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勸學》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勸學》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勸學》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勸學》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勸學》閱讀教學設(shè)計

導入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端蜄|陽馬生序》

學習有時候是特別辛苦的,但辛苦之前,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為什么而學,其次才是怎么學?!盾髯印返摹秳駥W(節(jié)選)》會有助于我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學習目標1.了解荀子和《荀子》的相關(guān)知識。2.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實詞、虛詞和句式,理解并背誦課文。3.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學習如何圍繞中心論點進行合理論證。4.理解學習的意義、態(tài)度和方法,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知人論世,標題解讀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時人尊稱他“荀卿”。曾到齊國游學,后三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來到楚國。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說,主張性惡論。

《荀子》是戰(zhàn)國時期荀子和弟子們整理或記錄他人言行的哲學著作?!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皠瘛笔恰懊銊睢⒐膭睢钡囊馑肌S镁賱尤说谋扔髡f理;勸勉士人做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學的內(nèi)容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而是“禮”。自覺用立法秩序去約束自己的行為,才是勸學的目的。任務一:誦讀課文要求:誦讀全文,讀準字音。

中zhòng繩

輮róu以為輪

有yòu槁暴pù

參省xǐng知zhì明

須臾yú

跂qǐ而望

輿yú馬舟楫jí

生xing非異也

跬kuǐ步

騏驥jì駑nú馬

鍥qiè而不舍

金石可鏤lòu

二螯áo任務二:譯讀課文要求:自讀課文,結(jié)合注解,疏通文意。掌握重點文言知識(實詞、虛詞以及句式),培養(yǎng)文言文翻譯的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文言文翻譯方法:①留(保留)②刪(刪除)③換(替換)④調(diào)(調(diào)語序)⑤補(補出省略成分)⑥變(靈活變通)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狀后);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狀后),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君子:這里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

已:停止

中繩:合乎木工用來取直的墨線

輮:通“煣”,(用火烤)使彎曲

以為:以(之)為,把…作為

有:通“又”

槁暴:槁,枯

;暴,通“曝”,曬

就:動詞,靠近,接近

參:驗,檢查。省:省察

乎:相當于“于”

知:通“智”,智慧

參考譯文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jié)而成的,卻比水更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用火烘烤使它彎曲成車輪,木材的彎度合乎圓規(guī)畫畫圓的標準,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也不會再挺直,用火烘烤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jīng)墨線比量過就變得筆直,金屬制的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發(fā)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智慧明達并且行為沒有過錯了。3.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嘗:曾經(jīng)

須臾:片刻

所學:所+動詞=名詞性短語

跂:踮起腳后跟

彰:明顯,顯著

致:到達

假:借助

水:名詞活用為動詞,游泳

絕:橫渡

生:通“性”,天性,天賦參考譯文

我曾經(jīng)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jīng)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變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得洪亮,可是聽的人在遠處也能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資質(zhì)秉性跟一般人沒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補充:表時間短暫的文言詞匯

須臾、頃之,俄而、未幾、少時,頃刻、少頃等。4.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后),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焉:兼詞,“于此”跬:古代跨出一腳為跬,跨兩腳為步無以:固定句式,沒有用來……的,無從

騏驥:駿馬

鍥:刻

鏤:雕刻上/下:名詞活用為狀語,向上/下躁:浮躁,不專一參考譯文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從這里興起;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從這兒產(chǎn)生;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也由此具備。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路程;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連走十天(也能走很遠的路),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朽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它心思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這是因為它心思浮躁。任務三:分析課文思考: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研讀第二段,找出論述的事物及其特點。3.第三段的分論點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來論證的?4.第四段論述了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思考1: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開宗明義,亮明觀點——學不可以已。已:停止。(1)中心論點的提出,為何要冠以“君子”?荀子“將人才明確分為‘士’‘君子’‘圣人’”,而在這三類人才中,荀子又尤為重視君子的培養(yǎng),全篇以君子為理想進行了“學”的論述。荀子在文中三次提及“君子”,還提到了“善”“德”“圣心”。要提高自己的內(nèi)在,積累德行,才會有非凡的智慧,并且行為沒有過錯。(2)學習的終極目標是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如何才能夠做到?做一個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君子,學習禮并踐行禮,身心合一,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即文中所說“博學+參省”。:思考2:研讀第二段,找出論述的事物及其特點?!扒喑鲇谒{”“冰寒于水”:表明事物經(jīng)過變化,可以提高;“木為輪”:表明事物經(jīng)過改造,可以改變;“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表明事物經(jīng)過檢驗,可以完善。荀子通過形象化的比喻論證,闡述了學習的意義,從而論證中心論點“學習不能停止”。思考3:第三段的分論點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來論證的?

跂而望——登高博見

登高而招——見者遠

順風而呼——聞者彰

假輿馬——致千里

假舟楫——絕江河

學習方法: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此段的分論點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學習可以借助外部條件)。作者通過四個形象化的比喻:憑借高處能看得更遠、順著大風能聽得更清、借助馬兒能跑至千里、借助船只能橫渡江河,論證了借助外物可以提升自己。即人通過學習,能彌補自身的不足,使自己得到拓展。因此君子能超越別人,并非先天素質(zhì)高,在于善于利用后天的學習。思考4.第四段論述了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論證方法?積累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神明自得。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堅持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專心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用心躁也。學習要積累、堅持、專心(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課文總結(jié)【主旨】課文圍繞“學不可以已”這個中心論點,運用大量的比喻,全面深刻的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是什么:學不可以已(中心論點)為什么:①學習可以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學習的意義)②學習可以彌補不足(學習的作用)怎么做:學習要積累、堅持、專一(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寫作特點】1.大量運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對比2.比喻靈巧多樣、運用自如本文設(shè)喻特點:(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xiàn)象作為喻體。(2)設(shè)喻方式多樣。①正向設(shè)喻。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輮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②反向設(shè)喻。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钡?。③正反設(shè)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通過正反對比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④反復設(shè)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3)設(shè)喻與說理結(jié)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①有的是將道理隱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鍥而舍之”“鍥而不舍”。②有的先設(shè)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的道理。③設(shè)喻句式整齊,多用對偶,兼用排比,文章既整齊對仗、節(jié)奏和諧,又參差錯落,變化流暢?!疚难灾R】1.通假字(1)鞣以為輪/鞣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2)雖有槁暴(“有”同“又”)(3)雖有槁暴(同“曝”,曬干)(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智慧)(5)君子生非異也(“生”同“性”,資質(zhì),稟賦)2.虛詞積累而(用作連詞)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①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②表示遞進關(guān)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③表示承接關(guān)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④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勺g為“但是”、“卻”。以大王之威而先割十五城于趙,立奉璧來。(《廉頗藺相如列傳》)⑤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可譯為“如果”、“假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⑥表示修飾關(guān)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表示因果關(guān)系。相當于“因而”??z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⑧表示目的關(guān)系,可譯為“來”、“用來”。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者,代詞。組成名詞的“者字結(jié)構(gòu)”,作“的人”講)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者,語氣助詞,表原因。)于青,取之于藍。(從,介詞)而青于藍。(比,介詞)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對于,介詞)3.文言句式判斷句式①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②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省略句式①鞣(之)以(之)為輪。固定句式①無以至千里,無以成江海。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定語后置句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之”助詞,表定語后置。)4.古今異義詞(1)輮以為輪。古義:介詞“以”+動詞“為”,使……成為。今義:認為。(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泛地學習。今義:學問廣博精深。(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義:兩個詞。用,介詞,因為;心,心思。今義: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4)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古義:藏身。今義: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5.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表時間的名詞,放在動詞“參省”前,作狀語,當“每日”講。②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方位名詞分別用在動詞“食”、“飲”前,作狀語,當“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講。名詞作動詞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作游水講。能愿動詞應與動詞搭配,水是名詞,活用作動詞。使動用法①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動詞的使動使…彎曲)②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形容詞的使動使…走的快)形容詞作名詞①其曲中規(guī)(形作名曲度、弧度)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形作名高處)③積善成德(形作名善行)拓展延伸從古人的“勸學”中,你得到什么啟發(fā)?你還知道關(guān)于古人“勤學”的一些典故嗎?

從古人的“勸學”中,你得到什么啟發(fā)?你還知道關(guān)于古人“勤學”的一些典故嗎?

學習要珍惜時間蘇秦懸梁、孫敬刺股得到的啟示

學習要講究方法匡衡鑿壁、孫康映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