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學與科學教育_第1頁
第1章 科學與科學教育_第2頁
第1章 科學與科學教育_第3頁
第1章 科學與科學教育_第4頁
第1章 科學與科學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科學與科學教育什么是科學---Science---自然科學Science在17世紀出現(xiàn)于法國,19世紀上半葉出現(xiàn)于英國。日本科學啟蒙大師福澤瑜吉把science譯成“科學”。漢語中的“科學”是1893,1887年從日文轉譯過來的(康有為,嚴復)。日本人用這個詞表示西方分科的學問與中國不分科的儒學相對應,這個理解被20世紀初年的中國知識界所接受。第一節(jié)科學的本質日本學者把science翻譯成科學,嚴復在《天演論》中使用。英語中的science指的是靜觀的知識,與實踐知識相對立科學家、科學概念、科學定律、科學理論“三位一體”---科學態(tài)度、科學探究的過程及方法、科學探究的成果(科學知識體系)1895年,嚴復在《論世變之亟》這篇引起重大反響的論文中指出:“今之稱西人者,曰彼善會計而已,又曰彼擅機巧而已。不知吾今茲之所見所聞,如汽機兵械之倫,皆其形下之粗跡,即所謂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見端,而非命脈之所在。其命脈云何?茍扼要而談,不外于學術則黜偽而崇真,于刑政則屈私以為公而已?!蔽魅烁粡姷恼嬷B,既不是技術,也不是科學,而是黜偽崇真的科學認識方法和屈私為公的政治原則。這里,已經(jīng)分明把科學認識方法作為科學的深層結構看待了。科學家1834年,英國哲學家惠威爾在英國科學促進協(xié)會成立大會上首先提出了“科學家”一詞,以區(qū)別于“太廣泛太崇高”的哲學家這個傳統(tǒng)的詞匯。至此,近代科學家群體的社會角色真正誕生了??茖W與科學家

無論是科學還是科學家,都是16、17世紀以來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包含對事物的特定看法,處理問題的特定方法,知識制造的特定機制。

注意:沒給出“科學”一個有完備的定義。如貝爾納所言:科學不能用定義詮釋.貝爾納---英國學者,著名的科學天才。

現(xiàn)代科學的本質特征1.科學思想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2.科學需要證據(jù)3.科學帶有主觀性,科學家應努力識別并避免偏見4.科學是邏輯推理及人類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的結合5.科學的發(fā)展受社會及文化因素的影響典型的幾種非科學:藝術宗教迷信哲學魔術又幾個著名案例于光遠老先生反偽科學司馬南與反特異功能劉華杰、方舟子與反偽科學柯云路與胡萬林案科學與偽科學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偽科學史太值得研究了。這段歷史剛剛過去,人們就顯出驚人的健忘性。偽科學的危害首先,偽科學冒充科學,與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技術爭奪極為有限的科技投入。偽科學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造成了巨大損失,相當多行為已觸犯刑法。偽科學宣傳混淆視聽,故意模糊真與假、理性與非理性等界限,干擾正常的新聞輿論宣傳和大、中、小學文化教育。偽科學與科學爭奪社會主義文化陣地,嚴重影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本危害:嚴重影響科教興國之大計中國“偽科學”之猖獗

及“反偽存真”之艱難—原因剖析土壤:愚昧之群眾:大眾化陽光:無知之官員:政治化幫兇:無恥之媒體:信息化本質:缺乏科學精神的土壤、環(huán)境!反偽科學的基本對策對中國偽科學的定性分析:社會問題+學術問題依法去偽治亂。從理論上澄清一些錯誤認識。民主監(jiān)督領導干部介入偽科學活動狀況。加強媒體管理。定期召開反對偽科學的全國性會議。加強彰顯科學精神的全民科學教育英國伊姆雷?拉卡托斯(1922—1974)1、科學研究綱領由四個部分構成:硬核、保護帶(本輪之增加)、反面啟示法(禁止性規(guī)定)、正面啟示法(研究之方向)。2、整體主義科學理論是一個整體之網(wǎng),經(jīng)過適當調整總可以化解反例。要允許理論有成長的過程,而不能一有反例就即時證偽放棄,科學是有連續(xù)性的??茖W評價的基本單位是理論整體而不是單個的命題。硬核是由科學理論中最基本的理論構成。保護帶是由科學理論的一些輔助性假說構成,保護硬核不受反駁。反面啟示法是禁止把反駁的矛頭指向科學研究綱領的內核,而是轉向保護帶。正面啟示法是改善和發(fā)展理論的正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