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巴里坤縣石圍居遺址區(qū)發(fā)掘簡報_第1頁
湖北巴里坤縣石圍居遺址區(qū)發(fā)掘簡報_第2頁
湖北巴里坤縣石圍居遺址區(qū)發(fā)掘簡報_第3頁
湖北巴里坤縣石圍居遺址區(qū)發(fā)掘簡報_第4頁
湖北巴里坤縣石圍居遺址區(qū)發(fā)掘簡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湖北巴里坤縣石圍居遺址區(qū)發(fā)掘簡報

2009年7月至9月,在哈密地區(qū)文化中心和巴里坤縣文化中心的支持下,大學(xué)絲綢之路文化遺產(chǎn)保護和考古學(xué)研究中心繼續(xù)對新疆石溝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和文物保護。本年度發(fā)掘了石人子溝遺址西南部(Ⅲ區(qū))遭受人為破壞的中型墓葬1座、大型石圍居址1座以及保存完好的小型石圍居址1座(圖一)?,F(xiàn)將本年度發(fā)掘完畢的小型石圍居址(編號09XBSⅢF2,以下簡稱F2)資料情況簡要報道如下:一、含砂巖石結(jié)構(gòu)F2位于石人子溝遺址中西部、巴里坤山北麓南高北低的山坡上,西臨天山融雪形成的沖溝,北距大型石圍居址F1約17米。F2所處探方(T0924)內(nèi)地層堆積共有2層:T0924①層:黑褐色粗沙土,土質(zhì)較致密,厚4.5~15厘米。出土陶片1105克,85片,動物骨骼630克。陶片均為素面、夾砂,夾粗砂紅陶占85%;夾粗砂褐陶占29%;夾粗砂灰陶占6%;夾細砂紅陶占1%。T0924②層:灰褐色細沙土,土質(zhì)較疏松,深4.5~15、厚8~15.5厘米。出土陶片517克,34片,動物骨骼909克。陶片均為素面、夾砂,夾粗砂紅陶占76%;夾粗砂褐陶占18%;夾細砂灰陶占6%。F2開口于T0924②層之下。二、范圍35層砂石墻F2為一平面近方形的半地穴式石圍居址,先由地表向下掏挖方形豎穴,再沿著坑穴四壁用內(nèi)外2列、上下4~5層扁平卵石構(gòu)筑墻體,卵石之間及墻體內(nèi)部填充小石塊與黃色細沙土?,F(xiàn)存墻體大部在地表以下,僅頂部高出原始地表0.2~0.3米。1.材料或材料F2內(nèi)堆積分為4層:F2①層:黃褐色細沙土,土質(zhì)較致密,深12.5~30.5、厚28~50厘米。出土陶片5702克,273片,動物骨骼2710克。陶片均為素面、夾砂,夾粗砂紅陶占53%;夾粗砂褐陶占40%;夾粗砂灰陶占3%;夾細砂紅陶2%;夾細砂灰陶2%。該層應(yīng)為F2廢棄后堆積。F2②層:灰白色粉沙土,土質(zhì)致密,呈水平狀堆積,深40.5~80.5、厚2~6厘米。出土陶片4581克,195片,動物骨骼640克。陶片均素面、夾粗砂,其中夾粗砂紅陶占72%,夾粗砂褐陶占13%,夾粗砂灰陶占15%。該層土質(zhì)較純凈,其表面平整,是人類活動形成的踩踏面,編號DM21。F2③層:灰褐色粉沙土,較致密,深42.5~86.5、厚20~23厘米。出土陶片7613克,共360片,動物骨骼1025克。陶片均素面、夾砂,其中夾粗砂紅陶占68%;夾粗砂褐陶占24%;夾粗砂灰陶占8%;夾細砂紅陶占1%。該層為踩踏面,編號DM22。其下開口有房址中部及四壁內(nèi)側(cè)的14處柱洞。F2④層:黃褐色細沙土,較疏松,深62.5~109.5、厚13~28厘米。出土陶片1311克,43片,動物骨骼725克。陶片均素面、夾粗砂,其中夾粗砂紅陶占86%,夾粗砂褐陶占10%,夾粗砂灰陶占4%。該層表面有4處取火形成的燒面(編號SM5-8)和1處灰堆(編號HD3)。其下疊壓H20以及青綠色砂礫構(gòu)成的生土。該層土色不均勻,局部夾雜灰燼,出土遺物較少,可能為房址地面下的墊土。F2內(nèi)發(fā)現(xiàn)的遺跡主要有地面、柱洞、燒面、灰堆、灰坑等4類。其中地面2層,編號DM21、DM22;柱洞14個,編號ZD1-ZD14;燒面8個,編為SM1-SM8;灰堆3個,編號HD1-HD3;灰坑1個,編號H1。2.南高北低單道臺階其中南墻呈西北—東南走向,長9.6、頂部寬1.5~1.6、底部寬1.7~1.8米,頂部基本水平。南墻南側(cè)的原始地表上有一列寬0.6~0.9、長10米的列石,列石高0.3~0.5米。由于F2處于南高北低的山坡上,該組列石應(yīng)是為擋水而專門設(shè)置的。西墻呈東北—西南走向,長9、頂寬1~1.4、底寬1.2~1.5米,頂部依地勢南高北低。北墻呈西北—東南走向,長8.5、頂寬1.3~1.4、底寬1.4~1.6米,頂部基本水平。北墻中部有門道,寬1~1.1米,門道內(nèi)填有鵝卵石、沙土,堆砌較齊整,應(yīng)是當時人為封堵。門道內(nèi)有一級人工墊土堆筑的臺階,一端連接居址外地面,另一端連接F2室內(nèi)地面。臺階東西長2.67、南北寬1.46、高0.27米,表面經(jīng)反復(fù)踩踏,較為堅硬。東墻呈東北西南走向,南偏北345°,長7.7、頂寬1.3~1.4、底寬1.4~1.6米,頂部依地勢南高北低(圖二)。3.dm21圖21室內(nèi)共發(fā)現(xiàn)2層地面,均低于地表,有明顯的活動和使用痕跡,平整堅硬,并分布灰坑、灰堆、燒面等遺跡和陶器、石器、骨器、金屬器等遺物,可見該居址經(jīng)過先后2次修整與使用。地面上沿著墻體內(nèi)側(cè)的地面邊緣一周和地面中部均發(fā)現(xiàn)基本對稱分布的柱洞,共14個,其中多有木柱殘存,但未發(fā)現(xiàn)木梁架、泥磚等屋頂?shù)顾逊e。DM21開口于F2①層下,堆積于F2②層的表面。水平堆積、土質(zhì)致密、呈層狀節(jié)理,具有明顯為人類活動、反復(fù)踩踏的痕跡(圖三)。DM21上發(fā)現(xiàn)多處遺跡和大量人工遺物:地面中部有兩處取火形成的燒面,編號SM1、SM2;西北墻角下有一灰堆,編號HD1,其中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石器殘件。西墻中段內(nèi)側(cè)也有一灰堆,編號HD2。地面中部偏東位置集中出土一組三列共計59片骨甲,編號DM21:3-61;地面東北部出土一組一列共計7片骨甲,編號DM21:74-80;東北部墻角下出土完整的單耳四足陶豆(編號DM21:1)和長頸鼓腹壺(編號DM21:2)各1件,該區(qū)域可能是當時居址內(nèi)專門擺放器皿的地方。DM22開口于F2②層下,堆積于F2③層的表面。水平堆積,土質(zhì)較致密。DM22上也發(fā)現(xiàn)兩處取火形成的燒面,編號SM3、SM4。DM22中、北部出土陶紡輪(DM22:1)、青銅鼎耳(編號DM22:2)、鐵錐(編號DM22:5)、角鑣(DM22:6)等人工遺物數(shù)件。4.fps.材料f共14個,分布于居址中部及四壁內(nèi)側(cè),均開口于F2第3層下,打破第4層及其下的生土,柱洞內(nèi)均殘存木柱。ZD1位于F2中部偏北。平面呈圓形,直徑為0.26、深0.63米,內(nèi)殘存木柱。ZD2位于F2東北角,東邊緊鄰東墻。平面呈圓形,直徑為0.14、深0.44米,內(nèi)殘存木柱。ZD3位于F2中部偏東,東距東墻0.6米。平面呈圓形,直徑為0.26、深0.65米,內(nèi)殘存木柱。ZD4位于F2東部偏南,東邊緊鄰東墻。平面呈圓形,直徑為0.23、深0.23米,內(nèi)殘存木柱。ZD5位于F2中部偏南。平面呈圓形,直徑為0.28、深0.63米,內(nèi)殘存木柱。ZD6位于F2中部偏南,南邊緊鄰南墻。平面呈圓形,直徑0.28、深1.02米。柱洞口周圍由石塊壘砌成護圈,內(nèi)殘存木柱。木柱保存較完好,直徑0.19、殘高0.72米,高出護圈約0.7米(圖四;圖五,1)。ZD7位于F2西部偏南,南邊緊鄰南墻。平面近圓形,直徑為0.3、深0.6米。柱洞口周圍由石塊壘砌成護圈,內(nèi)殘存木柱。ZD8位于F2西南角,西邊緊鄰西墻。平面呈三角形,直徑0.26、深0.42米,內(nèi)殘存木柱。ZD9位于F2西部偏南,西邊距西墻0.82米。平面呈圓形,直徑為0.26、深0.9米。周圍由石塊壘成護圈,內(nèi)殘存木柱,柱洞底部出土陶片665克,其中2片為夾細砂紅陶,紅衣黑彩。ZD10位于F2西部偏北,西邊距西墻1.1米。平面呈圓形,直徑0.18、深0.52米,內(nèi)殘存木柱。ZD11位于F2西北角,西邊緊鄰西墻。平面呈圓形,直徑0.28、深0.5米,內(nèi)殘存木柱。ZD12位于F2中部偏南,南邊緊鄰南墻。平面呈圓形,直徑0.24、深0.17米,內(nèi)殘存木柱。ZD13位于F2中部偏東,東邊緊鄰東墻。平面呈圓形,直徑0.3、深0.3米,內(nèi)殘存木柱。ZD14位于F2西北角,北邊緊鄰北墻。平面呈圓形,直徑0.2米,深0.65米,內(nèi)殘存木柱??傮w看來,F2內(nèi)柱洞的分布具有一定規(guī)律:ZD12、ZD6、ZD7靠近南墻,構(gòu)成一排;ZD8、ZD11靠近西墻,構(gòu)成一排;ZD14、ZD1、ZD2靠近北墻,構(gòu)成一排;ZD2、ZD13、ZD4靠近東墻,構(gòu)成一排。居址中部的ZD6、ZD5、ZD1構(gòu)成一排;ZD7、ZD9、ZD10、ZD14構(gòu)成一排;ZD3、ZD10也能構(gòu)成一排。應(yīng)該分別起到加固墻體、承重屋頂?shù)淖饔谩?.直徑生長量0.40.5米共8處,其中SM1和SM2疊壓于地面DM21上;SM3和SM4疊壓于DM22上;SM5~SM8疊壓于F2第4層上(圖二)。8處燒面平面近圓形者5處,橢圓形者3處,直徑約在0.4~0.5米之間。其中SM1橢圓形,長徑0.46、短徑0.31米;SM2圓形,直徑0.41米;SM3橢圓形,長徑0.67、短徑0.5米;SM4橢圓形,長徑0.5、短徑0.29厘米;SM5圓形,直徑0.44米;SM6圓形,直徑0.61米;SM7圓形,直徑0.3米;SM8圓形,直徑0.78米。8處燒面底部多呈紅褐色,有的局部為紅燒土、燒面上部通常堆積包含黑褐色灰燼和碳屑的薄層,灰燼厚約5~8厘米,土質(zhì)疏松,其中未發(fā)現(xiàn)人工制品。這些燒面應(yīng)是當時人類在居址內(nèi)取火所形成的。6.粗砂海羊距骨HD1位于F2西北角,北墻與西墻交界處。開口于F2第1層下,疊壓DM21(圖五,2)。西北邊與西墻、北墻相接,夾角近直角;東南面呈弧形。東西長約1.98、南北寬約1.39米。灰堆堆積西北角高,距地表深約0.2、厚約0.7米,向東南逐漸降低?;叶驯砻姣B壓石塊,下部堆積為黃褐色細沙土、土質(zhì)疏松,灰堆內(nèi)出土大量陶片、動物骨骼、和石器殘片。其中,陶器以夾粗砂紅陶為主,多為腹片,可復(fù)原的僅有1件夾粗砂紅陶杯(HD1:51);羊距骨出土79件(HD1:1-38,HD1:40-42,HD1:52-89)、牛距骨2件(HD1:90-91),部分羊距骨上有穿孔、刻鑿、汗浸的加工、使用痕跡;骨甲3片(HD1:43-45),發(fā)現(xiàn)于灰堆東北邊緣;石磨盤殘件2塊(HD1:39,HD1:49);石杵2件(HD1:48,HD1:50)。此外灰堆中還出土銅渣1件(HD1:46)、紅瑪瑙料1件(HD1:47)。另外,灰堆堆積中篩選出大量形體細小的螺殼和老鼠頭骨,未經(jīng)人工加工的動物骨骼636克。HD1土質(zhì)較周圍地層明顯疏松,集中出土大量人工制品殘件和動物骨骼,應(yīng)是當時人類在DM21上活動使用期間堆放廢物、食馀的垃圾堆。HD2,位于F2西南部,與西墻相接。開口于F2第1層下,疊壓DM21。平面呈橢圓形,長徑1、短徑0.48、厚0.25米。堆積為黃褐色細沙土,其中夾雜較多碳屑和灰燼,土質(zhì)疏松。HD2中出土的陶片均無法拼對、復(fù)原為完整器,其緊鄰的西墻石壁上未見煙炱,底部也無燒面,應(yīng)是居址內(nèi)傾倒的灰燼和垃圾形成的堆積。HD3位于F2西南角,南墻與西墻交界處。開口于F2第3層下,疊壓F2第4層。平面形狀、功能與HD1基本一致,長、寬約1、厚度不超過0.3米。出土木塊1片(編號HD3:1)和羊距骨39件(編號HD3:2-40)。其中羊距骨多經(jīng)人工加工和使用。7.合土土造林H20位于F2內(nèi)西南部,距西墻和南墻均為1.4米。開口于F2第4層下,打破生土(圖五,3)。平面呈橢圓形,長徑1、短徑0.8、深0.16米,圜底??觾?nèi)堆積為灰褐色細沙土,土質(zhì)疏松,夾雜大量碳屑,坑底出土一些牛骨。三、遺物F2出土遺物主要有陶器、骨器、石器三類,另有少量鐵器、青銅器、料器。1.鼓腹罐、圍繞陶杯根據(jù)上述統(tǒng)計,F2出土陶片以夾粗砂紅陶為主,其次為夾粗砂褐陶,再次為夾粗砂灰陶,夾細砂紅陶和夾細砂灰陶少見。除9號柱洞內(nèi)出土2片彩陶外均為素面,手制,部分或經(jīng)慢輪修整。從第1層到第4層,夾粗砂紅陶比例逐漸增多,而夾粗砂褐陶和夾粗砂灰陶呈現(xiàn)出逐漸減少的趨勢??蓮?fù)原的陶器共4件,器型主要有雙鎏鼓腹罐、單耳四足陶豆、長頸鼓腹壺、侈口陶杯四類。雙鋬鼓腹罐1件。標本F2①:1,發(fā)現(xiàn)于F2東墻中段內(nèi)側(cè)墻角下,北距北墻1.9米。夾粗砂紅陶。直口,方唇,鼓腹,平底。口徑29.2、最大腹徑46.1、底徑13.5、通高44.1、壁厚約1、底厚約2厘米。鼓腹下部兩側(cè)各有一個附加堆紋壓印呈鋸齒狀的集。器表素面,內(nèi)外壁通施紅陶衣,腹部外壁保留有煙炱痕跡(圖九,2)。單耳四足陶豆1件。標本DM21:1,發(fā)現(xiàn)于F2東墻北段內(nèi)側(cè)墻角下,北距北墻0.57米。夾細砂紅陶,素面,內(nèi)外壁通施紅陶衣。斂口方唇,圜底,一側(cè)有一寬扁耳。豆盤底部正中心貼附一圓形泥片,泥片中心內(nèi)凹。豆盤下部附有4個喇叭口狀圈足,其中一圈足缺損。豆盤口徑25.3、深7.5、壁厚0.8、耳寬2.67、厚0.8、圈足高7.3厘米,與豆盤連接處直徑3.45、底部直徑6.7、圈足厚0.8~1.2厘米(圖六;圖九,1)。長頸鼓腹壺1件。標本DM21:2,發(fā)現(xiàn)于F2內(nèi)東北墻角下。夾細砂紅陶,素面,內(nèi)外壁通施紅色陶衣。口微侈,圓唇,長頸,鼓腹,平底。口徑7.5、腹徑10.6、底徑5.8、通高15.8、壁厚約0.6厘米(圖九,4)。2.骨面鉆同軸類,尺寸大小,尺寸大小,尺寸大小,尺寸大小,尺寸大小骨器可辨識的器型主要有骨甲、羊距骨、骨刀3類、另有用途不明的穿孔骨器。角器有角鑣1件、角料1件。(1)骨甲共71片。主要發(fā)現(xiàn)于F2內(nèi)地面DM21上。成組集中出土的骨甲共3處:地面中東部出土一組三列骨甲共59片,距東墻0.64、距北墻1.7米,編號DM21:3-61;地面東北部出土一組一列骨甲共7片,距東墻1.1、距北墻0.4米,編號DM21:74-80;地面西北墻角下灰堆HD1東南邊緣也出土一組一列共3片骨甲,距西墻1.4、距北墻1米,編號HD1:43-45。以上骨甲保存較完整,均系用牛肢骨切割、打磨而成,骨面向外,略向外凸,邊緣穿小孔。穿孔均為桯鉆,多數(shù)是從骨面向下的單面鉆,少數(shù)孔是雙面對鉆。骨甲表面多有汗浸、壓磨、劃傷的痕跡,出土?xí)r骨甲呈列平鋪于地面,相鄰兩片邊緣部分疊合,分布規(guī)整、保持著原始編綴的狀態(tài)。此外F2內(nèi)還零星出土2片骨甲,分別編號F2①:7,DM21:72,均已殘損。根據(jù)平、剖面形狀可將骨甲分為長方形扁平骨甲、長條形弧曲骨甲兩型:長方形扁平骨甲64片。標本DM21:61,平面呈長方形,扁平,骨甲通體磨光,局部附著水堿,骨甲表面及穿孔周圍有壓磨的痕跡。骨面一列4個穿孔,中間兩小孔成對,穿孔直徑0.3厘米,右側(cè)第二孔右側(cè)有一未鉆透小孔。骨甲長12.05、寬2.05、厚0.6厘米(圖一〇,2)。標本DM21:72,平面呈長方形,扁平,一半已殘。骨甲通體磨光,表面有多道壓、磨的痕跡。骨面鉆7孔,孔徑0.3~0.4厘米,骨甲長7.75、寬4.75、厚0.55厘米(圖一〇,4)。標本DM21:74,平面呈長方形,扁平。骨甲通體磨光,表面附著有水堿,局部有使用過程中形成的數(shù)道壓痕。表面附著水堿,有汗浸和數(shù)道壓、磨痕跡。骨甲邊緣鉆一列4孔,中間兩孔成對,穿孔直徑0.3~0.35厘米,骨甲長10.4、寬3.9~5、厚0.2~0.5厘米(圖一〇,8)。標本DM21:75,平面呈長方形,扁平。骨甲通體磨光,表面附著水堿,有汗浸痕跡,局部有數(shù)道劃痕。骨面鉆11孔,上列4孔,下列7孔,下列右側(cè)第2個穿孔稍大,直徑0.57、其余穿孔直徑約0.3厘米。骨甲長10.6、寬3.8~4.1、厚0.4~0.5厘米(圖一〇,7)。標本DM21:76,平面呈長方形,扁平。骨甲上緣有一道橫向壓磨的突棱。骨面鉆8孔,上列3孔,下列4孔,中間兩孔成對,上列左側(cè)一孔稍大,直徑0.6、其余穿孔直徑約0.3厘米。骨甲長10.7、寬3~3.3、厚0.3~0.4厘米(圖一O,10)。標本DM21:78,平面呈長方形,扁平。骨甲通體磨光,局部附著水堿,有壓、磨痕跡。骨面鉆7孔,上列3孔、下列4孔,中間兩孔成對,穿孔直徑0.3~0.4之間。骨甲長10.4、寬2.7、厚0.3~0.6厘米(圖一O,6)。標本DM21:79,平面呈長方形,扁平。骨面通體磨光,局部附著水堿,下部有一道橫向壓磨出的凹槽,凹槽深0.1厘米。骨面鉆7孔,上列3孔,下列4孔,中間兩孔成對,穿孔直徑0.3厘米。骨甲長10.4、寬3.6~4、厚0.3~0.4厘米(圖一O,9)。標本DM21:80,平面呈長方形,扁平。骨甲通體磨光,表面附著水堿,有汗浸痕跡,局部有使用過程中形成的數(shù)道壓痕。骨甲邊緣鉆有7孔,鉆孔分上下兩列,上列3孔,下列4孔,中間兩孔成對。上列中孔稍大,直徑0.5、其余穿孔直徑均0.3厘米。骨甲長10.8、寬2.6~3.1、厚0.3厘米(圖七;圖一〇,5)。標本F2①:7,平面呈長方形,扁平,骨甲通體磨光,表面經(jīng)汗浸,呈黃褐色,大半已殘。骨面有13個穿孔,孔徑0.3~0.4厘米,另有3個未鉆透的小孔。鉆孔滿布骨甲表面,排列無規(guī)律,該片骨甲可能是在加工過程中失敗,斷裂、缺損后又被工匠用來練習(xí)鉆孔。骨甲長4.6、寬2.9、厚0.3厘米(圖一〇,3)。長條形弧曲骨甲7片。標本DM21:28,長條形,骨甲通體磨光。橫截面呈弧曲狀,骨面打磨出三面兩棱,縱截面呈梯形。骨面鉆一列8孔,中間6孔兩兩成對,兩端各1孔。骨甲長18、寬2.3、厚0.7厘米(圖一〇,1)。(2)羊距骨共151件。集中出土于F2西北角灰堆HD1和西南角灰堆HD3內(nèi)。多數(shù)質(zhì)地呈黃褐色,有汗浸痕跡,部分經(jīng)火燒呈灰黑色,另有十數(shù)件有明顯加工、裝飾痕跡。加工的方式主要有切角、穿孔、兩側(cè)磨平,裝飾的方式有在骨甲表面以利器劃多道斜向劃痕、或?qū)⒐羌走吘夎徔坛射忼X狀凹槽。這些羊距骨可能是當時的一種娛樂工具或裝飾品。標本HD1:1,通體磨光,表面有汗浸痕跡??虅澏嗟佬毕蚱叫芯€紋,邊緣鑿刻出6道鋸齒狀凹槽。長3、寬2.2、厚1.8厘米(圖一一,2)。標本HD3:38,通體磨光,面有汗浸痕跡,一側(cè)面磨平,另有1角被切去。長3、寬1.9、厚1.9厘米(圖一一,1)。標本HD3:40,長3,羊距骨通體磨光,有汗浸痕跡,邊緣有1穿孔,孔徑0.4厘米。寬1.6、厚1.9厘米(圖一一,3)。(3)牛距骨3件。均出土于HD1。其中1件有明顯加工痕跡。標本HD1:2,通體磨光,表面有汗浸痕跡,1角被切去,切角旁另有一切割形成的凹槽。長4,寬3,厚2.3厘米(圖一一,4)。(4)骨刀1件。標本F2①:3,出土于F2中部,距北墻2.8、距東墻1.8米。系用牛肩胛骨切割、打磨而成。通體磨光,有汗浸痕跡,刃部多處崩裂、缺損。長17.2、寬3.4、刃厚0.1~0.25厘米(圖一一,7)。(5)角鑣1件。DM22:6,出土于F2內(nèi)西北部,距北墻1.7、距西墻2.1米。系用動物角制作而成,上端切鋸磨平,下端斷裂、缺損。穿2孔,孔徑0.5厘米。長4.4、直徑1.1~2厘米(圖一一,6)。(6)角料1件。標本DM21:62,出土于F2內(nèi)東北部,距北墻1.1、距東墻1.4米。系用鹿角切割而成。通體磨光,兩端均有切鋸痕跡,中部各留有一圓柱狀凸起,凸起直徑0.9~1.3厘米。用途不明。長3、直徑1.3~1.6厘米(圖一一,5)。3.中部凹陷研磨面石器共有磨盤、臼、杵、球、紡輪等5類。(1)石磨盤2件。標本DM21:69,出土于F2內(nèi)中南部,距南墻2.3、距東墻2.4米。淺紅色砂巖,略呈長方體。上表面磨光,略呈凹鏡狀,側(cè)面經(jīng)修整、打磨,一端斷裂、缺損。長27.7、寬19.4、厚3.3~3.6厘米(圖一二,1)。標本F2①:8,出土于F2中西部,距南墻2.1、距西墻2.3米?;疑皫r,略呈長方體。上表面磨光,略呈凹鏡狀,側(cè)面經(jīng)修整、打磨,一端斷裂、缺損。長12.5、寬8.4、厚2.6~3.2厘米(圖一二,2)。(2)石臼2件。標本F2①:2,出土于F2內(nèi)中北部,距北墻0.7、距東墻2.25米?;疑皫r,長方體。中部凹陷的研磨面呈長方形,長21、寬14、深3.3厘米。通體修整、打磨,較規(guī)整。長23.7、寬17.2、厚7厘米(圖一二,1)。標本F2①:4,出土于F2中部,距北墻1.6、距東墻2.1米?;疑皫r,平面略呈圓角方形,加工粗糙,不甚規(guī)整。中部凹陷的研磨面呈圓形,直徑14.3、深4厘米??傞L21.7、寬19、厚8.9厘米(圖一二,3)。(3)石杵3件。標本HD1:48,出土于HD1中部。長8.1、寬7.5厘米。灰色砂巖,通體磨光。略呈三棱錐狀,底部錘擊面呈凸鏡狀。局部經(jīng)汗浸,顏色略深。錘擊面有撞擊形成的崩裂、缺損、凹坑以及摩擦形成的劃痕。直徑4.3厘米(圖一二,4)。標本HD1:50,出土于HD1中北部?;疑皫r,通體磨光,局部有汗浸痕跡。略呈三棱錐狀,底部錘擊面呈凸鏡狀,直徑5.9厘米??傞L8.5、寬6.1厘米(圖一二,5)。標本DM21:67,出土于F2中北部,距北墻0.62、距東墻2.7米。灰色砂巖,通體磨光。略呈四棱錐狀,上部握柄稍細,直徑約6厘米,底部粗大,直徑約10.5厘米,底部錘擊面呈凸鏡狀。柄部經(jīng)汗浸,顏色略深。錘擊面有撞擊、摩擦形成的凹坑和劃痕。長16.7、寬6~10.5厘米(圖一二,14)。(4)石球1件。標本DM21:70,出土于F2內(nèi)東南部,距南墻1.4、距東墻2.3米。直徑6.1厘米,灰色砂巖。通體磨光,局部有撞擊形成的凹坑和劃痕(圖一二,6)。(5)石紡輪1件。標本F2①:6,出土于F2內(nèi)東北部,距北墻0.7、距東墻0.8米。灰色砂巖,通體磨光。中部穿1圓孔,孔徑0.8、直徑3.8、厚1厘米(圖一二,8)。(6)料器1件。標本DM21:71,出土于F2內(nèi)東南墻角下,多半已殘損。平面略呈圓形,中部厚邊緣薄。中部有1個穿孔,孔徑2厘米。從形體推測該件料器可能為紡輪或裝飾品。直徑7.6、最厚2.2厘米(圖一二,13)。(7)瑪瑙料1件。HD1:47,通體紅色,半透明,形體不規(guī)則,或為加工裝飾品剩余的廢料。長1.5、寬0.9、厚0.4厘米(圖一二,9)。4.承獨人鐵錐銅帶件,產(chǎn)青銅鼎耳(1)鐵削刀1件。標本DM21:81,出土于F2內(nèi)東南部,距南墻1.9、距東墻1.5米。刀刃弧曲,通體銹蝕嚴重。殘長9.8、寬1~2、刃厚0.2~1厘米(圖一二,11)。(2)鐵錐1件。標本DM22:5,出土于F2內(nèi)東北部,距北墻1.5、距東墻1.1米。通體呈圓柱狀,銹蝕較嚴重,出土?xí)r已斷裂呈數(shù)段。殘長9.1、直徑0.7~1厘米(圖一二,12)。(3)青銅鼎耳1件,標本DM22:2,出土于F2內(nèi)東北部,距北墻1.4、距東墻1.2米。平面呈圓角長方形,側(cè)面向外微弧曲,鼎耳與鼎身鑄接處斷裂,殘存鼎身壁厚0.12厘米。該鼎耳形制與戰(zhàn)國至西漢時期漢地流行青銅鼎鼎耳接近。長6、寬4.1、厚1.1厘米(圖八;圖一二,10)。四、骨甲形制及文化內(nèi)涵的探討石人子溝遺址Ⅲ區(qū)F2內(nèi)地面DM22出土青銅鼎耳屬于戰(zhàn)國至西漢時期漢地制作的青銅鼎,表明當時東天山地區(qū)與漢地之間存在某種文化聯(lián)系。與鼎耳同出的單耳四足陶豆形制特殊,在東天山地區(qū)尚屬首次發(fā)現(xiàn),其造型很可能源自哈密地區(qū)焉不拉克文化流行的單耳單足陶豆。夾砂紅陶的雙鋬鼓腹罐與石人子溝遺址Ⅳ區(qū)西周至戰(zhàn)國時期的中高臺及其周圍石圍居址出土陶罐(GT1⑤a:14、GT1Z2②:2、GT1⑥:3)形制接近。夾細砂紅陶的長頸鼓腹壺與2006年以來石人子溝遺址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墓葬中出土陶器(M012:46)形制接近。F2內(nèi)地面出土成組骨甲均是由牛骨切割、穿孔、打磨制成。這是我國西北地區(qū)首次發(fā)現(xiàn)、確認的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的成組骨甲。類似的骨甲曾發(fā)現(xiàn)于俄羅斯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新石器晚期墓葬、北京房山琉璃河1193號西周墓、新疆吐魯番鄯善戰(zhàn)國至西漢時期蘇貝希墓地(M1:19)(圖八,4)、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西漢時期伊沃爾加城址。骨甲形制與戰(zhàn)國時期湖北隨縣曾侯乙墓、棗陽九連墩1號楚墓出土皮甲以及秦漢時期兵馬俑、內(nèi)蒙出土石、鐵制鎧甲片也十分接近。雖然石人子溝遺址F2出土骨甲并不完整,但從形制來觀察,其中長方形寬扁骨甲應(yīng)為武士胸、背部的札甲,長條形弧曲骨甲應(yīng)是肩、臂外的披膊。由于以往骨甲出土數(shù)量少且零散,常被誤認為是衣物、帶具上的裝飾品。據(jù)上述資料可知,骨甲可能最早是由歐亞大陸北方的古代民族所創(chuàng)造,在戰(zhàn)國至西漢時期廣泛流行于中國北方的草原民族當中。北京大學(xué)加速器質(zhì)譜實驗室對F2出土的三組樣本進行測年。其中F2②層文化堆積中動物骨骼樣本為距今1823±45年;F2③層文化堆積中動物骨骼樣本為距今2270±20年,開口于F2③層下、打破F2④層堆積的ZD6中木樣為距今2270±25年。測年結(jié)果基本與出土物形制所反映的時代特征一致,都表明F2起建的年代大約在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同時,F2內(nèi)各層文化堆積以及附屬遺跡中的出土物類型、形制接近,沒有明顯的演化特征,可能表明該居址沿用的時間并不長,其廢棄的年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