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美術分類集成》看西漢帝陵墓出土陶俑_第1頁
從《中國美術分類集成》看西漢帝陵墓出土陶俑_第2頁
從《中國美術分類集成》看西漢帝陵墓出土陶俑_第3頁
從《中國美術分類集成》看西漢帝陵墓出土陶俑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中國美術分類集成》看西漢帝陵墓出土陶俑

陵墓雕塑主要包括墓象、動物模型和裝飾雕塑,以及墓象中的大型石雕、墓象和埋葬中的雕塑。根據(jù)材料,它們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土壤(陶瓷)、木材(銅)、黃金(青銅)和石頭。經(jīng)過編纂者數(shù)年艱苦努力,國家重點出版工程《中國美術分類全集》子項目《中國陵墓雕塑全集》西漢卷、東漢三國卷已由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這兩卷圖書共收彩色圖版640幅,論文、圖版說明及相關數(shù)據(jù)近40萬字,單卷規(guī)模居《中國美術分類全集》各卷之首。它們的結集問世,無疑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和出版意義。一、陶俑的審美特征漢俑之前的秦俑不僅是一種新的墓俑樣式,而且是一種新的布局方式和制作工藝,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陵墓雕塑的新時代。西漢王朝在秦宮舊址上建都,墓葬制度直接接受秦陵的影響,制俑理念和技藝也得益于秦。但在劉氏統(tǒng)治集團中,楚人占絕對優(yōu)勢,楚風西漸長安,從而決定了秦俑模式在西漢帝陵發(fā)生變化并改樣出新。長安諸陵出土的陶俑,最具代表性的要數(shù)景帝陽陵和文帝灞陵附近竇后陵。陽陵繼承并發(fā)展了秦陵制度,葬坑集中排列并分區(qū)布局,象征朝寢中的“宮觀百官”,內容可謂包羅萬象。而坑內設置的俑像,陶制軀干而木臂著衣,則是秦俑與楚俑結合。它們數(shù)量雖多,但其單體形制只有秦俑的三分之一。漢人為墓俑“縮量”,主要目的是使其能與墓室及從葬坑場景協(xié)調,同時便于案頭制作和大批量產(chǎn)出。陽陵一號建筑遺址出土的樂舞陶俑,全部為塑衣式,造型嚴謹,亦屬于東園機構燒制的皇家專用冥器。竇后陵從葬坑沿襲秦陵馬廄坑和珍禽異獸坑的做法,但坑中陶俑皆為女性形象,并且分立式和坐式兩種,恬靜含蓄的表情中透露出一種內省精神,審美趣味與秦俑迥異。帝陵陪葬墓的陶俑已發(fā)現(xiàn)好幾批,其間的差異與墓主身份有關,但也折射出時代習尚的變換。高帝長陵四、五號陪葬墓從葬坑,步兵俑和騎兵俑分列并作戰(zhàn)陣式排列,反映了當時將臣葬禮中“軍士列陣以送”的隆重場面。在惠帝安陵一座無名陪葬墓從葬坑,只發(fā)現(xiàn)了步兵俑及陶塑牲畜,未見騎兵俑蹤跡。這批步兵俑有較多的新創(chuàng)意,如表現(xiàn)立射、遞物、舞蹈活動等,洋溢著軍旅生活氣息。而從景帝陽陵陪葬墓出土的俑群,幾乎都表現(xiàn)的是家居生活中的侍者形象。長安以外墓葬的陶俑主要集中在被分封的諸侯國中,包括楚國、梁國和濟南國。如在楚國,盛行陶俑從葬,已發(fā)現(xiàn)的多處遺存都集中在國都彭城(今徐州)周圍,其數(shù)量之多、品種之全、造型之美,為其他地方諸侯王墓所不能及。在題材上先后出現(xiàn)了兵馬俑、侍俑、樂舞俑,最早為文帝時期,武帝后期已不再出現(xiàn),題材變化及其流行時間與長安陶俑同步。東漢三國陶俑,題材內容擴大,表現(xiàn)手法多樣,區(qū)域性藝術特征突出。它們全部出自中下級官吏和地方豪強的墓中,并大都是由民間作坊來制作完成的,與帝王陵墓的作品由國家或諸侯國斥巨資并組織大量工匠參與的運作方式截然不同。其中原地區(qū)的遺存,以洛陽及周邊區(qū)縣出土的樂舞百戲俑最具有代表性。它們體量雖小,但動態(tài)感人,其中的七盤舞俑、長袖舞俑和俳優(yōu)俑,展示出陶塑工匠善于捕捉對象瞬間情態(tài)的高超技藝。在東漢早期,川渝地區(qū)的陶俑就初具規(guī)模,并形成了固定的樣式及風格,至中晚期達到鼎盛—不僅體量增大,而且數(shù)量增多,內容和形式都十分豐富,說唱、哺乳、撫耳、撫琴、持鏡、攜履、提罐、執(zhí)鍤,皆以展示生活細節(jié)見長,代表著當時俑像藝術的發(fā)展潮流。兩廣地區(qū)陶俑多為捏塑而成,并輔之以線條刻畫,形象質樸而有生氣。東漢早期,人們更重視將日常生活場景“移植”到墓葬中,從而造成建筑模型和明(冥)器裝飾雕塑特別發(fā)達,藝術表現(xiàn)方法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趨勢。河南、河北的陶樓和陶水榭、“縮微”莊園中的樓屋及池塘,象征墓主在仙界的生活景象。湖南和兩廣地區(qū)的陶屋、陶船和水田模型,安徽的畜禽陶舍,都有人物、動物穿插其間,表現(xiàn)生產(chǎn)、生活的景象。河南、陜西等地的多枝陶燈,外形繁蕪茂盛,座子、主干、曲枝、燈盞均裝飾珍禽瑞獸、羽人馭龍或天馬駕車,以表達升仙愿望。具有巴蜀文化特征的錢樹,陶座上塑以瑞獸、仙人騎羊、西王母及天廷等,取喻祥瑞,寄寓再生幻想。受佛教造型元素影響,在長江上、中游地區(qū)出土的蜀漢和東吳陶俑中,有少量的作品眉間飾有“白毫相”,下游地區(qū)東吳陶瓷魂瓶上出現(xiàn)堆塑的佛像,或仙佛混雜。但這只是局部和個別現(xiàn)象,并未在冥器造型上形成主流。二、漢代職高生木俑西漢時期,帶有濃郁楚風的木俑在各地興起,并與長安、彭城等地流行的新式陶俑形成相互影響的態(tài)勢。前期作品,如長沙馬王堆木俑,頭部及五官刻畫比較精致;其身份之別,主要通過形體、服飾、姿態(tài)和道具的異樣來表現(xiàn)之。江陵鳳凰山木俑或受陶俑形制影響,身體修長有變化,彩繪服飾鮮麗典雅。廣州馬鵬崗和云夢大墳頭木俑則楚風猶存,前者稍顯呆板,后者外形呈曲線美。中晚期遺例,可舉綿陽雙包山木槨墓出土的木俑和木胎漆馬,木俑形姿秀麗,木胎漆馬膘肥體壯,頗有些南北造俑風格融合的意味。江蘇泗陽大青墩泗水國王墓的騎馬俑,束發(fā)戴冠,作雙腿叉開跨騎狀,英姿勃發(fā);持械俑體格健壯,神情威嚴;女舞俑細腰肥裙,雙臂上揚,體態(tài)舒展。該墓共出土木俑300多件,木馬90多匹,其他動物模型20余件,少數(shù)木雕尚存彩繪痕跡,其造型之豐富仿佛開啟了一座木雕藝術寶庫。其他如邗江胡場與盱眙東陽出土的說唱俑,面容夸張,神情詼諧;連云港華蓋山和高高頂出土的立侍俑、擁盾武士俑等,衣裙下擺寬大,比例勻稱,重心穩(wěn)定,都是十分難得的西漢木雕佳作。由于銅是貴金屬,所以不會大量地用來制作喪葬冥器。河北滿城劉勝夫婦墓出土的俳優(yōu)俑、立俑和騎馬俑,江西南昌東郊漢墓出土的俳優(yōu)俑,廣西西林普馱糧站銅鼓墓,甘肅靈臺傅家溝村漢墓出土的博戲俑等,這些銅俑的體量卻很小,高度僅數(shù)厘米或十余厘米,但卻能通過夸張的表情和變化的手勢來塑造形象。武帝茂陵無名陪葬墓從葬坑出土的鎏金銅馬,制作工藝考究,堪稱罕見的藝術珍品。它可能就是史書中記載的“金馬”,即當時國家對外交往中使用的一種禮品。嶺南地區(qū)出土的幾組西漢銅俑更惹人注目。出自廣州麻鷹崗漢初“辛偃”墓的兩件鎏金女俑,作拱手跽坐狀,出色地表現(xiàn)了地位卑微卻善良聰慧的侍女形象。廣西貴縣風流嶺的跽坐俑,塑造的是一位長須飄逸、飽經(jīng)風霜老馭手形象;同時出土的銅馬,肌肉豐滿,昂首嘶鳴,氣勢威武雄健。秦漢時期,居住在今云貴高原的少數(shù)民族,以滇族最為強大。在云南晉寧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和昆明羊甫頭出土的青銅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出滇人善于用組群的方式表現(xiàn)宏大的祭祀場面,顯示出滇族匠師卓越的藝術才能。專門為喪葬鑄制的男、女執(zhí)傘銅俑,通常置于棺木兩端的貯貝器或銅鼓上,有供養(yǎng)和導引神靈之意。小型舞蹈俑的動態(tài)輕盈舒緩,腰纏獸皮,再現(xiàn)了山地部落舉行狩獵舞的情景。形神兼?zhèn)涞臇|漢大銅馬,鑄制時采用分部鑄造后再套接的工藝,對標準化生產(chǎn)有較高要求。巴蜀地區(qū)青銅冶鑄業(yè)非常發(fā)達,工官和私工作坊的青銅制品都享有盛名,故大銅馬的出土地點多集中在川、渝、黔一帶。河西地處偏僻,經(jīng)濟和文化滯后于中原;武威雷臺墓的年代雖然可能晚于漢魏,但墓中出土的銅車馬儀仗俑群仍保留著前代的造型風格,可視為漢墓青銅俑像的最后一道“風景線”。三、漢代壁畫石俑—新興的陵墓石雕藝術成就卓著發(fā)端于西漢時期的陵墓大型石雕,取得了輝煌的藝術成就。位于漢武帝茂陵旁的霍去病墓大型石雕群,有紀念抗擊匈奴的年輕將領,同時彰顯漢武帝的政治抱負,寄寓國家強盛、四海安寧的理想。解讀這組石雕,關鍵要“去自然化”地認識“為冢象祁連山”的含義,重視當時占主導地位的祥瑞思想對統(tǒng)治階級的影響。列于墓頂?shù)氖~、石蛙(龜),屬于戰(zhàn)國秦漢以來海上神山圖像系統(tǒng)中的常見題材;其他如封土上的臥馬、臥象、伏虎、野豬、臥牛等,都是祥瑞之物。墓地上放置的立馬、躍馬,代表英雄率領的騎兵軍團,表現(xiàn)戰(zhàn)爭與和平的思想;而人與熊和石人表現(xiàn)的是皇家校獵活動中猛士搏獸的情景,其用意在于向戎狄炫耀武功。這組群雕是由國家職能部門“左司空”領導石雕工匠完成的,造型風格與同期長安宮苑的裝飾石雕一致,反映出大型石雕初興時期的藝術風貌。在石家莊西北郊小安舍村發(fā)現(xiàn)的男女跽坐石人,頭戴幘,橢圓臉形,深目直鼻,口微張,雙臂前屈并布掌于胸前,服飾不明顯,腰系菱格紋腰帶,胸部卻有凸起的雙乳,雕造風格和造型與長安昆明池牽牛、織女石像相近,而與山東、北京等地的東漢捧盾和擁彗石人相異。據(jù)史書記載,漢文帝為懷柔遠方,曾指派使臣赴正定修治趙佗先人墓冢,置守邑,歲時奉祀,而發(fā)現(xiàn)跽坐石人的地點距趙佗先人墓不遠,故推測其為修治墓冢時所雕。漢光武帝原陵開筑有神道,并在神道上列置大型石雕作品,這一創(chuàng)舉在中國陵墓雕刻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由東漢肇始,陵墓石雕構建起了一個穩(wěn)定的造型體系或模式,并為后世所遵循和仿效。它由神道石柱、石人、石獸三個基本題材種類組合而成,并有既定的列置方式,集中體現(xiàn)出封建禮制、祥瑞思想和升仙觀念。石柱列立在神道入口處,用以標識,渲染墓地莊嚴與神圣的氛圍,同時寓意與天界溝通。石人以表現(xiàn)門亭長和士卒形象者居多,多作恭立姿勢,強調儀衛(wèi)性功能。代表祥瑞的動物題材是東漢陵墓石雕中數(shù)量最多、藝術成就最高的一個種類。從存世實物看,帝陵神道前設置石象、石翼獸,且體量巨大;官僚貴族墓地列有石羊、石獅、石翼獸等,形制比較小。石翼獸這種神獸,早期可能叫“飛廉”,后來才將吉語“天祿”、“辟邪”作為它的又一名稱的。它的“祖型”受到域外獅首格力芬(griffin)或帶翼獅的影響,同時融入了傳統(tǒng)藝術中龍虎的造型。石獅是東漢時域外獅子入貢洛陽后的產(chǎn)物,其雖題銘“師子”,但形制卻與石翼獸相近。這兩種大型石獸皆四肢間鑿空,作昂首挺胸、邁步疾走狀,代表著漢代新興石雕藝術所取得的最高成就。石俑、墓室和葬具裝飾雕刻也令人矚目。西漢石俑數(shù)量少且體量小,但制作卻十分精到。劉勝墓出土的六件攏袖跽坐石俑,造型樣式與同期陶俑一脈相承。徐州獅子山楚王墓的小型石豹鎮(zhèn),取材于貴族豢養(yǎng)的獵豹,作側首蜷臥姿,情態(tài)兇猛,雕刻手法與琢玉相似。東漢時期的遺存,以四川樂山沱溝嘴、峨眉雙福鄉(xiāng)和蘆山石馬壩出土的石俑和石馬比較重要。石俑分坐姿和立姿兩種,坐姿者形象質樸生動,立姿者身體高大魁梧,有的與墓表石人相差無幾;石馬形體皆雄偉健壯,且四肢間作鑿空處理。出自成都、德陽、綿陽、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