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后赤壁賦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蘇軾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沼圄斲懦髓跻猓肿R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举p析】這首詩是蘇軾最后留下的作品之一。作者借由一次夜渡大海的經歷,展現(xiàn)出老而彌堅的性格和曠達的襟懷。蘇軾晚年受政敵的迫害,被貶至海南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召還。詩人北歸途經瓊州海峽時,連日的風雨突然停止,云散月明,一派藍天碧海景象。詩人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詩。他將自己被貶謫海南視為一次“奇絕”的經歷,通過比擬,形象描繪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寄寓了詩人堅持操守、不隨波逐流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豁達樂觀的情懷。全詩前半部分鋪敘景色,融情入景,借景寫情;后半部分議古論今,含而不露,寄意遙深。首頷兩聯(lián)句句雙關,將自己在政治斗爭中始終清白自持、最后終于履險如夷的經歷同自然界的氣候變幻結合無痕。頸聯(lián)則宕開筆墨,直抒胸臆,坦陳自己在政治風云中忘得失、齊榮辱的情懷。最后一聯(lián)更是他屢經風波、年紀雖老而骨氣不衰的倔傲性格的寫照?!舅伎肌窟@首詩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提示】畫線部分為思考答案。[作者卡片]見《方山子傳》一文此欄目。[寫作背景]本文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十月。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離安置所,他的心情十分苦悶。同年,他先后兩次游覽黃州的赤鼻磯,“借地抒情”,相繼寫下《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詩文。作者第二次游覽赤壁,離上次只有三個月,但這里已是一片初冬景色。作者描繪了冬夜的江岸,渲染出山間的凄涼氣氛,并寫出他獨自登高而引起的悲戚心情,結尾用白鶴道士的夢境結束全文,流露出作者幻想脫離塵世,卻不能逃避現(xiàn)實的矛盾心理。一、字音臨皋(ɡāo) 坂(bǎn)巉巖(chán) 蒙茸(rónɡ)縞衣(ɡǎo) 疇昔(chóu)驚寤(wù)二、通假字①以待子不時之須須,通“需”,需求②反而登舟反,通“返”,返回③俛而不答俛,通“俯”,低頭三、一詞多義(1)適eq\b\lc\{(\a\vs4\al\co1(①適有孤鶴,橫江東來副詞,正好,②某為涇州,甚適,少事形容詞,安適,③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動詞,去、到,④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動詞,女子出嫁))(2)過eq\b\lc\{(\a\vs4\al\co1(①過臨皋之下動詞,路過,②飛鳴而過我者動詞,越過,③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名詞,過錯,④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動詞,超過,⑤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副詞,過分,⑥愿枉車騎過之動詞,拜訪))(3)舉eq\b\lc\{(\a\vs4\al\co1(①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動詞,舉起,②包舉宇內副詞,全都,③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動詞,攻克,④殺人如不能舉副詞,盡))(4)顧eq\b\lc\{(\a\vs4\al\co1(①顧安所得酒乎副詞,可是,②道士顧笑,予亦驚寤動詞,回頭,③時夜將半,四顧寂寥動詞,看,④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動詞,考慮))四、詞類活用①行歌相答名詞作動詞,唱歌②履巉巖名詞作動詞,登上③踞虎豹名詞作狀語,像虎豹④掠予舟而西也名詞作動詞,向西飛⑤羽衣翩躚名詞作動詞,穿著羽衣⑥顧而樂之意動用法,以……為樂五、古今異義①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古義:離開。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與“來”相對。②開戶視之,不見其處古義:門。今義:一般指窗戶,或者人家。③曾日月之幾何古義:多久。今義:疑問代詞,多少;數(shù)學名詞。六、特殊句式①判斷句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非”表判斷)②定語后置曾日月之幾何(“幾何”修飾“日月”,置于“日月”之后)③介詞結構后置復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位于動詞“游”之后)eq\a\vs4\al(后赤壁賦\b\lc\{\rc\}(\a\vs4\al\co1(游覽前(1)寫影見月,行歌相答,(前奏),游覽中(2)山谷深幽,詩情畫意,(主體),游覽后(3)如夢如幻,反映人生向往,(神來之筆)))\a\vs4\al(人生感悟,,處困境而,又能超脫))eq\a\vs4\al(1.)文章第一段先寫黃泥坂夜游,而不直接寫游赤壁,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我的理解]起筆不寫赤壁之游,文章將時間、地點、人物作了扼要的交代之后,即用彩筆描繪黃泥坂一帶的冬夜之景:“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绷攘仁郑普娴貙懗隽顺醵乱轨o謐寧馨的氣氛,烘托出主客濃厚的游興,并為下文寫登山和見鶴作了很好的鋪墊。接著,通過主、客、婦三方的對話,寫良宵、美酒、貴賓、佳肴四美已具,因此,為夜游赤壁醞釀好了氣氛。eq\a\vs4\al(2.)詩人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葉扁舟從流飄蕩,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我的理解]表現(xiàn)了詩人隨遇而安的態(tài)度,感情又轉為平靜。這也表現(xiàn)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tài),并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蘇軾采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這正是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的安慰較為現(xiàn)實的途徑的一種表現(xiàn)。eq\a\vs4\al(3.)如何理解道士化鶴這一情節(jié)所傳達的詩人的情感?[我的理解]這一情節(jié)是本文的重點也是理解上的難點,結合“鶴”的特性,注重“孤”的意義,尋求“道士”的職業(yè)追求,言之成理即可。鶴是實體,夢中的道士如鶴,是作者的積想所致的幻覺。從這個幻覺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已升騰入大自然的曠達之中,與大自然合為一體,含蓄地傳達出他企望超脫塵世、逍遙物外的隱秘心態(tài),同時有“人生如夢”的感嘆。eq\f(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fā),打算回到臨皋。)eq\b\lc\[(\a\vs4\al\co1(自:從。雪堂:作者謫居黃州,于元豐五年在東坡旁邊筑屋五,間,是為雪堂。蘇軾《雪堂記》說,此堂是在大雪中筑成的,四,))eq\b\lc\\rc\](\a\vs4\al\co1(壁繪有雪圖,故名。臨皋:地名,在黃州城南臨江處。,作者初到黃州時,寓居定惠院,后遷居臨皋亭。))eq\f(二客,有兩位客人)eq\f(從予,過黃泥之坂。,與我同行,經過黃泥山坡。)eq\b\lc\[(\a\vs4\al\co1(從:跟隨。予:我。黃泥之坂:往來,于雪堂與臨皋之間的山坡小路。))eq\b\lc\\rc\](\a\vs4\al\co1(作者有《黃,泥坂詞》。))eq\f(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這時霜露已經降下,樹葉都已落光。人影映在地上,)eq\f(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抬頭就能看見一輪明月??吹竭@些,我們心中舒暢,于是邊走邊唱,)eq\f(相答。,相互應答。)eq\b\lc\[\rc\](\a\vs4\al\co1(既:副詞,已經。脫:脫落。顧而樂之:俯仰環(huán)顧,,覺得很快樂。行歌相答:主客唱歌,相互應和。))eq\f(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過了一會兒,我又嘆氣說道:“有客人卻沒有酒,就算有酒,)eq\f(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又沒有菜肴,月光皎潔,晚風清爽,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如何度過呢?”)eq\b\lc\[\rc\](\a\vs4\al\co1(已而:隨即,不久。肴:用魚、肉,等做的葷菜,也指精美的菜。))eq\f(客曰:“今者薄暮,,客人說:“今天傍晚的時候,)eq\f(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我撒網捕到了一條魚,大口細鱗,形狀如松江的鱸魚??墒俏覀?eq\f(所得酒乎?”,到哪里去弄些酒來呢?”)eq\b\lc\[(\a\vs4\al\co1(薄暮:傍晚,日將落時。薄,迫近。,舉:抬起,舉起。松江之鱸:松江縣))eq\b\lc\\rc\](\a\vs4\al\co1((今屬上海)產四腮鱸魚,無,鱗,以味美著稱。顧:可是。))eq\f(歸而謀諸婦。婦曰:,回家后,我與妻子商量。她說:)eq\f(“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我這兒有一斗酒,已經存放了很久,是為了應付你臨時的需要而準備的。”)eq\b\lc\[\rc\](\a\vs4\al\co1(謀:商量,謀議。諸:相當于“之于”。,婦:指自己夫人。待:應付,對付。))eq\f(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于是我與客人們帶上酒和魚,又來赤壁下面游玩。江中流水)eq\f(有聲,斷岸千尺。,不斷地發(fā)出巨響,江岸絕壁有千尺之高。)eq\b\lc\[(\a\vs4\al\co1(攜:提,攜帶。斷岸:絕壁,,陡峭的崖岸。蘇軾《與))eq\b\lc\\rc\](\a\vs4\al\co1(范子豐書》:“黃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即指此絕壁。))eq\f(山高月小,水落,山嶺高峻,月亮顯得小,江水退落,)eq\f(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礁石露出。才相隔多少時日,江山的景色已經不能辨認了。)eq\b\lc\[\rc\](\a\vs4\al\co1(日月:在這里作動詞,日月的運行。江山不可復識:從七月,到十月由于秋冬季節(jié)的變化,江山的景象已變得不認識了。))eq\f(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我于是提著衣襟上山,爬過險峻的山巖,撥開茂盛的草叢,)eq\f(踞虎豹,登虬龍。,登上形同虎豹的石頭,攀著形同虬龍的古樹。)eq\b\lc\[(\a\vs4\al\co1(攝衣:提起衣襟。,履:經過、到達。))eq\b\lc\(\a\vs4\al\co1(巉:險峻陡峭。披蒙茸:撥開草木。蒙茸,草木茂盛的樣子。,踞虎豹:坐在像虎豹般的石頭上。踞,蹲,蹲坐。登虬龍:登上))eq\b\lc\\rc\](\a\vs4\al\co1(形如虬龍的古樹。虬,龍,長有兩角的龍。))eq\f(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直登到鷹隼筑巢的高處,俯瞰水神所居的深宮。)eq\b\lc\[(\a\vs4\al\co1(鶻:鷹之一種。作者多次描寫到赤壁上的鶻,如《赤,壁記》:“斷岸壁立,江水深碧,二鶻巢其上?!蔽#焊?。))eq\b\lc\\rc\](\a\vs4\al\co1(馮夷:水,神名。))eq\f(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兩位客人都跟不上我了。我放聲長嘯,)eq\f(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草木為之震動。山谷間發(fā)出回響,大風驟起波濤涌動。)eq\b\lc\[(\a\vs4\al\co1(蓋:大概。,劃然:刀突))eq\b\lc\\rc\](\a\vs4\al\co1(然破物,的聲音。))eq\f(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這時我也不由得心生憂傷,感到恐懼而靜默屏息,)eq\f(凜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覺得這里使人害怕,不能長時間停留。于是我們回到船上,)eq\f(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在大江中任其漂流,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eq\b\lc\[(\a\vs4\al\co1(悄然:憂愁的樣,子。肅然:嚴肅,))eq\b\lc\\rc\](\a\vs4\al\co1(嚴正。凜:恐懼的樣子。反:返回,回到。中流:,江中心。聽:聽任,任憑。焉:句末語氣詞。))eq\f(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這時已經快到半夜了,環(huán)顧四周,寂寞清冷。剛好有一只孤鶴,)eq\f(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橫飛過江面,向東飛來,翅膀像車輪那么大,就像穿著黑裳白衣,)eq\f(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發(fā)出尖厲的長鳴聲,掠過我們的小舟又向西飛去。)eq\b\lc\[(\a\vs4\al\co1(寂寥:寂寞。,適:適逢,))eq\b\lc\(\a\vs4\al\co1(恰好。玄裳縞衣:黑裳白衣,形容白鶴身白尾黑。縞,,白絹。關于此鶴,作者《為楊道士書帖》說:“十月十五))eq\b\lc\(\a\vs4\al\co1(日與楊道士泛舟赤壁,飲醉。夜半,有一鶴自江南來,掠予,舟而西,不知其為何祥也?”據(jù)此可知,孤鶴當是據(jù)眼前江景))eq\b\lc\\rc\](\a\vs4\al\co1(所引發(fā)的想象。戛然:,形容聲音響亮悠長。))eq\f(須臾客去,予亦就睡,,過了一會兒,客人告辭離去,我也昏昏入睡,)eq\f(夢一道士;羽衣翩躚,過臨皋之下,,我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衣蹁躚而來,從臨皋下經過時,)eq\f(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向我拱手施禮說:“在赤壁玩得盡興嗎?”)eq\b\lc\[(\a\vs4\al\co1(須臾:片刻。就:接近。羽,衣翩躚:道士身著羽衣,))eq\b\lc\\rc\](\a\vs4\al\co1(飄然起舞。,揖:作揖。))eq\f(問其姓名,俛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我問他姓名,他低頭不答。哎呀!我知道了,)eq\f(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昨天夜里長鳴著從我們船上飛過的,不就是您嗎?道士回頭)eq\f(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微笑,這時我也突然驚醒。打開門看時,他已經不知去向了。)eq\b\lc\[\rc\](\a\vs4\al\co1(俛:通“俯”。疇昔:以前。子:你。顧:回,頭。驚寤:驚醒。戶:單扇門。處:處所。))eq\a\vs4\al(1.)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chuàng)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寓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三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出處困境而又能超脫的人生感悟。eq\a\vs4\al(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音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既有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仗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美。eq\a\vs4\al(3.)優(yōu)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語言特色本文對山水木石的描繪異常逼真,形象優(yōu)美,足見作者超凡的文字功力。鶴化道士的情節(jié),無疑是神來之筆,使文章在清空之外更添幾分神秘色彩??v觀蘇軾起伏不定的一生,可以說貶謫黃州是蘇軾仕途生涯的重大轉折點,在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歷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貶謫是蘇軾遭到的空前嚴重的政治和人生打擊,他開始思考和探索許多問題。其結果是他的政治態(tài)度、生活態(tài)度,以及藝術創(chuàng)作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他前后共在黃州生活了四年零四個月。在此期間,身為罪人的蘇軾常常表現(xiàn)出對事功追求的鄙薄和厭惡,從而更多地關注于個體人生底蘊和價值,其作品也常常直接抒寫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命運的思考和感悟?;叵胱约旱娜松鷼v程,蘇軾深深地感到一種空漠、無聊、孤寂與憂郁。然而,種種閱歷,以及在黃州的生計、游歷、與儒釋道思想的接觸,蘇軾也表現(xiàn)了熱愛生活、積極進取,與超然淡泊、曠達豪放的一面。[適用話題]蘇東坡與明月何澤瓊一輪明月,在云朵中游走,穿行于歲月的天空。月隱月現(xiàn),月缺月圓。人生如夢,聚散依依。詩意的月,牽系著多少騷人墨客解不開的情懷。大文豪蘇東坡一生懷揣著這樣一輪明月。這位仕途多舛仍豪放豪邁的才子,即便在橫禍加身屢遭貶謫的境遇下,也不忘臨風把酒,望月抒懷。于他,月如故人似知己。多少人間事,幾多愛與愁,全付與一彎明月。蘇子的曠世樂觀之性,其堅貞的氣節(jié)和獨立的人格精神在他的鴻篇巨作中洋溢彌漫。少年時代的蘇東坡意氣風發(fā),才情過人。那時在東坡眼中,月色姣好,光華融融。有一天蘇老泉想檢驗他和八娘的課業(yè),便出一題,要他倆在“輕風細柳,淡月梅花”每句中加上一個字,使詩句更完美。此刻,窗外月光清輝,風搖翠竹,梅月一色。還沒等八娘開口,東坡就先用“搖”和“映”,再改“舞”和“隱”,后定“扶”和“失”,吟出“清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的佳句,讓蘇老泉竊喜。中年東坡“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以至于“會挽雕弓如滿月”。這位自在得意、才情橫溢的才子,在丙辰中秋夜舉杯望月,歡飲達旦。一篇《水調歌頭》千年盛名,膾炙人口?!懊髟聨讜r有?把酒問青天?!奔压?jié)月夜,月圓人不圓。無奈望月興嘆?!昂问麻L向別時圓?”以埋怨月兒來抒發(fā)離別之愁,但又深知離散聚合乃人之常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詩人月下起舞,醉意闌珊,望月抒意,詠出了對弟弟子由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中或明或暗,處處詠月?!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成千古佳句。這輪明月照亮了赤壁的夜晚,輝映華章《前赤壁賦》。正是在這明月朗照的夜晚,蘇子與友人蕩舟于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江面,與友人對酒當歌,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如醉如癡間,為山間明月與江上清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欣喜。蘇東坡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彰顯無遺。東坡是豪邁的,然而又是靈心善感的。中年失妻的悲痛以及人生的不際使才子終日凄凄惶惶,形影相吊,于是催生“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絕句?!傲系媚昴陻嗄c處,明月夜,短松岡”。其時,夜霧茫茫,殘月當空,清冷逼人。斷腸人無處話凄涼,淚漣漣魂寄短松岡。月,是多么地牽人愁思啊。蘇子一生不隨波逐流,寧折不彎,一生漂泊,歷盡坎坷,正如他描述自己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無限恨事無人能解,唯借清月訴說愁憂?!叭痹聮焓柰嗳顺蹯o。”黃州,幽清的定慧寺內,夜色凄清,天上之月殘缺不全,像一把彎鉤掛在枯槁、稀疏的梧桐上,極盡蕭瑟和荒涼。月下,不屈的蘇子“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不愿高攀、不肯依附于權貴的蘇子,不就是那只清月下的孤鴻嗎?【賞評】作為一代文豪的蘇東坡一生與月結緣,在他的許多詩詞文賦中都描寫到月,即使在橫禍加身屢遭貶謫的境遇下也總是借月抒發(fā)愛與愁。蘇東坡的一生可用月來概括:少年時代,月色姣好,光華融融;中年以后,月是離別之愁、思念之情、祝愿之意和曠達樂觀人生態(tài)度的寄托。一、基礎考查eq\a\vs4\al(1.)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A.臨皋(ɡǎo) 黃泥坂(bǎn) 翩躚(qiān)B.霜露(lù) 薄暮(bó) 攝衣(shè)C.攜酒(xié) 斗酒(dǒu) 酒肴(xiáo)D.虬龍(qióu) 寂寥(liáo) 戛然(ɡā)解析:選B。A項,“皋”讀“ɡāo”;“躚”讀“xiān”。C項,“肴”讀“yáo”。D項,“虬”讀“qiú”;“戛”讀“jiá”。eq\a\vs4\al(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識:認識B.適有孤鶴 適:正好C.掠予舟而西也 西:西方D.道士顧笑 顧:回頭解析:選C。西:名詞作動詞,向西飛。eq\a\vs4\al(3.)下列各句不屬于名詞作動詞的一項是()A.羽衣翩躚,過臨皋之下B.行歌相答C.履巉巖D.襟三江而帶五湖解析:選D。D.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A、B、C都是名詞作動詞,分別譯為:穿著羽衣、唱歌、登上。eq\a\vs4\al(4.)下列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①復游于赤壁之下②漁樵于江渚之上B.①飛鳴而過我者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①而江山不可復識矣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①以待子不時之須②舉匏樽以相屬解析:選B。A項,“于”都是介詞,表處所。B項,①代詞,“的人”;②代詞,“的地方”。C項,“而”都是連詞,表轉折關系。D項,“以”都是連詞,表目的關系。二、閱讀理解(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后赤壁賦蘇軾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庇谑菙y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翩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子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eq\a\vs4\al(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是歲十月之望 望:農歷每月初一日B.今者薄暮 ?。浩冉麮.披蒙茸 披:撥開D.攀棲鶻之危巢 危:高解析:選A。望:農歷每月十五日。eq\a\vs4\al(6.)對下列帶“然”的四個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劃然長嘯 劃然:忽然B.悄然而悲 悄然:憂愁的樣子C.肅然而恐 肅然:恭敬的樣子D.戛然長鳴 戛然:形容聲音響亮悠長解析:選A。劃然:擬聲詞,刀突然破物的聲音。eq\a\vs4\al(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eq\b\lc\{(\a\vs4\al\co1(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開戶視之,不見其處))B.eq\b\lc\{(\a\vs4\al\co1(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翅如車輪,玄裳縞衣))C.eq\b\lc\{(\a\vs4\al\co1(顧而樂之,行歌相答,顧安所得酒乎))D.eq\b\lc\{(\a\vs4\al\co1(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解析:選D。D項,兩個“而”字都是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A項,的/代詞,他,指道士;B項,如何/像;C項,回頭看/可是。eq\a\vs4\al(8.)對《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的比較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A.赤壁還是那個赤壁,卻呈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境界。B.《前赤壁賦》字字秋色,《后赤壁賦》句句冬景:兩賦因季節(jié)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觀。C.《后赤壁賦》登山情景可驚可怖,與《前赤壁賦》風月水光的安謐幽靜形成鮮明的對照。D.《前赤壁賦》是作者以主客對答的形式發(fā)表的一篇議論;《后赤壁賦》則用道士化鶴的故事抒發(fā)超脫的情懷。寫的都是舟中發(fā)生的實事。解析:選D。D項“寫的都是舟中發(fā)生的實事”錯,《后赤壁賦》所寫并非都是實事。(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秋聲賦歐陽修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蓖釉唬骸靶窃吗?,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庇嘣唬骸班嫖眨〈饲锫曇?,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薄班岛酰〔菽緹o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科秋聲!”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eq\a\vs4\al(9.)下列各項中,對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 兵:兵器B.乃其一氣之余烈 余烈:余威C.歐陽子方夜讀書 方:將要D.有動于中,必搖其精 中:其中解析:選B。A項,兵:士兵;C項,方:正在;D項,中:內心,心中。eq\a\vs4\al(1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A.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B.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C.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D.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解析:選C。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大概意思,然后斷開較明顯的地方。eq\a\vs4\al(11.)下列理解和分析與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項是()A.文章第一段寫作者夜讀時聽到秋聲,從而展開了對秋聲的描繪,展示了秋聲由遠到近,由大而小的過程。B.第二段是抒寫秋聲所帶給人的感受。作者概括了平日觀察所得,運用駢偶句式和鋪張渲染的賦的傳統(tǒng)手法,描繪出了秋狀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鮮明圖畫。C.第四段是全文的題旨所在,作者由感慨人生而嘆自然,百感交集,黯然神傷。著力指出,對于人來說,人事憂勞的傷害,比秋氣對植物的摧殘更為嚴重,流露了對自然界萬物的同情。D.第五段結尾處秋蟲的和鳴,更襯出作者的感慨與孤獨。戛然而止的結尾,給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解析:選C。作者應是由嘆自然而感嘆人生。eq\a\vs4\al(12.)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譯文:(2)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譯文:答案:(1)它用來摧敗花草使樹木凋零的,便是一種肅殺之氣的余烈。(2)自然會使他鮮紅滋潤的膚色變得蒼老枯槁,烏黑光亮的須發(fā)變得花白斑駁。歐陽子夜里正在讀書,(忽然)聽到有聲音從西南方向傳來,心里不禁悚然一聽,驚道:“奇怪!”這聲音初聽時淅淅瀝瀝,蕭蕭颯颯,忽然變得洶涌澎湃,像是夜間(大海上)波濤突起,風雨驟然而至。碰到物體上,錚錚,好像金屬相擊;再(仔細)聽,又像奔赴戰(zhàn)場的軍隊正銜枚疾進,沒有聽到號令,只有人馬行進的聲音。(于是)我對童子說:“這是什么聲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說:“月色皎潔,星光燦爛,浩瀚銀河,高懸中天,四下里沒有人聲,那聲音是從樹林間傳來的。”我恍然大悟,嘆道:“唉,可悲?。∵@就是秋天的風聲呀,它怎么突然就來了呢?秋天總是這樣:它的色調凄凄慘淡,云氣消失,煙靄飄散;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遠,日色昂明;它的氣候清冷蕭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副食品保障供應合同
- 農產品采購合作協(xié)議書
- 社區(qū)物業(yè)管理服務合同
- 小額民間借款合同范本
- 建筑行業(yè)材料購銷協(xié)議模板
- 2023年高考地理復習精題精練-區(qū)域發(fā)展對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解析版)
- 2024年售房的合同范本
- 建筑工地物資租賃合同書
- 房產抵押擔保協(xié)議參考
- 2024年勞務協(xié)議書樣本
- 企業(yè)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課件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課件
- 中醫(yī)藥膳學全套課件
- 頸脊髓損傷-匯總課件
- 齒輪故障診斷完美課課件
- 2023年中國鹽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校園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大班社會《特殊的車輛》課件
- 野生動物保護知識講座課件
- 早教托育園招商加盟商業(yè)計劃書
- 光色變奏-色彩基礎知識與應用課件-高中美術人美版(2019)選修繪畫
- 前列腺癌的放化療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