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總復習自然地理第1章第2講課時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層結構_第1頁
高三地理總復習自然地理第1章第2講課時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層結構_第2頁
高三地理總復習自然地理第1章第2講課時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層結構_第3頁
高三地理總復習自然地理第1章第2講課時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層結構_第4頁
高三地理總復習自然地理第1章第2講課時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層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講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層結構課時跟蹤檢測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2014·濟南模擬)讀圖,完成1~2題。1.上圖所示天體系統(tǒng)屬于()A.星系 B.恒星系統(tǒng)C.行星系統(tǒng) D.總星系2.關于該天體系統(tǒng)中心天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 B.為地球提供光和熱C.主要組成物質為巖石 D.黑子和耀斑等現(xiàn)象均發(fā)生在其光球層解析:1。B2.B第1題,圖示天體系統(tǒng)為太陽系,屬于恒星系統(tǒng)。第2題,圖示天體系統(tǒng)的中心天體為太陽,為地球提供光和熱.當前各國新一輪空間競賽正向深空拓展,被稱為“袖珍地球”的火星成為新一輪空間競爭的焦點。由于各國在空間探測中一般遵循“誰先占有,誰先開發(fā),誰先受益”的原則,多位專家預言,在未來幾個世紀內,各個發(fā)達國家將在火星開發(fā)中掀起一場新的“圈地運動”。結合下表,回答3~4題。行星質量(地球為1)體積(地球為1)平均密度(g/cm3)公轉周期自轉周期四季更替地球1。001.005。521a23小時56分有火星0。110。153.961。9a24小時37分有3.人類深空探測對火星情有獨鐘是因為火星()A.有生命存在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C.有晝夜交替D.是八大行星中自然環(huán)境與地球最相近的行星4.下列有關太陽輻射的敘述,正確的是()A.太陽輻射是一種電磁波,大約8分鐘即可到達地球B.太陽輻射能來源于其內部的核裂變反應C.太陽輻射能是地球上大氣、水、生物和地震活動的主要動力D.我國太陽輻射能西北地區(qū)最豐富解析:3.D4.A第3題,地球是目前宇宙中有生命存在的唯一的天體,表格數(shù)據(jù)顯示火星與地球的四季更替、平均密度、公轉周期、自轉周期等都較為相似。第4題,太陽輻射是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太陽輻射到達地球約8分鐘;太陽輻射來源于其內部的核聚變反應,而不是核裂變反應;地震屬于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xiàn),能量不是來自太陽輻射;我國太陽輻射能最豐富的地區(qū)為青藏高原地區(qū)。(2014·廣州調研)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jiān)測預警中心的監(jiān)測顯示,2012年2月15日上午10時左右,太陽爆發(fā)了一次X2.2級耀斑(X為最高級別)。結合“太陽大氣層示意圖”,完成5~6題。5.太陽黑子和耀斑()A.都發(fā)生在①層 B.分別發(fā)生在①層和②層C.都發(fā)生在②層 D.分別發(fā)生在②層和③層6.此次太陽耀斑對地球帶來的影響可能包括()A.出現(xiàn)“磁暴"現(xiàn)象,使羅盤等不能正確指示方向B.許多地區(qū)的有線電通信中斷C.我國上海地區(qū)上空出現(xiàn)極光D.全球許多國家出現(xiàn)強烈地震解析:5.B6.A第5題,黑子發(fā)生在光球層,即圖中的①層,耀斑發(fā)生在色球層,即圖中的②層.第6題,太陽活動會導致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出現(xiàn)“磁暴”現(xiàn)象,在兩極地區(qū)出現(xiàn)極光。下圖為“某區(qū)域年日照時數(shù)分布圖(單位:小時/年)”.讀圖,完成7~8題.7.圖中顯示的年日照時數(shù)的空間分布特征,大致為()A.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B.由東北向西南遞減C.由西南向東北遞減 D.由西北向東南遞減8.圖中有一等值線閉合中心,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緯度 B.人類活動C.沙塵暴頻發(fā) D.植被解析:7.B8.C該題為等值線分布圖類題目,要抓住等值線的特征去分析。根據(jù)國界線輪廓和“塔克拉瑪干沙漠”信息,可以確定該地區(qū)屬于我國西北地區(qū),從圖中等值線數(shù)值和分布變化可以看出分布特征大致是由東北向西南遞減;圖中有一閉合等值線,影響年日照時數(shù)的因素有緯度、海拔、天氣等,塔里木盆地內部沙塵暴頻發(fā),大氣能見度較低.(2014·江蘇五校聯(lián)考)美國地質勘探局消息稱,北京時間2013年2月6日9:22,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東南端的圣克魯斯群島發(fā)生里氏8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8千米,震中位于所羅門群島東部347千米處。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已發(fā)布海嘯預警。據(jù)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13年2月7日22時57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28。0°N,104.1°E)發(fā)生里氏4。2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結合上述材料,完成9~10題.9.材料中的圣克魯斯群島8級地震、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4。2級地震分別發(fā)生在地球圈層中的()A.地殼地幔 B.上地幔地核C.地殼地殼 D.巖石圈上地幔10.圣克魯斯群島8級地震及其引發(fā)的海嘯對下列哪一圈層的影響最小()A.大氣圈 B.巖石圈C.水圈 D.生物圈解析:9.C10。A第9題,根據(jù)震源深度可知,這兩次地震都應位于地殼。第10題,地震對巖石圈、生物圈影響較大,海嘯對水圈、生物圈的影響較大,它們都對大氣圈的影響較小。如右圖所示,科學家預測,未來人類可能從地球遷移到相鄰的“第二行星家園”?!暗诙行羌覉@”的“自轉軸"與其公轉軌道平面的夾角約為66°01′,自轉周期與地球相近,質量約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氣層.據(jù)此完成11~12題。11.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園”()A.表面均溫更高 B.屬于遠日行星C.晝夜溫差更大 D.大氣層厚度更大12.在“第二行星家園"上()①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大于地球②存在大氣熱力環(huán)流③晝夜長短變化幅度小于地球④可見地球從西方“升起”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11.C12。A第11題,該行星距離太陽更遠,表面溫度更低;緊鄰地球,屬于類地行星;由于質量較輕,吸附的大氣層厚度較地球要薄,因而晝夜溫差更大.第12題,該行星的“自轉軸”與其公轉軌道平面的夾角小于地球,因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大于地球;由于有大氣層的存在,該行星同樣存在熱力環(huán)流.二、綜合題(40分)13.(2014·杭州調研)讀“我國部分城市地理緯度與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表"和“我國部分地區(qū)年太陽總輻射量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24分)城市地區(qū)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時地理緯度(北緯)南京2182。432°04′上海1986。131°09′重慶1211。330°40′杭州1902。130°20′寧波2019.729°54′拉薩3005.129°43′(1)描述圖中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線的走向特點,并分析其影響因素。(8分)(2)試繪出昆明至上海年太陽總輻射量分布曲線。(4分)(3)試比較圖中臺灣島東、西兩側年太陽總輻射量,并分析原因.(6分)(4)說出表中所列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最長的城市,并分析原因。(6分)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太陽總輻射量曲線的走向特點,這是由我國東部和西部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差異,特別是地形差異及其緯度位置決定的。第(2)題,在繪圖過程中不僅要把握好一級控制點,還要注意次級控制點,具體繪圖過程中可參照等高線剖面圖的畫法進行。第(3)題,臺灣島東、西兩側氣候條件的差異使太陽輻射分布具有不同特點.第(4)題,拉薩之所以成為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最長的城市,與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條件有關。答案:(1)東部受緯度的影響呈東西走向,而西南地區(qū)受地形地勢影響呈南北走向。(2)圖略。(3)西側高。西側為背風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東側反之。(4)拉薩.緯度較低,海拔高,空氣稀薄,云量少,陰雨天氣少。14.受中國“嫦娥”2號工程成功的刺激,日本最近推出雄心勃勃的登月計劃。作為登月計劃的一部分,日本計劃啟用擬人化機器人開發(fā)月球基地。讀日本“月亮女神”探月衛(wèi)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6分)(1)圖示的天體系統(tǒng)是______。(2分)(2)月球表面溫度日較差可達300℃,相當于地球表面的十幾到幾十倍。請從大氣作用角度分析地球晝夜溫差小的原因。(8分)(3)地表有適宜的溫度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你認為地表有適宜溫度與哪些因素有關?(6分)解析:第(1)題,圖示為由地球與月球構成的地月系。第(2)題,既要考慮地球上大氣白天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又要考慮其夜晚的保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