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認識地球教學目標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面積的比例,海洋和陸地分布的特點。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稱及空間分布。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輪廓及相互位置關系。通過學習七大洲、四大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空間思維能力。2.通過自主學習,合作討論,探究互助,游戲激趣等學習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與經歷整理、分析、歸納、總結的學習過程,領悟合作、互助、討論、交流的意義,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教學過程:采用直觀教學原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動眼、動腦、動手、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今天正確反映在地圖上的海陸面貌,是無數人科學研究的結果。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學情分析學生進入中學后,首次接觸世界地理教學內容,海陸分布可以做游戲的形式讓學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較熟悉,關鍵在于通過讀圖直觀感受,并理解其邏輯關系。在此基礎上加強讀圖訓練,強調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關系,由于初一的學生在小學中已學過一部分地理知識,所以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并不陌生,但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認識等方面都存在著欠缺與不足。針對這些情況,在學生學習時,主要利用課件和學生的參與,培養(yǎng)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并指導學生用“圖上記憶法”記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活動的主體,根據學生好動、好勝的特點,本課以做課本的活動題和完成老師在課堂上設計的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形式學習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學生在做活動的同時初步養(yǎng)成讀圖、填圖、繪圖等運用地圖解決地理問題的習慣,培養(yǎng)用圖能力;通過查找、搜尋信息,培養(yǎng)學生分析、處理、歸納、總結信息的能力;通過對“地球”、“水球”的論證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積極探究自然世界奧秘的精神;通過小組合作與競爭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參與式開放型教學,“以學生參與為標志,以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根據教學進度的需要,設置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重點難點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面積的比例,海洋和陸地分布的特點。2.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稱及空間分布【教學難點】1.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稱及空間分布。2.通過學習七大洲、四大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空間思維能力。教學過程【導入】導入新課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地球和地球儀的知識,今天我們來學習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知識。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內容,并提出問題世界的海陸分布要闡述幾方面內容?【活動】新知探究教師出示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家園,早已廣被接受,但宇航員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卻是一個蔚藍色的美麗的星球。他說:“我們給地球起錯了名字,它應叫做水球。”“那么到底應該叫地球還是水球?”請你對地球?水球?做個解釋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第一段和第二段,提問:①地球表面有什么顯著特征?②圖2.2有兩個數字誰能解釋它們說明什么問題。教師對回答問題學生給予激勵語言。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第三段。并指圖說明:世界海陸分布不均勻,陸地集中在北半球,北極周圍是海洋;海洋集中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是一塊大陸。這個結果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講是容易的,而古代人認識海陸分布有沒有那么容易呢?接下來我們來學習閱讀資料,認識幾位著名探險家和它們?yōu)槿祟愓J識世界所做的貢獻吧。教師安排學生閱讀。同時教師要聯系學生的學習也是一個探索過程。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活動,主要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我們知道了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是陸地和海洋,下面我們來認識海和陸的名稱和位置?!净顒印块喿x思考,深入自學教師指導學生閱讀P28—P29圖文?;卮饐栴}:什么是大陸、大洲、半島和島嶼、海峽、海、洋。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活動】師生互動突出重點教師指導并和學生一齊找7大洲和4大洋。教師寫出“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太、大、印、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各大洲的輪廓及分布特征?!揪毩暋扛傎惢顒樱柟叹毩暍雹偬窖?、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幾個大洲?②東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③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④赤道穿過了哪些大陸?穿過了哪些大洲?
⑤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分別是什么?⑥世界上最小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別是什么?⑦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什么?⑧世界上緯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什么?⑨跨經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什么?⒉對同學回答點評,多使用鼓勵語言。組織全體學生動手參與,用“簡單幾何圖形”在一張白紙上進行“一筆畫世界”的繪圖比賽。第二節(jié)世界的海陸分布教學目標1.知道世界海陸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陸分布的概況。2.運用地圖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及空間分布位置。3.能在圖上讀出并記憶大洲的分界線。4.培養(yǎng)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提高讀圖、填圖技能。學情分析對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問題學生在第一節(jié)“認識地球”已有初步認識,但地球上海陸分布的特點,各大洲在地球上的位置等都是一些全新的知識。作為初中生的第一節(jié)世界地理課內容,老師要指導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讓學生通過“看、畫、寫、拼”地圖等活動了解和熟悉大洲、大洋的位置和輪廓。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樂于探究。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背硬記、機械訓練的教學方式。發(fā)動學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學習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面積的比例,海洋和陸地分布的特點。
2.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稱及空間分布教學難點:1.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稱及空間分布。2.通過學習七大洲、四大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空間思維能力。教學過程【導入】小花同學在學習完“認識地球”一課之后,按老師的要求買了一個地球儀,在無意轉動地球儀的過程中他發(fā)現地球儀表面主要有兩種顏色構成:綠色和藍色。引起他思考有兩個問題:綠色代表什么,藍色又代表什么?
綠色和藍色的部分到底哪個面積大?帶著這兩個問題開始我們今天的地理課堂。認真看地圖并回答小花同學的疑問。【講授】活動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教師板書課題:世界的海陸分布到底地球表面的陸地和海洋的面積誰大呢?我們首先想到了我們把地球分為了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這樣我們就可以直觀的去判斷陸地與海洋面積的大小了。南北半球: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無論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東西半球:陸地主要集中于東半球,無論東西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結論:“三分陸地七分海洋”過渡:盡管海洋面積廣大,但是我們人類主要生活在陸地上,所以我們先來學習陸地有關的知識。在白板中給出地球表面陸地分布示意圖,仔細觀察,地球表面陸地的分布有什么特點嗎?(其中圖中標注A、B、C、D四個字母,讓學生觀察發(fā)現這四個地方的不同之處,結合概念,將大陸的有關概念和圖中字母所代表的位置一一對應)超鏈接顯示島嶼及大陸的示意圖。大陸:面積廣大的陸地島嶼:面積較小到陸地大洲:大陸及其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根據大洲的概念,將全球的陸地共分為了七大洲,讓學生在一張空白的世界地圖中標出七大洲的名稱。(強調記憶方法:倒寫的問號)其中亞洲和歐洲同屬一塊大陸,被稱之為亞歐大陸。轉承:知道了七大洲的名稱及其位置,我們完成兩道活動題,加強基礎知識?;顒右唬赫J識大洲的輪廓(利用白板,將各大洲的輪廓和名稱對應)面積大?。喊锤鞔笾廾娣e大小將名稱由大到小排序)總結記憶: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轉承:既然國家和國家有國界線,當然七大洲也不例外,那么它們之間以什么作為分界線呢?接下來我們完成活動一1、查閱地圖,在圖中相對應的序號處填寫各大洲分界線的名稱;(在白板中連線)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亞洲與北美洲:白領海峽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歐洲與非洲:直布羅陀海峽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2、一般以什么作為分界線?往往以山脈,河流,海峽及運河作為洲界線。轉承:學習完了地球上的陸地,接下來我們學習地球表面海洋部分的內容。完成活動二:1、查閱地圖冊,在圖中相對應的位置上填寫出海洋的名稱,共有幾大洋?(在白板中學生填注)2、閱讀課文,總結四大洋的主要特點。面積大小:太
大印北緯度最高:北冰洋大西洋:形似“S”型轉承:完成活動三:1、在圖中找出并畫出太平洋、南海、安達曼海及馬六甲海峽;(學生在白板中圈畫)2、根據圖示,總結出洋、海及海峽的概念。洋:海洋的主體,一般離大陸較遠;海:海洋的邊緣部分,一般靠近大陸,有半島或島嶼與大洋隔離開;海峽:溝通兩個海域之間的狹窄水道。完成三道活動題:展示完整的海陸分布示意圖活動四:找朋友游戲:將某個海洋或大洲放置中間,讓學生在白板中將其周圍的鄰居拖放正確活動五:給出flash圖,完成各大洲和各大洋位置的對應總結: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板書小結?!揪毩暋炕顒尤澜绲暮j懛植茧S堂練習1、巴拿馬運河溝通的兩個大洋是:()A.太平洋、大西洋B.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2、下列圍繞北冰洋的大洲,正確的一組是:()A.亞洲、歐洲、北美洲B.北美洲、亞洲、非洲
C.大洋洲、亞洲、北美洲D.大洋洲、非洲、北美洲
3、世界四大洋中,其范圍只分布在東半球的是:()A.北冰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太平洋4、下列大洲中,赤道沒有穿過的大洲是:()A.歐洲B.非洲C.亞洲D.南美洲5、世界陸地主要集中在()
A.北半球、東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東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6、關于七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A.亞洲瀕臨三大洋,既跨東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B.南極洲幾乎全部位于南極圈以內,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C.歐洲是全球七大洲中,惟一沒有熱帶和亞熱帶的大洲D.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均為瀕臨三大洋的大洲第三節(jié)世界的地形一、核心素養(yǎng)區(qū)域認知1、了解世界陸地兩大著名高山帶的分布規(guī)律,能在地圖上找出最著名的山脈、高原、平原和盆地的位置。綜合思維1、理解海拔、相對高度、等高線、等深線等概念。2、了解五種基本地形的形態(tài)特征,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人地協調觀1、關注當地的地形類型和分布特點,以及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關心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地理實踐力1、能根據需要選擇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圖的習慣。2、通過制作地形模型,加強對地形的感性認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1、了解五種基本地形的形態(tài)特征,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2、能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3、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難點:1、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2、能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3、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三、教學過程情景導學,明確主題展示“地球表面3d曲面圖”,說明無論是陸地表面還是海底都是起伏不平的。從而引入地形的定義:地球表面各種各樣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總稱為地形。自主探究,嘗試解決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如何描述地表的高低起伏?通過示意圖講解: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補充: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相對高度:地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請兩位高矮不同的學生上臺,分別說出自己的身高,然后大家一起計算他們的身高之差,從而類比“海拔”和“相對高度”,讓學生了解和理解“海拔”和“相對高度”兩個概念。一、陸地地形過渡:正是由于陸地表面各個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對高度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種不同的地形類型。陸地表面有哪些地形類型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并通過多媒體展示五種地形的圖片。講授講解,提煉歸納通過對比的方式講解各種地形的特征。高原vs平原共同點:地表起伏較小不同點: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邊緣較陡峭。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山地vs丘陵共同點:地表崎嶇不平不同點: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丘陵:海拔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環(huán)繞,中間相對低平?;顒咏涣?,展示評研請同學們根據五種地形類型的特征,畫出其簡圖。自主探究,嘗試解決在世界地形圖上,找出世界陸地上兩大高峻山脈地帶,觀察它們的走向有何特點?它們分別由哪些山脈構成?以及著名的高原、平原等。教師展示世界地形圖,引導學生尋找各地的具體位置。太平洋沿岸山脈帶: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組成。橫貫亞歐大陸南部的山脈帶:大體呈東西走向,主要有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阿特拉斯山脈。閱讀教材p35——世界陸地地形之最,并在世界地形圖中找出它們。讓學生舉例說明地形對人們的生活或生產活動有哪些影響?二、海底地形講授講解,提煉歸納通過展示海底地形示意圖進行講解:大陸架:陸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緩,水深在200米以內。大陸坡: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水深急劇增至數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較強烈。海溝: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一萬多米。三、學看地形圖展示臺灣某地的地形,思考:我們該如何將它制成平面的地圖?通過動畫展示繪制過程:將相同高度的各點連接起來,形成的連線,稱為等高線。將等高線投影到平面上,形成等高線地形圖。自主探究,嘗試解決讓學生思考:雖然等高線地形圖可以看出哪里高哪里低,但是等高線太多了,看起來很費勁,有什么辦法可以緩解?上色,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圍,著上不同的顏色,可以直觀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態(tài)和海底的起伏狀況,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一般用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平原,橙色表示山地和高原。思考:下圖是同一區(qū)域分層設色地形圖的兩種表現形式,觀察這兩幅圖,說一說它們的差異。第一幅圖等高線之間差值較小,等高線更加密集。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數值之差。地形剖面圖:1.找出剖面線AB與等高線的交點2.沿每一個點向下做垂線,在高度表上找到相應的點3.將各點用圓滑曲線連接起來講授講解,提煉歸納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組成部分,即山體部位,不同的山體部位用等高線該如何表示?通過展示山體各部位的等高線示意圖進行講解??偨Y歸納:自主探究,嘗試解決引導學生思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陡坡和緩坡的等高線有什么特點?總結:坡陡的地方繪出的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繪出的等高線稀疏。當堂訓練,鞏固提升王奶奶準備周末登山,現有A,B兩條路線,你建議王奶奶選擇哪一條呢?為什么?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第四節(jié)海陸變遷一、核心素養(yǎng)區(qū)域認知1、認識地殼是變動的,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2、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規(guī)律,關注人類如何防震抗災,提高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綜合思維1、了解大陸漂移假說的發(fā)現到板塊構造的提出。2、通過學習海陸變遷等實例,認識自然環(huán)境變化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人地協調觀1、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感悟“假說”在科學發(fā)現中的重要作用,體會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加強對學生科學史教育及科學興趣的培養(yǎng)。2、初步認識自然屆的發(fā)展是無止境的,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永無止境。地理實踐力1、通過閱讀示意圖進行演示、模擬等,初步了解海陸地形的形成及發(fā)展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1、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帶與板塊構造的關系。2、世界火山、地震的兩大分布帶。難點: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帶與板塊構造的關系。三、教學過程情景導學,明確主題一、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通過“滄海桑田”這一成語引入,引導學生認知,地球表面形態(tài)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活動交流,展示評研請同學們尋找“海陸變遷”的實證。舉例:1、喜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2、云南石林2億多年前曾是海底石灰?guī)r層;3、臺灣海峽海底有人類活動的遺跡;4、荷蘭填海造陸。總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1、地殼變動(造山運動)2、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人類活動的影響過渡:地表形態(tài)是不斷變化的,海陸之間也是不斷變化的。那么海陸之間是如何變化的呢?二、大陸漂移假說介紹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過程。自主探究,嘗試解決請同學們尋找證據,證明非洲與南美洲原本是一塊大陸。總結:1、大陸輪廓的相似性;2、動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土地租賃與轉讓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個人土地承包租賃與收益分配合同
- 2025年度合同管理專員崗位職責與職業(yè)規(guī)劃合同
- 2025年度城市更新改造工程付款協議書
- 2025年度辦公樓通風系統改造及運維服務合同
- 2025年度醫(yī)藥電商合作營銷框架協議
- 2025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試用期勞動合同規(guī)范協議
- 2025年鈣石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農村出租房租賃與農村文化傳承保護合作合同
- 生物技術與現代醫(yī)療辦公環(huán)境的融合
- FZ∕T 73037-2019 針織運動襪行業(yè)標準
- 2024年南京旅游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春節(jié)的那些事作文6篇
- (完整版)機房安全檢查表
-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XF-T 3004-2020 汽車加油加氣站消防安全管理
- 子宮內膜癌保留生育治療
- (正式版)JBT 14660-2024 額定電壓6kV到30kV地下掘進設備用橡皮絕緣軟電纜
- 2.2算法的概念及其描述課件人教中圖版高中信息技術必修1
- 汽車電子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樣本
- 血栓風險評估及個體化干預(遺傳性易栓癥風險基因檢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