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_第1頁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_第2頁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_第3頁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_第4頁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

我國刑法第133條規(guī)定了交通犯罪,其中違反犯罪。根據(jù)刑法第25條的規(guī)定,共同犯罪只能是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而200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中卻有兩處規(guī)定了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一處是第5條第2款,另一處是第7條,由此引起了法學界的關注和爭議,其中對第5條第2款的批評居多,對第7條的爭議、質(zhì)疑較少。本人不揣淺薄,也想就此規(guī)定作出自己的解讀和評價。一、交通肇事逃逸與共同故意首先將《解釋》第5條第2款的規(guī)定照錄如下:“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痹撘?guī)定考其源應與《刑法》第133條第2款“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第3款“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規(guī)定有關。理解刑法第133條第2款規(guī)定的逃逸應是指交通肇事直接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chǎn)的重大損失后,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xiàn)場,但逃逸與重傷、死亡的發(fā)生沒有因果關系;第3款規(guī)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根據(jù)《解釋》中的說明“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逃逸與死亡結果的發(fā)生有直接因果關系。但無論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情形都是以先行交通肇事構成犯罪為前提,逃逸是在此基礎上的情節(jié)加重,對此沒有單獨評價為犯罪。反觀《解釋》第5條第2款卻是將指使逃逸的行為單獨評價為犯罪,從而使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因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被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對此規(guī)定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看法,第一種可謂贊成派,第二種為反對派。贊成派的主要觀點是,雖然交通肇事罪為過失犯罪,但由于《刑法》第133條將肇事后逃逸行為規(guī)定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處罰情節(jié),而交通肇事后肇事者逃逸,主觀上已不是過失而是處于故意(一般為間接故意),肇事人將他人撞傷,這一行為導致產(chǎn)生救助被害人的法律責任,因逃逸而不履行此義務便夠成刑法上的不作為,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肇事逃逸人對死亡的結果持放任心態(tài)是毫無疑義的。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者逃逸,主觀上也是對被害人的死亡結果持放任態(tài)度,其與肇事者具有共同故意(共同間接故意);在客觀上,肇事人逃逸是在單位主管等有關人員的“指使”下產(chǎn)生的(“指使”至少對肇事人的逃逸起到一定推動作用),而且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有因果關系,因此符合共犯的構成條件。這種觀點正是使用了所謂“復合罪過”的理論來解讀第133條,即將《刑法》第133條規(guī)定的前兩種刑檔的交通肇事罪認定為過失犯罪,第三刑檔的交通肇事罪認定為故意犯罪,同一罪名既有過失犯又有故意犯。反對派的主要觀點是,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者逃逸發(fā)生在交通肇事之后,盡管有致人死亡的嚴重后果,但畢竟與肇事者先前的違章肇事行為無關,沒有交通肇事罪的構成事實,怎么能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否則,按照這種邏輯,指使傷害者逃跑致人死亡的,豈不可以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共犯結合《解釋》的規(guī)定具體分析,“指使”肇事人逃逸者,無論出于何種動機、目的,主觀上是故意的,即明知在事故發(fā)生后,肇事者應當實施救護,但故意教唆或者幫助肇事者脫離現(xiàn)場,客觀上實施了教唆或者幫助行為,并且正是因為其教唆或者幫助行為,使肇事者逃逸而造成被害人因搶救失時而死亡,其教唆或者幫助行為與肇事者的逃逸,以及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fā)生,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從具有的共同故意的范圍看是“逃逸”的共同故意;從共同行為的范圍看,是“逃逸”的共同行為,即上述“共同犯罪”的范圍僅限于“逃逸”的共同犯罪,而不是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只應當發(fā)生于交通肇事行為實施的過程中,而不可能在交通事故已經(jīng)發(fā)生之后,以主觀上的“教唆、幫助故意”,客觀上的“教唆、幫助行為”與交通事故已經(jīng)發(fā)生之后的肇事者的“逃逸”行為,成立共同犯罪。理由很簡單,在我國現(xiàn)行刑法中,并不具有對單純“逃逸”行為明文規(guī)定的犯罪,更遑論以事后的教唆或者幫助行為與過失的前行為共同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就目前對《解釋》第5條第2款的爭議來看,持反對意見者為大多數(shù)。本人亦贊成反對派的觀點,并想補充兩點:第一,刑法第133條第三刑檔的交通肇事罪的認定,是以肇事者有肇事的先行行為而在肇事后負有搶救、報案等法定義務為前提的。原《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7條的規(guī)定是十分明確的:“發(fā)生事故的車輛必須立即停車,當事人必須保護現(xiàn)場,搶救傷員和財產(chǎn),并迅速報告公安機關或者值勤的交通警察?!?004年4月30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也有基本相同的規(guī)定:“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xiàn)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眴挝恢鞴苋藛T、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既然無肇事的先行行為,自然不存在搶救、報案的義務,這里需注意到的是該條后段增加了“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xié)助”的內(nèi)容,但這依然不意味著“乘車人”并推及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有了搶救傷員的法定義務,而只是“協(xié)助”的義務,如果沒有履行“協(xié)助”義務,也不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因為我國刑法中并沒有規(guī)定“見死不救罪”。第二,即使承認交通肇事罪存在“復合罪過”,那么這種“復合罪過”也只能存在于先行肇事后又逃逸者本人,其肇事的主觀罪過是過失,肇事后的逃逸則是對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后果持放任態(tài)度,罪過應屬間接故意。假定說指使肇事者逃逸的行為人有罪過的話,也只是單一的罪過,那就是對交通肇事的被害人的死亡結果實際上持放任態(tài)度,如果要定罪,只能定間接故意殺人罪,事實上也有人持這種觀點。然而如前所述,由于指使肇事者逃逸的行為人并沒有實施肇事行為,因而并不產(chǎn)生救助傷員的作為義務,對交通肇事的被害人的死亡結果無論持何種態(tài)度,均無罪過。綜上所述,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者逃逸的行為既不應當被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更不應當被認定為間接故意殺人罪。在司法實踐中,由于這幾種人可能與肇事的法律后果有一定的關聯(lián),出于利己動機指使肇事者逃逸,因而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督忉尅返?條第2款之所以規(guī)定這幾種人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恐怕正是基于這種考慮,但要解決其刑事責任,最好是在刑事立法中設立交通肇事逃逸罪,方能解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共犯問題,而不能由司法解釋來越俎代庖。刑法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對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問題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作的解釋,相對于刑法應具有依附性和滯后性,而不應有獨立性和超前性,即使是擴張解釋也是根據(jù)立法的原意,對刑法條文作超過字面意思上的解釋。如果在刑法條文之外設定“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則超出了司法解釋的范圍,不能不說是對罪行法定原則的踐踏。二、明確交通肇事罪犯罪主體身份的確定依據(jù)關于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體,1979年《刑法》第113條用了兩款作出規(guī)定,其一為從事交通運輸?shù)娜藛T,其二為非交通運輸人員,實際上涵蓋的是一般主體,但強調(diào)的是從事交通運輸?shù)娜藛T。修訂后的《刑法》第133條并未作出明確限定,即可認定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任何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只要“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均可成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體,但人們在理解上往往僅限于直接違章肇事的行為人而不包括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行為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存在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承包人指使、強令駕駛人員違章駕駛的情形,駕駛人員一般礙于身份都不得不執(zhí)行,一旦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追究誰的刑事責任呢誰是犯罪主體呢《解釋》第7條即是針對這種情形作出的規(guī)定:“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釋第2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苯庾x時需注意到兩點:其一是該條沒有明確指出接受指使、強令而違章肇事的駕駛人員應承擔刑事責任,但根據(jù)刑法第133條的規(guī)定,其犯罪主體身份的認定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最終是否違章駕駛的決定權還在其本人,重大交通事故也是由其違章駕駛的行為直接引起;其二是該條沒有明確指出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應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只是規(guī)定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那么如何認識其犯罪主體的身份呢這里又有兩個層次的問題:首先,確認“指使、強令”者的犯罪主體身份是否有該當性答案顯然是肯定的。畢竟駕駛人員的違章駕駛是受其指使、強令的結果。就交通肇事罪的基本構成要件來看,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即在交通運輸中有關的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chǎn)的安全;其客觀方面根據(jù)刑法第133條的規(guī)定是: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據(jù)此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在客觀上應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第一,行為人必須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第二,必須發(fā)生重大事故且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第三,重大交通事故必須發(fā)生在交通運輸過程中以及與交通運輸有直接關系的活動中,重大事故與行為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存在因果關系。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承包人指使、強令駕駛人員違章駕駛從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的行為無疑是能夠滿足這三個條件的?;蛟S這部分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會以重大交通事故并非這些人員直接引起為由否認這種因果關系的存在,或者認為是間接因果關系企圖逃避罪責,事實上這種因果關系是一種合因一果的復雜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和駕駛人員接受“指使、強令”而違章駕駛是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合因,就此而言,《解釋》第7條規(guī)定對其應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是有道理的。其次,確認“指使、強令”者的犯罪主體身份是否為共犯答案也是肯定的。由于受指使違章駕駛的肇事者不能免除責任,而強令、指使其違章駕駛的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承包人并無直接駕駛車輛肇事的行為,亦不可能單獨構成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體,其身份應是共犯中的教唆犯。但這里無論是直接違章肇事的駕駛人員,還是“指使、強令”者的主觀方面均表現(xiàn)為過失,就前者來看,其接受“指使、強令”而違章駕駛可能處于無奈,但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嚴重后果;就后者而言,行為人故意指使、強令他人實施可能導致危害后果的違章駕駛行為是一種教唆行為,但只是希望他人實施這種行為,對于可能發(fā)生的危害結果,或者沒有預見,或者已有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申言之,行為人實施的教唆從主觀上來講也應是教唆的過失。而界定交通肇事罪的的罪過形式,考察的是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而不是其對違章的心理態(tài)度。因此,《解釋》第7條雖未直接點明“共犯”問題,但結合《解釋》第5條第2款尚且將交通肇事后“指使”肇事者逃逸的有關人員規(guī)定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而將“指使、強令”駕駛人員違章肇事的行為人認定為共犯,這一解讀是符合該條規(guī)定的本意的。對《解釋》第7條規(guī)定的共同過失犯罪進行具體分析評價者不多,在僅有的一些論著中,基本都持認可、肯定的態(tài)度,更有觀點認為:“這一規(guī)定在我國刑法中確立了過失犯罪的共同犯罪理論,并同時確立了過失教唆犯的理論,這對我國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論的發(fā)展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和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雖有超越解釋權限之嫌,但卻是十分令人欣慰的?!惫P者不敢茍同。這里有兩個問題:第一,該規(guī)定并非是在我國刑法中確立了過失犯罪的共同犯罪,而是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創(chuàng)制了過失犯罪的共同犯罪。這一創(chuàng)制恰與刑法第25條的規(guī)定相沖突:“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痹摋l規(guī)定的用語表述是極為明確的,既明確指出共同犯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共同“故意”犯罪,又特別表明“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這里應注意立法者并非否認共同過失犯罪的存在,恰恰相反是承認其存在的,只是在法律上規(guī)定對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因此,《解釋》第7條不是僅有超越解釋權限之嫌,而正是越權解釋。第二,越權解釋不僅不能令人欣慰,更只能讓人痛心。罪行法定原則是1997才寫入我國《刑法》,從理論上講堅持這一原則并不困難,但在司法實踐中要真正貫徹、落實則要困難的多,來自觀念上的抵牾不止是個別司法人員,最高司法機關在對有些法律適用問題進行司法解釋時也存在這種問題,《解釋》第5條第2款和第7條即為例證。當然,就交通肇事罪來看,客觀上確實存在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承包人指使、強令駕駛人員違章駕駛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共同過失犯罪,那么如何“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呢如果分別定相同的罪名——交通肇事罪,再按其責任大小進行處罰,由于罪名是一樣的,這種“分別”有何意義呢由于評價的事實也只有一個,實質(zhì)上還是將共同過失犯罪認定為共同犯罪。如果分別定不同的罪名而給予處罰,對直接違章肇事的駕駛人員無疑可認定為交通肇事罪,“指使、強令”其違章駕駛者定什么罪呢即使是可以定其他罪名,又會使教唆行為和實行行為的因果關系分離,從而陷于邏輯混亂,難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