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裝飾技能競賽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_第1頁
陶瓷裝飾技能競賽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_第2頁
陶瓷裝飾技能競賽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_第3頁
陶瓷裝飾技能競賽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_第4頁
陶瓷裝飾技能競賽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陶瓷裝飾技能競賽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一、單選題1.青花瓷是以含()的礦物原料為著色劑,在坯體上進行彩繪裝飾,然后再罩上一層青白釉入窯經(jīng)()溫度燒成的瓷器。()A、鈷、1100℃左右B、鐵、1300℃左右C、錳、1200℃左右D、鈷、1300℃左右答案:D2.釉里紅瓷器的彩繪方法和制作工藝與下列哪種相同()。()A、五彩B、古彩C、青花D、粉彩答案:C3.()的說法是正確的。()A、新彩顏色品種少,發(fā)色不穩(wěn)定。B、新彩顏色不僅便于儲存,而且使用起來比較方便。C、新彩顏色品種都多,色彩附著力弱。D、新彩顏色的燒制范圍寬,發(fā)色不穩(wěn)定。答案:B4.釉里紅瓷器的彩繪方法和制作工藝與()相同。()A、粉彩B、古彩C、青花D、五彩答案:C5.陶瓷剔花裝飾主要流行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B6.在彩繪技法上,廣彩有堆金織玉之感,形成()彩瓷特色。()A、織金B(yǎng)、仿金C、織玉D、仿玉答案:A7.釉下彩的燒成溫度是()℃。()A、800~900B、1070~1260C、550~800D、1300~1330答案:D8.()代在景德鎮(zhèn)開始設立官窯“浮梁磁局”,景德鎮(zhèn)“一枝獨秀”已漸形成全國制瓷中心。()A、唐B、宋C、元D、明答案:C9.粉彩是在白胎上用珠明料作畫,填好粉彩顏料后,再入爐經(jīng)()左右溫度燒制。()A、750℃B、800℃C、850℃D、900℃答案:A10.青花瓷在白瓷坯胎描繪后施罩透明釉,最后在()℃左右一次燒成。()A、1000B、1100C、1200D、1300答案:D11.瓷器燒成溫度是()。()A、800℃B、900℃C、1100℃D、1200℃以上答案:D12.從陶瓷的釉上裝飾上分類,“潮彩”應歸為()。()A、粉彩B、古彩C、新彩D、廣彩答案:C13.青花繪制過程中,()的工序叫“升圖”。()A、把黃篾灰描繪的圖樣拓印在綿紙上B、用淡黃篾水在坯胎上勾繪大體輪廓C、根據(jù)設計圖,在坯胎上進行臨摹起稿D、在坯胎上描繪一個單元紋飾答案:C14.()的說法是正確的。()A、繪制青花瓷時可以采用中鋒筆法,運筆要用力且力要均勻B、青花所用的顏色不是礦物顏料C、青花不屬于釉下裝飾D、青花分水料不需要用茶水泡制答案:B15.陶瓷裝飾技法分四大類():()A、釉料裝飾、鑲嵌裝飾、彩繪裝飾、綜合裝飾B、其它裝飾、鑲嵌裝飾、彩繪裝飾、刻劃裝飾C、彩繪裝飾、釉料裝飾、其它裝飾、綜合裝飾D、釉料裝飾、鑲嵌裝飾、其它裝飾、彩繪裝飾答案:C16.()是我國傳統(tǒng)的陶瓷裝飾方法,以清代乾隆時期最為著名。它是在生坯上按圖案用手工雕出或?qū)S脵C械(打眼機)打出孔洞,然后用專門配制的較濃

的玲瓏釉漿填充空洞,再施以透明釉燒成即可。()A、青花B、玲瓏C、花釉D、裂紋釉答案:B17.陶瓷裝飾起源于原始社會()時代。()A、傳說B、遠古C、新石器D、舊石器答案:C18.()是以楓松脂蒸餾而成,為新彩調(diào)料的主要油料之一。其性質(zhì)柔潤,有粘性,不易干。()A、樟腦油B、乳香油C、煤油D、汽油答案:B19.配制貼花紙使用的酒精溶液,其濃度一般在()%左右。()A、10B、20C、30D、50答案:C20.一般情況下貼花用的酒精與水之比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冬春季為(),夏秋季為1:2.5~1:4。()A、1:0.5~1:1B、1:3.5~1:5C、1:4~1:5D、1:0.5~1:1.2答案:A21.()是印刷技術在陶瓷裝飾上的運用。()A、貼花B、瓷相C、刷花D、墨彩答案:C22.關于Pb、Cd溶出量的測定,正確的是()。()A、抽取貼花紙彩燒后陶瓷產(chǎn)品,以1%醋酸溶液在25±2℃下浸泡48小時,吸取該溶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B、抽取貼花紙彩燒后陶瓷產(chǎn)品,以1%醋酸溶液在22±2℃下浸泡24小時,吸取該溶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C、抽取貼花紙彩燒后陶瓷產(chǎn)品,以4%醋酸溶液在30±2℃下浸泡24小時,吸取該溶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D、抽取貼花紙彩燒后陶瓷產(chǎn)品,以4%醋酸溶液在22±2℃下浸泡24小時,吸取該溶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答案:D23.()用泥在已成立的形態(tài)上進行堆積,造型處在泥性狀態(tài)時,可用相同含水率的泥,通過手捏成細小形狀,堆積在需要處理的部位上。()A、擠B、刻C、貼D、堆答案:D24.進行青花彩繪時,判斷線條優(yōu)劣的依據(jù)是()。()A、越細越好B、線的兩邊有凹下的槽,中間略有凸起。C、越粗越好D、線的兩邊凸起,中間略有凹下的槽。答案:D25.()是在吸水性較強的坯胎上進行彩繪的。()A、新彩裝飾B、粉彩裝飾C、青花裝飾D、廣彩裝飾答案:C26.坯胎上的紋飾用青花料描線后,在紋飾的輪廓線內(nèi)以含不同分量青花料的濃淡料水,分出深淺不同的色調(diào),這一過程稱()。()A、離水B、隔水C、分水D、脫水答案:C27.明代的陶瓷工藝,在裝飾上主要有青花、()兩大類。()A、粉彩B、五彩C、斗彩D、青花斗彩答案:B28.現(xiàn)在已經(jīng)失傳的釉上彩品種是()。()A、琺瑯彩B、粉彩C、廣彩D、淺絳彩答案:D29.釉上貼花的常用工具是()。()A、鋸片B、刻刀C、橡皮刮子D、雕刀答案:C30.貼花紙色彩是否符合時尚潮流,是艷麗還是淡雅、畫面是否生動、層次變化是否豐富飽滿、構圖與器型結合是否完美統(tǒng)一、是否適合市場與客戶的需求等,主要由()來決定。()A、花紙B、印刷C、畫稿D、分色答案:C31.釉上貼花的烤花溫度一般為()℃。()A、600~700B、700~850C、850~950D、950~1000答案:B32.汝窯產(chǎn)于河南汝縣,其產(chǎn)品由()還原形成。()A、銅B、鐵C、鉻D、鈦答案:B33.景德鎮(zhèn)元青花瓷采用從中東進口的()青花料,色調(diào)濃艷,涂得厚的

部分有黑色斑點和暈塊。()A、蘇泥勃青B、回回青C、碗青D、花青答案:A34.雕塑瓷成品的暗裂,可用()方法斷定。()A、摸B、聽C、量D、看答案:B35.()是我國陶瓷釉上彩繪裝飾手段之一,這種裝飾方法最初來源于國外,因此也稱“洋彩”。()A、粉彩B、廣彩C、新彩D、潮彩答案:C36.()不是陶瓷貼花紙彩色原稿的分色。()A、手工分色B、照相分色C、化學分色D、計算機分色方法分色,答案:C37.()不是雕刻的基本法則。()A、自上而下B、先前而后C、先高后低D、凸小凹大答案:D38.釉下彩貼花具有畫面規(guī)格統(tǒng)一、顏色深淺層次(),不需手工描繪的特點。()A、穩(wěn)定B、基本穩(wěn)定C、不穩(wěn)定D、極不穩(wěn)定答案:A39.陶瓷燒成達到一定的溫度后,待其自然冷卻至(),方可全部開啟窯門取出陶器或瓷器,這樣就避免了因急劇冷卻所造成的陶器或瓷器驚裂的現(xiàn)象。()A、100℃B、200℃C、300℃D、室溫答案:D40.技法()被稱之為“陶瓷上的刺繡”。()A、捏雕B、雕刻C、圍塑D、拉塑答案:B41.低溫水膜花紙使用時一般用()作粘貼劑。()A、酒精B、清水C、油料D、膠料答案:B42.在器物的某個部位,以弧線、直線或曲線構成一個形狀獨特的平面形,如同一個窗框,在這個窗框內(nèi)繪制圖畫,這個構圖形式叫()式。()A、繪畫B、折紙C、開窗D、分割答案:C43.青花瓷是一種呈現(xiàn)藍色紋飾的()瓷器。()A、釉上彩B、釉下彩C、珍珠彩D、五彩答案:B44.釉中青花作畫工藝程序正確的是:()。()A、坯胎施罩內(nèi)外釉;在釉面作青花裝飾;在裝飾面噴薄釉;刮削足沿釉。B、在坯胎上作青花裝飾;在裝飾面噴薄釉;刮削足沿釉。C、坯胎施罩內(nèi)外釉;刮削足沿釉;在釉面作青花裝飾;在裝飾面噴薄釉。D、在裝飾面噴薄釉;刮削足沿釉;在坯胎上作青花裝飾。答案:A45.青花瓷是用燒成后呈藍色的鈷料在白色瓷胎上進行書畫裝飾的釉下彩瓷,畫完后上透明釉,經(jīng)1300℃左右高溫下()燒成。()A、一次B、二次C、三次D、多次答案:A46.以大小相等或不等,形狀相同或不同的紋飾為單位,單獨或三兩相聚,結合造型的形體,作疏密相間、均勻地分飾在器皿的各個部位的紋飾叫()。()A、散點紋B、適合紋C、連續(xù)紋D、自然紋答案:A47.()不是釉上彩繪的特點。()A、畫面不易磨損B、畫面光滑性差C、彩料中的鉛易引起鉛中毒D、燒成溫度低答案:A48.雕塑坯體不明顯的暗裂,可用()方法斷定。()A、補水B、補油C、干掃灰D、敲擊答案:A49.宋代五大名窯分別是汝窯、鈞窯、()、定窯、哥窯。()A、景德鎮(zhèn)窯B、耀州窯C、官窯D、越窯答案:C50.()是裝飾日用陶瓷最簡便、最快捷、最高效、最廣泛的裝飾方法。

()A、釉上彩B、釉下彩C、貼花紙D、刻剔花答案:C51.明代青花裝飾,從藝術風格看,下列哪項的描述是正確的()。()A、宣德的“濃”,成化的“淡”,弘治、正德的“暗”,嘉靖、萬歷的“紫”。B、宣德的“淡”,成化的“濃”,弘治、正德的“暗”,嘉靖、萬歷的“紫”。C、宣德的“濃”,成化的“淡”,弘治、正德的“紫”,嘉靖、萬歷的“暗”。D、宣德的“淡”,成化的“濃”,弘治、正德的“紫”,嘉靖、萬歷的“暗”。答案:A52.粉彩和五彩的區(qū)別正確的是()。()A、五彩用“玻璃白”涂底B、粉彩用渲染的表現(xiàn)方法,五彩則多用單線平涂C、粉彩和五彩沒有軟硬之別D、粉彩燒制溫度為800℃左右,五彩則為700℃左右答案:B53.陶瓷貼花紙按印刷方法的不同可分為()。()A、平版印刷貼花紙B、平板印刷貼花紙和絲網(wǎng)版印刷貼花紙C、平版印刷貼花紙、絲網(wǎng)版印刷貼花紙和凹版印刷貼花紙D、平版印刷貼花紙和凹版印刷貼花紙答案:C54.將干的坯粉撒在裝飾所需的濕坯上,經(jīng)過燒制形成天然效果的()肌理。

()A、龜裂B、鑲嵌C、斷裂D、各種答案:A55.用不同粗細線條來構成圖案,且線條剛勁有力,用色較濃且有強烈的對比特點,屬于()技藝特點。()A、粉彩的B、新彩的C、古彩的D、洋彩的答案:C56.頭像的制作不適合下列哪一種技法()。()A、捏雕B、雕刻C、圍塑D、拉塑答案:D57.腐蝕金裝飾是采用()在瓷面上腐蝕出花紋,然后填加金色烤燒而成。()A、鹽酸B、硫酸C、氫氟酸D、硝酸答案:C58.剔花裝飾運用留花剔地的方法前,要先在坯體上敷一層()。()A、化妝土B、透明釉C、黑釉D、白釉答案:A59.新彩在20世紀()年代以前稱“洋彩”。()A、30B、40C、50D、60答案:C60.宋代官窯的釉色以()為代表。()A、粉青B、天青C、窯變D、影青答案:A61.若釉上彩繪使用溫度高的彩料并在較高溫度下快速彩燒,以致彩料沉入釉玻璃中,則稱()。()A、釉下彩B、釉上彩C、釉中彩D、新彩答案:C62.元代最具代表性的紋樣是梅、松和()。()A、菊B、竹C、蘭D、荷花答案:B63.下列新彩顏料中不能混合調(diào)配的是()。()A、海碧+艷黑B、海碧+瑪瑙紅C、西赤+薄黃D、西赤+艷黑答案:C64.我國規(guī)定日用陶瓷鉛溶出量不超過()ppm。()A、8B、7C、5D、3答案:B65.裝窯時,陶瓷產(chǎn)品要分層碼放,并充分利用窯位,層與層之間要()材料隔開、墊平。()A、金屬B、玻璃C、合金D、耐火答案:D66.燒窯到了升溫階段,當爐溫升高至300℃左右就可以關閉窯門,并把窯門上的“望火孔”也封閉好之后,需要()升溫速度,當達到預定的燒成溫度時,自然保溫后即可滅火。()A、加快B、減慢C、間斷D、延遲答案:A67.關于斗彩瓷的說法,正確的是()。()A、就是釉上五彩瓷B、就是釉下青花瓷C、就是琺瑯彩瓷D、就是釉上彩繪與釉下青花巧妙配合的一種彩瓷答案:D68.采用陶瓷釉上彩表現(xiàn)工筆畫法時,為了避免多次疊色時上下兩層顏色的熔融、滲化,在繪制過程中一般需要()燒成。()A、一次B、二次C、三次D、多次答案:B69.()是由樟樹脂提煉而成,略呈黃色,為繪制粉彩最主要的油料之一。它揮發(fā)性強,易干。()A、樟腦油B、乳香油C、煤油D、汽油答案:A70.粉彩不太適宜在()瓷裝飾。()A、白B、細C、粗D、骨答案:C71.釉下貼花常用()兩種方法。()A、蘸水和涂水B、灌水和涂水C、蘸水和填水D、填水和灌水答案:A72.()是凹版印貼花紙的特點。()A、耐酸、耐堿、耐摩擦性稍差B、耐酸、耐堿、耐摩擦性較好C、耐酸、耐堿、耐摩擦性最好D、印品精細、色彩豐自,若用揩粉工藝可印出光亮高檔的貼花紙答案:C73.陶器的制造在人類歷史發(fā)展長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陶塑珍品《狗形鬶(guī)》是在哪里出土?()()A、河南澠池仰韶村B、浙江余姚河姆渡C、山東泰安大汶口D、江蘇淮安青蓮崗答案:C74.完成杯口邊飾的組合貼花時,應注意花紙之間的邊界上下要()。()A、重疊B、對齊C、錯位D、拉開答案:B75.明代青花的裝飾,各個時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下列哪項的描述是錯誤的。()()A、宣德青花多用纏枝花、一束蓮、牡丹、臘梅、三友圖等。B、成化青花多用嬰戲、人物仕女、草蟲小景、棕櫚、葡萄等。C、宣德青花多用嬰戲、人物仕女、草蟲小景、棕櫚、葡萄等。D、弘治、正德青花多用纏枝蓮、八寶、連理牡丹、柵欄樹石等。答案:C76.1070~1260℃的熔劑是屬于()的熔劑。()A、釉下彩B、釉上彩C、釉中彩D、新彩答案:C77.釉里紅是以()為著色劑的礦物質(zhì)材料,在坯胎上彩繪裝飾,再施釉高溫燒制成瓷后,呈紅色紋飾的瓷器品種。()A、氧化鐵B、氧化銅C、氧化鈷D、氧化鋅答案:B78.烤花裝窯碼放產(chǎn)品時,瓷器之間要留有一定的間隙,并與窯壁的發(fā)熱電阻絲保持一定的距離,大約在(),以防止產(chǎn)品與窯壁互相粘連。()A、1cmB、2cmC、3cmD、5cm答案:B79.通雕即用()工具,在半干的坯體上,按照圖案的輪廓進行鏤空處理。

()A、雕刻刀B、雕塑刀C、油畫刀D、剪刀答案:A80.()的表面對光的反射能力較弱,故它沒有玻璃那樣的光澤度,只是在平滑釉面上顯示出柔和的絲狀、絨狀、蠟光等無光或亞光效果,它是一種具有特殊效果的藝術釉。()A、結晶釉B、無光釉C、裂紋釉D、花釉答案:B81.青花瓷是以含()的礦物原料為著色劑,在坯體上進行彩繪裝飾,然后再罩上一層青白釉入窯經(jīng)高溫燒成的瓷器。()A、銅B、鐵C、錳D、鈷答案:D82.釉下彩包括()等裝飾方法。()A、青花、釉里紅、釉下五彩B、新彩、青花、釉里紅C、青花、新彩、粉彩D、古彩、粉彩、青花答案:A83.釉上裝飾后的陶瓷制品,需經(jīng)過()的烤燒才能使色料熔融并結合于釉面之上。()A、還原氣氛B、中性氣氛C、氧化氣氛D、無氣氛答案:C84.()同鏤雕、浮雕一道被賦予陶瓷雕塑“三絕”美名。()A、雕刻B、挖塑C、圍塑D、捏雕答案:D85.定瓷在宋代有著較大的影響,定瓷裝飾極少的有()。()A、印花B、畫花C、刻花D、劃畫答案:B86.釉中彩燒成溫度大致在()℃之間,適合在快燒成的窯爐中燒成。()A、800~900B、900~1000C、1100~1250D、1250~1350答案:B87.下面哪種粉彩顏料為透明色()。()A、赭石B、松綠C、茄色D、廣翠答案:A88.以下哪種窯爐不屬于傳統(tǒng)陶瓷生產(chǎn)的窯爐()A、電窯B、饅頭窯C、龍窯D、葫蘆窯答案:A89.()也稱為陶瓷色料或陶瓷彩料,它是由著色金屬氧化物、天然著色礦物和各種人工合成著色化合物的統(tǒng)稱。()A、陶瓷釉料B、陶瓷顏料C、化妝土D、釉下彩答案:B90.青花釉里紅是屬于()。()A、低溫釉上彩瓷B、高溫釉下彩瓷C、高溫顏色釉彩D、低溫顏色釉瓷答案:B91.按花紙的設計要求,所裝飾的陶瓷食用器皿其鉛溶出量在()以下。()A、0.5×10-5B、6×10-5C、0.5×10-6D、6×10-6答案:D92.釉上印花裝飾紋樣均勻,規(guī)格整齊統(tǒng)一,操作()。()A、簡便B、一般C、難度大D、復雜答案:A93.采用低溫彩料在已燒過的陶瓷釉上彩繪,然后在不高的溫度下彩燒的裝飾法稱()。()A、釉下彩B、釉上彩C、釉中彩D、古彩答案:B94.用釉料在泥坯上進行彩繪裝飾后燒制而成,屬()技法。()A、灑釉B、涂釉C、剔.刻釉D、釉料彩繪答案:D95.新彩顏色的燒成范圍()一般在低溫烘燒后發(fā)色穩(wěn)定。()A、確定B、小C、寬D、窄答案:C96.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A、天青釉B、白釉C、開片釉D、窯變釉答案:C97.小膜貼花紙又可稱為()。()A、水移式小膜貼花紙B、酒精花紙C、薄膜花紙D、水移式薄膜花紙答案:A98.唐三彩胎體用()燒制后上釉,以900℃再燒一次。()A、800℃B、1000℃C、1100℃D、1200℃答案:B99.從陶瓷制品的性能及特征來看,陶制品的吸水率較高,其化學穩(wěn)定性和機械強度均()瓷制品。()A、超過B、不及C、高于D、相當于答案:B100.陶瓷餐具應考慮飲食安全,一般選用()裝飾手法。()A、釉上彩B、釉下彩C、新彩D、粉彩答案:B101.釉上彩烤花時窯爐內(nèi)溫度需要()升溫,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瓷器的炸裂,也能預防顏料的驚爆和皺色現(xiàn)象。()A、快速B、緩慢C、提前D、延遲答案:B102.在生坯(或低溫素燒坯,低溫素燒釉坯或生釉坯)上進行彩繪,然后施一層透明釉,最后釉燒即為()。()A、釉下彩B、釉上彩C、釉中彩D、粉彩答案:A103.陶瓷剔花裝飾方法有()。()A、留花剔地B、留地剔花C、A與B.都是D、A與B.都不是答案:C104.(),又稱祭紅、積紅,色調(diào)紅而略暗,凈瑩凝重,是宣德時期的重要品種。()A、釉里紅B、紅彩C、洋紅D、霽紅答案:D105.陶瓷刻花裝飾方法主要有()。()A、單入測刀法B、雙入正刀法C、A與B.都是D、A與B.都不是答案:C106.()的說法是錯誤的。()A、厚坯吸水性弱,青花分水時宜快一點B、厚坯吸水性強,青花分水時

宜慢一點C、薄坯吸水性強,青花分水時宜慢一點D、薄坯吸水性弱,青花

分水時宜快一點答案:D107.()釉料必須在還原氣氛下燒成。()A、銅紅釉以及Fe2O3為著色劑的青釉B、錳桃紅色釉C、以釩錫黃色劑配置的釉D、以上都不是答案:A108.()代以后,瓷器種類裝飾材料及裝飾技法變得多樣。()A、唐B、宋C、元D、清答案:A109.中國陶瓷的釉上裝飾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主要可分為古彩、粉彩和()三大類。()A、五彩B、斗彩C、填彩D、新彩答案:D110.()不是釉下彩繪的特點。()A、色彩豐富B、光澤好C、不會鉛中毒D、燒成溫度高答案:A111.釉下彩的特點是無毒、耐酸、耐堿、耐磨損,表面平滑光亮不褪色,主要是因為()覆蓋的作用。()A、高溫釉層B、低溫釉層C、低溫溶劑D、高溫著色劑答案:A112.以下哪種窯爐不是現(xiàn)代陶瓷生產(chǎn)中常用的窯爐()A、電窯B、柴窯C、梭式窯D、隧道窯答案:B113.()是利用各種刀具,在坯體上刻出肌理。()A、堆B、刻C、貼D、擠答案:B114.粉彩在傳統(tǒng)五彩的基礎上,吸收借鑒了()的制作工藝。()A、青銅器B、漆器C、染織D、琺瑯彩答案:D115.青花瓷白地藍花、明凈素雅。追根溯源,青花瓷的誕生是從()開始的。

()A、元代B、宋代C、明代D、唐代答案:D116.()劃分為留花剔地和留地剔花兩種。()A、剔花B、堆雕C、暗雕D、浮雕答案:A117.控制好圖紙的()度是拓印與拍圖的關鍵。()A、厚薄B、干濕C、干D、濕答案:B118.釉下彩制作時,構圖、勾線完成之后,需要在輪廓線內(nèi)填涂所需的各種色料,通常把這種填色工藝稱為()。()A、平涂B、渲染C、分水D、彩色答案:C119.青花釉里紅是()兩個彩繪品種相結合的彩繪品種。()A、青花與釉下五彩B、青花與釉里紅C、釉里紅與釉下五彩D、釉里紅與新彩答案:B120.()不屬于青花裝飾色調(diào)的處理。()A、搨染法B、分水法C、涂料法D、彩料法答案:D121.在陶瓷制品上繪制粉彩,必須將其清洗干凈,裝飾面絕對不能有()。

()A、油跡B、水跡C、鉛筆跡D、墨跡答案:A122.()原名“洋彩”,是受外來影響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彩繪方法。()A、新彩B、古彩C、青花D、粉彩答案:A123.青花主要以()作呈色劑,在坯體進行紋樣的描繪施透明青白釉入窯燒成。()A、氧化鐵B、氧化鉻C、氧化鈷D、氧化銅答案:C124.釉上彩烤花預熱階段,爐溫在()℃之前,爐門不要全部蓋上,應留有一定空隙,便于窯內(nèi)瓷器上的水蒸氣、油煙等氣體蒸發(fā)掉。()A、200B、300C、600D、800答案:B125.我國古代陶瓷發(fā)展的鼎盛時期被稱為“瓷的時代”,該朝代為()。()A、漢代B、唐代C、宋代D、明代答案:C126.軟質(zhì)瓷貼花紙的彩燒溫度為()℃。()A、700~750B、750~800C、800~850D、850~900答案:B127.窯爐分不同類型,按燒制目的分類有()。()A、素燒窯.釉燒窯.柴窯.烤花窯.推板窯B、素燒窯.推板窯.釉燒窯.明焰窯.輥底窯C、素燒窯.釉燒窯.樂燒窯.鹽燒窯.烤花窯D、輥底窯.釉燒窯.明焰窯.烤花窯.素燒窯答案:C128.新彩顏色在()℃的低溫烘燒前和烘燒后顏料呈色基本一致。()A、400~500B、500~600C、600~700D、700~800答案:D129.陶瓷裝飾從工藝手段上可分為釉上彩、釉下彩和()。()A、青花釉里紅B、釉中彩C、綜合裝飾D、釉下五彩答案:B130.()不屬于新彩顏料的常用輔助性漆加物。()A、乳香油B、香油C、樺香油D、樟腦油答案:A多選題1.()是在吸水性較強的坯胎上進行彩繪的。()A、釉下五彩裝飾B、粉彩裝飾C、青花裝飾D、廣彩裝飾答案:AC2.進行青花彩繪時,線條好的依據(jù)不包括(())。()A、越細越好B、線的兩邊凸起C、中間略有凹下的槽D、越粗越好答案:AD3.常見的料筆類型有()。()A、雙料筆B、料半筆C、單料筆D、篤筆答案:ABC4.()的說法是正確的。()A、厚坯吸水性弱,青花分水時宜快一點B、厚坯吸水性強,青花分水時宜慢一點C、薄坯吸水性強,青花分水時宜慢一點D、薄坯吸水性弱,青花分水時宜快一點答案:BD5.釉下彩包括()等裝飾方法。()A、青花B、釉里紅C、釉下五彩D、古彩答案:ABC6.宋代諸窯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具有民間特色的窯有()。()A、景德鎮(zhèn)窯B、哥窯C、磁州窯D、吉州窯答案:CD7.新彩裝飾燒成后有時會產(chǎn)生顏色灰暗無光澤感的情況,產(chǎn)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A、燒制溫度較低,不能完全使顏料熔融?;疊、顏料中樟腦油放得過多C、燒制新彩作品的窯爐久未使用D、顏料保存不當,混入了大量灰塵雜質(zhì)或其他顏色,致使顏色發(fā)灰。答案:ABCD8.陸羽的《茶經(jīng)》從飲茶的角度對當時各地茶具做了評價,認為“越州上”的評價是()。()A、類冰B、類銀C、類雪D、類玉答案:AD9.陶瓷品種繁多,陶器分為()。()A、彩陶B、細陶C、粗陶D、紫砂陶答案:BCD10.原始社會的陶塑創(chuàng)作處于初始階段,制作手法已有()。()A、堆雕B、捏雕C、泥模D、彩飾答案:ABD11.明代青花的裝飾各個時期有各自不同特點,從青花原料特色看我們還可用一個字概括,即永宣“”成化“”弘德“”嘉萬“”()。()A、濃B、淡C、暗D、紫答案:ABCD12.唐三彩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當屬()。()A、馬B、虎C、羊D、駱駝答案:AD13.彩繪陶是戰(zhàn)國時期較為杰出的一種陶器,其常見的裝飾紋樣有哪幾類?()。()A、幾何紋B、花瓣紋C、云紋D、文字答案:ABC14.陶瓷裝飾從工藝手段上可分為()。()A、釉上彩B、釉中彩C、綜合裝飾D、釉下彩答案:ABD15.新彩顏料在調(diào)配時容易出現(xiàn)吃色、失色、變色的現(xiàn)象。如()。()A、洋金加艷黑會變成紫色。B、西赤加薄黃調(diào)和之后并不會出現(xiàn)意料中的橘色而會變成淺黃。C、絲網(wǎng)白加西赤調(diào)和后也會出現(xiàn)吃色或變色現(xiàn)象,變成淺黃或淺灰。D、還有一些以金為著色劑的顏料,與以鐵為著色劑的顏料混合后會出現(xiàn)失色現(xiàn)象。答案:ABCD16.半坡型彩陶裝飾紋樣有()。()A、魚紋B、網(wǎng)格紋C、旋渦紋D、人面紋答案:AD17.()的說法是錯誤的。()A、繪制青花瓷時可以采用中鋒筆法,運筆要用力且力要均勻B、青花所用的顏色不是礦物顏料C、青花不屬于釉下裝飾D、青花分水料不需要用茶水泡制答案:ABCD18.元代陶瓷裝飾花紋多樣,其中較為多見的是()。()A、云紋B、松竹海C、人物D、魚藻答案:ABD19.漢代陶瓷裝飾方法豐富多彩,有()等。()A、印紋B、鏤雕C、絞胎D、堆貼答案:ABD20.明代的陶瓷工藝,在裝飾上主要有()兩大類。()A、青花B、粉彩C、五彩D、斗彩答案:AC21.宋代陶瓷造型式樣很多,常見流行的式樣有()。()A、梅瓶B、鳳首壺C、斗笠碗D、玉壺春答案:ACD22.瓷器分為青瓷、黑瓷、白瓷、()等。()A、骨灰瓷B、滑石瓷C、玉蘭瓷D、魯玉瓷答案:ABCD23.陶瓷裝飾技法分四大類()()A、彩繪裝飾B、釉料裝飾C、彩繪裝飾D、綜合裝飾答案:ABCD24.唐三彩品種主要有()三大類。()A、生活用具B、陶塑C、陶器D、走獸禽鳥答案:ABD25.青花斗彩先后二次燒成溫度分別是()。()A、1000℃B、600℃C、1200℃D、800℃答案:CD26.釉下貼花常用()方法。()A、蘸水B、涂水C、填水D、灌水答案:AB27.后漢時期陶瓷得到普遍發(fā)展,各類陶瓷已取代了一部分銅器和漆器的地位,當時的陶瓷品種有()。()A、原始青瓷B、釉陶C、彩繪陶D、陶塑答案:ABCD28.剔花劃分為()兩種。()A、留花剔地B、留地剔花C、暗刻D、明刻答案:AB29.中國陶瓷的釉上裝飾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主要可分為()三大類。

()A、五彩B、斗彩C、粉彩D、新彩答案:ACD30.說法錯誤的是()。()A、新彩顏色品種少,發(fā)色不穩(wěn)定。B、新彩顏色不僅便于儲存,而且使用起來比較方便。C、新彩顏色品種都多,色彩附著力弱。D、新彩顏色的燒制范圍寬,發(fā)色不穩(wěn)定。答案:ACD31.瓷器燒成溫度和烤花溫度分別是()。()A、800℃B、900℃C、1200℃D、800℃答案:CD32.中國陶瓷的釉上裝飾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可分為()。()A、古彩B、粉彩C、新彩D、斗彩答案:ABC33.()兩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百花爭艷的時代。()A、唐B、宋C、明D、清答案:CD34.新彩裝飾具有()的工藝特點。()A、顏色豐富B、發(fā)色相對穩(wěn)定,呈色鮮艷C、操作便利,技法多樣D、不需要烤,靜置干燥即可答案:ABC35.釉下彩包括()等裝飾方法。()A、青花B、釉里紅C、釉下五彩D、粉彩答案:ABC36.采用陶瓷釉上彩表現(xiàn)工筆畫法時,為了避免多次疊色時上下兩層顏色的熔融、滲化,在繪制過程中一般關于燒成以下錯誤的是()。()A、只需一次燒成B、需要二次燒成C、需要三次燒成D、燒成越多越好答案:ACD37.陶瓷貼花紙按印刷方法的不同可分為()。()A、平板印刷貼花紙B、絲網(wǎng)印刷貼花紙C、凹版印刷貼花紙D、3D印刷貼花紙答案:ABC38.油料調(diào)配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A、乳香油不能放得太多,適度即可,避免燒成時顏料流淌破壞畫面。B、注意保持油料和顏料粉的清潔,避免混入雜質(zhì)造成色臟的現(xiàn)象。C、如果是用煤油磨制新彩顏料,煤油不要放得太多,以免出現(xiàn)顏料稀薄的情況。D、油料的磨制時間不能過短,用料鏟磨碾至挑起后能拉絲的情況方可使用。答案:ABCD39.以下屬于新彩的油料是()。()A、樟腦油B、乳香油C、煤油D、汽油答案:ABC40.陶瓷刻花裝飾方法主要有()。()A、單入測刀法B、雙入正刀法C、上刀法D、下刀法答案:AB41.以下哪種不屬于陶瓷窯爐()。()A、玉窯B、釉燒窯C、花窯D、樂窯答案:ACD42.釉中青花作畫工藝程序不正確的是()。()A、將表面噴上薄薄一層釉B、在釉面作青花裝飾C、在裝飾面噴薄釉D、削掉底座答案:AD43.宋代瓶的樣式很多,用雙魚或雙鳳為耳的盤口瓶不是()的典型作品。

()A、龍泉窯B、建窯C、景德鎮(zhèn)窯D、耀州窯答案:BCD44.商代煉銅時出現(xiàn)過一種稱作“陶范”的陶制品,它不屬于哪類雕塑造型形式?()()A、堆雕B、捏雕C、模具D、彩飾答案:ABD45.宋代龍泉窯釉色蒼翠,在裝飾上多流行用()等方法。()A、刻花B、劃花C、堆貼D、浮雕答案:CD46.新彩油料調(diào)配步驟包括()。()A、取料B、滴入乳香油C、磨制D、裝入料碟答案:ABCD47.唐三彩是唐代河南地區(qū)燒制的一種低溫鉛釉陶器,它有多種顏色,()三色比較常見。()A、黃B、紅C、綠D、白答案:ACD48.陶瓷貼花紙按印刷方法的不同可分為()。()A、平版印刷貼花紙B、平版印刷貼花紙貼花紙C、絲網(wǎng)版印刷貼花紙和凹版印刷貼花紙D、平版印刷貼花紙和凹版印刷貼花紙答案:BC49.明代是紫砂壺創(chuàng)作的極盛時期,此后名手輩出,選項中被稱為“四大家”的有()。()A、元暢B、董翰C、時大彬D、供春答案:AB50.粉彩不太適宜在()上裝飾。()A、粗陶B、細陶C、細瓷D、無釉瓷答案:ABD51.商代后期陶塑中,安陽廢墟發(fā)現(xiàn)的男女陶俑像脖子上帶有枷鎖、雙手反剪,這類陶塑的用途是什么?()()A、明器B、宣傳階級關系C、裝飾用D、喪葬用答案:AD52.窯爐分不同類型,按燒制目的分類有()()A、素燒窯B、釉燒窯C、樂燒窯D、烤花窯答案:ABCD53.在陶瓷制品上繪制粉彩,必須將其清洗干凈,裝飾面不能有()()A、樟腦油B、乳香油C、鉛筆跡D、墨跡答案:AB54.宋代五大名窯包括以下哪項()。()A、汝窯B、民窯C、官窯D、鈞窯答案:ACD55.水料調(diào)配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A、桃膠不能放得過多,清水的量要適度,水料磨制時間不能過短。B、注意保持清水、膠水及顏料的清潔,避免混入雜質(zhì)造成剝釉、色臟等缺陷。C、可以在膠水料中加入適量的甘油,以緩解膠料干結過快的情況。D、瓷面上被油污弄臟后進行繪制時,會出現(xiàn)水料難以附著的情況,可以將少量洗滌劑滴入水料后繪制,或是用酒精擦凈瓷面再進行繪制。答案:ABCD56.粉彩和五彩的區(qū)別錯誤的是()。()A、五彩用“玻璃白”涂底B、粉彩用渲染的表現(xiàn)方法,五彩則多用單線平涂C、粉彩和五彩沒有軟硬之別D、粉彩燒制溫度為800℃左右,五彩則為700℃左右答案:ACD57.宋代五大名窯指的是()、定。()A、汝B、官C、哥D、鈞答案:ABCD58.新彩裝飾常用筆有()。()A、料筆B、彩筆C、篤筆D、羊毫筆答案:ABCD59.六朝時期,最具時代特色的陶瓷裝飾紋樣是()。()A、幾何紋B、蓮花紋C、祥云紋D、忍冬紋答案:BD60.霽紅又稱(),色調(diào)紅而略暗,凈瑩凝重,是宣德時期重要品種。()A、釉里紅B、紅彩C、祭紅D、積紅答案:CD判斷題1.在貼制花紙時,可以根據(jù)造型需要進行貼制,不必考慮原先的設計意圖。()A、正確B、錯誤答案:B2.彩繪裝飾的花紋不論經(jīng)歷多久年代,或經(jīng)受任何腐蝕磨損,均不致脫落毀壞。()A、正確B、錯誤答案:B3.明代的陶瓷工藝,在裝飾上主要有青花、五彩兩大類。五彩多為官窯燒造,青花多為民窯燒造。()A、正確B、錯誤答案:A4.在釉下青花山水分水時,山水畫面多用濃水或特濃水。()A、正確B、錯誤答案:A5.貼花之前,需先將陶瓷器皿表面擦試干凈。()A、正確B、錯誤答案:A6.貼花時應該仔細、認真,花紙貼制平整無褶鄒即可,花紙下面的水不必考慮。()A、正確B、錯誤答案:B7.隧道窯的三帶是指預熱帶、燒成帶、冷卻帶。()A、正確B、錯誤答案:A8.釉中彩繪是先在坯體施釉前進行彩繪,后施釉燒制。()A、正確B、錯誤答案:B9.綜合裝飾是指使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裝飾方法同時出現(xiàn)在裝飾畫面上的裝飾復合方法,它可使陶瓷裝飾花樣更加豐富,裝飾風格更具特色。()A、正確B、錯誤答案:A10.在青花分水方面,首先對于分水的料色,必先試調(diào)準確,統(tǒng)一深淺的料色,才能使畫面的質(zhì)量符合規(guī)格標準。()A、正確B、錯誤答案:A11.青花瓷、釉下五彩瓷、斗彩瓷、琺瑯彩瓷都屬于釉下彩裝飾。()A、正確B、錯誤答案:B12.設計菜盤用釉上貼花紙,宜用滿花、中心花,而不用邊花和朵花。()A、正確B、錯誤答案:B13.斗彩瓷又稱逗彩。在坯上先用青花料描繪部分花紋,后在釉上畫上與之相應的彩繪。青花與彩繪變化統(tǒng)一,上下斗合,故名“斗彩”。()A、正確B、錯誤答案:A14.釉里紅的產(chǎn)生早于釉下青花,它的制作是由均窯紫紅斑釉引起的。()A、正確B、錯誤答案:A15.裂紋釉的釉層厚度較普通釉大些,因為較厚的釉層可減弱釉的彈性。()A、正確B、錯誤答案:A16.鉛的溶出量與熔劑中的鉛含量成正比。()A、正確B、錯誤答案:B17.貼硬質(zhì)瓷、炻瓷的彩燒溫度為800~850℃。()A、正確B、錯誤答案:A18.瓷器釉上彩的一種。舊稱洋彩,光緒年間,“洋彩”亦稱“新彩”開始在景德鎮(zhèn)盛行,這種顏料色彩純正鮮艷,是一種低溫釉上彩繪顏料(燒成溫度約600℃~900℃)由銅、鐵、錫、錳、鈷等多種不同金屬氧化物制成。()A、正確B、錯誤答案:A19.陶瓷秞中彩貼花紙又稱高溫快燒花紙,其烤花溫度為1280℃~1350℃。

()A、正確B、錯誤答案:B20.粉彩、古彩、斗彩、窯彩等都屬于陶瓷釉上彩繪。()A、正確B、錯誤答案:B21.傳統(tǒng)青花分水料調(diào)配的五個色調(diào),由濃到淡依次是頭濃、正濃、濃水、淡水、影淡。()A、正確B、錯誤答案:A22.貼花紙使用的酒精溶液濃度越高越好。()A、正確B、錯誤答案:B23.雕刻屬于減法,減就不能加。()A、正確B、錯誤答案:A24.官窯器必須有眾所周知“金絲鐵線”、“聚珠贊珠”和“紫口鐵足”。()A、正確B、錯誤答案:B25.釉上彩繪在燒制好的瓷板上進行陶瓷低溫顏料彩繪,在1000~1100℃之間進行二次燒制或多次燒制()A、正確B、錯誤答案:B26.窯爐類型不同并不決定著作品的品質(zhì)及藝術效果。()A、正確B、錯誤答案:B27.貼花時粘貼液用得越多,花紙粘附力越強。()A、正確B、錯誤答案:B28.我國著名的宜興紫砂器是用一種名為高嶺土的黏土燒成。()A、正確B、錯誤答案:B29.瓷甌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打擊樂器,唐代擊瓷甌已很盛行。()A、正確B、錯誤答案:A30.景德鎮(zhèn)稱一邊深一邊淺的刻花技法為半刀泥。()A、正確B、錯誤答案:A31.釉上、釉中、釉下彩繪都可以采用手工繪畫、噴花、刷花、印花與貼花的方法。()A、正確B、錯誤答案:A32.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對陶塑藝術發(fā)展只具備實用要求而不具備審美要求。

()A、正確B、錯誤答案:B33.貼花操作花紙粘貼要正﹑實﹑平,以保證無褶﹑無泡。()A、正確B、錯誤答案:A34.發(fā)色金屬在不同的燒制氣氛中發(fā)色相同。()A、正確B、錯誤答案:B35.白地黑剔花是剔花裝飾中工藝最復雜、難度最大的品種。()A、正確B、錯誤答案:A36.釉下彩的餐具沒有鉛中毒的問題。()A、正確B、錯誤答案:A37.色坯是指陶瓷坯體整體著色的裝飾方法,而化妝土只是使坯體表面著色。

()A、正確B、錯誤答案:A38.釉上或釉下貼花紙的貼制方法大致相同,都需要用水浸泡貼花紙與坯體。()A、正確B、錯誤答案:B39.陶瓷雕塑肌理是借助于泥料來實現(xiàn)的。()A、正確B、錯誤答案:A40.彩瓷是用高溫或合成低溫陶瓷彩料,在瓷胎上進行加彩裝飾的藝術。()A、正確B、錯誤答案:A41.釉上彩需要700-800℃左右的低溫二次復燒而成。()A、正確B、錯誤答案:A42.溫度制度是保證氣氛制度和壓力制度實現(xiàn)的條件。()A、正確B、錯誤答案:B43.從藝術風格來看,青花是以多色的深淺筆觸線條來表現(xiàn)出各種事物的形象,它與我國的國畫基本相似。()A、正確B、錯誤答案:A44.不同地區(qū)的釉上彩瓷,用料與工藝有相近也有區(qū)別,一般用油來調(diào)色,但也有用水調(diào)色的。()A、正確B、錯誤答案:A45.大膜貼花紙能取代小膜貼花紙。()A、正確B、錯誤答案:B46.小膜花紙的成本比大膜花紙的成本低。()A、正確B、錯誤答案:A47.青花瓷是以含鈷元素的礦物質(zhì)為著色劑,在瓷器坯體上進行裝飾,再覆蓋一層玻璃釉,經(jīng)高溫一次燒成的瓷器。()A、正確B、錯誤答案:A48.無光釉也是一種釉料裝飾方法。()A、正確B、錯誤答案:A49.烤花到了降溫階段,關掉電源,拿掉爐門上的“望火孔”,讓其自然冷卻,當冷卻到300℃時就可以完全打開窯門了。()A、正確B、錯誤答案:B50.新彩是由古彩發(fā)展起來的。()A、正確B、錯誤答案:B51.大膜貼花紙、小膜貼花紙和釉下貼花紙是根據(jù)花紙承印襯紙不同進行分類的。()A、正確B、錯誤答案:A52.釉上彩比釉下彩彩燒溫度高,故色調(diào)極其豐富。()A、正確B、錯誤答案:B53.粉彩瓷器使用的“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濁劑,利用砷的乳濁作用,可以使彩繪出現(xiàn)濃淡凹凸的變化。()A、正確B、錯誤答案:A54.采用釉上(新彩)勾畫線條時,因為選用不同的調(diào)色劑,線條的效果會有所區(qū)別。一般來說,桃膠水料勾畫的線條比油料勾畫的線條精細。()A、正確B、錯誤答案:B55.裝窯時只要清理干凈窯內(nèi)雜物,陶瓷產(chǎn)品放進窯爐即可,無需考慮是否碼放平整。()A、正確B、錯誤答案:B56.陶瓷裝飾技法不包括釉料裝飾。()A、正確B、錯誤答案:B57.釉下彩素坯繪制完成后,需要浸釉或噴釉才能燒成,通常在素坯表面施上一層透明釉,也可施深色釉。()A、正確B、錯誤答案:B58.小膜貼花紙只需在50~60℃的溫水中移貼瓷面,不受面積、器型弧度限制。()A、正確B、錯誤答案:A59.陶瓷貼花紙是用于裝飾陶瓷的特種印刷品,由于陶瓷產(chǎn)品的大批量生產(chǎn)應運而生,最早是由中國開始生產(chǎn)制作的。()A、正確B、錯誤答案:B60.提高烤花溫度可降低陶瓷制品的鉛溶出量。()A、正確B、錯誤答案:A61.在燒制過程中,坯體規(guī)則造型的與相對不規(guī)則的造型較為容易變形。

()A、正確B、錯誤答案:A62.浸泡貼花紙的水要經(jīng)常更換,貼花時還要擦干花紙表面的水,否則將

會導致花紙裝飾圖案出現(xiàn)片狀無光或無光點。()A、正確B、錯誤答案:A63.中國古代陶瓷施釉的主要方法有蘸釉、蕩釉、澆釉、刷釉、吹釉、灑釉、

輪釉七種。()A、正確B、錯誤答案:A64.金裝飾使用的彩料只有金水(液態(tài)金)與粉末金兩種。()A、正確B、錯誤答案:A65.明代陶瓷裝飾中青花是主流且多為官窯制造,目前各地博物館及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資料室都保存有大量明代官窯青花瓷器。()A、正確B、錯誤答案:B66.白地黑剔花是在瓷胎上先施白化妝土,稍干后施黑化妝土,刻劃出紋飾,再剔掉花紋以外的黑化妝土,露出白色化妝土地子。()A、正確B、錯誤答案:A67.陶塑對催動人類冶煉技術的進步作用不容忽視。()A、正確B、錯誤答案:A68.陶瓷裂紋的形成是由于胎與釉的膨脹系數(shù)不匹配產(chǎn)生的。()A、正確B、錯誤答案:A69.釉下五彩可以用各種圖案或繪畫等裝飾形式來表現(xiàn),并運用各種分水方法平分或分出光暗深淺。()A、正確B、錯誤答案:A70.材質(zhì)是重要的基礎,往往決定著工藝過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雕塑藝術形式與內(nèi)容的表現(xiàn)。()A、正確B、錯誤答案:A71.燒成氣氛對顏色釉燒成沒什么影響。()A、正確B、錯誤答案:B72.貼花車間室內(nèi)溫度應在30℃以上。()A、正確B、錯誤答案:B73.唐三彩是指只有三種顏色釉的裝飾方法。()A、正確B、錯誤答案:B74.明代的青花加彩的裝飾表現(xiàn)方法,又可分為“斗彩”和“填彩”兩種。()A、正確B、錯誤答案:A75.貼花紙使用的酒精溶液濃度應根據(jù)季節(jié)和花紙種類進行調(diào)節(jié)。()A、正確B、錯誤答案:A76.陶瓷釉下彩是在素燒后的坯體上進行裝飾的,彩繪前需要清理或拋光打磨素胎表面,使其光滑平整。()A、正確B、錯誤答案:A77.現(xiàn)代陶藝借助獨特陶瓷材料,以個人的理念,視覺及手法,強化了藝術的概念,常淡化或取消使用功能。()A、正確B、錯誤答案:A78.泥板成型可以是方形器型,也可制成扭曲、卷起等。但造型不能隨意,不能有自由的形態(tài)()A、正確B、錯誤答案:B79.粉彩瓷是釉上彩的一種。又名“軟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受琺瑯彩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新品種,以雍正時制作最精,故又有“雍正粉彩”之稱。()A、正確B、錯誤答案:A80.陶瓷貼花紙裝飾缺陷分析,顏料在烤燒后偏離了正常顏色,原因可能是使用了對溫度比較敏感的顏料,如果窯爐中溫度分布不均勻,對顏料的發(fā)色會有明顯的不利影響;也可能是烤花時裝窯密度太大,導致窯爐內(nèi)溫度分布很不均勻。()A、正確B、錯誤答案:A81.釉下五彩是在釉下青花和釉里紅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A、正確B、錯誤答案:B82.貼花的時候,花紙如果沒有完全與裝飾坯體結合好,花紙下面殘留的水和糊精,將會導致顏料烤燒后表面不平滑。()A、正確B、錯誤答案:A83.陶瓷貼花有釉上貼花和釉下貼花之分。()A、正確B、錯誤答案:A84.剔花出現(xiàn)于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的磁州窯,具有相當濃厚的北方文化特色。()A、正確B、錯誤答案:A85.釉里紅瓷是在瓷胎上用銅紅料著彩,然后施透明釉,用中溫一次性燒成的釉下彩瓷器。()A、正確B、錯誤答案:B86.剔花是陶瓷器的傳統(tǒng)裝飾技法之一。指刻好紋飾后,把紋飾以外的部分剔去。流行于宋代北方山西、河南、河北和山東的各大窯系,以修武(今屬河南)當時峪窯的黑釉剔花瓷器最有代表性。以褐地襯托出潔白的紋飾最具特色。雁北地區(qū)(今屬山西)金元時期盛行剔花裝飾,以黑釉為主,在瓶、罐、缸等器物上剔刻簡練的紋飾,獨具一格。()A、正確B、錯誤答案:A87.陶瓷裝飾中,刻花與劃花在層次感上,刻花凹凸感不明顯,而劃花凹凸感明顯。()A、正確B、錯誤答案:B88.按花紙的設計要求,鎘溶出量須控制在0.5×10-6以下。()A、正確B、錯誤答案:A89.凈瓷貼花可降低爆花缺陷。()A、正確B、錯誤答案:A90.釉上(新彩)調(diào)料常用的乳香油,特點是性質(zhì)柔潤、不易干、弱揮發(fā)性,畫面顏色渲染易平整勻凈、且不會影響彩繪的呈色效果。()A、正確B、錯誤答案:A91.青花的用料是一種礦物質(zhì)粉末,本身沒有粘性,與水混合,容易沉淀。()A、正確B、錯誤答案:A92.小膜花紙可任意移動且有伸縮性,能適應器型較為復雜的制品,特別是高檔陶瓷產(chǎn)品。()A、正確B、錯誤答案:A93.青花分水過程中,可以停滯,也可以根據(jù)情況來回添補,以達到完整

的效果。()A、正確B、錯誤答案:B94.“潮彩”筆法中大多運用“洗染筆法”,“陰陽筆法”“透光筆法”等表現(xiàn)技法()A、正確B、錯誤答案:A95.貼花紙的發(fā)展趨勢由小膜花紙向大膜花紙發(fā)展。()A、正確B、錯誤答案:B96.四色疊印目前還無法完全再現(xiàn)彩色原稿的要求。()A、正確B、錯誤答案:A97.青花的燒成溫度一般在950~1000℃。()A、正確B、錯誤答案:B98.釉中彩料是由顏料,膠結劑與描繪劑組成。()A、正確B、錯誤答案:B99.浮雕也稱“堆雕”或“堆塑”甚至“貼塑”。它不屬于平面雕塑,從運用線條透視和空間透視的藝術手段來看,接近于繪畫。()A、正確B、錯誤答案:B100.釉下五彩是江西景德鎮(zhèn)湖田窯的首創(chuàng)。()A、正確B、錯誤答案:B101.大膜花紙只宜印折枝朵花及分段邊花。()A、正確B、錯誤答案:A102.元代江西景德鎮(zhèn)已發(fā)展成為全國制瓷中心,所燒青花及釉里紅,開創(chuàng)了彩繪瓷新局面。()A、正確B、錯誤答案:A103.用金裝飾陶瓷屬于釉中彩。()A、正確B、錯誤答案:B104.艷黑也稱特黑,彩繪時多用來畫人物頭發(fā)、眼睛,還用作題畫寫字等呈色穩(wěn)定。()A、正確B、錯誤答案:A105.半刀泥,陶瓷刻花技法名稱。景德鎮(zhèn)稱一邊深一邊淺的刻花技法為半刀泥?!鞍氲赌唷笨袒?是在繼承景德鎮(zhèn)宋代刻花裝飾工藝的基礎上而發(fā)展起來的。圖案紋飾則簡練明快,手法以印花、刻花和堆塑為主。其中“半刀泥”法的刻劃紋樣,每根線條都具有深淺變化,虛實相間,使圖案有凸起之感。刀法靈動跳脫,奔放瀟灑,輕快酣暢如行云流水,可謂鬼斧神工。其“如冰似玉”的藝術效果,成為當時陶瓷裝飾的一種主流。()A、正確B、錯誤答案:A106.粉彩在填色前,需將類似花朵及人物衣著等要求凸起的部份先涂上一層玻璃白。()A、正確B、錯誤答案:A107.還原焰是在空氣供給充分,燃燒完全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一種有煙而混濁的火焰。()A、正確B、錯誤答案:B108.釉上彩料的熔劑成份與彩料的鉛溶出無關。()A、正確B、錯誤答案:B109.“粉彩”因其燒成溫度較低,色彩清淡柔和,所以稱之為“軟彩”。()A、正確B、錯誤答案:A110.釉上貼花裝飾的粘貼液主要是酒精和水。()A、正確B、錯誤答案:A111.留花剔地是在施釉的坯體上剔出露胎的紋飾,刻好紋飾后,把紋飾以外的部分剔去。()A、正確B、錯誤答案:B112.250目篩是指一平方厘米篩網(wǎng)上有250個篩孔的篩。()A、正確B、錯誤答案:B113.顏色釉的呈色深淺與加入的顏料多少有關,與釉層厚度無關。()A、正確B、錯誤答案:B114.陶瓷釉上彩或釉下彩裝飾完成后,要入窯燒成,注意烤花前要先檢查并清除掉畫面上的污垢與色臟。()A、正確B、錯誤答案:A115.釉下彩需要1200-1300℃左右的高溫二次燒成。()A、正確B、錯誤答案:B116.釉上裝飾中的圖案繪制只能用古彩、新彩來表現(xiàn),粉彩很難表現(xiàn)圖案效果。()A、正確B、錯誤答案:B117.粉彩在傳統(tǒng)五彩的基礎上吸收借鑒了青銅器的制作工藝。()A、正確B、錯誤答案:B118.青花寫意法先用料線勾畫輪廓,再用分水筆或羊毫筆按勾出的輪廓畫分染。()A、正確B、錯誤答案:B119.貼花紙使用的酒精溶液,其濃度夏天比冬天要大些。()A、正確B、錯誤答案:B120.釉中彩熔劑成份可以是鉛硼硅酸鹽熔塊,也可以是無鉛硼硅酸鹽熔塊。

()A、正確B、錯誤答案:A121.釉上彩通常是在已燒成的白釉瓷器上進行彩繪,再經(jīng)低溫固化材料而成。因此紋樣凸出易磨損,易受酸堿等腐蝕,通常不適用于飲食餐具。()A、正確B、錯誤答案:A122.粉彩、古彩和新彩,是中國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A、正確B、錯誤答案:B123.刻剔花裝飾是在陶瓷半干或已干的坯體上進行的,刻剔花的起源可追溯到元代。()A、正確B、錯誤答案:B124.釉下彩繪制過程中,由于素燒坯體吸水較快,在接色時速度要快,必要時可以用清水筆濕潤之后再畫。()A、正確B、錯誤答案:A125.瓷刻是在上釉燒成的素色瓷器上,用鎢鋼刀或金鋼石刀鏤刻書、畫的一種技法。()A、正確B、錯誤答案:A126.圍塑時用手搓成的圓泥條,應蓋濕泥布,以保持塑性。()A、正確B、錯誤答案:A127.釉里紅屬于釉上彩。()A、正確B、錯誤答案:B128.原始工藝的裝飾最初是和實用有機統(tǒng)一的,而不是附加。()A、正確B、錯誤答案:A129.留地剔花是在坯體上敷一層化妝土,然后劃出紋飾,再剔去花紋外的空間,最后罩透明釉燒成。()A、正確B、錯誤答案:B130.釉上餐具盤類貼花紙,宜用滿花、中心花與邊花,使得餐具更加美觀漂亮。()A、正確B、錯誤答案:B131.釉上彩的品種比釉下彩少得多。()A、正確B、錯誤答案:B132.青花調(diào)料水時,用湯匙把磨細的濕料適量置于碗內(nèi),加水調(diào)勻,然后加入大量開水攪動,見有泡沫泛起,才算調(diào)成熟料。()A、正確B、錯誤答案:A133.貼花紙裝飾,烤花溫度降低或提高,顏料都不能形成均一熔融的玻璃體,將會導致無光現(xiàn)象。()A、正確B、錯誤答案:B134.釉上彩與釉下彩裝飾完成之后,直接入窯燒成即可。()A、正確B、錯誤答案:B135.陶瓷貼花紙裝飾,顏色表面有波浪狀不平坦的皺紋,原因是花紙沒有完全干透、有折痕或是烤燒溫度較低時顏色不能熔融在一起或是刮板、刮刀的壓力過大所致。()A、正確B、錯誤答案:A136.古彩的烤燒溫度較高,色彩經(jīng)久不變,富有強烈的對比性和裝飾性,又稱“硬彩”。()A、正確B、錯誤答案:A137.琺瑯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復的雍榮華貴,使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A、正確B、錯誤答案:A138.釉下彩裝飾完后,在燒成前還要施釉,施釉時間不限,釉層厚薄也不會影響畫面的正常效果。()A、正確B、錯誤答案:B139.簡單區(qū)別釉上彩的與釉下彩的作品的顯著特征是燒成后表面的光滑與否,表面光滑平整的是釉上彩,表面凹凸不平的是釉下彩。()A、正確B、錯誤答案:B140.唐代的“唐三彩”是指以黃、綠、褐三色為主的彩色釉陶瓷。()A、正確B、錯誤答案:A141.顏料的選用原則:堿性顏料配酸性熔劑,酸性顏料配弱酸性熔劑。()A、正確B、錯誤答案:B142.青花所呈現(xiàn)的蘭色并非氧化鈷單一的呈色效果,而是由鈷﹑鐵﹑錳等所產(chǎn)生的混合色調(diào)。()A、正確B、錯誤答案:A143.顏料制備時,要進行煅燒,其目的是有利于粉碎。()A、正確B、錯誤答案:B144.青花分水料一般分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五色()A、正確B、錯誤答案:A145.釉里紅和青花都是用一種經(jīng)高溫燒成后呈現(xiàn)暗紅色的礦物質(zhì)顏料繪制而成的。()A、正確B、錯誤答案:B146.釉上小?;堎N制的時候,應注意使用干凈的水浸泡花紙,并清潔干凈陶瓷表面。()A、正確B、錯誤答案:A147.粉彩和五彩的區(qū)別正確的是粉彩燒制溫度為800℃左右而五彩則為700℃左右。()A、正確B、錯誤答案:B148.陶瓷藝術設計更多傾向于陳列瓷、包裝陶瓷、日用陶瓷和衛(wèi)生陶瓷設計

()A、正確B、錯誤答案:B149.青花始于元代,盛于明代。()A、正確B、錯誤答案:B150.貼花時花紙斷裂或破裂,是由于貼花時刮刀用力過猛所致,并與花紙干燥程度有關。()A、正確B、錯誤答案:B151.貼花操作時,有缺陷的白瓷要及時挑出。()A、正確B、錯誤答案:A152.顏色釉都是采用化工料著色的。()A、正確B、錯誤答案:B153.化妝土其實就是釉料。()A、正確B、錯誤答案:B154.陶瓷貼花紙的惟一功能是裝飾美化陶瓷。()A、正確B、錯誤答案:A155.釉中彩的餐具一定沒有鉛中毒的問題。()A、正確B、錯誤答案:B156.陜西臨潼出土的秦《兵馬俑》群各個形象不一,是采用泥模與手捏相結合、分段制作的方法進行。()A、正確B、錯誤答案:A157.貼花操作時用海綿涮水,目的是清潔瓷面。()A、正確B、錯誤答案:B158.剔花之所以在北方地區(qū)流行,是因為北方的瓷胎較厚,較之南方的薄胎瓷器更適合剔刻工藝。()A、正確B、錯誤答案:A159.堆貼又稱"塑貼"、"堆雕"、"堆塑"。是將印出或塑出的立體狀紋飾貼附在陶瓷的坯胎上,然后罩釉燒制而成的一種陶瓷裝飾技法。()A、正確B、錯誤答案:A160.陶瓷釉上彩裝飾中,由于水料與油料不相溶,無需等待前一步的著色是否完全干透,可以任意地進行點、染或跺拍,力度大小均可。()A、正確B、錯誤答案:B161.陶瓷釉上彩與釉下彩在制作前要先調(diào)制好色料,在調(diào)料時加水調(diào)制均勻即可。()A、正確B、錯誤答案:B162.陶瓷釉上彩與釉下彩都是陶瓷釉裝飾手法,又稱彩繪,因此制作材料、制作技法及燒成溫度大致相同。()A、正確B、錯誤答案:B163.裝窯烤花時,應盡量保持作品有均勻的間距,以滿足烤花過程中受熱均勻,氣流運行通暢,使作品燒制時溫差均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