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南寧市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3南寧市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3南寧市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3南寧市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3南寧市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一、選擇題1.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有灰燼、燒石和燒骨等,這反映出北京人已經學會A.刀耕火種 B.磨制石器 C.人工取火 D.使用火2.下圖是從半坡遺址出土的文物。從這一文物可以得出的信息是①半坡人會制造和使用陶器②半坡人會飼養(yǎng)家畜③半坡人會繪制圖案④半坡人會使用天然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毕铝懈黜椫贫扰c“選賢與能”相關的是A.分封制 B.世襲制 C.禪讓制 D.郡縣制4.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銅器"克盂”記載:(周成王)命克(召公長子)做醫(yī)(燕,即北京)的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馭族、微族??诉M駐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動亂。此記載印證的分封制的內容是()A.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利B.諸侯在戰(zhàn)時須帶兵隨從周天子作戰(zhàn)C.諸侯向周天子繳納貢品D.諸侯定期覲見周天子5.下圖為西周青銅器逐公盨(xǔ),盨上銘文開篇寫道.“禹采用削平山崗、堵塞洪水和疏導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边@是現(xiàn)知有關夏禹最早的文字資料。這一記載()A.是驗證大禹治水最可靠的證據 B.證實了夏朝的存在C.有利于后世學者研究中國文明 D.時代久遠不足為信6.“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候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反映了當時A.文化繁榮 B.經濟發(fā)展 C.諸侯爭霸 D.政局穩(wěn)定7.下列國家中,既在春秋時稱霸中原,又屬于戰(zhàn)國七雄的是A.齊國 B.燕國 C.魯國 D.韓國8.2020年5月19日國家教育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2019年我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工作情況。在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體現(xiàn)“教育均衡發(fā)展”思想的是A.提出“仁”的學說 B.提出“為政以德”C.創(chuàng)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 D.提出學習要“溫故而知新”9.圖片往往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列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信息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10.觀察下列四幅戰(zhàn)爭形勢圖,請回答以上四場戰(zhàn)爭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A.圖①→圖②→圖③→圖④B.圖③→圖②→圖④→圖①C.圖②→圖③→圖①→圖④D.圖④→圖①→圖③→圖②11.“東漢前期,皇帝本人能夠控制國家的政治權力。東漢中期以后,東漢政權內部出現(xiàn)了外戚、宦官輪流把持國家最高權力的局面。外戚、宦官交替專權,任用親信,誅殺異己,導致政治腐朽不堪,社會混亂,人民遭殃。動搖了東漢的統(tǒng)治,加速了東漢王朝的衰亡?!痹摬牧现饕沂镜氖茿.東漢前期,皇帝本人能夠控制國家的最高權力B.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加速了東漢王朝的衰亡C.東漢晚期以后,出現(xiàn)了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D.東漢中期以后,皇帝仍能控制國家政治權力12.“統(tǒng)一思想,歸本儒家,讓大家有共同的目標,致力于共同利益。”西漢時期“統(tǒng)一思想,歸本儒家”的措施是A.休養(yǎng)生息 B.實行郡縣制C.分封制 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3.漢初統(tǒng)治者讓士兵還鄉(xiāng)務農,并釋放奴婢為平民,以增加農業(yè)勞動力,同時采取輕徭薄賦的政策來鼓勵農業(yè)生產等,這些措施說明漢初治國的政策是()A.休養(yǎng)生息 B.儒法并用 C.重用外戚 D.“以德化民”14.絲綢之路是中外聯(lián)系的紐帶,溝通中西的橋梁,被稱為流動的“文化運河”。以下不能證明這一結論的是()A.中國的冶鐵技術傳到西方 B.朝鮮的音樂傳入中國.C.中國的絲綢織品轉運歐洲 D.西域的葡萄傳人中原15.公元230年,吳國皇帝孫權派將軍衛(wèi)溫率領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的聯(lián)系。按照公元紀年法換算,這一年應該是A.2世紀前期 B.2世紀后期 C.3世紀前期 D.3世紀后期16.下圖為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帛畫《引導圖》,據此可以推知漢代醫(yī)學界A.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 B.注重從民間收集藥方C.主張通過運動來健身 D.手術時使用麻醉藥劑17.錢穆《國史大綱》中說道:“孝文(帝)明知鮮卑游牧故習,萬不足統(tǒng)治中華,又兼自身深受漢化熏陶,實對漢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將一個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氣呵熟,使其整體的漢化?!备鶕陨喜牧?,我們可以把孝文帝實行漢化目的理解為()A.鞏固統(tǒng)治 B.發(fā)展生產 C.欣賞漢文化 D.促進民族融合18.下圖是小華同學整理的學習筆記,請你根據筆記內容,判斷他的學習主題是()A.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B.繁榮與開放的社會C.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 D.民族關系的發(fā)展19.西晉時,北方少數(shù)民族大量內遷,最突出的歷史作用是A.促進了民族大交融 B.使我國古代人口分布更趨合理C.帶來了先進的生產經驗 D.促進了中原人大量南遷20.飛天是我國石窟藝術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飛天形象的變化反映出A.北方統(tǒng)一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二、綜合題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衛(wèi)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毙⒐唬吧??!币孕l(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抉R遷《史記》材料二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努力種田和織布的人可免除徭役和賦稅,棄農經商或因懶惰而貧窮的人,連同家屬罰作奴婢;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獎勵打仗有功的人;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跻!渡叹兎ㄑ芯俊凡牧先ㄐ路ǎ靶形迥?,秦人富強”,“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商君列傳》請回答.(1)材料一中“衛(wèi)鞅”和“孝公”分別指誰?(2)根據材料二,概括“衛(wèi)鞅”變法有哪些改革措施?(不得搬抄原文)(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上述變法有何影響。(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這場變法對我們今天的改革有何啟示?22.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guī)范,是為了實現(xiàn)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閱讀材料,回答下列有關制度的問題.?材料一“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是謂小康。”——《禮記·禮運》?(2)材料二中“天下為家”的局面開始的標志著是什么???材料三材料A下圖是在北京出土的青銅器“克盉(hé)”,里面的銘文記載說.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區(qū))的諸侯,管理羌族、馭族……克進駐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動亂。?材料B《史記》記載.“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于北燕”(3)材料A和材料B中提及到的制度是什么?材料A和材料B都是研究西周制度的史料,但史料類型不同,其中.屬于一手史料的是_____,屬于二手史料的是______。材料四.(李斯說)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仇人);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諸侯不便?!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4)依據材料四,概括秦朝實行郡縣制的原因。結合所學,寫出秦朝推行郡縣制的影響。(5)據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遠古、夏商周和秦朝時期國家制度不斷變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3.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文字中的中國)材料一(思想中的中國)材料二凡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說,以此弛說,取舍諸候。——《漢書·藝文志》(科技中的中國)材料三請回答.(1)據材料一回答,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于何時?誰把全國的文字統(tǒng)一為小篆?(2)材料二反映了這一時期在思想學術領域出現(xiàn)了怎樣的局面?哪家學說為秦朝建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用材料二中原文說出諸子百家宣揚自己學說的目的。(3)材料三中圖1是我國南北朝時一位杰出的科學家,請寫出他的名字和最突出的數(shù)學成就。圖2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請寫出書名。(4)綜合以上探究,我們應如何弘揚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答一點即可)24.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相互學習借鑒、交流交融,逐漸形成了當今的中華民族大家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以上農作物中,有一種是河姆渡居民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它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有一種是西漢時從西域傳到中原的,它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材料二(2)依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說一說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人口遷徙主要有哪兩種類型?材料三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坐具,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引入內地(見如圖)(3)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請說說人口大遷徙對中華民族發(fā)展的影響?【參考答案】一、選擇題D解析.D【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有灰燼、燒石和燒骨等”可知,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所以北京遺址才能有火的遺跡,故D正確;遺址沒有種植、磨制石器的遺跡,故A、B錯誤;北京人會使用火,但是遺址沒有人工取火的證據,故C錯誤。綜上故選D。2.C解析.C【詳解】根據材料中“人面魚紋彩陶盆”,可以說明半坡人會制造和使用陶器,半坡人會繪制圖案,故①③正確;故選項C符合題意;材料中未表明“人面魚紋彩陶盆”的用途,故無法得出半坡人會飼養(yǎng)家畜,故②不正確;半坡人會使用天然礦物顏料來制作陶器,故④不正確;故含有②④的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C解析.C【詳解】根據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可知,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由此可知,與“選賢與能”相關的是禪讓制,即部落聯(lián)盟首領通過推舉的形式讓位給賢德之人,C項正確;分封制是古代分封諸侯的制度,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世襲制是按血緣關系的家族內的傳承,這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郡縣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這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4.A解析.A【詳解】根據“管理和使用羌族....馭族、微族。克進駐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動亂”可知這段記載的內容是周天子授予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故選A;BCD都是周朝時期諸侯的義務,但在題意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5.C解析.C【詳解】根據材料“西周青銅器逐公盨”結合所學,西周時期逐公盨上的銘文說明了大禹治水傳說的可能性,有利于研究中國文明。故C正確;根據材料“西周青銅器逐公盨”結合所學,西周時期的逐公盨不是夏朝的文物,其上面刻的銘文只能說明大禹治水傳說的可能性,并不能驗證大禹治水的可靠性,故A錯誤;根據材料“西周青銅器逐公盨”可知,這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器,不是夏朝的器物,不是一手資料。無法證實夏朝的存在。故B錯誤;依據材料結合所學,西周青銅器逐公盨是西周時期的文物,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并非完全不足為信。故D錯誤。6.C解析.C【詳解】“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候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大意是說從周平王開始,周王室勢力日益衰弱,齊、楚、秦、晉等諸侯國開始強大,政令出自一方諸侯之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周平王東遷洛邑后,周王室地位進一步下降,大的諸侯國勢力崛起,他們競相稱霸,操控政治局面,C正確,ABD項所述在題干材料中沒有得到體現(xiàn),排除。故選C。7.A解析.A【詳解】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和晉文公,戰(zhàn)國七雄是指齊國、趙國、楚國、燕國、韓國、魏國、秦國,既在春秋時稱霸中原,又屬于戰(zhàn)國七雄的是齊國,A項正確;燕國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排除B項;魯國是春秋時的弱國,排除C項;韓國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排除D項。故選A項。8.C解析.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創(chuàng)辦私學,廣收門徒,主張“無教無類”,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最能體現(xiàn)“均衡教育”思想,故選C項;“仁”的學說是孔子的核心思想,“為政以德”是他的政治主張,“溫故而知新”是他的教育方法,均不能體現(xiàn)“均衡教育”思想,排除ABD項。故選C項。9.B解析.B【詳解】司母戊鼎是商朝時期的,春秋爭霸是東周時期的,秦朝建立在公元前221年;都江堰是戰(zhàn)國時期修建的。所以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是①②④③,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10.C解析.C【詳解】據所學可知,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在208年,巨鹿之戰(zhàn)發(fā)生在公元前207年,官渡之戰(zhàn)發(fā)生在200年,淝水之戰(zhàn)發(fā)生在383年。故ABD排列順序不正確,不符合題意。C排列順序正確,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本題可用排除法.圖②巨鹿之戰(zhàn),發(fā)生時間最早,故排除ABD。11.B解析.B【詳解】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東漢末年,外戚、宦官專權,動搖了東漢的統(tǒng)治,加速了東漢王朝的衰亡,B符合題意;A項沒有體現(xiàn)東漢中期以后的狀況,排除;C項沒有體現(xiàn)“東漢前期,皇帝本人能夠控制國家的政治權力”,排除;東漢中期以后,皇帝仍能控制國家政治權力表述與史實不符,D排除。故選擇B。12.D解析.D【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tǒng)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tǒng)政權的精神支柱,漢武帝還在長安興辦太學,以儒家的《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作為教材,培養(yǎng)統(tǒng)治階級需要的儒學人才,儒士也進入各級政權機構,從此,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故D正確;漢初,為了鞏固政權和穩(wěn)定社會局勢,實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故A錯誤;秦朝實行郡縣制,故B錯誤;周實行分封制,故C錯誤。綜上答案D。13.A解析.A【詳解】根據材料內容結合所學可知西漢初年,為鞏固政權和穩(wěn)定社會局勢,漢初統(tǒng)治者吸取秦亡教訓,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讓士兵回鄉(xiāng)務農,注重農業(yè)生產發(fā)展,采取了休養(yǎng)生息政策。故選A;BCD不符合題意,排除。14.B解析.B【詳解】依據題干信息“溝通中西的橋梁”結合所學可知,從朝鮮的歷史可以看出朝鮮多數(shù)時間是中國的屬國,有時甚至就是中國的領土,且朝鮮是在東方,故B符合題意;ACD都是絲綢之路上東西方交流的產物,故不符合題意。綜上故選B。15.C解析.C【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公元紀年法換算是要在百位前面數(shù)值加1。公元230年=2+1=3世紀。100年一個世紀,公元230年是3世紀前期,故C正確;ABD錯誤。綜上故選C。16.C解析.C【詳解】依據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1973年,在挖掘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時,發(fā)現(xiàn)了我國出土文物中歷史最早的醫(yī)療保健體操——帛畫導引圖。這充分證明,早在兩千一百多年以前,我國就巳經利用體操運動作為鍛煉身體、防病治病的手段了,所以C項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BD三項均與圖片信息不符,排除。故選C。17.A解析.A【詳解】依據“孝文(帝)明知鮮卑游牧故習,萬不足統(tǒng)治中華”可知孝文帝認識到鮮卑族落后的制度和習俗不足以統(tǒng)治北方中原地區(qū),因此實行漢化的目的是鞏固統(tǒng)治,A正確;題干沒有涉及孝文帝的目的是發(fā)展生產,B排除;孝文帝欣賞漢文化是實行漢化的條件之一,但并非主要目的,C排除;促進民族融合是孝文帝實行漢化的作用,但并非目的,D排除。故選A。18.A解析.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從西晉后期到南朝前期,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fā)展。江南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開墾出大量農田,水稻產量提高,麥、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廣,南方的手工業(yè)也有了快速的進步。在繅絲、織布、制瓷、冶鑄等方面的發(fā)展,南朝時的建康是當時商業(yè)最為活躍的大都市。所以,小華筆記內容的學習主題是江南的開發(fā),A正確;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是隋唐時期的主題、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南宋,與題干描述的不符,排除BC;材料沒有涉及民族關系,排除D。故選A。19.A解析.A【詳解】依據所學可知,魏晉以來,我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斷內遷。內遷的民族主要是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及鮮卑族等,西晉時、山西、陜西內遷的各族人口,已經占當?shù)乜側丝诘囊话?。內遷的各族與當?shù)氐臐h人錯居雜處,開始過定居生活,他們不斷向漢族人民學習,民族隔閡不斷消解,民族關系趨于和緩,促進了民族大交融,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不是人口內遷的最突出的歷史作用,排除;CD項與北方人大量南遷有關,排除。故選A。20.B解析.B【詳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出現(xiàn)了民族融合的趨勢,各民族生產生活上相互學習,錯居雜處,加強了相互交流,促進了民族融合;唐朝實行比較開放的民族政策,民族關系和諧,民族融合。因此據“大同云岡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飛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審美特色”“北魏遷都洛陽后開鑿的龍門石窟中,飛天的服飾、舞具都有中原漢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飛天形象的變化反映出北方民族融合,所以B項符合題意;而ACD三項在題干信息中體現(xiàn)不出來,排除。故選B。二、綜合題21.(1)商鞅、秦孝公(2)獎勵耕織;獎勵軍功;建立縣制。(3)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一越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4)改革是一個國家向前發(fā)展解析.(1)商鞅、秦孝公(2)獎勵耕織;獎勵軍功;建立縣制。(3)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一越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4)改革是一個國家向前發(fā)展的推動力;改革是強國之路,我們要堅持走改革開放的道路?!驹斀狻浚?)根據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币孕l(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衛(wèi)鞅”和“孝公”分別指商鞅和秦孝公。戰(zhàn)國時期,秦孝公為了增強秦國的實力,在爭雄戰(zhàn)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進行變法。(2)根據材料二“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努力種田和織布的人可免除徭役和賦稅,棄農經商或因懶惰而貧窮的人,連同家屬罰作奴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衛(wèi)鞅”變法的改革措施有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獎勵打仗有功的人”獎勵軍功,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根據“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笨蓺w納出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可知,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發(fā)展起來,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不斷加強,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4)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場變法對我們今天的改革的啟示是改革是一個國家向前發(fā)展的推動力;改革是強國之路,我們要堅持走改革開放的道路。22.(1)禪讓制(2)夏啟繼承王位(或禹傳子啟)(3)分封制;AB(4)避免分封制所帶來的諸侯割據郡縣制使中央直接控制了全國各地(開創(chuàng)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5)適應社解析.(1)禪讓制(2)夏啟繼承王位(或禹傳子啟)(3)分封制;AB(4)避免分封制所帶來的諸侯割據郡縣制使中央直接控制了全國各地(開創(chuàng)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5)適應社會發(fā)展;鞏固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言之有理即可)【詳解】(1)依據材料一“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狈从沉藞驅⒆约何恢米尳o了舜,不是給兒子丹朱。結合課本所學,黃河流域的部落聯(lián)盟,實行禪讓制,即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堯年老時,征求各部落首領意見,推舉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繼承人。(2)依據課本所學可知,禹在位時,他的兒子啟已有強大的勢力。禹死后,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3)依據材料三“……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區(qū))的諸侯,管理羌族、馭族……克進駐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動亂?!薄爸芪渫踔疁缂q,封召公于北燕”,結合課本所學,為了鞏固統(tǒng)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yōu)橹T侯,建立諸侯國;圖A是在北京出土的青銅器“克盉(hé)”,實物、歷史遺跡等屬于第一手史料;“非當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資料則是比較間接的證據,我們稱為第二手資料,又叫間接史料?!眻DB《史料》記載,是后人對史實的記載,屬于二手資料。(4)依據材料四“……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仇人);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諸侯不便?!苯Y合課本所學,秦朝統(tǒng)一后,在地方,為避免分封制所帶來的諸侯割據,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制,控制了全國各地,開創(chuàng)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5)依據課本所學,遠古時期,黃河流域實行禪讓制更替首領;夏朝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西周實行分封制鞏固疆土;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地方推行郡縣制。由此可知,國家制定的變化,適應社會發(fā)展;鞏固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23.(1)商朝;秦始皇(嬴政);(2)百家爭鳴;法家;“取舍諸候”;(3)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的第七位;《齊民要術》;(4)積極學習和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同其他優(yōu)秀文化交流互鑒,不解析.(1)商朝;秦始皇(嬴政);(2)百家爭鳴;法家;“取舍諸候”;(3)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的第七位;《齊民要術》;(4)積極學習和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同其他優(yōu)秀文化交流互鑒,不斷創(chuàng)新,保持民族文化的先進性等(言之有理即可)【詳解】(1)時期,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甲骨文是我國最早成熟的文字,商朝也是我國的信史,因此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于商朝;人物,根據所學可知,秦統(tǒng)一全國后秦始皇逐漸統(tǒng)一文字,小篆作為全國統(tǒng)一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