張力放線

8.4連接

8.5緊線

8.6附件安裝

8.7光纜架設8.1一般規(guī)定8.1.1

放線前應編制架線施工技術文件。8.1.2

放線過程中,對展放的導線或架空地線應按本規(guī)范第3.4.1條進行外觀檢查,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導線或架空地線的型號、規(guī)格直符合設計要求。

2

對制造廠在線上設有損傷或斷頭標志的地方,應查明情況妥善處理。8.1.3

跨越電力線、弱電線路、鐵路、公路、索道及通航河流時,應編制跨越施工技術措施。導線或架空地線在跨越檔內接頭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規(guī)定時,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A.0.7的規(guī)定。8.1.4

放線滑輪的使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輪槽尺寸及所用材料應與導線或架空地線相適應。

2

導線放線滑輪輪槽底部的輪徑,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放線滑輪基本要求、檢驗規(guī)定及測試方法》DL/T

685的規(guī)定。展放鍍鋅鋼絞線架空地線時,其滑輪輪槽底部的輪徑與所放鋼絞線直徑之比不宜小于15。

3

張力展放導線用的滑輪除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放線滑輪基本要求、檢驗規(guī)定及測試方法》DL/T

685的規(guī)定外,其輪槽寬應能順利通過接續(xù)管及其護套。輪槽應采用掛膠或其他韌性材料?;喌哪プ柘禂?shù)不應大于1.01。

4

對嚴重上揚、下壓或垂直檔距很大處的放線滑輪應進行驗算,必要時應采用特制的結構。

5

應采用滾動軸承滑輪,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并確保轉動靈活。8.1.5

架空絕緣導線的架設應選擇在干燥的天氣進行,氣溫應符合絕緣線制造廠的規(guī)定。8.1.6

絕緣導線應在放線施工前后進行外觀檢查和絕緣電阻的測量,絕緣電阻值應合格,絕緣層應無損傷。8.1.7

放、緊線過程中,導線不得在地面、桿塔、橫擔、架構、絕緣子及其他物體上拖拉,對牽引線頭應設專人看護。8.1.8

對已展放的導線和地線應進行外觀檢查,導線和地線不應有散股、磨傷、斷股、扭曲、金鉤等缺陷。8.2非張力放線8.2.1

由于條件限制不適于采用張力放線的線路工程及部分改建、擴建工程,可采用人力或機械牽引放線。8.2.2

當采用絕緣線架設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展放中不應損傷導線的絕緣層和出現(xiàn)扭、彎等現(xiàn)象。

2

導線固定應牢固可靠,當采用蝶式絕緣子作耐張且用綁扎方式固定時,綁扎長度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6.2條的規(guī)定。

3

接頭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4.13條的規(guī)定,破口處應進行絕緣處理。8.2.3

導地線的修補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架空輸電線路導地線補修導則》DL/T

1069的有關規(guī)定。8.2.4

導線損傷補修處理標準和處理方法應符合表8.2.4-1和表8.2.4-2的規(guī)定。表8.2.4-1

導線損傷補修處理標準表8.2.4-2

導線損傷補修處理方法8.2.5

用作架空地線的鍍鋅鋼絞線,其損傷處理標準應符合表8.2.5的規(guī)定。表8.2.5

鍍鋅鋼絞線損傷處理標準8.2.6

絕緣導線損傷補修處理應符合表8.2.6的規(guī)定。表8.2.6

絕緣導線損傷補修處理標準8.3張力放線8.3.1

在張力放線的操作中除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超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SDJJS

2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設計文件中明確張力放線的應采用張力放線。

2

35kV~66kV線路工程的導線展放宜采用張力放線。

3

非鋼絞線的架空地線宜采用張力放線。8.3.2

張力機尾線軸架的制動力與反轉力應與張力機匹配,張力機放線主卷筒槽底直徑D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d——導線直徑(mm)。8.3.3

張力放線區(qū)段的長度不宜超過20個放線滑輪的線路長度,當無法滿足規(guī)定時,應采取防止導線在展放中受壓損傷及接續(xù)管出口處導線損傷的特殊施工措施。8.3.4

張力放線通過重要跨越地段時,宜適當縮短張力放線區(qū)段長度。8.3.5

直線接續(xù)管通過滑輪時,應加裝保護套防止接續(xù)管彎曲。8.3.6

牽引場應順線路布置。當受地形限制時,牽引場可通過轉向滑輪進行轉向布置。張力場不宜轉向布置,特殊情況下需轉向布置時,轉向滑輪的位置及角度應滿足張力架線的要求。8.3.7

每相導線放完,應在牽張機前將導線臨時錨固,錨線的水平張力不應超過導線設計計算拉斷力的16%,錨固時導線與地面凈空距離不應小于5m。8.3.8

張力放線、緊線及附件安裝時,應防止導線損傷,在容易產生損傷處應采取防止措施。導線損傷的處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外層導線線股有輕微擦傷,其擦傷深度不超過單股直徑的1/4,且截面積損傷不超過導電部分截面積的2%時,可不補修;應使用不粗于0#細砂紙磨光表面棱刺。

2

當導線損傷已超過輕微損傷,但在同一處損傷的強度損失尚不超過總拉斷力的8.5%,且損傷截面積不超過導電部分截面積的12.5%時,應為中度損傷。中度損傷應采用補修管進行補修,補修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2.3條、第8.2.4條的規(guī)定。

3

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定為嚴重損傷:

1)強度損失超過設計計算拉斷力的8.5%。

2)截面積損傷超過導電部分截面積的12.5%。

3)損傷的范圍超過一個補修管允許補修的范圍。

4)鋼芯有斷股。

5)金鉤、破股已使鋼芯或內層線股形成無法修復的永久變形。

4

達到嚴重損傷時,應將損傷部分全部鋸掉,并應用接續(xù)管將導線重新連接。8.4連接8.4.1

不同金屬、不同規(guī)格、不同絞制方向的導線或架空地線,不得在一個耐張段內連接。8.4.2

當導線或架空地線采用液壓連接時,操作人員應經過培訓及考試合格、持有操作許可證。連接完成并自檢合格后,應在壓接管上打上操作人員的鋼印。8.4.3

導線或架空地線,應使用合格的電力金具配套接續(xù)管及耐張線夾進行連接。連接后的握著強度,應在架線施工前進行試件試驗。試件不得少于3組(允許接續(xù)管與耐張線夾合為一組試件)。其試驗握著強度不得小于導線或架空地線設計計算拉斷力的95%。

對小截面導線采用螺栓式耐張線夾及鉗壓管連接時,其試件應分別制作。螺栓式耐張線夾的握著強度不得小于導線設計計算拉斷力的90%。鉗壓管直線連接的握著強度,不得小于導線設計計算拉斷力的95%。架空地線的連接強度應與導線相對應。8.4.4

采用液壓連接,工期相近的不同工程,當采用同制造廠、同批量的導線、架空地線、接續(xù)管、耐張線夾及鋼模完全沒有變化時,可免做重復性試驗。8.4.5

導線切割及連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切割導線鋁股時不得傷及鋼芯。

2

切口應整齊。

3

導線及架空地線的連接部分不得有線股絞制不良、斷股、缺股等缺陷。

4

連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顯的松股現(xiàn)象。8.4.6

采用鉗壓或液壓連接導線時,導線連接部分外層鋁股在洗擦后應薄薄地涂上一層電力復合脂,并應用細鋼絲刷清刷表面氧化膜,應保留電力復合脂進行連接。8.4.7

各種接續(xù)管、耐張管及鋼錨連接前應測量管的內、外直徑及管壁厚度,其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力金具通用技術條件》GB/T

2314的規(guī)定。不合格者,不得使用。8.4.8

接續(xù)管及耐張線夾壓接后應檢查外觀質量,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游標卡尺測量壓后尺寸,各種液壓管壓后對邊距尺寸的最大允許值S可按下式計算,但三個對邊距應只允許有一個達到最大值,超過規(guī)定時應更換鋼模重壓:

式中:D——管外徑(mm)。

2

飛邊、毛刺及表面未超過允許的損傷,應銼平并用0#砂紙磨光。

3

彎曲度不得大于2%,有明顯彎曲時應校直。

4

校直后的接續(xù)管有裂紋時,應割斷重接。

5

裸露的鋼管壓后應涂防銹漆。8.4.9

在一個檔距內每根導線或架空地線上不應超過一個接續(xù)管和三個補修管,當張力放線時不應超過兩個補修管,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各類管與耐張線夾出口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5m。

2

接續(xù)管或補修管與懸垂線夾中心的距離不應小于5m。

3

接續(xù)管或補修管與間隔棒中心的距離不宜小于0.5m。

4

宜減少因損傷而增加的接續(xù)管。8.4.10

鉗壓的壓口位置及操作順序應符合要求(圖8.4.10)。連接后端頭的綁線應保留。圖8.4.10

鉗壓管連接A-綁線;B-墊片;1、2、3……-操作順序8.4.11

鉗壓管壓口數(shù)及壓后尺寸應符合表8.4.11的規(guī)定。鋁絞線鉗接管壓后尺寸允許偏差應為±1.0mm;鋼芯鋁絞線鉗接管壓后尺寸允許偏差應為±0.5mm。表8.4.11

鉗壓管壓口數(shù)及壓后尺寸8.4.12

1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的導線,當采用纏繞方法連接時,連接部分的線股應纏繞良好,不應有斷股、松股等缺陷。8.4.13

絕緣導線的連接不得纏繞,應采用專用的線夾、接續(xù)管連接;絕緣導線連接后應進行絕緣處理;絕緣導線的全部端頭、接頭應進行絕緣護封,不得有導線、接頭裸露,防止進水、進潮;絕緣導線接頭應進行屏蔽處理。8.4.14

絕緣導線的承力接頭的連接應采用鉗壓法、液壓法施工,在接頭處應安裝絕緣護套,絕緣護套管徑應為被處理部位接續(xù)管的1.5倍~2.0倍。8.4.15

絕緣導線承力接續(xù)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不同金屬、不同規(guī)格、不同絞向的導線不得在檔距內承力連接。

2

新建線路在一個檔距內,每根導線不得超過一個接頭。

3

導線接頭距導線固定點不應小于0.5m。

4

10kV絕緣線及低壓絕緣線在檔距內承力連接宜采用液壓對接接續(xù)管。

5

銅絞線在檔距內承力連接可采用液壓對接接續(xù)管。8.4.16

絕緣導線剝離絕緣層、半導體層時應使用專用切削工具,不得損傷導線,絕緣層剝離長度應與連接金具長度相同,誤差不應大于+10mm,絕緣層切口處應有45°倒角。8.5緊線8.5.1

緊線應在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后施工,并應在全緊線段內桿塔已全部檢查合格后再進行。8.5.2

緊線施工前應根據施工荷載驗算耐張、轉角型桿塔強度,必要時應裝設臨時拉線或進行補強。采用直線桿塔緊線時,應采用設計允許的桿塔做緊線臨錨桿塔。8.5.3

弧垂觀測檔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緊線段在5檔及以下時應靠近中間選擇1檔。

2

緊線段在6檔~12檔時應靠近兩端各選擇1檔。

3

緊線段在12檔以上時靠近兩端及中間可選3檔~4檔。

4

觀測檔宜選檔距較大和懸掛點高差較小及接近代表檔距的線檔。

5

弧垂觀測檔的數(shù)量可根據現(xiàn)場條件增加,但不得減少。8.5.4

觀測弧垂時的實測溫度應能代表導線或架空地線的溫度,溫度應在觀測檔內實測。8.5.5

掛線時對于孤立檔、較小耐張段過牽引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耐張段長度大于300m時,過牽引長度不宜超過200mm。

2

耐張段長度為200m~300m時,過牽引長度不宜超過耐張段長度的0.5‰。

3

耐張段長度小于200m時,過牽引長度應根據導線的安全系數(shù)不小于2的規(guī)定進行控制,變電所進出口檔除外。8.5.6

絕緣線緊線時不宜過牽引,應使用牽引網套或面接觸的卡線器,并應在絕緣線上纏繞塑料或橡皮包帶。8.5.7

緊線弧垂在掛線后應隨即在該觀測檔檢查,其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弧垂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5.7的規(guī)定。表8.5.7

弧垂允許偏差

2

跨越通航河流的跨越檔弧垂允許偏差應為±1%,其正偏差不應超過1m。8.5.8

導線或架空地線各相間的弧垂應保持一致,當滿足本規(guī)范第8.5.7條的弧垂允許偏差標準時,各相間弧垂的相對偏差最大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相間弧垂相對偏差最大值應符合表8.5.8的規(guī)定。

2

跨越通航河流跨越檔的相間弧垂相對偏差最大值,不應大于500mm。表8.5.8

相間弧垂相對偏差最大值

注:對架空地線指兩水平排列的同型線間。8.5.9

相分裂導線同相子導線的弧垂應力求一致,在滿足本規(guī)范第8.5.7條弧垂允許偏差標準時,其相對偏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不安裝間隔棒的垂直雙分裂導線,同相子導線間不得大于100mm。

2

安裝間隔棒的其他形式分裂導線同相子導線間不得大于80mm。8.5.10

架線后應測量導線對被跨越物的凈空距離,計入導線蠕變伸長換算到最大弧垂時應符合設計要求。8.5.11

連續(xù)上(下)山坡時的弧垂觀測,當設計有要求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觀測。8.5.12

導線架設后,線上不應有樹枝等雜物。導線對地及交叉跨越安全距離,應符合設計和本規(guī)范附錄A的有關要求。8.6附件安裝8.6.1

導線的固定應牢固、可靠,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直線轉角桿,對針式絕緣子,導線應固定在轉角外側的槽內;對瓷橫擔絕緣子導線應固定在第一裙內。

2

直線跨越桿導線應雙固定,導線本體不應在固定處出現(xiàn)角度。

3

裸鋁導線在絕緣子或線夾上固定應纏繞鋁包帶,纏繞長度應超出接觸部分30mm。鋁包帶的纏繞方向應與外層線股的絞制方向一致。8.6.2

10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的裸鋁導線在蝶式絕緣子上作耐張且采用綁扎方式固定時,綁扎長度應符合表8.6.2的規(guī)定。表8.6.2

綁扎長度8.6.3

10kV~66kV架空電力線路當采用并溝線夾連接引流線時,線夾數(shù)量不應少于2個。連接面應平整、光潔。導線及并溝線夾槽內應清除氧化膜,并應涂電力復合脂。8.6.4

10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的引流線(或跨接線)之間、引流線與主干線之間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不同金屬導線的連接應有可靠的過渡金具。

2

同金屬導線,當采用綁扎連接時,引流線綁扎長度應符合表8.6.4的規(guī)定。

3

綁扎連接應接觸緊密、均勻、無硬彎,引流線應呈均勻弧度。

4

當不同截面導線連接時,其綁扎長度應以小截面導線為準。表8.6.4

引流線綁扎長度值8.6.5

綁扎用的綁線,應選用與導線同金屬的單股線,其直徑不應小于2.0mm。8.6.6

3kV~10kV架空電力線路的引下線與3kV以下線路導線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200mm。3kV~10kV架空電力線路的過引線、引下線與鄰導線之間的最小間隙,不應小于300mm;3kV以下架空電力線路,不應小于150mm。采用絕緣導線的架空電力線路,其最小間隙可結合地區(qū)運行經驗確定。8.6.7

架空電力線路的導線與桿塔構件、拉線之間的最小間隙,35kV時不應小于600mm;3kV~10kV時不應小于200mm;3kV以下時不應小于100mm。8.6.8

絕緣子安裝前應逐個表面清洗干凈,并應逐個、逐串進行外觀檢查。安裝時應檢查碗頭、球頭與彈簧銷子之間的間隙。在安裝好彈簧銷子的情況下球頭不得自碗頭中脫出。驗收前應清除瓷、玻璃表面的污垢。有機復合絕緣子傘套的表面不應有開裂、脫落、破損等現(xiàn)象,絕緣子的芯棒與端部附件不應有明顯的歪斜。8.6.9

安裝針式絕緣子、線路柱式絕緣子時應加平墊及彈簧墊圈,安裝應牢固。8.6.10

安裝懸式、蝴蝶式絕緣子時,絕緣子安裝應牢固,并應連接可靠,安裝后不應積水。與電桿、橫擔及金具應無卡壓現(xiàn)象,懸式絕緣子裙邊與帶電部位的間隙不應小于50mm。8.6.11

金具的鍍鋅層有局部碰損、剝落或缺鋅時,應除銹后補刷防銹漆。8.6.12

采用張力放線時,其耐張絕緣子串的掛線宜采用高空斷線、平衡掛線法施工。8.6.13

弧垂合格后應及時安裝附件,附件(包括防振裝置)安裝時間不應超過5d。永久性防振裝置難于立即安裝時,應會同設計單位采取臨時防振措施。8.6.14

附件安裝時應采取防止工器具碰撞有機復合絕緣子傘套的措施,在安裝中不得踩踏有機復合絕緣子上下導線。8.6.15

懸垂線夾安裝后,絕緣子串應垂直地平面,其在順線路方向與垂直位置的偏移角不應超過5°,連續(xù)上(下)山坡處桿塔上的懸垂線夾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8.6.16

絕緣子串、導線及架空地線上的各種金具上的螺栓、穿釘及彈簧銷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應統(tǒng)一,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單、雙懸垂串上的彈簧銷子應一律由電源側向受電側穿入。使用W型彈簧銷子時,絕緣子大口應一律朝電源側;使用R型彈簧銷子時,大口應一律朝受電側。螺栓及穿釘凡能順線路方向穿人者應一律由電源側向受電側穿入,特殊情況兩邊線應由內向外,中線應由左向右穿入。

2

耐張串上的彈簧銷子、螺栓及穿釘應一律由上向下穿;當使用W彈簧銷子時,絕緣子大口應一律向上;當使用R彈簧銷子時,絕緣子大口應一律向下,特殊情況兩邊線可由內向外,中線可由左向右穿入。

3

當穿入方向與當?shù)剡\行單位要求不一致時,可按運行單位的要求安裝,但應在開工前明確規(guī)定。8.6.17

金具上所用的閉口銷的直徑應與孔徑相配合,且彈力應適度。8.6.18

各種類型的鋁質絞線,在與金具的線夾夾緊時,除并溝線夾及使用預絞絲護線條外,安裝時應在鋁股外纏繞鋁包帶,纏繞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鋁包帶應纏繞緊密,其纏繞方向應與外層鋁股的絞制方向一致。

2

所纏鋁包帶應露出線夾,但不應超過10mm,其端頭應回纏繞于線夾內壓住。8.6.19

安裝預絞絲護線條時,每條的中心與線夾中心應重合,對導線包裹應緊固。8.6.20

防振錘及阻尼線與被連接的導線或架空地線應在同一鉛垂面內,設計有特殊要求時應按設計要求安裝。其安裝距離偏差應為±30mm。8.6.21

絕緣架空地線放電間隙的安裝距離偏差應為±2mm。8.6.22

柔性引流線應呈近似懸鏈線狀自然下垂,其對桿塔及拉線等的電氣間隙應符合設計要求。使用壓接引流線時其中間不得有接頭。剛性引流線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8.6.23

鋁制引流連板及并溝線夾的連接面應平整、光潔,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安裝前應檢查連接面是否平整,耐張線夾引流連板的光潔面應與引流線夾連板的光潔面接觸。

2

應用汽油洗擦連接面及導線表面污垢,并應涂上一層電力復合脂,應用細鋼絲刷清除有電力復合脂的表面氧化膜。

3

應保留電力復合脂,并應逐個均勻地擰緊連接螺栓。螺栓的扭矩應符合產品說明書的技術要求。8.7光纜架設8.7.1

光纜盤運輸?shù)浆F(xiàn)場指定卸貨點后,應進行下列項目的檢查和驗收:

1

光纜的品種、型號、規(guī)格。

2

光纜盤號及長度。

3

光纖衰減值(由指定的專業(yè)人員檢測)。

4

光纜端頭密封的防潮封口有無松脫現(xiàn)象。8.7.2

光纜盤應直立裝卸、運輸及存放,不得平放。8.7.3

光纜的架線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光纜架線施工應采用張力放線方法。

2

選擇放線區(qū)段長度應與線盤長度相適應,不宜兩盤及以上連接后展放。8.7.4

除設計另有要求外,張力放線機主卷筒槽底直徑不應小于光纜直徑的70倍,且不得小于1m。8.7.5

除設計另有要求外,放線滑輪槽底直徑不應小于光纜直徑的40倍,且不得小于500mm。滑輪槽應采用掛膠或其他韌性材料。滑輪的磨阻系數(shù)不應大于1.015。8.7.6

牽張場的位置應保證進出線仰角滿足廠家要求。仰角不宜大于25°,其水平偏角應小于7°。8.7.7

放線滑輪在放線過程中,其包絡角不得大于60°。8.7.8

牽引繩與光纖復合架空地線的連接應通過旋轉連接器、專用編織套或按出廠說明書要求連接。8.7.9

張力牽引過程中,初始速度應控制在5m/min以內。正常運轉后牽引速度不宜超過60m/min。8.7.10

牽引時應控制放線張力。在滿足對交叉跨越物及地面距離時的情況下,宜采取低張力展放。8.7.11

牽張設備應可靠接地。牽引過程中牽張機的導引繩和光纖復合架空地線出口處應掛接地滑輪。8.7.12

牽張場臨錨時光纜落地處應有隔離保護措施,收余線時,不得拖放。8.7.13

緊線時,應使用專用夾具。8.7.14

光纖的熔接應由專業(yè)人員操作。8.7.15

光纖的熔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剝離光纖的外層套管、骨架時不得損傷光纖。

2

安裝接線盒時螺栓應緊固,橡皮封條應安裝到位。

3

光纖熔接后應進行接頭光纖衰減值測試,不合格者應重接。

4

雨天、大風、沙塵或空氣濕度過大時不應熔接。8.7.16

光纜引下線夾具的安裝應保證光纜順直、圓滑,不得有硬彎、折角。8.7.17

緊線完成后應及時安裝附件,光纜在滑輪中的停留時間不宜超過48h。附件安裝后,當不能立即接頭時,光纖端頭應做密封處理。8.7.18

附件安裝前光纜應接地。提線時與光纜接觸的工具應包橡膠或纏繞鋁包帶,不得以硬質工具接觸光纜表面。8.7.19

施工全過程中,光纖復合架空地線的曲率半徑不得小于設計和制造廠的規(guī)定。8.7.20

光纜的緊線、附件安裝,除本節(jié)的規(guī)定外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5節(jié)、第8.6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8.7.21

光纖復合架空地線在同一處損傷、強度損失不超過總拉斷力的17%時,應用光纖復合架空地線專用預絞絲補修。9接地工程9.0.1

接地體埋設深度和防腐應符合設計要求。9.0.2

接地裝置應按設計圖敷設,受地質地形條件限制時可作局部修改,但不論修改與否均應在施工質量驗收記錄中繪制接地裝置敷設簡圖并標示相對位置和尺寸。原設計圖形為環(huán)形者仍應呈環(huán)形。9.0.3

接地裝置的連接應可靠。連接前,應清除連接部位的鐵銹及其附著物。9.0.4

采用水平敷設的接地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遇傾斜地形宜沿等高線敷設。

2

兩接地體間的平行距離不應小于5m。

3

接地體鋪設應平直。

4

對無法滿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