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2503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形考(新資料)_第1頁
國家開放大學2503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形考(新資料)_第2頁
國家開放大學2503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形考(新資料)_第3頁
國家開放大學2503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形考(新資料)_第4頁
國家開放大學2503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形考(新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A)章節(jié)重點目錄TOC\o"1-3"\h\u12068第一章導論 59802第一節(jié)什么是"人文社會科學" 526147一、人文科學的由來與發(fā)展 519563二、社會科學的由來與發(fā)展 59994三、人文社會科學概念的提出 512792第二節(jié)人文社會科學為什么會有學科的分化和綜合 514142一、不同文明類型的知識產生與發(fā)展 54588二、學科的分化和綜合實際上是一回事 627727第三節(jié)為什么要學習多學科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624597第四節(jié)學習和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是什么 630053一、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的指導思想 614144二、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方法 712603第一章哲學 730169第一節(jié)哲學的起源、概念與內涵 731933一、哲學的起源 725733二、哲學的概念 71987三、哲學的內涵 724183第二節(jié)哲學的方法特征和研究范式 726755一、哲學的方法特征 729077二、哲學的研究范式 711181第三節(jié)西方哲學的發(fā)展歷史 823723一、古代哲學 820048二、中世紀哲學 917462三、近代哲學 914325第四節(jié)中國古代哲學的發(fā)展歷史 1031378一、先秦哲學 1016027二、魏晉玄學 1024209三、宋明理學 1019312第五節(jié)當代哲學的發(fā)展趨勢 1011199一、西方哲學的三次歷史轉向 1011903二、當代西方哲學的發(fā)展趨勢 1012774三、當代中國哲學的發(fā)展趨勢 1124751第二章歷史學 1121899第一節(jié)"歷史"概念的嬗變與歷史學的內涵 1111966一、"歷史"概念的嬗變 112429二、歷史學的內涵 1123846第二節(jié)歷史學的思維方式與問題意識 1212716一、思辨的歷史哲學 125127二、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 128672第三節(jié)歷史學的主要研究方法與流派生成 127053一、邏輯分析法與傳統史學 1216138二、比較研究與比較史學 1229812三、計量方法與計量史學 1216455四、口述方法與口述史學 1330087五、心理分析法與心理史學 1313518六、整體史觀與年鑒學派 137767七、文化、語言學轉向與新文化史 1324148第四節(jié)歷史學的發(fā)展趨勢 134226一、歷史學的宏觀發(fā)展趨勢與啟示 1311195二、歷史學的微觀發(fā)展趨勢與啟示 1327702三、中國歷史學的發(fā)展趨勢 1415872第三章文學 1429150第一節(jié)文學的定義與文學研究 1429121一、文學的定義 146676二、文學研究及其結構系統 1531190第二節(jié)文學歷史嬗變 157761一、中國文學的歷史脈絡 1515311第三節(jié)文學之在的獨特方式 1532754一、文學的"詩學存在" 1525951二、文學的"詩性存在" 1618570第四節(jié)文學的發(fā)展趨勢 1610730一、網絡文學的民間化趨勢 1621910二、文學寫作的個人化趨勢 1620957三、詩性敘事的科學化趨勢 1721268四、先鋒寫作的傳統化趨勢 1720860第四章藝術學 1725483第一節(jié)"藝術"概念的嬗變與藝術學的內涵 172875一、"藝術"概念的嬗變 1710622二、藝術學的內涵 1716878第二節(jié)藝術學的思維方式與基本方法 1717769一、藝術學的思維方式 178517二、藝術學的基本方法 1813497第三節(jié)藝術學的主要形式與流派 1814200一、再現藝術學:"藝術即模仿" 188535二、表現藝術學:"藝術即創(chuàng)造" 1820757三、形式藝術學:"藝術即藝術本身" 1828353四、觀念藝術學:"藝術即非藝術" 1828728第四節(jié)藝術學的發(fā)展趨勢 1830925一、藝術學的宏觀發(fā)展趨勢與啟示 188909二、藝術學的微觀發(fā)展趨勢與啟示 1922911第五章經濟學 1922402第一節(jié)經濟學的概念及其發(fā)展嬗變 1930367一、經濟學的概念 193980二、經濟學的分類 1923791三、經濟學的最高獎項 2031608第二節(jié)經濟學的基本問題與研究方法 2024119一、經濟學的基本問題 2017306二、經濟學方法論 2020606三、經濟學的研究范式 20218第三節(jié)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2133一、需求與供給 2120710二、市場 2213238三、宏觀經濟政策 222335第四節(jié)經濟學的發(fā)展趨勢與展望 2222478一、微觀經濟學的發(fā)展趨勢與展望 2226035二、宏觀經濟學的發(fā)展趨勢與展望 2223068第六章社會學 2316068第一節(jié)"社會"概念的嬗變與社會學的基本內涵 2313969一、"社會"概念的嬗變 2323438二、社會學的基本內涵 233673第二節(jié)社會學的問題意識與基本范式 2431716一、社會學的問題意識 248174二、社會學的基本范式 2512931第三節(jié)社會學的理論流派與研究方法 2528825一、社會學的理論流派 2516137二、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2615124第四節(jié)社會學的發(fā)展趨勢與展望 2719600一、西方社會學的發(fā)展趨勢 275169二、中國社會學的發(fā)展趨勢 2725154第七章法學 2832168第一節(jié)法與法學 2832090一、神獸與女神:法的傳說 288324二、文化的基因:中西法源的差異 2918549三、追溯與認識:法學的理解 3029636四、了解與探析:法學的主要問題 3016927第二節(jié)法學流派與法系 3131015一、法學流派:對法律的不同認知 3129943二、法系:對法律的不同分類 3218752第三節(jié)未來法學研究面臨的問題 3313804一、人工智能時代與法學研究 3312611二、大數據時代與法學研究 3316730三、生命科技與法學研究 3430768第八章管理學 345648第一節(jié)法與法學 3420027一、古代管理思想 349606二、管理的科學化 3516557三、管理學的興起 3527344第二節(jié)管理理論概述 357567一、科學管理理論 3517931二、行為科學理論 3619929三、現代管理理論 3610332第三節(jié)管理職能概述 378705一、決策 3715542二、計劃 3811293三、組織 3823554四、領導 3923542五、創(chuàng)新 4020323第四節(jié)管理學的未來展望 4029877一、從科學管理到文化管理 4114754二、組織文化發(fā)展 4128958三、全球化時代與跨文化管理 412321第九章語言學 4121103第一節(jié)語言學的概念與特點 417522一、語言學的概念 4130551二、語言學的特點 4126940第二節(jié)語言學的主要研究領域 4217327一、研究語言的物質載體——語音學 4221922二、研究語言的語音系統——音系學 4226319三、研究語言的建筑材料——形態(tài)學 427527四、研究語言的結構規(guī)則——句法學 4215799五、研究語言的表達內容——語義學 4318739六、研究語言的運用特點——語用學 4330569第三節(jié)語言學的歷史與理論流派 4330968一、傳統語文學 435413二、歷史比較語言學 4319907三、結構主義語言學 4328003四、功能主義語言學 438008五、形式主義語言學 4320413六、認知語言學 4417052第四節(jié)語言學的未來發(fā)展 446453第十章心理學 445115第一節(jié)心理學是什么 4417257一、心理學不是什么 4417295二、心理學學科的誕生 453772三、心理學研究什么 459613四、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469854第二節(jié)心理學的歷史發(fā)展與流派 462090一、構造心理學 4622423二、結構主義心理學 4626158三、機能主義心理學 4630017四、行為主義心理學 4617202五、格式塔心理學 469426六、精神分析心理學 479936七、認知主義心理學 4720650八、人本主義心理學 475709第三節(jié)心理學的發(fā)展趨勢與展望 4717345第十一章教育學 4710366第一節(jié)認識教育與教育學 4714952一、教育的內涵 4728158二、教育學的學科體系 4723087三、教育學的研究類型 4730703第二節(jié)教育學的歷史脈絡 4821028一、萌芽時期的教育學 4822998二、初具獨立形態(tài)時期的教育學 4811705三、科學教育學時期 4910075四、多元發(fā)展階段的教育學 5030730第三節(jié)當代教育學的發(fā)展趨勢 5113545一、當代教育學走向何處:教育學的發(fā)展趨勢簡析 5131348二、思考身邊的教育現象:值得探討的熱點問題 52請認真閱讀此內容:考試題型為:名詞解釋3題,共30分簡答題2題,共計30分論述題1題,共計40分大家找題的時候請認真看目錄,先看問題歸屬于第幾章的內容,然后在正文中找到相關資料,并完成答題,簡答和論述題一定要展開寫,不要只寫標題要點。第一章導論第一節(jié)什么是"人文社會科學"一、人文科學的由來與發(fā)展人文社會科學,通常也叫"文科",是我國目前通行的一種說法,指與自然科學相對的,以人的現實存在、人的社會屬性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的學問。人文科學,英語為humanities,意思是關于人性以及人之所以為人的條件的學問。人文科學一般包括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語言學、法學、政治學、文學、哲學、宗教學、表演藝術、音樂、戲劇學、舞蹈學、繪畫學等。中國人用"人文"這個詞來翻譯humanities,這表明,人文科學就是研究人的道理的科學。二、社會科學的由來與發(fā)展維基百科這樣描述"社會科學":"在西方,社會科學也被認為是學科的一個大類,它關心的是社會以及社會中個人之間的關系??偟恼f來,它有許多分支,例如人類學、考古學、傳播學、經濟學、歷史學、人文地理學、法學、語言學、政治學、心理學、公共健康學、社會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雖看似各有側重,其實都是以人及其社會本質為對象的學問。不論是人文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是研究人的,這里的人不是自然科學視域中的人,不是生物學、生理學、醫(yī)學意義上的人,而是作為區(qū)別于其他生物的存在物,是有思想、能進行社會活動的存在者。三、人文社會科學概念的提出雖然我們總體上把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劃歸一類,稱為"人文社會科學",但在實際工作中,二者還是有所不同的。事實上,在高校的學科設置和管理上,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常常以"人文社會科學"這個合稱,作為與理工科相提并論的一大類;但是在內部,二者往往是分開來說的。本教材根據二者的內在聯系,采用"人文社會科學"這個術語,主要是為了表述的方便,免得在概念上"疊床架屋",人為地制造麻煩。但在實際寫作和授課時,則會根據具體情況,分別使用。第二節(jié)人文社會科學為什么會有學科的分化和綜合一、不同文明類型的知識產生與發(fā)展人文社會科學為什么會有學科的分化和綜合?這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究竟是怎樣發(fā)展的"這個問題。從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來說,究竟是不同地區(qū)不同人群先創(chuàng)造出不同類型的知識,然后才是各個類型的知識各有其發(fā)展的階段以及在各個階段中不同類型的知識相互影響?還是全人類的知識都是相同的,然后按照相同的階段發(fā)展?如果按照后者來理解,那就會出現問題。比如,如果說東方、西方的古代知識都是一樣的,都是對自然、社會和人本身的思考,都是處于未分化狀態(tài),都統攝于哲學和神學之中,這個階段的研究方法的主流都是直覺和思辨,都具有明顯的經驗性,這恐怕不符合歷史實際。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認為:從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在希臘、印度和中國不約而同地出現了一個相似的現象,即都涌現出一批杰出的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創(chuàng)造出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偉大思想,因而他把這個時代稱作"軸心時代"。這個觀點的確是一個偉大的發(fā)現!因為它在某種意義上突破了西歐中心論,在希臘之外,給印度文明和中國文明以同樣高的開創(chuàng)者的地位。但是"軸心時代"的理論還是有問題的:三地誠然都出現了杰出的思想家,都創(chuàng)造了影響后世的思想體系,但這三種思想體系不是按時代劃分的三個階段的知識,而是三種類型的知識。三地雖然都出現了杰出的思想家,創(chuàng)造了偉大思想,這的確表現了某種本質的現象,但不足以表明這三種思想具有相同的學科屬性和知識屬性。有學者根據三地學者的思想特點,稱希臘人是"城邦動物",中國人是"倫理動物",印度人是"宗教動物"。這三種知識體系大體上處于同一時代,但無論如何不能劃歸同一個知識系統——如果我們承認階段劃分和類型劃分都是有意義的劃分方法的話。古代的中國學術與西方學術就是各自獨立發(fā)展的不同系統。這種情況對今天的中西學術仍有深刻影響。例如醫(yī)學,如今的西醫(yī)診療講究聲光化電,通過檢查,把人體情況轉化為各種化驗單、心電圖、核磁共振報告等,而中醫(yī)則只需醫(yī)生的望、聞、問、切。西醫(yī)的想法體現了西方的思維方式:萬物皆由要素構成,人體也不例外,也是由要素構成的,人體的各個構成要素按照一定的結構形成系統,其中各個要素都有一定的量化標準,多了少了突破限度就會出現問題。中國人不這樣想。中國人認為:人是活生生的生命體,生命有陰陽五行的屬性,這些屬性更像是功能性的。陰陽失衡,就會出現溫病或寒證;五行失調,心、肝、脾、肺、腎這五氣就會阻塞,人就會生病。生病是經絡不通的表現。可是要想在人體內找到陰陽,找到五行,找到經絡,是無法做到的。事實上,中國人對"世界是由什么元素構成的"并不感興趣,只認準了世界是由陰陽促成的,世界精神是五行之氣,而陰陽是最根本的,二者的互動才是生命的原動力。所謂看病,就是把握陰陽平衡,哪用什么透視和化驗呢?可見,對人的生理屬性、病理屬性,中國和西方的理解是極為不同的。從總體上說,傳統的中西學術是兩種不同的類型,但發(fā)展的走向和趨勢在某種意義上具有鮮明的一致性:整體上是從渾蒙到開化、從混沌到清晰。而且這個共同的走向和趨勢其實就是分化和綜合相統一的發(fā)展過程。中西方都是沿著自己的路徑發(fā)展、前進的。我們承認一種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系統,沿著自己的路徑行進,并不是說它不受別的文化的影響。事實上,一種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總會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哪怕其他文化是不同類型的文化。類型不同,不妨礙某些要素具有同一屬性,可以相互吸收。漢代以后,中國的文獻目錄分類法不斷地細化,例如史部中就包括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地理等,可見是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圍繞自己的中心向前進步并發(fā)展。二、學科的分化和綜合實際上是一回事今天,我國的教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學科體系,這個體系的各個部分仍在快速地發(fā)展著。所謂發(fā)展,就是分化和綜合。我們都是在學科的框架內學習知識的,那么學科為什么會分化、會綜合呢?學科的分化和綜合,其實說的是一回事。所謂學科發(fā)展,我們在感官上看到的景象是:一科變多科,多科容納于一科。而且學科好像總是在某個時間段內分化,在另一個時間段內綜合。這,就是歷史??墒侨绻浇涷瀸哟?,抽掉時間因素,再深入一層,人們就會發(fā)現,學科的分化和綜合不是不相干的兩個東西,它們說的是一回事,二者具有內在的聯系或同一性:只有分化才會有綜合,只要分化立刻就是綜合。從理論上說,分化就是綜合。對于同一個東西,你發(fā)現它內部的構成要素越多,它的各要素之間的結構和關系就越復雜,而內部結構和關系越復雜,它的綜合性就越強。分和合是一體的,只不過方向是相反的,下行是分化,上行就是綜合。學科發(fā)展也是一樣。我們看到學科在分化,其實它也在綜合。從理論上說是越分化就越綜合,從實際生活上看學科分化和學科綜合有時并不同步,那可能是各種內外因條件所限,一時還做不到,這并不妨礙分化和綜合在理論上的同一性。我們要根據"分化就是綜合"的原理,繼續(xù)努力,充分利用分支學科增多、學科結構愈加復雜的有利機遇,在新出現的學科交叉地帶開拓創(chuàng)新,獲得新的發(fā)現和發(fā)明??傊?,分化就是綜合,學科的分化也就是學科的綜合,它既可以說明歷史上學科發(fā)展的事實,又可以激勵我們在學科發(fā)展過程中大膽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第三節(jié)為什么要學習多學科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許多問題的發(fā)現和最終解決都不是在一個學科內就能夠完成的,解決這些問題往往需要我們擁有多學科知識。因此,學習者必須學習并掌握多門知識,自然也包括多門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教育工作者也必須努力培養(yǎng)學習者,幫助他們掌握多學科知識。第一,事物往往具有多重本質,構成事物本質的諸多要素往往會形成多重結構,這多重本質、多重結構,往往超出單一學科的知識范圍,要想把握事物的本質,就必須掌握多學科的知識,培養(yǎng)綜合能力。第二,知識創(chuàng)新的本質是不同知識結構的相互作用和綜合發(fā)展,不論是原有知識與外來知識的綜合,還是原有知識內部原來的要素和新發(fā)現的要素間的綜合,都需要借鑒多學科知識,形成綜合能力。第三,知識對于研究的先在性決定了多學科綜合知識對于創(chuàng)新的重要意義。在21世紀的今天,知識是認識世界的先決條件之一,擁有多少知識,對于認識世界的水平和深度有一定的決定意義。第四,全面發(fā)展是人類成長和發(fā)展的理想目標,也是教育的終極任務,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的多學科知識,對人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不論是對于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來說,要提高個人修養(yǎng)、養(yǎng)成健全人格,學習人文社會科學多學科知識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的教育方針強調,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其中沒有一個方面可以離開人文社會科學多學科知識的培養(yǎng)和熏陶。我們所說的德育,一方面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宣傳教育和學習,是培養(yǎng)共產主義接班人的必修科目;另一方面指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修養(yǎng),是家國情懷的教育和養(yǎng)成。我們的教育要培養(yǎng)出既有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和修養(yǎng)、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又有深厚的家國情懷、懂得仁義禮智信的合格的中國人。我們所說的智育,一方面是指掌握自然科學知識,另一方面是指掌握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成為既能了解自然世界,又能了解社會和人類心靈世界的心智健全的人。我們所說的體育,是指要使受教育者通過接受體育教學和參與群眾體育活動,成為擁有健康體魄、健全心智的人。我們所說的勞動教育,是指培養(yǎng)學生成為熱愛勞動、善于勞動、了解勞動人民的人。要想成為這樣的人,沒有足夠的社會科學知識,不了解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不知道自己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使命,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時,沒有足夠的人文科學知識,不了解自己作為人的本質,不知道自己本身的發(fā)展前景,同樣是不可能的。我們所說的美育,是指使學生具備審美修養(yǎng),從這方面來說,人文社會科學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不要說文學、藝術、教育學可以直接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審美志趣和審美品位,就是歷史學、社會學等學科也同樣是以真善美為追求,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上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第四節(jié)學習和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是什么一、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的指導思想學習人文社會科學,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深入研究和批判了這三個重要理論來源的基礎上,又結合共產主義運動的斗爭實踐,才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這三個來源至少涉及哲學、經濟學和政治學三個領域,而這三個領域也都在本書所說的人文社會科學的范疇內。馬克思和恩格斯顯然在這三個方面有著深厚的修養(yǎng)。當然,他們的人文社會科學修養(yǎng)絕不限于上述三個方面,沒有廣博的歷史學、社會學、法學、邏輯學、文學、藝術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修養(yǎng),要想做出像他們那樣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不可能的。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學習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是指導我們學好人文社會科學的根本方法。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探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首要任務。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指導思想。二、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方法第一,科學研究活動首先要了解經驗事實,要收集資料,要尋找證據。第二,要想使認識的成果有意義、有效果,就必須繼續(xù)觀察和思考,透過經驗事實,發(fā)現現象背后決定它們之所以如此而非如彼的內在根據。第三,事物的發(fā)展,是由相互依存又相互否定的矛盾推動的??茖W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研究事物內部這三者之間的矛盾運動??茖W研究(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定要講究證據、結構和量化。學術研究,不管是人文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需要在不斷的爭辯、討論中得到發(fā)展和進步。所以,發(fā)現或反映事物本質,其實也是一個歷史過程,凡是科學,莫不如此,人文社會科學也不能例外。第一章哲學第一節(jié)哲學的起源、概念與內涵一、哲學的起源看世界的方式就是與世界打交道的最重要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孩子表現出來的好奇心。對世界的驚奇、對生活的驚奇,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稟賦,是不需要學習就可以擁有的能力。驚奇伴隨著探索,伴隨著問題的提出和問題的解答。實際上,這種驚奇就是哲學的發(fā)源,正如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說:哲學始于驚奇。二、哲學的概念哲學一詞最早來自古希臘,是由"愛"和"智慧"兩個詞根組成,意為"愛智慧"。對"愛智慧"來說,這個詞的含義非常明確,它不是某些具體的技能,不是某些高超能力,也不是一些經驗積累,而是指對真理的追求。真理是事物本來的樣子,當事物被遮蔽時,真理就不再顯現。而愛智慧就是要揭開被遮蔽的事物,找到真理的本來樣子。與真理形影不離的是對知識的追求,亞里士多德就說過,求知是人的本性。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愛智慧是人的本能,對真理的渴望是人的本性。三、哲學的內涵哲學的一種重要特性,就是其不僅僅在于對宏觀事物的全面系統的把握,還在于它本身就是一種衡量思維進程的學問,它會對思想的合法性提出質疑?!罢軐W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依賴對以下內容的把握,如哲學的對象、方法、流派、功能、特性等。依此類推,對哲學的認識存在不同視角、不同方面,如果能夠在清晰的限定內追問哲學是什么,那么每一個視角都能夠獲得相對令人滿意的答復。但是,如果籠統地追問"哲學是什么",恐怕任何一種回答都不能令人滿意,因為每種回答都選取了特定視角,而無法滿足從其他視角看問題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與其嘗試給出所謂的"標準答案",不如深入問題本身,剖析問題的特定方面,然后嘗試給出解答。第二節(jié)哲學的方法特征和研究范式一、哲學的方法特征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研究方法,以自然科學為例,一般都采取實證研究的方式,假設某些理論,然后設計某些合適的實驗,用結果來驗證假設的理論。對于哲學來說,方法當然也很重要,哲學的方法顯示出以下幾個典型特征。(一)抽象性:哲學中的抽象是把具體事物分門別類,然后在其中發(fā)現共同要素,將這些共同要素抽象出來。這種抽象性,在古希臘時期臻于完善,時間、空間、存在、運動、物質、現實、可能、偶然、必然等,都是從具體經驗世界中高度抽象出來的概念。在中國古代,哲學也同樣表現出抽象性,如陰陽、五行、道、法等。哲學的抽象性與概念性緊密相關。從對具體事物的認識中抽象出來的內容是高度凝練的概念,而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哲學抽象化的結果。(二)反思性:哲學上的反思與小孩子和成年人表現出的反思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都是人所具有的理性能力。只是哲學上的反思更加完善和系統,更加帶有批判精神。哲學上的反思,一般體現為對知識的前提的追問。我們知道,知識是在一個系統之中存在的,而每一個知識都有很多前提。在哲學的認識論中,對知識前提的反思就是要發(fā)知識之所問,追問關于知識的知識。這種追問,實際上就是對知識起源的探究。知識是來源于經驗還是來源于先天規(guī)則?在知識來源的問題上,出現了經驗論與唯理論之間的爭論。在道德問題上,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三)批判性:反思是一種理性思辨能力,與這種能力相伴的是批判。批判是對固有知識或真理的反叛,是對人類認識狀態(tài)的超越。由于種種原因,很多知識或者思想被當成永恒的真理,禁錮住人們思維的進一步探索,通過哲學思辨的批判,人們對錯誤的舊思想說再見,為新知識的降臨打開大門。哲學上的著名批判當屬康德的理性批判和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批判。康德通過理性批判,為人類的知識劃定了界限,為理性啟蒙奠定了牢固的根基。應該看到,哲學的批判不是目的,批判也不是為了破壞,應該說,批判是為了舊思想的塵封新思想的開啟。二、哲學的研究范式從古至今,哲學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fā)展歷史,各種思潮此起彼伏,但是,哲學思考的基本范式沒有發(fā)生根本變化,這主要體現在研究問題和領域方面,如形而上學、認識論、倫理學和邏輯學等。在這里,我們簡要介紹這些核心內容。(一)形而上學:形而上學是對于世界之中事物本性的探究,也可以說是研究世界本原的領域。世界中存在無數事物,每個事物都具有各自特性。比如,紅蘋果的顏色屬性是紅色,形狀屬性是近似圓形,味道屬性是酸甜;長方形桌子的顏色屬性可以是黃色,形狀屬性是長方形,觸覺屬性是堅硬的。這些性質都不是事物的本原,探究事物的本原,實際上是尋找一個事物"是其所是"的終極要素。一個桌子成為桌子的原因肯定不是因為它的黃色屬性、長方形屬性、堅硬屬性等,而是它的本原。對于這種本原的探尋構成了形而上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二)認識論:在具體知識之外,還存在關于知識本性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知識的范式轉換?哲學上的認識論問題,涉及對知識本身性質的思考,知識的來源、知識的結構、知識的可靠性、知識的轉換、知識的偶然與必然等,都是認識論所要研究的內容。哲學可能無法干預具體知識領域的探索和發(fā)展,但是它對知識本性的反思能夠對知識本身進行衡量,為知識的有效性劃定界限。所以說,認識論的研究會讓人們對知識有更為深入的思考。(三)倫理學:每個人都會產生一些關于生活的疑問: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善良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嗎?等等。對于這些問題的思考,實際上就屬于哲學上的倫理學領域。哲學上的倫理學并不關注這些問題,而是詢問這些道德規(guī)范的本質問題:為什么會有這些道德規(guī)范?這些道德規(guī)范為何是善的?它們能否從根本上被改變?(四)美學:人的心靈與世界打交道,自然會產生對世界的經驗,這里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這些經驗的感受性質和印象。在這些感受或印象中,存在好壞的各種品質,這些品質通常用美和丑來定位。美和丑的判斷屬于人的審美活動,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實際上就是美學的任務。第三節(jié)西方哲學的發(fā)展歷史哲學史的階段劃分有著不同的方法,為了行文方便,本文主要采取三段劃分法,即將西方哲學的發(fā)展分為古代哲學、中世紀哲學和近代哲學。一、古代哲學(一)哲學的開端古希臘和羅馬早期,人們信奉樸素的宗教觀,嘗試用各種神話解釋自然界中的現象,將解釋自然、探索自然的任務交給了神學。但是這種狀況在米利都學派誕生之后發(fā)生了改變,米利都學派涌現了大批哲學家,他們嘗試用理性的方式對世界的本原進行探究,并且將宗教中所設定的神秘力量排除在思考之外。這種思考將哲學從宗教中分離出來,標志著西方哲學的誕生。古希臘哲學的開端以自然哲學家為主流,他們嘗試用各種類似于物質的要素解說世界的本原問題,表現出樸素思考的特性。米利都學派是有記載的最早的哲學派別,它出現于愛琴海東岸小亞細亞伊奧尼亞地區(qū)的米利都城邦,主要有三個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這一學派嘗試用自然界中能夠觀察到的要素來解釋世界的本原,致力于對世界的本原進行解答。在討論世界本原的問題上,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還將運動和變化、靜止和恒存納入了思考的視野。赫拉克利特提出了著名的"永恒變化說",他認為萬事萬物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變化之中,以至于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一成不變。與這種強調絕對變化的觀點不一樣,有的哲學家主張世界的本原是不變的,在變化中存在著不變的要素,后者才是世界的本原。除此之外,古希臘早期自然哲學家還發(fā)展出了更為復雜的理論,他們不再滿足以簡單的具體感官事物來解釋世界的本原。畢達哥拉斯認為"數"才是世界的本原,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恩培多克勒認為"水、火、土、氣"四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我們看到,自然哲學家提出的各種答案實際上豐富了哲學探索的范疇,從一開始的具體客觀要素到后來的抽象要素,這一發(fā)展歷程直接推動了哲學高度思辨的進程。(二)智者學派:早期古希臘哲學中還出現了另一類極為不同的學派,他們以擅長辯論術著稱于世,并且靠雄辯謀求生計,歷史上稱其為智者學派。智者學派有兩個重要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戈拉和高爾吉亞。(三)古希臘三賢1.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生活的年代智者輩出,他們脫離了哲學探索的初衷,將辯論發(fā)展成了詭辯術,以求獲得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好處。蘇格拉底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揭穿智者的陰謀,讓民眾能夠回到正常的思維生活中。蘇格拉底的一個有效的武器是"詰問法",即先承認辯論者的觀點,然后對其相關的論證加以審查,直到發(fā)現觀點和論證之間的矛盾。這種方法被認為是辯證法的早期形態(tài)。除了用這種方法反駁智者,他還通過這種方法教育青年,即通過詰問,讓青年人發(fā)現自己的無知,從而形成虛心學習的態(tài)度。此外,蘇格拉底還實現了哲學研究范式的重大轉變。早期古希臘哲學家注重對自然哲學的探索,但蘇格拉底認為,當務之急是對人的心靈或者靈魂的探索,關于這方面的知識是人的知識,他強調人應當"認識你自己"。對于人的探索集中在了關于生活的價值和規(guī)范方面,這是倫理學的核心要義。他將知識與美德聯系在一起,提出"知識就是美德"的觀點,認為行善出于知識,作惡是出于無知,對美德的追求應當是哲學的核心內容。2.柏拉圖:柏拉圖思想的重要標志是"理念論"的提出。他受到早期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普羅泰戈拉、巴門尼德等人的影響,認為世界的本原應該由心靈把握,而把握的對象不應該是變動不居的世界表象,被心靈之眼看到的東西是一種超越的存在。在他看來,世界有"現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兩種,"理念世界"是知識的對象,并且決定了"現象世界"。他所說的"理念",也可以被理解為"形式",是與"質料"不同的世界的本原。簡單來說,他的"理念論"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理念"是共相,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第二,"理念"是特殊事物存在的原因,特殊事物由于模仿了"理念"而存在;第三,"理念"與特殊事物分離存在,"理念世界"與"現象世界"彼此獨立"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的劃分還有重要的倫理意義,人生的追求不應該滿足于"現象世界"的感官欲求,而是要追求完滿的理念,讓靈魂向著"理念世界"回歸。3.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最重要的貢獻應當是他的形而上學思想,他的《形而上學》一書,被看作是古希臘自然哲學的集大成之作。亞里士多德吸納并總結了前人的眾多學說和成果,提出了"四因說"。亞里士多德認為,事物的生滅變化有四種原因,即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質料因是事物得以產生的東西,作為事物的始基,構成了事物的物質基礎。無論是米利都學派的各種本原還是后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都在一定意義上符合這個質料因的范疇。與質料因相互依賴的是形式因,它是事物是其所是的本質,是一個事物成為其自身的原因。"四因說"汲取了古希臘先賢的諸種理論,以一種容納百家的氣度給出了一個系統而全面的自然圖景。亞里士多德還是形式邏輯的創(chuàng)始人,他第一次詳細而系統地研究了邏輯規(guī)則,對概念、定義、判斷、證明、推理等邏輯形式進行了充分考察。亞里士多德對形式邏輯的考察實際上與其理論本身密不可分,他將邏輯學與其形而上學思想緊密結合起來,邏輯學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他哲學思想中的方法論。二、中世紀哲學中世紀哲學主要體現為教父哲學,它的思想來源主要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圖主義,教父哲學家從這些思想中選取有利于宗教思想的內容加以利用,將哲學的理性思考與宗教信仰融合到了一起。概括來說,這個時期的哲學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第一階段:5世紀到11世紀奧古斯丁是教會哲學的奠基人,他運用新柏拉圖主義論證基督教的宗教教義,將理性至于信仰之下,并且為信仰辯護,這就為教會哲學或者經驗哲學開辟了路徑。奧古斯丁是最早以哲學思想系統論證基督教教義的哲學家,他的哲學又被稱為"教父哲學"。奧古斯丁之后,主要哲學思潮集中在唯名論與唯實論之間的爭論,主要討論的問題是"真實的實在是普遍的還是特殊的"。唯名論認為,所謂的普遍者并非真實的存在,它們僅僅是一些名稱而已,不具有現實性,只有特殊的個體才是真實存在者;唯實論認為,普遍者不僅是名稱,而且像特殊個體一樣實存,要優(yōu)先于特殊存在。這個時期,哲學的重要特征是,理性與信仰是統一的,理性不能離開信仰單獨認識事物。在一定意義上,信仰成為一切知識的終極審判法庭。(二)第二階段:11世紀到14世紀初期這個時期唯名論與唯實論之間的爭論更加激烈。這個時期,唯名論的代表人物是洛色林,唯實論的代表人物是安瑟爾謨。亞里士多德對特殊個體的存在的強調在某種程度上助推了唯名論的崛起。這一時期出現了經驗哲學的另一位重量級人物——托馬斯·阿奎納,他創(chuàng)建了最為系統的教會思想系統,享有至高榮譽。他對亞里士多德的哲學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將其納入了宗教體系之中,他的哲學被教會認可,成為當時官方哲學的最高權威。這個時期,哲學的特點是,開始將信仰與理性分離出來,認為理性有著自己的研究領域,對于經驗的研究也慢慢從神學框架中脫離出來。人們更加注重具體的和經驗的事物,對感官知識不再一味地排斥。(三)第三階段:14世紀到15世紀中期這個時期的宗教改革初見端倪,直接影響了人們對哲學的認識和探索。與此同時,人文主義人與懷疑主義也逐漸興起,人們對教會哲學越發(fā)不滿,教會哲學的權威開始受到挑戰(zhàn)。羅杰·培根反對教會的絕對權威,強調實驗對科學的重要性,提倡用經驗為哲學提供辯護。鄧斯·司各脫致力于割裂哲學對神學的附屬關系,主張人的有限理性無法認識神的絕對意志,這就為理性哲學擺脫神學束縛開辟了道路。奧卡姆提出知識以事實為標準,宗教事務不在知識的討論框架之內,嘗試將宗教權威拉下神壇,以至于他的思想在當時被教會斥為異端。這個時期的哲學的特點是,哲學與宗教信仰分離,理性獲得了獨立自由探索的空間,這就為接下來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拉開了序幕。三、近代哲學(一)文藝復興時期:這個時期,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興起。人文主義對宗教教義進行了批判,強調對人的重視、對自由的渴望、對現實事物的關注??茖W主義則是將思想從天界拉回地面,強調對自然事物規(guī)律的發(fā)現。這個時期開始出現經驗科學的系統方法,人們以此對思維范式進行了徹底的轉變。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哲學思想,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還承接著古希臘哲學的探討范式和主要問題,但更多的是對中世紀的經驗哲學進行破壞性的批判。這是一種理性的復興,為接下來的新的哲學思想的爆發(fā)打下了基礎。(二)繁盛時期:這個時期繼承了文藝復興的精神,自然科學和哲學思辨得到了更加繁榮的發(fā)展。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等科學家取得的成就為哲學獨立于宗教權威提供了基礎。這個時期,"人與世界的關系"成為人們探索的重要領域。當世界從"上帝"的手中獨立出來以后,人與世界之間的關系就不需要"上帝"的安排和干預了。一個顯著的、迫切的問題是:如何解釋人與世界的互動關系。這一考察主要集中在認識論問題上,即認識的來源或者知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一種回答是:知識來源于感覺經驗,知識的獲得應該依賴于經驗觀察和歸納推理;另一種回答是:知識來源于先天規(guī)范,知識的獲得應該依賴于抽象思辨和演繹推理。前者被稱為經驗論,后者被稱為唯理論。(三)德國古典哲學時期這一時期的哲學主要考察的內容是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一個重要特點是各種哲學體系的建立。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档碌恼軐W主要是從認識論出發(fā),嘗試解決唯理論與經驗論之間的爭論。在他看來,無論是"天賦觀念論"還是"經驗觀察論"都存在各自的偏見,他看到了雙方的合理之處,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在他看來,對人的認識來源的思考應該首先考察認識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回答認識起源問題會更加合理,這方面的考察實際上就是人類的理性考察。費希特主張,從"自我"出發(fā),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學體系。他的"知識"始于"自我",也終于"自我","知識"實際上就是一個"自我"自身運動發(fā)展的完整過程和系統。這個系統有三條原理進行說明:第一條原理,"自我"建立"自我"。"自我存在"是絕對的、自明的,自己依賴自身。第二條原理,"自我"設定"非我"。"自我"所面對的對象都是"非我",這些"非我"由"自我"所創(chuàng)立,并且嚴格依賴于"自我"而存在。第三條原理,"自我"建立"本我"和"非我"的統一。"自我"在自身發(fā)展中,將"自我"與"非我"統一起來,最后形成一個"超級自我""絕對自我",這個最后的"自我"作為絕對主體,統一了主體和客體的對立,彌合了思維和存在的裂痕。在謝林看來,費希特這種"自我"與"非我"的設定還是在一種主客二分的框架內討論問題,并且"自我"設定"自我"和"非我"的過程并不是必然的。他認為,"自我"和"非我"都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說一個依賴另一個,要想解決它們之間的對立關系,應該尋找一個更高的存在者。在他那里,更高的存在者就是"絕對同一",它是超越"自我"和"非我"之上的更高精神實體,這個精神實體帶有很強的神秘色彩,不能被理性把握或者言說,只有通過直觀才可以理解。黑格爾認為,以往的哲學體系都沒有真正解決思維和存在的對立問題。"實體"就是主體,對"實體"的認識應該同樣表現為對主體的認識。"實體"從根本上來說,是"絕對理念"自身運動變化發(fā)展的過程,它在這個過程中表現為不同形態(tài),"絕對理念"先是純粹精神概念階段,然后發(fā)展成物質世界,最后在自我認識中達到精神世界。為了說明這個過程,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分為三個階段,即邏輯學、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第四節(jié)中國古代哲學的發(fā)展歷史中國哲學講究真、善、美的天然統一,研究真即為了"至善",研究善即為了"達美"。按照中國古代哲學的發(fā)展脈絡,大體上可以將其分為先秦哲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這些哲學思想的發(fā)展主要體現為儒、釋、道思想的交匯與融通。一、先秦哲學先秦哲學,主要是指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階段所形成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諸子百家"思想。這個時期是中國哲學的鼎盛時期,中國古代哲學在人類思想發(fā)展史上大放異彩,后世的中國哲學都是沿著這一時期出現的思想脈絡傳承和發(fā)展的。二、魏晉玄學秦朝大一統之后,"百家爭鳴"的思想大繁榮時期也宣布告一段落,主張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漸漸獲得了正統地位。尤其是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官方政策使儒家思想的社會政治地位達到了頂峰。但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秦漢文明逐漸走向衰落,這帶來的一個直接后果是:儒家思想在知識分子心中的地位受到了挑戰(zhàn)。人們開始反思儒家思想的影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魏晉時期出現的玄學之風。三、宋明理學如果說魏晉玄學是對老莊思想的發(fā)展,那么對孔孟思想的發(fā)展就體現在了宋明理學。宋明理學的產生有著一定的歷史原因。隨著黃老之學的發(fā)展,加之佛教的不斷強盛,儒學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衰退。宋代開始,學者們開始反思這一狀況,將儒學重新帶回歷史文化舞臺。宋明理學由"二程"(程顥,程頤)開創(chuàng),先后發(fā)展成為針鋒相對的"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這兩個學派的主要分歧是"理與心"之爭,即究竟是"理在先"還是"心在先",究竟是"理本位"還是"心本位"。第五節(jié)當代哲學的發(fā)展趨勢通過上述對中西哲學歷史發(fā)展的梳理,我們能夠發(fā)現,哲學的發(fā)展呈現出一定的規(guī)律性。在這一節(jié),我們將考察西方哲學的三次重要轉向,并對中西哲學的當代發(fā)展趨勢做綜合的介紹。一、西方哲學的三次歷史轉向(一)形而上學轉向:早期古希臘哲學主要是從神學中脫離出來,表現為將研究重點從對神和天國的探索轉為對世界的探索。從早期古希臘的自然哲學家到集大成的亞里士多德,他們的研究都表現為對世界本原的探索,這種探索表現為對普遍與特殊、現象與本質、具體與抽象的關系問題的回答。形而上學在后來的發(fā)展中雖然有所式微,但是其基本精神依然存在。近代哲學中關于"意識與物質關系"的"二元論"爭論,是形而上學研究的繼承和發(fā)展。在當代哲學中,形而上學研究有抬頭之勢,對心靈屬性與物理屬性的本體論問題爭論不休,心靈哲學領域的探討實際上是古老形而上學爭論的當代表現。(二)認識論轉向:認識論這一問題被形而上學問題淹沒,在相當長時間內,本體論作為"第一哲學"統治著哲學的發(fā)展。認識論轉向主要發(fā)生在經驗論和唯理論爭論時期,關于知識的形式和知識的來源,人們提出了各種解答理論。認識論轉向的一個終點可以說是康德哲學的出現,他統一了直觀材料和概念,中和了經驗和理念,以一種溫和的方式為人類知識奠定了根基。認識論轉向在當代主要體現在對知識的定義之上,人們對古老的知識定義——"得到辯護的真信念"提出了挑戰(zhàn),"蓋梯爾難題"是這方面的典范,知識如何排除運氣成分成為哲學家共同需要克服的問題。另外,認識論中對懷疑主義的批判始終沒有停止,它在當代也顯示出各種各樣的形式。(三)語言哲學轉向:無論是形而上學還是認識論,都是對人與世界的哲學思考,是在主體和客體的二分視閾下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形而上學關注客體的本質,認識論關注主體的認知方式。當德國古典哲學終結之后,哲學開始了一場研究范式的轉換,哲學家開始對人類的思維工具進行反思,語言哲學的興起標志了語言哲學的轉變。語言哲學既不從外在的客觀世界出發(fā),也不從內在的主觀世界出發(fā),而是研究人們在表達思維時使用的語言工具。語言哲學研究的是語言的規(guī)則、規(guī)范,但是卻不是一般的語言學研究,而是對語言的本質問題的思考,對語言背后的邏輯規(guī)律的思考。二、當代西方哲學的發(fā)展趨勢當代哲學研究受到科學迅猛發(fā)展的影響,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讓哲學傳播與消化更加迅速。這樣的時代特征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哲學進程,總體上來看,當代哲學具有以下幾個趨勢。(一)哲學發(fā)展的多元化:當代哲學不再帶有權威意識,各種思潮此起彼伏,哲學理論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黑格爾之后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新式思想,實證主義、實用主義、邏輯原子主義、存在主義、結構主義等占據了哲學主流。這些流派代表了不同的哲學研究進路,呈現出多元發(fā)展的情況。這種多元性豐富了哲學研究的領域和方向,為哲學的繁榮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交叉學科研究的興起:隨著科學的迅猛發(fā)展,哲學單一學科內的話語體系受到了沖擊。在一些重要的研究領域,如果哲學發(fā)展離開其他學科的支撐會變得自說自話、孤芳自賞。這種狀況要求多學科進行交叉合作,為相同領域的共同探索添磚加瓦。比如,認知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發(fā)展為古老的心靈哲學提供了新的證據,認知科學的興起為傳統的認識論研究增添了豐富的資源。(三)形而上學與認識論的復蘇:當代哲學曾經猛烈批判過傳統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問題,甚至打算將這些問題取消掉。但是,這種批判和取消同樣面臨著哲學自身喪失研究對象的窘境。除此之外,傳統的形而上學問題和認識論問題并沒有在本質上被解決。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這些問題要么被重新納入人們的討論視野,要么以新的樣態(tài)煥發(fā)出新活力。比如,當代心靈哲學就表現出異軍突起的勢頭,"二元論""一元論""泛靈論""功能主義""物理主義""副現象論""隨附論"等相繼出現,古老的形而上學煥發(fā)出新的能量。三、當代中國哲學的發(fā)展趨勢(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現實關懷: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當代現實中顯示出持續(xù)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現實關懷與其思想內涵是密不可分的,它的鮮明特征是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生俱來地帶有現實關懷的特征,這在當代中國發(fā)展道路上有著鮮明的體現。在當今世界復雜多樣的形勢之下,馬克思主義哲學顯示出高度的時代特征:在應對文明沖突與價值碰撞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構建中國核心價值觀,應對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tài)之爭;在繼承和發(fā)展中國文化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推動了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在凝聚社會力量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構建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為中國社會的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注入了不竭的精神能量。(二)當代新儒學的強力回歸:進入20世紀之后,西方文化的進入導致中國傳統哲學經歷了風雨漂泊的時期,面對外來思想的沖擊,尤其是自由主義提倡的"科學與民主",傳統哲學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有鑒于此,一批中國思想家開始尋求發(fā)展傳統哲學的路徑。這里最具代表性的門派應該是新儒家。新儒家發(fā)展了近百年,呈現出勃勃生機。2018年,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學以成人"。新儒家強調的"人學""人本"思想成為大會討論的熱門話題,標志著新儒家的強勢回歸。(三)比較哲學的魅力:人類社會進入近代以來,各個文明之間既發(fā)生了沖突,也產生了對話。在哲學上,表現為中西方哲學的交鋒與交流。一般而言,中國哲學講求綜合的方法,注重體悟和沉思,往往將"天人"看作"合一"的;西方哲學講求分析的方法,注重邏輯和思辨,往往將"世界"與"人"看作主客二分的。中西哲學在當代的交流比以往更加深入和頻繁,總體上形成中西交融的態(tài)勢。從對話的對象上來看,傳統的儒、釋、道思想與古希臘哲學、德國古典哲學、現象學、分析哲學、心靈哲學的對話越來越密切,呈現出了多元、多維度的對話模式。從對話的內容上看,在心靈、道德、本體、直覺等方面也出現了更為深刻的討論。從對話的態(tài)度上來看,無論是中國哲學還是西方哲學,雙方都表現出了更加包容和合作的趨勢。從對話的方向上來看,更多地表現出朝向未來哲學發(fā)展的傾向。這些特征表明,中西對話在未來會更加大放異彩,為人類追求"愛智慧"提供更多可能的合作路徑。第二章歷史學第一節(jié)"歷史"概念的嬗變與歷史學的內涵一、"歷史"概念的嬗變(一)中國"歷史"概念的嬗變:從中國歷史學的發(fā)展過程來看,它經歷了傳統史學、近代史學和新中國歷史學三個階段。如果說,中國傳統史學是以封建正統史學占主導地位為基本特征,近代史學是以新實證史學占主導地位為基本特征,那么新中國歷史學則是以馬克思主義史學占主導地位為基本特征,它標志著在歷史研究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逐漸成為歷史研究的主流意識(二)西方"歷史"概念的嬗變:古希臘神話中,"歷史"是由太陽神阿波羅領導下的九位繆斯女神之一克麗奧掌管,這九位繆斯女神是希臘眾神之神宙斯與記憶女神摩涅莫緒涅所生,由此可見遠古時代人們觀念里記憶與歷史關系的密切。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游歷了地中海周邊,獲取了諸多民族的知識并將其撰寫成書,這部多卷本作品被總稱為?στορ?α。使用拉丁語的羅馬人將希臘語?στορ?α轉寫為historia,這個詞后來又通過早期羅曼語進入到英語中,便有了history這一詞匯的誕生,用以表示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學知識體系。歐洲文藝復興之后,理性主義史學的出現標志著近代資產階級史學的確立。20世紀中葉以后,世界歷史進入全球一體化的新階段,愈來愈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只有采用全球的視角重新思考世界史體系,才能更好地促進不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和共同發(fā)展。二、歷史學的內涵(一)什么是歷史學《不列顛百科全書》對"歷史"的定義為"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指實際發(fā)生的事情,后者是對發(fā)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這個定義其實涵蓋了"歷史"和"歷史學"兩個概念,也就是說《不列顛百科全書》并沒有專門對"歷史學"設立詞條進行闡釋。"歷史學"概念在嚴謹定義表述形態(tài)下較難呈現;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歷史學"作為一門典范意義上的科學,與同屬學術范疇卻具備專屬詞條的"數學""物理學"等相比,在學科的邏輯自洽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張力。(二)歷史學的學科內涵關于歷史學的內涵,這里至少可以分三個層次進行探討:第一個層次是對史實或史料以及文體或物質呈現方式的認知和認定,第二個層次是對第一個層次的理解或詮釋,第三個層次是對第二個層次的哲學思考或反思。歷史學的內涵至少可以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認識史料,這方面的操作程序幾乎是傳統意義的科學方法;第二個方面是在確認史料之后的解釋,這個工作是理解的工作,僅有科學的態(tài)度和方法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人文價值的理想或歷史理性的精神;第三個方面便是哲學層面,對歷史與歷史學的哲學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人的存在的歷時態(tài)和共時態(tài)的思考或對人性的探微。(三)歷史學的學科分類及其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從學科發(fā)展角度看,歷史學的發(fā)展與其他學科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就給歷史學在認識論層面帶來對相關前提預設問題進行理論思考和對話的契機。第二節(jié)歷史學的思維方式與問題意識歷史學的思維方式需要深入歷史哲學層面進行探討。歷史哲學的內容和范圍隨著歷史的變遷有很大變化。中國古代有"五德終始"說,歐洲中世紀有"上帝決定論"。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和詩人伏爾泰明確使用"歷史哲學"一詞,用來指人們對歷史的理解超越史實而達到一種哲學或理性的認識。此后,歷史哲學逐漸成為一種系統的歷史思維方式。近代以來,歷史哲學又可以進一步大致劃分為思辨的歷史哲學和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前者主要探討歷史演變的規(guī)律問題,后者主要探討歷史理解的性質問題。二種本身也構成歷史學的兩種基本思維方式和問題意識。一、思辨的歷史哲學思辨的歷史哲學在19世紀逐漸成為歷史學界的主導。此一時期,以經典力學體系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取得長足進步,歷史學家試圖在歷史中探求如自然科學般的機械律或因果律,并嘗試構建統一的解釋體系。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思辨的歷史哲學開始出現分化,以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出現為標志,歷史學家開始較多地關注作為不同個體的歷史文化的演化軌跡。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湯因比的著作《歷史研究》繼承斯賓格勒的分析框架,將已知的世界歷史分為數十種文化類型,最終形成歷史形態(tài)學的研究模式。不過這種分析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屬于一種"理想型"的分析,缺乏較為明確的科學規(guī)范性。二、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20世紀開始,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逐漸興起。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從早先解釋歷史事實的性質,過渡到解釋歷史知識的性質;從早先的探究歷史活動過程,過渡到探究作為主體的人如何認識歷史活動的過程。布萊德雷在其《批判歷史學的前提假設》一書中較早討論了歷史客觀的可能性問題,此后,歷史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異同問題也成為歷史學家討論的焦點之一。威廉·狄爾泰強調歷史學與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區(qū)別以及不同的生活類型對應不同的宇宙觀,致力于對歷史理性的批判,主張通過個人生活的"體驗"和對生命同情的"理解"來認識歷史的體現。文德爾班認為,歷史學是關于價值世界的科學,自有其有別于事實世界的不可離棄的價值體系;同時期的德國哲學家李凱爾特將先驗哲學運用到歷史領域,認為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認識興趣和方法的不同,歷史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主要區(qū)別就在于前者是永具價值的??肆_齊提出,人類歷史上的行動滲透著人們的思想,歷史學的任務是對這些過去的思想進行反思??屏治榈逻M一步提出,自然科學是從外部考察自然界,歷史學所研究的人類經驗和思想必須從其內部考察,歷史學需要重演過去的思想。維特根斯坦雖然沒有專門就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進行論述,但他對于分析哲學尤其是語言問題的探討也影響了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歷史學研究領域的邏輯和語言問題也成為此后分析的或批判的歷史哲學關注的問題。第三節(jié)歷史學的主要研究方法與流派生成所謂歷史學流派,一般是基于若干歷史學家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方法而生成的。這里的"生成"又至少有兩重含義或者說至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有自覺的流派認同意識,即自我意識到歸屬為某個流派或者嘗試構筑某個流派。另一種是并無明確的流派自覺而僅具有某種方法自覺,在后來特定的時期被人歸入某種流派之中,并建立與同時代以及前后代學人之間的學術譜系。一、邏輯分析法與傳統史學傳統史學采用的邏輯分析法主要有兩種,即我們所熟知的歸納法和演繹法。歸納法要求歷史研究者對眾多史料進行求同分析,但也要兼顧和考慮如何分析理解反面史料提出的問題。演繹法一般是以被普遍認可或不證自明的前提公理來認知歷史事物或現象的方法,并可用以修正或拓展用歸納方法得出的一般性假說,從而提升對歷史事物或現象在微觀層面或宏觀層面更進一步的認知。二、比較研究與比較史學歷史比較研究可以從橫向、縱向以及宏觀、微觀等不同視角切入。橫向比較主要從不同空間維度思考問題,縱向比較主要從不同時間維度思考問題。宏觀比較一般從較為宏闊的視角出發(fā)以達到對歷史進程的系統認識,前述文化形態(tài)學大家斯賓格勒和湯因比都在這方面做出了典范貢獻;微觀比較一般對歷史進程中的個別問題或個體進行比較研究,更具體地呈現歷史細節(jié)及其蘊含的豐富內容,這也構成方興未艾的微觀史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三、計量方法與計量史學計量方法可以分為廣義的計量方法與狹義的計量方法,因而也可以分為廣義的計量史學與狹義的計量史學。計量方法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增加歷史研究的精確度和語言表述的豐富度;另一方面,計量史學也將過去被人們忽略的史料(如具有統計性質的記簿文獻等)以及語言使用習慣(如統計詞語使用頻率)納入研究領域,從而可以拓寬歷史學的研究范疇。四、口述方法與口述史學口述史學,一般指通過收集和利用口述史料來研究歷史的流派。所謂口述方法,簡單地說就是通過筆錄、錄音、錄影等手段,記錄歷史事件當事人或者見聞者的回憶并保存口述憑證??谑鍪穼W并不像一般人理解的那樣,僅僅是一人說和一人記,而是一種將記錄、發(fā)掘和認識歷史結合起來,包括資料收集、文字檔案核對、文字稿整理、撰述方式選擇等的復合學科分支體系。五、心理分析法與心理史學嚴格意義上的心理史學,一般指采用心理分析法對歷史個體或群體以及歷史事件或現象進行系統的研究。19世紀末,奧地利精神病醫(yī)師、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創(chuàng)立了精神分析學,將潛意識主要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一種是"潛伏的但能轉化為有意識的潛意識",又可以稱為"前意識";另一種是"被壓抑的且不能用通常的方法使之變成有意識的潛意識",又可以稱為"無意識"。主要以后者為基礎進一步發(fā)展出的超心理學,也成為在分析某些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時可資參考的研究方法之一。六、整體史觀與年鑒學派年鑒學派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主要由呂西安·費弗爾、馬克.布洛赫等人奠定。20世紀初,兩人在斯特拉斯堡大學執(zhí)教期間,吸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經濟學家、地理學家、語文學家以及心理學家等的研究,創(chuàng)立年鑒學派。年鑒學派主張擴大史學研究范圍,主張融合社會科學甚至自然科學以研究全面的歷史,并關注歷史長時期的變化。七、文化、語言學轉向與新文化史新文化史的興起伴隨著文化、語言學轉向以及后現代思潮下研究風氣的轉變,并從文化人類學、文學理論、語言符號學等研究領域借鑒了相當數量的核心概念與分析方法。新文化史的內容非常復雜,總體而言,新文化史較富有一種從史料層面到史學撰述層面的反思與觀照,傾向于將研究對象置于研究者與讀者都可以與之發(fā)生關聯并產生互動的一個平等位置。第四節(jié)歷史學的發(fā)展趨勢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歷史學界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這一方面可以看作歷史學科內部的整合與流變,另一方面是歷史學家對于后工業(yè)化社會所產生的諸多問題的回應與拆解。以下,我們便從宏觀發(fā)展和微觀發(fā)展層面,大致探討一下歷史學在當今社會條件下的發(fā)展趨勢及其給中國自身歷史學科建設的一些啟示。一、歷史學的宏觀發(fā)展趨勢與啟示(一)全球史的興起:全球史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前近代時期集中于哲學、史學、文學等領域的"普世史"撰寫傳統。就目前研究特點來看,全球史著重關注歷史上不同區(qū)域之間在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層面的互動和交流,并且較多地運用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多種跨學科研究方法,從互為主體的研究視角出發(fā),對歷史進程做出偏向宏觀層面的探討和解釋。全球史的發(fā)展必然需要思考如何處理與世界史學科的關系以及如何整合世界史研究的資源。20世紀70年代開始,全球史逐漸進入歐美教育體系,但基本采用"世界史"這一名稱指稱全球史,這主要基于歐美教育體系中并沒有蘇聯模式的"世界史"專業(yè)名稱,因而不會產生概念重復和理解歧義。20世紀50年代,中國借鑒當時蘇聯模式"世界史"專業(yè)劃分,這種"世界史"不包括本國史,而主要是指外國史。中國的世界史學科,也許更加需要思考如何整合自身學術資源并與新興的全球史進行對話或銜接,并在國民教育序列中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或開展相關研究,以回應全球化理論和浪潮的沖擊。(二)生態(tài)環(huán)境史與世界文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前,生態(tài)環(huán)境史也尚未有一個學界公認的定義。生態(tài)環(huán)境史固然主要研究的是人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關系,這里的人不僅包括個體,也包括群體甚至是整個人類,但鑒于有些情況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力是可以通過其他維度的作用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或者抵消,因而在人與生態(tài)環(huán)境關系呈現過程中,也需要將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思想文化等因素納入考察視域,在避免"環(huán)境決定論"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呈現歷史上人與生態(tài)環(huán)境關系的真實樣態(tài)以及作用機制或機理。(三)應用史學:應用史學作為歷史學的一個新興方向,旨在嘗試通過分析先例和歷史中的類似事件幫助決策者闡明當下的挑戰(zhàn)和選擇。將東西方"以史為鑒"思想上升為一門系統學科分支,一般認為始于政治科學家理查德·諾伊施塔特和歷史學家歐內斯特·梅在1988年出版的專著——《在時間中思考:歷史對于決策者的作用》。應用史學的站位固然較高,但其學科發(fā)展依賴主流歷史學的學術創(chuàng)造力以及應用轉化能力的提升和應用體系的建設。尤其是在何種情形之下可以類比這一問題,恰應是應用史學研究的重點與專長,并是其研究價值與學科專業(yè)性體現所在,否則不恰當運用歷史類比得出的錯誤結論,便可能會誤導相應的決策。二、歷史學的微觀發(fā)展趨勢與啟示(一)"圖像證史":嚴格意義上用于歷史學研究的"圖像證史"的興起,一般認為以英國歷史學家彼得·伯克2001年出版《圖像證史》一書為開端和標志。伴隨著圖像制作上的兩次革命,即15至17世紀印刷圖像(木版畫、調版畫、銅版畫等)的普遍出現和19至20世紀攝影圖像(包括電影和電視)的出現,"圖像證史"有了較為深厚的物質性和文本性基礎。歷史學家在研究農業(yè)和莊園制度時,便可以選擇借用航空攝影術,將攝影資料和印刷資料結合起來考察耕地、村莊以及其他建筑布局與基址的變動。隨著全球范圍內日常圖像素材越來越充斥于生活,歷史研究中的"圖像證史"將具有更加充分發(fā)展的條件和基礎,并且這些公眾圖片所透漏出的信息有相當一部分沒有經過生產者有意識的過濾,因而很可能會保留極為珍貴的用語言文字呈現后可能失真的信息數據。即便是宣傳畫這類經過較多主觀意識加工的圖像,其呈現的時間、內容、方式、載體以及真?zhèn)?包括何以真?zhèn)?等要素,也可以折射出圖像背后的豐富信息。例如,16世紀末,英國借助蠟紙印刷技術并借鑒圣母像元素制作出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圖像,便是在照顧到當時大眾信仰的同時,緩解宗教改革造成的社會緊張心理。在歷史研究中使用"圖像證史"時,研究者需要注意圖像本身的觀念史屬性以及其背后的歷史語境。此外,研究者在解讀圖像細節(jié)時,還需要注意盡量尋找與圖像相關的文字、實物等其他形態(tài)的資料,以構成證史的"二重證據"。(二)"e考據史學":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與"大數據""云計算"的推廣使用,也波及史學研究領域,從而產生出"e考據"與"e考據史學"這些新的史學概念與方法。"e考據"這一概念較早由黃一農在2005年出版的《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一書中系統提出。所謂"e考據",并非字面上顯示的僅僅利用電子資源進行考據的一種方法,而是需具備傳統文史考據的知識素養(yǎng),熟悉人文社會科學甚至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具備問題意識和文字洞察力,做好后續(xù)的史料和語境還原工作,整體理解和準確把握史料的意涵。如果不將"e考據"僅僅視為一種索引式的網絡新工具,就可以較大程度地避免先入為主或者以偏概全的可能性。從研究邏輯上講,也許研究者需要擁有比較完整的知識背景與學術訓練,才有可能使"e考據"發(fā)揮出應有的潛力和作用。三、中國歷史學的發(fā)展趨勢中國歷史學既是世界歷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歷史學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谥袊鴼v史學科數千年的發(fā)展經驗,中國歷史學的發(fā)展趨勢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而這也構成中國歷史學乃至人文社會科學在未來躋身世界學術前沿并引領世界學術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一)融入中國話語的歷史哲學與歷史學哲學的構建:從全球范圍看,當今歷史哲學和歷史學哲學的發(fā)展主要轉向技術層面(如語言分析)或形式發(fā)抒層面(如敘事策略),而逐漸疏于對一些根本理論問題的探討。受其影響,本來傳統學術訓練上缺乏歷史哲學和歷史學哲學思想資源與學術積累的中國史學界,便有可能更加疏于對歷史哲學和歷史學哲學理論的關注與建構。歷史哲學要解釋的是歷史的所以然,但是歷史學家在反思或思考歷史哲學之前,還應該反思或思考歷史學的哲學,即歷史學之成其為歷史學的所以然。不首先反思歷史學的本質,就徑直探討歷史的本質,不免有陷于神秘主義懷疑論和形而上學獨斷論的危險。因而從邏輯上說,歷史學家的工作不僅是對歷史進行理論上的反思,而且首先還需對歷史學本身進行理論上的反思。這樣一番必要的前導,也是中國的歷史學真正走向自立和成熟并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的關鍵所在。正如何兆武先生所說,歷史哲學與歷史學哲學作為一個明確的學科方向無疑源自近現代西方,西方歷史哲學與歷史學相當晚近才增強了原本疏遠的哲學與歷史之間的聯系,但中國長期以來文、史、哲就緊密聯系,各類文獻中存有大量有待深入探討的理論議題以及學術思想資源,從這方面看,中國歷史哲學與歷史學哲學擁有豐厚的自身底蘊和開拓前景。(二)重構"文本"與"語境"的交互研究方法:"文本"與"語境"的交互研究方法,首先是一種研究歷史演化的"內在邏輯"與"歷史脈絡"及二者之間關系的研究方法。具體到與中國現代學術體系建構與生成密切關聯的中國學術和思想史的研究,這種交互研究方法可以較大程度地避免費正清學派采用社會科學方法研究中國歷史所得出的化約圖景與"傳統-現代"的結構范式。此外,歷史上的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也構成一種類"文本"與類"語境"交互作用的關系。傳統的學術史與思想史較多地注意精英的學術與思想以及較常使用純粹觀念論的研究取向,精英群體內部占有更大弧長的邊緣部分以及其他社會群體具有何種交錯的思想與學術資源(包括精英與大眾的非同質化問題),大眾文化通過何種路徑轉化為精英學術與思想資源,同樣是在理論上需要重點關注和突破的問題。(三)理性應對后現代等思潮與文化轉向的沖擊:1967年,美國哲學家理查德·羅蒂編寫的《語言學轉向——哲學方法論文集》,使語言學文化轉向受到廣泛關注,其在20世紀80至90年代對"后現代"歷史學全球范圍的傳播具有顯著的影響。"后現代"思潮至今并未有明確的定義,但是表面上似乎具有反理論特質的"后現代"思潮其實帶有一種"泛理論"的傾向,加之其自身也是一種理論,因此便構成一種具有自噬性質和邊界不清的內在矛盾理論體系。"后現代"歷史學至今同樣未有明確的定義,它主要表現在對現代化主旨、宏大敘事的解構以及對歷史學文本與歷史撰述者所使用語言的檢視與剖析。無論是歐美還是亞洲,都可能擁有這方面的歷史資源并展開相應的反思,因而未來的"后現代"歷史學思潮也將是多元的,而不會是某種統一的理想型范式。從這方面看,"后現代"歷史學本身也是一種可以對之進行歷史分析的對象。"后現代"歷史學的某些理論可以為分析以往歷史敘述中的文化權力關系提供一種途徑,并為歷史研究者自身所具有的習焉而不查的觀念預設與論述模式提供一個反身性路徑,進而在繼承和發(fā)揚傳統的同時,使歷史學朝著語言上更加科學、邏輯上更加自洽以及形式上更加美致的方向實現量的積累與質的躍遷。第三章文學第一節(jié)文學的定義與文學研究一、文學的定義(一)文學的詞語溯源:文學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先進》中,指"文章博學",還指在禮樂教化、典章制度、文獻研究方面的修養(yǎng)和才能,其含義與文化的含義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到了漢代,各州郡和諸侯王國設置的"文學掾"和"文學史",是掌管教育的官職。由此可見,中國最早的教育僅限于文學一科。魏晉時期,是文學自覺的時代,文章意義上的文學初露曙光。文學開始脫離經學、脫離經史子集的書籍分類體系而有了獨立的存在地位,詩才、文才亦方為世人所重。(二)中西方對文學的定義:現代學術體系中,以文學作品、文學現象為研究對象的文學學科,通常稱文藝學或文學學,更確切的稱謂是詩學,在本書中則徑直稱文學。這樣一來,所謂文學就有了兩個含義一是指稱文學學科本身的文學,即詩學;二是作為文學學科研究對象的文學,即詩或小說等本身。從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理性的要求而論,文學學科必須對作為其研究對象的文學給出一個精當的理論定義。(三)文學的應然定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