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梁康:何謂本質直觀_第1頁
倪梁康:何謂本質直觀_第2頁
倪梁康:何謂本質直觀_第3頁
倪梁康:何謂本質直觀_第4頁
倪梁康:何謂本質直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意識的法則可以通過本質直觀來把握。這個定理是方法論現(xiàn)象學的原理。“本質直觀”的概念提出和方法確立是胡塞爾意識現(xiàn)象學在哲學方法論上的一個重要貢獻。胡塞爾借用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中的直覺主義方法來說明意識哲學家和各類精神科學家已經在意識、心理、精神領域中大量使用的方法,并對此加以有步驟的操作進程方面的細化論述。與意識現(xiàn)象學有關的兩種本質直觀類型是:反身地指向橫向的意向行為或意識主體以及反身地指向縱向的精神歷史(理解歷史性)現(xiàn)象學的直觀首先是指對意識流的橫截面的本質直觀。在此基礎上,發(fā)生現(xiàn)象學還需要對意識流的源起和流向進行縱向的本質直觀,即對意識流的縱剖面的本質直觀。如果橫向本質直觀所涉及的是意識的橫截面,亦即共時的、靜態(tài)的意識本質結構,或胡塞爾所說的“橫意向性”,那么縱向本質直觀所指向的就是胡塞爾所說的“縱意向性”,即意識的縱剖面,或歷時的、動態(tài)的意識本質發(fā)生。何謂本質直觀——意識現(xiàn)象學方法談之一撰文I倪梁康倪梁康,浙江大學哲學系、現(xiàn)象學與心性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一、引論:作為方法論現(xiàn)象學原理的本質直觀意識現(xiàn)象學的方法可以概括在“現(xiàn)象學還原”的名義下,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一是“超越論還原”,它意味著將意識研究者的目光從外部世界轉回到純粹意識本身;其二是“本質還原”,它意味著將意識研究者的目光從經驗心理事實轉向純粹意識本質。這里的雙重“還原”因而也意味著雙重的“純化”,一方面從世間的或自然觀點中純化出來,另一方面從心理的經驗事實中純化出來,最后還原到超越論的或哲學觀點中的意識純粹本質上。我們在后面還會說明這兩種“還原”或“純化”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及其先后順序。正是這個雙重還原才使得意識現(xiàn)象學有別于通常意義上的心理學。因為如胡塞爾所說,“心理學是一門經驗科學。在經驗一詞的通常含義中包含著一個雙重的東西:1.它是一門關于事實的科學,關于休謨意義上的實際的事情(mattersoffact)的科學。2.它是一門關于實在的科學。它作為心理學的‘現(xiàn)象學'所探討的‘現(xiàn)象'是實在事件,如果它們具有現(xiàn)實的此在,那么它們本身連同它們從屬的實在主體都順從于同一個作為實在總體(omnitudorealitatis)的時空世界。”就此而論,意識現(xiàn)象學通過雙重還原使得自己不必是經驗科學,既不是關于經驗事實的科學,也不是關于經驗實在的科學。胡塞爾也說:現(xiàn)象學不是心理科學,就像幾何學不是物理科學一樣。(HuaIII/1,5)我們會在后面展開討論這兩種方法之間的關系。在這里我們首先要提出一個意識現(xiàn)象學的定理,即我們在此關注和討論的方法所涉及的意識現(xiàn)象學第四定理:意識的法則可以通過本質直觀來把握。這個定理是方法論現(xiàn)象學的原理。二、本質直觀與感性直觀“還原(Reduktion)”的概念是胡塞爾在1905年的手稿中初次使用的,最初被用來說明他的超越論哲學轉向所依據(jù)的方法,因此可統(tǒng)稱作“現(xiàn)象學還原”。但后來胡塞爾將他早已使用的“范疇直觀”“形式直觀”“普遍表象”“觀念直觀”與“本質直觀”等方法也統(tǒng)稱作“本質還原(eidetischeReduktion)”,因而便有了雙重意義上的“現(xiàn)象學還原”。盡管“本質還原”的術語是胡塞爾創(chuàng)造的,但它所意指的“本質直觀”方法并不是意識現(xiàn)象學家獨自創(chuàng)造和使用的方法。數(shù)學家出生的胡塞爾認為這是數(shù)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以及所有理論科學家始終都在共同使用的方法,只是他們“日用而不知”,沒有將它作為方法專門提出來而已。早期胡塞爾主要是在康德哲學的語境中使用“范疇直觀”和“形式直觀”,即針對康德哲學關于知性的十二個范疇和直觀的兩種形式的說法而發(fā)。他認為康德所說的這些“范疇”與“形式”本身只能通過對范疇和形式的直觀來把握,這種范疇直觀或形式直觀既不屬于知性的范疇理解,也不屬于感性的時空直觀。后來胡塞爾也用更為寬泛的“觀念直觀”和“本質直觀”來說明這些非感性的直觀。無論是作為超越論還原的內在直觀(或反思),還是作為本質還原的本質直觀,它們的共同特點都在于“直觀(Anschauung)”,即在精神目光中的直接把握。因此在胡塞爾那里有“直觀是一切原則的原則”的說法:“每個原本(originWr)給予的直觀都是認識的一個合法來源”(HuaIII/1,51)。這里所說的“原本直觀”,不只是康德意義上唯一可能的直觀,即感性直觀,而且也可以是非感性的本質直觀、先天直觀、觀念直觀。我們在這里主要用“本質直觀”來稱呼這種非感性直觀,它在胡塞爾那里具有與任何類型的直觀同等的合法性,在許多情況下甚至比感性直觀更具明見性。胡塞爾在數(shù)學思想史上被視作“直覺主義”的一派,原因也在于此。不過“直覺(Intuition)”與“直觀(Anschauung)”在德文與中文中都有含義上的明顯差異,而在英文與法文中則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對于這兩種意識體驗,英文和法文都是用“intuition”來表達。無論如何,直觀不同于直覺,甚至與直覺相對立。在許多情況下,我們直覺到的東西恰恰是我們沒有直觀到的;而且這一點反過來也成立:我們能夠直觀到的東西恰恰是我們不需要去直覺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與通常意義上的“直覺”的說法距離較近的不是“直觀”,而是“本質直觀”。因為不僅“直覺”與“本質直觀”都是直接的,即直接把握實事的,而且它們都是非感性的,或是以第六覺的方式,或是以觀念化抽象的方式。當然,在直覺和本質直觀之間還有根本的差異。在這里我們還是繼續(xù)關注本質直觀的問題。應當說,“本質直觀”的概念提出和方法確立是胡塞爾意識現(xiàn)象學在哲學方法論上的一個重要貢獻。他借用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中的直覺主義方法來說明意識哲學家和各類精神科學家已經在意識、心理、精神領域中大量使用的方法,并對此加以有步驟的操作進程方面的細化論述?,F(xiàn)象學運動的眾多參與者都是因為對作為本質直觀的現(xiàn)象學方法的認同而自稱現(xiàn)象學家。現(xiàn)象學的方法論因此而被視作20世紀哲學為人類思想史提供的重要思想貢獻之一。事實上,我們可以在許多近現(xiàn)代的重要思想家那里發(fā)現(xiàn)這種本質直觀方法,發(fā)現(xiàn)它的各種不同的名目與稱號,以及發(fā)現(xiàn)對它的各種有意無意的使用和發(fā)揮。如在胡塞爾之前的德國古典哲學代表人物所討論的“智性直觀”中,在與胡塞爾同時代的狄爾泰—約克的“歷史性理解”中,在舍勒的“如在(Sosein)感受”和“倫常明察”中,在海德格爾的“存在領會”中,在牟宗三的“智的直覺”、西田幾多郎的“藝術直覺”和“宗教直覺”中,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這種非感性直觀方法的身影。這種將本質直觀運用于心靈或精神領域的做法在東方傳統(tǒng)中也不少見,尤其是在作為心學的佛教中,即使不是以本質直觀或本質還原的名義。佛教的各個流派在“觀心”的方向上,在“直明心觀”“明心見性”“觀心法門”等方法的名義下,把握到心識的本質發(fā)生,如三能變、二種性,以及心識的本質構成,如八識、四分,以及如此等等。這些思想方法以及獲得的意識哲學結論完全可以被視作現(xiàn)代意識現(xiàn)象學的古典的前形態(tài)。三、本質直觀的四種類型對本質直觀的運用大致可以在以下四個方向上進行,這四個方向由此也界定了本質直觀的四種類型。在下一節(jié)中我們會討論本質直觀的兩種類型:反身地指向橫向的意向行為或意識主體;直向地指向橫向的意向對象或意識客體。接下來在第五節(jié)中我們還需要繼續(xù)討論本質直觀的另外兩種類型:反身地指向縱向的精神歷史(理解歷史性);直向地指向縱向的自然歷史。前兩種類型胡塞爾本人使用過,而且也論述過,而后兩種類型則是胡塞爾使用過,但并未命名和論述的。與一般的意識活動相似,本質直觀作為一種認識的意識活動類型也服從普遍的意向性原則,即具有意向活動與意向相關項的對應意向性結構;即是說,任何本質直觀活動都指向作為本質的意向相關項,姑且不論這個本質直觀的目光是指向外部自然世界與社會世界,還是指向內部的意識世界本身。四、橫向本質直觀的特征刻畫前面所說的“觀念化的抽象”,乃是胡塞爾在《邏輯研究》中用來說明本質直觀操作進程的一種說法。如果我們在觀看一張紅紙時,通過觀念化的抽象轉而去關注紅色本身,即是說,如果我們將紅色從其他感覺材料中抽象出來,那么我們就可以獲得紅本身。它是紅的本質或紅的觀念。這種觀念化的抽象或本質直觀是早已在數(shù)學、代數(shù)、幾何等觀念科學中得到普遍運用的方法;而在近代的理論自然科學中,如在純粹物理學和純粹化學中,它也早已成為基本的操作手段。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直觀到紅本身,也可以直觀到數(shù)本身、直線和角“本身”,直觀到個體三角形本身、圓錐曲線本身,如此等等(HuaIII/1,17),或者直觀到分子、元子、電子等的結構本身,直觀到化學元素的周期本身,以及如此等等,并通過各種符號對它們進行表達和刻畫。這里的直觀是對意識對象之本質的直觀,可以稱作理論直觀、先天直觀、普遍直觀等,因而不能算是意識現(xiàn)象學的專利。只有當我們將意識的目光轉回到意識行為本身,以內在直觀的方式不僅回顧具體的回憶行為和感知行為等,而且以本質直觀的方式把握種類的感知本身、想象本身、回憶本身,把握意識的意向性以及意向活動和意向相關項本身,我們才能談論意識現(xiàn)象學意義上的本質直觀。意識現(xiàn)象學中的橫向本質直觀是在反觀自身的精神目光中完成的。這種直觀本質直觀的目的在于把握意識的本質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即意識的本質結構。而意向性是意識最根本的橫向結構,它由意向活動(Noesis)和意向相關項(Noema)構成,意向活動可以進一步劃分為意識的“實項(reell)內容”與“意項(ideell)內容”,從后者中還可以劃分出“構形因素(Morphe)”,而意向相關項則由“意向(intentional)內容”單獨構成?!皩嶍梼热荨贝砹艘庾R行為中的感覺材料部分,在寬泛的意義上也包含想象材料。即是說,五種感覺材料以及與它們相應的并建基于它們之上的五種想象材料,如眼見的顏色、耳聽的聲音、身感的冷暖、鼻嗅的氣味、舌嘗的滋味,以及對所有這些感覺的回憶或想象,都屬于廣義上的實項內容?!皩嶍梼热荨痹诓紓愃Z那里被稱作“物理現(xiàn)象”,因為它們是非意向的、無活力的,它們在胡塞爾這里也屬于需要被激活的內容。而激活這些物理現(xiàn)象的是布倫塔諾所說的“心理現(xiàn)象”,即胡塞爾所說的“意項內容”,它是有意向指向的,有活力的。激活(beleben)這些實項內容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統(tǒng)攝感覺材料,賦予它們意義,并使一個對象得以產生的過程。胡塞爾將此稱作“賦義(Sinngeben)”或“立義(Auffassen)”或“釋義(Deuten)”的過程,也是“構形(Morphe)”的過程。這意味著,“意項內容”的主要成分是機能性的,而非材料性的。但它也可以包含材料內容,如在空間事物感知的情況中:當我看見鋪在地面并被家具遮擋的絨布,并且將它理解為地毯時,沒有被看見的地毯的部分是一并被給予我的,這個未被看見的部分既不屬于通過感知而被體現(xiàn)的(prasentiert)實項材料,也不屬于通過回憶而被再現(xiàn)的(reprasentiert)想象材料,我們可以將它稱作通過統(tǒng)覺而被共現(xiàn)的(apprasentiert)意項材料。據(jù)此,我們可以將“意項內容”理解為動名詞意義上的“統(tǒng)覺”或“統(tǒng)攝”,即它的機能與材料,前者可以被稱作“構形(morphologisch)內容”,后者才是“意項內容”。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換一些概念和換一個例子來說明這些要素的屬性和彼此間的關系:“實項內容”是被統(tǒng)攝的部分中最具實在性的部分,通常是感覺材料+想象材料,或胡塞爾說的素材(Hyle)、材料(Stoff);“意項內容”是被統(tǒng)攝的部分中最具意念性(ideell)的部分,而且還包含心理現(xiàn)象中的機能部分,這部分在胡塞爾那里叫做“構形(Morphe)”,它可以被理解為統(tǒng)攝活動,即是說,它是統(tǒng)攝活動而不是被統(tǒng)攝的內容。剛才我們舉了事物感知的例子,現(xiàn)在我們還可以舉他人感知為例:我們所感知的他人身體部分是“實項內容”,他的未被感知的身體部分和心靈生活是一同被給予的“意項內容”,對這些內容的統(tǒng)攝是“構形”因素或機能。在此基礎上,作為對象的他人便得以相對我而成立。這里所說的“對象”在胡塞爾早期也被稱作“意向對象(intentionalerGegenstand)”,而且在以往的中譯中也確實被譯作“意向對象”。但為了避免被誤解為某種相對意識而立的客體,胡塞爾后來用“意向活動(Noesis)”和“意向相關項(Noema)”來標示通常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主體”與“客體”或“意識”與“對象”。胡塞爾提出這個新概念對的意義在于,“意向活動”和“意向相關項”已經被當作處在意識本身一元之中的兩個對立要素,而以往的概念對實際上都把“主體”與“客體”或“意識”與“對象”默認為彼此相對而立的二元世界。撇開本體論意義上的一元或二元不論,從認識論上看,由意向相關項代表的“意向內容”應當全等于“實項內容”與“意項內容與構形內容”的總和。這個意向性結構貫穿在所有獨立的意識行為中,無論是認知意識,還是情感意識和意欲意識。我們這里可以用下列圖式來勾畫這個普遍結構:扈識體拎的本質結構與要圭皇靖ItteLH內窯矯項1IdeeLLi內客與構母1 t內客拓呦'inkiiiio^l)肉寡(第1,1±怕1非卷向的律勝1第二牲灼)鉗' T生Si.St軸感超.軾克"#5LA內客內客t杼咼章向】 充真弍先實fit.H 1&-M. ,就壷姑的對就1被牡觀埼就再觀葉盤fll3- 朋TT |V IAVV J盤向疋廈 ()感■;!時猿超感4±對乳V L72J' 應在疔段罪賓在對返這里所做的描述和區(qū)分就是胡塞爾所說的意向分析的步驟:首先是在反思的目光中進行的本質直觀,而后對直觀到的東西進行本質描述。這種“本質直觀”或“觀念直觀”后來在哥德爾那里獲得了認同。他大約在1959年期間研究胡塞爾的所有主要著作并得出結論:“我們的直觀超越了康德式的(或者按他的說法,具體的)直觀,我們確實可以感知概念??档碌腁nschauung(直觀)局限于時空(或感性)直觀”。在具體的操作步驟上,“哥德爾要求我們承認兩種材料:A.感覺,這對于我們指涉物理課題的觀念來說,是首要的材料;B.第二種材料,這包括B1,即那些感覺之外直接被給予的材料。在其基礎之上,我們形成物理觀念(即哥德爾所稱的‘我們的經驗觀念所包含的抽象元素’),還有B2,‘支撐著數(shù)學的“所與”’。哥德爾看到,B1與B2‘密切相關’。在兩種情形里,這兩種材料都使我們形成有綜合作用的概念?!边@也意味著,在概念直觀中有兩種材料被給予:“直接的感覺材料”和“在感覺之外直接被給予的材料”,它們相當于胡塞爾那里的“實項內容”與“意項內容”;而哥德爾所說的“綜合作用”則相當于胡塞爾那里的“形構內容”。由于我們從哥德爾的思考中不僅可以看到胡塞爾的影響背景,還可以看到弗雷格的影響痕跡,因而我們對此也可以通過以下圖式來做具體的標示:t向活動〔胡第卑1“端春地愛的眼合力”戎飛嫌力-{舟雷柱)越超梅關礙“胡褰爾)“挺鋼茱合力“弄.一思想"1帯留怙〉毗見,也i母揚爾)體現(xiàn)+異現(xiàn)1胡在爾)疊加十立自t期皇爾SL禽抽勒曲、關it燉.時鼎妁、(觀題時韋)從這里可以看出,雖然胡塞爾、弗雷格和哥德爾使用了不同的概念,但他們都看到了直接把握觀念對象的可能方式。這里存在著一條弗雷格影響胡塞爾,胡塞爾再繼續(xù)影響哥德爾的思想軌跡。除此之外,還可以關注胡塞爾在《現(xiàn)象學的心理學》(HualX,§9)講座稿關于本質變更方法的專門論述中,以及在1891至1935年期間“關于本質學說和本質變更方法”的專題研究手稿(HuaXLI)中對本質直觀方法的思考記錄。五、縱向本質直觀的特征刻畫在上一節(jié)中我們討論的都是本質直觀方法的前兩個方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兩種類型,即橫向的本質直觀。在這一節(jié)中我們將討論另外兩個方向,即縱向本質直觀的兩個方向:對意識發(fā)生的本質直觀,以及對與此內在相關的人類思想史與自然世界史的本質直觀。對意識發(fā)生的本質直觀是發(fā)生現(xiàn)象學所依據(jù)的方法,正如對意識結構的本質直觀是靜態(tài)現(xiàn)象學所依據(jù)的方法一樣。如果前一種方法即靜態(tài)現(xiàn)象學方法的特點在于,在本質直觀基礎上進行“本質描述(beschreiben)”,那么后一種方法即發(fā)生現(xiàn)象學方法的特點就在于,在本質直觀基礎上進行“本質說明(erklaren)”。無論是本質描述,還是本質說明,其前提都是本質直觀。按照早期現(xiàn)象學家蓋格爾的說法:如果沒有直觀到什么,也就無法描述什么和說明什么。“描述”和“說明”分別代表了胡塞爾前期的靜態(tài)現(xiàn)象學研究和后期的發(fā)生現(xiàn)象學的兩種方法。對于胡塞爾來說,“描述”必須限制在直觀領域之內。因此,“描述性領域”也就意味著一個“可以通過經驗直觀而得以實現(xiàn)的領域”;而“說明”則可以超越直觀、描述的范圍而帶有構造性的成分(HuaVI,226f.)。但胡塞爾同時強調,“這種超越是在描述性認識的基礎上發(fā)生的,并且是作為科學的方法在一個明晰的、最終在描述的被給予性中證實自身的操作中進行的”(HuaVI,226)。這意味著,本質說明為發(fā)生現(xiàn)象學提供了新的意向分析的可能性,即現(xiàn)象學不僅可以進行顯意識的意識現(xiàn)象學的工作,也能從事潛意識或無意識的機能心理學的工作。通過發(fā)生現(xiàn)象學的“本質說明”方法,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和“心理病理學”以及所有的無意識研究或許都可以成為“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xiàn)的未來心而上學”。不過對于胡塞爾來說,這種“心而上學”最終還是需要建立在現(xiàn)象學直觀的基礎上。因此可以理解,胡塞爾為何將“描述”稱作“必要的基礎階段”,并將“說明”稱作“提升了的階段”(HuaVI,227)?,F(xiàn)象學的直觀首先是指對意識流的橫截面的本質直觀,也就是胡塞爾在這里所說的“在描述性認識的基礎上發(fā)生的,并且是作為科學的方法在一個明晰的、最終在描述的被給予性中證實自身的操作中進行的”橫向本質直觀;但在此基礎上,而且是在更高的階段上,發(fā)生現(xiàn)象學還需要對意識流的源起和流向進行縱向的本質直觀,即對意識流的縱剖面的本質直觀。如果橫向本質直觀所涉及的是意識的橫截面,亦即共時的、靜態(tài)的意識本質結構,或胡塞爾所說的“橫意向性”,那么縱向本質直觀所指向的就是胡塞爾所說的“縱意向性”(HuaX,81f.),即意識的縱剖面,或歷時的、動態(tài)的意識本質發(fā)生。這個意義上的“縱向本質直觀”,與牟宗三所說的“縱貫直覺”比較接近。牟宗三接受康德的“智的直覺”的概念,但是“在縱貫的系統(tǒng)中承認智的直覺,而非在認知的橫列的系統(tǒng)中承認”。即是說,在他那里沒有橫向的本質直觀,卻有縱向的本質直觀。胡塞爾本人并未使用過“橫向本質直觀”與“縱向本質直觀”的標示,但他與此前的狄爾泰和此后的海德格爾一樣,都談到心靈生活的橫截面和縱剖面的關系。而且胡塞爾在1917年時已經注意到并承認兩者之間的關系在于,“一個橫截面只有在其整體得到研究時才可能完整地被理解?!?HuaXXV,198)此前,狄爾泰早在1890年就已經使用這個橫截面和縱剖面的隱喻;此后,海德格爾在1920年引證了狄爾泰的說法。事實上,狄爾泰和海德格爾的歷史性理解和存在理解都可以說是一種能夠直接把握和理解生命進行或歷史性的“縱剖面”的歷史釋義方式,它與胡塞爾意義上的對意識發(fā)生的本質說明方式相距不遠,至少處在同一個方向上。由此,就像在弗雷格、胡塞爾以及之后的哥德爾那里可以發(fā)現(xiàn)一條橫向本質直觀的傳承思想脈絡一樣,縱向的本質直觀方法也有其歷史的起源與后續(xù)的傳承,而這條思想脈絡可以在狄爾泰—約克、胡塞爾以及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的方法論傳承中找到。狄爾泰和約克最早提出和使用“理解歷史性(Geschichtlichkeitverstehen)”的方法和目的,強調的不僅僅是理解歷史,而且首先是“理解歷史性”,即理解在各種歷史發(fā)生之中或之后隱藏的歷史規(guī)律和歷史法則,或一言以蔽之:歷史理性的把握與批判。由于狄爾泰理解的歷史首先是和主要是精神史或生命史,因而可以說在這里形成的是對意識發(fā)生的縱向本質直觀的最初概念。胡塞爾、海德格爾與狄爾泰共同擁有的另一個方法論概念是狄爾泰所說的“心理學的自身思義(psychologischeSelbstbesinnung)”。它在胡塞爾那里是與“意識反思”等義的,在海德格爾那里則去除了“自身(selbst)”的前綴而僅以“思義(besinnen)”的名義出現(xiàn)。這個概念使用上的差異與三人的哲學訴求有關,這里不再深入討論。需要強調的僅僅是,胡塞爾的縱向本質直觀既不是精神對自身歷史性的思義,也不是對存在的理解和對存在歷史的思義與釋義,而是意識對自身的純粹發(fā)生的思義。胡塞爾的本質直觀意義上的自身思義需要以原本的自身被給予性為出發(fā)點。這意味著,需要在反思中以意識流的一個原在場時段或原生成時段為起點,而后持續(xù)回憶地向前回溯或向后追蹤那些引發(fā)它的動機聯(lián)系,并以此方式來關注這個線性的行為連續(xù)統(tǒng),關注在意識流中浮沉的動機線索。這里的工作與普魯斯特、穆齊爾和喬伊斯在撰寫各自的心靈小說時所做的努力相似,但胡塞爾的自身思義的努力不僅僅需要首先從自己的意識流開始進行觀察和記錄、描述和分析,而且還要致力于對在此時間連續(xù)統(tǒng)中的忽隱忽現(xiàn)的意識發(fā)生法則的捕捉和把握,致力于對在意識流中斷斷續(xù)續(xù)的意義構成和意義積淀的秩序的發(fā)現(xiàn)和獲取。在這里已經可以區(qū)分出兩種直接的直觀性,即胡塞爾所說的兩種“原本性”:“第一原本性”是自己直接體驗到的當下的意識生活;“第二原本性”是在反思和回憶的目光中追蹤的過去的意識生活。如果我們不局限于此,而是希望通過同感的理解的方式去進一步把捉他人的人格與人性,那么我們還可以在胡塞爾所說的“第三原本性”中嘗試這種努力,并因此而能夠達到對他人的人格發(fā)生的理解。這與狄爾泰在撰寫施萊爾馬赫的歷史傳記時所做的工作相似。由此我們邁出從個體意識的發(fā)生現(xiàn)象學到交互主體理解的發(fā)生現(xiàn)象學和交互人格作用的歷史研究的重要一步。依此類推,我們可以區(qū)分第四原本性、第五原本性等等?;蛟S可以將這里的“原本性”改寫為“明見性”,即我們擁有的是各個級次的“明見性”??梢栽谶@些層次不同的“原本性”或“明見性”階段上通過自身思義或思義而逐步獲得對個體人格的本性與習性的各種變化與發(fā)展的法則,而后獲得對共同體與社會、政治與文化等各個生活世界的產生與形成的法則的本質直觀,即獲得從對單個人的意識生活發(fā)生到對人類精神生活歷史性的本真理解。六、結語:關于雙重還原的兩個順序以及現(xiàn)象學的嚴格規(guī)律我們在此要回到“現(xiàn)象學還原”的論題上。如我們在本文的開篇所述,它有兩個部分:本質還原與超越論還原。超越論還原與嚴格意義上的反思方法是等義的。在這里我們討論的是本質還原,即本質直觀的方法。這個論述的順序是隨意的,或者說,是可以變換的。這是因為,在意識現(xiàn)象學的研究中,對這兩種還原的實際操作也可以用變換的順序來進行:我們可以先進行本質還原,而后再進行超越論還原;或者反之。耿寧在他早期的研究中已經指出在這個不同的順序中隱含的不同可能性:康德反思哲學的道路和笛卡爾沉思哲學的道路以及英國經驗主義心理哲學的道路。前兩者代表了一種可能的道路的順序:從超越論還原到本質還原;第三者代表了第二種道路的順序:從本質還原到超越論還原。無論以何種順序進行這兩種還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