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嘴白術(shù)繁殖種群的初步研究_第1頁
黃嘴白術(shù)繁殖種群的初步研究_第2頁
黃嘴白術(shù)繁殖種群的初步研究_第3頁
黃嘴白術(shù)繁殖種群的初步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黃嘴白術(shù)繁殖種群的初步研究

黃嘴鷺是一個中等大小的涉水鳥類。它生長在中國東北的鴨綠江和遼東半島的大連和蛇島以及其他沿海地區(qū),南至山東省青島、江蘇東海、沙圍山島、浙江、廣東、香港、福建和海南島。越冬在我國西沙群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半島。遷徙期間經(jīng)過我國臺灣,偶爾漂泊到我國東北東部長白山地區(qū)、日本和俄羅斯遠東深海邊疆區(qū),也發(fā)現(xiàn)在北朝鮮西海岸島嶼繁殖。分布區(qū)域狹窄,數(shù)量稀少,在IUCN紅皮書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均被列為瀕危鳥類,屬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國內(nèi)學者多為同時研究包括黃嘴白鷺在內(nèi)的幾種鷺,對黃嘴白鷺的專門研究較少,僅見文禎中、尹祚華、田德啟等對黃嘴白鷺的繁殖生物學研究,王采芹、查廣才對黃嘴白鷺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作者于2002年3~8月在對廣西防城萬鶴山鷺鳥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的鷺鳥進行觀察研究時首次發(fā)現(xiàn)了黃嘴白鷺的繁殖種群,有4巢4對成鳥?,F(xiàn)將初步觀察結(jié)果報道如下。1南北方山區(qū)主要氣候、造林樹種廣西防城萬鶴山鷺鳥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部的防城港市防城區(qū),地理位置21°40′27″~21°43′35″N,108°18′21″~108°20′13″E,在中國動物地理區(qū)劃中處于東洋界華南區(qū)閩廣沿海亞區(qū)。保護區(qū)北靠十萬大山南部的藍山支脈,南瀕北部灣,地處東南亞與亞洲東北部之間的候鳥遷徙通道上,近海分布有斷續(xù)的海濱沙帶和較大面積的農(nóng)田、森林、紅樹林,為鷺鳥的覓食和棲息營巢繁殖提供了理想場所。其中萬鶴山為保護區(qū)的核心區(qū),海拔60m,面積約1hm2,與沿海灘涂直線距離僅約2~3km,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全年平均氣溫21.8℃,7月平均氣溫28.2℃,極端最高溫38.4℃;1月平均氣溫12.6℃,極端最低溫-0.9℃。無霜期360d以上,偶有輕霜。年平均降雨量為2900mm以上,3~10月為多雨季節(jié),總雨量達2700mm以上。屬北熱帶季風區(qū),海洋風盛行,風向受季節(jié)影響,變化十分明顯。萬鶴山是當?shù)卮迕裨S氏一家的自留山,原是飛播林地,后相繼有闊葉樹定居,而形成針、闊混交林的片段。喬木層上層主要是馬尾松(Pinusmassoniana),下層以三叉苦(Evodialepta)、榕樹(Ficusmicrocarpa)占優(yōu)勢。灌木層不連續(xù),集團狀分布,有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地桃花(Urenalobata)、毛果算盤子(Glochidioneriocarpum)、土茯苓(Smilaxlabra)、華南毛柃木(Euryaciliate)等,無明顯優(yōu)勢。草本層也不連續(xù)成層,叢生,與灌木層呈鑲嵌分布,有粽葉蘆(Thysanolaenamaxima)、山菅蘭(Dianellaensifolia)、箬竹(Pleilblastusspp.)、莠竹(Microstegzainciliatum)、沿階草(Ophiopogonintermedium)等。萬鶴山上營巢繁殖的鷺類除黃嘴白鷺外還有大白鷺(Egrettaalba)、中白鷺(E.intermedia)、白鷺(E.garzetta)、牛背鷺(Bubulcusibis)、池鷺(Ardeolabacchus)、夜鷺(Nycticoraxnycticorax),其中優(yōu)勢種為牛背鷺(約1920只)、夜鷺(約1710只)、白鷺(約1605只),黃嘴白鷺是7種鷺鳥中數(shù)量最少者,僅有22只。2黃岸發(fā)揮依托于型照度的測量在萬鶴山周圍選擇制高點,用10倍雙筒望遠鏡,在每天早上5:00時或6:00時至傍晚19:00時或20:00時觀察記錄黃嘴白鷺遷來的時間、孵化期、育雛期的長短,覓食方向、時間、地點,及繁殖行為。用ZD-Ⅱ型照度計測量黃嘴白鷺外出覓食及覓食回巢時的光照強度。測量黃嘴白鷺及其同樹營巢鷺鳥的巢位高、巢間距和巢的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利用黃嘴白鷺雛鳥在受外界干擾時會將親鳥喂給的食物吐出的特點收集食團,進行分類,記錄各類食物數(shù)量,并用容積測定法分別測量各類食物容量,進行食性分析。3黃岸油蛋白的巢前與巢內(nèi)、外深度3.1遷徙與筑巢黃嘴白鷺于2002年3月31日~4月4日遷至萬鶴山棲息,4月1日~4月4日開始成對銜枝筑巢。整個繁殖期僅發(fā)現(xiàn)4巢4對。筑巢時主要由雄鳥叼運枯枝,雌鳥編織筑巢,有時雌雄親鳥也交替銜枝、筑巢。巢一般建在靠近山腰林緣(山腳有農(nóng)戶)的馬尾松或榕樹的樹干枝杈上,巢材多為常綠、落葉闊葉樹枯枝和松枝。巢呈淺盤狀,無鋪墊物。黃嘴白鷺多是在萬鶴山上折取枯枝筑巢,孵卵后期多在山上林地拾取枯枝,未見有像大白鷺、夜鷺那樣的搶巢材行為。對2株樹上2個黃嘴白鷺巢進行測量(其中樹1為榕樹,樹2為馬尾松),結(jié)果為:巢外長徑(34±2)cm(Xˉˉˉ±SD(34±2)cm(Xˉ±SD,約32~36cm,n=2),短徑(28.50±1.50)cm(27~30cm),巢內(nèi)長徑(16.50±1.50)cm(15~18cm),短徑(11.50±1.50)cm(10~13cm),巢外深(24.50±1.50)cm(23~26cm),巢內(nèi)深(7±1)cm(6~8cm),巢位高(4.10±1.00)m(3.10~5.10m),樹徑(32±4)cm(28~36cm)。巢內(nèi)、外徑和內(nèi)、外深度與白鷺及牛背鷺的巢相似。同樹營巢的還有夜鷺、白鷺、牛背鷺。在樹1中,有夜鷺、白鷺、牛背鷺和黃嘴白鷺4巢,夜鷺占據(jù)巢位最高,為5.30m,白鷺、牛背鷺的巢位高分別為4.90m和4.30m,黃嘴白鷺的巢位最低,為3.10m。在樹2中,僅有夜鷺、牛背鷺和黃嘴白鷺3巢,夜鷺的巢位依然最高,為6.40m,而黃嘴白鷺的巢筑在牛背鷺之上,高5.10m,牛背鷺的巢位高為4.50m。黃嘴白鷺與夜鷺的巢間距最大,為(4.00±0.30)m(3.70~4.30m);與牛背鷺的巢間距最小,為(2.05±0.15)m(1.90~2.20m);與白鷺的巢間距為2.90m(表1,2)。黃嘴白鷺在產(chǎn)卵、孵卵、育雛的過程中有繼續(xù)銜枝加大、加固巢的行為。3.2交配和產(chǎn)卵黃嘴白鷺在樹上交配。3月31日黃嘴白鷺遷來時即觀察到交配行為,通常在早上7、8時交配。交配持續(xù)時間5~10s。黃嘴白鷺在筑巢1~2d后開始產(chǎn)卵,每天產(chǎn)一枚卵,產(chǎn)卵期4~5d,此時仍有交配行為。窩卵數(shù)均為4枚,卵為淡藍青色,無斑點,卵圓形,不易與白鷺、牛背鷺的卵區(qū)分。3.3孵化黃嘴白鷺在產(chǎn)出第一枚卵后即開始孵卵,雌雄鳥交替進行,且有翻卵現(xiàn)象。5月初出雛,孵化期(24.50±1.50)d(23~26d,n=2),孵化率高達100%。3.4育雛雌雄親鳥輪流覓食喂養(yǎng)雛鳥。至雛鳥孵出6~7d,親鳥開始不坐巢,只是守護在巢旁。進食后雛鳥伏在巢上,有時站起來用喙梳理羽毛。19~22日齡時,雙親開始偶爾同時外出覓食,26~28日齡全天只留雛鳥在巢中。32~34d雛鳥已可短距離(3~5m)飛行,36~38d已可飛10m,40d達20m,43d飛往山外50m以上,4只雛鳥一起并排練飛,已能自由飛離巢區(qū)在附近田里逗留、取食。至47~50d親鳥帶著雛鳥一同外出覓食。育雛期為(41±2)d(39~43d),窩雛數(shù)(3.50±0.29)只(3~4只),成活率87.50%(表3)。整個繁殖期未見天敵來犯。3.5覓食黃嘴白鷺通常飛往營巢地東方、南方、東南方的海邊灘涂、紅樹林及魚塘蝦塘覓食。觀察到黃嘴白鷺在覓食地出現(xiàn)的頻次如表4。在紅樹林覓食的頻率最高,為50%,在海邊灘涂的為35.71%,在魚塘、蝦塘為14.29%。也發(fā)現(xiàn)親鳥出現(xiàn)在山旁的水田里,但僅見喝水,未見覓食。兩次發(fā)現(xiàn)雛鳥孵出37~40d后飛至山旁水田里覓食。雛鳥孵出前親鳥每天清晨6:00~6:10時,光照強度為40~60lx開始離巢飛往覓食地,2~3h回巢換另一只親鳥外出覓食。雛鳥孵出后親鳥每天清晨5:00~5:30時,光照強度為0.3~3lx飛出覓食,0.5~3h不等回巢喂雛。覓食時,親鳥在淺水區(qū)小心緩緩地走著找尋食物,靠近目標時猛地將頭扎進水里用喙啄食,有時還扇動雙翅移動飛快追捕食物。親鳥食物根據(jù)覓食地推斷主要為魚、蝦。趙正階指出黃嘴白鷺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動物性食物。文禎中等推斷黃嘴白鷺食魚和蝦蛄類。尹祚華等報道黃嘴白鷺食物主要是小蝦和小魚。觀察中發(fā)現(xiàn)雛鳥懼怕人的干擾,人一靠近就會把吃下的食物吐出,利用這一特點即可獲得親鳥喂給雛鳥的食物。收集到10份食團進行食性分析(表5)。雛鳥的食物成分主要是魚(77.84%)、蝦(16.76%)、青蛙(5.40%)。4黃岸至成鳥的食性自1993年該地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qū)后,鷺鳥的棲息環(huán)境得以保護和改善,導致黃嘴白鷺在此定居繁殖。黃嘴白鷺在萬鶴山上就近取材營巢,巢筑得更快,更利于產(chǎn)卵繁殖。黃嘴白鷺很少與其它鷺打斗,性情比較溫和。黃嘴白鷺的巢大小與白鷺和牛背鷺的巢相近。與之同樹營巢的有夜鷺、白鷺、牛背鷺。黃嘴白鷺的巢位居于夜鷺和白鷺之下,與牛背鷺的巢間距最小,與夜鷺的巢間距最大。這可能與牛背鷺的相容性有關(guān)。廣西黃嘴白鷺孵化期為(24.50±1.50)d(23~26d),比張龍勝等報道的21~23d(河南)、文禎中等報道的21~25d(河南)、尹祚華等報道的21~23d(遼寧)略長,可能是因為各地氣候條件、棲息環(huán)境、親鳥的孵卵行為及胚胎發(fā)育程度有差異所造成。育雛期(41±2)d(39~43d),與文禎中等報道的35~40d相近,而與尹祚華等報道的約30d相差甚遠。黃嘴白鷺營巢的樹較粗壯,巢又是筑在樹干枝杈上,較牢固,有利于育雛。黃嘴白鷺通常飛往海邊灘涂、紅樹林及魚塘、蝦塘覓食。收集雛鳥吐出的食團分析其食性,主要為魚(77.84%)、蝦(16.76%)和青蛙(5.40%),與文禎中等研究所得雛鳥的食性組成為青蛙(46.73%)、泥鰍(43.61%)、魚(9.66%)的結(jié)果相差甚遠,原因在于兩地的覓食地有差別,文禎中等觀察到的覓食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