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論語》中“禮樂”之“樂”_第1頁
淺析《論語》中“禮樂”之“樂”_第2頁
淺析《論語》中“禮樂”之“樂”_第3頁
淺析《論語》中“禮樂”之“樂”_第4頁
淺析《論語》中“禮樂”之“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liuzhigang淺析《論語》中“禮樂”之“樂”Analysesof"YUE"intheanalectsofConfucius"LIandYUE"禮樂論語孔子樂禮仁目錄叁肆伍引言先行研究《論語》中“禮”、“樂”互辯《論語》中“樂”的教化功能及人文精神之意義壹貳“樂”及《論語》之“樂”陸結論禮樂連言禮、樂、仁中國整體形象“禮樂”不是單語素詞,在先秦的著作和《論語》中“禮”作為一個概念出現(xiàn)多次,而“樂”也同樣多次出現(xiàn)。“禮”和“樂”到底是做何所指呢?在孔子哲學體系中“樂”到底只是指音樂嗎?那音樂這個形而下的概念,怎么能和作為“仁”的方法論的“禮”并稱“禮樂”呢?。“禮”和“樂”的關系是否平等?“樂”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又是指什么呢,“禮”和“樂”二者相同嗎?在孔子哲學體系中其功能意義又是什么呢?一.引言二.先行研究思想方面,如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新編》,將樂放在文藝生活的框架下討論,認為孔子對文藝作品的評價離不開道德、政治方面,樂具有比禮更重要的教化作用;勞思光在《新編中國哲學史》中認為孔子所論之樂屬于自我德性層面的問題,且孔子心目中認為藝術應受德性裁制;臺灣學者林安弘的《儒家禮樂之政治思想》,將《論語》的樂放在儒家政治思想中考察,以修德之方,教人之法角度闡發(fā)樂義。在歐陽思雨的《<論語>中的“樂”在孔子思想中的角色和地位》一文中指出,孔子將“樂”與詩、禮、仁、政結合起來,闡釋為人、治國的主張。在儒學思想史中,樂擔負的是生民之道的政治倫理角色。在哲學史或思想史的范圍來看,多數著作并未將《論語》中的“樂”予以展開,似乎“禮”的光環(huán)將之淹沒了。二.先行研究徐復觀的《中國藝術精祌》,書中由音樂探索孔子的藝術精神;項陽的《周公制禮作樂與禮樂、俗樂類分》一文中,通過對“樂”分為禮樂和俗樂的角度分析中國音樂文化史其實應該是由禮樂與俗樂兩條主導脈絡共同架構而成。并通過禮樂和俗樂的功能分析了“樂”的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程傳偉在《論<論語>中“樂”的美學意蘊》一文中提出“樂”的獨特的文化模式——樂感文化,并探討論語中“樂”的政治美學,生活美學及哲學美學的三重美學境界。在音樂和美學藝術的研宄方面:二.先行研究高薇的《儒家樂教思想的教化意義》一文指出,“樂”是建立和完善社會道德倫理的教化工具,能夠維護社會秩序和人際和諧。在當下以音樂來規(guī)范人的整體行為,俾以合乎道德倫理規(guī)范,構建社會和諧。項陽的《中華禮樂文明、禮儀之邦的歷史與現(xiàn)代意義》一文中,從樂的本體視角與禮的類分對應,探求中華禮樂文明、禮儀之邦傳統(tǒng)延續(xù),重建禮樂體系之可能與可行性意義,使傳統(tǒng)禮樂觀念以其實在的表現(xiàn)融入中華現(xiàn)代文明之中。在“樂”的功能和現(xiàn)實意義角度來看,主要是關于“樂”在中國文化史及當下的教化功能,以及“樂”對中國文化的塑造功能。三.“樂”及《論語》之“樂”“樂”之起源及變遷《樂記》云:“樂(yuè)者,樂(lè)也?!薄墩f文》釋“舞,樂也”。郭沫若曾概括樂的內容說:“凡是使人快樂,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東西都可以廣泛地稱之為樂?!?/p>

【2】樂之本就是“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3】在彼時,詩樂舞不分,統(tǒng)稱為樂;而樂之源是“人心之感于物也”,即物動而心感之而生樂。由此看來,感官享樂則為其本來性質。但“樂”的概念的形成卻也是一個變遷的過程。

【2】張磊《樂感文化之美》大眾文藝2011年8期【3】龍琿《二十世紀<樂記>研究綜述》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2期關于“樂”的理解,我們必須將視野從《論語》文本推進到以前的社會思想及“樂”的發(fā)展過程以及擴展至以整個儒家思想的領域來闡述。三.“樂”及《論語》之“樂”“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原始社會時期,初民在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的過程中形成了用音樂對鬼神、祖宗和氏族英雄敬畏和尊奉的一種禮俗。如堯時《云門》,舜時《簫韶》禹時《九招》。夏商時期的樂更多地為統(tǒng)治階級所占有。“樂”的主要功用,從過去的氏族社會時期主要用于圖騰祭祀以及對祖先及神的崇拜等禮儀活動,逐步轉向對王權制度,對君主作為時代英雄人物的歌頌。西周吸取了商朝后期暴政的教訓,使得西周王朝一開始便企圖用一種民族化、人性化、制度化的形式對社會的人際關系、禮俗風尚進行改革。關于“樂”的歷史發(fā)展階段:三.“樂”及《論語》之“樂”樂在春秋中期己擺脫祭祀禮儀的意義,逐漸完成向政治社會核心話語的轉變。及孔子,“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保ā墩撜Z·八佾》)可見,孔子在《論語》中所指的“禮樂”也正是其窮其一生孜孜以求的周之“禮樂”。及孔子之后的儒家,“樂”又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征,即以功能、作用為樂論的出發(fā)點與內涵。“樂”是具有時空性特征的概念,是在變遷中得以實現(xiàn)的。及孔子及其之后的時代:三.“樂”及《論語》之“樂”中國社會自春秋以降完成了從神本文化轉換為人本文化的過程,達到了理性化的階段?!皹贰币嗤瓿闪恕吧癖居脴贰钡健叭吮居脴贰钡霓D化,【5】“樂”也被賦予了多種功能性的內涵,體現(xiàn)出了人文理性精神的禮樂文化。孔子愿意談論的樂是具備先王之道的雅樂和美與善的俗樂??傊鬃訉τ跇返膽B(tài)度既是美與善合的合一,又是符合仁義的道德標準。樂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所謂“世亂則禮匿樂淫”;而只有“雅頌之聲”才是“立樂之方也”。樂并非作為樂自身而存在,而是時時處處作為禮樂之樂、德音、善音而存在的?!?】項陽《周公制禮作樂與禮樂、俗樂類分》中國音樂學(季刊)2013年1期2.《論語》之“樂”四.“禮”,“樂”互辯第一、“仁”為體,“禮”、“樂”為用,二者具有同一性特點?!叭省笔强鬃诱軐W的核心概念,是孔子哲學體系的本體,而“禮”和“樂”則是“仁”的方法論,是通往“仁”的途徑,“仁”與“禮”、“樂”實為里表、體用關系??鬃诱J為統(tǒng)治者發(fā)乎仁心,將“樂”與“禮”合二為一,以禮節(jié)樂,以樂載禮,便能夠起到積極地社會教化作用,使國家穩(wěn)定,百姓安康。從這個角度來看,在《論語》中,禮樂具有同一性特點,二者是通往仁的手段?!岸Y樂”連言的情況多次出現(xiàn),那“禮”和“樂”之間到底有著什么樣的關系呢?四.“禮”,“樂”互辯第二、禮樂辯證互存,但樂的本體性不明顯。禮樂之禮與禮樂之樂辯證互存。“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