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概述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81dea9f56517c72e119aed50d196fd/c181dea9f56517c72e119aed50d196fd1.gif)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概述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81dea9f56517c72e119aed50d196fd/c181dea9f56517c72e119aed50d196fd2.gif)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概述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81dea9f56517c72e119aed50d196fd/c181dea9f56517c72e119aed50d196fd3.gif)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概述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81dea9f56517c72e119aed50d196fd/c181dea9f56517c72e119aed50d196fd4.gif)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概述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81dea9f56517c72e119aed50d196fd/c181dea9f56517c72e119aed50d196f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二、教育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三、教育科學研究的類型四、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發(fā)展一、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含義、特點、和功能第一頁第二頁,共60頁。一、教育科學研究及方法(一)教育科學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是指探索和揭示教育規(guī)律、解決教育問題的研究活動。
其屬性有:目的性;創(chuàng)造性;計劃性;實用性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jiàoyù◎[education]培養(yǎng)人才、傳播知識的工作,主要指學校教育◎[educate]教導啟發(fā),使明白道理科學kēxué
◎[science]由一系列概念、判斷、推理構成的具有嚴密邏輯性、實證性的包含對事物及其現象的本質性、規(guī)律性的系統(tǒng)化知識體系研究yánjiū
◎[study;research]∶鉆研;探索◎[godeeplyinto;consider;discuss;deliberate]∶考慮或商討[意見、問題]方法fāngfǎ
◎[method;way;means]: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則,現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途徑、步驟、手段等第二頁第三頁,共60頁。探究現象問題規(guī)律教師學生知識教育觀念思想、理念、理論體系客觀的教育事實豐富的研究理論智慧的研究主體教育研究的基本要素科學的技術和方法第三頁第四頁,共60頁。研究者的素養(yǎng)觀念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哲學理念科學的態(tài)度理性的分析關注教育實踐執(zhí)著的鉆研敬業(yè)的精神挑戰(zhàn)權威的勇氣堅韌的毅力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教育科研的基本工具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學科專業(yè)理論綜合的人文、理工類素養(yǎng)活動定向能力理論思維能力發(fā)現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評價分析能力組織科研的能力第四頁第五頁,共60頁。哲學理論科學技術理論教育科學理論教育實踐經驗相關學科的理論社會文化傳統(tǒng)理論豐富的研究理論第五頁第六頁,共60頁。教育研究的對象1、教育現象:各種教育活動的外部表現形式,是關乎教育的一切事件和場景。2、教育問題:人們對于教育活動產生的困惑和疑難。教育研究的對象是教育現象還是教育問題?第六頁第七頁,共60頁。教育研究的對象:教育問題或教育學問題什么是教育問題?
——教育問題是與促進人的發(fā)展相關的困惑和疑難。第七頁第八頁,共60頁。(二)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何謂方法?漢語:行事的條理和判定方形之標準英語:method,意為從事某種活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內涵:從前提到達目的所必須選擇和采用的手段、措施、程序、途徑等
特征:指向性、規(guī)范性、操作性、探索性。第八頁第九頁,共60頁。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即關于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途徑、格式和規(guī)則及其構成體系,作為一門學科,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研究對象將涉及兩個層次:教育研究的方法學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第九頁第十頁,共60頁。教育研究的方法學:
是關于研究教育現象和過程的一般方法原則的知識體系,是將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手段、形式、方式加以理論化、系統(tǒng)化。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是從哲學觀、世界觀的應用中概括出來的一般方法原則,是方法的理論表現形態(tài)。第十頁第十一頁,共60頁。二者區(qū)別:——方法不同于方法論,方法論是指學習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體系?!椒ㄕ搸в姓軐W意味,是具有普遍指導性的理論體系,方法則是具體的操作性的程式。第十一頁第十二頁,共60頁。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現代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內涵:——從整體上認識世界;——客觀事物的運動和普遍聯(lián)系;——意識是主觀和客觀的對立統(tǒng)一的基礎;——客觀事物都有自身產生、發(fā)展和衰亡的過程;——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方法論原則
第十二頁第十三頁,共60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現代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等領域科學研究方法的借鑒數學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對教育科學研究的指導作用為教育科學研究提供科學的研究方法(唯物論和辯證法)直接指導現代教育研究關于教育本質的研究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理論關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為基本原理的論述第十三頁第十四頁,共60頁。教育研究的方法科學的方法自然科學研究中的“研究方法”訴諸觀察與實驗,將歸納與演繹結合起來,以試圖揭示現象背后的因果律或自然法則的方法。科學的方法不過就是“假設-證偽法”。(波普爾)科學方法的本質在于:它訴諸觀察與實驗,訴諸經驗事實的檢驗。它既涉及到歸納推理,也涉及到演繹推理。第十四頁第十五頁,共60頁。社會科學研究中的“科學方法”在某些范圍、領域內,人們可以應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實證方法)來研究社會現象。但范圍和效果方面都是比較有限的。教育研究中的“科學方法”教育現象是一種社會現象,因而有關科學方法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運用情況同樣適合于教育研究。但其具有它自身的某些獨特性。如以人為研究對象所面臨的道德問題,實驗的科學原則與教育的道德原則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和沖突;準研究的性質;突出的模糊性特點等。第十五頁第十六頁,共60頁。哲學的方法辯證法(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用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動態(tài)發(fā)展的觀點、矛盾分析的觀點去觀察事物和處理事物。分析哲學的方法解釋學的方法現象學的方法此外,還有藝術的方法。第十六頁第十七頁,共60頁。二、教育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你有沒有做過課題?如果有,你的課題是如何進行的?你有沒有寫過論文?如果有,你的論文是如何寫出來的?第十七頁第十八頁,共60頁。四、教育研究的一般過程2、查閱文獻3、收集資料4、分析加工5、得出結論1、確定研究問題第十八頁第十九頁,共60頁。教育研究的效度
效度——教育研究的結果反映研究對象情況的真實程度。1、研究效度的分類從研究結果解釋范圍和適用范圍的角度,分為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內在效度——研究結果在研究對象所涉及的領域中可以解釋的程度。其反映了研究結果所達到的科學性。外在效度——研究結果能被推廣的程度。其反映了研究所具有的社會價值。第十九頁第二十頁,共60頁。2、影響效度的主要因素(1)研究設計中影響效度的因素概念界定的清晰程度取樣的代表性(2)研究過程中影響效度的因素對無關因素的控制程度研究過程中的偶然因素測驗或調查之間的影響研究過程中的副效應第二十頁第二十一頁,共60頁。(3)獲取資料的方法和工具中影響效度的因素資料來源是否直接觀察不清、或者因語言障礙而產生誤解(4)資料處理中影響效度的因素原始數據的可靠性統(tǒng)計分析工具的適用性第二十一頁第二十二頁,共60頁。教育研究的信度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條件和結果是否可重復,是否具有前后一貫性。信度是效度的一個必要的保證。從本質上說,信度和效度共同構成了研究的可靠性。第二十二頁第二十三頁,共60頁。三、教育科學研究的類型我目前思考的教育問題是什么?請各小組組長將自己小組成員關注的教育問題進行匯總并加以歸類分析第二十三頁第二十四頁,共60頁。(一)教育科學研究的層次第一層次: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及邏輯學。
第二層次:獨立應用于教育科學研究的那些主要的具體方法,如調查法、實驗法、歷史法、比較法等。第三層次:為第二層次的方法服務的那些輔助性的具體方式或技術,如統(tǒng)計法、表列法、圖示法、文獻法、問卷法、座談法、觀察法、測驗法、訪談法等。
第二十四頁第二十五頁,共60頁。(二)教育科學研究的四種水平——第一層次的四種水平直覺觀察水平(IntuitionViewResearch)
理論研究水平(TheoreticalResearch)探索原因水平(ExploreResearch)遷移推廣水平(ExternalResearch)四種水平第二十五頁第二十六頁,共60頁。直覺觀察水平:解決“發(fā)生了什么”的問題,主要是收集數據。探索原因水平:解決“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現象”,探索因果關系。遷移推廣水平:解決“在不同環(huán)境下會發(fā)生同樣的現象嗎”的問題。理論研究水平:解決“在研究中有哪些潛在的基礎理論原則”的問題。第二十六頁第二十七頁,共60頁?;A研究(BasicResearch):主要用于揭示、發(fā)展、充實理論應用研究(AppliedResearch):目的為檢驗理論的正確與否發(fā)展研究(DevelopmentResearch):在于發(fā)展用于學校教育的有效策略評價研究
(EvaluationResearch):對一定目標或教育活動作出價值判斷預測研究
(PredictionResearch):對教育的發(fā)展與趨勢作出準確的預測(三)教育科學研究的類型:按研究目的分類第二十七頁第二十八頁,共60頁。@歷史研究(HistoricalResearch):過去的教育事實作出分析@描述研究
(DescriptiveResearch):通過問卷、調查、觀察等描述性的方法收集資料和數據進行研究@相關與比較研究(CorrelatedandComparativeResearch):對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教育現象進行相關和比較分析@實驗研究(ExperimentalResearch)@理論研究(TheoreticalResearch)(四)教育科學研究的類型:按研究方法分類第二十八頁第二十九頁,共60頁。@質的研究(Quality
Research):由研究者自身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收集資料,使用歸納分析資料和形成結論,通過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并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量的研究
(Quantity
Research):使用一套較為完備的操作技術,包括抽樣技術、資料搜集方法、數字統(tǒng)計方法等對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和分析,以檢驗研究者自己關于該事物的某些理論假設的研究方法。(五)教育科學研究的類型:按資料來源和特點分類第二十九頁第三十頁,共60頁。質的研究質的研究把自然情境作為資料的直接來源,且研究者自身作為收集資料的主要工具;質的研究是描述性的;質的研究者關心的是過程,而不只是關心結果和產品;質的研究傾向于對資料進行歸納分析;質的研究最關心的事情是“意義”。第三十頁第三十一頁,共60頁。量的研究基本步驟:建立假設確定變量選擇樣本采集數據數據分析建立關系形成理論檢驗假設第三十一頁第三十二頁,共60頁。案例
問題:是什么原因使植物向光生長?現象:它們的生長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向光生長第三十二頁第三十三頁,共60頁?!芭哐壳省保簡巫尤~植物,特別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錐形套狀物,是一個鞘狀結構,是植物的第一片葉,對胚芽有保護作用。實驗對象和實驗選材胚芽鞘實驗對象胚芽鞘第三十三頁第三十四頁,共60頁。一、二小組:驗證胚芽鞘具有向光性(模擬設計)三、四小組:驗證向光性與尖端有關(模擬設計)五、六小組:驗證感光部位是尖端(模擬設計)材料:胚芽鞘、燈光、刀片、錫箔紙、紙盒模擬達爾文實驗第三十四頁第三十五頁,共60頁。模擬達爾文實驗第一小組實驗設計驗證胚芽鞘具有向光性第五小組實驗設計驗證感光部位是尖端第三十五頁第三十六頁,共60頁。第三小組實驗設計第四小組實驗設計驗證向光性與尖端有關第三十六頁第三十七頁,共60頁?,F象問題假設實驗(驗證)對照性原則單一變量結論第三十七頁第三十八頁,共60頁??偨Y生長素的發(fā)現經典實驗結論感光部位:產生部位:彎曲部位:(莖)運輸方向:植物激素來源:運輸:作用:含量: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部分形態(tài)學下端體內合成調節(jié)植物生命活動微量作用部位形態(tài)學上端合成部位第三十八頁第三十九頁,共60頁。
原因:在單側光的照射下,生長素在尖端由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運輸,然后再向下運輸使得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結論:單側光使生長素分布不均勻,使植物彎曲生長。結論第三十九頁第四十頁,共60頁。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的比較區(qū)別質的研究量的研究研究目的探究事件發(fā)生的過程和尋求意義理解探明事物之間的變量關系或因果關系研究設計靈活易變比較籠統(tǒng)階段模糊結構性計劃預告確定階段明確研究情境自然情境人為設計可操控抽樣方法目的性抽樣樣本小隨機抽樣分層抽樣樣本大資料來源人非人手段(量表問卷實驗)分類項目第四十頁第四十一頁,共60頁。區(qū)別質的研究量的研究資料特點不可量化只可描述的軟資料可以測量可以統(tǒng)計的硬資料資料分析深度描述分析貫穿于全過程內部透視測量與統(tǒng)計分析外部透視研究結論獨特性的受背景制約的概括性的普適性的不受背景制約理論形成方式及理論類型歸納法自下而上扎根理論演繹法自上而下普遍性理論研究關系研究者與研究對象親密接觸彼此影響研究者獨立于研究對象彼此分離分類項目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的比較第四十一頁第四十二頁,共60頁。(六)以研究過程的階段為標準的方法分類第一、選題和設計階段的方法。第二、實施階段的方法。第三、總結評價階段的方法。(七)以問題性質為標準的分類第一、理論方法。第二、實證方法。第三、實驗研究方法。第四、歷史研究方法。
第四十二頁第四十三頁,共60頁。(八)從研究對象的選擇進行分類
第一、總體研究方法。
第二、個體研究方法。第三、個案研究方法第四十三頁第四十四頁,共60頁。教育研究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一)目的性原則(二)可行性原則(三)客觀性原則(四)綜合性原則(五)系統(tǒng)性原則(六)績效性原則(七)發(fā)展性原則(八)創(chuàng)新性原則(九)倫理性原則第四十四頁第四十五頁,共60頁。教育研究的評價標準(一)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二)實證研究與自然主義研究第四十五頁第四十六頁,共60頁。教育研究的評價標準(一)基礎研究:1、創(chuàng)造性:新見解、新方法2、邏輯性:嚴密、條理應用研究:1、實用性:解決實際問題2、適應性:代表性,能廣泛應用第四十六頁第四十七頁,共60頁。教育研究的評價標準(二)實證主義研究:
自然科學的研究方式。依賴感官和數學演算、通過實驗,尋求事物間的因果關系。
實證研究的評價標準:
客觀、準確、普遍、可驗證評價指標:
抽樣、標準化的研究工具、規(guī)范定義變量、控制干擾條件、邏輯論證、統(tǒng)計……第四十七頁第四十八頁,共60頁。教育研究的評價標準(二)自然主義研究:人文社科研究方式。對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意向性的研究。尋求對人的價值觀、愿望、生活意義感演變過程的把握。自然主義研究評價標準:真實性、不同研究者之間的一致性、情境性、可理解性評價指標:對情境的把握、與對象的交流程度、提取結論的方法第四十八頁第四十九頁,共60頁。教育研究評價標準的特點——綜合性既需要理論上的深化和新觀點,也需要實踐上的看得見的效果。既有準確性、普遍性的要求,也有表現個人感受、描述具體情境的要求。既要有事實做基礎,也要探討行動的合理性依據。第四十九頁第五十頁,共60頁。教育研究的評價原則1、教育性:過程和結論有利于人的發(fā)展;2、操作性:教育是一種實踐活動,結論應有利于教育實踐的開展;3、可檢驗性:通過“經驗感知”檢驗或“理解共識”檢驗。第五十頁第五十一頁,共60頁。四、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發(fā)展裴娣娜教授提出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直覺觀察階段,分析為主的方法論時期,形成獨立學科時期;
時間序列:古代—近代—現代;
特征:從經驗與定性分析到定量與實驗分析,再到現代科學方法。第五十一頁第五十二頁,共60頁。時間跨度:古希臘(BC6C)到中世紀(AD16C)研究對象: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即教育的價值)代表人物:柏拉圖,智者學派,蘇格拉底研究方法的特征:從哲學觀到導出教育觀,在很大程度上帶有希臘文化的色彩。研究成果的特征:古希臘時期的教育研究成果形成了認識教育現象的前提性領域,是教育理論的基礎構成。在中世紀,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在于神學,以教義為依據。代表著作有圣·奧古斯汀的《懺悔錄》。在文藝復興運動中,出現了大量的人文主義者,代表人物是西班牙教育家維韋斯(JuanLuisVives,1492—1540),代表作為《論教育》和《論大腦的機能》。前學科時期西方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發(fā)展葉瀾教授認為應區(qū)分東西方教育科學研究的發(fā)展軌跡第五十二頁第五十三頁,共60頁。
時間跨度:17C到19C研究對象:將研究的中心集中到學校教育的內部,力圖揭示一般的教學活動的原則與過程模式。代表人物:跨美紐斯,代表作《大教學論》;赫爾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學》;盧梭,代表作《愛彌兒》跨美紐斯從自然主義哲學出發(fā)“設想出完整的教育科學”;盧梭把教育對兒童個體發(fā)展的價值問題推到教育研究的中心地位;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的出版標志著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研究方法特征:哲學仍然是教育觀形成的重要前提,但是已經開始了對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研究成果特征:初步形成教育理論之框架。學科形成時期西方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發(fā)展第五十三頁第五十四頁,共60頁。時間跨度:19世紀以后研究對象:一是以教育實踐的發(fā)展為題(如普及義務教育,教育制度);二是以研究教育學的理論為中心。研究方法:統(tǒng)計成為教育研究的方法之一;心理學實驗和教育學實驗成為教育研究方法之一;教育測量與心理測量作為研究方法之一;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教育研究方法從偏重實證向綜合的方向發(fā)展;研究成果特征:建構了教育理論體系。西方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發(fā)展形成學科體系時期第五十四頁第五十五頁,共60頁。教育理論科學教育價值教育規(guī)律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史教育哲學比較教育學教學論課程論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學
教育評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力工程承包協(xié)議書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專題4硫氮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第二單元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課時氮肥的生產和使用學案含解析蘇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第二章1第1節(jié)電源和電流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1
- 項目經理年度總結
- 的委托書代收案款
- 行政總監(jiān)年度工作總結
- 2025年年度政治思想工作總結
- 小學四年級暑假學習計劃
- 房地產項目聯(lián)合開發(fā)協(xié)議書范本
- 焦作新材料職業(yè)學院《證券投資進階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QC成果清水混凝土樓梯卡槽式木模板體系創(chuàng)新
- DB31-T 1375-2022 辦公樓物業(yè)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實施指南
- 蒸汽換算計算表
- 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1全冊導學案
- 四年級計算題大全(列豎式計算,可打印)
- GB/T 5782-2016六角頭螺栓
- 婦產科正常分娩課件
- 產業(yè)鏈鏈長分工表
- 國際金融課件(完整版)
- 導向標識系統(tǒng)設計(一)課件
- 220t鍋爐課程設計 李學玉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