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課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c2543ed8a159905965504c8dada280/23c2543ed8a159905965504c8dada2801.gif)
![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課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c2543ed8a159905965504c8dada280/23c2543ed8a159905965504c8dada2802.gif)
![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課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c2543ed8a159905965504c8dada280/23c2543ed8a159905965504c8dada2803.gif)
![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課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c2543ed8a159905965504c8dada280/23c2543ed8a159905965504c8dada2804.gif)
![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課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c2543ed8a159905965504c8dada280/23c2543ed8a159905965504c8dada28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消化和吸收第2課時食物的消化過程和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第二章人體的營養(yǎng)出示目標自學指導點撥提升當堂檢測溫故知新:1、人的消化系統(tǒng)是由
和
組成。2、人的消化道是由
組成。3、人體中主要的消化腺有
、
、
、
、
。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臟1.概述食物的消化過程。2.描述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過程。3.知道小腸適于消化和吸收的結構特點。學習目標導入新課物理消化和化學消化
在物理消化過程中,食物會逐漸被軟化和細化(如食物在口腔中被牙切割、研磨成小碎塊)。
在化學消化過程中,食物在各種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能被人體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即營養(yǎng)物質(zhì)。一、食物的消化過程閱讀課本P28—P30最上邊一段,完成表格:器官消化液消化液的作用口腔胃小腸唾液胃液腸液和胰液膽汁含淀粉酶,可初步消化淀粉,把淀粉分解為麥芽糖含蛋白酶,可對蛋白質(zhì)進行初步分解含可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酶,可將這些物質(zhì)分解為可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有機物不含消化酶,但能把脂肪變?yōu)樾☆w粒,促進消化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開始被消化部位需要的消化液消化產(chǎn)物口腔胃小腸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唾液、腸液、胰液胃液、腸液、胰液膽汁、腸液、胰液閱讀課本P28—P30最上邊一段,完成表格:思考:牙齒咀嚼和舌頭攪拌的作用是什么?牙齒的咀嚼可以切斷、磨碎食物,更有利于食物在消化道中的運輸,同時增大食物與消化液接觸面積。舌的攪拌可以使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其中的消化酶才能充分地發(fā)揮作用。思考:胃壁很厚的肌肉層起什么作用?胃壁中與食物消化有關的消化腺及分泌的消化液有哪些?主要消化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什么?
胃壁肌肉發(fā)達,肌肉收縮產(chǎn)生攪拌運動,將食物擠壓并使之與胃液充分混合有助于食物的消化(物理性消化)。胃壁中有消化腺——胃腺胃腺分泌消化液——胃液,胃液中有鹽酸和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質(zhì)(化學消化)。思考:除腸壁上的腸腺分泌的消化液進入小腸外,還有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腸?這些消化液與哪些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有關?
肝臟分泌的消化液——膽汁通過膽囊進入小腸,膽汁將大的脂肪顆粒消化分解成小的脂肪液滴。
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胰液也流入小腸,胰液與小腸中的腸腺分泌的腸液都與淀粉、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消化有關。二、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閱讀課本P30—P31,思考下列問題:1.營養(yǎng)物質(zhì)吸收的主要場所是
,長度大約
米,內(nèi)表面有很多
,其表面有很多絨毛狀突起----
。2.小腸絨毛壁由一層
構成,絨毛腔內(nèi)分布著很多
,這些也是它適于吸收的特點。3.大腸長度一般為
米,能吸收一部分
、
和
等。小腸5~6皺襞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毛細血管水無機鹽維生素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不同消化道吸收功能胃小腸大腸吸收部分水、無機鹽和酒精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3.小腸內(nèi)壁有環(huán)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積;4.小腸絨毛內(nèi)有毛細血管,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1.小腸長約5-6米,有足夠時間完成消化和吸收;小腸適于消化和吸收的結構特點2.小腸有多種消化液,可以充分消化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課堂小結1.食物的消化: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2、食物的吸收淀粉淀粉酶麥芽糖口腔小腸葡萄糖腸液、胰液脂肪膽汁脂肪微粒小腸小腸甘油+脂肪酸腸液、胰液蛋白質(zhì)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胃小腸氨基酸腸液、胰液為什么我們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呢?細嚼慢咽有利于健康。細嚼慢咽能充分咀嚼食物,并使食物與唾液液充分混合均勻,從而充分發(fā)揮口腔的消化作用,減輕胃腸的負擔。
此外,細嚼慢咽能通過充分的咀嚼鍛煉牙齒,促進牙齒的健康,還能通過延長咀嚼時間使人適時感到吃飽而防止過量攝入食物。學以致用1.細嚼饅頭,口腔內(nèi)感覺有甜味,這是由于(
)
A.牙齒咀嚼的緣故
B.舌攪拌的緣故
C.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緣故
D.與以上三條都有關
D隨堂訓練2.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是(
)A.口腔B.胃C.小腸D.大腸3.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B.胃液C.膽汁D.腸液
CC4.在消化道中能消化蛋白質(zhì)的消化酶來自(
)
①唾液腺
②胃腺③肝臟④腸腺
⑤胰腺A.①②③B.②④⑤
C.③④⑤D.①③⑤B5.各類營養(yǎng)物質(zhì)在人體消化道內(nèi)開始被消化的順序是(
)
①蛋白質(zhì)
②淀粉③脂類
④無機鹽
⑤維生素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③②①D.②①③D6.有A、B、C、D四種消化液。A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質(zhì);C、D兩種消化液均能消化淀粉;在C、D兩種消化液中,加入適量的B消化液后,可促進C消化液對脂肪的消化,但D消化液不能消化脂肪;上述四種消化液均不是胰液。請分析這四種消化液分別是:
A
B
C
D
胃液膽汁腸液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燕子》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表格式共兩課時)
- 新疆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數(shù)據(jù)庫原理與應用(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通理工學院《生化微生物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牡丹江大學《醫(yī)學微生物學(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水庫建設項目的最佳實施方案
- AI如何賦予人形機器人更高的適應性
- 武夷學院《歷史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影視特效技術項目教程(After Effects CC)試卷B
- 寧夏理工學院《控制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泰豪動漫職業(yè)學院《職業(yè)衛(wèi)生與職業(yè)醫(yī)學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版2024年《咚咚鏘》中班音樂教案
- DB61∕T 1854-2024 生態(tài)保護紅線評估調(diào)整技術規(guī)范
- GA 2139-2024警用防暴臂盾
- DL∕T 5810-2020 電化學儲能電站接入電網(wǎng)設計規(guī)范
- 北京三甲中醫(yī)疼痛科合作方案
- QCT957-2023洗掃車技術規(guī)范
- 新外研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1單詞正序英漢互譯默寫本
- 自愿斷絕父子關系協(xié)議書電子版
- 2023年4月自考00504藝術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美麗的大自然(教案)2023-2024學年美術一年級下冊
- 成都特色民俗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