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均勢理論的批判與修正
冷戰(zhàn)結束后,國際政治的最大變化是美國是否成為一個體系中的主導國家,以及其他大國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圍繞著這一現(xiàn)實展開的爭論是冷戰(zhàn)后國際關系理論辯論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對均勢理論的批判、修正和辯護是最近10多年來理論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1一大國對美國霸權的主動制衡傳統(tǒng)的均勢理論認為,當面對體系內的霸權國或潛在霸權國時,其他的大國將采取制衡的方式來恢復或維持體系的均勢。國家的制衡行為可以是內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即通常所說的內部制衡(internalba ̄lancing)和外部制衡(externalbalancing)。2在有關的文獻中,軍備和聯(lián)盟一般被認為是體現(xiàn)這兩種行為的主要方式。3然而,如果根據這兩個操作性指標來考察,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的現(xiàn)實表明,面對美國的超強權力,其他大國并沒有像傳統(tǒng)的均勢理論家所預測的那樣,對美國采取典型的制衡行為。首先,從冷戰(zhàn)后的大國結盟行為來看,美國繼續(xù)保持了對其冷戰(zhàn)期間建立的同盟體系的主導權。在主要大國中,只有俄羅斯和中國處于美國的聯(lián)盟體系之外。不過,中俄之間的關系是潛在的聯(lián)合,而非正式的結盟,是出于共同利益進行的戰(zhàn)略合作,而沒有正式的義務和承諾。4其次,冷戰(zhàn)結束以后,美國一直是實際軍事開支數額最大、增長最快的國家,其他大國的軍費開支投入水平、增長幅度和相對軍事實力的增長速度都不及美國。5在單極體系下,大國的行為選擇呈現(xiàn)出多樣性,旁觀、推諉、躲避以及追隨等非制衡行為表現(xiàn)得更為顯著。6這也意味著,現(xiàn)實發(fā)展與理論預測之間存在著脫節(jié),有的學者將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制衡難題”。7其他的大國為什么沒有對美國霸權進行主動制衡?制衡難題的存在是否對均勢理論的有效性構成明顯的挑戰(zhàn)?針對這兩個相互關聯(lián)的現(xiàn)實和理論議題,近年來學術界有許多爭論。根據相關的文獻,我們可以從當前的辯論中大致歸納出對待均勢理論的三種態(tài)度,分別是否定、修正和辯護。(一)關于均勢理論持否定觀點的學者認為,均勢理論要么存在內在的邏輯缺陷,要么不符合經驗事實;或者認為,即使它過去是正確的,現(xiàn)在也已經過時了。這些學者主要來自現(xiàn)實主義陣營之外,他們通常批評這一理論在邏輯上是矛盾的,也缺乏對國際政治歷史和現(xiàn)實的解釋力。否定均勢理論的學者是一個龐雜的陣營,他們提出了許多與均勢理論相競爭的替代性假說,許多學者從新自由制度理論、安全共同體理論、仁慈霸權說等角度對均勢理論提出了否定。8盡管這些觀點出自自由主義、建構主義等不同的陣營,但其中的理論立場有相近之處,大多強調美國霸權的自由主義特征和西方世界的認同。對于這一派的學者而言,其他大國不對美國進行制衡的原因在于,國際政治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大國不再也不需要按照權力政治和均勢邏輯行事。(二)均勢理論的觀察持修正態(tài)度的學者基本上接受均勢理論的主張,但是認為它存在著概念或邏輯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對其做了不同程度的局部修正。在這一陣營之中,又可以歸納出幾種不同的觀點。一部分學者修改了均勢理論的假說,斯蒂芬·沃特(StephenWalt)的“威脅平衡理論”具有代表性。沃特提出國家采取制衡行為并不是單純出于權力的考慮,而主要針對的是威脅。9基于威脅平衡理論,沃特對冷戰(zhàn)后其他大國沒有制衡美國這一現(xiàn)象進行了回答,其主要觀點是,盡管美國在權力總量上大大超過其他大國,但從地理鄰近度、進攻能力、侵略意圖等方面來看,并不對其他大國構成威脅,這些要素大大削弱了這些大國制衡美國的傾向。10從威脅平衡理論的角度來解釋大國沒有對美國進行制衡,無論在邏輯還是經驗上都存在很大的缺陷。從邏輯上來看,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在一個沒有中央權威的國際體系中,由于沒有其他國家從實力上加以制衡,很難期待霸權國的行為總是能夠保持自我克制、做一個“善意的霸權”,霸權國對其他國家的利益總會構成最大的潛在威脅,至少對其他的大國而言是如此。11當然,在現(xiàn)實中,對于那些在安全上依賴美國、在行動上追隨美國的傳統(tǒng)盟國而言,美國權力的擴張可能不被(或者尚未被)視為威脅,威脅平衡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適用于這些國家。但是,對于那些在安全方面與美國存在激烈競爭關系的國家來說,威脅平衡的解釋就難以令人信服,其中,俄羅斯和中國就是明顯的例子。從美國霸權不具有威脅性的角度并不能充分解釋主要大國普遍沒有采取制衡行為的現(xiàn)實。另一些學者對均勢理論的適用條件做了限定。杰克·列維(JackLevy)詳細地考察了均勢理論的基本假設與經驗事實,他認為均勢理論存在著三個偏向:這一理論立足的體系是歐洲國際體系,這一體系中的權力基礎是以陸地為基礎的軍事力量,體系中的關鍵行為體是歐洲大國。從這種觀點來看,當前大國缺乏對美國的制衡不是均勢理論需要考察的問題,因為國際體系已經擴大到全球范圍,而美國是一個以海洋為基礎的全球性軍事大國。12從歷史的角度看,列維僅僅將均勢的適用條件限于1945年以前的歐洲,實際上忽略了許多重要的經驗證據,正如許多學者在研究中提到的,均勢理論可以從中國古代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古希臘城邦國家時期、意大利城市國家時期等許多歷史階段得到佐證,13而且列維還忽略了冷戰(zhàn)期間美蘇兩大國主導下的國際體系達成的均勢,這表明均勢同樣可以在全球層次上實現(xiàn)。還有一些學者對均勢理論的核心概念做了擴展,他們認為可以把制衡區(qū)分為“強制衡(hardbalancing)”和“軟制衡(softbalancing)”兩種手段。強制衡主要體現(xiàn)為軍事手段,傳統(tǒng)上的內部加強軍備和外部締結聯(lián)盟都可歸入其中;軟制衡則主要涉及政策上的協(xié)調、非正式的安全協(xié)議和合作、特定的聯(lián)合軍事演習以及有限加強軍備等手段。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指出,冷戰(zhàn)結束以后,大國仍然對美國進行著制衡,只是制衡的方式和手段發(fā)生了變化,傳統(tǒng)上的強制衡被現(xiàn)在的軟制衡所取代,比如歐洲國家加強共同防務的努力、諸大國在聯(lián)合國對美國單邊行動的抵制等都是制衡的表現(xiàn)。14從軟制衡的觀點來看,均勢理論與國際政治現(xiàn)實的相關性和解釋力得到了維護,然而,我們認為這種觀點擴大了核心概念的內涵,這是一種為挽救理論而做出的特設性假說(adhochypothesis),將會導致理論上的退化。15而且,所謂的軟制衡主要是大國在言辭和策略上的行為,它不會改變體系中權力的分布,也并沒有導致體系向均勢的方向發(fā)展。(三)均勢論與制衡難題持辯護態(tài)度的學者完全維護均勢理論的理論內核和命題,認為批評者的觀點是對這一理論的誤解,沃爾茲是這一立場為數不多的代表,他在許多辯論性的文章中捍衛(wèi)了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沃爾茲為自己的理論進行辯護的主要觀點有:首先,結構現(xiàn)實主義是一種國際政治理論而非外交政策理論,它所預測的是均勢狀態(tài)的反復出現(xiàn),而不是國家總會采取制衡策略。16其次,結構現(xiàn)實主義的均勢理論是一種自動(automa ̄tic)形成的均勢,而非人為(manual)造成的均勢,它強調,即使沒有任何國家有意地采取平衡政策或者都在追求霸權時,均勢也會發(fā)生。17再次,社會科學理論都面臨著預測的難題,它并不意味著理論不能夠做預測,而是說理論只能預測出大致的方向、范圍和條件,而不能預測具體的時點。缺乏時間精度是社會科學理論預測的通病,并非只為結構現(xiàn)實主義理論所獨有。18最后,考察國際關系史,當前國際體系的失衡狀態(tài)在歷史上并非獨一無二,而從長時段看,這種失衡也只是歷史中的一瞬間。19沃爾茲所做的辯護看似言之成理,而且,從歷史經驗來看,即使在實力分布極不平衡的情況下,針對潛在霸權國的制衡聯(lián)盟或者軍備競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存在著一定的“時滯”。20也就是說,制衡缺位可能是一種經常性的現(xiàn)象,而在結構現(xiàn)實主義的邏輯中,它又是暫時性的。至于這種滯后會有多久,在理論上很難做出明確的預測。然而,即使預言制衡總會來到,制衡難題仍然是一個有待解答的經驗問題。對于存在一個實際的霸權國(realhegemon)的情況下,體系如何回歸均勢,更多的是依據大國應對潛在霸權國的經驗進行邏輯上的擴展和推論來進行預測,而缺乏相應的經驗案例和實證檢驗。無論對于均勢理論的批評者還是辯護者而言,制衡難題的出現(xiàn)和存在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經驗現(xiàn)象,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理論解釋,以更好地理解當前的現(xiàn)實困惑和理論爭辯。二均勢動力機制—結構變遷對制衡機制的制約制衡難題的存在意味著傳統(tǒng)上均勢理論所關注的均勢生成的主導機制——國家的制衡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抑制,難以發(fā)揮作用使體系中的權力分布向著均勢的方向發(fā)展。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何在?既然冷戰(zhàn)的結束帶來了巨大的結構性變化,原有的兩極結構被單極結構所取代,那么結構變化本身是否會改變均勢生成機制發(fā)生作用的方式和條件?考察有關體系變化與均勢生成的歷史變遷以及與此相關的理論論述可以發(fā)現(xiàn),當體系中的權力結構或權力集中程度發(fā)生顯著的變化時,均勢的生成機制會相應地發(fā)生變化。沃爾茲比較了多極體系和兩極體系下的均勢:在多極體系下,均勢主要通過聯(lián)盟的調整來實現(xiàn),這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均勢;在兩極體系下,美蘇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是盟國的能力來制衡,這種內部制衡比外部制衡更可靠。21中國學者李義虎在比較均勢歷史演變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在多極均勢中,各極交替使用多種謀求均勢的方法,其中“聯(lián)盟具有主要的和經常性的意義”,形成多極均勢中相互制約或民主競爭的制衡機制;而在兩極均勢中,軍備競賽成為均勢雙方所使用的謀求均勢方法中主要的或最后的方法。22綜合兩位學者對極的變化與制衡機制變化之間的論述,簡言之,在多極狀態(tài)下,均勢主要依靠外部制衡實現(xiàn),而在兩極狀態(tài)下,均勢主要依靠內部制衡實現(xiàn)。由此可見,結構的變化可能引起均勢生成機制的轉變。在以上關于極的變化與制衡機制變化的論述基礎上,我們可以推論,冷戰(zhàn)后權力結構發(fā)生的變化會對制衡機制的作用構成制約,這可能是造成制衡難題的重要原因。這也意味著,沃爾茲的結構視角在這個問題上并非不適用,不過,他未能清楚地闡述結構因素有可能抑制制衡發(fā)揮作用的現(xiàn)象。因為結構因素對制衡的推動需要一定的條件,也就是說,其中有引起它發(fā)生或者不發(fā)生的因果鏈條和機制。那么結構變遷是通過哪些因果鏈條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如何制約制衡機制的作用的呢?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內部制衡還是外部制衡都有其作用的條件和途徑,如果條件受到制約,制衡機制就可能無法施展或者發(fā)揮作用。在單極結構下,這兩種機制作用條件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這是因為,當體系內的權力集中程度增大時,聯(lián)盟的可獲性降低,而制衡的實力門檻提高,與此同時,霸權國的戰(zhàn)略對體系內的其他國家有很大的影響。(一)單極結構下的大國擴張從一般意義上講,任何國家出于現(xiàn)實利益的考量,彼此之間都可能成為結盟對象,正所謂“國無常敵,亦無恒友”,但在現(xiàn)實中,結盟的機會可能出現(xiàn)很大的變化。從目的上看,結盟是為了應對威脅和保障安全,那么通過結盟的手段是否能夠得到可靠的支持?能否有效地應對威脅?由此就涉及聯(lián)盟的可獲性的問題。23隨著體系中權力集中程度的增大,聯(lián)盟的可獲性呈現(xiàn)降低的趨勢。這是因為:第一,其他大國自由選擇結盟對象的可能性降低。根據沃爾茲對制衡行為的預測,國家傾向于與較弱的國家結盟以抗衡較強的一方。他寫道:“如果能夠自由選擇,二流國家將聚集到較弱的一方,因為威脅它們安全的是較強的一方。如果它們加入的聯(lián)盟有足夠的防御和威懾能力以嚇阻敵對聯(lián)盟的進攻,它們將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安全?!?4從這段論述來看,沃爾茲的預測不是決定論的,而是有條件的,他限定的第一個條件是國家能夠自由選擇。考慮沃爾茲對結構變遷與國家行為之間關系的論述,國家的行為隨著其實力地位的變化而變化,兩極結構下的大國比多極結構下的大國享有更大的自由。25同理,單極結構下霸權國自由選擇的余地最大,因為國家可供調配的資源越多、可供選擇的戰(zhàn)略手段越豐富,自由程度也就越大。霸權國自由選擇的余地越大,其他二流大國選擇的余地越小。如果與弱者結盟,無疑將自己置于與霸權國直接對抗的位置。從國家的策略選擇角度來看,在單極結構下,聯(lián)合弱者對抗強者的趨勢將變小,即使選擇與弱者聯(lián)合,結盟的時機和條件也比多極體系下更加復雜。第二,獲得聯(lián)盟有效支持、改變體系中權力分布現(xiàn)狀的可能性降低。通過結盟的方式實現(xiàn)制衡的一個主要目的在于,改變與敵對聯(lián)盟或者霸權國之間的實力分布現(xiàn)狀,使之達到平衡或向著自己有利的方向發(fā)展。在沃爾茲對制衡的預測中,第二個限定條件是“加入的聯(lián)盟有足夠的防御和威懾能力以嚇阻敵對聯(lián)盟的進攻”。研究表明,當前美國的相對軍事實力占據體系中大國軍事實力的60%以上,26其他大國與美國之間的實力差距過分懸殊,其他國家通過聯(lián)盟的方式改變體系中實力分布的狀況的可能性較小,不具備“足夠的防御和威懾能力”達到強化安全的目的。在多極體系中,通常會有幾個大國在大戰(zhàn)之后得以保全下來,它們可能通過彼此之間的再結盟(realignment)來恢復均勢。沃爾茲也承認,由于缺乏平衡所需的物質基礎,“在單極和兩極世界里,再結盟是不可能的”。27相比單極結構下聯(lián)盟可獲性的急劇下降而言,多極體系中聯(lián)盟可獲性是相對較高的。根據我們的統(tǒng)計,在1815~1914年這100年間,歐洲多極體系中出現(xiàn)的國家間正式軍事同盟和條約多達84個,其中,有大國參與的軍事同盟占絕對多數(至少一個大國參加的同盟有76個),兩個以上的大國參加的同盟有53個,由此反映出多極體系中大國之間結盟的頻繁程度和富于變化。28然而,在單極結構下,可供選擇的結盟對象以及能夠獲得有效支持的可能性都不如多極體系,聯(lián)盟的可獲性降低,從而抑制了以保護安全為目的的制衡聯(lián)盟,這是外部制衡機制難以起作用的原因。(二)大國間的博弈在外部制衡受到抑制的情況下,為什么其他的大國沒有采取內部制衡呢?在單極體系下,聯(lián)盟的可獲性降低了,這就意味著大國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地應對霸權國的威脅。體系中權力集中程度越高,受到霸權國的威脅增大,由此也更加凸顯了大國自助的必要性。然而,當體系中的實力分布從多極轉變?yōu)閮蓸O、或者從兩極轉變?yōu)閱螛O時,權力集中程度呈現(xiàn)出顯著加強的趨勢,由此也提高了大國制衡的實力門檻。比如,兩極體系下由于聯(lián)盟的可獲性降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競爭需要投入更多的經濟和軍事資源,當一方增加軍費開支時,另一個大國必須增加更多;當一方擁有的核武器數量增多時,另一方也試圖制造更多的核武器。冷戰(zhàn)期間,美蘇兩國的軍備競賽就處于這樣一種螺旋式上升的模式中。29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懸殊的實力差距使它們很難加入到這種競爭中去,而對于美蘇兩極而言,維持均勢所需要的實力門檻也是逐步提升的。隨著體系中的權力集中程度增大,這種制衡的實力門檻顯著提升的現(xiàn)象在單極體系下更加明顯。威廉·沃爾福思(WilliamC.Wohlforth)就指出,當前其他的大國盡管對美國進行制衡的動機很強烈,但制衡手段并不是十分有效的,因為“在任何體系中,如果權力過分集中在最強大國家的手中,要對其進行制衡,就要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這樣就會形成一個門檻(threshold),令其他國家望而卻步”。30沃爾茲也說:“一個強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實力差距越大,拉近距離所需的時間就越長。”31在實力差距太大的情況下,如果與霸權國展開軍備競賽,從短期來看,將大量經濟資源向軍事能力轉化,將軍事潛力轉化為軍事實力,并不會顯著改變當前體系權力高度集中的現(xiàn)狀;從長期來看,資源過分向軍事領域傾斜將削弱與霸權國競爭的基礎,從這個角度看,在“黃油”與“大炮”二者之間取舍與平衡是每個大國需要面對的難題。在當前的形勢下,通過有限的軍事投入鞏固自己的實力基礎、保障自身的國家利益,在經濟發(fā)展與軍事建設之間進行平衡,同時又避免與美國展開直接的軍備競賽,這無疑是那些二流大國明智的戰(zhàn)略選擇。(三)霸權護持—美國的霸權護持戰(zhàn)略以上兩個方面的原因是由大國之間的實力分布所造成的,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美國在冷戰(zhàn)后所采取的霸權護持戰(zhàn)略。這是因為,在單極體系中,對于其他的國家而言,霸權國的存在上升為一種結構性因素,美國的戰(zhàn)略和行為對其他大國進行選擇的制約作用凸顯,這一制約因素是在體系層次上發(fā)揮作用。冷戰(zhàn)結束以后,美國的全球和地區(qū)安全戰(zhàn)略核心之一就是防止其他大國對美國進行潛在和實際的制衡,維持和鞏固美國在全球的超強地位,壓制有可能對美國進行挑戰(zhàn)的全球性或區(qū)域性強國。維持美國的霸主地位,防止任何對美國的實力地位構成挑戰(zhàn)的國家或國家集團出現(xiàn),維持并強化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這在美國的戰(zhàn)略設計中有著清晰的表現(xiàn)。出于反制衡的考慮,美國對大國之間加強雙邊關系的努力都比較緊張,對其他國家正常的軍費增長或軍備購置都持批評和抵制態(tài)度,將其解讀為對美國在本地區(qū)戰(zhàn)略地位的挑戰(zhàn)。對中國的態(tài)度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炒作“中國威脅論”,并在東亞強化其聯(lián)盟體系進行防范和圍堵。為了防止大國之間的聯(lián)合,美國主動地對冷戰(zhàn)期間延續(xù)下來的傳統(tǒng)聯(lián)盟體系進行調整和強化。從傳統(tǒng)意義上看,聯(lián)盟的功能在于應對威脅,在蘇聯(lián)威脅消失后,大西洋兩邊都有反對北約繼續(xù)存在或者擴大的聲音,原因在于聯(lián)盟的功能已經不復存在。然而,從美國的角度而言,維持這一聯(lián)盟是推行其全球戰(zhàn)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北約成為束縛歐洲大國、擴展美國在中東歐地區(qū)的影響力、推行民主模式和改造進程、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的重要工具。32而在東亞,日美安全聯(lián)盟的屢次強化也是力圖遏制實力地位穩(wěn)步增長的中國。在美國采取霸權護持戰(zhàn)略、不容對其超強實力地位構成挑戰(zhàn)的情況下,大國之間無論是采取內部制衡還是外部制衡的成本都顯著提高。不容忽視的是,美國的霸權護持戰(zhàn)略對大國制衡行為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美國的強勢會降低其他大國與其直接沖突和挑戰(zhàn)的可能;另一方面,正是美國彰顯的霸權企圖促使其他大國具有強烈的制衡意愿和需要。因為如果任由美國為所欲為,對其他大國的利益都會構成嚴重的損害。霸權護持的第二重效應在冷戰(zhàn)后的國際政治中也有所體現(xiàn),其中,以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前后大國之間的角力最為顯著,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引起了德國、俄羅斯、法國和中國等主要大國的強烈反對,這種大國集體抵制美國的現(xiàn)象(其中包括了美國的傳統(tǒng)盟國),在冷戰(zhàn)后的國際政治中并不多見,迫使美國最終只能組織一個臨時的“自愿聯(lián)合(coalitionofwillingness)”來發(fā)動戰(zhàn)爭。但是,在美國采取強勢霸權護持的戰(zhàn)略之下,為什么其他大國沒有將強烈的制衡意愿轉化為實際的制衡行動,一些大國沒有脫離與美國的同盟關系而與他國結成與之對立的同盟,另一些大國則沒有與美國進行直接的軍備競賽?這意味著霸權護持不是制衡缺位的充分條件,還需要結合以上討論到的兩個原因來考慮,因為結盟的可獲性和實力門檻是影響結盟成效和軍備限度的直接原因,制衡缺位是三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以上三個要素之間所呈現(xiàn)出的因果關系并非直線式的,而是一個復雜的網狀因果鏈條,見圖1所示:圖1制衡難題產生的因果機制綜合上述三項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單極狀態(tài)下,大國對實際霸權國進行制衡的動力和成本來自三個方面的制約。首先,聯(lián)盟的可獲性降低,從而抑制了外部制衡。其次,制衡的實力門檻提高,從而抑制了內部制衡。最后,美國進行霸權護持,對以上兩種制衡機制的作用都產生了抑制。三單極狀態(tài)下的國家行為模式冷戰(zhàn)的結束和單極結構的存在對國際政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總體上來說,國際關系理論還缺乏對單極狀態(tài)的深入研究。33“時勢造理論”,現(xiàn)實中的變化必然需要理論上的反映,各種理論需要做必要的擴展和推理,以延伸對單極這一體系狀態(tài)的形成、存續(xù)及轉換等問題的闡述以及對這一狀態(tài)下大國行為的解釋,由此才可能比較這些理論的解釋力的強弱大小、判定理論的優(yōu)劣得失。從現(xiàn)實困惑對理論創(chuàng)造提出的質疑這個角度來看,制衡難題的出現(xiàn)對國際關系理論研究具有以下啟發(fā)性的意義,是各種理論進一步擴展的生長點:第一,加強對單極狀態(tài)下國家行為模式的因果機制的研究。相比較冷戰(zhàn)時期而言,單極狀態(tài)下的國家行為是豐富多樣的,傳統(tǒng)上討論的制衡與追隨并不能完全概括國家策略的多樣性和變化性,因此,近年來國際關系學者對國家的行為模式有多種多樣的概括。34加強對單極體系及其對國家行為選擇的影響的研究成為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物流運輸服務合同標的詳細描述
- 2024年勞動合同樣本新編3篇
- 2024年標準化電腦與辦公設備采購協(xié)議范例版B版
- 2024年創(chuàng)新型門面房租賃合作協(xié)議6篇
- 2024年商務居間合同3篇
- 2024年環(huán)保設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 2024圖書館讀者自助還書系統(tǒng)外包合同3篇
- 片石采購合同
- 模具評估合同模板
- 集團資金使用授權制度
- GB/T 3452.2-2007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2部分:外觀質量檢驗規(guī)范
- NB∕T 13007-2021 生物柴油(BD100)原料 廢棄油脂
- GB/T 20624.2-2006色漆和清漆快速變形(耐沖擊性)試驗第2部分:落錘試驗(小面積沖頭)
- GB/T 12771-2019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焊接鋼管
- GB/T 10125-2012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
- 維修電工-基于7812穩(wěn)壓電路(中級)-動畫版
- PV測試方法簡介-IV
- 病理學實驗切片考試圖片授課課件
- 2021離婚協(xié)議書電子版免費
- 國家開放大學《組織行為學》章節(jié)測試參考答案
- 電子課件機械基礎(第六版)完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