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礦山粉塵防治技術規(guī)范(暫行)_第1頁
浙江省礦山粉塵防治技術規(guī)范(暫行)_第2頁
浙江省礦山粉塵防治技術規(guī)范(暫行)_第3頁
浙江省礦山粉塵防治技術規(guī)范(暫行)_第4頁
浙江省礦山粉塵防治技術規(guī)范(暫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礦山粉塵防治技術規(guī)范(暫行)

2014-12-2發(fā)布

2015-01-01施行

聯(lián)合發(fā)布浙

廳浙

環(huán)

言...

21

適用范圍...

3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3

術語和定義...

34

總則...

45

礦山開采區(qū)粉塵防治管理...

55.1

覆蓋層剝離作業(yè)...

55.2

鉆孔作業(yè)...

55.3

爆破作業(yè)...

55.4

鏟裝作業(yè)...

56

礦山礦石加工區(qū)粉塵防治管理...

57

礦山儲運粉塵防治管理...

67.1

成品料堆場...

67.2

運輸車輛...

77.3

運輸道路...

77.4

膠帶運輸...

78

礦山相關區(qū)域粉塵防治管理...

78.1

排土場、尾礦庫、固廢場和辦公生活區(qū)粉塵防治管理...

78.2

基建期粉塵管理...

89

礦山粉塵防治管理制度及效果評價...

89.1

礦山粉塵防治管理制度...

89.2

礦山粉塵檢測...

89.3

礦山粉塵防治效果評價...

9附錄A

礦山粉塵防治成效檢查評價方法...

10附錄B

礦山粉塵防治效果達標檢查評價方法...

13

本規(guī)范(暫行)是根據國務院發(fā)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的總體要求,總結近年來我省礦山粉塵防治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對礦山開采、破碎、儲運等生產過程產生的粉塵進行管控,開展礦山粉塵防治效果評價的標準。本規(guī)范(暫行)共分9章。內容包括:適用范圍、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總則、礦山開采區(qū)粉塵防治管理、礦山礦石加工區(qū)粉塵防治管理、礦山儲運粉塵防治管理、礦山相關區(qū)粉塵防治管理、礦山粉塵防治管理制度及效果評價。本規(guī)范(暫行)以源頭控制為重點,涵蓋整個礦區(qū)生產的全過程,規(guī)范了礦山粉塵的防治措施,提出了礦山粉塵防治效果評價方法和相關管理制度。本規(guī)范(暫行)廣泛地征求了市、縣(市、區(qū))國土資源局、環(huán)境保護局及相關礦山企業(yè)的意見,經反復論證和修改審查定稿。本規(guī)范(暫行)由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和浙江省環(huán)境保護廳聯(lián)合發(fā)布和解釋。本規(guī)范(暫行)主編單位:浙江地勘礦業(yè)技術有限公司。參加單位: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浙江省環(huán)境保護廳、湖州市礦業(yè)協(xié)會。本規(guī)范主要起草人:葉

武、裘煜灼、李新建、邵曉寧、黃利杰、段

濤(以下按姓氏筆畫排列)王翠青、呂科軍、朱華藏、孫國金、周學群、趙

華、柳

金、袁

1

適用范圍本規(guī)范(暫行)適用于浙江省行政區(qū)域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產生粉塵、揚塵的生產活動,對非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所處環(huán)境產生影響的防治管理。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規(guī)范的引用而成為本規(guī)范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規(guī)范。GB3095-2012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T15432-1995環(huán)境空氣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HJ618-2011環(huán)境空氣

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HJ/T194-2005環(huán)境空氣質量手工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HJ/T374-2007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器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國務院關于印發(f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fā)〔2013〕37號)《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2017年)》(浙政發(fā)〔2013〕59號)《浙江省綠色礦山建設管理辦法(試行)》(浙土資發(fā)〔2012〕44號)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guī)范。3.1

礦山企業(yè):持有效采礦許可證,有一定開采境界從事采掘礦石的獨立生產經營單位。3.2

礦山粉塵:礦山生產運輸過程中,由于鑿巖爆破、裝運、切割、摩擦、振動、破碎、篩分,轉運及礦區(qū)專用道路運輸等(過程中)產生的巖塵、礦塵等固體物質的顆粒物總稱。3.3

礦山揚塵:在礦區(qū)范圍內由于風力、機械傳輸或人為影響等飛揚擴散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物總稱。3.4

總懸浮顆粒物(TSP):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直徑≤100μm的顆粒物。3.5

可吸入顆粒物(PM10):懸浮在空氣中,能進入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空氣動力學直徑≤10μm的顆粒物。3.6

細顆粒物(PM2.5):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直徑≤2.5μm的顆粒物。3.7

礦山粉塵防治:采取一定措施有效控制和減少礦山空氣中固體顆粒物的產生或排放。3.8

粉塵監(jiān)測:采用一定方法對空氣中粉塵濃度和分散度等進行定量計測。3.9

分散度:固體顆粒物在空氣中按不同粒徑大小的分布百分率。3.10

開采區(qū):開采礦山時形成的爆破鉆孔區(qū)、采石區(qū)、開采平臺、通道和石料臨時堆場及石料鏟裝區(qū)。3.11

破碎加工區(qū):將爆破產生的大塊石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破碎,形成各種規(guī)格粒徑石料的加工區(qū)域。3.12

礦區(qū)專用道路:企業(yè)自行修建的,從開采區(qū)至加工區(qū)、從加工區(qū)至堆料場的道路。3.13

成品料堆場:加工成型、合格待售的各種成品石料堆放場地。3.14

排土場(棄渣場):指礦山剝離和掘進排棄物集中堆放的場所,包括內排土場和外排土場,又稱廢石場或棄渣場。4

總則4.1

為貫徹執(zhí)行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加強礦山粉塵和揚塵管理工作,依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規(guī)范(暫行)。4.2

礦山粉塵防治由采礦權人組織實施。礦山企業(yè)應從源頭上減少粉塵排放量,并在生產運輸全過程中實行礦山粉塵和揚塵的有效防治與管控。必須按照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要求,并結合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等有關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工作要求,同步組織實施。4.3

礦山采取粉塵管控后,達標檢查測塵點粉塵允許濃度≤1mg/m3。4.4

礦山揚塵點,必須執(zhí)行“風、水、密、護”等為主的綜合防塵措施,采取密閉塵源、抽風除塵、濕法防塵、靜電捕塵等綜合防治技術措施,禁止未采取有效防塵措施進行礦山生產作業(yè)。4.5

鼓勵推廣應用新型、高效的防塵、降塵、除塵技術、設備和工藝,探索礦山粉塵防治新技術和粉塵防治管理新機制。4.6

開展礦山粉塵檢測、檔案臺賬管理和防治效果評價。5

礦山開采區(qū)粉塵防治管理5.1覆蓋層剝離作業(yè)5.1.1宜推廣剝離--開采--治理一體化模式。5.1.2堅持剝離與開采相協(xié)調,剝離超前寬度必須符合開發(fā)利用方案要求。5.2鉆孔作業(yè)5.2.1

根據通過審查的《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所確定的鉆孔設備或更先進的設備進行鉆孔作業(yè)。5.2.2宜優(yōu)先采用濕式鑿巖作業(yè)。5.2.3采用干式鑿巖作業(yè),必須采用帶有專用捕塵裝置的鉆孔設備。5.2.4

除塵設備必須與主體設備同時運行、同時檢修、同時維護,保證除塵率、設備完好率和同步運轉率。5.3爆破作業(yè)5.3.1廣泛應用微差控制爆破、預裂爆破、光面爆破、靜態(tài)爆破、弱松動爆破、燃燒劑爆破等控制爆破技術,通過優(yōu)化爆破參數、改善爆破方式(方法)、提高炸藥爆能利用率等手段,控制原礦塊度,降低粉礦產率,抑制爆破粉塵產出。5.3.2

當采取濕式作業(yè)時,可同時加入一定比例的潤濕劑,增加潤濕能力。5.4

鏟裝作業(yè)5.4.1機械采掘工作面必須采取噴淋抑塵措施。5.4.2

鏟裝前石料應預先采取灑水或噴淋措施。5.4.3鏟裝和卸料宜采取濕式作業(yè)。6礦山礦石加工區(qū)粉塵防治管理6.1

優(yōu)化生產工藝流程,降低物料落差,宜集中設置半成品、成品庫,減少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裝卸和倒運。半成品、成品臨時堆存場地宜進行場地硬化。6.2

礦山初次破碎進料前礦石宜采取增濕措施,進料口要三面一頂封閉,封閉區(qū)長度以完全遮擋住車斗為宜,外露一面應采取噴霧抑塵措施。6.3

破碎、篩分除塵6.3.1

采用干法作業(yè)方式的,必須對破碎機、篩分機進行封閉,終端必須安裝布袋收塵裝置,進料口應處于進風狀態(tài),同時宜對每級破碎的石料、篩分后的石料進行噴霧增濕抑塵、靜電除塵等措施。除塵設備選用,必須綜合考慮具體揚塵點的粉塵狀況(溫度、濕度、粒徑、酸堿性、粘結性、浸潤性等)、管道布置、捕集形式、設備運行周期等各個因素。6.3.2采用濕式作業(yè)方式的,必須保障水源的供應,合理布設濕式作業(yè)管路及噴頭等相關設備,做好生產污水的環(huán)?;幚砗脱h(huán)利用工作。6.4

破碎過程中半成品石料實行膠帶分類輸送的,輸送帶應全程封閉。落料口宜配備降低物料落差的罩式裝備,并輔以有效的噴霧抑塵設施。6.5

生產過程中要執(zhí)行“產前先開除塵設備、產后關停防塵設備”,以及“濕式除塵器要先送水、后送風”的操作規(guī)程。6.6

對于產塵設備集中、粉塵性質相同和工作制度相同的產塵點,應盡量采用集中統(tǒng)一的除塵系統(tǒng)。暫不具備條件的可采用小型封閉吸(集)塵噴霧設備,分段落實除塵。6.7

加工區(qū)及其周邊可綠化區(qū)域應采取綠化防塵。6.8

必須定期沖洗滯留在場地、墻體、機械設備和綠化植物上的粉塵,保持場區(qū)潔凈,避免二次揚塵。7

礦山儲運粉塵防治管理7.1成品料堆場7.1.1

成品石料堆放場地宜進行硬化,并應盡量縮短露天堆放時間,確需長時間堆放的應采取建密封庫或采用覆蓋措施。7.1.2

裝卸石料時必須采取噴淋或噴霧抑塵措施。7.1.3

成品料場四周可綠化區(qū)域應植樹構建綠色防塵屏障。7.1.4

對規(guī)格5mm以下成品干細料必須進行覆蓋,防止揚塵,對沒有條件實現(xiàn)覆蓋的,必須添加噴淋噴霧降塵系統(tǒng)。7.2

運輸車輛7.2.1

礦山企業(yè)對其物料的運輸要使用密閉式的專用車輛。7.2.2做好車輛保潔,車輛駛離礦區(qū)必須沖洗,嚴禁運料散落,嚴禁車輛帶泥上路。7.3

運輸道路7.3.1

礦區(qū)專用道路,路面型式可采用砂石路面或硬化路面,沿路應配備霧化噴淋裝置或配備灑水車定期灑水,根據氣溫和蒸發(fā)情況確定灑水頻次,必須使路面處于濕潤狀態(tài)。7.3.2

運輸道路兩邊可綠化區(qū)域,必須進行植樹綠化,構建防塵、滯塵綠色屏障。7.3.3在一般防塵措施難于見效時,可采取路面噴灑吸濕性強的鈣或鎂鹽溶液、路面表層中摻入粉狀和粒狀氯化鈣、路面用浮液處理等有效防塵措施。7.4膠帶運輸7.4.1

條件具備的礦山,成品料運輸應采用皮帶輸送長廊,對易發(fā)生揚塵段必須實行全密閉,并配備除塵裝置。7.4.2船運礦產品的,上船裝料作業(yè)應采用濕式作業(yè)或封閉式作業(yè)。8

礦山相關區(qū)域粉塵防治管理8.1

排土場、尾礦庫、固廢場和辦公生活區(qū)粉塵防治管理8.1.1

礦區(qū)應設置臨時排土場,對表層剝離土集中堆置。臨時排土場應設置截排水溝、攔擋墻、攔渣壩等,實行植被或其他有效方法覆蓋,抑制揚塵。8.1.2

推廣采礦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減少固廢堆放數量與堆放時間,通過構筑攔擋壩、設置排水溝將水引到沉淀池、挖穴回填客土植樹等技術,減少因固廢裸露引起的礦山揚塵。8.1.3

辦公生活區(qū)場地應采取硬化、保潔措施,周邊裸露并可綠化區(qū)域,必須采取綠化措施進行植被覆蓋,避免場地的揚塵。8.1.4

開采形成的采礦宕面,必須按照《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和《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要求,及時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恢復治理,實行邊開采、邊治理,減少裸露面,消除礦山坡面揚塵。8.2基建期粉塵管理8.2.1

礦山基建產生的表土、底土和巖石等應分類堆放和充分利用,臨時用地應盡快恢復原狀,減少礦山粉塵的產生。8.2.2

基建期由于清理場地、物料搬運、施工引起的礦山粉塵應采取以下措施。

對施工場地產生粉塵的作業(yè)面和道路必須進行噴霧或灑水抑塵。

加強物料轉運與使用的管理,合理裝卸、規(guī)范操作,減少礦山粉塵的產生。

施工現(xiàn)場周邊按規(guī)定修復防護設施,實行封閉式施工,及時消納礦山粉塵。

9

礦山粉塵防治管理制度及效果評價9.1礦山粉塵防治管理制度9.1.1

礦山粉塵防治必須明確法定代表人負責制。9.1.2礦山企業(yè)必須制定相關粉塵防治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明確分管礦長為實施責任人,確定專人負責相關礦山粉塵防治各項措施的落實。9.1.3礦山企業(yè)應制定礦山粉塵防治工作計劃,明確爆破、破碎、儲運等重點環(huán)節(jié)粉塵防治措施,建立定期粉塵監(jiān)測制度和報告制度。9.1.4

礦山企業(yè)應建立礦山粉塵自查及抽查結果公告制度。9.2礦山粉塵檢測9.2.1

礦山企業(yè)應自行配備粉塵檢測設備,根據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所確定的粉塵檢測流程,選擇和布置粉塵檢測采樣點,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規(guī)定,每個月自行采樣檢測礦山粉塵濃度1次。9.2.2在一個檢測點,任何一次檢測樣品結果,未超過最高容許濃度者為合格。月合格率按當月粉塵濃度檢測結果,取其達到標準的點數占應測點數的百分比;年合格率按全年粉塵濃度檢測結果,取其達到標準的點數占應測點數的百分比。9.2.3

礦山企業(yè)對檢測取得的結果進行\(zhòng)o"安全分析"分析,對超標的測塵點,提出改進及預防\o"煤礦安全措施"措施,并及時進行整改。\o"煤礦安全評價"評價9.3礦山粉塵防治效果評價9.3.1

礦山企業(yè)粉塵防治措施的實施責任人,對礦山的粉塵防治技術措施要定期進行綜合評價。其內容包括:

防塵設施設備的完好率和運行情況。

礦山粉塵濃度。

礦山粉塵防治達標情況自我評價,評價內容應包括礦山粉塵防治成效檢查評價和礦山粉塵防治效果達標檢查評價。

防塵技術措施的經濟效益。9.3.2縣級國土資源部門會同同級環(huán)境保護部門,每月對礦山企業(yè)粉塵防治情況進行抽查,內容應包括礦山粉塵防治成效檢查評價和礦山粉塵防治效果達標檢查評價。

礦山粉塵防治成效檢查評價,根據附錄A進行檢查評分;

礦山粉塵防治效果達標檢查評價,根據附錄B進行檢查評分。以上二項任何一項不合格即判定為不合格。附錄A

礦山粉塵防治成效檢查評價方法A.1

分別對下表中各單項進行逐項對照檢查打分,單項扣完小項分為止,不計負分,評價結果用實際得分來表示,滿分100分。A.2

將所有審查人員的評分值進行加權平均,取該加權平均值作為礦山粉塵防治成效檢查評價的最終評定結果。A.3

礦山粉塵防治成效檢查評價80分為合格分。表A.1

礦山粉塵防治成效檢查評分表考核內容分值檢查方法得分1組織機構及管理制度6

1.11.明確分管礦長;2.有專(兼)職防塵人員。21.未明確分管礦長扣1分;2.無專(兼)職防塵人員扣1分。

1.2各項防塵管理制度齊全:1.實行計劃管理;2.有明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制;3.有明確的考核辦法;4.定期粉塵監(jiān)測制度、報告制度和公告制度。21.未編制防治工作計劃扣0.5分;2.未明確法人負責制扣0.5分;3.沒有考核辦法扣0.5分;4.未實行定期粉塵監(jiān)測制度、報告制度和公告制度扣0.5分。

1.3建立包括防塵措施在內的環(huán)保臺賬,數據齊全,準確:1.防塵措施記錄;2.測塵記錄。2缺一項扣1分;與實況不符合扣0.5分;混亂不清扣0.5分。

2作業(yè)場所防塵措施44

2.1覆蓋層剝離作業(yè):1.宜推廣剝離--開采--治理一體化模式;2.剝離超前寬度必須符合開發(fā)利用方案要求。21.未推廣剝離-開采-治理一體化模式扣1分;2.剝離超前寬度不符合要求扣1分。

2.2鉆孔作業(yè):1.根據通過審查的《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所確定的鉆孔設備或更先進的設備進行作業(yè);2.采用濕式鉆孔或干鉆時配有捕塵裝置。81.鉆孔設備不符合扣2分;2.未采用濕式鉆孔或干鉆時未配有捕塵裝置或不開啟捕塵裝置扣6分。

2.3爆破作業(yè):必須采用控制爆破技術;4未采取控制爆破技術扣4分。

2.4鏟裝作業(yè):1.機械采掘工作面必須采取噴淋抑塵措施;2.鏟裝前石料應預先采取灑水或噴淋措施;3.鏟裝和卸料宜采取濕式作業(yè)。81.機械采掘工作面未采取噴淋抑塵措施扣2分;2.鏟裝前未預先采取灑水或噴淋措施扣2分;3.鏟裝和卸料未采取濕式作業(yè)扣4分。

2.5破碎、篩分加工、輸送帶和臨時堆場作業(yè):1.半成品、成品臨時堆存場地宜進行場地硬化;2.初次破碎礦石、進料口采取有效防塵措施;3.破碎、篩分作業(yè)當采用干法方式時,采取有效的封閉措施,并設捕塵設備;當采用濕式方式時,保障水源,合理布置噴頭,做好污水環(huán)?;幚?;4.半成品石料輸送帶采取有效的封閉措施,并輔以有效的噴霧抑塵設施;5.加工區(qū)及其周邊可綠化區(qū)域應采取綠化防塵。181.臨時堆存場地未進行場地硬化扣1分;2.初次破碎礦石、進料口未采取有效防塵措施扣2分;3.破碎、篩分任一作業(yè)未嚴格采取有效防塵措施扣10分;4.輸送帶未采用有效的封閉措施,或未采取噴霧防塵扣3分;5.加工區(qū)及其周邊可綠化區(qū)域未采取綠化防塵扣2分。

2.6執(zhí)行除塵設備與主體設備同時運行、同時檢修、同時維護,保證除塵率、設備完好率和同步運轉率2不符合要求扣2分

2.7定期沖洗滯留在場地、墻體、機械設備和綠化植物上的粉塵2任一處未沖洗扣0.5分。

3轉載運輸及其他揚塵點防塵措施24

3.1成品料堆場:1.料場四周可綠化區(qū)域應植樹構建綠色防塵屏障;2.規(guī)格5mm以下成品干細料必須進行覆蓋,對沒有條件實現(xiàn)覆蓋的,必須添加噴淋噴霧降塵系統(tǒng)。41.料場四周可綠化區(qū)域未植樹構建綠色防塵屏障扣2分;2.規(guī)格5mm以下成品干細料未覆蓋或未添加噴淋噴霧降塵系統(tǒng)扣2分。

3.2運輸道路:1.礦區(qū)專用道路路面處置,根據綠色礦山等方案要求,實施硬化鋪裝;2.路面定期灑水降塵;3.道路兩邊可綠化區(qū)域,必須進行植樹綠化。81.礦區(qū)專用道路根據綠色礦山等方案要求硬化而未進行硬化扣4分,硬化道路不夠扣2分;2.路面未進行定期灑水降塵扣2分;3.道路兩邊可綠化區(qū)域未進行植樹綠化扣2分。

3.3運輸車輛1.做好車輛保潔;2.駛離礦區(qū)專用車輛符合密閉式要求,嚴禁運料散落;3.車輛駛離礦區(qū)必須沖洗,嚴禁車輛帶泥上路。41.礦區(qū)任一輛車不整潔扣0.5分至扣完1分止;2.駛離礦區(qū)車輛不符合密閉式要求易致運料散落扣1分;3.車輛駛離礦區(qū)未進行沖洗易致帶泥上路扣2分

3.4膠帶運輸:1.膠帶輸送長廊,對易發(fā)揚塵段必須實行全密閉,并配備除塵裝置;2.船運礦產品的,上船裝料作業(yè)應采用濕式作業(yè)或封閉式作業(yè)。41.膠帶輸送長廊易發(fā)揚塵段而未實行全密閉,或未配備除塵裝置,扣2分;2.船運礦產品上船作業(yè)未采用濕式作業(yè)或封閉作業(yè)扣2分。

3.5排土場、尾礦庫、固廢場、辦公生活區(qū)采取防塵措施4任一處未采取有效措施扣1分。

4粉塵檢測14

4.1配備粉塵檢測人員及相關測塵儀(PM2.5)、(PM10)2測塵員未配置扣1分;測塵儀器未配置扣1分。

4.2選擇和布置粉塵檢測采樣點2應測點未進行檢測,每少1個點扣0.5分。

4.3開展粉塵日常檢測6日常檢測不符合要求扣3分;數字有虛假扣6分。

4.4定期對測塵儀進行維修和校正2任一臺測塵儀器不合格扣1分;任一臺測塵儀器無檢驗記錄扣1分。

4.5設置視頻監(jiān)控,并將數據并入網絡2不符合要求扣2分。

5其它12

5.11.礦區(qū)及周邊植被積塵不明顯;2.礦區(qū)建筑物和標志(牌)等整潔干凈。61.礦區(qū)及周邊植被積塵明顯扣3分;2.礦區(qū)建筑物和標志(牌)等欠整潔干凈扣3分。

5.21.礦區(qū)周邊居民對礦山粉塵管控認可;2.粉塵管控總體投入/日常投入具有相關憑證。61.通過走訪的形式,總體不認可扣4分;2.不能提供相關憑證扣2分。

合計

說明:1.對缺少相關工序的礦山,應按M=A+A/B×C公式計算實得總分。(其中M=實得總分,A=實有工序的實得總分,B=實有工序的合計標準分值,C=缺少工序的合計標準分值);2.委托第三方進行檢測的,視同礦山企業(yè)開展,必須提交相應人員、設備及監(jiān)測數據等相關資料。

附錄B

礦山粉塵防治效果達標檢查評價方法B.1

礦山粉塵防治效果達標評價采取指標評價法,評價指標為礦山粉塵濃度達標比值K。B.2

達標檢查測定點位置按表B.1確定,礦山粉塵濃度測定結果記錄,參照表B.2。表B.1

達標檢查測塵點位置各

點測

置鉆

孔距作業(yè)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